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蒲魯塔克札記》是蒲魯塔克的雜文集,一名《道德小品》。
其中包含七十八篇論文和語錄,廣泛地探討了倫理、宗教、哲學、科學、政治、文學等方面的問題。內容擴及子女的教育、如何分辨善惡、對新婚夫妻的勸告、斯巴達人的格言及古老習俗、希臘羅馬的掌故,甚至論及為政之道、希臘羅馬時期的天文,以及柏拉圖學派和斯多噶學派的爭議。本書是瞭解蒲魯塔克的生平和思想以及希臘羅馬時期思想發展的重要文獻。
荷蘭大學者伊拉斯謨(Erasmus von Rotterdam, 1466-1536)促成首部印刷版蒲魯塔克文集的出版,並將《蒲魯塔克札記》其中一篇《論諂諛》譯成拉丁文,獻給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法國作家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 1533-1592)的隨筆集(Essais)則深受此作品的影響,許多論述也摘自本書,有人稱他為「法國的蒲魯塔克」。1572年,阿米歐(Jacques Amyot)將《蒲魯塔克札記》譯為法文,這是最重要的蒲魯塔克譯本,也被譽為西方文學史上最重要的翻譯作品之一。
本書第二冊包含二十四篇章,內容分為希臘羅馬時期的掌故、宗教神話,以及道德情感等相關論述。希臘羅馬的掌故中包括各地的風俗、節慶儀式、名人軼事,並有專門篇章討論亞歷山大大帝。宗教神話的部分則連結一般讀者熟知的神話故事與歷史傳說,例如討論命運女神如何庇護羅馬人、德爾斐的神讖的興盛與式微、雅典娜女神在戰爭及智慧上對雅典人的助益等。另外,因羅馬帝國時期將埃及納入版圖,所以蒲魯塔克還提及埃及的宗教信仰。最後,他分多篇討論道德、情感及為人處世之道,例如討論手足之情與子女之愛,提供克制憤怒與欲望的建言,探究德行的修養與倫理之法則,以及羞怯、愛財、嫉妒、憎恨、自誇等多種影響個人命運的特質。
作者簡介
羅馬時代的希臘作家散文家、傳記文學家及柏拉圖學派的知識分子。他生於位於德爾斐(Delphi)的北邊約30公里的奇羅尼亞(Chaeronea)小城,家世背景顯赫。他平生著作極其豐碩,傳世之作為《希臘羅馬英豪列傳》(Plutarch’s Lives)和《蒲魯塔克札記》(Moralia)。其作品在文藝復興時期大受歡迎,蒙田對他推崇備至,其著名的《蒙田隨筆集》(Essais)即深受《蒲魯塔克札記》的影響。莎士比亞不少劇作則取材自《希臘羅馬英豪列傳》的記載,包括《安東尼與克莉奧佩屈拉》(Antony and Cleopatra)和《科利奧蘭納斯》(Coriolanus)。英國一位傳記家鮑威爾,將蒲魯塔克尊為「傳記之王」。
譯者簡介
席代岳
陸軍官校52年班砲科,軍中歷練各種指揮職與幕僚職,曾在三軍大學任教,退役後從事文字工作,譯作有《凱撒戰記》(麥田出版社,2001;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簡體字版)、《鏖鬥的年代:1941-1975的美越關係》(麥田出版社,2001)、《戰爭的罪行》(麥田出版社,2002)、《羅馬帝國衰亡史》六卷全譯本(聯經出版公司,2006;吉林出版集團,2008,簡體字版)及《希臘羅馬英豪列傳》四卷全譯本(聯經出版公司,2009;吉林出版集團,2009,簡體字版)等。
序
譯序(節錄)
《蒲魯塔克札記》一書包羅萬象,變幻無窮、題材博大,文字優美,內容包括七十八篇形式各異的隨筆、小品、雜文、對話、傳記、論述和信函,知識範圍涉及倫理、神學、哲學、政治、歷史、科學、醫葯、文學、音樂、戲劇和詩學,譽之全世界最古老的百科全書亦不為過。僅將論述的要點臚列如次:
一、歷史的傳承
自從第三次馬其頓戰爭(Third Macedonian war)結束,以及亞該亞同盟(Achaean Confederacy)解散後,希臘陷入悲慘的處境,所有的城邦完全喪失自由權利及政治獨立,成為羅馬帝國的行省和屬地,昔日的創造才華和積極精神,全部在腐化害頹喪中消耗殆盡。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建立的龐大帝國,在他逝世不過一百八十年的時光,分崩離析化為烏有,人類接受羅馬一個城市的統治和支配。至蒲魯塔克誕生之際,希臘世界已淪為卑微和受到征服的土地,人口及疆域急劇減少,貿易和農業日益蕭條,人民的生活貧窮而絕望。再就文化的傳承而言,柏拉圖(Plato)、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季諾(Zeno)和伊庇鳩魯(Epicurus)望重士林,執文壇之牛耳,創建的學派為門人子弟全盤接受,逐代流傳,後人的心智被局限在前人的窠臼之中,詩人和辯士的華麗詞藻,無法激起進取的火焰,僅為追隨者不帶絲毫感情的抄襲模仿,要是有人敢於打破成見自立門戶,就被視為背離法統和正道,受到大眾的杯葛並鳴鼓而攻之。蒲魯塔克身為希臘民族最優秀的後裔,自幼接受哲學和文史的薰陶,唯恐希臘昔日的光輝在衰亡的過程,拋棄散離成為明日黃花。他相信一個偉大的民族歷經考驗,必然留下令後人景仰不已的豐功偉業,古代英雄人物的勇氣、智慧、剛毅和仁慈所遺事蹟,不能讓它就此湮滅無蹤,基於這個動機才開始許多傳記和隨筆的寫作。
本書有關歷史部分的記述是重點之所在,主要區分為三個部分:從第十五章到二十章共六章,記述古代希臘和羅馬的君王將相的言行,與我國《世說新語》的性質相近,只是為文平鋪直入,取材的範圍比較狹窄而已,其中有兩章特別提到古代的婦女,著眼點是愛國和英勇,真是巾幗不讓眉鬚。其次是第二十三章到第二十六章討論羅馬和希臘的成就在於命運女神的庇護,以及彼此的互動。再其次是傳記和評述,除了為希臘的十位演說家立傳,特別對希羅多德(Herodotus, 484-420 B.C.)的《歷史》(The Histories)進行非常理性的批判,吾人常言「盡信史不如無史」,就我國看來起因於鄉愿和怯懦,一切要「為長者諱」,修史的目標是對皇帝的歌功頌德;看來西方也逃不掉這方面的束縛,更多了一層惡毒的嫉妒之心。
古代的希臘和羅馬對於演說家都極其推崇,這些人也是「政客」和「律師」的代名詞,在行政及司法部門擁有權勢。作為一個演說家要精通「演講術」和「修辭學」,才能運用修飾的文辭、正確的語法、鏗鏘的音調、優美的姿態、崇高的風格和周詳的準備,在公眾會場陳述自己的論點和意見,獲得大家的認同和擁護。本書第五十八章〈十位演說家的傳記〉,所列舉的人物都是公元前五到四世紀希臘知名之士,其中伊索克拉底(Isocrates)、萊克格斯(Lycurgus)和笛摩昔尼斯(Demosthenes)更是個中翹楚,須知演說是當時進身的工具,雅典的城邦要靠辯論統治。笛摩昔尼斯留下的主要演說辭,像是〈論腓力〉(Philippic)共四篇、〈論奧林蘇斯人〉(Olynthiac)共三篇,以及〈論王權〉(On the Crown),皆為後世的議會政治帶來源頭的活水。
希臘史家希羅多德的《歷史》,記述公元前六至五世紀,波斯王國和希臘城邦之間的長期戰爭,西方世界認為這是最早的歷史巨著,因此希羅多德被冠以「歷史之父」的美稱。作者雖然是出生於小亞細亞的希臘人,但並不堅持泛希臘愛國主義的觀點,只是頌揚雅典人的功勳,難免會得罪其他的城邦。蒲魯塔克在本書第六十章〈論希羅多德的《歷史》是充滿惡意的著述〉對他大肆攻訐,說起來是為他的祖先皮奧夏人(Boeotians)和科林斯人(Corinthians)討公道,其實這已經是過了五百年之後的事。即使《歷史》在開始四卷,記載了不少荒謬不經的傳說和神話,受到希臘史家修昔底德(Thucydides)的嘲笑,但後半部對波斯戰爭的敘述,仍保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許多事項可以為後世的發掘和研究所證實。
