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小學那些事兒(簡體書)
滿額折

小學那些事兒(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6.9 元
定價
:NT$ 161 元
優惠價
8714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4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這是一本寫給準小學生家長的指導書,讓家長懂得如何陪孩子讀過小學六年,怎樣培養一個優秀的小學生。
家長,您會跟孩子交流嗎?
您知道怎樣養成孩子的好習慣嗎?
您知道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素養嗎!
……
《小學那些事兒》是您得力的幫手。

作者簡介

姚新平,北京市中學特級教師,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化學會中學化學教師發展委員會副主任,首都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名人/編輯推薦

孩子上小學,最焦慮的是媽媽
孩子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一下子進入一個陌生的小社會,一想到她面對老師、同學,面對困難慌張想哭的小臉,媽媽就心疼。媽媽們都特別渴望孩子能平穩快樂的上完小學6年。而《小學那點事兒》就是為解決媽媽們焦慮的實用手冊。它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案例,幫媽媽們解決孩子在小學遇到的難題,讓媽媽們幫孩子順利讀完小學。
“不吃虧”的理念,是為了孩子內心更強大
吃虧是福,那是對成年人而言的哲學。可是對小學生來說,“不吃虧”的理念引導,是讓他們在面對困難、處理問題時,懂得想辦法,積極解決問題,不逃避。比如當同學拋出一個貌似強大的觀點時,您的孩子不要被這種氣勢壓倒,而是敢于說出自己的觀點,不能讓自己的內心“吃虧”。而“不吃虧”的理念是《小學那點事》首次針對小學生提出全新理念。這種理念對孩子進行全新的培養和引志,將為孩子內心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孩子在與人相處、學習習慣培養、課業時間規劃上“不吃虧”,不輸人。
掌握有效溝通技能,培養孩子領導力
話要說到點子上。這是老師和家長對孩子們的普遍要求。《小學那點事》在孩子們的語言表達上用了大量的篇幅講解語方表達的技巧,告訴家長如何讓孩子與老師、同學進行有效的溝通,培養孩子成為語言表達王,而在表達上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進而培養領導力,讓孩子全面發展。
把解決困難做為一種興趣培養
面對困難時該怎么辦?是哭著放棄還是努力解決。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太小了,有困難我們做家長的幫忙算了。《小學那點事》這本書認為,小學生解決困難的程度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培養他們面對困難時的積極心態。這本書主張,把解決困難、難題做為一種興趣培養。時間久了,孩子們就養成了面對困難的一種積極的心態。有了這樣的好心態,他們上初中、高中乃至整個人生都會受益無窮。
保護自己要用自己獨有的“訣竅”
媽媽最擔心孩子在學校、在外面遇到危險不知道怎么保護自己。《小學那點事》跟別的小學生活學習指導類的圖書最大的區別是,它不是籠統的說教一些自救的方法,而是告訴孩子們在遇到不同的危險時要用自己最擅長的方法保護自己。
《小學那點事》意林出品,“不吃虧”上小學,媽媽更安心

孩子上小學,最焦慮的是媽媽
孩子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一下子進入一個陌生的小社會,一想到她面對老師、同學,面對困難慌張想哭的小臉,媽媽就心疼。媽媽們都特別渴望孩子能平穩快樂的上完小學6年。而《小學那點事兒》就是為解決媽媽們焦慮的實用手冊。它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案例,幫媽媽們解決孩子在小學遇到的難題,讓媽媽們幫孩子順利讀完小學。
“不吃虧”的理念,是為了孩子內心更強大
吃虧是福,那是對成年人而言的哲學。可是對小學生來說,“不吃虧”的理念引導,是讓他們在面對困難、處理問題時,懂得想辦法,積極解決問題,不逃避。比如當同學拋出一個貌似強大的觀點時,您的孩子不要被這種氣勢壓倒,而是敢于說出自己的觀點,不能讓自己的內心“吃虧”。而“不吃虧”的理念是《小學那點事》首次針對小學生提出全新理念。這種理念對孩子進行全新的培養和引志,將為孩子內心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孩子在與人相處、學習習慣培養、課業時間規劃上“不吃虧”,不輸人。
掌握有效溝通技能,培養孩子領導力
話要說到點子上。這是老師和家長對孩子們的普遍要求。《小學那點事》在孩子們的語言表達上用了大量的篇幅講解語方表達的技巧,告訴家長如何讓孩子與老師、同學進行有效的溝通,培養孩子成為語言表達王,而在表達上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進而培養領導力,讓孩子全面發展。
把解決困難做為一種興趣培養
面對困難時該怎么辦?是哭著放棄還是努力解決。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太小了,有困難我們做家長的幫忙算了。《小學那點事》這本書認為,小學生解決困難的程度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培養他們面對困難時的積極心態。這本書主張,把解決困難、難題做為一種興趣培養。時間久了,孩子們就養成了面對困難的一種積極的心態。有了這樣的好心態,他們上初中、高中乃至整個人生都會受益無窮。
保護自己要用自己獨有的“訣竅”
媽媽最擔心孩子在學校、在外面遇到危險不知道怎么保護自己。《小學那點事》跟別的小學生活學習指導類的圖書最大的區別是,它不是籠統的說教一些自救的方法,而是告訴孩子們在遇到不同的危險時要用自己最擅長的方法保護自己。
《小學那點事》意林出品,“不吃虧”上小學,媽媽更安心


顯示全部信息

目次

幼小銜接:家長未雨綢繆,孩子快樂起跑
最好的教育
家長課堂
7歲的孩子還沒長大
小學,奠定人生基礎的關鍵期
幼小銜接,能力最重要
人生不是馬拉松,“搶跑”不會贏
幼小銜接班,不上也無妨
依天性,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幼升小面試只考六個方面
小學擇校,適合就是最好
名人教子經
鄭淵潔:請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俞敏洪:威逼利誘養成好習慣
意林視野

幼小銜接:家長未雨綢繆,孩子快樂起跑
最好的教育
家長課堂
7歲的孩子還沒長大
小學,奠定人生基礎的關鍵期
幼小銜接,能力最重要
人生不是馬拉松,“搶跑”不會贏
幼小銜接班,不上也無妨
依天性,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幼升小面試只考六個方面
小學擇校,適合就是最好
名人教子經
鄭淵潔:請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俞敏洪:威逼利誘養成好習慣
意林視野
母愛最補腦
請尊重神童的選擇
“幼小銜接”國外這樣做
轟動歐洲的7歲兒童認知世界清單

