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高爾基研究文集》強調入選文獻的初始性和原創性,突出以1920年之前發表的相關高爾基研究文獻為編選重心,并確立高爾基研究成就最高的時期是1910年代。該文集聚焦于俄語文獻,以名家論述為基礎,以厘清理論重點為目的,以高爾基創作時間為序,分三個部分(“早期創作的批評”、“20世紀初期的文學批評” 、“綜合批評”)理解高爾基,系統地闡述高爾基,確定了高爾基學的研究格局。此外,文集還強調了各個歷史時期的漢語學者對高爾基思想的接受與運用:從最初的“介紹―服務”性質到“開創―研究”性質的轉變,強調了中國學者的主體意識、創見意識、跨學科意識。
作者簡介
陳壽朋
著名高爾基學專家,歷任《人民中國》俄文版編輯,內蒙古大學教授,內蒙古教育學院系主任、院長。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全國第八、九屆人大代表。著有《高爾基美學思想論稿》、《高爾基創作論稿》、《高爾基晚節及其他》,譯著《論高爾基的創作》、《最初的年代》、《列寧與知識分子》,以及散文集《莫斯科散曲》等作品。
邱運華
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曾主持和負責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項目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項目子課題等多項。著有《詩性啟示:托爾斯泰小說詩學研究》、《19―20世紀之交俄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思想史論》、《俄蘇文論十八題》、《蒲寧》以及《文學批評方法與案例》等。
著名高爾基學專家,歷任《人民中國》俄文版編輯,內蒙古大學教授,內蒙古教育學院系主任、院長。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全國第八、九屆人大代表。著有《高爾基美學思想論稿》、《高爾基創作論稿》、《高爾基晚節及其他》,譯著《論高爾基的創作》、《最初的年代》、《列寧與知識分子》,以及散文集《莫斯科散曲》等作品。
邱運華
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曾主持和負責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項目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項目子課題等多項。著有《詩性啟示:托爾斯泰小說詩學研究》、《19―20世紀之交俄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思想史論》、《俄蘇文論十八題》、《蒲寧》以及《文學批評方法與案例》等。
名人/編輯推薦
《高爾基研究文集》突出以1920年之前發表的相關高爾基研究文獻為編選重心,這個時期發表的文獻基本確定了高爾基學的格局。包括列寧,普列漢諾夫、沃洛夫斯基、梅列日科夫斯基、盧那察爾斯基、菲洛索福夫等在內的很多政治家、思想家、理論家都紛紛發表研究著述,解釋高爾基,立場不同,層次各異,但是水平和質量均達到了很高的境界。《高爾基研究文集》分三個部分(“早期創作的批評”、“20世紀初期的文學批評” 、“綜合批評”)理解高爾基,系統地闡述高爾基,確定了高爾基學的研究格局。強調了各個歷史時期的漢語學者對高爾基思想的接受與運用:從最初的“介紹―服務”性質到“開創―研究”性質的轉變,1949 年之前和1949—1979 年之間的性質都可以歸納為“介紹—服務型”。應該說,真正的學術研究型還沒有開始。1979—2010 年為第三個時期,這個時期的高爾基學仍然保持著明顯的介紹印跡,但是,其創見已經出現。
目次
編選者序
第一輯 早期創作的批評
憂郁的抗議者的歌手
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大洛維奇波謝
追尋生活的真諦
弗拉基米爾費奧菲羅維奇鮑恰洛夫斯基
高爾基的散文和短篇小說
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斯卡比切夫斯基
高爾基作品中的新特點
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斯卡比切夫斯基
關于苦惱和渴望自由的哲學
尼古拉米哈伊洛維奇明斯基
關于流浪者的生活方式的哲學(里什潘和高爾基)
伊利亞尼古拉耶維奇伊格納托夫
論馬克西姆高爾基和他的主人公 編選者序
第一輯 早期創作的批評
憂郁的抗議者的歌手
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大洛維奇波謝
追尋生活的真諦
弗拉基米爾費奧菲羅維奇鮑恰洛夫斯基
高爾基的散文和短篇小說
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斯卡比切夫斯基
高爾基作品中的新特點
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斯卡比切夫斯基
關于苦惱和渴望自由的哲學
尼古拉米哈伊洛維奇明斯基
關于流浪者的生活方式的哲學(里什潘和高爾基)
伊利亞尼古拉耶維奇伊格納托夫
論馬克西姆高爾基和他的主人公
尼古拉米哈伊洛維奇米哈伊洛夫斯基
馬克西姆高爾基和他的新主人公形象(短評)
列昂尼德葉戈洛維奇奧博連斯基
第二輯 20世紀初期的文學批評
馬克西姆高爾基的《在底層》(短評)
謝爾蓋亞歷山大洛維奇阿德里安諾夫
論馬高爾基
瓦茨拉夫瓦茨拉沃維奇沃羅夫斯基
高爾基的終結
德米特里弗拉基米羅維奇菲洛索福夫
談談工人運動的心理
(評馬克西姆高爾基的《敵人》)
格奧爾基瓦連京諾維奇普列漢諾夫
論俄羅斯的所謂宗教探尋
格奧爾基瓦連京諾維奇普列漢諾夫
通往以馬忤斯的路上
瓦西里利沃維奇李沃夫—羅恰切夫斯基
馬克西姆高爾基
瓦茨拉夫瓦茨拉沃維奇沃羅夫斯基
非神圣的羅斯(高爾基的信仰)
德米特里謝爾蓋耶維奇梅列日科夫斯基
第三輯 綜合批評
藝術家高爾基
阿納托利瓦西里耶維奇盧那察爾斯基
薩姆金.