二、哲學的理念
蒲魯塔克雖然師事逍遙學派的阿蒙紐斯,他本人卻是一位折衷派的哲學家。他的思想體系來自不同的淵源,又能吸取各家的長處和優點,他從柏拉圖的學院學派打下哲學思惟的理論基礎,從亞里斯多德的逍遙學派習得邏輯和自然科學,從斯多噶學派堅持立身處世的原則,從伊庇鳩魯學派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從畢達哥拉斯學派養成與人為善的態度。這些不同的門派所秉持的主張,在這本書中可以得到合乎理性的解釋。斯多噶學派慣稱蘇格拉底(Socrates)是禁欲哲學的源泉和典型人物,受到季諾(Zeno)的身教言教終能發揚光大,特別是對事物保持聽天由命的態度,更能符合蒲魯塔克的行為模式,由於羅馬的哲學以斯多噶學派為主流,他加以駁斥也是一種下意識的反抗行為。
羅馬時期的倫理學朝兩個相反的方向發展,一是追隨赫拉克利都斯(Heracleitus)、蘇格拉底和戴奧吉尼斯(Diogenes)的領導,將犬儒學派推廣為斯多噶哲學;另一種則源出德謨克拉底(Democrates)的學說,受到亞里斯蒂帕斯(Aristippus)的影響,將塞倫學派引入伊庇鳩魯學派;對折衷學派的蒲魯塔克而言,這是走向相互對立的兩個極端,所以他認為斯多噶學派的學說自相矛盾,其言論荒誕悖理,因此對它的一般概念提出反駁,這從本書第七十一到第七十三章,已有很明確的表示;同時他在第七十四章〈伊庇鳩魯不可能過快樂的生活〉以及第七十五章〈答覆科洛底(Colotes):為其他哲學家提出辯護〉,用很長的篇幅對伊庇鳩魯和他的門徒,進行極其嚴厲和無情的批判。時至今日,伊庇鳩魯學派或許已不能給我們帶來快樂,但誰知它所倡導的「原子論」竟然造成驚天動地的變化。
作者對於柏拉圖的哲學思想和對話錄,不僅非常熟悉而且有精闢的見解,才會在本書第六十九章,對其《泰密烏斯篇》(Timaeus)有關「靈魂的出生」進行解說和分析,摘錄的原文僅是其中第三十五到三十六節一小段,卻能長篇大論拿出數字、立方體、音程與和聲、星球的位置、天體的運行等相關數據,運用等差中項和等比中項作為計算的工具,得到的數字就是最後的比率,如果不加以詳盡的明,真是如讀天書;雖然柏拉圖到了晚年,企圖否定畢達哥拉斯的論點,亦即哲學的理念都是數學的形式,但蒲魯塔克仍將數學當成唯一的標準。尤其是最後談到全音程和半音程,以及各種音程的比率,與在第七十八章〈論音樂〉討論的樂理完全吻合,同時衍生出和聲中項的運用,並得知和聲是由整體及於各個部分的和諧狀態。雖然蒲魯塔克有精確的演算過程,譯者在注釋當中盡量列出簡單的算式,還是不容易了解他所要表達的意義。所以個人認為還得閱讀《泰密烏斯篇》從第三十六到四十七節的後續各段,深入推敲極其奧密的論點,始能獲得完整的概念。
本書第二章〈年輕人何以應該學詩〉中,蒲魯塔克只是談到如何學詩,沒有討論詩的本質和原則,也未依循亞里斯多德在《詩學》(Poetics)中使用的方法,分析各種類別的體裁和風格(其實《詩學》一書主要的內涵和討論的重點,是戲劇而非詩文)。他只是把詩的閱讀和朗誦當成訓練的工具,讓年輕人有充分的準備以便爾後學習哲學。就作者個人的理念而言,年輕人在真正從事研究哲學之初,對於將要遇到的理論和學說,不至陌生得毫無所悉,從而對於哲學和文學構建起密切的關係。就狹義的字源學觀點而言,按照蒲魯塔克的說法,語言學或文獻學本身就是科學的分支,此一學門的本質並非對文學的領悟。若干現代的教育家將它當成新發現的疆域,經常發表這方面的論文。然而換個角度來看,蒲魯塔克提出強烈的主張,針對不同的體裁和風格,深入推敲字句的架構和精確表達為文的含意,就了解詩和戲劇這一類的作品,是乃不可或缺的條件;只是蒲魯塔克有的地方過於穿鑿附會,難免讓人譏為畫蛇添足。
三、民主的真締
公元前五○八年克萊昔尼斯(Cleisthenes)在雅典建立民主體制,與希臘存在已久的君主體制度和寡頭體制,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雅典民主的基礎在於自由的思想,須知這個城邦是在帖修斯(Theseus)的領導之下,將不同的聚落結合而成,後來因四個愛尼亞(Ionia)部落的加盟,而產生十個新型部落的編組,所以賦予每個成員相當的自由,這是與生俱來的權利;其次是語文的統一,以及從而產生的哲學、藝術、戲劇、建築和科學,凝聚成同心合力的生命共同體;第三是法治的社會,無論是在城邦政治體制之下的五百人會議、市民大會或阿里奧帕古斯(Areopagus)會議或最高委員會,主要的功能在於制定和運用法律,且都能符合公正平等的要求。即便是陶片放逐制度,也是為了根除亂源,維護秩序井然的社會;第四是經濟的富裕,從資產階級的建立到重商政策的落實,以及屯墾區和殖民地的建立,莫不與城邦的財政和貿易有重大的關係。
我認為在這部書當中,有一段話給我很大的啟示,就是在第十三章〈七位哲人的午宴〉,提到當代的哲人對政府體制所稟持的理念,梭倫(Solon)認為民主制度使城邦的施政獲得非凡的成就,能夠發揮長治久安的效用,重點在於人人都不會受到罪行的傷害,更不要說受到傷害的人可以告發犯罪,從而處以應得的懲罰。畢阿斯(Bias)提及卓越的民主體制是人民對於法律的畏懼更甚於暴君。安納查西斯(Anacharsis)則肯定民主制度是人人皆獲得同等的尊敬,好壞取決於個人的操守和德行。
蒲魯塔克著重政治的實踐,認為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本書第五十五章〈為政之道的原則和教訓〉並不因為兩千年的時空間隔,損害到它放諸四海皆準的價值;本章論及為政之道的基礎在於政策的抉擇,要重視民意的運用、教育和控制;政治家的演說和口才,要特別考量周詳、言之有物和事先作好準備工作;政治家追求治國之道要保持力行不懈的積極作為;政治家對屬下的運用,要能發揮長處和優點,避免受到蒙蔽和誤導;政治家對人和對事的方式,應如何堅定自己的立場,嚴守個人的分寸。另外,他討論到權力的運用和分配、對於反對黨和異議分子的態度,就是決不能讓真正的敵手或反對者沒有存在的餘地。在論及城邦的政治實務方面,很多地方與當前台灣的現況非常吻合,主要在於如何免除內部的爭執和對立、講究合作與團結,特別是要避免傲慢和排除嫉妒;最後他提到為政之道最偉大和最高貴的功能,在於促成社會整體進步和發展。
談起蒲魯塔克的政治理念,他認為只有共和國的民主政體是心目中最理想的制度,對於世襲的繼承和君王的專制抱著不以為然的態度,特別是寡頭政體所出現的僭主,更是他深惡痛絕,認為急須被撲滅的對象。要維持國家的獨立自主,必須運用選賢與能的方式,推舉有治國才華和道德勇氣的人士,組成元老院和政府。因此,蒲魯塔克對萊克格斯(Lycurgus)、努馬(Numa)、伯里克利(Pericles)和梭倫等偉大的政治家和立法者,帶著欽佩的神情給予最高的評價,至於當代開疆闢土的賢君名將,諸如亞歷山大、凱撒(Caesar)、亞傑西勞斯(Agesilaus)和蘇拉(Sulla),雖然建立舉世讚譽的霸業,旋起旋滅也不過是曇花一現而已。
西元一世紀的希臘已經淪為羅馬帝國的行省,政治方面喪失發言權,完全沒有反抗的能力,如果追根究柢,這是希臘各城邦之間因分化和內訌而遭到羅馬各個擊敗所致。只是在文化、藝術、語言、宗教、科學、生活方式等方面,希臘還能居於主導的地位,深受羅馬人的推崇和重視。我國就目前的狀況來看,還是一個有力的政治實體,可以拿古代的希臘作為借鏡,能夠更有積極的作為;特別是內部不能陷入爭權奪利的黨派惡鬥,那就會完全喪失對外的競爭力量。
