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訓詁是平易近人的,是趣味與實用兼具的學科。它既古老又新穎、既理論又實用。但誰需要訓詁?「訓詁學」是什麼?它包含了哪些面項?又如何存續於古今歷史? 訓詁是意義理解的學問,每個人都需要它。當我們閱讀書籍、欣賞影片、聆聽他人說話時……,訓詁總是如影隨形地跟隨著,從古至今、穿越時空的限制,與我們的生命相結合。讓我們得以瞭解孔夫子的大道理、孟子的好辯、莊子和惠施的鬥嘴、感受李煜詞賦的美與痛、欣賞蘇東坡的豪放與豁達,諸如此類,無一不歸功於「訓詁」!
本書分為上下篇,上篇包含原理與應用,由意義的來源談起,讓人了解意義的運用,能讀懂古籍,與古代文化接軌。下篇為訓詁學史,以時間為主軸,簡明扼要地陳述各時期訓詁學的發展特點、專書及相關的注疏。
作者簡介
1969年生。臺灣省澎湖縣人
【學歷】
1989年就讀東吳大學中文系, 師從孔仲溫先生學習文字學、林炯陽先生學習聲韻學,啟發對中國傳統語言學的喜好。1993年進入中正大學中文所,師從竺家寧先生學習現代語言學,1995年獲得碩士學位。1996年攻讀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班,2000年取得博士學位。
【經歷】
曾任南榮工專專任講師、遠東技術學院專任助理教授、中正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及助理教授。目前專任臺中教育大學語教系助理教授。
【研究領域】
漢語語法學、佛經語言學、語言風格學、識字教學、文化語言學。
【主要著作】
《東籬樂府》語言風格研究(復文)、《祖堂集》句法研究(佛光山法藏文庫110)、閩南語文學教材(合編)(復文)、語言學探索—竺家寧先生六秩壽慶論文集(總編輯)、實用訓詁學(洪葉文化)、國語文教學理論與應用(合著)(洪葉文化)、讀經教育理論與實務(合著)(洪葉文化)、書寫風的線條(洪葉文化)。
序
主編序
在意義的穹蒼之下
(二版序)
人類之所以能成為萬靈之長,乃因擁有語言、懂得巧妙地運用語言,表情達意、消弭紛爭;在此之上,發明文字以記錄語言,使得稍縱即逝的語音有了依憑的媒介,能超越時空的阻隔,進而發展文明、累積文化。不論口語或書面語,表達意義都是語言運用的目的,理解意義更是人類溝通的重點,我們何其從容地生活在意義的穹蒼之下!
理解意義對個人而言,是學習、溝通;就社會整體而言,則是文化傳承。因著時間、空間、人為諸多因素,致使意義具有改變的可能性,從古至今,訓詁不斷被需要,訓詁學即是解釋意義的學科,必須考量影響意義的各種因素,故是一門綜合又實用的學科。
《實用訓詁學》已屆二版,感謝讀者的支持,更要謝謝一群共同為訓詁大業努力的孩子。任何領域都必須如同接力賽般棒棒相傳,訓詁即是基礎工夫。無論外面的世界如何紛雜,學生永遠都是課堂的主角,除了自我成長,更習得文化傳承的能力。從戰戰兢兢的必修課,到較為輕鬆的選修課;從倣效倉頡造字體會文字傳流的艱辛,到理解意義改變的可能性和因素、實際閱讀古籍、訓解詞義,終至運用在語文教學實務,他們逐步挑戰自己的能力,跨越障礙,掌握理解意義的能力;任何領域都必須如同接力賽般棒棒相傳,訓詁即是基礎工夫。他們的成長是我持續努力的原動力,而教學相長之下,獲益最多的依然是筆者。
第二版讓筆者有機會修正疏漏之處、增補若干新材料,期盼能降低訓詁的難度、脫化訓詁學嚴肅的形象。雖然如是,因個人才學所囿,仍未臻完美,尚望 方家與同好指正,讓大家為訓詁大業齊心努力,接續文化傳承的接力賽。
周碧香謹書
甲午年荔月謹序於臺中教育大學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訓詁諸問題
第二節 訓詁的存在與作用
第三節 訓詁學的相關問題
第二章 訓詁的原理
第一節 文字形體與意義
第二節 聲音與意義
第三節 詞彙結構與意義
第四節 語序、虛詞與意義
第五節 語境與意義
第三章 詞義系統
第一節 詞義的構成
第二節 詞義演變方式與類別
第三節 詞義演變的結果
第四節 同形詞與異形詞
第五節 同義詞與反義詞
第四章 訓詁的方法
第一節 訓詁的理據
第二節 訓詁的格式
第三節 訓詁的術語
第五章 訓詁學的應用
第一節 解讀典籍
第二節 解讀方言文學
第三節 生活理解
第四節 語文教學
下篇 訓詁學簡史
第一章 形成期
第一節 時代背景說明
第二節 爾 雅
第三節 方 言
第四節 說文解字
第五節 釋名
第二章 轉變期
第一節 時代背景說明
第二節 雅學的承紹
第三節 說文的承繼
第四節 儒家訓詁
第五節 釋家音義
第三章 歇息期
第一節 時代背景說明
第二節 雅學的承紹
第三節 說文的承繼
第四節 理學家的訓詁
第四章 復興期
第一節 時代背景說明
第二節 雅學的承紹
第三節 說文的承繼
第四節 方言學的發展
第五節 虛詞學的發展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