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爾格在中國的秘密使命(簡體書)
商品資訊
ISBN13:9787552006186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作者:蘇智良
出版日:2015/04/01
裝訂/頁數:精裝/388頁
規格:23.5cm*16.8cm (高/寬)
人民幣定價:70 元
定價
:NT$ 420 元優惠價
:87 折 365 元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理查德·左爾格是二戰時期蘇聯著名軍事間諜,曾提前7個月獲得德國進攻蘇聯的情報,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巨大貢獻。20世紀30年代初期,左爾格曾在上海生活工作了3年時間,本書即關于左爾格與上海情報戰相關論文的合集,也是2013年“左爾格與上海情報戰國際學術研討”相關與會專家論文。書中配有多幅珍貴歷史照片。本書是國內首部專門關于左爾格在中國活動的著作,具有較高學術價值。
作者簡介
蘇智良,上海師范大學教授、博導,專門史博士點帶頭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地上海師范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人文與傳播學院院長,兼任上海歷史學會副會長、中華日本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現代人物研究委員會主任、上海市初中歷史教科書主編等。
目次
左爾格在上海(1930—1932) 蘇智良
上海城市對于中共領導革命斗爭的意義(1921—1949)——一個城市社會史的考察 熊月之
周恩來秘會左爾格 楊國光
理查德?左爾格和他的情報小組1929—1932年在中國的活動及其結果 [俄]Н.Л.瑪瑪耶娃(Natalia Mamaeva)
左爾格在上海活動初探 邵雍
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設在上海的國際聯絡點OMC [俄]索特尼克娃(Irina Sotnikova)
左爾格之后蘇聯在華情報活動 [俄]А.科爾帕克基(Aleksandr Kolpakidiss)
左爾格小組在上海的足跡胡皓磊蘇智良126左爾格與上海猶太人中的地下反法西斯集團 潘光
作為國際情報戰的左爾格事件 [日]加藤哲郎
上海和東京: 尾崎秀實情報活動的起點和終點 徐靜波
艾格尼絲?史沫特萊: 20世紀30年代在上海的情報活動 [日]白井久也
尾崎秀實和中共諜報團事件——他們曾反對侵略戰爭,為中國革命的勝利而戰 [日]渡部富哉
從尾崎秀實看諜報概念的革新 [日]鈴木規夫
宋慶齡與牛蘭夫婦案 邵雍
牛蘭事件細節問題的再研究 張姚俊 左爾格在上海(1930—1932) 蘇智良
上海城市對于中共領導革命斗爭的意義(1921—1949)——一個城市社會史的考察 熊月之
周恩來秘會左爾格 楊國光
理查德?左爾格和他的情報小組1929—1932年在中國的活動及其結果 [俄]Н.Л.瑪瑪耶娃(Natalia Mamaeva)
左爾格在上海活動初探 邵雍
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設在上海的國際聯絡點OMC [俄]索特尼克娃(Irina Sotnikova)
左爾格之后蘇聯在華情報活動 [俄]А.科爾帕克基(Aleksandr Kolpakidiss)
左爾格小組在上海的足跡胡皓磊蘇智良126左爾格與上海猶太人中的地下反法西斯集團 潘光
作為國際情報戰的左爾格事件 [日]加藤哲郎