阿納托利瓦西里耶維奇盧那察爾斯基
真正人民的書(—高爾基的《母親》)
謝爾蓋瓦西里耶維奇卡斯托爾斯基
俄羅斯和中國的高爾基學簡論
譚得伶
第一輯 早期創作的批評
憂郁的抗議者的歌手
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大洛維奇波謝
追尋生活的真諦
弗拉基米爾費奧菲羅維奇鮑恰洛夫斯基
高爾基的散文和短篇小說
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斯卡比切夫斯基
高爾基作品中的新特點
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斯卡比切夫斯基
關于苦惱和渴望自由的哲學
尼古拉米哈伊洛維奇明斯基
關于流浪者的生活方式的哲學(里什潘和高爾基)
伊利亞尼古拉耶維奇伊格納托夫
論馬克西姆高爾基和他的主人公 編選者序
第一輯 早期創作的批評
憂郁的抗議者的歌手
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大洛維奇波謝
追尋生活的真諦
弗拉基米爾費奧菲羅維奇鮑恰洛夫斯基
高爾基的散文和短篇小說
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斯卡比切夫斯基
高爾基作品中的新特點
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斯卡比切夫斯基
關于苦惱和渴望自由的哲學
尼古拉米哈伊洛維奇明斯基
關于流浪者的生活方式的哲學(里什潘和高爾基)
伊利亞尼古拉耶維奇伊格納托夫
論馬克西姆高爾基和他的主人公
尼古拉米哈伊洛維奇米哈伊洛夫斯基
馬克西姆高爾基和他的新主人公形象(短評)
列昂尼德葉戈洛維奇奧博連斯基
第二輯 20世紀初期的文學批評
馬克西姆高爾基的《在底層》(短評)
謝爾蓋亞歷山大洛維奇阿德里安諾夫
論馬高爾基
瓦茨拉夫瓦茨拉沃維奇沃羅夫斯基
高爾基的終結
德米特里弗拉基米羅維奇菲洛索福夫
談談工人運動的心理
(評馬克西姆高爾基的《敵人》)
格奧爾基瓦連京諾維奇普列漢諾夫
論俄羅斯的所謂宗教探尋
格奧爾基瓦連京諾維奇普列漢諾夫
通往以馬忤斯的路上
瓦西里利沃維奇李沃夫—羅恰切夫斯基
馬克西姆高爾基
瓦茨拉夫瓦茨拉沃維奇沃羅夫斯基
非神圣的羅斯(高爾基的信仰)
德米特里謝爾蓋耶維奇梅列日科夫斯基
第三輯 綜合批評
藝術家高爾基
阿納托利瓦西里耶維奇盧那察爾斯基
薩姆金.
阿納托利瓦西里耶維奇盧那察爾斯基
真正人民的書(—高爾基的《母親》)
謝爾蓋瓦西里耶維奇卡斯托爾斯基
俄羅斯和中國的高爾基學簡論
譚得伶
書摘/試閱
追尋生活的真諦
作者[俄羅斯]弗拉基米爾費奧菲羅維奇鮑恰洛夫斯基
譯者 徐俊一
校對 馬曉輝
一
一位年輕的作家稱現代俄羅斯文學是“死氣沉沉的文學”。這個評 價或許太過嚴厲了,但這與俄羅斯文學所經歷的疲軟時期有著緊密的聯 系。近幾年來,俄羅斯文學界飽受批評,有些人指責俄羅斯文學表現疲軟, 鮮有新作品問世甚至開始老生常談。雖然文學界的批判已經成為一種慣 例,但絕大多數意見都不是空穴來風。如果仔細分析這些批評的原因,那么我們就會發現,首當其沖的是作品的質量問題,而不是數量的匱乏。縱覽我們的月刊雜志、書店目錄和報紙,我們就可以看到,我們的文學作品數量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每年都以驚人的速度增長,而這恰恰說明了為什么人們還是抱怨文學作品的匱乏。瀏覽一些報刊你就會注意到這樣一種現象:大部分文學作品都是由某幾個固定的作者創作的。可以大膽地說,在一半的雜志中你都會看到波達卞科、鮑鮑雷金、聶米羅維奇—丹欽科以及另外兩三名作者創作的長篇或中篇小說。因此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名作家,比如說我們剛才提到的波達卞科,同時在多個報刊上刊登了兩到三篇的小說。在這種多產的情況下,對于小說家們的創作墨守陳規而且千篇一律,我們就絲毫不感到驚奇了。在他們的小說中找不到什么新鮮的、原創的東西,那些陳詞濫調充斥著整篇小說。而他們所謂“原創”的內容要么是把自己的生活像攝影一樣地、原原本本地呈現在人們面前,要么就是宣傳一些世人皆知的真理,而且多半是寫一些有關人生哲理的寓言。就拿波達卞科的小說《現役》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來說,難道這不是老生常談的說教嗎?這部小說的主人公是一位神父,他本有著遠大的前程,但卻來到了農村,他努力使自己成為了一個大公無私的人,免費為別人舉行洗禮等。這種文章還算是好一點的情況。其余大部分小說的寫法都很簡單,就是對話和描寫的輪流交替。這些“小說”的作者在虛構自己作品的情況下,拿起筆來,通常不設想要怎樣結束自己的小說,甚至很快忘記自己主人公的名字,這是私下里都知道的情形。這樣的虛構家并不是很多,但這些天才們使自己的作品更有可讀性。在波達卞科的文章中充滿了幽默感,尤其是來源于宗教和大學生活的幽默。這使他擁有了大量的讀者,并且一直吸引著人們的注意。
但文學作品僅僅有關注度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讀者了,正如列夫托爾斯泰所說:“無論藝術家塑造什么形象,都是在尋找藝術家的靈魂。”即使作者沒有講述什么引人入勝的情節,但作者內心情感表達的越強烈、越富有主觀感受就越受歡迎。契訶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的眾多文集中都沒有長篇文章,所有這些短小精致的藝術作品講述的都是發生在最普通的人身上的日常瑣事。而正是這些普通人的故事深深地吸引著人們,對他所有的作品都愛不釋手,即使是一篇署有契訶夫名字的小小的文章都不愿錯過。你會津津有味地欣賞他的文章,因為你能感受得到每個字背后的憂郁,能看到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痛苦。他的文章中并沒有大聲疾呼或令人憐憫的詞句,契訶夫用一系列真實的人物誠懇地訴說著自己心中的苦悶和憂愁,這些憂愁都是來自周圍的人和生活。這顆誠懇的心使你不會去計較他有沒有新鮮的詞語,多久才發表新的文章。
二
契訶夫出色的文學天賦為他贏得了許多贊譽,但還有另外一種情況:有些作家年輕的時候并沒有什么過人的天賦,但能夠獲得現在的顯赫名聲這要歸功于他坦言對“陳詞濫調”的不滿和用心追尋生活的真諦。您可能已經猜到了我說的是格魏列薩耶夫。關于他,我想詳細地說一說:一是因為關于他的評論非常少,二是因為格魏列薩耶夫的文章都來自從日常生活中所汲取的內心感受。關于這一點,他第二次出版的文集就是有力的證明。但格魏列薩耶夫的這些文章并沒有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他的天賦并不在于文學,他只是把小說文學的形式看作是宣傳的手段或是純粹為了敘述不同類型的理論學說,比方說他的小說《風潮》、最長的隨筆《無路可逃》,還有小說《毀滅之路》。《風潮》描寫的是與屠格涅夫的《父與子》相類似的題材,格魏列薩耶夫描寫的父輩人都是醫生和建立勞動組織的人,而兒子這一輩人都是馬克思主義者。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這是完全合情理的。要知道巴扎洛夫在屠格涅夫時期就是屬于兒子這一輩的人,如果他現在還活著,大概已經成為了屠格涅夫所描寫的父輩的角色,并且可能也成為了醫生。這兩個陣營的代表們之間也進行著這種意見的交換,這也正是一直以來困擾我們的問題, 難道格魏列薩耶夫在小說中沒有改變自由經濟社會會議的定論嗎?