家庭教育:愛在自由里,教在生活中
子孫怎樣,你的家族便怎樣
家長課堂
好家長勝過好老師 
為孩子打造私人“書香門第”
“有用的書”VS“好看的書”
男孩聽些童話,女孩讀點歷史
圖書館在左,書店在右
立家規,建立規則意識
帶孩子到大自然“撒野”
讓孩子看原汁原味的生活
愛他,給他溫暖的家
教孩子對“怪叔叔”說不
教會孩子不受欺負

名人教子經
柳傳志:教育兒女言傳身教很重要
劉墉:給孩子付出愛的機會
閭丘露薇:不要碰我

意林視野
張亮:男神爸爸養成記
盤點國內富豪們的六大家規
孩子,我可以死給你看

快樂學習:興趣帶來動力,好習慣造就高分
要命的嫉妒
家長課堂
從“玩”到“學”的華麗轉身
三年級是學生重要的一年
讓孩子從小心中有“數”
小學6年是語文學習的黃金期
做孩子學好英語的“有心人”
信任和支持是“差生”父母的法寶
分數背后的原因比分數本身更重要
與老師的溝通,有誤區,更有方法
老師批評孩子,家長要配合
老師錯怪孩子,家長要冷靜
小學要養成四種學習習慣
閱讀的關鍵期在小學

名人教子經
俞敏洪:我讓女兒主動學習的秘密

意林視野
不乖:比標準答案更重要的事
猶太人為什么聰明
SAT高分養成記
我是一名落后生的父親
憑什么好孩子上天堂,壞孩子入地獄
10000小時打造天才神童

心理健康:磨出來的堅強,苦出來的懂事
古代母親示子信
家長課堂
放手,讓屬于明天的孩子去飛
孩子“鬧脾氣”,父母負全責
慢一點兒,孩子會走得更穩
撒謊的孩子需要更多愛
讓孩子受點兒氣,吃點兒苦
“不合群”的正面與反面
跟孩子談談“早戀”那些事兒

名人教子經
李開復:人生第一個重要決定——念小學
桐華:我曾是孤獨的小孩

意林視野
別讓孩子傷在“聽話”上——韓國沉船事故帶給我們的育兒啟示
別比了,孩子不是被物化的獎杯
他們犯罪是因為沒有獨處的能力

玩的出色:玩出好身體,玩出大智慧
飛的理由
家長課堂
誰的童年不淘氣
藝術,舒展孩子的心靈
愛孩子,就讓孩子運動
生活大爆炸,天才出少年
別急著對網絡“新社交”說“不”

名人教子經
馬云:巧設三十六計,助兒戒網癮
朱德庸:天真的世界與天天爭的世界

意林視野
把原創的小孩變成了盜版
天才兒童的特征
愛頂嘴的孩子能力強

溝通有方:父母怎么說,孩子才會聽
我愛你至深
家長課堂
孩子成長中,父母是最佳配角
做“聽話”的父母
家長的嘮叨,孩子的魔咒
批評是一門藝術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作為家長,孩子給你打幾分
有威信的父母最可靠

名人教子經
閭丘露薇:對孩子的愛,無條件,有原則
畢淑敏:教兒子“學”生病

意林視野
不要送隨便的禮物
別碰孩子的三大隱私
為你,我說過多少顛三倒四的話
九種最會毀孩子的家長類型

能力培養:給孩子,掌控未來的力量
美國父母教育孩子的十二條法則
家長課堂
想象力——值得一生捍衛的珍寶
自制力——孩子人生的必修課
領導力——給孩子“當頭兒”的可能
愛之力——讓孩子一生幸福的魔法

名人教子經
李開復:
優秀小學生身上一定會存在六種能力 
肯尼迪:就要培養一個總統出來

意林視野
六個孩子是博士
華爾街怎么養孩子
這孩子將來會是個人物
為何美國沒有“富二代”現象

小升初:家長自信從容,孩子華麗轉身
讓孩子賺自己的人生
家長課堂
小升初對家長提出的幾點要求
破解小升初家長心中的幾個問號
小升初簡歷,一本成長紀念冊
從生涯教育出發,關注心理健康
抓住三重點輕松“小升初”
小升初擇校風潮里的酸甜苦辣

