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國際書展現場活動搶先看
比較宗教學
滿額折

比較宗教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60 元
優惠價
90414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特色:
1.2014年最新版本,由一代佛教界宗師、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生前親自修訂,堪稱「宗教聖典」。
2.本書依據人文社會科學的角度,介紹世界性及歷史性宗教內涵與宗教現象。俾使未有宗教信仰的人士,獲取宗教學通識,也讓已有宗教信仰的人士,開展宗教領域宏觀。
3.書中論及世界五大宗教源流、內涵、經典、宗師。內容目次為:(1)原始宗教、(2)未開化民族的宗教、(3)古代民族的宗教、(4)印度的宗教、(5)中國的宗教、(6)少數人的宗教、(7)猶太教、(8)基督教、(9)伊斯蘭教及(10)佛教;為人類文明史上最重要的非物質文化資產之一。
4.同步提供經典燙金版,值得珍藏保存。

《比較宗教學》堪稱宗教聖典。聖嚴法師以其學通古今、演繹東西,傾力將歐亞古文明國度所衍生成熟的宗教派別,與原始宗教,依源流、內涵、經典分論;同時又作一統合論述鉅細靡遺。分立:原始宗教、未開化民族的宗教、古代民族的宗教、印度的宗教、中國的宗教、少數人的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及佛教十章、四十五節、二百四十七篇,其工程之浩繁,難以盡數,是為人類文明史中之最重要的文化資產之一。

宗教一詞,未見於中國的古典文獻中,日本文獻中所言「利雷敬」是譯自英文Religion;我國接受西洋文化的輸入,初期藉助於日本為橋梁的很多,故對宗教一詞,也就接受下來。宗教的定義很難確定,中國《易經》的〈繫辭〉所說「神道設教」之意,或近似之。
因此,宗教兩字用於佛教,殊不恰當,因為,佛教從來未將宗教兩字連起來用過。若以禪宗的立場,無言之教謂之宗,假言明宗謂之教,這與Religion的涵義,完全不同。其實,西洋的基督教,也不以利雷敬自居,因為根據宗教一詞的原義,乃是指原始人類的多神崇拜或自然崇拜,基督教卻是進化以後的人類信仰。

但是,人類的信仰,均有一個共同的原則,也就是說,不論是原始宗教或進化的信仰,求取安慰乃是彼此一樣的。所以,從高級宗教的立場而言,雖皆不欲自命為宗教,從宗教學家的研究態度而言,仍將一切安慰的信仰,統入於宗教的範圍之內。

可見,宗教學的範圍,是有廣狹的,各宗教學家的看法,也不能一致。單就對於各高級宗教的研究而言,它便成了比較宗教學;其實比較宗教學即是宗教學的同一個主題。因此,本書稱為比較宗教學,實則就是宗教學。

目次:

前 言、
宗教聖典《比較宗教學》 中華書局編輯部
序 文、
聖嚴法師自序——一九六八年初版
聖嚴法師自序——一九九四年新版

第一章、原始宗教
第一節 緒言
何謂比較宗教學╱宗教學的範圍╱宗教的分類
第二節 原始宗教的型態
宗教的定義╱宗教的由來╱自然崇拜╱動物崇拜╱植物崇拜╱圖騰崇拜╱靈物崇拜╱偶像崇拜╱生人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性力崇拜
第三節 原始宗教的儀式
宗教儀式及祭司╱咒術的產生╱誕生到死亡的儀式╱宗教的犧牲

第二章、未開化民族的宗教
第一節 神的分類
誰是未開化者╱多神教╱二神教╱一神教╱泛神教╱交換神教╱無神教
第二節 未開化者的迷信
魔術╱禁忌╱占卜╱祈禱╱巫覡╱神話╱迷信神秘的解釋

第三章、古代民族的宗教
第一節 巴比侖的宗教
巴比倫的環境和時代╱宗教的歷程╱主要的神╱巴比侖的神話╱巴比侖的宗教生活╱
第二節 埃及的宗教
古埃及╱古代社會╱神的信仰╱神殿及祭司╱來世思想
第三節 以色列民族的宗教
希伯來人╱巴勒斯坦的閃族╱希伯來宗教與猶太教
第四節 古希臘的宗教
希臘及其人種╱祖先崇拜╱聖火╱自然神的信仰╱主要的神
第五節 古羅馬的宗教
羅馬人╱羅馬人的信仰╱羅馬的神╱政教合一╱法律與宗教