我們來聽聽看大學生達耶夫是怎么說的,“伊萬伊萬諾維奇!”這位馬克思主義的代表對合作社的建設者說,“不管你現在怎么看待工廠,無論如何您都應該或多或少地展望一下它的未來。您用這樣的語氣談論手工業者的‘消亡’,就像談到什么巨大的幸福被毀滅了一樣。這是完全錯誤的!拿出任何一件地方自治的收藏品,它都會在你面前展示一幅手工業者們“幸福生活”的畫面。你知道嗎,我們的農村織布工人一天要工作18 個小時,一小時卻只能掙到1 戈比!試問,什么樣的工廠能夠毀滅這種織布工?”
或者站在另一個角度看:比如說在維亞特卡省,合作社成員們被要求催交一批樹脂,如果完成得好,合作社社員就被接受成為正式工人等。
名叫娜塔莎的學生完全認同這種說法,而“父輩們”只有不滿和怨恨。
長篇小說《無路可逃》是以一個醫生日記的形式,真實地呈現了農村由于霍亂引起的不幸。從這篇小說中我們得知了地方自治特殊時期的醫療狀況。當時的醫療落后,以至于一個醫生因霍亂而死,一個很注意保養身體的人到最后還是逃不過病魔的魔爪。總的來說,格魏列薩耶夫的小說寫出了很多事實。只有一種觀點他從不去揭露。他最常寫的是馬克思主義者,因此表現出了民族主義—用驕傲的口吻說起托爾斯泰,描繪出民族未來的前景。各種學說的代表發表了很多意見,他們經常各執己見,正像格魏列薩耶夫在一處所說的“令人厭煩的、無休止的爭吵”,爭吵過后,誰都不能說服對方,還是持原來的意見。
那格魏列薩耶夫本人呢?就像他對待所有講述的事情一樣嗎?好像是的。他支持這樣那樣的理論,這些都反映在了他的小說中。他的激情、他的悲傷和喜悅讀者都能感受得到。你也許對托爾斯泰的作品沒有什么共鳴,但看完這部作品的簡介你不可能無動于衷。格魏列薩耶夫一直記得一句話:鮮活的語言永遠在給人們講述著。就連他筆下的一個主人公在說了許多關于責任、精神的高尚語言后都覺得良心不安,因為這些連他自己都不相信。格魏列薩耶夫沒有加入過一個政黨,這是《無路可逃》的現實生活版,也是格魏列薩耶夫的一大弱點。這部觸碰了他傷口的作品產生了無聲但有力的影響。小說《同志》就是描寫這個主題的,也是格魏列薩耶夫比較優秀的作品。同志是指一群懷有理想的人,他們走出大學校門后成為了官員,去了一些偏僻的地方。多年后大家重聚,坐在一起喝酒,討論一些瑣事,大家都害怕回憶起曾經的信念、理想。他們都惋惜過去,但誰都不愿說出口。格魏列薩耶夫解釋說:“所有人都過得不幸福,但他們的痛苦并不豐滿、鮮活,并沒有什么值得同情的,他們反而應該感到羞愧,而不是說給所有人聽。”在小說《無路可逃》中的醫生說21得更直接,他想到他兒時的朋友娜塔莎時說:“她想知道我怎么看這些協會的,是不是認為有可能在俄羅斯發展資本主義。她還覺得我必然應該對這些感興趣。這都是些什么啊?老實說這些話讓我很不高興。我非常樂意拜讀有關這種問題的書,我不會避忌這種問題,但是我自己的路和與我交談的人的路,這個問題是普通的理論問題,類似關于愛特曼假說的正確性的問題。”
“民族責任”、“事業”、“理想”這些詞就像用什么東西劃過玻璃時發出的刺耳聲音一樣刺痛他的耳朵。為什么呢?就是因為這個醫生什么都不相信、沒有信仰,因此就如他曾經說過的,他所有的內心世界就僅僅是一些漂亮的詞句。他害怕探究自己內心的深處,害怕認識到自己的靈魂空空如也。他說:“我那真誠的、驕傲的世界觀給了我什么?我的世界觀早就死了。我和這個并不喜歡的女人生活了一輩子。我緊緊擁抱著這美麗的軀體,不能相信也不想相信她失去了生命慢慢地冷卻下來。然而,我不能欺騙自己。”
人類都帶著強烈的信念信仰著什么,但真正的信仰是格魏列薩耶夫筆下主人公們所向往和崇敬的。他們羨慕托爾斯泰主義者,羨慕那些相信奇跡的普通工人,羨慕那些喜歡祈禱的人。格魏列薩耶夫解釋說“自己漫長的旅程中充滿艱辛,她沒有什么新奇的想法,她的路還很漫長,生活中充滿了溫暖、幸福和平靜。”格魏列薩耶夫筆下的主人公渴望追尋理想,為了一個目標頑強拼搏。醫生對娜塔莎說:“你想讓我把旗幟托付給你,并且對你說,現在我把旗幟交給你了,為了這面旗幟奮斗吧。我比你讀的書多,經歷的事情也多,但是我和你一樣:不明白!—這就是痛苦的根源。” 缺少全神貫注的精神、缺少堅定的信念,格魏列薩耶夫對于生活的認識完全帶有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征。所有托爾斯泰主義者、民族主義者、馬克思主義者都繼承自己的觀點,在完全準備好的情況下接受它。他們中的一個努力充實地傳播這個觀點,其他幾個至今還在為此努力,因此要努力去相信,如果沒有信任會很難做成。格魏列薩耶夫清楚地看到,沒有我們青年群體的幫助是不能說出自己的語言的,同時,不滿意老一輩的權威。“現在的年輕人什么信念都沒有,這一點很讓人失望和恐懼。沒有出路、沒有指明燈,這會讓人不知不覺地毀滅而且是不可改變的。看看現在的文學作品難道不是死氣沉沉的文學嗎?這些文學作品已經得不到人們的任何期待了。蕭條時代扼殺了一切,試圖從其影響下擺脫的努力都是徒勞且絕望的。”這就是格魏列薩耶夫的世界觀。就像所有我們這代“19 世紀90 年代人”一樣,他的內心包容、堅定,不想強迫所有人都接受他的想法。這就是為什么他的小說不討論他自己的痛苦,而是關注其他人的信念,探討的都是一些紀實、報章通訊、政治經濟協定、流行的訪談等。
在格魏列薩耶夫的文章中除了這些客觀的對白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內容,當然, 這些得到的關注還不及現在的一半。但如果注意到了這些,就可以看到一些主觀的想法恰恰反映出了作者內心的痛苦,處于無路可逃的困境中時不害怕大聲地說出苦悶,因此他已經找到了自己的路,找到了自己獨特的語言。
三