名人教子經
池莉:教養比文憑更重要 

意林視野
德國“小升初”
美國的“小升初”
英國:小升初也瘋狂

書摘/試閱

幼小銜接
家長未雨綢繆,孩子快樂起跑
最好的教育
□□池田大作
曾有人告訴我有關一位優秀教員少年時期的故事。
他是一位在熊本縣任教38年、深受學生愛戴、充滿愛心的老師。
這位老師上小學二年級時,一個寒冷的冬日,家里來了挨家挨戶賣唱的母女倆。母親邊彈三弦邊唱歌,小女孩就隨著歌聲起舞。外面雪花紛飛,少年邊吃零食邊看她們表演。
曲終,少年將吃到一半的零食送給那個小女孩。這時,
在庭院里給牛套草鞋的少年的父親突然跑過來,一下子將少年推倒在地上。
父親向嚇得站在一旁不知如何是好的母女倆鄭重賠罪,因為自己的兒子竟然失禮地將自己吃了一半的東西送給她們,父親要少年向她們下跪并賠禮道歉。
父親不但送給她們糧食,還將少年手里整袋的零食交給小女孩。對跪在地上哭的兒子,他瞧也不瞧一眼,就徑自拉起牛到山里耕作去了。少年的父親要少年以切身的體驗,牢
牢記住人皆平等這個道理。
這位少年長大成人后,終生銘記著父親的這種愛心。
7歲的孩子還沒長大
□□賈源
好父母是學出來的,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每一位家長都是從零學起,一路摸爬滾打,仿佛一次令人激動興奮而又充滿機遇的長途冒險。現在,一直呵護的小寶貝已經從幼兒期過渡到兒童期,而且,他馬上要迎來人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小學。在這一站,父母應該知道些什么呢?
7歲是一個特別的年齡,孩子在生理、心理上都有其明顯的特點,有些年輕父母很容易忽略自己的孩子生理、心理的發展水平,而盲目跟隨著應試教育的節奏走,結果導致很多問題。在幼小銜接這個時期,作為家長,必須要掌握足夠的知識,真正熟悉自己的孩子,才能夠科學、有效地幫助孩子度過這個關鍵的轉型期。
跑跑跳跳,瘋瘋鬧鬧,7歲的孩子是個淘氣包,但絕對不會輕易摔跟頭了,因為他們的肢體已經掌握了平衡的秘訣,能夠保持很好的體態。
在空間感覺方面,7歲的孩子做得不錯,可以把動作做得很準確,比如:伸手就可以拿起書架上某一本書、可以把自己的書包分層整理好并拉好書包的拉鎖等。
當你看到孩子的大運動已經很協調了,很容易認為孩子的精細運動也可以做得很好,比如孩子不愿意多寫作業時,你會很生氣。其實,這是因為孩子手腕的協調力量與手指協調力量沒有得到平衡發展,孩子寫作業多時,很容易感覺手腕痛,手指酸。這種酸痛,就是手部肌肉群與手臂肌肉群負荷過大造成的。
這種情況下,如果強壓式地逼迫孩子學習,時間長了就很容易讓孩子對寫作業產生厭惡心理,會降低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7歲的孩子,基本具備與大人等同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很好地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但是他們很難像成人一樣有針對性地描述某件事。比如,你讓孩子講講今天有什么事讓他覺得很有趣,孩子可能很難說出來,這并不是孩子記憶力差,而是因為孩子還沒有辦法把注意力集中到特定的某件事上。這種生理特點很容易讓我們誤會孩子,說孩子笨不專注。
其實,7歲的孩子,做事還是憑喜好,憑興趣,并非不專注。還有些時候,明明是做過的錯事,孩子們卻不認為做錯了,因為這么大的孩子,是非觀是模糊的,也無法進行深入的記憶回想,需要家長用心培養。
單純針對錯誤進行嚴厲批評,并不能達到讓孩子懂事的效果,反而會造成親子關系的緊張,給之后的家庭教育埋下隱患。
孩子不專注,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一次需要專注多久,對所要專注的目標也并不十分明確。
一年級的老師可能會向你反映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你也可能發現自己的孩子坐不住,而且經常是一邊做作業一邊玩。其實,如果沒有進行生活習慣培養,特別是結合時間意識培養的話,孩子們根本不清楚自己需要保持多長時間的注意力專注,更不知道為什么要專注于某件事。
孩子也有自己的生活需求,他想做的事很多,家長簡單規定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在非常被動的情況下做事很容易養成拖拉磨蹭的毛病。據調查,絕大多數7歲孩子,注意力保持在7~15分鐘。同時孩子也存在個體差異,需要家長用心培養,孩子才能夠專注做一件事。
在生理上,7歲孩子還需父母保子的用眼習慣,孩子的視力發展有達到穩定的階段。
同時,還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聽力,家長很容易關注孩子口語表達能力,而忽略對孩子聽力的培養,培養孩子擁有良好的聽力,對孩子課堂和課外學習,與人相處有很大的幫助。在平時,家長應該注意保證跟孩子的溝通是暢通的、有效的,說話時應該蹲下來,看著孩子的眼睛,同時也要要求孩子這樣去做,讓孩子適當地重復你的話,也可以保證他確實聽進去了。
用科學的理論,充沛的愛來培育自己的孩子,父母的教育就是有效的,而不是流于形式地給買多少東西,穿多好的,吃多好的。準小學生的家長,應該盡快用知識武裝自己,無愧于孩子對你的依賴與信任。
小學,奠定人生基礎的關鍵期
□□孟凡友
對于孩子來說,小學階段是成長中影響深遠的一個階段,它對于人生的意義可謂重大。幼兒期的孩子,可以對學習毫無感覺,可以任性、無理取鬧,可以有一些小毛病、壞習慣,但是如果到了小學,這些問題還不能解決,進入青春期之后,你想要一個優秀的青春少年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小學階段,家長要注重孩子的能力、習慣的培養,為其一生打基礎。
在小學,就要為孩子的學習信心打基礎。小學階段的知識雖然簡單,但已經成體系,并跟中學知識有所銜接,如果小學知識沒有學好,中學想要提高也會非常難。同時,如果在小學階段不能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愉悅感、成就感,孩子必定會對學習失去興趣,求知欲也將大大減弱,這種消極情緒可能會影響其一生。
在小學,也要為孩子的人生定位打基礎,在孩子的心里種下一顆向上的種子,是可貴的。將來,你的孩子是成為一個永爭上游的成功者,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隱形人,都和小學階段的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關系。你的孩子是一個搶著舉手發言的課堂活躍分子小學階段到底有多么重要?對于孩子的一生來說,小學階段到底意味著什么?很多家長認為只要把孩子送到學校里來就萬事大吉了,一切交給學校就可以了。但不要忘了,家長,特別是媽媽,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起著多么重要的作用。正如亞伯拉罕·林肯所說,我的一切,都源自我天使般的母親,而且媽媽給孩子多大的舞臺,孩子就能有多大的成就。可以說孩子在小學階段,家庭教育,尤其是媽媽對孩子的教育,還是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孩子都很聰明,稍微一努力就可以學得很好小學沒有中學重要,高考才是決定一生命運的關鍵時刻孩子年齡還小,這個階段說什么都言之過早……