上海和東京: 尾崎秀實情報活動的起點和終點 徐靜波
艾格尼絲?史沫特萊: 20世紀30年代在上海的情報活動 [日]白井久也
尾崎秀實和中共諜報團事件——他們曾反對侵略戰爭,為中國革命的勝利而戰 [日]渡部富哉
從尾崎秀實看諜報概念的革新 [日]鈴木規夫
宋慶齡與牛蘭夫婦案 邵雍
牛蘭事件細節問題的再研究 張姚俊
左爾格小組與宋慶齡30年代初政治活動關系之初探 朱玖琳
得不償失的大營救——牛蘭、宋慶齡與左爾格 吳基民
抗戰時期上海特科對日本的情報工作 錢明
情報戰線上的戰士——我們的父輩 景虹 景云
錢明、肖心正等口述、回憶中的日本中西功及“中共諜報團案” 陳正卿
帝國主義與上海警察的反共活動 [美]魏斐德 著 周育民 譯
孤島時期上海的國際情報戰——以鄭蘋如間諜案為中心 徐青
反戰間諜作家陶晶孫 高建國
太平洋戦爭前の日本の二大紙における中國関係の組織と記者 [日]土屋禮子
朝日新聞と中國—日中戦爭期での國策新聞『大陸新報』の足跡 [日]山本武利
諜戰海上,厥功至偉: 左爾格和他的諜報工作——“左爾格與上海情報戰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李云波
后記
上海城市對于中共領導革命斗爭的意義(1921—1949)——一個城市社會史的考察 熊月之
周恩來秘會左爾格 楊國光
理查德?左爾格和他的情報小組1929—1932年在中國的活動及其結果 [俄]Н.Л.瑪瑪耶娃(Natalia Mamaeva)
左爾格在上海活動初探 邵雍
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設在上海的國際聯絡點OMC [俄]索特尼克娃(Irina Sotnikova)
左爾格之后蘇聯在華情報活動 [俄]А.科爾帕克基(Aleksandr Kolpakidiss)
左爾格小組在上海的足跡胡皓磊蘇智良126左爾格與上海猶太人中的地下反法西斯集團 潘光
作為國際情報戰的左爾格事件 [日]加藤哲郎
上海和東京: 尾崎秀實情報活動的起點和終點 徐靜波
艾格尼絲?史沫特萊: 20世紀30年代在上海的情報活動 [日]白井久也
尾崎秀實和中共諜報團事件——他們曾反對侵略戰爭,為中國革命的勝利而戰 [日]渡部富哉
從尾崎秀實看諜報概念的革新 [日]鈴木規夫
宋慶齡與牛蘭夫婦案 邵雍
牛蘭事件細節問題的再研究 張姚俊 左爾格在上海(1930—1932) 蘇智良
上海城市對于中共領導革命斗爭的意義(1921—1949)——一個城市社會史的考察 熊月之
周恩來秘會左爾格 楊國光
理查德?左爾格和他的情報小組1929—1932年在中國的活動及其結果 [俄]Н.Л.瑪瑪耶娃(Natalia Mamaeva)
左爾格在上海活動初探 邵雍
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設在上海的國際聯絡點OMC [俄]索特尼克娃(Irina Sotnikova)
左爾格之后蘇聯在華情報活動 [俄]А.科爾帕克基(Aleksandr Kolpakidiss)
左爾格小組在上海的足跡胡皓磊蘇智良126左爾格與上海猶太人中的地下反法西斯集團 潘光
作為國際情報戰的左爾格事件 [日]加藤哲郎
上海和東京: 尾崎秀實情報活動的起點和終點 徐靜波
艾格尼絲?史沫特萊: 20世紀30年代在上海的情報活動 [日]白井久也
尾崎秀實和中共諜報團事件——他們曾反對侵略戰爭,為中國革命的勝利而戰 [日]渡部富哉
從尾崎秀實看諜報概念的革新 [日]鈴木規夫
宋慶齡與牛蘭夫婦案 邵雍
牛蘭事件細節問題的再研究 張姚俊
左爾格小組與宋慶齡30年代初政治活動關系之初探 朱玖琳
得不償失的大營救——牛蘭、宋慶齡與左爾格 吳基民
抗戰時期上海特科對日本的情報工作 錢明
情報戰線上的戰士——我們的父輩 景虹 景云
錢明、肖心正等口述、回憶中的日本中西功及“中共諜報團案” 陳正卿
