商品簡介
目次
得獎作品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透徹分析臺灣目前的教育環境,包括快被摧毀的職教體系、急功近利的家長心態、媒體的可議之處、老師的教育心態及學歷通膨時代,嚴長壽認為教改人士為了滿足家長期待而走錯方向;政策為了討好選民,做了錯誤的轉向。他建議年輕人如何從尋找自我到建立自我,建立必要的五大能力,走出自己的路。
目次
序 言 這是教育的“共錯結構”,我們必須共同承擔 一顆關懷青年的熱心和無可救藥的使命感驅使 教育政策關係青年無比珍貴的未來 面對問題,承擔責任才能改變 一切都是因為愛之深,責之切 第一章 醒醒吧! 家長 盲點一: 生怕孩子輸在起跑點是沒有安全感?還是虛榮? 盲點二: 繼續膜拜不合時宜的升學主義 盲點三: 要孩子追逐“速利”“速成”“齊一”“從眾”的人生 盲點四: 要孩子爭捧鐵飯碗 教育資源過於集中,社會走向強者益強、弱者益弱 考試是假性平等,重要的東西不能量化 過於單一的教育目的曾深深令我自卑 父母不放手,小孩不放膽 延伸思考:為什麼這麼多年輕人要當公務員? 第二章 老師可以更勇敢
一位傷心母親的來信 學生和老師都被“標準答案”給集體綁架了 老師也被體制霸淩,不快樂的老師比比皆是 當老師要以關說或賄賂謀職,校長必須到議會鞠躬罰站,教育者何來尊嚴 不適任的校長、老師沒有退場機制 莫忘為師初衷
從威權到啟發:只有當學生的伯樂,師生才會都快樂 從現實中發現問題,尋找活的解答 陪學生冒險,教他踏實築夢 教學技巧時時勤磨練 問題學生是環境有問題,不是學生有問題 老師的力量最微小,卻也最巨大 延伸思考:每個人才智殊異,標準答案扼殺創意
第三章 年輕朋友請走一條追尋自我天賦之路 沒有主見、受媒體影響的盲目年輕人 對現實漠不關心的迷失 白白浪費的三百億 最壞的時候就是最好的時候 年輕人應具備的五大能力 一、“傾聽”自己內心的能力 二、“判斷”的能力 三、拿出“主見”的能力 四、“實踐”與“學習”的能力
五、對世界“好奇”的能力 光有天賦還不夠,還要有嚴格的紀律 走一條人跡罕至的道路 延伸思考:江振誠的故事——只有依靠專注和熱情,生命火光才會帶領你穿越迷霧 第四章 只有創意和實力才能面對高學歷通脹時代 精英人才的定義太過單一 一、留學落籍不歸 二、留學落籍漸歸來 三、大量留學、大量回台 四、近親繁殖的本土教育 我們不大步走出去,外國人也不來臺灣了 大學既無法接軌國際,也無意紮根地方,成為孤芳自賞的象牙塔 大學評鑒的吊詭之處 大學應打破硬體思維 改變招生政策,找到更具格局的學生 延伸思考:實踐大學設計學院的“實踐”式教育 延伸思考:從台東的藝術英語學校試行開始 第五章 技職教育的黑洞 技術本位才是價值所在 基層技術勞力短缺,找不到黑手的國家 這是一場“拼升格”的競賽 問題一: 無實務經驗的博士攻佔技職體系 問題二: 業師努力拼博士 問題三: 分數的排擠效應 問題四: 技職教育以“招生”為導向,而非以“就業需求”為導向 問題五: 校園自主,教授治校的弊端 浮濫的技職學校將被逼著退場 技職教育的救治之道 一、堅持核心優勢
二、從“學”到“術”,設立雙重門檻 三、建立專業尊嚴及標準 三井日本料理黃奕瑞給我的啟示 學校必須要能提供更多的教育產品 延伸思考:肯夢學院的故事 —— 從“匠”到“師”的追求 延伸思考:一個大膽的嘗試 ——“國際學校”結合在地化及國際化的構想 第六章 我們都是選民,更是公民 我們是“公民”,更是民主社會的“選民” 政治人物只經營現在,沒有經營未來 選民的素養 身為家長的我們是一切改革的起點 延伸思考:臺灣新教育實驗 第七章 教育應該不一樣 不一樣的教育起始點 文化是臺灣最偉大的軟實力 一、知識份子 二、宗教家 三、藝術家 政治是減法,文化是加法 高峰之後,臺灣文化正面臨衰退的危機 我們似乎只經營現在和過去,但誰在經營未來 臺灣未來必須追尋“自願性的簡樸單純” 文化需要教育的土壤方能茁壯 未來等待的人才:高感度、高體會的人才 用教育救臺灣文化的未來,教育應該不一樣 附 錄 每位元孩子的生命至少需要一盞明燈 結 語 這是我能為臺灣青年做的事 後 記
