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為當今世界的頭號海上強國,美國驅逐艦從二戰時期便開始引領世界的潮流。其設計思想在戰後對整個歐洲甚至日本等遠東國家產生了深遠影響。由於美國驅逐艦數量眾多,在本書之前,國內尚無一本“逐艦”列舉介紹美國驅逐艦的專著。而本書則力爭將美國從“斑布里奇”級到如今最新的“朱姆沃爾特”級的每一艘曾經服役過的驅逐艦進行列舉,並著重介紹其中一些著名戰役、裝備、人物等。本書當為如今國內讀者系統瞭解美國驅逐艦的第一手資料。
作者簡介
張恩東,男,1986年生,畢業於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國際關係專業。自幼喜好軍事歷史題材作品,尤其是二戰時期的武器裝備。1997年在中國駐德大使館受到當時在德國訪問的傅全有總參謀長的讚賞。大學時著迷於風帆戰艦的油畫,於2006年開始研究西洋帆船史。目前在雜誌上發表過多篇關於風帆戰艦的文章。
名人/編輯推薦
序
序
驅逐艦,美國海上力量的脊樑
2013年10月28日,一艘形狀獨特的巨大軍艦在美國巴斯鐵工造船廠下水,這艘滿載排水量高達14797噸的艦艇便是美國新一代導彈驅逐艦“朱姆沃爾特”號。若無意外,該艦將于明年加入美國海軍的行列,而成為美國海軍在冷戰結束以後所奉行的“由海向陸”作戰思想的重要核心力量。這也意味著驅逐艦這種總是為他人進行護航的艦艇成為被人護航的角色。
1894年,英國為了打破法國的集中運用雷擊艦艇的所謂“少壯學派”戰術,研製出一種被稱為“魚雷艇殲擊艦(Torpedo boat destroyer)”的新型艦艇。以後這個稱呼也被簡化為Destroyer,當時中國將其翻譯為“魚雷獵艦”,而日本則將其翻譯為“驅逐艦”,結果後者卻反而成了該艦種的習慣稱呼。而且,當時的驅逐艦事實上就是那種雷擊艦艇的放大版,本質上並無區別。只是驅逐艦的誕生,使得以往的雷擊艦艇失去了存在意義,被“驅逐”出了海軍艦艇家族而已。
美國最早的驅逐艦雖說是從1898年開始建造的,但是,其源流則可以追溯得更早,南北戰爭期間北軍庫欣上尉就率艇用杆雷擊沉了南軍的裝甲艦。而後歷經各種試驗艦艇,在1890年,以庫欣為名的雷擊艦第一號在美國海軍服役。自美西戰爭爆發後,美國開始步英國的後塵,用驅逐艦之名,將雷擊艦逐出了作戰序列。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美國的驅逐艦數量僅為52艘,還遠遠不能和海軍強國相比,但是,一旦加入了戰爭,其驅逐艦便成為最早的援英戰力,橫穿大西洋,被譽為“五月花的回歸”。美國驅逐艦的投入使得英國開始有餘力組織護航船隊,將英國的海上交通從崩潰的邊緣解救出來。美國為此延緩了大艦建造計畫,全力投入輕型艦艇的建造,其平甲板驅逐艦猛然建造了273艘之多,充分展示了美國強有力的工業實力。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的驅逐艦還是得到了成批生產,僅戰時就建造了381艘之多,其中設計卓越的“弗萊徹”級更是達到了175艘這個峰值。而且,還在美國參戰之前,其驅逐艦就在護航行動中被擊沉,整個戰爭期間美國驅逐艦的勇敢戰功不勝枚舉。
到了戰後,美國的驅逐艦事實上出現了分化,其中大型的被稱為驅逐領艦,戰後美國的巡洋艦事實上都屬於這一範疇,而通常的驅逐艦則以反潛作為其主要任務,其最終型“斯普魯恩斯”級的艦體,又發展出了宙斯盾巡洋艦“提康得羅加”級。從這個意義看,戰後美國海軍的主要水面艦體都流淌著驅逐艦的血脈。
雖然象徵著美國海上力量的拳頭的,或許是“大白艦隊”,或許是超級航空母艦,又或許是彈道導彈核潛艇,但是,默默地支撐起這支海上力量的脊樑,則當推曾經被戲稱為“鐵皮罐”的驅逐艦。她們依託於美國強大的工業以及管理能力,以一種讓世人驚愕的數量大量生產,曾經活躍於保衛護航船隊的最前線,宛如獵犬一般與敵方的艨艟巨艦短兵相接。而後則逐漸凝聚起高科技,化作了名副其實的電子堡壘而縱橫於冷戰和反恐戰爭的前列。如今,新的宙斯盾驅逐艦各類型的建造數量又將接近百艦,成為今後美國水面艦艇的主體。而“朱姆沃爾特”號的出現,又將美國驅逐艦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原本處於主力艦屏障的艦艇終於也成為了艦隊的核心。然而,這也許意味著驅逐艦這個概念,甚至於整個艦艇分類的概念要發生根本的變化。這使得我們應該對於今後美國驅逐艦的發展加以關注。
