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本書扼要介紹了《黃帝內經》的學術傳承、基本學術思想和學習《黃帝內經》的常用方法,并在全面理解原著精神的基礎上對《黃帝內經》原文逐字逐句進行白話解讀,對原文中需要改誤、刪衍、補脫、移文、存疑等處以注釋的形式加以說明。
作者簡介
吳顥昕,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省中西醫結合腦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腦病學基礎實驗室主任、中醫基礎理論與內經教研室副主任,長期從事中醫基礎理論與《內經選讀》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唐雪梅,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醫學博士。從事《內經》的教學、科研及中醫臨床工作20余年,研究方向為《內經》五臟病機及其治法研究,擅長運用經典理論指導臨床實踐。
名人/編輯推薦
中醫必讀之書《黃帝內經》全注全譯全書;權威專家解讀《黃帝內經》最新普及讀本。
《黃帝內經》創立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奠定了中醫學的發展基礎,是學習中醫的必讀之書;本書集南京中醫藥大學知名教授數十年研究、講授《黃帝內經》最新成果之大成;本書集《黃帝內經》原文、考證、導讀、注釋、譯文于一書 。
目次
九針十二原第一|024
本輸第二|029
小針解第三|035
邪氣藏府病形第四|038
根結第五|045
壽夭剛柔第六|049
官針第七|052
本神第八|056
終始第九|059
經脈第十|066
經別第十一|080
經水第十二|082
經筋第十三|085
骨度第十四|091
原序|023
九針十二原第一|024
本輸第二|029
小針解第三|035
邪氣藏府病形第四|038
根結第五|045
壽夭剛柔第六|049
官針第七|052
本神第八|056
終始第九|059
經脈第十|066
經別第十一|080
經水第十二|082
經筋第十三|085
骨度第十四|091
五十營第十五|092
營氣第十六|093
脈度第十七|094
營衛生會第十八|096
四時氣第十九|099
五邪第二十|101
寒熱病第二十一|102
癲狂第二十二|104
熱病第二十三|107
厥病第二十四|111
病本第二十五|113
雜病第二十六|114
周痹第二十七|116
口問第二十八|117
師傳第二十九|120
決氣第三十|123
腸胃第三十一|124
平人絕谷第三十二|125
海論第三十三|126
五亂第三十四|127
脹論第三十五|128
五癃津液別第三十六|131
五閱五使第三十七|132
逆順肥瘦第三十八|134
血絡論第三十九|136
陰陽清濁第四十|138
陰陽系日月第四十一|139
病傳第四十二|140
淫邪發夢第四十三|142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第四十四
|143
外揣第四十五|145
五變第四十六|147
本藏第四十七|150
禁服第四十八|156
五色第四十九|159
論勇第五十|164
背腧第五十一|166
衛氣第五十二|167
論痛第五十三|169
天年第五十四|169
逆順第五十五|171
五味第五十六|172
水脹第五十七|173
賊風第五十八|175
衛氣失常第五十九|176
玉版第六十|178
五禁第六十一|182
動輸第六十二|183
五味論第六十三|185
陰陽二十五人第六十四
|186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192
百病始生第六十六|195
行針第六十七|198
上膈第六十八|199
憂恚無言第六十九|200
寒熱第七十|201
邪客第七十一|202
通天第七十二|207
官能第七十三|211
論疾診尺第七十四|216
刺節真邪第七十五|219
衛氣行第七十六|227
九宮八風第七十七|230
九針論第七十八|233
歲露論第七十九|240
大惑論第八十|244
癰疽第八十一|247
上古天真論篇第一|255
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257
生氣通天論篇第三|260
金匱真言論篇第四|263
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265
陰陽離合論篇第六|272
陰陽別論篇第七|274
靈蘭秘典論篇第八|276
六節藏象論篇第九|277
五藏生成篇第十|281
五藏別論篇第十一|283
異法方宜論篇第十二|284
移精變氣論篇第十三|286
湯液醪醴論篇第十四|288
玉版論要篇第十五|289
診要經終論篇第十六|291
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293
平人氣象論篇第十八|299
玉機真藏論篇第十九|303
三部九候論篇第二十|309
經脈別論篇第二十一|312
藏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314
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318
血氣形志篇第二十四|320
寶命全形論篇第二十五
|321
八正神明論篇第二十六
|324
離合真邪論篇第二十七
|326
通評虛實論篇第二十八
|329
太陰陽明論篇第二十九
|332
陽明脈解篇第三十|334
熱論篇第三十一|334
刺熱論篇第三十二|337
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339
逆調論篇第三十四|341
瘧論篇第三十五|343
刺瘧篇第三十六|347
氣厥論篇第三十七|349
咳論篇第三十八|350
舉痛論篇第三十九|351
腹中論篇第四十|354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356
風論篇第四十二|359
痹論篇第四十三|361
痿論篇第四十四|364
厥論篇第四十五|365
病能論篇第四十六|368
奇病論篇第四十七|370
大奇論篇第四十八|372
脈解篇第四十九|375
刺要論篇第五十|378
刺齊論篇第五十一|379
刺禁論篇第五十二|379
刺志論篇第五十三|381
針解篇第五十四|382
長刺節論篇第五十五
|384
皮部論篇第五十六|386
經絡論篇第五十七|387
氣穴論篇第五十八|388
氣府論篇第五十九|390
骨空論篇第六十|392
水熱穴論篇第六十一
|395
調經論篇第六十二|397
繆刺論篇第六十三|401
四時刺逆從論篇第六十四
|405
標本病傳論篇第六十五
|407
天元紀大論篇第六十六
|409
五運行大論篇第六十七
|412
六微旨大論篇第六十八
|418
氣交變大論篇第六十九
|423
五常政大論篇第七十|431
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