所有這些,都是對小學階段認識的一個誤區,從某種意義上說,小學是人生的起步期,因為在小學階段,孩子要掌握他們一生中所用到的90%的基礎知識;在小學階段,孩子90%的性格已經形成;在小學階段,孩子的大腦開發已經完成了90%;在小學階段,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也已經基本定型。對于孩子來說,小學階段是成長中影響深遠的一個階段,它對于人生的意義可謂重大。
小學階段,孩子自尊心強,能力尚有不足,這種特點很容易使孩子,不敢爭第一怕出丑。如果孩子這樣定位自己,家長應該往好的方向積極引導。多信任,多鼓勵,讓孩子在積極的探索過程中找到成功的喜悅,讓孩子為自己找到一條通往積極人生的路。
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人生存的基本能力,學會學習,人生會事半功倍。小學階段,是學習生涯的初始階段,可以說,孩子在這時才真正接觸到如何正確地、有效地學習。
小學階段,要讓孩子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如果單憑努力,靠用功勤奮而取得好成績,是苦了孩子,輕松了家長。作為稱職的家長,應該在小學階段就幫助孩子掌握科學、講究技巧的學習方法,讓孩子做有用功,做正確的努力。
同時,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小學生的生理及心理特點來看,小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需要家長的積極參與和引導。雖然孩子的理性思維及認知能力已經有所發展,但還不能完全規范自己的行為,所以家長必須參與到孩子學習的每個細節,包括坐姿、握筆姿勢、學習態度等。要讓孩子從小意識到,學習是一件需要用心做的事,這種觀念的灌輸,有助于培養孩子強大的學習能力。小學是學習能力的定型期,也是智力和思維能力培養的關鍵期。研究表明,8歲到9歲之前,孩子的大腦還處在快速發育期,13歲之前的小學階段,家長有意識地去開發孩子的智力,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不但有助于提高學習能力,還有助于孩子良好個性和健康心理的形成,所以,小學階段還是孩子智力和思維能力培養的關鍵期。家長要做到對孩子有問即答,多方向引導,讓孩子通過有效的途徑、正確的方法解決學習、生活上的各種難題。
智商再高,個性很差,性格很怪,也很難成才。小學階段,也是陽光個性塑型期。如果到了初中,你才發現自己的孩子是個壞孩子,在學校不守紀律,打架,說臟話……在家不做家務,丟三落四,頂撞父母……到那時再想糾正壞習慣、壞個性已經為時過晚。小學階段,家長就要對孩子的壞行為表達明確的反對態度,同時要告訴孩子怎么去做。在對個性的塑造過程中,對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也做出正確的導向,不要讓孩子的物欲膨脹,要遠離媒體傳遞的負能量,讓孩子在健康、充滿希望、充滿愛的氛圍中長大。
在小學,要教會孩子學會愛,要形成良好的親子互動。孩子小的時候,天真爛漫,天生向善卻不懂如何去愛,如何表達愛,家長要做好榜樣,要教孩子正確的愛的方法。不獨斷、不暴力、不打壓,做一個和風細雨潤物無聲的智慧父母。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你會發現,有良好的家庭氛圍的家庭教育更容易進行,親子關系也更和諧,孩子會孝順、懂事。所以,小學階段是關鍵的情商教育期。
忽視了孩子小學階段的教育,就等于忽視了孩子的未來!重視小學教育,正確教育,給孩子的未來,打下更堅實的基礎,是每位家長的使命。
幼小銜接,能力最重要
□□遲玉蘭
幼小銜接這個話題越來越火,社會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家長們也不得不重視,似乎不重視就會被落下。也許很難說哪個階段的教育最重要,但是不難看出,當孩子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做家長的無不感到興奮和激動。
上幼兒園,家長們最關注的話題是親子分離、孩子是否健康成長、是否融入群體、是否長了本事……簡單說,關注的還是吃吃睡睡、玩玩樂樂的事。而小學,才是孩子接受正規學校教育的第一站。對于很多家長來說,幼小銜接是他們教育激情的第一次噴發,更是他們教育理念、教育智慧的第一次體現。選擇怎樣的小學、傳遞給孩子怎樣的理念、給孩子準備哪些東西,給孩子打下怎樣的基礎,對于孩子今后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沒錯,幼小銜接是孩子人生中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在學習、社會關系、情緒及行為上都要經歷許多的第一次,會有許多不同的經驗、困難與挑戰。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對于成人來說只是一小步,對孩子來說卻是一大步,小小年紀的他們要歷經學習狀態與情境的重大改變與調適。從這個角度講,家長們再怎么重視幼小銜接問題都不為過。所以,問題不在于是否重視,而在于重視的是什么。
在傳統教育中,幼小銜接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家長應該充分準備,但不應過于緊張。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負責任的家長,應該搞明白對于小學新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有的放矢地幫助孩子度過幼小銜接這一人生重要階段。
首先,我們從知識方面來看,小學一年級要掌握的知識并不多,也不復雜,有經驗的小
學老師這樣總結:
識字--適當識字即可,不應以犧牲孩子閱讀和學習興趣來提高孩子的識字量。
數學--會10以內加減即可,就是感性地理解加和減是怎么回事就行。
我們都知道,中小學生的學習還是被動的學習,是在老師引導下的求知過程,所學的知識應帶有一定困難的,而且應該是新鮮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自始至終興趣盎然。否則,如果所學的是舊的、已經熟練掌握的知識,不僅激發不起學習的興趣,反而會產生厭學情緒,并養成不好好聽講的習慣。
可見,幼小銜接,知識準備要求并不高,而與之相比,入學前的能力準備卻非常重要,尤其是自理能力。
到了小學,在學校中,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必須由自己管理,小學老師不會像幼兒園老師一樣兼任保姆的角色。對于一年級孩子來說,可能會因為找不到一支鉛筆而整整發呆一節課。
有經驗的教師及教育專家都認為,造成孩子入學后學習感到困難的真正原因是孩子社會適應能力差,孩子入學后不能主動、獨立完成學習任務,不能按老師的要求完成作業等現象,都是由于其主動性、獨立性、規則意識、任務意識發展水平低造成的。自理能力強的孩子很少產生挫折感、失敗感,可以最大地保持學習的積極性。所以,生活自理訓練是幼小銜接過程中重中之重的問題。