一位傷心母親的來信 學生和老師都被“標準答案”給集體綁架了 老師也被體制霸淩,不快樂的老師比比皆是 當老師要以關說或賄賂謀職,校長必須到議會鞠躬罰站,教育者何來尊嚴 不適任的校長、老師沒有退場機制 莫忘為師初衷
從威權到啟發:只有當學生的伯樂,師生才會都快樂 從現實中發現問題,尋找活的解答 陪學生冒險,教他踏實築夢 教學技巧時時勤磨練 問題學生是環境有問題,不是學生有問題 老師的力量最微小,卻也最巨大 延伸思考:每個人才智殊異,標準答案扼殺創意
第三章 年輕朋友請走一條追尋自我天賦之路 沒有主見、受媒體影響的盲目年輕人 對現實漠不關心的迷失 白白浪費的三百億 最壞的時候就是最好的時候 年輕人應具備的五大能力 一、“傾聽”自己內心的能力 二、“判斷”的能力 三、拿出“主見”的能力 四、“實踐”與“學習”的能力
五、對世界“好奇”的能力 光有天賦還不夠,還要有嚴格的紀律 走一條人跡罕至的道路 延伸思考:江振誠的故事——只有依靠專注和熱情,生命火光才會帶領你穿越迷霧 第四章 只有創意和實力才能面對高學歷通脹時代 精英人才的定義太過單一 一、留學落籍不歸 二、留學落籍漸歸來 三、大量留學、大量回台 四、近親繁殖的本土教育 我們不大步走出去,外國人也不來臺灣了 大學既無法接軌國際,也無意紮根地方,成為孤芳自賞的象牙塔 大學評鑒的吊詭之處 大學應打破硬體思維 改變招生政策,找到更具格局的學生 延伸思考:實踐大學設計學院的“實踐”式教育 延伸思考:從台東的藝術英語學校試行開始 第五章 技職教育的黑洞 技術本位才是價值所在 基層技術勞力短缺,找不到黑手的國家 這是一場“拼升格”的競賽 問題一: 無實務經驗的博士攻佔技職體系 問題二: 業師努力拼博士 問題三: 分數的排擠效應 問題四: 技職教育以“招生”為導向,而非以“就業需求”為導向 問題五: 校園自主,教授治校的弊端 浮濫的技職學校將被逼著退場 技職教育的救治之道 一、堅持核心優勢
二、從“學”到“術”,設立雙重門檻 三、建立專業尊嚴及標準 三井日本料理黃奕瑞給我的啟示 學校必須要能提供更多的教育產品 延伸思考:肯夢學院的故事 —— 從“匠”到“師”的追求 延伸思考:一個大膽的嘗試 ——“國際學校”結合在地化及國際化的構想 第六章 我們都是選民,更是公民 我們是“公民”,更是民主社會的“選民” 政治人物只經營現在,沒有經營未來 選民的素養 身為家長的我們是一切改革的起點 延伸思考:臺灣新教育實驗 第七章 教育應該不一樣 不一樣的教育起始點 文化是臺灣最偉大的軟實力 一、知識份子 二、宗教家 三、藝術家 政治是減法,文化是加法 高峰之後,臺灣文化正面臨衰退的危機 我們似乎只經營現在和過去,但誰在經營未來 臺灣未來必須追尋“自願性的簡樸單純” 文化需要教育的土壤方能茁壯 未來等待的人才:高感度、高體會的人才 用教育救臺灣文化的未來,教育應該不一樣 附 錄 每位元孩子的生命至少需要一盞明燈 結 語 這是我能為臺灣青年做的事 後 記
得獎作品
《中國教育報》2014年度教師喜愛的100本90佳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