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平生常無患,見善其何樂。執心既堅固,見善勤修學。」
「人之愛富貴,有甚於生者。人之好名,有甚於生者。」
「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後讒入之。」
像蘇軾這樣富有創造力,這樣剛正不阿,這樣放任不羈,這樣令人萬分傾倒而又望塵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擺在書架上,就令人覺得有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林語堂
《東坡志林》是蘇軾把遊歷交談間的所見所聞,一切能理解、不能理解的奇人異事都記錄下來,加上他那種幽默風趣的風格、豐富的想像力,絕對是我們閒時閱讀的甘露,聊解我們枯燥的生活。這種筆記式的作品,篇幅比較短小,閱讀起來很便捷,文句也不難理解,每天閱讀一兩段,絕對可以調適我們的身心。
作者簡介
香港大學教育碩士(教育評鑒學),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中國語言及文學)。曾任葛量洪教育學院講師(1983–1989),香港中文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客座教授(1989–2011)。現任香港城巿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系訪問教授。
梁樹風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哲學博士(中國語言及文學),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講師。
目次
《東坡志林》導讀 〇〇一
卷一
記遊 〇一九
記過合浦 〇二〇
逸人遊浙東 〇二二
記承天寺夜遊 〇二五
遊沙湖 〇二七
記遊松江 〇二九
記遊廬山 〇三二
記遊松風亭 〇三四
儋耳夜書 〇三六
憶王子立 〇三七
黎禾蒙子 〇三九
記劉原父語 〇四一
懷古 〇四四
廣武歎 〇四五
塗巷小兒聽說三國語 〇四七
修養 〇四九
養生說 〇四九
論雨井水 〇五二
論修養帖寄子由 〇五四
導引語 〇五七
錄趙貧子語 〇五八
養生難在去慾 〇六〇
樂天燒丹 〇六二
贈張鶚 〇六四
記三養 〇六六
謝魯元翰寄日耎肚餅 〇六六
辟穀說 〇六八
記服絹 〇七〇
記養黃中 〇七〇
疾病 〇七二
子瞻患赤眼 〇七二
治眼齒 〇七五
龐安常耳聵 〇七六
夢寐 〇七八
記夢參寥茶詩 〇七九
記夢賦詩 〇八〇
記子由夢 〇八一
記子由夢塔 〇八二
夢中作祭春牛文 〇八四
夢中論《左傳》 〇八六
夢南軒 〇八七
措大喫飯 〇八八
題李巖老 〇八九
學問 〇九二
記六一語 〇九二
命分 〇九四
退之平生多得謗譽 〇九四
馬夢得同歲 〇九五
人生有定分 〇九六
送別 〇九七
曇秀相別 〇九七
別石塔 〇九九
別姜君 〇九九
卷二
祭祀 一〇三
八蜡三代之戲禮 一〇三
記朝斗 一〇六
兵略 一〇八
匈奴全兵 一〇八
八陣圖 一一〇
時事 一一二
唐村老人言 一一二
記告訐事 一一四
官職 一一七
記講筵 一一七
禁同省往來 一二〇
記盛度誥詞 一二二
張平叔制詞 一二四
致仕 一二六
請廣陵 一二六
買田求歸 一二八
賀下不賀上 一二九
隱逸 一三一
書楊朴事 一三一
白雲居士 一三三
佛教 一三五
讀《壇經》 一三五
改觀音咒 一三七
誦經帖 一三八
誦《金剛經》帖 一三九
僧伽何國人 一四〇
袁宏論佛說 一四二
道釋 一四五
贈邵道士 一四五