帝國主義與上海警察的反共活動 [美]魏斐德 著 周育民 譯
孤島時期上海的國際情報戰——以鄭蘋如間諜案為中心 徐青
反戰間諜作家陶晶孫 高建國
太平洋戦爭前の日本の二大紙における中國関係の組織と記者 [日]土屋禮子
朝日新聞と中國—日中戦爭期での國策新聞『大陸新報』の足跡 [日]山本武利
諜戰海上,厥功至偉: 左爾格和他的諜報工作——“左爾格與上海情報戰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李云波
后記
書摘/試閱
左爾格在上海(1930—1932)
◎ 蘇智良
20世紀30年代初的上海,人口已達300萬人,為中國的首位大城市、交通樞紐,工業、金融、貿易和文化的中心;在世界城市中,上海是僅次于倫敦、紐約、東京、柏林的第五大城市,號稱“東方巴黎”。
上海城市具有非常特殊的“三界四方”的政治格局,華界(管轄著互不相連的南市與閘北)、公共租界、法租界;兩個租界各自獨立,擁有各自的市政機構、警察系統。由于治外法權和租界的存在,上海是“冒險家的樂園”,是遠東外國人活動的中心;各種政治勢力均不會輕視上海的存在,恰恰相反,這里成為他們活動的基地。以共產革命勢力為例,在更早的20世紀20年代初,上海就已是亞洲共產主義運動的中心;到20年代末,這里仍是歐美各國傾向于共產國際的人士云集的前沿地帶,他們中有職業政治家,也有作家、記者等自由職業者,他們期待并催生著中國革命高潮的出現。上海也是各種政治勢力活動和搜集情報的中心。各種力量犬牙交錯、相互重疊。尤其是在30年代及以后,這里也是世界情報戰的重要戰場: 國民黨、共產黨,租界,日本勢力,傀儡政權,黑社會,還有共產國際、蘇聯政府和紅軍代表,以及美國共產黨、日本共產黨、安南共產黨等勢力云集;各種政治勢力在上海這個諜報之都里聯合與較量,雙面諜、三面諜、諜中諜,金錢、女色、斗智、角力,暗算、收買、殺戮……上海租界里,還有一些專門以搜集和販賣情報為生的職業特工。
在上海的紅色情報戰線,除了以“龍潭三杰”(錢壯飛、李克農、胡底)為代表的中央特科,還有極富傳奇色彩的左爾格領銜的“拉姆扎小組”,他們演出了一幕幕鮮活生動的紅色情報歷史劇,成為蘇聯“重要的交通站之一”。前者披露較多,而后者至今仍隱秘重重,撲朔迷離。為紀念左爾格犧牲70年,擬依據各類史料,勾勒上海左爾格小組的歷史輪廓。
左爾格來到上海
1929年春夏之交,一度撤銷的共產國際遠東局從海參崴移至上海,負責與中國及遠東各國共產黨組織的聯絡。其前期領導人為原德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埃斯勒、波蘭人任斯基,后來又來了共產國際東方部副部長米夫和持有美國護照的阿瑟?尤爾特。遠東局下設政治部、組織部和軍事顧問組,它們相對獨立。1933年,進入蘇區擔任軍事顧問的德國人奧托?布勞恩(中國名李德)就是隸屬于該顧問組的。應共產國際之邀,中共也陸續派遣了一批精明的黨員充實該國際情報隊伍。
理查德?左爾格(Richard Sorge)1895年10月4日生于阿塞拜疆阿仁肯村。父親是德國工程師,母親是烏克蘭人。大學時代向往社會主義,1921年加入德國共產黨,1925年又加入聯共(布)。左爾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負過傷。他住在漢堡,在漢堡經濟學院獲得社會學博士學位。1924年移居蘇聯。此后以共產國際特派員身份在歐洲活動,1928年出版著作《新德意志帝國主義》,次年被劃為“右派”而調離共產國際,此后投入蘇聯紅軍總參謀部第四部部長揚?別爾津將軍麾下,并受其派遣前往東方,為了不給敵人留下口實,他以共產國際情報局遠東地區情報員的身份活動。