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來說,一個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不取決于他的智力水平的高低,而取決于學習習慣的好壞。在小學的教學安排中,一年級,有很長一段時間是讓孩子來過渡和適應的。孩子在進入小學前養成良好的習慣會縮短孩子入學以后的適應期,使其迅速地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而一些不良習慣會直接影響他的學習成績。那么,到底應該培養哪些習慣呢?
首先是培養孩子認真做事情的習慣,特別是讓孩子學會認真傾聽和養成學會認真思考,做事肯動腦筋的學習習慣。其次是學習和生活自理的習慣。一個孩子一旦在學前階段養成了這些良好習慣,那小學學習對他來說,就是一件很輕松、很容易適應的事。最后,我們必須要提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的學習興趣的保護。可以說孩子的學習興趣是我們每一個家長應該始終呵護的人生財富。教育的最大悲哀莫過于我們讓孩子讀了很多書學了很多知識,最后卻發現他最討厭的就是看書學習。
對于升入小學的孩子來說,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首先就是要讓孩子高高興興地進入小學,讓孩子對小學生活產生向往和渴望,要讓孩子感到上學是一件好事,是光榮的、值得驕傲的事。寶貝,你長大了,可以上小學了,爸爸媽媽為你感到高興和驕傲這樣鼓勵的話應該經常跟孩子說,而孩子,上小學了,你可要好好學習啊,千萬別落后,小學學習可不是幼兒園,老師很嚴厲,要學的也很多啊這類恐嚇孩子的話要少說。還可以找時間帶孩子到學校走一走,看一看,讓孩子產生上學的愿望和興趣。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當孩子上了小學,家長不僅要和老師保持溝通,不僅要關注孩子認了多少字,更應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態,多問問老師,我的孩子上課興奮嗎?專注嗎?只要孩子上課充滿興趣,狀態良好,即使他基礎暫時落后,也可以對他充滿信心。
幼小銜接,重要的東西當然很多,每個家庭都很難做到面面俱到。我們只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培養好自理能力,培養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對學習及學校產生興趣,相信幼小銜接一定可以自然度過。
人生不是馬拉松,『搶跑』不會贏
□□胡玉
面對教育問題,中國家長習慣性地選擇搶跑。比如,很多孕婦為了讓未來的小寶寶能夠早一年上學,出現了八月剖腹現象。也就是說,按照規定,孩子在6周歲可以上小學,而新學期的開學時間為9月1日,那么就只有8月31日之前出生的寶寶才能在當年上小學,之后的就要晚一點兒,因此很多應該在9月出生的寶寶,媽媽們選擇在8月份讓孩子出生,8月剖腹就可以早一個月出生,早一個月就可以早一年上學了。同時,一代小精英少年大學生也不斷出現,他們大都是四五歲時就進了校門,十幾歲就大學畢業,二十來歲就獲得碩士學位。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考慮讓孩子提前上學。
早教越來越被重視,神童也越來越多,四五歲的孩子可以認識上千的漢字,可以背誦若干首古詩,認識不少的英語單詞,也掌握了一定量的數學知識,家有這樣的神童,很多父母望子成龍心切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否應該在上小學問題上搶跑,還是要慎重抉擇。
人類可以說是這世界上最脆弱的動物,是需要后天再發育的,有人說人類都是早產兒,這一點兒都沒錯。因此每個幼小的生命都需要成人長期的精心撫養,人類有一個很長的童年期。在人類的童年期,根據生命發展的規律,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學習任務,除了人群中千分之三的超常孩子,絕大多數孩子家長要想人為地讓孩子提前完成學習任務,往往是欲速則不達。
從大腦發育看,6周歲孩子的大腦容量是1200克,是成人的90%,智力發展水平是成人的70%;從心理認知發展程度看,6周歲正是孩子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的臨界點;從社會性成熟角度看,6周歲的孩子基本具備習慣、規則、求知欲望、自制力等方面的能力,正是基于這些,80%的國家規定小學入學年齡是6周歲。不過,不同的孩子發育早晚不同,若單從學術角度看,對于家長來說,也未必受制于有關理論和規定,最重要的是對孩子的了解程度,熟悉他的接受能力和適應能力。如果孩子的能力達不到就被放到了小學環境中,得到的鍛煉機會自然很少,成功的體驗也很少,會直接打擊他們的自信心,留下厭學、自卑、甘居人后的心理陰影。尤其是男孩,他們的心理發育原本就比女孩晚,如果提前上學,影響更大。人生就像馬拉松,搶跑不占優勢。
有著多年小學教學經驗的老師這樣總結提前上學的孩子:絕大多數提前上學的孩子,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不足,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接受知識的速度慢,有被拖著走的感覺,孩子學習很吃力,自信心很受打擊。不少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很聰明,提前上學沒問題。智力可能確實沒問題,但在小學的學習過程中,非智力因素也在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孩子的這些能力達不到,就無法適應小學的環境。
一位在醫院工作的家長梁女士,可以說是在提前上小學的問題上深受其害。
兒子5周歲時,一個朋友說提前上學好,我一琢磨,提前上一年,就能提前畢業,確實不錯,就安排孩子提前上學了。結果害苦了孩子,我也跟著遭了不少罪。原來,她的兒子根本適應不了小學的生活,上課坐不到3分鐘就管不住自己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也記不住。老師批評了他幾次后,孩子堅決不上學了,整個人也變得沉默寡言。最后,梁女士只好又將孩子送回幼兒園,回爐調整了一年,孩子才重新開朗起來。梁女士這才知道,強扭的瓜不甜,提前讓孩子上學并不可取。
人的交往能力、適應環境能力等,這些都需要經過年齡的增長逐漸提高,甚至就算只差
一個月,也有很大的差別。教育專家指出:上學年齡表面上看是規定,其實有背后的教育學和心理學背景。世界80%的國家都規定6周歲上學,這是基于科學規律的準則,當然一般規律下也有特例,要從對孩子的了解出發,來決定是否要提前上學,而不是盲目搶跑。
有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即心理學家格賽爾的雙胞胎爬梯實驗。實驗中,雙胞胎中的一個,在他出生48周起,每天做10分鐘的爬梯訓練,連續6周,到52周時,他能熟練地爬5級樓梯。在此期間,雙胞胎中的另一個不做訓練,而是到他53周時才開始練習爬樓梯,結果,兩周后他也能爬到樓梯的頂端。
由此看來,過早的訓練和循序漸進的訓練一樣,最終都能夠達到理想的要求,但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付出更大的努力。更要緊的是,需要引起家長重視的,是這種訓練和學習,可能因為成效微小,挫敗了自信心,而不利于孩子學習的可持續發展。