|444
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468
著至教論篇第七十五|486
示從容論第七十六
|487
疏五過論篇第七十七|489
徵四失論篇第七十八|492
陰陽類論篇第七十九|493
方盛衰論篇第八十|495
解精微論篇第八十一|497
〔附〕《黃帝內經·素問》遺篇|499
刺法論篇第七十二|499
本病論篇第七十三
書摘/試閱
導讀DAODU〖〗黃帝內經全注全譯讀本《黃帝內經》簡稱《內經》,是現存最早的、內容最為完整與系統的、對中醫學發展影響最大的醫學典籍。它創立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奠定了中醫學的發展基礎。千百年來,《內經》作為中醫學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不僅僅構建了中醫的理論基礎,其中的許多基本原則更是有效地指導著中醫的臨床實踐,同時也為當代醫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與借鑒,因而成為每位中醫人必讀之書。由于《內經》的成書年代久遠,文字古奧晦澀,義理艱深難懂,且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原文出現衍、誤、移、脫、倒等情況,給學習與研究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為此我們編寫了這本《黃帝內經全注全譯讀本》。在閱讀本書之前,為了讓讀者對《內經》一書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現從成書年代、學術思想、歷代注家及其代表著作等方面作一簡單介紹,以供閱讀時參考。
一《內經》的成書年代及傳承對于《內經》的成書年代,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歸納起來大概有以下幾種觀點:①黃帝時代;②戰國時期;③秦漢之際;④漢代,主要是西漢時期。目前比較公認的《內經》成書年代是在西漢中晚期,其依據主要是目錄學。現存文獻中最早記載《內經》一書的是《漢書·藝文志》,書中寫到“黃帝內經十八卷”,并與《黃帝外經》、《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白氏內經》、《白氏外經》、《旁篇》等共為“醫經七家”。《漢書·藝文志》是東漢班固根據西漢《七略·藝文志》摘編而成。《七略·藝文志》由西漢劉歆所撰。漢成帝時(公元前32年),劉向、劉歆父子奉命整理和編輯先秦及當時的文獻,為每種書編撰敘錄一篇,后將各書敘錄匯輯成一書,劉向謂之《別錄》。其子劉歆加以整理而成《七略》,因是摘取《別錄》內容成書,比較簡略,所以叫做“略”。全書分為七大類:輯略、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數術略和方技略,是我國第一部綜合性的系統反映國家藏書的分類目錄,可惜此書已亡佚,但其主要內容由《漢書·藝文志》得以保存。上述資料可證明《內經》的成書年代當不晚于公元前32年。《史記》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該書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收錄了包括醫史人物及醫學著作在內的歷史科技文化及人物史料。《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蒼公年輕的時候喜歡醫術,但開始時治療效果欠佳,后得到公乘陽慶傳授的一批醫書,包括《上下經》、《五色診》、《奇咳術》、《揆度》、《陰陽外變》、《藥論》、《石神》、《接陰陽禁書》等,3年之后“即嘗已為人治,診病決死生,有驗,精良”。公乘陽慶所授醫書《內經》中多有提及,如《素問·病能論》云:“《上經》者,言氣之通天也;《下經》者,言病之變化也;《金匱》者,決死生也;《揆度》者,切度之也;《奇恒》者,言奇病也。”上述資料相互印證,說明《史記》中所記載的醫書確實存在,且這些醫書具有極高的醫學價值,所以蒼公學習之后醫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作為中醫學重要典籍的《內經》一書《史記》中未見記載。《史記》成書于公元前104至公元前91年。由此目前學者認為《內經》的成書時間很有可能在《史記》之后、《七略》之前的公元前1世紀內。
《內經》成書之后至魏末皇甫謐撰《針灸甲乙經》時,《漢書·藝文志》所說十八卷本《內經》傳本已無文獻記載。晉代皇甫謐在《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序》云:“按《七略》、《藝文志》,《黃帝內經》十八卷。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亦即是說18卷本《內經》至皇甫謐時已被分為《素問》、《九卷》或《針經》(唐·王冰始稱《靈樞》)兩本書。
《內經》18卷如何被分為《素問》、《靈樞》兩本書已無法詳考,《素問》之名起于何時亦無從考證。目前所見最早的關于《素問》的記載是東漢末年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自序,序中提及:“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但張仲景并未說明《素問》和《九卷》就是《七略·藝文志》所說的18卷《內經》。直至魏末皇甫謐在《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序》中才明確《內經》18卷由《素問》9卷與《針經》9卷組成。《素問》流傳至南朝齊梁間,全元起對《素問》進行了注釋訓解,全氏注解《內經》時只存8卷,第七卷已經亡佚。唐初楊上善將《靈樞》、《素問》全部打亂,依攝生、陰陽、人合、臟腑、經脈等十九大內容分類編寫成《黃帝內經太素》30卷,可惜的是《黃帝內經太素》在南宋以后徹底失傳,在日本亦失傳近5個世紀之后直至19世紀20年代重新發現后才傳回中國,因此明、清兩代對《黃帝內經太素》的研究基本處于空白狀態。中唐時期的王冰,因感《素問》“世本紕繆,篇目重疊,前后不倫,文義懸隔,施行不易”,從唐玄宗天寶十年(公元751年)至唐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整整12年的時間,以全元起本為祖本,重新對《素問》進行了編次和注釋。將《素問》由9卷改編為24卷,每篇的內容依次按養生、陰陽、藏象、診法、病能、經絡、治法等排列,反映了整理注釋者從防到治、由理到法的科學方法思想,并增補了早已亡佚的第七卷的內容,即五運六氣學說的內容,后來又經過宋朝的林億等校正而流傳至今。王、林注本問世后,即成為最為醫家認可的《素問》文字依據。曾有宋、金、元、明、清以及近、現代多種刊本。其中重要的版本有現存最早的金刻殘存13卷本,元代古林書堂本、明代的熊宗立本、田經本、趙府居敬堂刊本以及顧從德本,其中顧從德本流傳較廣。