左爾格1929年11月啟程前往柏林,在那里取得德國護照,并獲得了《德意志糧食報》特派記者頭銜,以及一家社會學雜志的供稿合同。1930年1月10日來到上海,入住沙遜大廈的華懋飯店(Cathay Hotel),化名亞歷山大?約翰遜。左爾格的公開使命是研究銀行業務,這是他在漢堡經濟學院研究過的課題。在上海時,左爾格又得到了一項來自德國化學學會的委托,調查中國市場銷售法本工業公司產品的可能性。他受到德國駐上海領事波爾希的熱情歡迎。波爾希把他介紹給了在華的德國軍事顧問們,在他們眼中,左爾格“既有魅力又漂亮,他有一個狹長的腦袋,一頭濃密而卷曲的頭發,臉上已經有了皺紋,一雙深藍色的眼睛,鑲著一圈深色的睫毛,他有一張輪廓漂亮的嘴”。在社交場合,他風度翩翩,器宇不凡,頗有人緣。以后,左爾格成了顧問團的常客,馮?科倫貝格上校又把左爾格引薦給了軍政部長何應欽,而這位上校不久就晉升為將軍,后來擔任上海總領事。左爾格回憶:“軍事顧問們經常邀請我去南京,他們也來上海看望我。”
左爾格曾說:“諜報工作是我所喜歡的,而且我認為自己適合干這行……我的性格、興趣和愛好,都使我傾向政治情報和軍事情報工作,而回避黨內爭論。”他接替了老資格的蘇聯在滬情報網的負責人亞歷山大?烏拉諾夫斯基。左爾格需要重建上海的情報網,他需要完成的任務包括: 第一,對南京政府社會、政治進行分析;第二,研究南京政府的軍事力量;第三,研究中國各派系的社會政治結構、軍事力量;第四,南京政府的內政與社會政策;第五,中國等各國尤其是日本對蘇聯的外交政策;第六,南京政府及各派系對美英日的政策;第七,列強在華軍事力量研究;第八,治外法權及租界問題;第九,中國工業概況及工人、農民狀況研究,等等。可以說,內容繁多,任務沉重,但左爾格仍充滿信心。
左爾格到上海后不久,便從收費昂貴的華懋飯店移住西藏路青年會大樓(今西藏路123號),最后定居在尾崎秀實的虹口居所,地址是施高塔路(今山陰路145弄2號),并以此為在滬基地而展開活動。[日] 尾崎秀樹: 《上海1930年》,巖波書店1990年版,第163頁。左爾格在上海時,喜歡騎摩托車,而且速度飛快,以至于曾因車禍而住進醫院。根據《遠東德國通訊錄》記載,他在上海有個私人信箱是1062號。他的上海情報網被蘇聯稱為“拉姆扎小組”。
拉姆扎小組
在上海落腳后,莫斯科給左爾格配備了幾位外僑核心成員,并日益擴大,形成了國際小組。
報務員馬克斯?克勞森,生于……
◎ 蘇智良
20世紀30年代初的上海,人口已達300萬人,為中國的首位大城市、交通樞紐,工業、金融、貿易和文化的中心;在世界城市中,上海是僅次于倫敦、紐約、東京、柏林的第五大城市,號稱“東方巴黎”。
上海城市具有非常特殊的“三界四方”的政治格局,華界(管轄著互不相連的南市與閘北)、公共租界、法租界;兩個租界各自獨立,擁有各自的市政機構、警察系統。由于治外法權和租界的存在,上海是“冒險家的樂園”,是遠東外國人活動的中心;各種政治勢力均不會輕視上海的存在,恰恰相反,這里成為他們活動的基地。以共產革命勢力為例,在更早的20世紀20年代初,上海就已是亞洲共產主義運動的中心;到20年代末,這里仍是歐美各國傾向于共產國際的人士云集的前沿地帶,他們中有職業政治家,也有作家、記者等自由職業者,他們期待并催生著中國革命高潮的出現。上海也是各種政治勢力活動和搜集情報的中心。各種力量犬牙交錯、相互重疊。尤其是在30年代及以后,這里也是世界情報戰的重要戰場: 國民黨、共產黨,租界,日本勢力,傀儡政權,黑社會,還有共產國際、蘇聯政府和紅軍代表,以及美國共產黨、日本共產黨、安南共產黨等勢力云集;各種政治勢力在上海這個諜報之都里聯合與較量,雙面諜、三面諜、諜中諜,金錢、女色、斗智、角力,暗算、收買、殺戮……上海租界里,還有一些專門以搜集和販賣情報為生的職業特工。
在上海的紅色情報戰線,除了以“龍潭三杰”(錢壯飛、李克農、胡底)為代表的中央特科,還有極富傳奇色彩的左爾格領銜的“拉姆扎小組”,他們演出了一幕幕鮮活生動的紅色情報歷史劇,成為蘇聯“重要的交通站之一”。前者披露較多,而后者至今仍隱秘重重,撲朔迷離。為紀念左爾格犧牲70年,擬依據各類史料,勾勒上海左爾格小組的歷史輪廓。
