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簡體書)
滿額折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8 元
定價
:NT$ 528 元
優惠價
8745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是世界著名軍事史學家、現代戰略大師李德·哈特所著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詳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整個過程與各方戰略戰術的運用。
1914年,薩拉熱窩的一聲槍響,引爆了整個世界。歐洲列強集團紛紛全面動員,傾其全國之力,投入這場前所未見的殘酷血戰。
綿延千里的鐵絲網壕溝陣地,成為列強意志拼搏的角力場。數以百萬計的軍人在破片四濺、血流成河的泥濘戰場,試圖打出世界新秩序的黎明。
兵災遍及亞歐非三洲,炮火煙硝中,舊帝國紛紛解體,歐洲的權力格局亦隨之改變,然而這場號稱將結束一切戰爭的戰爭,造成的結果,竟是下一場更大規模的世界大戰……

作者簡介

李德·哈特爵士(Basil H.Liddell Hart,1895-1970)

英國軍事記者、軍事理論家、戰略學家。生於法國巴黎。早年就讀於英國劍橋大學。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任步兵團軍官,並曾在戰鬥中負傷。後來加入英國皇家軍事教育協會。一戰結束後,先後服務於《英國每日電訊報》(1925-1935)和《英國泰晤士報》(1935-1939),從事軍事記者工作。李德·哈特同時也是著名的軍事戰略家,在軍事學上提出了“間接路線”的觀念以及涵蓋軍事以外領域的“大戰略”概念,同時他也是現代戰爭“裝甲兵”作戰的鼓吹者。李德哈特與克勞塞維茲同時被譽為西方戰略思想史中的兩位現代戰略大師。主要著作有:《大戰略——間接路線》、《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沙漠之狐隆美爾》等。1966年被英國皇家授予爵士勳章。

名人/編輯推薦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李德·哈特經典作品》詳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整個過程與各方戰略戰術的運用,是李德·哈特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深遠地影響了後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則影響了整個20世紀的國際格局與冷戰二極化的世界形成。欲了解今天的世界為何如現今所見,就須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場意義深遠的戰爭開始談起。

 

★一如我們所期待的,該書條理清晰且富含文學意境,不僅還原了一戰中的陸上和海上的戰爭交鋒,還針對1914—1918年的軍事思想作了中肯的評論。
——《紐約時報》

★無論在政治,還是軍事方面,(該書)都堪稱好的一戰史,佈局合理,篇幅緊湊。
——《外交評論》

★讀基史,宛如小說般傳神。從一個抑鬱的主題出發,引發扣人心弦的見解!
——某某網站評論

★李德·哈特的作品,總是經過時間的檢驗而愈見其價值!該書的卓越之處不僅在於對軍事方面的精闢分析,更包括了從政治、經濟,甚至心理學方面出發的真知灼見。
——某某網站評論