書李若之事 一四六
記蘇佛兒語 一四八
記道人戲語 一五〇
壽禪師放生 一五〇
僧正兼州博士 一五二
卓契順禪話 一五四
僧文葷食名 一五五
本、秀非浮屠之福 一五五
異事上 一五七
記道人問真 一五七
記羅浮異境 一五九
東坡昇仙 一六〇
黃僕射 一六二
癯仙帖 一六四
記鬼 一六五
李氏子再生說冥間事 一六六
道士張易簡 一六八
辨附語 一七〇
三老語 一七一
桃花悟道 一七二
卷三
異事下 一七七
朱炎學禪 一七八
故南華長老重辨師逸事 一七九
冢中棄兒吸蟾氣 一八二
石普見奴為祟 一八四
陳昱被冥吏誤追 一八五
豬母佛 一八七
王翊夢鹿剖桃核而得雄黃 一八九
徐則不傳晉王廣道 一九一
先夫人不許發藏 一九二
記范蜀公遺事 一九四
記張憨子 一九五
記女仙 一九七
池魚踴起 一九八
孫抃見異人 二〇〇
修身曆 二〇一
技術 二〇三
醫生 二〇三
論醫和語 二〇四
記與歐公語 二〇八
參寥求醫 二一〇
王元龍治大風方 二一一
延年術 二一三
單驤孫兆 二一五
僧相歐陽公 二一七
記真君籤 二一八
信道、智法說 二二〇
費孝先卦影 二二三
記天心正法咒 二二四
辨五星聚東井 二二五
四民 二二八
論貧士 二二九
梁賈說 二三〇
梁工說 二三四
女妾 二三九
賈氏五不可 二三九
賈婆婆薦昌朝 二四一
石崇家婢 二四三
賊盜 二四四
盜不劫幸秀才酒 二四四
梁上君子 二四六
夷狄 二四八
曹瑋語王鬷元昊為中國患 二四八
高麗 二五一
高麗公案 二五四
卷四
古蹟 二五九
鐵墓厄臺 二五九
黃州隋永安郡 二六一
記樊山 二六二
赤壁洞穴 二六五
玉石 二六七
辨真玉 二六七
紅絲石 二六八
井河 二七〇
筒井用水鞴法 二七〇
汴河斗門 二七二
卜居 二七五
太行卜居 二七五
范蜀公呼我卜鄰 二七七
合江樓下戲 二七八
亭堂 二七九
臨皋閒題 二七九
名容安亭 二八一
陳氏草堂 二八二
雪堂問潘邠老 二八三
人物 二九五
堯舜之事 二九五
論漢高祖羹頡侯事 二九七
武帝踞廁見衞青 二九九
跋李主詞 三〇〇
真宗仁宗之信任 三〇二
孔子誅少正卯 三〇四
戲書顏回事 三〇六
辨荀卿言青出於藍 三〇七
顏蠋巧於安貧 三〇八
張儀欺楚商於地 三一一
趙堯設計代周昌 三一二
黃霸以鶡為神爵 三一四
王嘉輕減法律事見〈梁統傳〉 三一五
李邦直言周瑜 三一八
勃遜之 三一九
劉聰吳中高士二事 三二一
郄超出與桓温密謀書以解父 三二二
錄温嶠問郭文語 三二四
劉伯倫 三二五
房琯陳濤斜事 三二七
衞瓘欲廢晉惠帝 三二八
裴頠對武帝 三二九
劉凝之沈麟士 三三〇
柳宗元敢為誕妄 三三二
卷五
論古 三三七
武王非聖人 三三八
論子胥種蠡 三四六
論魯三桓 三五一
司馬遷二大罪 三五九
論范增 三六五
游士失職之禍 三七〇
趙高李斯 三七九
攝主 三八八
隱公不幸 三九七
七德八戒 四〇二
名句索引
書摘/試閱
《東坡志林》導讀 梁樹風
一、引言
林語堂在《蘇東坡傳》中有這樣一段話:「像蘇軾這樣富有創造力,這樣剛正不阿,這樣放任不羈,這樣令人萬分傾倒而又望塵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擺在書架上,就令人覺得有了豐富的精神食糧。」當然,蘇軾的詩詞、散文確實寫得不錯,但在現今忙碌的世代,要在案頭放一整部《蘇軾全集》,每天輕輕一翻,未必人人能夠做到。《東坡志林》的篇章,大部分是蘇軾貶謫時期的作品,他那種剛正不阿的精神,可謂經常活現紙上。不過,蘇軾絕非那種諄諄教誨的老頭兒,他喜歡遊歷,喜歡交友,更喜歡好奇探秘,《東坡志林》便是他把遊歷交談間的所見所聞,一切能理解、不能理解的奇人異事都記錄下來,加上他那種幽默風趣的風格、豐富的想像力,絕對是我們閒時閱讀的甘露,聊解我們枯燥的生活。這種筆記式的作品,篇幅比較短小,閱讀起來很便捷,文句也不難理解,每天閱讀