四、科學的實踐
本書探討科學的文字一共有七篇,包含的範圍擴及自然現象、月相、元素和原子,冷與熱、火與水、動物和植物,以及其他問題。例如第六十二章〈論月球的表面〉是古希臘對月球此天體一個綜合性的闡述,主要論及月球表面的結構、巨大海洋形成的反射,以及表面的地形和悶燒的火,並對尚未得知萬有引力之前,球體上面物體的存在和支撐的力量,做出最適合的解釋;他進而論及月球與地球之間存在自然律的關係,以及形成的介面和上下對等位置的考量,最後討論天體的運行和結構、光的反射作用、日與夜的區隔、月蝕和日蝕的形成,以及月蝕出現後月球表面的產生的現象。
另外,書中包含有史以來最早提及環保和污染的問題,以及對農業造成的損害之論述(參閱第十三章〈七位哲人的午宴〉第十五節)。而第六十一章〈自然現象的成因〉一共討論三十九個問題,都與動物、植物、食物、天候、水質和土壤有關。其中第四問題提到伴著雷電落下的雨水稱為「閃電之雨」,對於苗木的生長大有助益,當然我們現在知道原因何在,那是雷電使氮氣離子化而可溶於水中,給植物帶來養分;然而古人就有這樣細密的觀察,真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議。蒲魯塔克還提到潛水者將油含在口裡,到某個深度將它吐出去,可以增加亮度以便在水中看得更加清楚;須知當時在地中海收集海綿及在波斯灣潛水採珠,都是與民生有關的重要行業,當然會獲得這方面的經驗。還有章魚和變色龍可以改變體色,提出的論點都是透過觀察和驗證的結果。
Symposium是自古以來對話錄中常用的篇名,一般譯為《會飲篇》,柏拉圖和色諾芬(Xenophon)都以這個題目,寫出膾炙人口的文章,學者認為《會飲篇》是柏拉圖最偉大的兩篇對話之一。第七十七章〈會飲篇:清談之樂〉則是本書最長的一章,分為九篇,提出八十六個問題來討論。英譯本當中原來的目次是第五十章,可能會分列不同的冊次形成割裂,所以變更它的章次,列在最後第四冊。這一章有很多問題與科學有關,諸如老年人的視力和光的投射、先有雞抑或先有蛋、松露的生長和雷電的性質、音聲是空氣的振動和傳播、樹木的接枝、食物的處理和保存等等。特別是第四篇問題七「一個星期的天數用星球命名,為何不按從太陽起算的位置次序排列日期的先後?」本文雖然已經失落,但讀者只要參閱注譯,知道我們的星期日到星期六,英美的Sunday、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和Saturday,乃至日本人的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和土曜日,這樣的排列方式是有它的理論依據。
最後,蒲魯塔克有兩篇專文討論動物,即第六十五章〈陸生抑或海生動物是否能更靈巧?〉及第六十六章〈野獸都有理性〉,從內文可以看出它的資料來源出自伊利安(Aelian)《論動物的習性》(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imals)、普里尼(Pliny)《自然史》(Natural History)以及亞里斯多德的《動物史》(History of Animals)、《動物的生殖作用》(Generation of Animals)和《動物的器官、行動和演進》(Parts of Animals, Movement of Animals, Progression of Animals)。其中有幾個重點值得我們注意:其一是當時的人士對於陸地和海洋的動物已有相當的認知,不僅用來分析牠們的行為,還可以評定牠們的智力,即使是特殊的狀況也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其二是蒲魯塔克將人道精神推廣到動物身上,在伯里克利(Pericles)和提米斯托克利(Themistocles)的傳記中,對愛護動物一舉有生動的描述,我們只要學著對人類永懷慈悲之念,那麼對其他動物也會有惻隱之心。其三是希臘人始終對海豚有好感,多次提到牠們在海中救人的事蹟。
五、宗教的根源
無論是希羅多德的《歷史》、戴奧多魯斯.西庫盧斯(Diodorus Siculus)的《希臘史綱》(Library of History),或蒲魯塔克的歷史觀,都認為希臘宗教的源頭是埃及,所以本書中他並未特別討論希臘的宗教,因為這已經成生活的一部分,沒有說明的必要。在談論埃及宗教時,他用了很長的篇幅仔細分析,發現埃及還是以傳統的風俗習慣為主,這方面與希臘是大相逕庭。讀者可以參閱第二十七章〈埃及的神:艾希斯和奧塞里斯〉,論及埃及與希臘宗教的關係、神性的尼羅河、善惡兩元論、宗教的哲學觀點以及動物崇拜和圖騰。
希臘宗教的重點在神讖,共有三章(第二十八章到第三十章)對它作詳盡的敘述。神讖在希臘的歷史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像是波希戰爭期間,他們獲得神的指示,只要遵照辦理就能贏得最後的勝利。蒲魯塔克特別提到神讖的式微與希臘民族的命運有密切的關係,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一位愛國人士,接受羅馬統治那種無可奈何的神情。第二十八章〈德爾斐的E字母〉主要在討論「五」這個數字的重要性,雖然阿波羅用「七」這個數字做代表,相較之下還是有所不如,因此作者得到的結論是希臘不應該有「七賢」而應該是「五賢」,其中兩位僭主伯瑞安德(Periander)和克里奧布盧斯(Cleobulus),必須剔除在外,所以他才會大玩數字遊戲,要把重要的項目都用五來表示,舉出很多例證說明,但若與我國的五行、五刑、五金,五官、五倫、五彩、五穀相比,顯得較為牽強。
我們仍舊擁有大量保存在希臘文學裡面的德爾斐神讖,諸如公元前五世紀波希戰爭期間著名的「木牆」(參閱希羅多德《歷史》第七卷141節),最令人激賞之處在於整段都是六音步英雄體的詩篇。更多有關神讖的記載,陳述的內容僅提到某人根據神明的指示進行的作為,或是獲得告知將要遭遇何種狀況,其實在各方面都受到相當的限制。我們無意衡量蒲魯塔克的史料是否真實,唯一感到遺憾的地方,就是無法獲得蒲魯塔克失傳的作品《神讖選集》(A Collection of Oracles)(蘭普瑞阿斯目錄第一七一號),否則會有更豐富的資料作為進行研究的基礎。
蒲魯塔克在第二十九章〈德爾斐的神讖不再使用韻文的格式〉,討論希臘人最為推崇的聖地德爾斐,以及當地目前已經改變的習俗和處境。本篇隨筆最令人感興趣之處,不在於主題的寫作方式,而是隨興離題的自由風格。本章包含徵兆、機緣、歷史、哲學的吉光片羽,以及諸如克里蘇斯(Croesus)、巴都斯(Batus)、賴山德(Lysander)、羅多普(Rhodope)之類人物的奇聞軼事,最後才慢慢提到很多神讖使用散文的形式頒布,雖然在較早的年代都是富於音韻之美的歌謠,今日自稱可以用簡潔和清晰替換古代的晦澀和誇耀。
本書第十四章〈迷信〉值得我們重視,蒲魯塔克認為迷信和無神論是兩個極端,真正的宗教是處於兩者之間;這個部分提出精闢的見解,兩千年後的今天仍能對我們產生教化的作用。蒲魯塔克認為命運是一種主宰的力量,只是並非絕對控制一切,所以本書有五章從不同的面向來討論相關問題。第四十六章〈論命運〉則是一篇很好的學術論文,格式非常嚴謹,論點合乎理則,敘述層次分明,其中最重要的理論就是「積極的命運」和「真實的命運」;另外還將「可能」、「偶然」、「自主性」、「機會」和「自發」做出非常合理而嚴格的區隔;最後則談論「天意」的三種範疇以及與命運的關係,我們可以從本章得到很大的啟發。另外還要提一下第二十五章〈亞歷山大的命運和德行〉,全篇的論點在於亞歷山大大帝的成就完全是德行女神的鼎力相助,命運女神始終與他作對,他的成功就是一部「戰勝命運的奮鬥史」。