李德·哈特的一次大戰史,首版於1930年。照此推算,當初動筆時間當在更早的20年代中期。這距離一次大戰結束尚沒幾年。如今這本中譯本則是根據他多次修訂後的最終版本所譯。雖然最終版本出版的時間距離初版相隔一甲子,但其至今仍是研究一戰歷史的經典之作。我曾在國外書店與圖書館中見過其原始版本,名為《大戰真相》(The Real War)。至於原作者在早期為何將他的一次世界大戰史定名為《大戰真相》,請見李德·哈特的《大戰真相》原序。
李德·哈特是20世紀的軍事史學巨擘,筆意銳利深刻,讀其史,宛如小說般傳神。李德·哈特才學淵博,但在行雲流水般的思維與筆觸之間,仍會將一些戰事細節、人、地名等輕輕帶過。再加上一般讀者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情節,究竟不如對第二次世界大戰那般熟悉。因此在翻譯過程中,本書的某些細節必須細查其根源,並予加註,否則譯文文意無法連貫。另外在地名方面,八九十年來,不少一戰前後的重要地點,如法國村鎮鄉野、東歐、巴勒斯坦地區,乃至兩河流域的山岳河川等,在今日地圖中,不是更名,便是滄海桑田般消失。因此,單為求證這些地點之今日位置,就頗費功夫。所幸國外圖書館的一戰資料充足,求證不難。翻譯過程另一難處是對人、地名譯音的斟酌。我雖對於意、德文人地名發音較不擔心,對於法文人、地名則小心翼翼,深怕譯出笑話。由於不願囫圇吞棗拿英文發音來譯法文,因此書中每一法文人、地名,均用法文辭典對照過。到了翻譯後期,我甚至找到一本由劉毅先生編著的《KK音標專有名詞發音辭典》,此書對本書譯名的確定,助益甚大。但這並不表示在最後出版時,書中所有人地譯名都正確。審稿者為配合約定俗成的一般念法,對譯名作出了最後修正。
有關一次大戰的兩大陣營——同盟國與協約國,簡單說,中文譯名所稱的“同盟國”,約來自“三國同盟”(Triple Entente)。而書中所謂的Allies,則泛指所有參加“三國協約”中的盟國,加上塞爾維亞、比利時、日本、意大利,以及後來的美國等諸國,甚至連未放一槍的中國都是協約國一員。這就是廣義的協約國。協約國既可稱之AUies(盟國),Allied Forces自然就是盟軍或聯軍了。然而混淆的是,中文的盟國與盟軍,在一次大戰中,可不是指“同盟國”與“同盟軍”。附帶一提,二次大戰的Allies,中文正式名稱也是“同盟國”,不過此時是指以美、英為首的盟國陣營。
至於中國與一次大戰的關係,中國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一戰受害者。一次大戰發生前後,正值清末民初。局勢之混亂,無以復加,因此這剛誕生的共和國無暇兼顧世局。中國對世界大戰,非但無兵可出,尚被列強藉大戰之名,進行另一次的侵略,特別是來自日本的侵略。
1914年(民國三年)大戰爆發之後,日本隨即以日俄戰爭模式為據,要求中國將黃河以南劃出,為日、德交戰區。繼之登陸山東,準備取代德國的勢力。1915年秋,膠州灣德國勢力被日本逐出之後,德國即以支持袁世凱帝制為餌,引誘中國加入同盟國。英、法、俄等協約國見狀連忙反制,也開出條件,答應藉款給中國,企圖讓中國擴充兵工廠,以便將軍火供應協約國作戰。
袁世凱為疏解庚子賠款之苦,阻止日本對中國的擴張,當然想加入協約國。不過在他在世之時,並未做到。到了大戰第三年,也即1917年3月14日,段祺瑞政府繼袁世凱的想法與政策,宣布與德斷交,並在當年8月14日正式對德宣戰,佔據停泊在中國港口的德艦,發起反對無限制潛艇示威。不過,這時大戰已快進入後期了。
中國儘管宣戰,卻苦於內戰而不曾派兵。不過根據1992年出版,菲利普·J.海索恩思韋特(Philip J.Haythornthwaite)編著的《一次大戰史料》的說法,派兵似有其事,唯數量甚少。該書指稱,有少量身著中國軍隊制服,頭戴法式阿德里安式頭盔(Adrian helmets)的中國戰士,曾在歐戰前線值勤。
中國參戰過程中,最應強調的則是對歐勞工的輸出。該書稱,所謂勞工(coolies)一詞,當時頗具欺敵涵意。中國勞工其實也包含若干兵工廠的工程師與技師在內。中國勞工團赴歐始於中國宣戰前。1916年5月,中法即組成惠民公司,專司招募勞工赴歐助戰。等中國加盟協約國之後,赴歐勞工人數劇增。到1918年初,西線的英、法軍陣前已各有10萬中國勞工服勤;美軍部分也有5000名中國勞工。其他中國勞工尚有被派赴東非、美索不達米亞戰區者;英軍中,更出現過中國醫務人員。總之,單在英帝國軍隊(British and Em-pire forces)中服勤的中國勞工的總數,即達17.5萬人。中國勞工勤奮樂觀,頗受盟軍歡迎。中國除輸出勞工之外,對於協約國的支援,還包括糧食等物資。為此,當時中國政府的農商部,曾設置戰時糧食出口籌備處。
1919年1月,為一戰善後的巴黎和會對中國影響尤大。除了日本在和會中,對於中國所提出的包括收回德國在山東省的權利等要求加以阻撓之外,英、法、美更屈從日本,同意在對德和約中,將山東的前德國租借地等權利一概讓予日本。此舉立即激起中國知識分子與青年的愛國怒潮。5月4日,愛國怒潮轉變為學生與群眾的愛國運動。這就是影響中國近代思潮至鉅的“五四運動”的開端。中國後來並未在對德和約上簽字,而對奧的和約則在1919年9月簽訂,自此取消了《辛丑條約》中奧國在中國的權利。中國一直到1921年5月才與德國訂約恢復邦交。
此書匆匆譯畢,疏失、謬誤與譯辭不達原意之處尚多,尚盼專家學者不吝指正,但願此書能為國內的一戰論述園地盡一分心力。
林光餘謹識