在契訶夫和格魏列薩耶夫的小說中都充滿了憂郁的口吻,毫無疑問,這在文學作品中是一種特色。這證明了有些事情可能暫時不被人們接受,但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它就會開創一片新的天地。這種口吻在個人創作中有明顯的反映,那就是努力地探尋生活的真諦。這種個人創作的過程其實由來已久。在巴拉津斯基時代初期,普希金和其他許多作家把人的個性刻在大理石臺基上,要求個性解放,要求更多的人權。這樣的斗爭越來越多,也得到了一些哲學問題和理論問題的成果,但最主要的還是人類個性解放取得的顯著成果。最信奉個性解放的是頹廢派,但我并不贊同,因為我們俄羅斯的頹廢派并不代表什么獨立。站在《毀滅之路》上,他們很樂意接受德國哲學家尼采關于超人的學說,不僅不灰心反而歡呼,認為自己就是超人,有權看到普通人臨死前的情景。小說家們憂郁的口吻還說明了20 年前令人滿意的個性解放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在的需求了。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堅定的托爾斯泰主義者或馬克思主義者,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觀。在這個基礎上,契訶夫和格魏列薩耶夫才用這種憂郁的態度對待生活。可是,這兩位作家并沒有讓憂郁持續很久。他們很少提出抗議,他們滿足于消極地對待一切和完全的否定。
不久前,對待這個問題的另一些態度也登上了文學舞臺,而且在短時間內在文學領域占據了一席之地,他就是馬克西姆高爾基。高爾基是一位勤勉的宣傳者、斗士,不僅僅用文字來斗爭,他是在用整個生命斗爭,為了捍衛個性的自由而戰斗。高爾基的傳記中記載的世界觀沒有任何人為編造的、不實的內容。這部傳記十分有趣同時對于理解他的作品也是非常重要的。這部傳記是以自傳札記的形式出版的,當初高爾基只是把它刊印在一本并不出名的雜志上。在這部傳記中,我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高爾基作品的原創性、獨特性。
高爾基寫到:“我于1868 或1869 年的3 月14 日生于下諾夫戈羅德,生活在瓦西里瓦西里耶維奇卡什林開的小染坊。我的母親瓦勒瓦拉是染坊主的女兒,父親馬克西姆薩瓦基耶夫彼什科夫是一個普通的工匠。我五歲的時候父親死于阿斯特拉罕,九歲時母親死于市郊。母親死后祖父把我送到鞋店當學徒,并且用《圣經》教我識字。后來我又去給繪圖員當學徒,接著進入了圣像畫作坊,后來又到輪船上給廚師打雜,還當過園丁。直到我青年歲時迷上了閱讀俄羅斯和外國名家的書,《死魂靈》、《死屋日記》、《獵人筆記》、《穩步前進》、《活尸首》、《時代表征》等一大批俄羅斯作家的作品,以及英國的狄更斯、華特司各特,法國福樓拜的作品等。在輪船上給廚師打雜的時候,廚師斯穆雷讓我讀《圣徒傳》,這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在遇到廚師之前,我忍受著沒有書讀的痛苦。后來我求學的愿望愈加強烈,為了求學我只身來到了喀山。可是追尋科學的理想又破滅了,因為為了一個月三盧布的薪水我進入了一家面包廠工作。”后來,高爾基在喀山做一些蘋果生意,“在伏爾加河河口工作、鋸木材、當搬運工。”根據這一時期高爾基的生活可以推測,在1888 年他曾經企圖自殺。
經歷了喀山時期的痛苦后,高爾基終于在察里津品嘗到了幸福的滋味。高爾基在察里津得到了一份看守鐵路的工作,隨后又應征去了下諾夫哥羅德。但他在戰士中并沒有很出眾,而是做起了克瓦斯的售貨員。最后,經歷了無數苦難的高爾基在命運的安排下遇到了加寧。但高爾基流浪的生活并沒有結束,他又漂泊到了第比利斯,在那里的鐵路工作。在第比利斯,高爾基第一次在《高加索》報上發表了文章。之后,高爾基回到了故鄉并開始在伏爾加一帶的報紙上發表隨筆。在下諾夫哥羅德,高爾基結識了科羅連科。科羅連科對高爾基的文學生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繼尼古拉波列沃依之后,高爾基是俄羅斯第二個自學成才的人。人們習慣性地認為從事文學工作的人應該是受過學校教育的,我們不能想象面包師也能成為文學家。但要知道,正是因為高爾基沒有接受過千篇一律的學校教育,他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個性,他的創作才能與眾不同。我當然不愿意說學校會把他變成天才或是庸才。再讓高爾基進入學校當然是不可能發生的。但學校迫使孩子們整天坐在屋子里學習拉丁語法,一味的死記硬背,也許就剝奪了高爾基從生活中和大自然中汲取的養分。讀一讀高爾基的作品你就能感覺得到,他是“呼吸著大自然的空氣生活”的人,他熱愛自然、了解自然,因此他能在文學作品中真實地表現出大自然。高爾基也進行繪畫創作,他喜歡運用鮮明的畫面、鮮艷的顏色,沒有花哨的修飾,只用兩三個線條就勾勒出一幅現實的畫卷。他特別鐘愛大海,因為大海總是那么千變萬化,大海總是那么澎湃而敏感,總是那么自由、強勁、無拘無束。他筆下的大海有時歡笑,有時像是喝醉了,有時撥弄著小浪花,有時用泡沫裝飾波浪,有時讓波浪相互推進,有時敲打著細小的塵埃。他在人們眼前展示的大海有時是頑皮的,是一群穿著白色裙邊的波浪追逐嬉戲,有時像大海洶涌的波浪發瘋一樣地相互擊打。
多才多藝的藝術家高爾基可以說不論風景畫、寫生畫還是對人物的生動描寫都是那么成功,打開他任意一幅作品都可以證明這一點。但我想特別提醒注意的是他對于聲樂和歌唱家的描繪,這類描繪在高爾基的作品中出現不止一次,用這類畫與繪畫《歌者》對比一下。通過對比你可以發現偉大的藝術作品不僅要通過色調來表現,還要有語言和最細膩的心理感受。例如他對女聲二重唱的描寫:“她的姐姐用悲傷的女低音拖長聲調的吟唱:“唉,我的少女時代。”再看妹妹,薩莎低沉著音調唱道:“像小草一樣,心都干枯了。”兩個聲音相互融合,是那么美麗、清爽、余音環繞。一個訴說著難以忍受的心痛,悲痛地號啕大哭;另一個則更加低沉而堅強,準備為親人報仇。”讀著這些字句就像真的聽到了那些歌聲,高爾基能夠把歌者和聽眾的情緒都表現出來。
高爾基無疑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他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很好的證明,關于他的天賦在這里就不作過多的講述了。
四