六、倫理的規範
古代的學者認為Moralia的原意是Ethical Essays「倫理學隨筆」,其中大部分完成在《希臘羅馬英豪列傳》之前,所以內容會產生重複的現象,也可以說一種準備工作;我們讀完這兩本書常會有這樣的體認,蒲魯塔克是一個衛道之士,而非一個傳記或隨筆的作家,他的著述運用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和柏拉圖的哲學,所形成的宗教觀拿來教育當時的人民。Moralia 這部著作在古老的年代,就1672年的手抄本看來,僅僅包含二十一篇性質相近的倫理學隨筆,就是本書第三章到第七章以及第三十一章到第四十五章;後來加上更多的論述、雜文和書信,所以它的題目應以《蒲魯塔克的雜文、隨筆和書信集》為宜。
本書強調的倫理,並非狹義的倫理學只能定義為某種傳統、群體或個人所持有的道德原則;可以將社會所有規範、習俗、制度、格言、禮儀、行為標準和律法,都包括在倫理的範疇之內。古代希臘有關倫理的問題如同我國的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以及個人的格物致知、修身齊家,如果僅就隨筆而言,這就是全書的重點所在,全書從第一章到第七章、第三十一章到第四十三章以及從第五十二章到第五十四章,共有三十三章之多。特別是第三十二章〈論倫理學的德行〉,他的論點是要將德行稱為倫理,甚或視為倫理,主要的區別來自沉思默想,亦即靈魂當中所包含的情緒以及它所形成的理性,進而查明它基本性質以及何以存在。
其中第三十五章〈論手足之情〉、第三十六章〈論子女之愛〉和第五十章〈愛的對話〉分別律定兄弟、父子和夫婦的關係,至於談到友誼的專論有三章之多,忠於城邦和民族的思想更是瀰漫全書,我們仔細推敲第十五章〈國王和將領的嘉言警語〉、第十六章〈羅馬人的格言〉和第十七章〈斯巴達人的格言〉的文字,得知古代的雅典人和斯巴達人,就英勇、公正、剛毅和虔誠這四項美德而論,較之羅馬人有過之而不及。隨筆能夠展示蒲魯塔克淵博的學識、華麗的詞藻和雅典的風格,現代學者認為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在羅馬受到文人雅士的欣賞和讚譽,無論的開始的呈獻和結語的奉承,要對羅馬人的統治歌功頌德一番,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事。
本書第四十七章〈蘇格拉底的徵兆〉充滿倫理的要素,訴說師道的尊嚴、友誼的可貴、愛國的情操和赴義的勇氣,可以說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將四個性質迥異的主題湊在一起,那是蘇格拉底的精神感召、第安諾爾(Theanor)的遠道來訪、泰瑪克斯(Timarchus))的洞窟歷險和起義志士的刺殺僭主,雖然情節各有不同,彼此的關係非常複雜,文字的敘述到是能夠一氣呵成,沒有給人帶來兀突之感。蘇格拉底的保護神不再僅僅具備象徵的義意,能夠落實於底比斯的光復行動,使得雅典的民主制凌駕君主政體和寡頭政體,給後世帶來無與倫比的影響力量。
七、社會的習尚
古往今來有很多狀況和情景相通之處,所謂「陽光之下無新鮮事」就是這個道理。當時的社會對同性戀抱持很寬容的態度,不僅是男色,就是孌童也已經蔚為風氣,連帝王都無法避免。這方面我國並不讓西方專美於前,無論唐漢還是更早的時代,都認可同性戀是解決性欲的權宜之舉,最重要一點是不會產生後裔,帶來繼承問題的煩惱,只有到宋朝理學大興,才從公開轉向暗中,清朝的相公和書僮都是此類產物。西方的女詩人莎孚(Sappho)以同性戀知名於世,她的出生地列士波斯(Lesbos)成為女同性戀的專有名詞。特別是當時對性的問題非常開放,提到戴奧吉尼斯(Diogenes)當眾手淫(參閱第七十一章二十一節),還說:「如果摸摸肚皮就能解決饑餓問題,那該多好?」當然這是犬儒學派憤世嫉俗的言論,其實餵飽肚皮得靠自食其力,不能僅摸摸就了事。
第七十七章〈會飲篇:清談之樂〉提到很多有關飲酒的問題,特別是立法對酗酒者給予重罰,酒醉鬧事者要戴上木枷示眾,想當年沒有交通事故尚且如此,我們現在要對駕車飲酒給予重罰,還沒有到戴枷示眾的地步,設若要能如此,必可收立竿見影之效。討論猶太人(Jews)何以不食豬肉(參閱第七十七章第四篇問題四),同為閃族(Semites)的阿拉伯人(Arabians)當然會有這種習慣,所以回教徒繼承傳統,也沒有什麼可怪之處,提出的論點非常合理,不帶任何迷信的色彩。還有就是第六十七章〈論肉食者鄙〉提倡素食,這是最早見諸文字的論點。
目次
第一冊
譯序
第一章 子女的教育
第二章 年輕人何以應該學詩
第三章 論課堂的聽講
第四章 如何從友人當中分辬阿諛之徒
第五章 人之如何自覺於德行的精進
第六章 如何從政敵獲得好處
第七章 論知交滿天下
第八章 機遇
第九章 善與惡
第十章 致阿波羅紐斯的弔慰信
第十一章 養生之道
第十二章 對新婚夫妻的勸告
第十三章 七位哲人的午宴
第十四章 迷信
第十五章 國王和將領的嘉言警語
第十六章 羅馬人的格言
第十七章 斯巴達人的格言
第十八章 斯巴達人的古老習俗
第十九章 斯巴達婦女的嘉言懿行
第二十章 勇敢的婦女
第二冊
第二十一章 羅馬掌故
第二十二章 希臘掌故
第二十三章 希臘與羅馬類似的故事
第二十四章 論命運女神庇護羅馬人
第二十五章 論亞歷山大的命運和德行
第二十六章 雅典人在戰爭抑或在智慧方面更為有名?
第二十七章 埃及的神:艾希斯和奧塞里斯
第二十八章 德爾斐的E字母
第二十九章 德爾斐的神讖不再使用韻文的格式
第三十章 神讖的式微
第三十一章 德行是否能學而致之?
第三十二章 論倫理的德行
第三十三章 論憤怒的自制
第三十四章 論寧靜的心靈
第三十五章 論手足之情
第三十六章 論子女之愛
第三十七章 惡習是否足以引起不幸
第三十八章 靈性之愛是否較之肉體之愛更有價值
第三十九章 言多必失
第四十章 論做一個多管閒事的人
第四十一章 論愛財
第四十二章 論羞怯
第四十三章 論嫉妒與憎恨
第四十四章 論不會得罪人的自誇
第三冊
第四十五章 論天網恢恢之遲延
第四十六章 論命運
第四十七章 論蘇格拉底的保護神及其徵兆
第四十八章 論放逐
第四十九章 安慰拙荊
第五十章 愛的對話
第五十一章 愛的故事
第五十二章 哲學家應與掌權者多多交談
第五十三章 致未受教育的統治者
第五十四章 花甲老人是否應該忙於公務
第五十五章 為政之道的原則和教訓
第五十六章 論君主政體、民主政體、和寡頭政體
第五十七章 何以吾人不應借貸
第五十八章 十位演說家的傳記
第五十九章 亞里斯托法尼斯和米南德的綜合評述
第六十章 論希羅多德的《歷史》是充滿惡意的著述
第六十一章 自然現象的成因
第六十二章 論月球的表面
第六十三章 論寒冷的原則
第六十四章 火或水是否能發揮更大效能
第六十五章 陸生或海生動物是否能更為靈巧
第六十六章 野獸都有理性
第六十七章 論肉食者鄙
第六十八章 柏拉圖學派的論題
第六十九章 論柏拉圖《泰密烏斯篇》有關「靈魂的出生」
第七十章 「論柏拉圖《泰密烏斯篇》有關『靈魂的出生』」的概述
第四冊
第七十一章 論斯多噶學派的自相矛盾
第七十二章 斯多噶學派的言論較之詩人更為荒誕悖理
第七十三章 對斯多噶學派一般概念的駁斥
第七十四章 伊庇鳩魯不可能過歡樂的生活
第七十五章 致科洛底:為其他哲學家提出辯護
第七十六章 「隱士生活」難道是明智的選擇?