目次

譯序
序言
《大戰真相》原序
第一篇戰爭緣起
第二篇各方實力
第三篇各方戰爭計劃

第四篇1914年——情勢膠著
第一章改變情勢的馬恩河會戰
第二章傳奇的坦能堡會戰
第三章奧軍終結者康拉德與倫貝格之戰
第四章第一次伊普爾之戰

第五篇1915年——一團僵局
第五章達達尼爾計劃的誕生
第六章功虧一簣的加利波利登陸
第七章毒氣瀰漫的伊普爾
第八章不必要的盧斯會戰

第六篇1916年——不分勝負
第九章凡爾登浴血包圍戰
第十章布魯西洛夫的攻勢
第十一章索姆河攻勢
第十二章多災多難的坦克發展
第十三章羅馬尼亞的淪陷
第十四章攻占巴格達
第十五章日德蘭海戰

第七篇1917年——戰局緊繃
第十六章打打停停的阿拉斯攻勢
第十七章梅西訥之戰
第十八章通往巴斯青達之路
第十九章坦克奇襲康布雷
第二十章卡波雷託之戰
全景:空中戰爭

第八篇1918年——勝利的曙光
第二十一 最初的突破
第二十二章弗蘭德斯地區的突破
第二十三章突破馬恩河
第二十四章第二次馬恩河之戰
第二十五章德軍的“黑日”
第二十六章美吉多之戰
第二十七章聖米耶勒之戰
第二十八章默茲河-阿戈訥之戰
後記