《靈樞》最早稱為《九卷》,《九卷》的名稱也是首見于東漢末年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并沿用了很長一個時期。晉王叔和《脈經》中也稱《靈樞》為《九卷》,至皇甫謐《甲乙經》才開始叫《針經》。然而他在文中引用《靈樞》經文時,仍然多稱《九卷》。《靈樞》之名,最早見于王冰所作的《黃帝內經素問注》,其序云:“《素問》即其經之九卷也,兼《靈樞》九卷,乃其數焉。”《靈樞》在一個很長的時期亡佚不傳。北宋元祐八年,高麗獻來《黃帝針經》,宋哲宗即下詔頒發天下。南宋紹興二十五年,史崧“校正家藏舊本《靈樞》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釋,附于卷末,勒為二十四卷”,刊行流傳至今,此為現存最早版本的《靈樞》。1956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據明趙府居敬唐本影印,1963年校勘簡體橫排鉛印,為現今通行本。
史崧在《靈樞經敘》中說:“昔黃帝作《內經》十八卷。《靈樞》九卷,《素問》九卷,乃其數焉。世所奉行唯《素問》耳。越人得其一二而述《難經》,皇甫謐次而為《甲乙》,諸家之說,悉自此始。其間或有得失,未可為后世法。”此言道出了中醫學術之源,高度評價了《內經》的學術價值,同時也指出后世醫家詮釋《內經》之失:一是重《素問》,而輕《靈樞》;二是對《內經》多有誤讀。《靈樞》重論經絡與刺法理論,故唐以前又稱《針經》。經絡與臟腑同為人體重要之組織結構,是中醫學基本特點之一“整體觀念”之客觀基礎,不學經脈根本無法理解中醫臟腑之間的生理及病理關系,故《靈樞·經脈》云:“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粗之所易,上之所難也。”明代李梴在《醫學入門》中亦云:“醫者不明經絡,猶人夜行無燭。”仲景明經脈,創“六經辨證”之法;張元素明經脈,立“藥物歸經”與“引經報使”之說;葉天士明經脈,闡述“久病入絡”之理。由是觀之,《靈樞》一書對中醫理論及臨床發展的價值絲毫不遜于《素問》。
二《內經》的基本學術思想《內經》的基本學術思想是以古代樸素的唯物辯證觀為基礎的,其基本內容包括生命的唯物觀、生命的整體觀以及生命的恒動觀。
(一)生命的唯物觀
《內經》的生命唯物觀主要體現在“氣一元論”。所謂“元氣”也稱作“精氣”,《管子·內業》云:“精也者,氣之精者也。”就是說,“精氣”是氣的最精粹部分。又云:“凡物之精,此(比)則為生。下生五谷,上為列星。”認為精氣是構成天地萬物的原始物質,而精氣又是永恒運動的,一氣而分化為陰陽、四象、五行以至萬事萬物,從而構成如此千差萬別、多彩多姿的世界。在這種唯物思想的影響下,《內經》認為氣是生命的本原,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如《素問·寶命全形論》云:“天地合氣,命之曰人。”《靈樞·天年》亦云:“人之始生,何氣筑為基,何立而為楯……以母為基,以父為楯。”即人的生命是父母之精氣所產生。氣亦是構成一切組織器官的基本要素,所以《內經》中有“陽氣”、“營氣”、“衛氣”、“臟腑之氣”、“經絡之氣”等名稱。
氣不僅是構成人體的物質基礎,也是維持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的物質。如《素問·六節臟象論》云:“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氣與味經口鼻進入人體后,經過一定的氣化過程轉化為機體各部分的生命物質,即五藏之精氣。
此外《內經》認為人的精神活動亦是精氣活動的產物。如《靈樞·天年》云:“血氣已和,榮衛已通,五臟已成,魂魄畢具,乃成為人。”《素問·六節臟象論》亦云:“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內經》中還將人的精神活動歸心所主,但分屬于五臟,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腎藏志。明確指出了五藏精氣運動是人體精神情志產生的物質基礎,人的精神情志活動是在五藏精氣活動的基礎之上產生的高級生理活動。由此可見《內經》在物質與意識關系這一對哲學問題上堅持了唯物的觀點。
(二)生命的整體觀
所謂“生命的整體觀”,在《內經》理論中主要體現在“天人合一”。天,指自然;天人合一意思泛指人與自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首先,《內經》認為人是由天地之間陰陽二氣交互作用所產生的,《靈樞·本神》說得最為明白:“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即自然賦予了形成人類生命的物質與特性。其次《內經》認為人與天地自然共同具有陰陽五行之結構。如《素問·金匱真言論》云:“故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故人亦應之。”說明人體具有與自然相同的陰陽時空結構。
《內經》認為人與自然萬物之間具有相同的陰陽消長及五行生克制化機制,而自然界的陰陽消長及五行生克機制勢必對人體的生理造成影響。如《靈樞·五癃津液別》云:“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則為溺……”指出了天氣的冷熱對人體汗液及尿液的影響。自然界陰陽的消長亦對人體病理變化產生不同的影響,如《素問·咳論》云:“五藏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藏各以治時,感于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則為泄,為痛。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明確說明五臟的受病與本臟相應的季節密切相關。
《內經》認為人與社會亦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人是社會的組成部分,人能影響社會,社會的變動亦會影響人體的生理功能活動。故《靈樞·逆順肥瘦》云:“圣人之道也,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數,法式檢押,乃后可傳焉。”所謂“人事”即人際關系相關的社會領域,“合于人事”即是說人必須與社會和諧。
人自身亦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內經》理論體系將人體的各種組織臟器,按其功能特性,概括為五臟、六腑和奇恒之腑三大類,并按它們功能活動聯系的規律,分別構成了以五臟為主體的5個功能活動系統。并指出,人體以五臟功能活動為主體的系統,是通過經絡系統聯系和溝通的。
總之,《內經》把人體看成一個以五臟為中心的整體,同時人和自然界以及社會也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這種整體觀念,貫穿于《內經》整個理論體系之中,成為中醫理論體系最重要的特點之一。
(三)生命恒動觀
