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賴桑的千年之約:台灣樹王30年耗費20億元,種下30萬顆樹
滿額折
賴桑的千年之約:台灣樹王30年耗費20億元,種下30萬顆樹
賴桑的千年之約:台灣樹王30年耗費20億元,種下30萬顆樹
賴桑的千年之約:台灣樹王30年耗費20億元,種下30萬顆樹
賴桑的千年之約:台灣樹王30年耗費20億元,種下30萬顆樹
賴桑的千年之約:台灣樹王30年耗費20億元,種下30萬顆樹
賴桑的千年之約:台灣樹王30年耗費20億元,種下30萬顆樹
賴桑的千年之約:台灣樹王30年耗費20億元,種下30萬顆樹
賴桑的千年之約:台灣樹王30年耗費20億元,種下30萬顆樹
賴桑的千年之約:台灣樹王30年耗費20億元,種下30萬顆樹
賴桑的千年之約:台灣樹王30年耗費20億元,種下30萬顆樹
賴桑的千年之約:台灣樹王30年耗費20億元,種下30萬顆樹
賴桑的千年之約:台灣樹王30年耗費20億元,種下30萬顆樹
賴桑的千年之約:台灣樹王30年耗費20億元,種下30萬顆樹
賴桑的千年之約:台灣樹王30年耗費20億元,種下30萬顆樹
賴桑的千年之約:台灣樹王30年耗費20億元,種下30萬顆樹
賴桑的千年之約:台灣樹王30年耗費20億元,種下30萬顆樹
賴桑的千年之約:台灣樹王30年耗費20億元,種下30萬顆樹

賴桑的千年之約:台灣樹王30年耗費20億元,種下30萬顆樹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90315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賴倍元先生,人稱「賴桑」。30歲開始,買地種樹,散盡家財近20餘億,至今已於大雪山購地
130餘公頃,種了30多萬棵珍貴的森林!
他種樹有三不政策:不砍伐、不買賣、不留給賴家後代子孫。30餘年來,賴桑對造林運動的熱誠不減,被朋友戲稱「樹癡」,他畢生最大願望是:「在我回去之前,要留下50萬棵「活的」森林大軍。」堪稱是根留台灣、森愛台灣的典範人物。

作者簡介

陳芳毓
《遠見雜誌》副主編兼教育人才組召集人,政治大學新聞系、英國史特林大學(University of Stirling)媒體管理研究所畢業。
曾任《經理人月刊》主編,專訪超過60位領導品牌及上市櫃公司CEO。著有《王品不可思議》《愈賣愈輕鬆》。

目次

目 錄
推薦序 還一塊綠地給地球 劉明雄
編者序
楔 子 給未來世代的人們

第一章 種樹的男人
01大雪山,森林
02堅持,為大地留一片森林
03山上的一日
04森林裡的牛仔
05做對的事,種對的樹

第二章 抑鬱的「屘仔」
01睡牛欄的日子
02格格不入的貨運小開
03夾縫中求生存
04仰望神木 看見希望

第三章 禿山上的憨人
01買下一座,垃圾山
02荒山開墾,花錢如流水
03不敢抬頭的日子
04不被了解的苦悶

第四章 夢想的支柱
01賴桑背後的女人
02半夜的眼淚
03家庭瀕臨崩解
04二十年沒有朋友來訪的家
05為了種樹 嚴謹自律


第五章 當樹苗長成森林
01賴桑的種樹學
02只有最好的,才能最久
03森林裡的生命小故事
04山櫻花與血斑天牛
05大自然之母--水源來了

第六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01接待訪客
02賴桑,你出名囉!
03企業家來訪 投入種樹行列
04森林裡的聊天學習法
05堅持,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第七章 千年投資學
01賴桑的「價值投資」心法
02帶人,要先帶心
03熱情、認真提攜後輩
04目標導向+縝密流程規劃