托爾斯泰認為,我們永遠都能夠在作家的作品中找到作者的本質和靈魂。在高爾基的作品中找尋這些并不困難,在他的代表作中都有清楚的體現。所有高爾基比較好的作品,包括最受歡迎的《福馬高爾杰耶夫》,不管描寫的題材是什么,所有主人公形象都是一個“焦慮不安的人”,渴望真正的自由和光明,這些恰恰反映了高爾基本人的內心世界。因此,他描寫的人物總是很單調,他們都是渴望光明的,大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是屢遭失敗的人,積蓄了強大的力量但總是得不到施展的機會或是自己無法發現自己的潛能。高爾基筆下的這些主人公都很焦慮,急于找到自己的位置,但內心卻很軟弱。這就像是“多余人”羅亭,很少有人關注他的靈魂。在屠格涅夫時代,農奴的權利受到很大壓制。現在權利開始增強,思想的需求開始活躍起來,人們的智慧開始為精神生活服務,因此每個人都有自己所認識的羅亭。
那么高爾基筆下的憂國憂民的主人公,他們渴望什么?他們有什么理想呢?首先,這些人物都比周圍的環境要好,他們非常厭惡小市民的幸福感,他們永遠在尋找更高的境界,尋找自己的位置。高爾基的這種立場的典型代表是他創作的人物科諾瓦洛夫,“為什么我不能得到平靜?為什么人生活要這樣?要工作、娶妻生子,還有其他那些事情,而且永遠都還有興趣做別的事。而我卻不能。厭惡。為什么我這么厭惡?”更加清楚地反映了這種悲觀情緒。就是這樣,科諾瓦洛夫就是來自內心的焦慮。他是一個鞋匠。為什么?他以哲學的態度思考“除我之外就沒有其他鞋匠了嗎?我應該因此而高興嗎?那又怎樣?縫靴子的阿羅洛夫最后還是死于霍亂。我就要這樣活著嗎?縫鞋,然后死去?”阿爾希普這樣悲觀地看待世界。他的孫子對他說:“你說得對,一切都是過眼云煙,城市、人群、你和我,全都是過眼云煙。”
高爾基筆下的人物有如此悲觀的言論僅僅是因為他們沒有找到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沒有得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因此覺得自己是多余的。福馬高爾杰耶夫就是這類人的代表,羨慕地看著周圍的人們,不加思考,因此很容易順應周圍人粗鄙的行為。福馬高爾杰耶夫想:“他們需要,而我無所謂。我們生活沒有比較、沒有理由,白白地過了一生。這個世界根本不需要我們。我們是多余的,我們的靈魂是多余的,我們的生活是多余的。”
屠格涅夫筆下的“多余人”和高爾基筆下覺得自己多余的人有很大區別。被“墳地”影響了的人用陰暗冰冷的眼光看待生活,總是反復地述說生活的徒勞。屠格涅夫筆下的“多余人”清楚地看到了周圍生活的庸俗之處,高傲地看著這種生活,然后一點點從接受、順從到變成跟其他人一樣的人,并且用詭辯來安慰自己內心的痛苦。高爾基筆下的人物認為自己是多余的人但從來不屈服。精神焦慮,但本質上都不能容忍過去的情形或是沒有任何異議的接納。同時對自己很有信心,他們沒有把一切罪責都歸結于周圍惡劣的環境上。
科諾瓦洛夫說:“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如果我是下流的,其他人也沒有責任。”福馬高爾杰耶夫說:“生活很糟糕,你能什么事都抱怨生活嗎?生活啊,人就是生活,沒有了人生活也就不存在了。”科諾瓦洛夫詳細地講了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他說:“我酗酒能怪誰呢?我弟弟巴維克不喝酒,他在比爾姆有自己的面包房。我工作也不比他差,但是我是流浪者、酒鬼。我們都是一母所生,他還比我小,我在什么地方出了問題嗎?所有人都是一樣的—出生,生活,做出一些貢獻、然后死去。而我走著自己的道路,不僅是我,許多人都是這樣的
作者[俄羅斯]弗拉基米爾費奧菲羅維奇鮑恰洛夫斯基
譯者 徐俊一
校對 馬曉輝
一
一位年輕的作家稱現代俄羅斯文學是“死氣沉沉的文學”。這個評 價或許太過嚴厲了,但這與俄羅斯文學所經歷的疲軟時期有著緊密的聯 系。近幾年來,俄羅斯文學界飽受批評,有些人指責俄羅斯文學表現疲軟, 鮮有新作品問世甚至開始老生常談。雖然文學界的批判已經成為一種慣 例,但絕大多數意見都不是空穴來風。如果仔細分析這些批評的原因,那么我們就會發現,首當其沖的是作品的質量問題,而不是數量的匱乏。縱覽我們的月刊雜志、書店目錄和報紙,我們就可以看到,我們的文學作品數量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每年都以驚人的速度增長,而這恰恰說明了為什么人們還是抱怨文學作品的匱乏。瀏覽一些報刊你就會注意到這樣一種現象:大部分文學作品都是由某幾個固定的作者創作的。可以大膽地說,在一半的雜志中你都會看到波達卞科、鮑鮑雷金、聶米羅維奇—丹欽科以及另外兩三名作者創作的長篇或中篇小說。因此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名作家,比如說我們剛才提到的波達卞科,同時在多個報刊上刊登了兩到三篇的小說。在這種多產的情況下,對于小說家們的創作墨守陳規而且千篇一律,我們就絲毫不感到驚奇了。在他們的小說中找不到什么新鮮的、原創的東西,那些陳詞濫調充斥著整篇小說。而他們所謂“原創”的內容要么是把自己的生活像攝影一樣地、原原本本地呈現在人們面前,要么就是宣傳一些世人皆知的真理,而且多半是寫一些有關人生哲理的寓言。就拿波達卞科的小說《現役》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來說,難道這不是老生常談的說教嗎?這部小說的主人公是一位神父,他本有著遠大的前程,但卻來到了農村,他努力使自己成為了一個大公無私的人,免費為別人舉行洗禮等。這種文章還算是好一點的情況。其余大部分小說的寫法都很簡單,就是對話和描寫的輪流交替。這些“小說”的作者在虛構自己作品的情況下,拿起筆來,通常不設想要怎樣結束自己的小說,甚至很快忘記自己主人公的名字,這是私下里都知道的情形。這樣的虛構家并不是很多,但這些天才們使自己的作品更有可讀性。在波達卞科的文章中充滿了幽默感,尤其是來源于宗教和大學生活的幽默。這使他擁有了大量的讀者,并且一直吸引著人們的注意。