恒動,即永恒運動。《內經》認識自然以及人體的生理、病理變化,無一不是從運動與變化的觀點認識問題與解決問題的。
《內經》認為自然界與人體在陰陽二氣的相互作用之下,不斷地運動、發展與變化。如《素問·氣交變大論》云:“五運更始,上應天期,陰陽往復,寒暑相迎。”
氣是構成人體生命的物質基礎,人的生命活動即是氣的升降出入運動的結果,故《素問·六微旨大論》云:“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則分之,生化息矣。”即生命力主要體現于氣的運動與變化,沒有了氣的運動與變化,生命亦即不存在。
疾病亦是一個不斷運動與變化的病理過程。如《素問·熱論》曾詳細而具體描述熱病的發生、發展與變化:“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于目,故身熱,目疼而鼻干,不得臥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于耳,故胸脅痛而耳聾。”運用運動與變化的觀點分析、認識人體疾病發生與發展,并針對疾病發生、發展與變化的不同階段而且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即所謂“辨證論治”,它是中醫治療疾病最重要的特點之一。
三《內經》的基本內容《內經》一書,包括《素問》、《靈樞》兩個部分,計162篇文章,涵蓋了哲學、醫學、藥物學、天文、歷法、氣象、物候、心理等許多學科的內容,可稱為古代的百科全書。就醫學知識而言,包括中醫基礎理論與醫療技術兩大類,現將其主要內容簡介如下。
(一)養生學說
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亦稱“攝身”、“道生”。養生學說是研究如何保養身心以增強體質、避免邪氣、預防疾病,以達到延年益壽的原則和方法的學說。《內經》十分重視養生對人類預防疾病的重要性,在《素問》前3篇,即《上古天真論》、《四氣調神大論》、《生氣通天論》中就作了集中論述。
《內經》中的養生學說,提出了養生的目標,即天年學說。認為通過合理的養生,人人皆可“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所謂“天年”即自然壽命。
《內經》提出了完整的養生法則:一是法于陰陽,即養生應符合自然界陰陽的變化消長規律;二是和于術數,即恰當運用養生的方法;三是飲食有節;四是起居作息有規律;五是勞作不違常度。
《內經》在養生學說中還強調了“未病先防”的預防學思想。《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以“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作比喻,充分說明平時注重養生以防疾病的重要意義。
(二)陰陽五行學說
陰陽,是抽象出來的泛指一切相互關聯的事物或現象,及某些事物或現象所存在的相對屬性,是古人用以認識和解釋自然的方法與手段。《內經》在總結前人成就的基礎上,將陰陽這一哲學范疇科學地運用于醫學領域,使之成為整個中醫學術思想的指導。《內經》認為:事物的陰陽對立統一是自然界萬事萬物的普遍規律。天地間任何事物,都包含著相互對立、相互統一的矛盾的兩個方面,即陰陽。事物的陰陽屬性之間有著相互交感、對立、互根、消長和轉化的關系。事物的陰陽屬性具有相對性,這種相對性一方面表現為根據劃分標準不同,事物的陰陽屬性不同,并且在一定條件下,事物的陰陽屬性可以互相轉化;另一方面表現于事物陰陽屬性的無限可分性。《內經》認為生命就是陰陽二氣的運動與變化,“陽化氣,陰成形”是生命體內物質代謝的主要形式;“陰平陽秘”的動態平衡是生命體健康的標志;“陽盛則熱,陰盛則寒”、“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則是疾病發生、發展、變化的基本原因;“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提示陰陽是診察分析疾病的總綱;“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則說明中醫治療疾病的根本目標是協調陰陽的平衡。可見陰陽學說是《內經》的理論工具和方法論,是中醫理論體系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中醫工作者必須要熟練掌握,并能靈活運用于臨床。
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樸素的哲學思想,是關于物質存在形式及其運動變化的方法論,用以闡釋人體的組織、生理、病理的結構與發展變化,是《內經》理論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內經》對五行學說的運用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一是用五行進行事物的歸類。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藏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將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的各種事物和現象按五行規律進行了歸類。二是運用五行學說說明人體的生理與病理。五行之間具有相互資生、相互助長的關系,叫做相生。另一方面,五行之間還有相互克制、相互制約的關系。根據五行生克的關系,《內經》認為人體的臟腑器官也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如《素問·六微旨大論》所云:“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外列盛衰,害則敗亂,生化大病。”臟腑之間相互制約以防止臟器的功能太過稱為“承”;某一臟腑的功能太過,則稱為“亢”;某一臟腑失去了其他臟腑對它的制約稱為“害”。五行的相生與相克原理揭示了人體正常的生理關系,而五行的相乘與相侮則揭示了五臟之間的病理關系,所謂“乘”就是乘虛侵襲,所謂“侮”即恃強凌弱。即《素問·五運行大論》所云:“氣有余,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侮而輕之。”說明每一臟腑器官在太過的情況下就會打亂生克關系,對“我克”的某一臟發生超過正常限度的克制,即“乘”;同時對“克我”的某一臟反過來加以欺凌,即“侮”。三是運用五行學說指導疾病的診斷、治療及預后的判斷。《內經》常常根據五行屬性歸類和生克乘侮規律,對疾病進行診斷;在治療上也應利用五行之間的生克關系來達到治療目的。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怒傷肝,悲勝怒。”悲為肺志,屬金;怒為肝志,屬木。金能克木,所以悲勝怒。
(三)藏象學說
藏象學說是研究臟腑、經脈、形體官竅的形態結構、生理活動規律及其相互關系的理論,是中醫理論體系的核心。