第八章 開啟美好的傳承
01樹,把全家人牽在一起
02孩子回家接續父業
03綠循環的起點:雲道咖啡館
04分享森林的味道
05賴桑的千年之約

附 錄
賴桑語錄 關於他的信念、他的話
賴桑大事記

採訪後記

書摘/試閱

推薦序】還一塊綠地給地球 技嘉科技副董事長/劉明雄
二○一三年,偶然在Facebook發現一則關於一位「種樹的男人」的故事。點下後驚訝發現,我十年前構思的「種樹還地球」主張,早在二十八年前,這位「賴桑」就已經付諸實踐。
我著迷了,繼續研究他的網站和Facebook粉絲團,這才知道,早在多數人仍徬徨迷惘的三十歲,賴桑就立定志向要種樹。
我立刻決定要拜訪這位奇人。聯絡了幾次,終於確定拜訪時間。去時正值隆冬,氣溫不到十度。賴桑第一句就問,「你來做什麼?看熱鬧嗎?」
他說話很直接,有些句子也滿有意思的,比如他說,種樹是「天天漲停板」,也「免勞保、不罷工、無遣散費」,都是向大自然學習後的體會。他不厭其煩地對上山訪客重複這些主張,很像一位傳播理想的宗教家。
他將種樹,比喻為百年、千年的事業。有一次,賴桑開心地讓我看一株二十年的紅豆杉,竟不到一個小孩的手臂粗。
「這樹成材要多久啊?」我大吃一驚!
常理推測,一個人做事若是為個人物欲享受,一定會選能立刻獲得成果的事,不會做兒孫輩才能蒙其利的事。由此可知,賴桑種樹不是為販賣,而是為了環境、為了後代子孫。
拜訪賴桑時,技嘉科技總部大樓的「生態屋頂」剛完工半年多。原本三百坪灰撲撲的水泥屋頂,經過一個月防水測試,鋪上泥土、水庫淤泥回收燒製的植生陶石等,再種上一層草皮,養護三個月後,才全面開放。各部門都認領了一小塊「田」,種植喜歡的蔬果或植物。
專家統計,共有一百多種植物、一百八十多種物種,大至近五十公分高的黑冠麻鷺,小至蚯蚓、大肚魚,都在這片屋頂森林中共存。
技嘉正推動將「生態屋頂」納入建築法規或獎勵投資。現在只有技嘉的三百坪,有法源後,日後可能會擴張成三萬坪、三十萬坪。我們做這些事也不是為了形象或媒體報導,而是要發揮影響力,使小愛變大愛,讓更多人一起參與。
在我的理想中,如果台北市家家戶戶都擁有這樣一座「生態屋頂」,就可以形成一條「綠色廊道」。屆時,被都市阻隔的昆蟲、鳥類與種子,就可以把這些城市裡的綠洲當作休息站,自由遷徙。說不定,北投的種子就可以飛到新店來,土城的鳥類也可以飛到南港去。因為都市化而被割裂的生態圈便能重新連結,使動植物擁有更多棲地。
從經營效益來看,我的辦公室在「生態屋頂」下一層,冷氣不再像以前那樣,需要開很強。有學生來「生態屋頂」做實驗,發現有植被與泥土的地面不會蓄熱,溫度比水泥地屋頂低很多。水泥地的另一個問題是,因為無法像土壤那樣吸收水分,雨一降下,沒有緩衝就直接流入河川,導致堤防愈築愈高,還是無法防止豪雨成災。
數千年前,大禹治水便告訴我們,防堵無效,疏通才可行。為什麼我們不換個方法,還一塊綠地給地球,看看結果是否會不同呢?
我是基隆鄉下長大的孩子。小時候,母親在陽台與屋頂上種了許多菜,幫人撿柴、採菜維生的阿媽,也經常帶我去後山撿野果、採青草藥。因為在自然中長大,我很早便明白,人,最終還是要回歸自然。
因此,技嘉科技立業宗旨有八個字:創新科技,美化人生。「創新科技」是指營利事業,「美化人生」則是公益事業,兩者不能偏廢其一,一定要平衡。一味重經濟發展,會犧牲生態環境;只主張環保,企業也無法健全發展。
我還在構築營利與公益平衡的夢,賴桑卻已完成了他的夢想。因此,我鼓勵賴桑出書,讓千百年後的子孫都能知道他的故事。