第四章、印度的宗教
第一節 印度的環境及其民族
緒言╱印度宗教的分類╱印度的環境╱印度的民族
第二節 吠陀時代的宗教
四吠陀╱吠陀神話╱天界的神╱空界的神╱地界的神╱動物神與植物神等╱魔神╱低級群神╱神與人的關係╱吠陀的實際生活╱人死之後的命運╱耶摩與地獄
第三節 梵書及奧義書時代的宗教
梵書的時代╱梵書的神話╱輪迴說及業說的起源╱奧義書╱奧義書的分類及譯本╱奧義書的宗教思想╱輪迴與解脫
第四節 經書及學派時代的宗教
經書╱四姓╱婦女與婚姻╱生活即是祭祀╱學派的興起及其開發╱學派時代之初的四大思潮╱學派時代的共通思想╱兩大史詩
第五節 印度教的內容
印度教的歷史╱印度教的三位大神╱富蘭那文學及印度教的諸神╱商羯羅與印度教╱濕婆派╱女神崇拜╱性力派╱秘密法與咒印╱印度教的思想家

第五章、中國的宗教
第一節 中華民族及其宗教的起源
中華民族╱上古的宗教信仰╱開闢神話╱巫覡與巫術的信仰╱陰陽五行八卦
第二節 三代至秦漢的宗教信仰
神鬼的崇拜╱天神與地神╱祭祀的階級性╱祖宗的崇拜╱宗教思想的變遷
第三節 道教的出現
道教的起源╱太平道╱天師道╱老莊與道教的關係╱魏伯陽與參同契╱葛洪與抱朴子 寇謙之與天師道╱茅山與武當山
第四節 道教的修練方法
符籙的使用╱道教的神╱身外的神╱身內的神╱金丹與藥餌╱行氣與導引╱房中術的內容╱修練的成果
第五節 道教的經典與派別
老子的神話╱道經與佛經╱道藏與釋藏╱道藏的編纂╱道教的戒律及倫理╱全真教

第六章、少數人的宗教
第一節 耆那教
耆那教的出現╱耆那教的教理╱耆那教的道德觀╱五誓的內容╱無神的宗教觀╱耆那教的分派與佛教
第二節 錫克教
錫克的教主╱錫克教的演變╱軍事化的結果
第三節 祆教
波斯的宗教╱拜火教與祆教╱祆教的教主╱祆教的神╱分期與分派╱最小的宗教
第四節 中國的理教
祕密社會的宗教╱理教的教主╱理教的教義及教儀╱理教的教制

第七章、猶太教
第一節 摩西及士師時代的猶太教
猶太教的成長╱初期的猶太教╱摩西的宗教運動╱西奈山的神╱摩西十誡╱士師時代
第二節 王國時代的猶太教
王國時代╱大衛王╱所羅門王╱南北朝時代
第三節 先知時代的猶太教
先知時代╱鬥垮太陽神╱屠殺與滅亡╱從流放到還鄉
第四節 希臘及羅馬時代的猶太教
希臘統治時代╱三個猶太教派╱耶穌以後的猶太教及其神學
第五節 猶太教的神話
猶太教的聖典╱猶太教的神之演化╱耶和華的性質分析╱三個重要神話─創造神話、挪亞的方舟神話、變亂口音的神話

第八章、基督教
第一節 基督教的開始
耶穌的時代背景╱耶穌的復活╱耶穌的人格及其教訓
第二節 基督教的聖典及其教會
舊約與新約╱初期的基督教╱使徒保羅的傳教╱初期的教會╱教會發展的因素╱教會的成長╱教會的分裂
第三節 基督教的神學
哲學與神學之間╱神學的源頭╱教父哲學的異說紛紜╱教義神學的三大論爭╱奧古斯丁╱修道主義者
第四節 中古以下的基督教
中古時代╱教會教育╱煩瑣哲學╱近世的基督教