但文學作品僅僅有關注度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讀者了,正如列夫托爾斯泰所說:“無論藝術家塑造什么形象,都是在尋找藝術家的靈魂。”即使作者沒有講述什么引人入勝的情節,但作者內心情感表達的越強烈、越富有主觀感受就越受歡迎。契訶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的眾多文集中都沒有長篇文章,所有這些短小精致的藝術作品講述的都是發生在最普通的人身上的日常瑣事。而正是這些普通人的故事深深地吸引著人們,對他所有的作品都愛不釋手,即使是一篇署有契訶夫名字的小小的文章都不愿錯過。你會津津有味地欣賞他的文章,因為你能感受得到每個字背后的憂郁,能看到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痛苦。他的文章中并沒有大聲疾呼或令人憐憫的詞句,契訶夫用一系列真實的人物誠懇地訴說著自己心中的苦悶和憂愁,這些憂愁都是來自周圍的人和生活。這顆誠懇的心使你不會去計較他有沒有新鮮的詞語,多久才發表新的文章。
二
契訶夫出色的文學天賦為他贏得了許多贊譽,但還有另外一種情況:有些作家年輕的時候并沒有什么過人的天賦,但能夠獲得現在的顯赫名聲這要歸功于他坦言對“陳詞濫調”的不滿和用心追尋生活的真諦。您可能已經猜到了我說的是格魏列薩耶夫。關于他,我想詳細地說一說:一是因為關于他的評論非常少,二是因為格魏列薩耶夫的文章都來自從日常生活中所汲取的內心感受。關于這一點,他第二次出版的文集就是有力的證明。但格魏列薩耶夫的這些文章并沒有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他的天賦并不在于文學,他只是把小說文學的形式看作是宣傳的手段或是純粹為了敘述不同類型的理論學說,比方說他的小說《風潮》、最長的隨筆《無路可逃》,還有小說《毀滅之路》。《風潮》描寫的是與屠格涅夫的《父與子》相類似的題材,格魏列薩耶夫描寫的父輩人都是醫生和建立勞動組織的人,而兒子這一輩人都是馬克思主義者。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這是完全合情理的。要知道巴扎洛夫在屠格涅夫時期就是屬于兒子這一輩的人,如果他現在還活著,大概已經成為了屠格涅夫所描寫的父輩的角色,并且可能也成為了醫生。這兩個陣營的代表們之間也進行著這種意見的交換,這也正是一直以來困擾我們的問題, 難道格魏列薩耶夫在小說中沒有改變自由經濟社會會議的定論嗎?
我們來聽聽看大學生達耶夫是怎么說的,“伊萬伊萬諾維奇!”這位馬克思主義的代表對合作社的建設者說,“不管你現在怎么看待工廠,無論如何您都應該或多或少地展望一下它的未來。您用這樣的語氣談論手工業者的‘消亡’,就像談到什么巨大的幸福被毀滅了一樣。這是完全錯誤的!拿出任何一件地方自治的收藏品,它都會在你面前展示一幅手工業者們“幸福生活”的畫面。你知道嗎,我們的農村織布工人一天要工作18 個小時,一小時卻只能掙到1 戈比!試問,什么樣的工廠能夠毀滅這種織布工?”
或者站在另一個角度看:比如說在維亞特卡省,合作社成員們被要求催交一批樹脂,如果完成得好,合作社社員就被接受成為正式工人等。
名叫娜塔莎的學生完全認同這種說法,而“父輩們”只有不滿和怨恨。
長篇小說《無路可逃》是以一個醫生日記的形式,真實地呈現了農村由于霍亂引起的不幸。從這篇小說中我們得知了地方自治特殊時期的醫療狀況。當時的醫療落后,以至于一個醫生因霍亂而死,一個很注意保養身體的人到最后還是逃不過病魔的魔爪。總的來說,格魏列薩耶夫的小說寫出了很多事實。只有一種觀點他從不去揭露。他最常寫的是馬克思主義者,因此表現出了民族主義—用驕傲的口吻說起托爾斯泰,描繪出民族未來的前景。各種學說的代表發表了很多意見,他們經常各執己見,正像格魏列薩耶夫在一處所說的“令人厭煩的、無休止的爭吵”,爭吵過后,誰都不能說服對方,還是持原來的意見。
那格魏列薩耶夫本人呢?就像他對待所有講述的事情一樣嗎?好像是的。他支持這樣那樣的理論,這些都反映在了他的小說中。他的激情、他的悲傷和喜悅讀者都能感受得到。你也許對托爾斯泰的作品沒有什么共鳴,但看完這部作品的簡介你不可能無動于衷。格魏列薩耶夫一直記得一句話:鮮活的語言永遠在給人們講述著。就連他筆下的一個主人公在說了許多關于責任、精神的高尚語言后都覺得良心不安,因為這些連他自己都不相信。格魏列薩耶夫沒有加入過一個政黨,這是《無路可逃》的現實生活版,也是格魏列薩耶夫的一大弱點。這部觸碰了他傷口的作品產生了無聲但有力的影響。小說《同志》就是描寫這個主題的,也是格魏列薩耶夫比較優秀的作品。同志是指一群懷有理想的人,他們走出大學校門后成為了官員,去了一些偏僻的地方。多年后大家重聚,坐在一起喝酒,討論一些瑣事,大家都害怕回憶起曾經的信念、理想。他們都惋惜過去,但誰都不愿說出口。格魏列薩耶夫解釋說:“所有人都過得不幸福,但他們的痛苦并不豐滿、鮮活,并沒有什么值得同情的,他們反而應該感到羞愧,而不是說給所有人聽。”在小說《無路可逃》中的醫生說21得更直接,他想到他兒時的朋友娜塔莎時說:“她想知道我怎么看這些協會的,是不是認為有可能在俄羅斯發展資本主義。她還覺得我必然應該對這些感興趣。這都是些什么啊?老實說這些話讓我很不高興。我非常樂意拜讀有關這種問題的書,我不會避忌這種問題,但是我自己的路和與我交談的人的路,這個問題是普通的理論問題,類似關于愛特曼假說的正確性的問題。”
“民族責任”、“事業”、“理想”這些詞就像用什么東西劃過玻璃時發出的刺耳聲音一樣刺痛他的耳朵。為什么呢?就是因為這個醫生什么都不相信、沒有信仰,因此就如他曾經說過的,他所有的內心世界就僅僅是一些漂亮的詞句。他害怕探究自己內心的深處,害怕認識到自己的靈魂空空如也。他說:“我那真誠的、驕傲的世界觀給了我什么?我的世界觀早就死了。我和這個并不喜歡的女人生活了一輩子。我緊緊擁抱著這美麗的軀體,不能相信也不想相信她失去了生命慢慢地冷卻下來。然而,我不能欺騙自己。”