二、蘇軾生平簡介
蘇軾(公元一○三六︱一一○一年),字子瞻,號
蘇軾才藝出眾,僅以二十二歲之齡便中了進士。開始的時候,蘇軾的仕途可謂一帆風順,很快便晉升至端明殿學士兼翰林院侍讀學士(掌進讀書奏)、禮部尚書(掌教育、科舉、外交等事)。但在宋神宗(一○四八︱一○八五)熙寧初年,蘇軾因反對王安石(一○二一︱ 一○八六)的新法(變法)而遭調任杭州通判(輔助知府政務),後轉任密、徐、湖三州知州(掌管州務)。元豐二年(一○七九),御史中丞李定(?︱ 一○八七)、御史舒亶(一○四一︱一一○三)、何正臣(一○四一︱ 一一○○)等彈劾蘇軾詩中有譏諷朝廷之語,蘇軾因而被捕入京,貶檢校水部員外郎,充黃州團練副使(掌團練事務),史稱「烏臺詩案」。
及宋哲宗(一○七七︱一一○○)年幼嗣位,蘇軾得以還朝當政,但因與司馬光(一○一九︱ 一○八六)意見不合,又與程頤(一○三三︱ 一一○七)等一派結怨,幾次遭到彈劾,先後左遷為杭州、潁州、揚州知州。紹聖元年(一○九四),宋哲宗復行神宗時期的新法,召回主張變法的章惇(一○三五︱一一○五)、曾布(一○三六︱ 一一○七)、蔡卞(一○四八︱ 一一一七)等還京,蘇軾因而被貶官至嶺南惠州。紹聖四年(一○九七),朝廷再次追貶蘇軾等「元祐黨人」,閏二月,蘇軾再次貶官瓊州別駕、昌化軍(今海南省)安置等毫無實職的閒官。直至元符三年(一一○○),宋哲宗駕崩,宋徽宗(一○八二︱一一三五)繼位,蘇軾得以遇赦內徙。次年建中靖國元年(一一○一),蘇軾在北歸途中病故,享年六十六歲。
三、《東坡志林》的版本
《東坡志林》流傳至今的版本主要有三種:
一卷本:百川學海(咸淳本)丙集收錄的《
五卷本:萬曆二十三年(一五九五)趙開美刊刻的《東坡志林》
十二卷本:《稗海》(萬曆本)收錄的《
三個版本中,以五卷本的《東坡志林》流傳最廣。今天所見《東坡志林》的整理本,如中華書局歷代史料筆記叢刊王松齡點校的《東坡志林》(一九八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點校注釋的《東坡志林》(一九八三)、學苑出版社劉文忠評注的《東坡志林》(二○○○)、三秦出版社趙學智校注的《東坡志林》(二○○三)等,都是採用這個版本,考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此版本內容豐富,且較貼近蘇軾所著原貌;二、此版本分門別類,閱讀起來比較方便;三、此版本在明代經趙開美校對整理,訛誤較少。由是,此五卷本《東坡志林》歷來刊行最多,流傳最廣,計有清代張海鵬嘉慶九年(一八○四)重刻本、嘉慶十年(一八○五)《學津討原》本、商務印書館涵芬樓據趙本校印本(一九二五)等。由於這個版本相對來說最可觀,故本書也以此為底本,譯注導讀,以便讀者閱覽。
話雖如此,但一卷本與十二卷本的出現及其內容,與《東坡志林》的命名以及成書關係密切,並不可以忽略。讀者若能了解《東坡志林》的成書過程,在閱讀此書時亦有莫大方便。
四、《東坡志林》的命名與成書
「志林」一名並非蘇軾首創,晉代虞喜(二八一︱三五六)便有《志林》三十卷,此書多雜論故事,長於考據,與《東坡志林》體例頗近,但蘇軾是否因而把此書命名為「志林」並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蘇軾所著《志林》一書的用意、原貌並非今天五卷本的規模,而是單指五卷本《東坡志林》第五卷的「史論」,也就是上文提及的一卷本《東坡志林》的面貌。