過去報紙發表過一篇家長寫的《多玩了一年》的文章,得到許多家長的共鳴。這位家長就是遇到:開學了,可是孩子差幾天才到入學年齡的問題,是勉強讓孩子上一年級當個鳳尾,還是再等一年當個雞頭?家長果斷地決定讓孩子再玩一年。最后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對的。孩子經過一年智力的充分發展,在新的一年級一直是個令人自豪的雞頭,孩子的自信心越來越高,一直是個優秀學生。
怎樣測試或確認孩子的接受能力和適應能力達到基本的就學要求呢?若孩子與人溝通沒有障礙,對知識表現出較強的興趣和熱情,特別是在對除了游戲外某一件事情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能超過15分鐘,就基本達到就學條件了。盡管可能達到了就學的客觀條件,但他還是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提醒家長,不要急于讓孩子就學,應該創造寬松的環境,讓孩子多享受點童年的無憂無慮。而當孩子就學后,家長則較幼兒園時更需要增加對孩子的情感投入和學習的關注度,不能完全將孩子交給學校。
幼小銜接班,不上也無妨
□□方麗麗
入學前掌握1000個漢字,熟練掌握23個聲母24個韻母,學會100以內的加減法……這樣的廣告宣傳單隨處可見,上小學之前一定要先上幼小銜接班嗎?這已經成為家長們最關注的話題之一了。有人認為,有必要去上,這樣在小學學習起來輕松,孩子有優越感;有人則認為沒必要,他們堅持快樂暑期,讓孩子主動學比強迫孩子學更好。
是否上銜接班,我們首先要知道,大多私立園都穿插有小學課程。幼小銜接班培訓的主體內容都以拼音、漢字、算術為主,同時結合一些體能、思維能力訓練等。事實上,許多私立園在大班年段的常規授課中,就已經穿插了一些小學課程的知識內容,讓孩子掌握一定的閱讀量、會簡單的書寫、初步認識拼音以及做簡單的算術等,這些內容,足以讓孩子在知識上與小學銜接。
其次,從小學一年級所學的內容來看,孩子要掌握的知識并不是很多,也不是很難。總結下來,小學主要的三個學科的內容為:
語文:一個月學完拼音、第一學期認400個漢字、會寫其中的100個字;數學:兩個學期學會100以內加減法、認人民幣、空間與圖形;英語:一些小學一年級開始教,一些小學三年級才開始教。
家長希望孩子提早接受小學知識,不輸在起跑線上,與家長并不了解小學對一年級學生的要求程度和對實際教學情況有很大關系。
具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師告訴我們:一般,小學第一學期的第一個月,語文老師會教完63個拼音,包括23個聲母、24個韻母、16個整體認讀,課上老師會配上兒歌等有趣的方式,讓孩子輕松掌握,后面進入兒歌和認字的學習。第一學期學會認400個漢字,認要求會認、會讀、知道意思,同時要學會寫其中的100個漢字,寫要求更高,不但會寫還要會運用該字組詞等。到了二年級,需要認2000個漢字,而幼小銜接班2個月就讓孩子學認1000個漢字這明顯太超前了。
英語方面,大多學校從一年級開始教英語,但有些學校是從三年級開始才教英語的。數學方面,一年級整個學年,只要學會100以內的加減法,同時第一學期還會教簡單的空間與圖形,認識人民幣等,二年級開始才學九九乘法表。
如果不上幼小銜接班,孩子升入一年級后真的會跟不上課程嗎?老師們都說,只要上課能集中精力,一般都能跟得上。因為教材是科學的。往往跟不上的學生,都是那些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沒培養好的孩子。要是幼小銜接沒做好,孩子在幼兒園時期的隱性問題,比如拖沓、沒有時間規律、生活不能自理等問題,一上小學就都暴露出來了。
其實,讓孩子提前掌握知識容易適得其反。花兩個月時間提前讓孩子學習,這會造成孩子提前掌握了知識后課堂上就不愛聽講了,養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壞習慣。孩子每個年齡段有每個年齡段相應的知識接受能力,提早強迫他去學,這種強化記憶、填空式教育對孩子不好。
入學準備,不僅僅是在知識上的準備,應該更多的是能力的準備,比如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生活技能以及情商。
如果你的孩子在一年級時,還不懂得規律,還沒有時間意識,才是最值得你關注的,也是需要提前準備的。有些一年級的孩子,辮子散了不會綁上,鞋帶松了不會系,如果連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都沒掌握,比不會認拼音算術更糟。家長還要為孩子做好情商儲備,鍛煉孩子的交際能力,這樣孩子上了小學,跟老師、同學相處交往好了,每天心情愉快,學習自然也好了。
現在小學生入學早都取消了入學考試,所以知識掌握多少并不是升學的必備基礎,要多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對學好數學特別關鍵。在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發現,有些學生的知識掌握挺好,但思維能力不強,比如同一知識點的題目,換一種題型學生就轉不過彎來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要強迫孩子提前學多少知識,多鍛煉思維能力,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才更有用。
不去上幼小銜接班,家長可趁暑假自己為孩子做好銜接。比如每天抽空陪孩子閱讀,調整作息時間,掌握生活自理能力,這更有助于讓孩子順利地進入小學一年級。
依天性,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魏月林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既是一個從學前期進入學齡期的重要階段,也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孩子們要從以游戲為主要內容的生活進入一個以學習為主要內容的生活,生活情境、體驗都發生了重大變化;要從沒有嚴格作息時間的約束到必須按照嚴格的作息時間來約束自己,比如不能遲到早退、鈴響上下課,對孩子的自律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些要求和變化對于孩子是一個考驗。家長有必要在此時將培孩子的時間觀念提上日程。
良好的時間觀念,是家長給孩子的一筆寶貴財富。一個守時惜時的孩子,心智成熟程度相對比較高,也更容易建立起規律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從而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而那些對時間懵懂不明的孩子,很少有主動明確的學習目標,他們常常被視為心智發育差或者紀律性不強,很容易在學校里承受更大的壓力。
一般來說,時間觀念應該從嬰幼兒時期就開始建立。
嬰兒滿月之后,父母就應該通過揣摩孩子吃奶量的變化,來微調其作息時間,規律地將喂奶間隙時間逐漸加長。
6個月以后,父母就可以固定孩子每天喂食、玩耍、睡午覺的時間。
2歲之后,父母可以利用數字讓幼兒了解時間流逝的感覺。幼兒漸進在1、2、3……的數數中感受到時間的節奏感。
2歲半以后,父母可以教孩子時鐘上的數字。當時針轉到某一位置時,就表示該進行某些活動了。家長應先從孩子最喜歡的活動著手,循序漸進地把按時間分配活動的做法擴展到一整天。