第七十七章 會飲篇:清談之樂
第七十八章 論音樂
附錄
蒲魯塔克作品目錄
英漢譯名對照
漢英譯名對照
書摘/試閱
第二十三章 希臘和羅馬情節類似的故事
絕大部分人士認為古代的故事,由於情節令人難以置信,完全出於杜撰或者源自神話。我發覺類似的狀況在當代一再出現,特別經過挑選都是羅馬歷史上重大的事件,可見「日光之下無新鮮之事」的諺語,真是信而有徵毫無虛假。
1 達蒂斯(Datis)是波斯的省長,率領三十萬大軍長驅直入阿提卡(Attica),紮營在馬拉松平原,向居住在當地的市民搦戰。雅典人對蠻族的烏合之眾抱著藐視的心理,只派九千人馬迎擊,任命的將領是賽尼吉魯斯(Cynegeirus)、波利捷盧斯(Polyzelus)、凱利瑪克斯(Callimachus)和密提阿德(Miltiades)。就在這支部隊要與敵軍接戰的時候,波利捷盧斯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幽靈,失去視力變成瞎子。凱利瑪克斯的身體被幾支標槍戳穿,死後還是屹立不倒。還有賽尼吉魯斯為了拽住波斯人的船隻,不讓它從海上逃走,有一支手臂遭敵人砍掉。迦太基國王哈斯德魯巴(Hasdrubal)佔領西西里,接著向羅馬人宣戰。元老院選擇梅提拉斯(Metellus)出任將領,在戰場贏得勝利,他的麾下有一位名叫盧契烏斯.格勞柯(Lucius Glauco)的貴族,為了拉住哈斯德魯巴的座艦不放,竟然失去雙手。米勒都斯人亞里斯泰德(Aristeides)在他的《西西里史》第一卷中有詳盡的敘述,戴奧尼休斯.西庫盧斯(Dionysius Siculus)從而得知此事。
2 澤爾西斯(Xerxes)的軍隊有五百萬之眾,乘坐的艦船在阿提米修姆(Artemisium)附近錨泊,對當地的希臘人帶來熊熊的戰火,雅典陷入混亂之中,派遣提米斯托克利的兄弟亞傑西勞斯(Agesilaus)擔任奸細去行刺澤爾西斯,雖然他的父親尼奧克利(Neocles)在夢中看到兒子失去雙手。亞傑西勞斯穿上波斯人的服裝,混雜在蠻族當中,趁機殺死瑪多紐斯(Mardonius),他認為這個人就是澤爾西斯,那知道瑪多紐斯只是國王的侍衛。旁邊的人將他逮捕,五花大綁送到國王面前。這時澤爾西斯正向太陽神獻祭,亞傑西勞斯將他的右手放在祭壇的火焰上面,忍受令人髪指的酷刑沒有發出一聲呻吟。等到國下令將他鬆綁,他還是強硬的宣布:「雅典人都是像我一樣的好漢,如果你不相信的話,我可以將左手放在祭壇,任憑你如何的燒炙和敲拶,我決不會皺一下眉頭。」澤爾西斯聽到以後非常驚慌,下令加強個人的安全防護工作。薩摩斯人阿加薩契德(Agatharchides)在他的作品《波斯史》第二卷,陳述此事的本末。伊楚里亞國王波森納(Porsenna)與羅馬人發生戰事,領軍入侵台伯河的對岸地區,截奪對手大批穀物,使得羅馬人面臨饑饉的災禍。元老院一籌莫展,穆修斯(Mucius)是一位貴族,當時出任執政官的職位,率領四百位年齡相同的人士,穿著平民的服裝,渡過台伯河前往對岸。穆修斯看到僭主的一位貼身侍衛將糧食分配給官員,以為這個人就是波森納,於是抜出劍來將他殺死。當他被抓住押到國王面前的時候,就伸出右手放在燒炙犧牲的火焰上面,天生一副鐵石心腸可以掩飾無比的痛苦,還帶著笑容說道:「惡棍,無論你願不願意,還是拿我一點辦法都沒有。你要知道整個營地有四百個像我這樣的人,在找機會要將你幹掉,血流五步是在所難免的事。」波森納的生命受到威脅,只有與羅馬人簽訂和約。有關史料記載在米勒都斯人亞里斯泰德的《歷史》第三卷。
3 亞哥斯和斯巴達相互爭奪昔里蒂斯(Thyreatis)的主權,安斐克提昂會議最後的裁示,雙方各派三百人進行戰鬥,獲勝一方可以擁有爭執的地區。斯巴達人和亞哥斯人分別任命奧什拉德(Othryades)和瑟山德(Thersander)為兩軍的將領。會戰結束以後,亞哥斯一方有亞傑諾爾(Agenor)和刻羅繆斯(Chromius)生還,兩人回到城邦報告勝利的信息。等到亞哥斯人放棄戰場以後,奧什拉德從虛脫中恢復生氣,用折斷的長矛支撐身體,將對方屍首旁邊的盾牌收集起來當作戰利品,用來建成一座戰勝紀念碑。然後蘸自己的血,寫上「致勝利的保護神宙斯」幾個大字。等到亞哥斯的兩個人還在爭辯不休之際,希臘城邦大會已經派員前往戰場視察,判定斯巴達人合於勝利的規定。克里塞穆斯(Chrysermus)在他的《伯羅奔尼撒史》第三卷有這方面的記錄。羅馬人與薩姆奈人(Samnites)發生戰爭,市民選出波斯都繆斯.阿比努斯(Postumius Albinus)出任將領。他在一個稱為考丁三叉路口(Caudine Forks)(這裡是一條很狄窄的隘路)的地方中了敵軍的埋伏,喪失所率領的三個軍團,自已也受了致命的重傷。到了深夜他的體力稍為有點恢復,就將敵人身邊的盾牌收集起來,然後架好成為一個戰勝紀念碑,就用手蘸自己流出來的血,在上面寫出「羅馬人從薩姆奈人獲得的戰利品,呈獻給供奉在菲里特流斯(Feretrius)神廟的朱庇特天神」幾個大字。綽號稱為「老饕」 的麥克西穆斯(Maximus)成為將領,奉到派遣帶兵出戰,來到這個地點看見戰勝紀念碑,非常高興能夠接受吉利的徵兆。他對敵軍發起攻擊最後獲得勝利,薩姆奈人的國王成為他的俘虜,被他押解回羅馬好在凱旋式中亮相。米勒都斯人亞里斯泰德在他的《意大利史》第三卷,記載這次戰爭的始未。
4 波斯人有五百萬大軍前來攻打希臘人,斯巴達當局派遣李奧尼達斯(Leobidas)率領三百勇士,前往色摩匹雷(Thermopylae)防守這個要地。就在他們進食和飲水的時候,蠻族的烏合之眾向他們發起攻擊,李奧尼達斯看到蜂擁而來的敵人就對大家說道:「現在趕快吃完午餐,享用晚飯看來要在另外一個世界。」 當他向著蠻族衝了過去,身上被很多根長矛刺穿,還是對準澤爾西斯沒有停下腳步,直到抓住他的冠冕才倒斃在地。這時蠻族的國王將他的心臟挖了出來,發現上面長滿毛髪。亞里斯泰德的《波斯史》 第一卷有這樣的說法。羅馬人要與迦太基人開戰,他們派遣三百人馬,起用費比烏斯.麥克西穆斯(Fabius Maximus)為將領。他對敵人發起攻擊竟然全軍覆沒,自己受到致命的重傷,還是瘋狂衝向漢尼抜,最後總算打落他所戴的頭盔,求仁得仁能夠死在漢尼抜的手中。米勒都斯人亞里斯泰德提到這件事。