人類都帶著強烈的信念信仰著什么,但真正的信仰是格魏列薩耶夫筆下主人公們所向往和崇敬的。他們羨慕托爾斯泰主義者,羨慕那些相信奇跡的普通工人,羨慕那些喜歡祈禱的人。格魏列薩耶夫解釋說“自己漫長的旅程中充滿艱辛,她沒有什么新奇的想法,她的路還很漫長,生活中充滿了溫暖、幸福和平靜。”格魏列薩耶夫筆下的主人公渴望追尋理想,為了一個目標頑強拼搏。醫生對娜塔莎說:“你想讓我把旗幟托付給你,并且對你說,現在我把旗幟交給你了,為了這面旗幟奮斗吧。我比你讀的書多,經歷的事情也多,但是我和你一樣:不明白!—這就是痛苦的根源。” 缺少全神貫注的精神、缺少堅定的信念,格魏列薩耶夫對于生活的認識完全帶有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征。所有托爾斯泰主義者、民族主義者、馬克思主義者都繼承自己的觀點,在完全準備好的情況下接受它。他們中的一個努力充實地傳播這個觀點,其他幾個至今還在為此努力,因此要努力去相信,如果沒有信任會很難做成。格魏列薩耶夫清楚地看到,沒有我們青年群體的幫助是不能說出自己的語言的,同時,不滿意老一輩的權威。“現在的年輕人什么信念都沒有,這一點很讓人失望和恐懼。沒有出路、沒有指明燈,這會讓人不知不覺地毀滅而且是不可改變的。看看現在的文學作品難道不是死氣沉沉的文學嗎?這些文學作品已經得不到人們的任何期待了。蕭條時代扼殺了一切,試圖從其影響下擺脫的努力都是徒勞且絕望的。”這就是格魏列薩耶夫的世界觀。就像所有我們這代“19 世紀90 年代人”一樣,他的內心包容、堅定,不想強迫所有人都接受他的想法。這就是為什么他的小說不討論他自己的痛苦,而是關注其他人的信念,探討的都是一些紀實、報章通訊、政治經濟協定、流行的訪談等。
在格魏列薩耶夫的文章中除了這些客觀的對白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內容,當然, 這些得到的關注還不及現在的一半。但如果注意到了這些,就可以看到一些主觀的想法恰恰反映出了作者內心的痛苦,處于無路可逃的困境中時不害怕大聲地說出苦悶,因此他已經找到了自己的路,找到了自己獨特的語言。
三
在契訶夫和格魏列薩耶夫的小說中都充滿了憂郁的口吻,毫無疑問,這在文學作品中是一種特色。這證明了有些事情可能暫時不被人們接受,但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它就會開創一片新的天地。這種口吻在個人創作中有明顯的反映,那就是努力地探尋生活的真諦。這種個人創作的過程其實由來已久。在巴拉津斯基時代初期,普希金和其他許多作家把人的個性刻在大理石臺基上,要求個性解放,要求更多的人權。這樣的斗爭越來越多,也得到了一些哲學問題和理論問題的成果,但最主要的還是人類個性解放取得的顯著成果。最信奉個性解放的是頹廢派,但我并不贊同,因為我們俄羅斯的頹廢派并不代表什么獨立。站在《毀滅之路》上,他們很樂意接受德國哲學家尼采關于超人的學說,不僅不灰心反而歡呼,認為自己就是超人,有權看到普通人臨死前的情景。小說家們憂郁的口吻還說明了20 年前令人滿意的個性解放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在的需求了。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堅定的托爾斯泰主義者或馬克思主義者,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觀。在這個基礎上,契訶夫和格魏列薩耶夫才用這種憂郁的態度對待生活。可是,這兩位作家并沒有讓憂郁持續很久。他們很少提出抗議,他們滿足于消極地對待一切和完全的否定。
不久前,對待這個問題的另一些態度也登上了文學舞臺,而且在短時間內在文學領域占據了一席之地,他就是馬克西姆高爾基。高爾基是一位勤勉的宣傳者、斗士,不僅僅用文字來斗爭,他是在用整個生命斗爭,為了捍衛個性的自由而戰斗。高爾基的傳記中記載的世界觀沒有任何人為編造的、不實的內容。這部傳記十分有趣同時對于理解他的作品也是非常重要的。這部傳記是以自傳札記的形式出版的,當初高爾基只是把它刊印在一本并不出名的雜志上。在這部傳記中,我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高爾基作品的原創性、獨特性。
高爾基寫到:“我于1868 或1869 年的3 月14 日生于下諾夫戈羅德,生活在瓦西里瓦西里耶維奇卡什林開的小染坊。我的母親瓦勒瓦拉是染坊主的女兒,父親馬克西姆薩瓦基耶夫彼什科夫是一個普通的工匠。我五歲的時候父親死于阿斯特拉罕,九歲時母親死于市郊。母親死后祖父把我送到鞋店當學徒,并且用《圣經》教我識字。后來我又去給繪圖員當學徒,接著進入了圣像畫作坊,后來又到輪船上給廚師打雜,還當過園丁。直到我青年歲時迷上了閱讀俄羅斯和外國名家的書,《死魂靈》、《死屋日記》、《獵人筆記》、《穩步前進》、《活尸首》、《時代表征》等一大批俄羅斯作家的作品,以及英國的狄更斯、華特司各特,法國福樓拜的作品等。在輪船上給廚師打雜的時候,廚師斯穆雷讓我讀《圣徒傳》,這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在遇到廚師之前,我忍受著沒有書讀的痛苦。后來我求學的愿望愈加強烈,為了求學我只身來到了喀山。可是追尋科學的理想又破滅了,因為為了一個月三盧布的薪水我進入了一家面包廠工作。”后來,高爾基在喀山做一些蘋果生意,“在伏爾加河河口工作、鋸木材、當搬運工。”根據這一時期高爾基的生活可以推測,在1888 年他曾經企圖自殺。