3歲以后,父母可以教孩子更多的時間詞匯,比如黎明、中午、傍晚、晚上……父母要幫幼兒將每個時間段與自己的活動聯系起來。訓練之后,幼兒會熟練運用這些時間語匯,對自己一天的活動進行規劃。比如:明天一大早我們要去動物園,中午去姥姥家,晚上看電視……
5歲以后,孩子對過去與未來的概念有了更深的認識。這時候,父母可以選擇時間跨度小,與生活作息密切相關的故事來教孩子做計劃,比如芭比娃娃的周末托馬斯的暑假總結等。家長讓孩子復述故事,體悟主人公是愛惜時間還是浪費時間,逐漸灌輸給孩子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完時間最寶貴我是時間的小主人等概念。
在幼小銜接的過程中,家長要提前讓孩子知道,升入小學之后,上一節課是多長時間,吃一頓飯需要多少時間,一次考試需要多少時間等。家長還要讓孩子有意識地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項任務,教孩子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如果孩子已經有了拖沓磨蹭、注意力不集中等壞習慣,家長就需要采取激勵和督促相結合的教育手段,教孩子進行時間管理。
在培養時間觀念的過程中,家長要注意以下幾點:
對于天生時間觀念比較強、做事情一板一眼的孩子來說,要防止孩子的生活過于刻板。一般這樣的孩子不能容忍別的小朋友遲到或拖沓。這種情況下,父母要引導孩子明白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很棒,但你不能因此驕傲,更不能守時到刻板的地步。
對于那些天生慢性子的孩子來說,父母要有教育是微調,而不是逆轉的心態,要舍得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引導孩子形成較好的時間觀念。當孩子因為動作慢而被小伙伴批評、疏遠時,父母要鼓勵他,維護他的自信心。當孩子愿意改變的時候,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制訂改變計劃。也許計劃執行過程中會有反復,父母千萬不要氣餒,要知道我們的目標不是讓孩子從烏龜變成兔子,而是要他每天進步一點點。
對于那些天生具有藝術家氣質的孩子,父母更要注意保護孩子的天性,這樣的孩子常沉溺于精神世界忘了時間的存在。對于這樣的孩子,我們要及時通過建立公共時間和私人時間的概念來平衡孩子的天性。要讓孩子明白,在公共時間內是要受約束的,要符合大多數人的節奏,而在私人時間內,可以隨心所欲,可以做自己想做的,想自己要想的問題。這樣才能讓孩子既保持個性,又不至于脫離群體。
家長未雨綢繆,孩子快樂起跑
幼升小面試只考六個方面
□□金晨曦
對小學新生進行面對面的考察,已經開始盛行于各地小學,尤其是重點小學。大家可以從網絡、報紙了解到孩子從小承受的壓力有多大,幼兒園、小學入學面試有多難、多復雜等。一些幼升小名校面試題目甚至嚇壞了家長,家長自嘆要回幼兒園深造。幼升小面試也一時間成為準小學生的家長們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幼升小面試真的有那么難?那么可怕嗎?學校為什么要安排幼升小面試?面試主要考察的是什么呢?
其實,大部分小學一年級新生的面試并不是以考倒孩子為終極目的,讓孩子畏懼并不是學校及老師所樂見的。所謂的面試,無非是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況,為編班、老師的教學做個前提性的準備。
語文、數學、英語是幼升小考試中必不可少的,同時也考察孩子生活常識和思維能力。
對于幼升小面試所針對的能力考查,主要是六個方面的內容。包括觀察能力、邏輯計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思維記憶能力、運動素質能力以及基本常識,基本上在設有面試環節的小學中都會涉及。
觀察能力的考查,包括尋找相似的圖形,給數張圖編排順序,找不同等。
邏輯計算能力,涉及找規律、等量代換、20以內加減法、天平問題、人民幣及時間認識等。
思維記憶能力,很多學校會通過在電子幻燈片上瞬間出現圖案的方式,讓孩子回憶展現的圖案都有哪些,或看圖講故事,或通過老師的引導辨識形狀等,會涉及語文學科的素養,目的在于考查孩子后天學習的能力。
動手操作能力,通過折紙、做手工等方式,有情商考查的因素。
運動能力的考查項目包括拍球跑步、走平衡木、跳繩、扔沙包、模仿老師做動作等游戲,或讓孩子自由活動,由教師突然喊停以檢查孩子聽指令的能力。
基本常識包括詢問孩子的家庭情況,一年四季是什么,辨別東南西北等常識性內容。
想要孩子在幼升小面試中脫穎而出,平時的家庭教育尤為重要,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加以重視:
注重第一印象
面試應該穿得體面整潔,這需要從家長自身做起,平時應該注重舉止衣冠,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注重自理能力
幼兒園的老師有時還充當保姆角色,可到了小學,老師可就不再過多插手孩子的生活起居了。因此孩子必須學會基本的生活自理。
注重細節
謙虛、禮貌、禮讓……這些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即使在強調個性與張揚的今天,還是存在于大多數人的心目中的。一個謙虛禮貌、處處都懂得為人著想的孩子,勢必能在今后與同學的相處中,與大家和睦友愛,這樣一個班集體才能有集體向心力。這些為人的基本素質往往是體現在細節中的,比如,自我介紹時對待面試官的態度、和小朋友分組進行面試時對待其他小朋友的言行……另外,孩子的心理素質同樣體現在細處。容易緊張、精神渙散等毛病,要克服也非一日之功,從小鍛煉很重要。
切忌死記硬背
一字不漏,卻很生硬地背出書上的答案,老師往往不喜歡這樣的孩子。作為老師,最高興看到的就是孩子能舉一反三。有些學校會出一些打破慣性思維的題目,雖有刁鉆之嫌,但倒是給我們培養孩子提供了另一條思路。
連人生都不是我的
□□曉錢
前體操全國冠軍孫旭光為1歲女兒制訂的計劃是:2歲前后滾翻,3歲側手翻,4歲上體校,6歲到8歲省隊,8歲到12歲各省級比賽拿冠軍,13歲到14歲國家隊,16歲到18歲亞運會、世界冠軍。他希望能尋得伯樂,愿意賣血酬謝。
以下是部分網友在微博上的觀點:
iMarkw:一個只有1歲的孩子就要背負接下來20年為父母、國家拿金牌的任務。
我很想知道做父親的腦子里裝的是什么?
東山謝氏:希望與折磨并存。
寂寞會發酵:孫旭光的做法和那些送小孩子去練琴練舞的家長一樣,望子成龍無可厚非,可是不是所有人都要成為劉翔、姚明這樣的運動明星。一個孩子的童年不管多少金牌都換不來!
家長未雨綢繆,孩子快樂起跑
小學擇校,適合就是最好
□□那在北方
上一個好的小學到底有多重要?有家長說,小學一上就是六年,如果選擇了不適合孩子的學校,無論是一味忍耐,還是更換學校,都是很麻煩的事。可見,在孩子上小學的最初就選一所合適的學校是非常重要的。社會上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觀點,也讓很多準小學生的家長紛紛加入了擇校的大軍中。小學擇校之路到底要不要走,到底怎樣給孩子選擇一個好的小學呢?
我們先來看看家長們都怎么說:
觀點一:只選好的,不選近的我認為選擇名校,就是在孩子學習道路上走出的關鍵和正確的一步。一所好的學校,無論是在硬件還是軟件設施上的優勢,都是一般學校無可比擬的:首先,重點學校的師資力量雄厚;其次,孩子可以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再次,能為孩子的將來鋪路。孩子上了名校,就為上好初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會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優秀的學生,所以,就算遠一點兒,也要選擇名校。
觀點二:放養的孩子會長大
孩子能不能上名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自己努力。我是農村長大的,在我們村子里,學校的校舍很簡陋,教師也都是代課教師,更沒有那么多先進的教學設備。可是,那樣的學校也走出了許多人才,我就是依靠自己的勤奮考上大學,進入大城市的。我覺得不要一味地重視環境,更應該重視孩子自身素質的培養。我覺得以后學習的好壞,能不能上好的大學主要還是靠孩子自己。
觀點三:寧做雞頭,不做鳳尾
六年前,我們也為給女兒選擇怎樣的小學而苦惱過,最終,女兒上了一所普通的社區小學現在,女兒小學要畢業了,我很慶幸當時做了這樣的決定。當時,這所社區小學建校也就四五年的時間,老師也普遍比較年輕,不過學校的教學水平在整個社區口碑不錯。學校實行小班教學,低年級安排午休室;學校的興趣班也比較豐富;學校離家近,接送方便。
6年來女兒的學習成績在學校一直遙遙領先。另外,由于學校小,老師少,所以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班級管理。試想,在尖子生云集的名校中,女兒可能沒有這么多鍛煉的機會。女兒學習成績、組織能力如此優秀,與我們選擇上普通學校培養出來孩子的自信心不無關系。
觀點四:合理擇校
孩子就猶如一張白紙,想畫出怎樣的圖案,學校也挺重要。我認為,孩子上小學這么重要的人生大事,還是要擇校的,但要合理。我當年為孩子擇校,入學前一年就開始考察。從校園的教學環境、接待處老師的態度、教學質量,到網上有關校風的評論、家長的反響等,最后初步有了一個結論。然后又帶著孩子親自到校感受,看看她是不是認可。最終,我們選擇了離家較遠的一所不錯的小學。
什么是好小學?好,應該是說與自己的教育理念相契合,能夠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而不是單純的名校。以上幾位家長的觀點各有不同,但基本全面地上反映了家長的心聲,其實無論擇校與否,都是期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很多專家的觀點是:小學的擇校宗旨在于兩個字:適度。擇校既不要太過隨意,也不需要太過追求名校。下面,我們總結一下幼升小擇校的幾個原則:
1.家庭條件力所能及原則。
雖說有窮啥不能窮教育,苦誰不能苦孩子的說法,但是我們也應該考慮到,想要上名校,都需要一筆不菲的擇校費,而且進名校之后,要跟上名校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開支水平,也需要很強的經濟實力作為支撐,如果選在學校附近陪讀,不管是買學區房還是租房,都是不菲的開支。
一個家庭要不要傾其所有甚至借債來讓孩子上名校,值得家長三思而后行。當然,如果有足夠的條件,選擇優質的學校無可厚非。
2.適合孩子個性特長原則。
對于教育來說,合適的才是最好的,揠苗助長和壓制拖延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發展。但凡名校,不但匯集了一批或是學習成績好、或是特長突出的優秀學生,同時也都是家庭條件比較優裕的孩子。這種環境,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值得家長考慮。
如果你的孩子也很優秀,某方面愛好特長特別突出,個性開放、膽大耐挫力強,這種競爭環境可以激發孩子更加努力。但如果你的孩子性格內向、各方面發展都不是很突出,這種環境可能會造成孩子自卑、厭學。所以,選擇怎樣的小學,需要從孩子的自身特點出發。
比如你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專注于音、體、美某一項特長,孩子也確實感興趣或者比較擅長,家長在選擇學校時,就要優先考慮孩子的這個特長能不能得到持續培養,要了解學校是不是重視音樂、體育、美術的普及教育。孩子在音、體、美方面的熏陶和訓練是今后開拓思路,增加生活樂趣,舒緩壓力,與人交往的重要手段。如果孩子喜歡并選擇了這樣的學校,孩子也能在這所小學愉快地學習并發揮自己的特長。
3.開心上學,快樂成長原則。
名校的攀比之風之盛,全國各地均有報道。比名牌服飾、比誰家里更有錢、比誰的家長官當得大,等等,從小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人生觀、價值觀必定會被扭曲。無憂無慮的童年,不應該被玷污,所以,一個學校的校風非常重要,家長有責任給孩子選擇一個可以開心上學、快樂成長的校園。
4.好老師優于好學校原則。
老師在孩子學習過程中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可以說,好老師勝過好學校,老師在對孩子知識的教誨、興趣的啟發過程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好的老師不但可以幫助孩子在學習上取得進步,更重要的是會對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學習興趣都會產生深遠影響。所以,給孩子選擇一個好老師,好的班主任,在擇校過程中異常重要。所以,家長沒必要迷信名校的教學質量,在名校碰到一般的教師,不如在一般的學校碰到好教師。在擇校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往屆學生家長、學生了解該校老師的情況;也可以找到這個學校的論壇,進去看一看;或者家長帶著孩子親自去考察學校,最好家長能帶著孩子主動和校長或者班主任交流,等等。如果一個學校教師素質普遍比較高,那這所學校教學風氣一定不差。
5.親情與生活共教育原則。
社會上出現了很多托管中心,盡管這些托管中心良莠不齊,仍有很多家長選擇
放學后把孩子送到那里去。也有一些家長把孩子全托或者半托給老師,認為學校、名校可以給孩子全面的最好的教育。這樣家長也會輕松了,但與孩子的親情卻疏遠了。如果孩子從小就學校--托管中心--宿舍三點一線,生活比較單調,社會經驗很少,沒有父母的注與呵護,孩子在心理和情商發展上肯定會出現問題。陶行知說過,生活即學校,生活即教育。從生活中學,才是活生生地學。小學階段,孩子各方面還不成熟,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交流還是十分必要的。即便沒有專門的溝通,孩子吃穿住行中,在與父母的你一言我一語的交流中,也足以豐富他的閱歷,并增強對社會的全面認識。從幼兒到小學,甚至到初中,家長還是要承擔起教育子女的重任的。
6.緊跟政策原則。
孩子如果需要跨區讀書,家長要留意當年教育政策,以北京市為例,現在北京市教委對小升初初升高等跨區擇校政策收緊。也就是說,學生屬于哪個區的學籍,就應該升入該區的中學。因此家長在最初孩子選擇小學時就要考慮這個問題,如果想讓孩子在教育質量高些的區讀書,小學之前就要做出選擇,否則除非孩子小學、中學成績特別出類拔萃,才會跨區被重點中學破格錄取。對孩子上學有規劃的家長,小學時就要考慮孩子學籍的問題,做到未雨綢繆。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