5 弗里基亞(Phrygia)有座名叫西利尼(Celaenae)的城市,地面突然裂開還隨伴著傾盆大雨,很多家園連帶裡面的居民,全都墜落到無底的縫隙之中,這場劇變帶來慘重的傷亡。身為國王的邁達斯(Midas)獲得一份神讖,他要把最寶貴的所有物扔進深淵,這個裂隙才會合攏。他將金銀財寶丟進去還是不起作用,邁達斯的兒子安丘魯斯(Anchurus)認為最珍貴的東西莫非人的生命,在擁抱他的父親和他的妻子泰摩莎(Timothea)以後,縱馬躍入黑暗的深淵。等到地面恢復原狀以後,邁達斯為愛達(Ada)山的宙斯建造一座祭壇,用手觸及以後質地變為黃金。過了若干歲月又發生地面開裂的狀況,這座祭壇變得像是由石頭築成,等到這段期間過去,看起來又是金光閃閃。凱利昔尼斯(Callisthenes)的《變形記》(Metamorphoses)第二卷有諸如此類的記錄。塔皮烏斯(Tarpeius)神廟供奉的朱庇特 大發雷霆,使得台伯河氾濫成災,大水沖進羅馬廣場的中央,地面裂開成為巨大的深淵,很多房舍遭到吞噬。有份神讖給予指示,要想平息面臨的苦難,他們要將最貴重的物品投入其中。雖然用了金銀還是毫無反應,克爾久斯(Curtius)是出身貴族家庭的年輕人,仔細思考神讖的含意,認為只有人的生命最為寶貴,於是他跳上馬背躍入深淵,拯救全體市民免於這場災禍。亞里斯泰德的《意大利史》第十四卷有這方面的記載。
6 波利尼西斯(Polyneices)和手下的隊長正在聚餐的時候,一隻老鷹俯衝下來攫走安菲阿勞斯(Amphiaraus)手裡的長矛,飛到高空再將它丟了下來。長矛插在地面變成一棵月桂樹。翌日,這些隊長都參加戰鬥,安菲阿勞斯就在那個地點,連帶他乘坐的戰車都被敵人摧毀,現在那裡已經成為一個名叫哈瑪(Harma)的城市。垂西瑪克斯(Trisimachus)在他的《城市興建史(Founding of Cities)》第三卷記載相關的資料。羅馬人在與伊庇魯斯(Epeirus)的皮瑞斯(Pyrrhus)對陣接戰之際,伊米留斯.包拉斯(Aemilius Paulus)接到一份神讖,如果他建立一個祭壇,可以從那裡見到一位出身貴族的人士,連帶他乘坐的戰車被深淵所吞噬,這樣一來他就能夠獲得勝利。三天以後,華勒流斯.科納都斯(Valerius Conatus)在夢中見到一個幽靈,吩咐他穿上最值錢的服裝(事實上他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占卜官)。等到他率領所屬發起攻擊,殺死很多敵人,自己反而陷入地面的裂隙之中,因而喪失性命。伊米留斯建造一個祭壇,對敵作戰獲得大捷,將一百六十頭安裝角塔的大象,當成戰利品送回羅馬。過了一年,皮瑞斯大敗之後在戰場陣亡,祭壇能夠及時獲得神讖的指示。克瑞托勞斯(Critolaus)在他的《伊庇魯斯史》第三卷有詳盡的記載
7 優卑亞的國王皮里克米斯(Pyraechmes)與皮奧夏人有了戰事,海克力斯當時雖然只是一個年輕人,還是制服來犯的敵手。他對皮里克米斯施以五馬分屍的酷刑,殘缺的軀體暴露地面不予埋葬,那個位置以後被稱為「馬匹奔騰之地」;由於座落在赫拉克列烏斯(Heracleius)河畔,當馬群前往飲水的時候,不自禁的發出長嘶震耳之聲。《河經》(Concerning Rivers)這部書第三卷登載這件傳聞。羅馬國王屠盧斯.賀斯蒂留斯(Tullus Hostilius)對阿爾巴人(Albans)發起戰爭,阿爾巴人這時的國王是梅久斯.福菲久斯(Metius Fufetius)。屠盧斯對於會戰一再向後拖延,阿爾巴人認為他未戰先敗產生輕敵之心,舉行宴會大吃大喝以為慶祝,等到他們酒醉防務鬆弛,屠盧斯乘機發起攻擊,他們的國王被俘,就用兩匹公馬將他分屍。亞歷薩克斯(Alexarchus)在他的《意大利史》第四卷記載還件史實。
8 菲利浦的打算是洗劫梅松尼(Methone)和奧林蘇斯(Olynthus)兩個城市,就在他搶渡桑達努斯(Sandanus)河之際,眼睛被流矢射中,據稱弓手是一位名叫阿斯特(Aster)的奧林蘇斯人,而且有詩為證:「阿斯特給了菲利浦致命的一箭。」菲利浦跳入水中游到朋友的身邊救了性命,僅只喪失一目而已。凱利昔尼斯的《馬其頓史》第三卷對菲利浦的征戰有詳盡的記錄。伊楚里亞國王波森納入侵台伯河對岸地區,要對羅馬人發起戰爭,半路截走供應的穀物,數量極其龐大,使得羅馬人面臨饑饉的災難。賀拉久斯.柯克利(Horatius Cocles)是羅馬人選出來的將領,他據守一座木橋阻止蠻族的烏合之眾渡過這條天險。當他看到情勢不利將要被敵人擊潰,命令他的下屬將這座橋樑拆毀,還樣一來人多勢眾的蠻族無法渡過河流。這時他的眼睛被箭矢射中,只有縱身跳進河中,泅過激流來到朋友的身邊獲得拯救。狄奧蒂穆斯(Theotimus)的《意大利史》 第二卷如此記載。
9 愛卡流斯(Icarius)款待戴奧尼蘇斯的故事,伊拉托昔尼斯(Eratosthenes)在他的《厄瑞古妮》(Erigone)一劇中,表達極其動人的情節。薩頓(Saturn)有次受到某位農夫 熱情的招待,誰知這位主人竟然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女兒名叫英托里婭(Entoria)。薩頓騙了她的身體,後來陸續生下傑努斯(Janus)、許努斯(Hymnus)、福斯都斯(Faustus)和菲利克斯(Felix)。他將釀酒的方法和種植葡萄的技術教會了她,同時要她將這些知識與鄰居分享。等到這些鄰人按照所教的方式去做,就能釀出酒來,只是他們喝得比平常的分量要多,因而陷入熟睡當中。旁人看到以為他們中了毒,愛卡流斯在亂石飛擲之下慘遭擊斃。他的四位外孫感到絕望只有上吊身亡。等到瘟疫在羅馬人當中廣泛的流行開來,阿波羅降下神讖,要想免於災難,必須平息薩頓的怒火,安撫受到非法懲處因而慘死的冤魂。盧塔久斯.卡圖拉斯(Lutatius Catulus)是一位羅馬貴族,在靠近塔皮亞崖的地點為神明建造一座廟宇,位於上方的祭壇有四個面,分別代表愛卡流斯亡故的外孫,也可以看成一年有四個季節,同時卡圖拉斯用January做為月份的名稱。薩頓將他們都安置在星球上面,雖然其他三位都獲得「種植葡萄的先驅者」 這個稱號,事實上傑努斯要在他們的前面升起。大家可以看到他的本命星位於處女座底部的前方。克瑞托勞斯在他的《自然現象》(Phaenomena)第四卷登錄有關的資料。
10 就在波斯人進犯希臘之際,斯巴達將領鮑薩尼阿斯(Pausanias)接受澤爾西斯五百泰倫黃金的賄款,打算出賣斯巴達給敵人。等到事機不密被人發覺,他的父親亞傑西勞斯(Agesilaus)幫助大家前去追捕不肖之子,這時鮑薩尼阿斯逃到雅典娜神廟的銅殿尋求庇護。亞傑西勞斯用磚塊封死神廟的大門,將他的兒子活活餓死。後來鮑薩尼阿斯的母親不肯埋葬他的屍首,讓它曝露在外化為一堆白骨。克里塞穆斯在他的《歷史》第二卷有這方面的記載。