這一卷本的《志林》,是蘇軾被貶儋州(今海南省)時所撰寫的史論。元符三年(一一○○),蘇軾在海南遇赦,北歸過廉州(今廣西合浦縣)時,嘗寄書予鄭靖老(名嘉會,生卒年不詳),其〈與鄭靖老三〉便提及:「《志林》竟未成,但草得《書傳》十三卷,甚賴公兩借書籍檢閱也。」從文句可見,蘇軾十分重視這十三卷《書傳》,兩次向鄭靖老借書校閱,以免出錯。當中「草得《書傳》十三卷」,便是今天所見五卷本《東坡志林》第五卷「史論」的十三篇文字。邵伯温(一○五七︱一一三四)《邵氏聞見後錄》記載了蘇軾幼子蘇過(一○七二︱ 一一二三)的一番話,也可證明這一點:「蘇叔黨(即蘇過)為葉少蘊(名夢得,一○七七︱ 一一四八)言:
這十三篇「史論」,每篇均議論一事,而且每每明言「吾又表出之,以戒後世」(〈趙高李斯〉)、「吾不可不論,以待
這一卷本的《志林》最早見於蘇軾後人(很可能是蘇軾的三個兒子)在蘇軾死後一年內編成的《東坡後集》中。從現存宋刊本《東坡後集》考察,這一卷本的《志林》與今天五卷本「論古」的部分並無很大的差異。
五、《東坡志林》的流傳與改編
北宋末年,蘇軾文集曾經被禁毀,南宋弛禁後,文人整理蘇軾文集的時候,《志林》一書得以獨立刊行,但它的內容卻產生了莫大變化,最明顯的是陳振孫(一一八三︱一二六二)《直齋書錄解題》在著錄《東坡手澤》三卷時說:「今俗本大全集(《蘇軾全集》)中所謂《志林》者也」,也就是在南宋初年,流傳着一種以「志林」命名的三卷本《東坡手澤》。
與《志林》的創作時間相近,這部《東坡手澤》大抵也是蘇軾貶謫海南期間的作品(因此書又名《儋耳手澤》)。但與《志林》條分縷析的「論古」體例不同,《東坡手澤》只是蘇軾於遊歷、交往、讀書的時候偶有所會,信筆而成。這些文字,很多都是蘇軾留給兒子的懿理名言,故以「手澤」(即先輩遺墨)名之。黃庭堅〈跋東坡敍英皇事帖〉便有這樣的記載:「往嘗於東坡見手澤二囊〔…… 〕手澤袋蓋二十餘,皆平生作字,語意類小人不欲聞者,輒付諸郎入袋中,死而後可出示人者也。」這段記載,頗能反映傳世《東坡志林》各篇的原始湊集過程,並且揭示了這部分篇章似乎並無一個有系統的寫作大綱,只是想起什麼就寫什麼,隨記隨存而已。
至於這部三卷本《東坡手澤》的面貌是怎樣的,現在已經無從稽考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當中不少文字已載錄於今天所見的五卷本《東坡志林》中。我們閱讀《東坡志林》的時候,會發現其中不少言論是蘇軾特意留給他兒子蘇過的,如卷一〈辟穀說〉便是為蘇過講述道士修身的「辟穀法」:「欲與過子共行此法,故書以授之」;卷四〈記筮卦〉也是蘇軾給蘇過講授的一番言論:「吾考此卦極精詳,口以授過,又書而藏之。」
此《東坡手澤》最為人稱道的,莫過於它在談諧戲謔間有所勸戒。龔明之(一○九一︱一一八二)在《中吳紀聞.序》中曾這樣說:「談諧嘲謔,亦錄而弗棄,蓋效蘇文忠公《志林》體,皆取其有戒於人耳。」可見在南宋時期,蘇軾《東坡志林》所表現的,多是談諧嘲謔的言論,甚至形成一種文學創作的風氣及體裁,這顯然與一卷本《東坡志林》的內容和風格判若雲泥。當時,南宋文人或許把一卷本的《東坡志林》與《東坡手澤》重新整合,甚至加插、節錄《蘇軾文集》的文句,從而導致南宋年間,出現多個《東坡志林》版本。安蓉璿《宋人筆記研究──以隨筆雜記為中心》一書嘗試整理南宋年間文人引用《東坡志林》的言論,發現當中有不少文字在今天流傳的《東坡志林》中都找不到,可見南宋年間《東坡志林》版本的紛雜。而今天流傳十二卷本的《東坡志林》很有可能就是在這種風氣下逐步形成。而這部十二卷本的《東坡志林》不錄〈論古〉部分,便正是當時文人偏好談諧戲謔文字的表現。
即使在今天五卷本的《東坡志林》中,我們也不難找到這種後人加插、改動的痕跡,如章培恆、徐艷在〈關於五卷本《東坡志林》的真偽問題──兼談十二卷本《
我們閱讀這部五卷本《東坡志林》時,會發現當中一些文句是出自《蘇軾文集》,這很可能是後人在編撰《東坡志林》過程中所增益的文字。雖然這些文字未必是蘇軾編撰原書(即《志林》或《東坡手澤》)之本意,但後人整理增益的時候未必無因,當中有許多值得觀賞玩味的文字,實不宜丟棄。