和變化多端的美國其他艦艇的命名不一樣,美國驅逐艦的命名始終是以美國海軍的名將英傑為主體,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這也恰恰符合了美國海上力量的脊樑這一性格與精神。
從誕生到如今,美國驅逐艦數量已經超過了千艘,這在世界上所有的海軍中也未曾有過。對於這千艘艦艇加以概覽,其困難和工作量有多少可想而知,但是,江泓、錢坤與張恩東等先生能夠挑起這副擔子,圖文並茂地完成寫作可謂難能可貴。借此本人致以由衷的敬意。
章騫
2014年8月31日
目次
第一章導彈和核時代的來臨冷戰前期的美國驅逐艦1959—1970
“法拉古特”級
“萊希”級驅逐領艦
“貝爾納普”級驅逐領艦
“查理斯•亞當斯”級
“特拉克斯頓”級
“加利福尼亞”級
“佛吉尼亞”級
驅逐艦還是巡洋艦——美國海軍驅逐艦與巡洋艦的新劃分標準與軍艦舷號的變更
第二章冷戰高潮的對抗冷戰中期的美國驅逐艦1970—1985
“斯普魯恩斯”級
“吉德”級
美國海軍雷達命名規範
戰後美國海軍驅逐艦艦載防空導彈的發展
第三章走向未來冷戰後期及冷戰後的美國驅逐艦1986—2014
“阿利•伯克”級
海軍上將阿利•伯克
“宙斯盾”系統
“科爾”號事件
“鐘雲”號導彈驅逐艦
“朱姆沃爾特”級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冷戰結束後,前蘇聯在和平時期對於美國在世界各大洋存在的制海權的威脅急劇降低,但是地區性衝突卻與日劇增。冷戰時期所預期的大艦隊之間的決戰並沒有出現,幾十年來美國海軍執行的任務中除了護航和攔截之外最多的就是掩護登陸部隊了。任務的改變也使得因美國海軍的戰略方針從冷戰的大洋海戰,逐漸演變成對陸地上的武力投送,以應付紛紛擾擾的地區性衝突。為此在90年代初美國海軍還針對登陸作戰出臺了“超地平線”戰術。
1992年9月,美國海軍頒佈“由海向陸”(FromtheSea)的戰略白皮書,這份白皮書的主要內容就是要保持海軍的前沿存在,之所以要保持所謂的前沿存在是因為美軍認為蘇聯解體以後,地區潛在衝突會升級成威脅美國的事件,美國海軍積極應對新形勢,從準備對海作戰轉型到準備對陸作戰。為了應對這種新威脅必須加強對沿岸目標投送武力的能力、控制沿海以及內陸通往海洋戰略要道、建立新時代海上遠征部隊(NavalExpeditionaryForces)與陸軍和空軍聯合作戰等等,大幅修改了冷戰時代在大洋上反潛與爭奪制海權的政策。這樣的做法給海軍繼續保留數量龐大的艦隊提供了理論基礎,也是海軍去遊說國會的一項重要理論基礎。這也是冷戰結束後美國海軍艦艇數量並沒有顯著減少的一個重要原因。
隨後在1992年10月,美國海軍進一步提出“21世紀驅逐艦技術研究”,其概念隨後被納入到美國海軍新一代水面作戰艦艇框架之中,即“21世紀水面作戰”(SurfaceCombatantof21thCentry,SC-21.該計畫是一個龐大的水面艦艇家族,並不單指“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1994年9月,美國海軍提出“前沿——由海向陸”(Forward-fromtheSea,FFTS),首度將近岸作戰、支援對地攻擊納入海軍主要任務之一,具體要求艦隊能對深入陸地100海裡(185公里)的地面部隊實施支援(這個距離成為日後AGS先進艦炮系統的射程依據)。這也是當時新驅逐艦確立的唯一指標。
其實現在所說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和2000年時候所說的DDG-21“朱姆沃爾特”號根本不是一回事兒,現在的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來源於DD(X)計畫;克林頓時代宣佈的DDG-21“朱姆沃爾特”號則來源於DDG-21計畫,這兩個計畫間有一定的傳承性,但卻是完全不同的兩條船。所以有些資料說1998年的時候該艦的主要技術指標就已經確定,而這個方案只是所謂DDG-21艦的設計方案。美國海軍於1998年6月18日宣佈參與廠商組成兩個造艦團隊提出方案進行競爭。可是2001年11月該艦被國會事實上砍掉以後美國海軍將這個項目改名為DD(X)計畫。所以說其實DD(X)計畫類似SC-21計畫的升級版。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