羅馬人與拉丁姆的居民引起一場戰爭,他們推選巴布留斯.迪修斯(PubliusDecius)出任將領。有位貧窮而又出身高貴的年輕人名叫卡休斯.布魯特斯(Cassius Brutus),貪圖敵人答應給予大筆金錢,願意在夜間打開城門。等到事情洩露出去,他逃進「助戰者」密涅瓦(Minerva Auxiliaria)的神廟。他的父親卡休斯.西格尼菲(Cassius Signifer)將他關在裡面,結果只有活活餓死,屍體被拋到野外不予埋葬。克萊托尼穆斯(Cleitonymus)的《意大利史》提及此事。
11 波斯國王大流士與亞歷山大大帝在格拉尼庫斯(Granicus)鏖戰不休,開始就喪失七位省長和五百零二輛裝著鐮刀的戰車;大流士打算在次日再度發起攻擊。他的兒子亞里奧巴札尼斯(Ariobarzanes)倒向亞歷山大,希望獲得他的幫助登上王位,於是背叛自己的父親,大流士在暴怒之下將他斬首示眾。尼杜斯(Cnidus)的阿里塔德(Aretades)在他的《 馬其頓史》第三卷,詳敘此事的本未。布魯特斯受到全民一致的擁戴成為執政官,就對「傲慢者」塔昆(Tarquin the Proud)施以放逐的處分。這位受到罷黜的國王前往伊楚里亞開始對羅馬發起戰爭。塔昆的幾位兒子要背叛他們的父親,等到事機不密遭人告發,塔昆就將他們的頭全都砍了下來。米勒都斯人亞里斯泰德的《 意大利史》有這方面的資料。
12 底比斯將領伊巴明諾達斯(Epameinondas)統率軍隊與斯巴達人作戰,選舉的期間來到要返回國門,命令他的兒子司提辛布羅都斯(Stesimbrotus)不得與敵軍交鋒。斯巴達人得知伊巴明諾達斯不在軍營,嘲笑這位年輕人缺乏大丈夫氣概。他一時氣憤竟然忘懷父親的交代,領軍與敵人接戰斬獲甚豐。他的父親嘆息司提辛布羅都斯何其不智,在授與勝利的冠冕以後,還是將這位年輕人依軍法處以死刑。帖西奉(Ctesiphon)在他的《皮奧夏史》第三卷有為將之道的記載。羅馬人與薩姆奈人之間發生戰事,他們指派曼留斯(Manlius)出任將領,同時給予「凱旋將軍」的頭銜。等到他要回到羅馬從事執政官的選舉,下令給他的兒子不得與敵人接戰,薩姆奈人得知此事,用侮辱的言辭把這位年輕人稱為「無用的懦夫」。他聞言大怒,率軍出戰擊敗對手,曼留斯還是揮淚將他斬於陣前。米勒都斯人亞里斯泰德提及此事,認為羅馬人嚴肅軍紀的要求,是戰無不勝的關鍵因素。
13 海克力斯向愛奧勒(Iole)求婚遭到拒絕,就要洗劫厄查利亞(Oechalia)。愛奧勒從城牆上面縱身跳下,情願身亡也不想落到海克力斯的手裡;她身穿長袍被風吹得鼓脹起來,毫無損傷安然降到地面。瑪拉斯(Mallus)的尼西阿斯(Nicias)提及此事為之嘖嘖稱奇。羅馬人要去攻打伊楚里亞,他們推選華勒流斯.托奎都斯(Valerius Torquatus)為將領。當他看到國王的女兒克祿西婭(Clusia)的時候,就向伊楚亞里人提出要求,能夠得到這位美麗的少女。等到他的如意算盤遭到拒絕,下定決心要洗劫整個城市。城破之際克祿西婭縱身從雉堞之間跳下去,維納斯有先見之明所以能讓她的長袍鼓脹起來,能夠安全降落地面。華勒流斯.托奎都斯還是強暴了她,羅馬人認為將領不應有這種傷天害理的行徑,當眾發布敕令將他放逐到科爾西卡(Corsica),這是位於意大利邊陲的一座島嶼。狄奧菲拉斯(Theophilus)在他的《意大利史》第三卷,詳細記載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14 迦太基人和希裔西西里人協議成立聯盟對付羅馬人;身為將領的梅提拉斯在出征的時候,唯獨對於灶神沒有奉上祭品。因此,神明感到不滿,就對梅提拉斯的船隊刮起頂頭風。占卜官該猶斯.朱理烏斯(Gaius Juius)提出報告,要想風平浪靜,梅提拉必須用他的女兒作為奉獻神明的犧牲。迫於情勢的需要,他只有忍痛將女兒梅提拉(Metella)送出來。這時灶神起了惻隱之心,同意用一條小母牛取代,要求將少女送到拉奴維姆(Lanuvium),當地的民眾頂禮膜拜一條大蛇,指派她成為服侍此類異物的女祭司。皮索克利(Pythocles)的《意大利史》第三卷記載各種奇聞怪談。伊斐吉妮婭(Iphigeneia)在皮奧夏的奧利斯有類似的遭遇。麥尼拉斯(Menyllus)在他的《皮奧夏史》第一卷有這樣的記載。
15 高盧國王布倫努斯(Brennus)率領軍隊蹂躪亞細亞(Asia),來到以弗所對於少女笛摩妮絲(Demonice)一見鐘情。她同意滿足對方的慾念以及背叛以弗所人,條件是國王要將高盧人的項圈和手鐲以及婦人的首飾,送給她作為禮物。布倫努斯要求他的士兵將身上佩帶的黃金,全部拋向這位生性貪婪的婦女。等到他們奉令行事,笛摩妮絲活生生葬身在成堆的黃金之中。克萊托奉(Cleitophon)在他的《高盧史》第一卷提及此事。塔皮婭(Tarpeia)是有顯赫家世的少女,羅馬人與薩賓人發生戰事期間,她在卡庇多擔任警衛的工作。她答應塔久斯(Tatius)的要求,讓他進入瞰制羅馬的塔皮亞崖,條件是薩賓人要將他們當成飾物的項圈,送給她當成應得的報酬。薩賓人明瞭此事關係非淺,就將她活埋在當地。米勒都斯人亞里斯泰德在他的《意大利史》中,記載這個傳聞,內容方面與其他的來源有很大的出入。
16 特基亞人(Tegeans)和菲尼烏斯人(Pheneans)之間引起一場戰爭,繼續很長一段期間,最後雙方同意派出三胞胎的兄弟進行肉搏,用來決定那一方獲得最後的勝利。特基亞人選擇的出場人員是雷克西瑪克斯(Rheximachus)的兒子,菲尼烏斯人派出笛摩斯特拉都斯(Demostratus)的三位少君。等到雙方開始交戰,雷克西瑪克斯的兒子當中有兩位被殺。第三位名叫克瑞托勞斯(Critolaus),運用計謀沒有落入像他兩兄弟那樣的處境。因為他的策略是裝著不敵逃走,然後接二連三翦除在後追擊的對手。等他回到家中,大家興高采烈出來歡迎,只有他的姊姊笛摩迪絲(Demodice)對他不假辭色,因為他誅殺與她訂下婚約的笛摩迪庫斯(Demodicus)。克瑞托勞斯心痛這種不當的待遇,一時氣憤抜出劍來將她殺死。他的母親控告他犯下謀殺之罪,經過審判當庭開釋。笛瑪拉都斯(Demaratus)的《阿卡狄亞史》第二卷有這樣的記載。羅馬人和阿爾巴人發生戰事,他們選出三胞胎作為決定勝負的勇士,阿爾巴人這方面出自庫瑞阿久斯家族(Curiatii),他的對手由賀拉久斯家族(Horatii)中徵召。等到雙方開始交戰,賀拉久斯家族這邊有兩人被殺,倖存的一位裝著不敵敗逃,然後逐一擊斃在後追趕的敵手。整個家族為他的勝利欣喜不已,只有他的姊姊賀拉夏(Horatia)面帶愁容,因為他殺掉與她訂有婚約的庫瑞阿久斯(Curiatius)。賀拉久斯(Horatius)憤而手刃他的姊姊。米勒都斯人亞里斯泰德在他的《意大利史》中,敘述令人難以置信的情節。