書摘/試閱

讓歐洲走向爆炸,花費了50年。引爆它,卻僅需5天時間。我們所要研究的這套爆炸材料的製造,也即形成衝突的基本原因,其實在這段短暫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史範圍中是找不到的。事實上,一方面,我們應當回顧普魯士對於開創德意志帝國(Reich)的影響,俾斯麥的政治構想,德國思想深刻的個性傾向,以及當時的經濟狀況——德國曾企圖以商業出口為主,不過目的並未達成;此外,加上一些其他理由,使德國從原本的商業大國理念改變為世界強權觀。我們還應分析蘊含各色各樣中世紀遺風的奧匈帝國,認識其複雜的種族問題,做作的統治機制,暗藏在膚淺野心底下、令其煩擾不堪的內部崩解的恐懼,以及其狂亂尋求苟延殘喘的行徑。
另一方面,我們應檢視那令人稱奇的,支配俄國政策的野心與理想主義的混合物。它致使靠近俄國邊界的鄰國,特別是日耳曼鄰邦間,瀰漫著一片恐怖感。這也可能是最終引爆戰爭的因素中最重要的一種。我們還應了解自1870年以來,法國因遭受侵略而對新侵略所發出的持續警報;我們更應研究法國重建的自信心。它強化了法國抵禦進一步外侮的力量。還有,我們應牢記德國攫取阿爾薩斯——洛林(Alsace-Lorraine)對法國所造成的傷害。最後,我們應回顧英國從孤立政策轉變為參與歐洲,成為歐洲系統成員的做法,以及當它面對德國的敏感現實時,所展現的緩慢覺醒。
在對半世紀歐洲歷史作出上述的研究之後,我們所獲得的整體認知,應比絕大部分記載鉅細靡遺的歷史更詳實。這場戰爭發生的基本原因可歸納為三點:恐懼、飢餓與傲慢。除此之外,發生在1871年至1914年之間的國際事件,也是徵兆。
總之,要找出點燃這次戰火蛛絲馬跡當中最重要的轉折點,是有可能,而且容易看到的。這些蛛絲馬跡事實上貫穿了1871年之後俾斯麥所建立的同盟結構中。諷刺的是,俾斯麥原本並非將這同盟結構當作火藥庫,而是將它視為保護傘,以便他所開創的德意志帝國能和平成長。雖然俾斯麥的想法,早濃縮在他1868年的一句話——“弱國終被強國吞噬”之中,而他自己的胃口,卻在1870至1871年戰爭的三頓飽餐之後,得到滿足。所以,我們不能譴責他,認為他的野心比胃口大;就像他所說,他感覺德國現今是一個“心滿意足”的國家。他的統治理念自此之後並非是擴張,而是團結。為了爭取足夠的時間與和平,使新德國保持穩定,他企圖抑制法國國力的發展,使法國維持在無法進行複仇之戰的局面。但是結果證明這些做法對德意志帝國並無好處。
俾斯麥並未對法國實施經常不斷的直接脅迫。他只准備切斷法國與友邦或支持者之間的關係,以便間接打擊令人困擾的法國快速復蘇。俾斯麥首先拉攏奧地利與俄國,使他們和德國結為普通的結盟關係;同時努力促成巴爾幹半島的和平,以防後者對結盟關係造成任何危機。有好幾年時間,他的政策是,在歐洲外交利益交換上,不對任何一方作出承諾,僅做一名“忠實的經紀人”。然而,他與俄國首相戈恰科夫(Got'tchakov)之間的不和,以及由於1877年俄土戰爭(RUSSO-Furkish war)的紛擾,使他不顧年老的德皇威廉一世的反對,與奧地利在1879年訂定了防衛聯盟。德皇原本將這種做法視為“出賣”俄羅斯,甚至曾威脅說自己要退位。不過這紙明確的承諾,後來並無明確的結果。儘管如此,俾斯麥在1881年以巧妙的外交手段,經由俄、奧、德三國所簽訂的“三帝同盟”(Three Emperors Alliance),暫時取回主導地位。這著名的“三帝同盟”,原先目的在於乾預所有巴爾幹半島事務。雖然該同盟稍後在1887年廢止,德國與俄國之間的關係,則另以秘密訂定的“雙重保障條約”(Reinsurance Freaty)作為補償,並獲加強。經由該約,兩強同意除非德國攻擊法國,或俄國攻擊奧地利的情形發生,雙方各自與第三國交戰時,彼此將維持善意的中立。在這兩次巧妙的、具有驚人欺瞞效果的外交手法下,俾斯麥避免了當時迫在眉睫的俄法聯盟。
同時,德奧之間的結盟,由於1882年意大利的參與而擴大。其結盟的目的是:如果德國與俄國作戰,可以提防俄國從背後暗算奧地利;意大利如遭法國攻擊,德奧將出兵相助。不過意大利為保護與英國老友的關係及其本身海岸線的安全,卻在條約上附加一段特別協議,闡明絕不直接與英國衝突。1883年,羅馬尼亞(Rumania)經由該國國王個人與一些秘密運作過程,也加入了這新的“三國同盟”(Triple Alliance)。後來甚至連塞爾維亞(Serbia)與西班牙也分別短暫與奧地利及意大利,以另締條約的方式結盟。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5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