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達訓詁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ISBN13:9787306049711
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大陸)
作者:卞仁海
出版日:2014/09/01
裝訂/頁數:平裝/295頁
規格:23.5cm*16.8cm (高/寬)
版次:1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以楊氏形義觀、音義觀、語義觀及其在訓詁中的運用作為闡明楊氏訓詁的主體;以楊氏的語法修辭觀及其在訓詁中的運用說明楊氏訓詁虛實兼治的特點;通過和章太炎、沈兼士、黃侃等三者的比較,說明楊氏訓詁的時代共性和個體特徵;從古籍整理、辭書編纂和文史研究等三方面舉例說明楊氏訓詁的應用;最後從形義之學、音義之學、語義之學、虛實兼治、專書訓詁等五個方面概括了楊氏訓詁的成就,並從宏觀角度指出楊氏訓詁的局限、以劄記的形式從微觀上提出了商榷意見。
作者簡介
卞仁海:男,博士,深圳大學師范學院對外漢語教育系副教授,從事訓詁學、詞源學、避諱學研究。迄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40篇,出版學術專著3部,參編教材2部,主持省(部)、市、校級科研項目5項。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楊樹達生平、著述
一、幼承家學(1885-1897)
二、問師求學(1897-1911)
三、設教治學(1911-1956)
第二節 楊樹達的訓詁著作及其研究現狀
一、楊樹達的訓詁著作
二、楊樹達訓詁之研究現狀
第三節 本書的研究意義及所用材料
一、研究目的及意義
二、本書所使用的楊氏訓詁材料
第二章 楊樹達訓詁的學術背景
第一節 段王后學
一、乾嘉學派的訓詁學
二、楊氏的歷史繼承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楊樹達生平、著述
一、幼承家學(1885-1897)
二、問師求學(1897-1911)
三、設教治學(1911-1956)
第二節 楊樹達的訓詁著作及其研究現狀
一、楊樹達的訓詁著作
二、楊樹達訓詁之研究現狀
第三節 本書的研究意義及所用材料
一、研究目的及意義
二、本書所使用的楊氏訓詁材料
第二章 楊樹達訓詁的學術背景
第一節 段王后學
一、乾嘉學派的訓詁學
二、楊氏的歷史繼承
第二節 湘學余緒
一、湘學、皖派兼承
二、為學獨立、致用
第三節 時代影響
一、近代語源學
二、近代甲金學
第三章 楊樹達的文字觀及其在訓詁中的應用
第一節 楊樹達的文字觀
一、文字和語言
二、文字的演變
三、文字的歧異
四、文字的構造
五、文字形義密合
第二節 古文字字形的利用
一、古籀的利用
二、甲金文字的利用
第三節 文字歧異的利用
一、異體字的利用
二、古今字的利用
三、通假字的利用
四、形訛字的利用
五、異文的利用
第四章 楊樹達的音義觀及其在訓詁中的應用
第一節 楊樹達的音義觀
一、楊樹達的假借觀
二、楊樹達的聲義觀
第二節 形聲字的利用
一、形符的利用
二、聲符的利用
第三節 聲音的運用
一、破假借
二、聲訓
第五章 楊樹達的語義觀及其在訓詁中的應用
第一節 楊樹達的語義觀
一、“義為之主”
二、語義規律的揭示和利用
第二節 詞義的辨析
一、同源同義詞的辨析
二、非同源同義詞的辨析
第三節 詞義的引申
一、明本義
二、明引申義
三、明語源義
第六章 楊樹達的語法修辭觀及其在訓詁中的應用
第一節 楊樹達的語法觀及其訓詁應用
一、楊氏的語法研究
二、虛實交會——語法和訓詁
三、楊樹達運用文法訓詁例舉
第二節 楊樹達的修辭觀及其訓詁應用
一、楊樹達的修辭研究
二、楊樹達運用修辭訓詁例舉
第七章 語源、訓詁研究:楊樹達與章太炎、沈兼士和黃侃
第一節 語源研究:楊樹達與章太炎
一、章氏的影響