17 位於伊利姆(Ilium)的雅典娜神廟陷入烈焰之中,伊盧斯(Ilus)衝進去將帕拉丁姆(Palladium)搶救出來,這時發現自己的眼睛已經瞎了。因為帕拉丁姆這座雕像是上天賜予的聖物,任何人不得直視,犯下褻瀆之罪就會變成盲目的瞽者。後來他向女神誠摯的懇求,終於恢復原有的視力。德西拉斯(Cercyllus)在他的《城市的起源》一書中,記錄有關的情節。安特拉斯(Antylus)是一位貴族,有次在市郊行走,受到一群烏鴉的攔阻,同時還用翅膀搧打他的臉,他對這種徵兆的凶惡感到驚懼不已,趕快調頭返回羅馬。他看到灶神廟冒出熊熊的烈焰,就將普拉丁姆的雕像搶救出來,接著發現自己成為兩眼漆黑的瞎子。後來他向女神祈禱說明所以不敬的緣故,終於能夠恢復原來的視力。提到的狀況記載在米勒都斯人亞里斯泰德的《意大利史》之中。
18 色雷斯人要與雅典人開戰,這時雅典人接到一份神讖,說是只要他們捨得失去科德魯斯(Codrus),就會贏得勝利。於是科德魯斯打扮成一個窮人,手裡抓著一把鐮刀,趕上前去迎擊敵人。他殺死一名對手,接著死在第二位的手中,因而雅典人贏得戰爭的勝利。蘇格拉底在他的《色雷斯史》第二卷敘述這方面的事蹟。巴布留斯.迪修斯是一位羅馬人,參加對阿爾巴人的戰爭;他在夢中見到神明向他顯靈,說是只要他陣亡,羅馬就會變得日趨強大,於是他衝進戰場當中搏鬥最為激烈的陣線,殺死很多敵人後來還是以身殉國。他的兒子迪修斯在對抗高盧人的戰爭當中,同樣犧牲自己將羅馬人從不利的狀況中拯救出來。米勒都斯人亞里斯泰德有這樣的記載。
19 敘拉古人(Syracusan)賽阿奈帕斯(Cyanippus)唯獨忘了向戴奧尼蘇斯獻祭,神明氣憤之餘讓他喝得酩酊大醉,處於喪失神智的狀況,就在黑暗之中侵犯自己的女兒賽阿妮(Cyane)。她取下他的戒指交給奶媽當做發生亂倫事件的證據。等到敘拉古發生瘟疫帶來災害,侍奉阿波羅的女祭司降下神明的指示,說是他們必須向報復之神奉獻邪惡的罪人做為犧牲,所有的市民都不了解這道神讖的含意,只有賽阿妮心知肚明,她抓住父親的頭髪將他拖到群眾前面,用刀割斷他的喉嚨然後自殺而亡。多西修斯(Dositheus)的《西西里史》第三卷記載這件慘劇。酒神信徒在羅馬舉行狂歡宴會大事慶祝,只有阿隆久斯(Aruntius)生下來滴酒不沾,好像對於神明的權勢,表現出視若無睹的模樣。戴奧尼蘇斯使他陷入醉得不省人事的狀況,因而侵犯自己的女兒梅杜莉納(Medullina)。這時她從一個指環認出雙方的關係,然後想出一個計謀,過人的智慧決非這個年紀的女子所能擁有。她找到機會讓父親喝醉以後,給他的頭上戴著花冠,然後將他帶到閃電之神 的祭壇前面,流著眼淚將奪去她貞操的人殺死。亞里斯泰德將這件事記載在他的《意大利史》第三卷當中。
20 伊里克蘇斯(Erechtheus)要與優摩帕斯(Eumolpus)開戰,他知道如果在趕赴戰場之前,將他的女兒奉獻給神明作為犧牲,就可以打敗敵人獲得勝利,他在與妻子普拉克西瑟(Praxithea)商量以後,決定按照這樣的方式去做。優里庇德(Euripides)將這段情節寫進他的悲劇《伊里克蘇斯》之中。馬留與辛布里人(Cimbri)的作戰陷入不利的狀況,神明在他的夢中顯靈,要想得勝必須在開戰之前用女兒作為祭品;因為他有只一個千金名叫卡普婭(Calpurnia)。他始終將履行市民的職責重於血緣的親情,犧牲自己的女兒贏得前所未有的大捷。甚至到今天在日耳曼還有兩個祭壇,每年這個時候就會發出慶祝獲勝的號角聲音。多羅修斯(Dorotheus)在他的《意大利史》 第四卷有這樣的記載。
21 出生在帖沙利(Thessaly)的賽阿奈帕斯(Cyanippus)極其喜愛狩獵,新婚不久的妻子懷疑他迷戀其他的女子,否則怎麼會留連在森林裡面整夜不歸,於是決定隨著賽阿奈帕斯的足跡,查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她隱藏在濃密的樹叢後面,在那裡等待和窺伺。她的行動使得樹枝發在搖晃,一群獵狗認為她是一隻野獸,全部撲上去將美貌的婦人咬得血肉淋漓,以致於慘死在當場。賽阿奈帕斯是這件意外事故的目擊者,感到內疚因而自裁身亡。帕台紐斯(Parthenius)根據當時的情節寫出哀怨的詩篇。西巴瑞斯(Sybaris)是位於意大利境內的城市,當地有位名叫伊米留斯(Aemilius)的年輕人以容貌俊美著稱於世,特別喜愛狩獵的活動。剛剛娶回家門不久的妻子懷疑他與其他的女子有苟合的行為,進入林木陰森的深谷前去查看。行動之際難免會使樹枝沙沙作響,狗群撲上去將她的身體撕得支零破碎。她的丈夫看到這種狀況,傷心之餘自刎相隨於地下。克萊托尼穆斯在他的《西巴瑞斯史》第二卷提到這件慘劇。
22 西麥娜(Smyrna)是辛尼拉斯(Cinyras)的女兒,由於激怒阿芙羅黛特遭到天譴,使得她愛上自己的父親。她把這件透露給奶媽知道,說是要想盡辦法達成心願。於是這位奶媽用詭計去欺騙主人,說是鄰居的少女深愛著他,出於羞澀的心理要在黑暗中與他幽會,因而辛尼拉斯與自己的女兒發生關係。有一次發生狀況,因為他想看看這位情婦的容貌,於是叫人拿來燈光,等到他看清楚竟然是自己的女兒,抜出劍來刺穿這位邪惡的亂倫婦人的胸膛。阿芙羅黛特有未卜先知的本事,知道會有悲慘的下場,所以在她死後將她化身為一棵樹,還是用原來的名字來稱呼這一類的植物。狄奧多魯斯在他的小說《變形記》中引用這個故事。華勒麗婭.突斯庫拉納妮婭(Valeria Tusculanaris)惹起維納斯的不滿,就讓這位少女愛上自己的父親華勒流斯(Valerius),同時將心中的秘密向奶媽傾訴。奶媽想出一個計謀來欺騙主人,說是鄰居的少女願意與他幽會,出於審慎的考量不能公開此事。有次這位父親多喝了酒,叫人拿燈火來照看。奶媽趕緊叫醒女兒,離開城市前往鄉間,同時身還帶一個小孩。有次她從高崖上面跳了下去,不僅自己就連所帶的小孩都安然無恙。等她回到家中知道懷孕之事已經無法避免,時辰到了生下一個名叫伊吉潘(Aegipan)的男嬰,要是用羅馬人的口音稱他為希爾瓦努斯(Silvanus)。華勒流斯陷入絕望的處境,就在同一個懸崖上面縱身跳了下去。米勒都斯人亞里斯泰德的《意大利史》第三卷記載這件慘絕人寰的傳聞。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