“藏象”二字,始見于《素問·六節藏象論》。“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處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于夏氣……肺者,氣之本……”所謂“藏”,同臟,指藏于體內的臟腑;“象”的含義有三,一指臟器的形象;二指征象,由于人體是一個保持動態平衡的整體,臟腑的生理活動必然有表現于體表的現象,這就是征象。三指比象,就是根據天人相應的觀點,人與自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將人體的結構和功能與自然物象相比擬。《內經》在當時的解剖知識和對人體生理病理認識的基礎之上,運用觀察方法、系統方法、解剖方法、取類比象及醫療實踐反證等方法完成了人體組織器官的命名和歸類,創立了以“四時五臟陰陽”理論為核心的外應五時、五方、五氣、五色、五味、五音,內系五臟、六腑、奇恒之腑、五體、五官、五華等以五臟為主體的五個功能活動系統。同時還闡明了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精、氣、血、津液的生成、分布、形態和作用,以及體內水谷運化、氣血運行、精神情志等生理活動變化的規律。
(四)經絡學說
經絡,是人體的又一組織結構,它與臟腑器官共同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經絡學說就是研究人體經絡系統的組成內容、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臟腑關系的學說。《內經》關于經絡學說的主要貢獻有三:一是創建了以十二經脈為主、奇經八脈為輔,內聯五臟六腑,外系經筋、皮部完整的經絡系統。二是論述了經脈的病候、經脈病證的辨證方法并創造性地運用六經來認識外感疾病的主癥、傳變規律以及對治療的指導意義。三是對俞穴的作用有了較為深入的認識。在《內經》中有俞(腧、輸)節、氣穴和氣府等名稱,是臟腑經絡氣血輸注于體表的部位,針灸、按摩俞穴可以治療疾病,是針灸等治療施術的重要部位。《內經》記載了大約160個穴位,并對一些特殊的俞穴,如井、滎、輸、原、經、合穴以及背腧穴等進行了論述。
0(五)病因與病機學說
病因是導致人體發生疾病的原因,又稱“致病因素”、“病邪”或“病原”。《內經》在人與自然對立統一和形神統一觀念的基礎上,提出外在自然氣候風、雨、寒、熱、暑、濕、燥、火的反常和內在情志喜、怒、憂、思、悲、恐、驚的刺激,是導致疾病發生的兩大重要致病因素,前者稱為“六淫”,后者稱為“七情”。《內經》還認識到飲食、起居、房室、蟲獸、外傷等,皆可成為致病因素。并根據病因的來源和侵犯部位不同,將其歸納為陰陽兩大類,如《素問·調經論》所云:“夫邪之所生,或生于陰,或生于陽。其生于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于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
病機,就是疾病發生發展變化的機理和規律。它包括發病機理和發病后的轉歸機理兩大部分。對于疾病的發生,《內經》認為正氣是發病的決定因素,各種致病的邪氣只是發病的條件。在疾病的一開始,正氣就不斷地與邪氣相斗爭以抗御外邪。如果正氣旺盛或邪氣較弱,則正氣就會驅邪外出,人體就不會發病。如果由于正氣較弱或是邪氣太強,正氣不能驅邪外出,則邪氣就會破壞人體的陰陽的動態平衡而發病。繼而導致臟腑氣機升降以及氣血運行紊亂,從而產生一系列病理變化。對于疾病的轉歸,《內經》認為發病以后,正氣不斷地同邪氣作斗爭,以驅邪外出。在這個動態發展過程中,如果正氣戰勝了邪氣,則會驅邪外出,使人體的陰陽恢復平衡;如果正氣不能驅邪外出,邪氣不斷消耗人體的正氣,陰陽失調不斷加劇,最終造成“陰陽離決”,導致生命的死亡。
對于疾病的傳變與轉歸,《內經》提出了表里相傳、循經傳變、臟腑相移及依五行生克次第傳變等多種途徑,并提出了影響疾病傳變規律的因素,成為后世研究疾病傳變規律之圭臬。
(六)病證學說
病,指疾病;證指證候。《內經》言病多用“病”。《內經》中病與證的含義未嚴格分開。病證是對在一定條件下致病因素作用于機體,引起人體臟腑氣血功能失調的病理過程。《內經》中有關病證的內容相當豐富,據粗略統計,所載病證名稱約有300余種,除散見于各篇外,也有許多以病證立篇的專論,如“咳論”、“痹論”、“痿論”、“厥論”、“風論”、“舉痛論”等,這些專論往往對某一病證的病因病機、證候分類、疾病的轉歸、治療原則、護理保健等作了系統的論述,充分反映了《內經》時代的臨床水平,為后世中醫臨床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內經》對許多病證病因病機以及治療的認識至今仍有效地指導中醫的臨床實踐。
(七)診法學說
診法即診察疾病的手段和方法。《內經》根據“有諸內必形諸外”的理論,通過“從外知內”、“知常達變”的邏輯方法,在長期對生理、病理現象的觀察以及大量的臨床實踐的基礎之上,總結出一套獨特的診斷疾病的方法。通過望病人的精神形態、五官、齒舌、膚色、毛發、二便等;聞病人的呼吸、語言、聲音、氣息、嗅味等;問病人的居處、飲食、情志喜惡、發病經過等;按切病人的脈象、肌膚、胸腹、手足等來診查疾病。即望、聞、問、切四診。在臨床運用四診時,《內經》特別強調四診合參,以防止診斷上的片面性,如《素問·五臟生成篇》云:“能合色脈,可以萬全。”《內經》十分重視鑒別診斷。如《素問·示從容論》云:“別異比類,猶未能以十全。”《素問·疏五過論》云:“善為脈者,必以比類奇恒,從容知之。”《素問·征四失論》云:“不知比類,足以自亂,不足以自明。”如《素問·風論》所云:“肺風之狀,多汗惡風,色(白并)然白,時咳短氣,晝日則差,暮則甚,診在眉上,其色白。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絕,善怒嚇,赤色,病甚則言不可快,診在口,其色赤。肝風之狀,多汗惡風,善悲,色微蒼,嗌干善怒,時憎女子,診在目下,其色青……。”對五臟之風作了詳細的鑒別診斷。
(八)治則與治法學說
在治則上,《內經》提出了中醫治療疾病的總的原則:早期治療、治病求本、和為圣度。在一般方法學層次及具體應用層次上提出了:標本緩急、扶正袪邪、因勢利導、三因治宜、協調陰陽、調整臟腑、調理經絡、調理氣血津液、正治反治、雜合以治等治療原則。
在具體治療方法上,《內經》除了運用藥物治療與針灸治療外,還提出了按摩、導引、藥熨、漬浴、束指、饑餓、搐鼻、祝由等方法,其中大多數方法目前臨床仍在廣泛使用。
在制方中,《內經》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組方原則,在藥物使用中提出了藥物治療的原則。如《素問·五常政大論》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云:“有故無殞,亦無殞也……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過者死。”均為現代中醫臨床所遵循。
(九)運氣學說