第九章、伊斯蘭教
第一節 伊斯蘭教的起源
伊斯蘭教的名稱╱伊斯蘭教的發源地╱阿拉伯人
第二節 伊斯蘭教的教主
穆罕默德的出生地╱婚前的穆罕默德╱穆罕默德的婚姻生活╱穆罕默德的宗教生活╱穆罕默德的傳教生活╱穆罕默德的成功
第三節 伊斯蘭教的教理
一神主義╱未來思想╱伊斯蘭教的天堂╱鼓勵戰鬥的宗教╱古蘭經
第四節 伊斯蘭教的教義及傳布
伊斯蘭教徒的生活實踐╱伊斯蘭教徒的信德╱伊斯蘭教的禁戒╱伊斯蘭教的傳布
第五節 中國的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初傳中國╱伊斯蘭教在中國的流傳╱伊斯蘭教的宗派╱中國伊斯蘭教的流派

第十章、佛 教
第一節 佛陀的時代背景
佛陀以前的印度╱六派哲學與六師外道╱恆河流域的文明╱佛陀的出現
第二節 佛陀及其教團
出家以前的菩薩╱由苦行至成道╱佛陀的一生╱佛陀的教團
第三節 佛陀的教義
原始佛教╱四聖諦╱十二因緣╱三法印╱八正道
第四節 從小乘到大乘的印度佛教
佛教的分裂╱小乘佛教╱由小乘到大乘╱思想的演進╱大乘佛教的主流╱佛教在印度的滅亡╱菩薩及其他╱佛教的文獻
第五節 隋唐以前的中國佛教
佛教的傳入╱三國時代的佛教╱道安與慧遠╱法顯與鳩摩羅什╱南北朝時代╱宗派的興起
第六節 隋唐八大宗
天台與三論╱華嚴宗╱唯識宗╱律與淨土╱禪宗與密宗
第七節 發展的趨勢
各宗的盛衰╱佛教與儒道的交涉╱佛教國際大勢
■ 主要名詞索引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一九三○年生於江蘇南通,俗名張保康、私塾學名志德。一九四三年在狼山廣教禪寺出家,法名常進。後服兵役十年,改名張採薇,以准尉退伍。一九四九年間跟隨國民政府來台。退伍後,於東初老人座下再度披剃出家,法字為「慧空」,法號為「聖嚴」。本書初版撰著完成於一九六八年,接著在一九六九年負笈東瀛,七年究學,取得日本立正大學佛教學部博士學位。聖嚴法師是台灣佛教宗派──法鼓山創辦人,也是禪宗曹洞宗的五十代傳人、臨濟宗的五十七代傳人。其佛學造詣之廣博深厚,無人能出其右,是為當代佛教宗師與佛學教育家。

前言

——宗教聖典《比較宗教學》/臺灣中華書局編輯部

「宗教聖典」《比較宗教學》一書為當代佛教界宗師——聖嚴法師鉅著。師父以其學貫古今、演繹東西,傾力將歐亞古文明國度發衍熟成之宗教派別與原始宗教︐各依其源流、內涵、經典、宗師分論;同時又作一統合論述,鉅細靡遺︒全書分立原始宗教、未開化民族的宗教、古代民族的宗教、印度的宗教、中國的宗教、少數人的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及佛教,共十大卷章(四十五節、二百四十七篇),其工程之浩繁,難以盡數,堪為人類文明史中重要文化資產。

本書謹收錄聖嚴法師於一九六八年成書時初版自序,以及二十六年後(一九九四年),師父為再版之《比較宗教學》所申新序。序中,師父娓娓談到編纂本書之心路歷程,與對後進學子的諄諄法語,彌足珍貴。

特別感謝「法鼓山/法鼓文化」,提供聖嚴法師於生前修訂本書之珍貴資料,如梵文原文考訂、專有名詞校正︐本局據以編訂︐重新出版,以為莘莘學子身心修業之案牘金經。


聖嚴法師自序

一九六八年初版
比較宗教學(Comparative Study of Religion)這門學問,不但在我國感到年輕,即在西洋也不古老。

因於十七世紀的時代,西歐方面的思想家們,得到了自由批評宗教問題的機會,故英國學者海伯特(Herbert,西元一五八一︱一六四八年),在他所寫《縉紳的宗教》(Ancient Religion of the Gentiles)一書中,對於西方傳統的一神教,開始做了比較的研究和批判。但卻直到十九世紀,才有人將這門學問大大地發揚起來。

