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中國危機管理報告(2014)(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危機管理報告(2014)(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5 元
定價
:NT$ 270 元
優惠價
872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現階段,危機常態化、公共化的特征日益明顯。“中國危機管理”年度報告是國內此類研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著作之一。本報告是自2005年來的第六部,主題是現代性危機。
現代性是源自西方啟蒙運動的一整套觀念設計和社會安排。就觀念而論,現代性意味著人的理性、主體性和自由,讓人成為認知、行動和權利的主體;在社會安排上,現代性主要表現為以科技創新、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和民主化為主要內容的現代化。中國是否遵循現代性的一般譜系?如何克服現代性危機?如何促進傳統、現代性與后現代性的對話?如何形塑轉型期的社會認同?互聯網及其主導的媒介融合將給這些問題帶來哪些改變?是帶來更多希望,還是加劇危機?本報告試圖通過記述和討論一些表征現代性、現代性危機、消費文化的案例,初步提出和解釋上述問題。
書名中的2014指的是出版年份。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胡百精,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公共傳播與社會認同。著有《危機傳播管理》、《公共關系學》、《危機管理》,主編有《中國危機管理報告(2005)》、《中國危機管理報告(2006)》、《中國危機管理報告(2007)》、《中國危機管理報告(2008—2009)》。 
副主編簡介 張迪,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公共關系,獲得美國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大眾傳播學博士、應用統計學碩士學位。進入學術界前曾供職于《中國日報》經濟部與中央電視臺英語頻道。

目次

第一卷 互聯網與重建現代性
替代與重建
危機與對話
重申啟蒙
第二卷 當代中國電視文化中現代性元素的基因與復興———以《舌尖上的中國》為例
一、不充分的紀實精神
二、高蹈的唯美主義
三、民族身份建構
四、文化現代性語境下的《舌尖上的中國》
第三卷 找回失落的現代性———對微電影文化的解讀
微電影的前世今生
有克制的反抗
機構的力量
微電影與中國的“后現代狀況”
重建現代性
第一卷 互聯網與重建現代性 
替代與重建 
危機與對話 
重申啟蒙 
第二卷 當代中國電視文化中現代性元素的基因與復興———以《舌尖上的中國》為例 
一、不充分的紀實精神 
二、高蹈的唯美主義 
三、民族身份建構 
四、文化現代性語境下的《舌尖上的中國》 
第三卷 找回失落的現代性———對微電影文化的解讀 
微電影的前世今生 
有克制的反抗 
機構的力量 
微電影與中國的“后現代狀況” 
重建現代性 
第四卷 解放主體性———從《中國好聲音》看大眾文化中蘊含的啟蒙意義 
工具理性:科層制下歌者實現躍層 
反抗同質:專業力量成就多元類型 
個體價值:“中國夢”的追尋與實現 
主體性如何解放 
第五卷 從溝通到參與———2012年《人民日報》法人微博對中國現代性的書寫 
改革黨報:怎樣的開始 
溝通網民:怎樣的表征 
參與進步:怎樣的改革 
追問明天:怎樣會更好 
第六卷 消費社會與商品行動主義———以多芬“真美行動”為例 
商品行動主義產生的語境 
“真美運動”在歐美市場的成功與在中國市場不成功原因之分析 
商品行動主義在中國 
第七卷 財富傳承與價值重建———媒介鏡像中的“富二代” 
初始報道及其文化隱喻:社會變遷中“富二代”的粉墨登場 
從產業繼承人到特權代表者:“富二代”身份標簽的多種定義 
道德恐慌與事實還原:“富二代”焦點事件中的雙重追問 
利益協調和理性對話:“富二代”社會問題中的價值重構 
第八卷 “春天里”的故事———從草根吶喊到媒體狂歡 
事件回放:“春天里”的故事 
作為“共享空間”的中國互聯網 
三、中國當代跨媒體事件研究的路徑 
第九卷 廣告角色變化與消費文化變遷 
多元因素影響下的廣告與消費 
“生活指南”、“銷售助推器”與“娛樂工具” 
“符號機器”、“造夢師”與“身份標簽” 
“認同粘合劑”:與消費者構建價值共同體 
第十卷 現代性語境下的中國公共關系發展進路 
新啟蒙 
引進 
脫軌 
合法性危機 
策劃熱 
市場邏輯 
風險社會 
消費文化 
新媒體 
全球化

顯示全部信息

書摘/試閱

“符號—消費”、“能指—擬象”、“解構—碎片”的消費邏輯滲透到后現代社會的所有領域,政治和商業在意義缺失的市場上販賣符號價值。這些價值既非此岸實在的“有用”,亦非彼岸靈明朗耀的信念之火,不過是欲望而已。“欲望并不能滿足欲望,相反,欲望使欲望成為欲望。”媒體翻來覆去地講述諸如成功、財富、“與眾不同”、“更勝一籌”、“做我自己”之類的欲望故事,而當終極價值缺席,它們空洞且速朽。生命無意義的痛感只能暫時、表面、局部地被消費的快感所緩解和麻痹。按照后現代性的路線,人從理性和結構的限制中逃逸出來,卻可能失去心靈庇護之所,所得到的不過是浮萍般的“自由”———無依無靠,而非自由自在;現代社會在“去中心”之后,未必迎來眾所期待的“多中心”,而很可能是虛無、毀滅的“無中心”。如是,后現代性試圖超越現代性,而在“怎么辦”的問題上卻滑向虛無和毀滅,勾畫了一個令人沮喪的未來。在抵達意義沉淪的宿命之前,我們需要把眼光投向前述的第二種可能性———重建現代性,即承認現代性的局限,在與后現代性的對話中,重新發現社會進步的動力之源、歷史方位和意義之所在。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