五運六氣,簡稱“運氣”,亦即通常所稱的“運氣學說”。它是古代解釋自然界氣候變化以及氣候對宇宙萬物,特別對人類影響的一種學說。這一學說,是以陰陽五行為核心,在天人相應、整體觀念的思想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五運”就是土、金、水、木、火五行上各配以天干,來推測每年的歲運。“六氣”是風、暑、火、濕、燥、寒六種氣候,各配以地支,來推測每年的歲氣。五運與六氣兩者結合起來,便成為執簡馭繁、演繹變化的論理工具,用它來說明天時、地理、歷學等方面和醫學上的種種關系。五運六氣學說的內容,除了有關醫學的知識外,還有古代的天文、歷法、氣象以及生物學等方面的知識,從而也說明了中醫學理論和天文氣象生物學等有著密切的聯系。
四學習《內經》主要參考書目(一)《難經》
《難經》又稱《黃帝八十一難經》,原題秦越人(即扁鵲)所著。據考證,此書系漢代作品,成書年代約于西漢末年至東漢之間。
“難”是“問難”之義,或作“疑難”解。“經”乃指《內經》,即問難《內經》。作者將《內經》中自己認為的難點和疑點提出,然后逐一解釋闡發,部分問題做出了發揮性闡解。全書共分八十一難,對人體腑臟功能形態、診法脈象、經脈針法等諸多問題逐一論述。其中一至二十二難為脈學,二十三至二十九難為經絡,三十至四十七難為臟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難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難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難為針法。
《難經》在脈診方面將《內經》的三部九候解釋為氣口部位的寸、關、尺三部,每部再分浮、中、沉三候,開創了寸口診脈法的先河。在經絡方面討論了經脈的長度和流注次序,陰陽各經氣絕的癥狀和預后等內容。在臟腑方面介紹了人體臟腑解剖、生理功能及其與各組織器官的關系。在病因方面強調了憂愁、思慮、恚怒及包含勞倦等病因。在病證方面對積聚、傷寒、心病等均有獨到的見解。在針灸方面對八脈交會穴進行了重點闡述,并論述了針刺補瀉法的應用。該書繼承了漢以前的醫學成就,是對《內經》的補充,可以稱為第一部“《內經》學習參考書”。
(二)《黃帝內經太素》
《舊唐書·經籍志》著錄有“《黃帝內經太素》三十卷,楊上善注”。楊上善“取《素問》、《靈樞》之文,錯綜以致注解者”,因而將《素問》、《靈樞》分類重編加以注解,是從楊上善開始的。《黃帝內經太素》一書在宋代尚存世,林億“新校正”中常常有“楊上善云:某某”的校語。《宋史·藝文志》也曾著錄了該書。但自宋以后《黃帝內經太素》在國內漸漸湮沒,很少有人提及。直到19世紀初,才在日本的仁和寺發現了已成殘帙的《黃帝內經太素》,所幸亡少存多。光緒十年,楊惺吾將《黃帝內經太素》的影印本帶回國內,引發了國內學術界對《黃帝內經太素》一書的傳抄、刊刻與研究。現國內有日本抄本及影印日本抄本多種,其中1924年蕭延平校注,由藍陵堂刊刻的《黃帝內經太素》,成為當時國內最完備、最精審的版本。1965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了藍陵堂本鉛印本。
《黃帝內經太素》是注釋《內經》的早期作品,學術價值極高,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關注與研究。首先,所引原文貼近《內經》原文,所以在校勘方面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其次,楊氏“以類相從”的方法為后世分類研究《內經》開辟了先河。楊氏將《素問》、《靈樞》162篇全部拆散,按其內容歸納為攝生、陰陽、人合、藏府、經脈等十九個大類,每類之中又分為若干子目,并在原文之下加以注釋。楊上善的分類方法,邏輯層次排列嚴密有序,極大地方便了后學者對中醫的全面認識和掌握,構建了當代中醫基礎理論之框架,對中醫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
《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系唐王冰(約公元710~804年)著。王冰少年時代就篤信道教,注重攝生,所以經常留意醫學,對《內經》的評價極高,把它作為學習和研究醫學和養生的津梁。并期望《內經》能夠永久流傳。但是《內經》流傳到唐代,由于年久變遷,輾轉傳抄,第七卷已經缺失,所存部分也是“篇目重疊,前后不倫,文義懸隔”,已經到了無法窺其原貌的地步。王冰深恐經典失傳,貽誤后學,因此王冰以全注為祖本對《素問》進行重新整理和注釋,世稱《次注本》。唐以前注《素問》者,僅有全元起、楊上善、王冰三家,全氏《訓解》,宋以后已不可得見,楊氏《黃帝內經太素》尚存,惜又殘缺不全,只有王氏的次注《素問》經過宋朝的林億等校正而完整地流傳到現在,王冰的注本已經成為我們今天學習《內經》的通行本。
(四)《素問注證發微》與《靈樞注證發微》
《素問注證發微》與《靈樞注證發微》均系明馬蒔(生卒年未詳)著。馬蒔一變唐以來的24卷分法,將《素問》、《靈樞》重新分卷,每部仍為9卷,每卷9篇,采用分章節注釋的方法,著成《素問注證發微》、《靈樞注證發微》。
《靈樞注證發微》作為全文注釋《靈樞》的第一家,歷來為人們所重視。馬蒔擅長針灸經脈,因此他對針灸、經脈腧穴證治的注解頗為詳盡,且常有獨到的發揮。由于《靈樞》多論述經脈、腧穴和針刺,在馬蒔注解以前很少被人重視,所以馬蒔的注解《靈樞》是其的最早全注本,開專門研究靈樞的先河。他注釋《靈樞》的方法是和《素問》相互對照,相互援引,對其他醫家的注解他認為不當的,就根據經文的旨義在注釋中進行糾正。同時強調,《靈樞》雖然是以講述針灸為主,但其中關于辨別疾病的發病部位,針刺的補瀉原則等仍可應用于指導用藥物治療疾病,而不能拘泥于針灸治病方面。使《靈樞》得到了重視,并更為廣泛有效地指導了臨床實踐。
馬蒔所著《素問注證發微》一書一般認為少有過人之處,因而毀多譽少,《四庫全書提要》評價云:“其注亦無所發明,而于前人著述,多所訾議,過矣。”其實,馬蒔作為明代著名醫家畢生致力于《內經》研究,頗多心得,且《素問注證發微》是繼王冰之后首次注釋《素問》,在闡發經文精微,補苴王注罅漏等方面,均有較大貢獻,亦可作為學習《內經》時參考。
(五)《內經素問吳注》
《內經素問吳注》又稱《素問注》、《素問吳注》,明吳崑(約公元1552~1620年)著。本書是吳氏一生最具代表性的重要著作。他的注釋以王冰的24卷本為底本,注重辨經文,正謬誤。《內經素問吳注》注釋特點主要有三:其一,對原文的注釋采取按篇分段逐句注釋的方式,篇首簡述該篇大意,每段文字則結合生理、病理詳加闡述與分析。其二,闡發醫理深入而不流于空泛。如《素問·宣明五氣篇》:“大腸、小腸為泄”句下注云:“大腸小腸為變化出物之官,中和則治,偏于寒固泄,偏于熱亦令泄也。”既指出了大小腸的生理功能,又指出寒、熱之邪皆可致泄瀉,對臨床辨證用藥頗有啟發。其三,吳氏認為原文有錯簡訛誤之處,直接改動原文而在注釋中加以說明。如《素問·生氣通天論》中“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因于寒,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因于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一段頗難解釋,也是歷來注家爭議頗多之處。而吳崑則將“因于寒”直移于“起居如驚,神氣乃浮”之下,并將下文“體若燔炭,汗出而散”移于“因于寒”下,并注云:“舊本體若燔炭二句在靜則多言下。”經過這樣的移動,文理、醫理均較順通。由于《內經素問吳注》取義簡明,發揮較多,因而亦是學習《內經》的重要參考書目之一。