近世以來,關於宗教問題的書籍,已經愈來愈多。但在我們國內,要想求得一冊比較可取的入門書,也不容易。所以我在研究佛學之餘,特別留心「比較宗教學」的問題,並且計畫編寫一部這樣的書。到了一九六六年秋天,我的書還沒有著手編寫,高雄的壽山佛學院竟為我開了「比較宗教學」的課。此後經過半年多的時間,便使我完成了本書初稿。

正由於這門學問在我們這裡非常年輕,所以本書的問世,只希望擔負啟蒙的任務。我是站在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和哲學的觀點上,由人類的原始信仰,至世界性的各大宗教,予以客觀的討論和通俗的介紹。為便利讀者檢查本書的各項重要資料起見,特為編成「主要名詞索引」,附於書後。其編列原則以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者為主。
一九六八年四月聖嚴寫於臺北市

一九九四年新版

本書寫成於民國五十六年初,第一版發行於民國五十七年,迄今已歷二十六、七個年頭。雖不是最暢銷,卻是很受歡迎的常銷書,當年國內沒有這樣水準的書,到目前漢文出版物中,亦尚未見到另一冊能夠取代的書,所以依舊受到國內外人士的歡迎。

本書的目的,不是為了宣揚任何一派宗教,也不是為了批評任何一種信仰,乃是依據人文社會科學的角度,介紹世界性及歷史性宗教內涵與宗教現象。俾使未有宗教信仰的人士,獲取宗教學的通識,也讓已有宗教信仰的人士,開展宗教領域的宏觀。

不論是那一種宗教信仰和宗教行為,均有其歷史的淵源、社會的背景、實用的功能,若是缺少宗教學的常識,而將宗教指為迷信可笑,那是不科學的。

不論是那一種宗教思想和宗教事實,彼此之間都有其關聯性、共通性、獨特性,若是欠缺比較宗教學的知識,往往會一方面肯定自己所信所屬的宗教,另一方面則否定批評他人所信所屬的宗教,這是很不公平的態度。有些人士盡然不信任何宗教,也不排斥任何宗教,認為一切宗教都在勸人為善,只要心存善良,就等於信了一切宗教,殊不知,世界各種宗教之間,各有其文化背景、社會環境、時代思潮的相異性,也有其人類起源、人心嚮往、人生現象的共同性。所以各宗教間,既有其差別處,也有其相似處。不信宗教,也不等於信了一切宗教。

過了四分之一世紀,本書仍有被改版新出的需要,足見這門學問,正在受到許多人的關切。

本書的深度與廣度,都嫌不足,可惜我已不可能再寫一冊類似的書了,所幸本書尚不失是一冊同類書中的好書,故在台灣中華書局,為之重新出版之際,略申敘語,用以為序。
中華民國八十三年九月九日聖嚴序於台北農禪寺

目次

前 言、
宗教聖典《比較宗教學》/ 中華書局編輯部
序 文、
聖嚴法師自序——一九六八年初版
聖嚴法師自序——一九九四年新版

第一章、原始宗教
第一節 緒言
何謂比較宗教學/宗教學的範圍/宗教的分類
第二節 原始宗教的型態
宗教的定義/宗教的由來/自然崇拜/動物崇拜/植物崇拜/圖騰崇拜/靈物崇拜/偶像崇拜/生人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性力崇拜
第三節 原始宗教的儀式
宗教儀式及祭司/咒術的產生/誕生到死亡的儀式/宗教的犧牲

第二章、未開化民族的宗教
第一節 神的分類
誰是未開化者/多神教/二神教/一神教/泛神教/交換神教/無神教
第二節 未開化者的迷信
魔術/禁忌/占卜/祈禱/巫覡/神話/迷信神秘的解釋

第三章、古代民族的宗教
第一節 巴比侖的宗教
巴比倫的環境和時代/宗教的歷程/主要的神/巴比侖的神話/巴比侖的宗教生活/
第二節 埃及的宗教
古埃及/古代社會/神的信仰/神殿及祭司/來世思想
第三節 以色列民族的宗教
希伯來人/巴勒斯坦的閃族/希伯來宗教與猶太教
第四節 古希臘的宗教
希臘及其人種/祖先崇拜/聖火/自然神的信仰/主要的神
第五節 古羅馬的宗教
羅馬人/羅馬人的信仰/羅馬的神/政教合一/法律與宗教