左爾格來到上海
1929年春夏之交,一度撤銷的共產國際遠東局從海參崴移至上海,負責與中國及遠東各國共產黨組織的聯絡。其前期領導人為原德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埃斯勒、波蘭人任斯基,后來又來了共產國際東方部副部長米夫和持有美國護照的阿瑟?尤爾特。遠東局下設政治部、組織部和軍事顧問組,它們相對獨立。1933年,進入蘇區擔任軍事顧問的德國人奧托?布勞恩(中國名李德)就是隸屬于該顧問組的。應共產國際之邀,中共也陸續派遣了一批精明的黨員充實該國際情報隊伍。
理查德?左爾格(Richard Sorge)1895年10月4日生于阿塞拜疆阿仁肯村。父親是德國工程師,母親是烏克蘭人。大學時代向往社會主義,1921年加入德國共產黨,1925年又加入聯共(布)。左爾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負過傷。他住在漢堡,在漢堡經濟學院獲得社會學博士學位。1924年移居蘇聯。此后以共產國際特派員身份在歐洲活動,1928年出版著作《新德意志帝國主義》,次年被劃為“右派”而調離共產國際,此后投入蘇聯紅軍總參謀部第四部部長揚?別爾津將軍麾下,并受其派遣前往東方,為了不給敵人留下口實,他以共產國際情報局遠東地區情報員的身份活動。
左爾格1929年11月啟程前往柏林,在那里取得德國護照,并獲得了《德意志糧食報》特派記者頭銜,以及一家社會學雜志的供稿合同。1930年1月10日來到上海,入住沙遜大廈的華懋飯店(Cathay Hotel),化名亞歷山大?約翰遜。左爾格的公開使命是研究銀行業務,這是他在漢堡經濟學院研究過的課題。在上海時,左爾格又得到了一項來自德國化學學會的委托,調查中國市場銷售法本工業公司產品的可能性。他受到德國駐上海領事波爾希的熱情歡迎。波爾希把他介紹給了在華的德國軍事顧問們,在他們眼中,左爾格“既有魅力又漂亮,他有一個狹長的腦袋,一頭濃密而卷曲的頭發,臉上已經有了皺紋,一雙深藍色的眼睛,鑲著一圈深色的睫毛,他有一張輪廓漂亮的嘴”。在社交場合,他風度翩翩,器宇不凡,頗有人緣。以后,左爾格成了顧問團的常客,馮?科倫貝格上校又把左爾格引薦給了軍政部長何應欽,而這位上校不久就晉升為將軍,后來擔任上海總領事。左爾格回憶:“軍事顧問們經常邀請我去南京,他們也來上海看望我。”
左爾格曾說:“諜報工作是我所喜歡的,而且我認為自己適合干這行……我的性格、興趣和愛好,都使我傾向政治情報和軍事情報工作,而回避黨內爭論。”他接替了老資格的蘇聯在滬情報網的負責人亞歷山大?烏拉諾夫斯基。左爾格需要重建上海的情報網,他需要完成的任務包括: 第一,對南京政府社會、政治進行分析;第二,研究南京政府的軍事力量;第三,研究中國各派系的社會政治結構、軍事力量;第四,南京政府的內政與社會政策;第五,中國等各國尤其是日本對蘇聯的外交政策;第六,南京政府及各派系對美英日的政策;第七,列強在華軍事力量研究;第八,治外法權及租界問題;第九,中國工業概況及工人、農民狀況研究,等等。可以說,內容繁多,任務沉重,但左爾格仍充滿信心。
左爾格到上海后不久,便從收費昂貴的華懋飯店移住西藏路青年會大樓(今西藏路123號),最后定居在尾崎秀實的虹口居所,地址是施高塔路(今山陰路145弄2號),并以此為在滬基地而展開活動。[日] 尾崎秀樹: 《上海1930年》,巖波書店1990年版,第163頁。左爾格在上海時,喜歡騎摩托車,而且速度飛快,以至于曾因車禍而住進醫院。根據《遠東德國通訊錄》記載,他在上海有個私人信箱是1062號。他的上海情報網被蘇聯稱為“拉姆扎小組”。
拉姆扎小組
在上海落腳后,莫斯科給左爾格配備了幾位外僑核心成員,并日益擴大,形成了國際小組。
報務員馬克斯?克勞森,生于……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