(六)《類經》
《類經》系明張介賓(公元1563年~1640年)著。張氏精研《內經》逾30年,將《素問》、《靈樞》兩書內容分別歸類,著成《類經》30卷,這是楊上善之后全部《內經》分類闡發的最負盛名的醫學巨著。《類經》全書32卷,分攝生、陰陽、藏象、脈色、經絡、標本、氣味、施治、疾病、針刺、運氣、會通等12類,類下又分362節,每節下引錄《內經》原文并注明所引篇目,然后詳加注釋。
另撰《類經圖翼》共11卷,以圖解的方式,輔助《類經》注文的不足,故名《圖翼》。主要包括運氣(卷一至卷二)和針灸(卷三至卷十一)兩個部分。運氣部分為有關五運六氣學說的論述和圖表,以文圖互解的方式進行補充闡述。后者主論經絡腧穴,對臟腑、骨度、經脈起止、經穴及諸證主治、針灸操作等進行了系統論述,并采用圖解的方式加以說明。《類經附翼》為《類經》之補充與發揮,共4卷。主要內容為《易經》與中醫理論的聯系,古代音律與中醫理論的關系,針灸諸賦以及作者的多篇學術論文。
《類經》、《類經圖翼》、《類經附翼》三者構成完整的張氏《內經》學,由于張氏注解文字簡明暢達,特別是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對許多問題能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體會通過“愚按”的形式專題發揮。如對“巔”字,張介賓在愚按中認為:“巔疾者,即癲癇也。本經巔、癲通用,于此節之義可見,諸家釋為頂巔者非。蓋兒之初生,即有病癲癇者,今人呼為胎里疾者即此,未聞有胎病頂巔者也。凡諸篇有書巔字者,當因此辨其義”。張氏從文字角度以及臨床對“巔”與“癲”進行了辨析,并指出《內經》中的“巔”字皆指“癲癇”,對于后人正確理解《內經》經文具有重要的意義。由此可見,《類經》、《類經圖翼》、《類經附翼》三書均可為后世研讀《內經》必讀之參考書。
(七)《素問靈樞集注》
《素問靈樞集注》系清張志聰(公元1644~1722年)著。張志聰集其門人高士宗和他的兒子張兆璜等人,著成《素問靈樞集注》。由于本書為集體著作,能夠發揮群體智慧以集思廣益,同時又采集前代名家之言,加以分析比較,取其精華,揚棄糟粕,故注釋質量較高。由于張志聰注重集體之智慧,集注過程中又不因循守舊,拾人唾余,所以對經旨的領悟較深入,往往能夠詳前人之所未詳,發前人之未發。在注釋上也反映出重視陰陽、臟腑、氣血等氣化學說的特點,注解《靈樞》時注重于機理的闡述,更勝他注一籌,引起后世學者的重視。
(八)《內經研究大成》
《內經研究大成》系王洪圖總主編。本書對《內經》以降,20世紀90年代之前的《內經》研究所取得的成就,進行全面的分析與整理,全書共450多萬字,分為7篇。第一篇《內經》文獻及語言文字研究,以論證《內經》的名義、成書、版本、流傳、校勘注釋、詞句音韻、修辭為主。第二篇《內經》學術研究發展史,論述了古今66位名家對《內經》學術思想之闡發與發揮及《內經》在日本國的流傳、研究概況。第三篇《內經》理論研究,闡述《內經》的理論體系、學術思想特征、重要學術理論與原則。第四篇《內經》辨證與臨床研究,闡述《內經》病證及《內經》理論在臨床中的具體指導意義與應用。第五篇《內經》多學科研究與實驗研究,論述應用現代手段研究《內經》所取得的成果。第六篇《內經》近代校釋珍本輯錄,輯錄了近代21家對《內經》語言文字研究的專著與論著。第七篇《內經》研究文獻匯編,收集古今《內經》研究專著487本,1950~1990年中、日、韓三國公開發表的研究論文3436篇。本書內容豐富,對《內經》理論源流進行了詳細的考證,尤其對近、現代《內經》研究成果從理論上進行了深入而系統的總結,提出了“內經學”的概念,是當代學習《內經》不可或缺的參考書目。
(九)《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系東漢許慎(約公元58~147年)著,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字典。許慎根據文字的形體,創立540個部首,將9353個字分別歸入540部。540部又據形系聯歸并為14大類。字典正文就按這14大類分為14篇,卷末敘目別為一篇,全書共有15篇。《說文》保存了漢代及先秦時代不少文字訓詁知識和先秦音韻的珍貴材料,比較系統地提出了文字學理論,給后代字典、詞典以巨大影響。本書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學源的字書,也是流傳最廣的中文工具書,自然也是閱讀《內經》的重要工具書。
(十)《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系清張玉書(1642~1711年)總編輯。這是一部收字范圍較多,引證較富,體例比較先進的工具書。全書共收單字47035個,外有古文(古體字)1995個。對文字的注釋采用先單后義的方法。在每字之下先引《廣韻》、《集韻》、《韻會》的音切,有時加注直音,接著解釋字的本義。分別指出字的別音、別義;每義之下一般都引用古書為證;逢有古體字即列于本字下面;重文、別體、俗書、訛書則附后。
《康熙字典》保留了研究古文字的重要資料,對我們學習《內經》是有幫助的。但字典中所引書證,錯誤較多,清道光七年(1827年),王引之作《字典考證》糾正《康熙字典》引書錯誤達2588條之多。因此在使用該書時,要參考字典附錄《備考》、《補遺》和《考證》等,以免以訛傳訛。
五如何學習《內經》(一)選擇好《內經》讀本,利用參考書,讀通原文,掌握醫理
自《內經》成書以來歷代注家,對于初學者而言,選擇一本高等醫學院校教材認真研讀即可。但入門之后,要進一步深入研究中醫,提高中醫臨床水平,僅依靠閱讀教材是遠遠不夠的,應當對《素問》與《靈樞》原著進行系統地閱讀。目前流傳的《素問》與《靈樞》版本較多,比較通行的《素問》本是唐王冰所著,經宋林億等人校正的《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靈樞》本則是南宋史崧校勘整理的《靈樞經》。
在選擇了版本之后,首先要利用中文工具書讀通原文,《內經》中有許多難字、僻字、多義字、通假字,需要借助一些文字學常用工具書,才能準確解讀經義,防止誤讀。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云:“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黃帝內經太素》作:“愚者得道之章,佩之于衣裳,寶之于名利也。”將“佩”理解為“佩帶”。王冰注:“圣人心合于道,故勤而行之;愚者性守于迷,故佩服而已”,將“佩”釋為“佩服”。查《康熙字典》:【釋名】佩,倍也。《說文解字》:倍,反也。由此可見,佩通倍,乃違背、違反之意,《黃帝內經太素》與王冰二注皆誤。此外,“要”通“約”;“空”通“孔”;“能”通“耐”、“胎”通“態”等,如不通過工具書,是很難讀懂的。