昔蘇軾撰《東坡志林》「不欲盡書」(〈記道人問真〉語),凡事皆有可記可省。本書限於篇幅,未能盡錄一切條目,故特選與當代社會較密切者,以便讀者賞覽。
六、《東坡志林》的內容
明萬曆二十三年(一五九五),趙開美(一五六三︱一六二四)刊行了五卷本的《東坡志林》,此卷錄有趙開美父親趙用賢(一五三五︱ 一五九六)的序:「
這個本子大抵確立了五卷本《東坡志林》的體例:全書編排以內容劃分:記遊、懷古、修養、疾病、夢寐、學問、命分、送別、祭祀、兵略、時事、官職、致仕、隱逸、佛教、道釋、異事、技術、四民、女妾、賊盜、夷狄、古蹟、玉石、井河、卜居、亭堂、人物、論古,共二十九門。
這種編排方式無疑方便了讀者分類閱讀,但當中間有未能明分者,如卷三〈技術〉中〈延年術〉、〈信道、智法說〉都有「修養」之義;卷四〈古蹟〉中〈鐵墓厄臺〉、〈記樊山〉、〈赤壁洞穴〉都有「記遊」之跡,只是分門別類的時候,或因篇幅、沿襲的關係而分開敍述。
二十九門分類中,以〈異事〉條項最多,共三十二則,這除了與蘇軾生性放達,好遊山林、記異物的個性有關外,或許與後期文人整理時的偏好也不無關係。其次為議論歷史人物、事跡的〈人物〉(二十九則)及〈論古〉(十三則),是蘇軾讀書所得或間有議論前人的是非功過;再其次為〈修養〉(十五則)、〈技術〉(十四則),講述修身養性的見聞與蘇軾個人的一些看法。
本書雖以此二十九門區分,但正如龔明之《中吳紀聞.序》所言,《東坡志林》所言多「有戒於人」,這點不可不察,否則只求談諧嬉笑的言論,那麼此書也無足可取了。我們在閱讀的時候,也不難察覺蘇軾行文間頗有這種傾向,如卷二〈異事上.李氏子再生說冥間事〉一則,即使是說異事、傳聞,仍要揭示當中的道理,並且明確指出「書此為世戒」;又如卷三〈女妾.賈氏五不可〉,也是藉着對晉惠帝皇后賈氏的評價,而論及謠言的可懼。
書中所記大多沒有明示年分,很多只是提及「今日」、「昨日」,可見此書不少文字確是蘇軾隨意書寫而留下。其中標明年份的共四十二則,主要是元豐三年(一○八○)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檢校尚書水部員外郎、充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至元符三年(一一○○),遇赦歸還期間的事,佔了當中四十則,反映出書中有不少文字是寫於蘇軾貶謫期間。
七、《東坡志林》的現代意義與價值
我們讀《東坡志林》,除了可以認識蘇軾其人其事外,還可以通過這部書了解北宋年間的人事物態。當中一些文字,或許能與我們今天的所見所聞互相印證,例如卷三〈異事下.冢中棄兒吸蟾氣〉講述一個襁褓嬰孩因饑荒而被父母棄於洞穴中,一年後他的父母回來,打算撿拾骸骨的時候,竟然發現孩子仍然在世,而且安然無恙,這與本世紀八十年代「狼孩」的事件非常相近。當日蘇軾限於所見所聞,只能記錄在案,今天我們閱讀這些事件的時候,或許能對書中一二事有別的體會。
另一方面,雖然《東坡志林》成書於九百多年前,但千百年間,人們的處世之道、人生所遇,或多或少都有相類相近的地方。當日蘇軾被貶,有冤無路訴的抑鬱,或許你我都曾經經歷過。然而,蘇軾在這段困苦的日子中並沒有自怨自艾,而是在痛苦中尋得閒適樂趣,這種達觀的處世方法、心態,或許能當作我們生活的一種潤滑劑。
(一)處世之道
《東坡志林》滲透了不少蘇軾堅持的性格,這種做人處世的哲學,無論在哪一個時空、哪一個地方,都是不能叛離的聖道箴言。例如卷三〈修身曆〉記載司馬光的一段話:「吾無過人者,但平生所為,未嘗有不可對人言者耳」、卷四〈真宗仁宗之信任〉記載李沆所以得到宋真宗的信任,只在於他毫無私心的緣故。這些都是至理名言,可以終身守之。如果做人能夠光明正大,不以私心待物,做到無事不可對人言,那麼辦任何事都會感到心安理得,不會提心吊膽。這也就是龔明之對「志林體」「皆取其有戒於人耳」的一二表現。