二、楊氏的精進
三、共有的局限
第二節 語源研究:楊樹達與沈兼士
一、略同的轉精之處
二、學術旨趣的不同
第三節 訓詁、語源研究:楊樹達與黃侃
一、訓詁理論與實踐
二、語源研究
第八章 楊樹達之訓詁在諸多方面的應用
第一節 古籍整理及閱讀
一、版本
二、校勘
三、注釋
四、標點
五、校訂《說文》
第二節 辭書編纂
一、《詞詮》的編纂
二、“新式字典”的設想
三、楊氏訓詁材料用于辭書編纂例舉
第三節 文史研究及其它
一、語言研究
二、文學研究
三、史學研究
四、中外文化交流
第九章 楊樹達的訓詁成就和局限
第一節 成就及影響
一、形義之學
二、音義之學
三、語義之學
四、虛實兼治
五、專書訓詁
第二節 局限與商榷
一、宏觀審視
二、個案商榷(凡24例)
第一節 楊樹達生平、著述
一、幼承家學(1885-1897)
二、問師求學(1897-1911)
三、設教治學(1911-1956)
第二節 楊樹達的訓詁著作及其研究現狀
一、楊樹達的訓詁著作
二、楊樹達訓詁之研究現狀
第三節 本書的研究意義及所用材料
一、研究目的及意義
二、本書所使用的楊氏訓詁材料
第二章 楊樹達訓詁的學術背景
第一節 段王后學
一、乾嘉學派的訓詁學
二、楊氏的歷史繼承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楊樹達生平、著述
一、幼承家學(1885-1897)
二、問師求學(1897-1911)
三、設教治學(1911-1956)
第二節 楊樹達的訓詁著作及其研究現狀
一、楊樹達的訓詁著作
二、楊樹達訓詁之研究現狀
第三節 本書的研究意義及所用材料
一、研究目的及意義
二、本書所使用的楊氏訓詁材料
第二章 楊樹達訓詁的學術背景
第一節 段王后學
一、乾嘉學派的訓詁學
二、楊氏的歷史繼承
第二節 湘學余緒
一、湘學、皖派兼承
二、為學獨立、致用
第三節 時代影響
一、近代語源學
二、近代甲金學
第三章 楊樹達的文字觀及其在訓詁中的應用
第一節 楊樹達的文字觀
一、文字和語言
二、文字的演變
三、文字的歧異
四、文字的構造
五、文字形義密合
第二節 古文字字形的利用
一、古籀的利用
二、甲金文字的利用
第三節 文字歧異的利用
一、異體字的利用
二、古今字的利用
三、通假字的利用
四、形訛字的利用
五、異文的利用
第四章 楊樹達的音義觀及其在訓詁中的應用
第一節 楊樹達的音義觀
一、楊樹達的假借觀
二、楊樹達的聲義觀
第二節 形聲字的利用
一、形符的利用
二、聲符的利用
第三節 聲音的運用
一、破假借
二、聲訓
第五章 楊樹達的語義觀及其在訓詁中的應用
第一節 楊樹達的語義觀
一、“義為之主”
二、語義規律的揭示和利用
第二節 詞義的辨析
一、同源同義詞的辨析
二、非同源同義詞的辨析
第三節 詞義的引申
一、明本義
二、明引申義
三、明語源義
第六章 楊樹達的語法修辭觀及其在訓詁中的應用
第一節 楊樹達的語法觀及其訓詁應用
一、楊氏的語法研究
二、虛實交會——語法和訓詁
三、楊樹達運用文法訓詁例舉
第二節 楊樹達的修辭觀及其訓詁應用
一、楊樹達的修辭研究
二、楊樹達運用修辭訓詁例舉
第七章 語源、訓詁研究:楊樹達與章太炎、沈兼士和黃侃
第一節 語源研究:楊樹達與章太炎
一、章氏的影響
二、楊氏的精進
三、共有的局限
第二節 語源研究:楊樹達與沈兼士
一、略同的轉精之處
二、學術旨趣的不同
第三節 訓詁、語源研究:楊樹達與黃侃
一、訓詁理論與實踐
二、語源研究
第八章 楊樹達之訓詁在諸多方面的應用
第一節 古籍整理及閱讀
一、版本
二、校勘
三、注釋
四、標點
五、校訂《說文》
第二節 辭書編纂
一、《詞詮》的編纂
二、“新式字典”的設想
三、楊氏訓詁材料用于辭書編纂例舉
第三節 文史研究及其它
一、語言研究
二、文學研究
三、史學研究
四、中外文化交流
第九章 楊樹達的訓詁成就和局限
第一節 成就及影響
一、形義之學
二、音義之學
三、語義之學
四、虛實兼治
五、專書訓詁
第二節 局限與商榷
一、宏觀審視
二、個案商榷(凡24例)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