【內文試閱】以下摘自第一章
02
堅持,為大地留一片森林
「要真正看出一個品行出眾的人,你得花數年的時間,好運氣、有機會觀察他的作為。如果他行為沒有私心,動機無比的慷慨,心中沒有存著回報的念頭,還有他在大地留下明顯的印記,這樣說他是一個品行出眾的人,大致錯不了。」
這段話,出自法國作家尚.季沃諾(Jean Giono)的名著《種樹的男人》(The Man Who Plated Trees)。
這個極短篇小說,描述一個旅人在法國旅行途中,遇到了一個種樹的男人,他當時五十五歲。每一天,他會走幾百公尺山路,走到一塊荒地,把鐵棍插進土裡,捅出一個一個小洞,再把橡實放進去,覆上泥土。
他在種橡樹,已經種了三年,埋下十萬顆橡實,只有兩萬顆發芽,其中還會有一萬顆被動物吃掉,或不明原因死亡。但男人不在乎,他只是一心想挽救這片因為沒有樹木陪伴而逐步邁入死亡的荒地。
五年後,旅人回來探訪老人,發現荒地已長成一片森林,乾涸之處流成一條小河。他驚訝極了,決定每年回來一次。當他最後一次見到老人時,他已經八十七歲,但也留下了驚人終身成就:因為多樣的生物、宜人的氣候,森林從一處只有三戶人家的地方,成為一個居民不斷移入的幸福小村落。
為大地留印記
「人的力量還是值得讚嘆的。可是一想到必須保持高尚的情操,懷抱無私奉獻的寬大心胸,人的力量才充分發揮時,我就對那位質樸的老農夫感到由衷的敬佩,」季沃諾在小說結尾處寫到。
依照季沃諾的觀點:行為沒有私心,動機無比慷慨,並在大地留下明顯的印記。那麼,那個在大雪山種樹的男人,也算得上是一位品行出眾的人,堪稱是台灣版「種樹的男人」。
種樹的男人名叫賴倍元,朋友都叫他「賴桑」,連兒子也這樣稱呼他。還有人替他取了一個十分霸氣的外號:台灣樹王。
如今,他在大雪山這一隅,買下十座山頭,共三十甲土地,靠個人之力,已種了三十萬棵樹。有人說,賴桑是台灣私人造林數量最多的人,還有人想替他申請金氏世界紀錄。
森林裡的CEO
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奇人,才能創造這樣一片奇景?
賴桑今年五十八歲。頭髮花白,身高中等,身材精瘦但肌肉很結實,是長年下田做體力勞動的農人那樣的體型。
距離他種下第一棵樹,已經過了三十年。原本以為,能在山上半隱居種樹三十年的人,應該是沉默寡言,甚至有些孤僻。初次見面時,會先注意他的眼睛,大而有神的眼睛直勾勾看進對方的心思裡。但當他笑起來的時候,露出兩排牙齒及深深的法令紋,彷彿全身每一個細胞都在笑,讓人不由自主也跟著開心起來。
有時,他像指揮若定的大公司CEO。朋友們上山拜訪他時,都會坐在帳棚下的肖楠木桌邊喝黑豆茶。賴桑每說完一句話,長年使用園藝剪而格外粗大有力的右手,就會「碰」一聲重重落在桌上。
「你們,從這麼遠的地方上山(碰),看到我這一片森林(碰),有什麼感覺?(碰)」被問到的人不自覺就豎直背脊,比面試還緊張。
他有時又像頑皮的小男孩。為了展現「六十歲仍是一尾活龍」的好體力,賴桑還會露一手「大車輪」絕招:一手拉住峭壁邊的九芎樹,一踩一蹬,出奇不意就旋著光滑的樹幹「飛」兩圈半,大半個身子都懸在峭壁外。
「賴桑,不要!危險啦!」觀眾愈是尖叫,他愈要多飛幾圈。
其實,賴桑真正想「炫耀」的是,這棵當年只有十五公分的樹苗,現在不只已經長到兩層樓高,還能撐起他的重量了!「哩跨賣(你看吧)!這叢九芎啊,有夠勇摩?」這是他單純的快樂。
但更多時候,他只想當個純樸的農夫。
有一次,他修剪下一段兩指粗的牛樟枝條,卻彷彿怕弄痛了樹。來回輕撫著樹幹上的傷口後,才慢慢鬆手,讓彎下的樹枝彈回原處。
當夕陽在他臉上落下暖金色的光芒時,他望著眼前的樹林,有時會莫名感動,望著一棵棵樹說:「我什麼都沒有做,你們卻這樣一直大、一直大、一直大。上天,你怎麼對我這麼好?」最後,竟抱著樹幹嚎啕大哭起來。
這些小動作,可以看見賴桑血液裡的農人DNA。只是人生際遇使他繞了一個彎,先成了企業家族的小開,但最後來到山林。他仍帶著CEO的霸氣,只是在管理一個更大、更長久的公司。
但為了這間「公司」,賴桑散盡家財。種樹、除草、請工人,每月固定開銷五十萬。加上買土地、開路,累積投入超過新台幣二十億元。不但妻子長期不諒解,兒子也不理解,差點妻離子散。
但彷彿「樹的報恩」般,從十年前開始,樹,也開啟了賴桑的第二人生。
隨著「傻人種樹」的故事逐漸遠播,先是平面媒體記者來了,電視台製作的賴桑報導也得了獎。許多中小學老師在課堂上播放這些影片,提醒導孩子們種樹育林的重要。
接著,愈來愈多企業主、宗教團體與教育團體都陸續知道賴桑的故事,也紛紛透過關係安排上林場請益。佳士達董事長李焜耀、台明將董事長林肇睢等人都來過,一貫道、福智佛教團體,連藏傳佛教的仁波切們也來過。
不只森林主管機關林務局請他代言,最後,連馬英九總統、胡自強市長也出現在訪客名單上了。
這是賴桑種下第一棵樹時從未想過的事。
家人們終於慢慢理解父親的苦心,態度從抗拒、接觸、進而全力支持。現在,妻子、兩個兒子和媳婦都在林場幫忙。樹,從差點讓一家人妻離子散,成為一家人凝聚的核心。
做對的事,還要做很大
大雪山林道兩旁的甜柿從開滿「白花」,轉綠又變紅,週而復始循環了三十次。辛勤的農人年年付出,年年都有收穫,賴桑卻是一直花錢,卻從不賺錢,做的是完全相反的事。
這樣天天看、看了一萬多次,問他,難道沒有偷懶不想上山的時候嗎?難道,沒有懷疑自己可能做錯了的時候嗎?
「怎麼可能?快樂都來不及了!」賴桑瞪大眼睛,露出一副「什麼笨問題」的表情。「每天早上睜開眼睛,第一個念頭就是感謝上天賜我健康的身體,能每天上山種樹!」
他從來沒有對種樹以外的行業心動過。「我開車上山的時候都在想,路邊這些人,怎麼一間店、一座果園,一輩子就滿足了?」
賴桑再度豪氣地把右手往桌上重重一拍,「對的事,要做到很大!要做有意義的大事!」
「做對的事,做到很大!」這句話,成了故事的起點。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5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