(二)養生之言
《東坡志林》講養生之事很多,這些都是蘇軾平生所見所聞。當然,環境的變遷、知識的豐富,會使我們認為當中某些論述無中生有、不切實際,但其實不少言論背後的原理及方向,還是值得我們細心察看的。例如〈養生說〉言:「已飢方食,未飽先止。散步逍遙,務令腹空」的一段話,不就是我們今天強調「七成飽」的飲食原則嗎?飯後輕鬆散步一下,讓食物消化後才入睡,在今天的醫學角度來看,可以避免胃酸倒流的現象。這些都是調養身子的不二法門,但我們工作過於忙碌,很多時候忽略了這些道理,間中拿蘇軾的文字來讀讀,或許能夠勾起你幾已遺忘的常識。
昔日文人欣賞《東坡志林》,很大程度是建基於蘇軾的戲謔之情,以今天的語言來說,就是「幽默」。生活中幽默的調劑,往往能令人身心舒暢,即使面對重壓力、鬱結,也能在一言兩語間得以抒懷。例如卷二〈隱逸.書楊朴事〉記載蘇軾在湖州因文字獄的緣故被捕,他的妻兒都在大哭。此時蘇軾沒有直接安慰他們,而是化用當日隱士楊朴的一番話語,跟他的妻子說:「難道你不能像楊處士的妻子那樣,作一首詩來相送嗎?」他的妻子立時破涕為笑,悲傷的心情由是得以緩和。很多人都說中國人欠缺幽默,不懂幽默,其實非是,最少蘇軾就是這樣一個人物。我們要讀幽默,學幽默,這部書絕對是不俗的選擇。
(三)善於思辨
我們閱讀《東坡志林》,會發現不少篇章是蘇軾對前人言論的反駁,尤其是在卷四〈人物〉和卷五〈論古〉兩部分,都可以看到蘇軾善於思辨的能力。例如世人以為劉伶豁達,並舉出劉伶攜鏟出行、告訴他人「死便埋我」的言論作證,但蘇軾卻指出人既然已經死去,那麼為何還要埋葬呢?心中一直存留埋葬的想法,其實就是未能完全豁達的表現。
蘇軾這種善於思辨的特點,很值得我們學習。若然不會獨立思考,人云亦云,那麼我們的人生就只會盲目遊走。世間很多事物,都是打破固有的步伐而前進的,若然不是,現在我們便不會有電腦、手提電話,更遑論上太空、登月球了。而且蘇軾這種思辨能力,並非徒託空言,而是言之有據,還會細心考證,他在卷四〈人物.堯舜之事〉中便重提司馬遷「猶考信於六藝(六經)」的說法,指出我們一定要在既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掘問題、思考問題。此外,蘇軾議論的時候,文筆斐然,論據充足,論證手法多樣,這也是我們學習議論手法的絕好材料。
(四)閒者便是主人
《東坡志林》的大部分內容都是蘇軾被貶時所寫的文字,那種有志不能伸的抑鬱,蘇軾肯定是有的。然而在《東坡志林》中,我們除了看見蘇軾戲謔幽默的一面外,還可以看到他如何在困苦的境地中自我抒懷。尤其是他在卷四〈亭堂.臨皋閒題〉所提出的「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閒者便是主人」的言論,更提醒了我們:你所擁有的、支配的,未必就是你能享受、欣賞的。就正如江山風月,本來就沒有既定的主人,坐擁萬億身家的富翁與自給自足的農人,他們所看到的月亮都是同一個,並沒有絲毫的差異。當然,你可以說富人可以用最先進的望遠鏡,清楚看到月球上的一坑一洞,但這樣真的能夠支配月亮,真的是欣賞月亮嗎?若然我們以閒適的心態,細心觀賞玩味,即使是身無分文的人,也能夠觀賞到月光的美,甚至比富人更能享受這一點。現今社會以利益掛帥,人們分秒必爭,希望賺取最多的利潤,其實,最後受苦的可能只是自己。即使你爭贏了,把利益搶到手,若然不懂以閒適的心情去欣賞、享受人間的美好事物,其實你並不擁有。
如何享受生活情趣,不妨模仿蘇長公,從閱讀《東坡志林》開始。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