經歷了喀山時期的痛苦后,高爾基終于在察里津品嘗到了幸福的滋味。高爾基在察里津得到了一份看守鐵路的工作,隨后又應征去了下諾夫哥羅德。但他在戰士中并沒有很出眾,而是做起了克瓦斯的售貨員。最后,經歷了無數苦難的高爾基在命運的安排下遇到了加寧。但高爾基流浪的生活并沒有結束,他又漂泊到了第比利斯,在那里的鐵路工作。在第比利斯,高爾基第一次在《高加索》報上發表了文章。之后,高爾基回到了故鄉并開始在伏爾加一帶的報紙上發表隨筆。在下諾夫哥羅德,高爾基結識了科羅連科。科羅連科對高爾基的文學生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繼尼古拉波列沃依之后,高爾基是俄羅斯第二個自學成才的人。人們習慣性地認為從事文學工作的人應該是受過學校教育的,我們不能想象面包師也能成為文學家。但要知道,正是因為高爾基沒有接受過千篇一律的學校教育,他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個性,他的創作才能與眾不同。我當然不愿意說學校會把他變成天才或是庸才。再讓高爾基進入學校當然是不可能發生的。但學校迫使孩子們整天坐在屋子里學習拉丁語法,一味的死記硬背,也許就剝奪了高爾基從生活中和大自然中汲取的養分。讀一讀高爾基的作品你就能感覺得到,他是“呼吸著大自然的空氣生活”的人,他熱愛自然、了解自然,因此他能在文學作品中真實地表現出大自然。高爾基也進行繪畫創作,他喜歡運用鮮明的畫面、鮮艷的顏色,沒有花哨的修飾,只用兩三個線條就勾勒出一幅現實的畫卷。他特別鐘愛大海,因為大海總是那么千變萬化,大海總是那么澎湃而敏感,總是那么自由、強勁、無拘無束。他筆下的大海有時歡笑,有時像是喝醉了,有時撥弄著小浪花,有時用泡沫裝飾波浪,有時讓波浪相互推進,有時敲打著細小的塵埃。他在人們眼前展示的大海有時是頑皮的,是一群穿著白色裙邊的波浪追逐嬉戲,有時像大海洶涌的波浪發瘋一樣地相互擊打。
多才多藝的藝術家高爾基可以說不論風景畫、寫生畫還是對人物的生動描寫都是那么成功,打開他任意一幅作品都可以證明這一點。但我想特別提醒注意的是他對于聲樂和歌唱家的描繪,這類描繪在高爾基的作品中出現不止一次,用這類畫與繪畫《歌者》對比一下。通過對比你可以發現偉大的藝術作品不僅要通過色調來表現,還要有語言和最細膩的心理感受。例如他對女聲二重唱的描寫:“她的姐姐用悲傷的女低音拖長聲調的吟唱:“唉,我的少女時代。”再看妹妹,薩莎低沉著音調唱道:“像小草一樣,心都干枯了。”兩個聲音相互融合,是那么美麗、清爽、余音環繞。一個訴說著難以忍受的心痛,悲痛地號啕大哭;另一個則更加低沉而堅強,準備為親人報仇。”讀著這些字句就像真的聽到了那些歌聲,高爾基能夠把歌者和聽眾的情緒都表現出來。
高爾基無疑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他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很好的證明,關于他的天賦在這里就不作過多的講述了。
四
托爾斯泰認為,我們永遠都能夠在作家的作品中找到作者的本質和靈魂。在高爾基的作品中找尋這些并不困難,在他的代表作中都有清楚的體現。所有高爾基比較好的作品,包括最受歡迎的《福馬高爾杰耶夫》,不管描寫的題材是什么,所有主人公形象都是一個“焦慮不安的人”,渴望真正的自由和光明,這些恰恰反映了高爾基本人的內心世界。因此,他描寫的人物總是很單調,他們都是渴望光明的,大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是屢遭失敗的人,積蓄了強大的力量但總是得不到施展的機會或是自己無法發現自己的潛能。高爾基筆下的這些主人公都很焦慮,急于找到自己的位置,但內心卻很軟弱。這就像是“多余人”羅亭,很少有人關注他的靈魂。在屠格涅夫時代,農奴的權利受到很大壓制。現在權利開始增強,思想的需求開始活躍起來,人們的智慧開始為精神生活服務,因此每個人都有自己所認識的羅亭。
那么高爾基筆下的憂國憂民的主人公,他們渴望什么?他們有什么理想呢?首先,這些人物都比周圍的環境要好,他們非常厭惡小市民的幸福感,他們永遠在尋找更高的境界,尋找自己的位置。高爾基的這種立場的典型代表是他創作的人物科諾瓦洛夫,“為什么我不能得到平靜?為什么人生活要這樣?要工作、娶妻生子,還有其他那些事情,而且永遠都還有興趣做別的事。而我卻不能。厭惡。為什么我這么厭惡?”更加清楚地反映了這種悲觀情緒。就是這樣,科諾瓦洛夫就是來自內心的焦慮。他是一個鞋匠。為什么?他以哲學的態度思考“除我之外就沒有其他鞋匠了嗎?我應該因此而高興嗎?那又怎樣?縫靴子的阿羅洛夫最后還是死于霍亂。我就要這樣活著嗎?縫鞋,然后死去?”阿爾希普這樣悲觀地看待世界。他的孫子對他說:“你說得對,一切都是過眼云煙,城市、人群、你和我,全都是過眼云煙。”
高爾基筆下的人物有如此悲觀的言論僅僅是因為他們沒有找到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沒有得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因此覺得自己是多余的。福馬高爾杰耶夫就是這類人的代表,羨慕地看著周圍的人們,不加思考,因此很容易順應周圍人粗鄙的行為。福馬高爾杰耶夫想:“他們需要,而我無所謂。我們生活沒有比較、沒有理由,白白地過了一生。這個世界根本不需要我們。我們是多余的,我們的靈魂是多余的,我們的生活是多余的。”
屠格涅夫筆下的“多余人”和高爾基筆下覺得自己多余的人有很大區別。被“墳地”影響了的人用陰暗冰冷的眼光看待生活,總是反復地述說生活的徒勞。屠格涅夫筆下的“多余人”清楚地看到了周圍生活的庸俗之處,高傲地看著這種生活,然后一點點從接受、順從到變成跟其他人一樣的人,并且用詭辯來安慰自己內心的痛苦。高爾基筆下的人物認為自己是多余的人但從來不屈服。精神焦慮,但本質上都不能容忍過去的情形或是沒有任何異議的接納。同時對自己很有信心,他們沒有把一切罪責都歸結于周圍惡劣的環境上。
科諾瓦洛夫說:“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如果我是下流的,其他人也沒有責任。”福馬高爾杰耶夫說:“生活很糟糕,你能什么事都抱怨生活嗎?生活啊,人就是生活,沒有了人生活也就不存在了。”科諾瓦洛夫詳細地講了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他說:“我酗酒能怪誰呢?我弟弟巴維克不喝酒,他在比爾姆有自己的面包房。我工作也不比他差,但是我是流浪者、酒鬼。我們都是一母所生,他還比我小,我在什么地方出了問題嗎?所有人都是一樣的—出生,生活,做出一些貢獻、然后死去。而我走著自己的道路,不僅是我,許多人都是這樣的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