《內經》一書以醫理傳世,讀懂原文并非學習之目的,掌握其中的醫學理論才是學習《內經》的根本目標。歷代注家對《內經》醫學理論的詮釋,對于后學者深入領會《內經》中的醫學理論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如吳崑在《素問·靈蘭秘典論》“三焦者,決瀆之官”句下注:“決,開也。瀆,水道也。上焦不治,水溢高原;中焦不治,水停中脘;下焦不治,水蓄膀胱。故三焦氣治,則為開溝決瀆之官,水道無泛濫停蓄之患矣。”這種對上中下焦水道分治的解釋,不僅發《內經》之所未發,而且為臨床上從肺、脾、腎三臟治水奠定了理論基礎。又如張景岳在血枯條下注云:“血枯一證,與血隔相似,皆經閉不通之候;然而枯之與隔,則相反有如冰炭。夫枯者,枯竭之謂,血虛之竭也。隔者,阻隔之謂,血本不虛,而或氣或寒或積有所逆也。隔者病發于暫,其證則或痛或實,通之則血行而愈,可攻者也。枯者其來也漸,沖任內竭,其證無形,必不可通也。常見今人之治此者,聽其言,則明曰血枯經閉也;察其治,則每用四物加桃仁、紅花,甚至硝、樸、棱、莪之類無所不至。夫血既枯矣,只當補養陰氣,使其血充,則弗招自至,奚俟通也:若勉強逼之,則枯者愈枯矣,不危何待?”血枯與血隔皆可出現經閉之癥,但其形成的原因有別、病程的長短有異,故治療之方法迥異,張景岳以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對此作了詳細的分析,對臨床治療原則的確立及藥物的選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自覺運用《內經》理論,不斷提高臨床水平
《內經》流傳2000多年而不衰,是因為其理論對中醫臨床有著極強的指導價值,而中醫臨床既是中醫理論發展之源,又是檢驗《內經》理論正確與否的標準。理論的最大生命力在于能夠指導實踐,所以學習《內經》在全面深入理解經義的基礎上,還需要把它放到實踐中去,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檢驗其真實性、科學性,如《素問·咳論》云:“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而腹滿,不欲食飲。此皆聚于胃,關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對于“此皆聚于胃,關于肺”,諸家見解不一。楊上善認為:“此六腑咳,皆以氣聚胃中,上關于肺,致使面壅浮腫氣逆為咳也。”王冰認為此為久咳不已,中上二焦受病的病機:“上焦者,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貫膈,布胸中走腋。中焦者,亦至于胃口,出上焦后,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乃化而為血。故言皆聚于胃,關于肺也。”吳崑認為此指三焦咳嗽:“三焦皆原氣之所充周,久咳不已,則傷元氣,故三焦受邪而令咳,且腹滿不欲食飲。所以然者,三焦火衰不足以生胃土也。胃土既虛,則三焦虛邪皆聚于胃,所謂萬物歸乎土也。肺為臟腑之華蓋,諸臟腑有病,無不熏之,所謂肺朝百脈也,故曰關于肺,言關系于肺也。胃虛則土不能制五液,故令多涕唾。肺衰則金不能施降下,故令浮腫氣逆也。”張介賓認為此兩句是總結以上諸咳:“諸咳者聚于胃、關于肺也,以胃為五臟六腑之本,肺為皮毛之合,如上文所云皮毛先受邪氣及寒飲食入胃者,皆肺胃之候也。陽明之脈起于鼻,會于面,出于口,故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肺為臟腑之蓋而主氣,故令人咳而氣逆。”證之臨床,咳嗽有外感與內傷之分,外感咳嗽病位以肺為主,不一定涉及胃,故張景岳的注釋不完全符合臨床實際。六腑咳嗽也不一定會出現“面壅浮腫氣逆”,因此楊上善的注釋亦欠妥。《內經》在此討論三焦咳嗽,王冰只談及中、上二焦,故王冰之注并不全面。《內經》在五臟六腑咳之后論及三焦咳,病邪涉及上、中、下三焦,頗似現代醫學所指老年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其治療當以培補元氣,健脾和胃化痰為要,故吳崑的注解較其他三家略勝一籌。
又如《靈樞·癲狂第二十二》云:“病至,視之有過者瀉之,置其血于瓠壺之中,至其發時,血獨動矣。不動,灸窮骨二十壯。”楊上善注:“病有過者,視其絡脈病過之處,刺取病血,盛之瓠壺之中,至其發動時血自動,不動者,炙窮骨也。”張志聰注:“置其于壺中,發時而血獨動者,感氣相召也。如厥氣傳于手太陰、太陽,則血于壺中動,感天地太陽之運動也。”河北醫學院校釋《靈樞經校釋》則云:“讀楊、張二氏之說,也難明了‘血動’的真相。歷代注家對這一點均無詳細的解釋,故有待進一步研究。”其實對癲癇疾病有較深入研究的臨床工作者皆當知曉:所謂“至其發時,血獨動矣”仍指癲病發作時,病人血脈搏動明顯。血脈搏動明顯,為實證,故可刺絡治療。如果病人未見青筋搏動,當為虛證,可在骶骨處的長強穴艾灸治療。此與《小針解》所云“視其脈之陷下者灸之”以及《血絡論》所云“血脈盛者,堅橫以赤……即而瀉之萬全也”之機制相吻合,而與置于壺中之血毫不相干。然而后人囿于楊、張“血動為壺中之血運動”之說,使《靈樞》之灼見幾被誤為玄學而蒙塵。由此可見,學習《內經》不僅僅幫助我們不斷提高臨床水平,在臨床實踐中亦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掌握《內經》的真諦。
(三)汲取現代研究成果,不斷研究與發展《內經》理論
《內經》有關醫學的基本原理的認識毫無疑問是正確的,但《內經》一書畢竟成書于2000多年前,由于時代的局限,《內經》對醫學許多問題的認識尚不夠深入,對有些疾病的認識也不全面。在21世紀的今天,隨著現代科學實驗研究的介入、醫學臨床科學的發展以及考古學的新發現、信息技術的普及,今天的學者對《內經》研究的深度與廣度遠超前人。如對《內經》體質理論的研究,通過大規模的社會調研,建立了體質分型理論模型,并結合現代生理、病理、生化、免疫、遺傳等學科方法和手段,直至從基因的多態性探討體質形成的原因,使體質研究出現了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傳統方法與現代方法相結合的新氣象。又如,對《內經》“肺與大腸相表里”的理論,目前從形態結構特征、物質基礎、生理功能以及病理狀態的相互影響等方面系統地對該理論的生物學機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通過哮喘動物模型、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動物模型、肺損傷動物模型、大鼠呼吸窘迫綜合征(RDS)模型等來研究“肺和大腸相表里”的科學基礎。這些研究成果有力地促進了中醫理論的發展,也促進中醫臨床的發展,更進一步促進了《內經》理論的發展,使其《內經》理論能夠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與時俱進,形成了一門新的學科——內經學。因此,積極汲取現代研究成果是當今正確解讀《內經》的重要方法之一。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