第四章、印度的宗教
第一節 印度的環境及其民族
緒言/印度宗教的分類/印度的環境/印度的民族
第二節 吠陀時代的宗教
四吠陀/吠陀神話/天界的神/空界的神/地界的神/動物神與植物神等/魔神/低級群神/神與人的關係/吠陀的實際生活/人死之後的命運/耶摩與地獄
第三節 梵書及奧義書時代的宗教
梵書的時代/梵書的神話/輪迴說及業說的起源/奧義書/奧義書的分類及譯本/奧義書的宗教思想/輪迴與解脫
第四節 經書及學派時代的宗教
經書/四姓/婦女與婚姻/生活即是祭祀/學派的興起及其開發/學派時代之初的四大思潮/學派時代的共通思想/兩大史詩
第五節 印度教的內容
印度教的歷史/印度教的三位大神/富蘭那文學及印度教的諸神/商羯羅與印度教/濕婆派/女神崇拜/性力派/秘密法與咒印/印度教的思想家

第五章、中國的宗教
第一節 中華民族及其宗教的起源
中華民族/上古的宗教信仰/開闢神話/巫覡與巫術的信仰/陰陽五行八卦
第二節 三代至秦漢的宗教信仰
神鬼的崇拜/天神與地神/祭祀的階級性/祖宗的崇拜/宗教思想的變遷
第三節 道教的出現
道教的起源/太平道/天師道/老莊與道教的關係/魏伯陽與參同契/葛洪與抱朴子 寇謙之與天師道/茅山與武當山
第四節 道教的修練方法
符籙的使用/道教的神/身外的神/身內的神/金丹與藥餌/行氣與導引/房中術的內容/修練的成果
第五節 道教的經典與派別
老子的神話/道經與佛經/道藏與釋藏/道藏的編纂/道教的戒律及倫理/全真教

第六章、少數人的宗教
第一節 耆那教
耆那教的出現/耆那教的教理/耆那教的道德觀/五誓的內容/無神的宗教觀/耆那教的分派與佛教
第二節 錫克教
錫克的教主/錫克教的演變/軍事化的結果
第三節 祆教
波斯的宗教/拜火教與祆教/祆教的教主/祆教的神/分期與分派/最小的宗教
第四節 中國的理教
祕密社會的宗教/理教的教主/理教的教義及教儀/理教的教制

第七章、猶太教
第一節 摩西及士師時代的猶太教
猶太教的成長/初期的猶太教/摩西的宗教運動/西奈山的神/摩西十誡/士師時代
第二節 王國時代的猶太教
王國時代/大衛王/所羅門王/南北朝時代
第三節 先知時代的猶太教
先知時代/鬥垮太陽神/屠殺與滅亡/從流放到還鄉
第四節 希臘及羅馬時代的猶太教
希臘統治時代/三個猶太教派/耶穌以後的猶太教及其神學
第五節 猶太教的神話
猶太教的聖典/猶太教的神之演化/耶和華的性質分析/三個重要神話─創造神話、挪亞的方舟神話、變亂口音的神話

第八章、基督教
第一節 基督教的開始
耶穌的時代背景/耶穌的復活/耶穌的人格及其教訓
第二節 基督教的聖典及其教會
舊約與新約/初期的基督教/使徒保羅的傳教/初期的教會/教會發展的因素/教會的成長/教會的分裂
第三節 基督教的神學
哲學與神學之間/神學的源頭/教父哲學的異說紛紜/教義神學的三大論爭/奧古斯丁/修道主義者
第四節 中古以下的基督教
中古時代/教會教育/煩瑣哲學/近世的基督教

第九章、伊斯蘭教
第一節 伊斯蘭教的起源
伊斯蘭教的名稱/伊斯蘭教的發源地/阿拉伯人
第二節 伊斯蘭教的教主
穆罕默德的出生地/婚前的穆罕默德/穆罕默德的婚姻生活/穆罕默德的宗教生活/穆罕默德的傳教生活/穆罕默德的成功
第三節 伊斯蘭教的教理
一神主義/未來思想/伊斯蘭教的天堂/鼓勵戰鬥的宗教/古蘭經
第四節 伊斯蘭教的教義及傳布
伊斯蘭教徒的生活實踐/伊斯蘭教徒的信德/伊斯蘭教的禁戒/伊斯蘭教的傳布
第五節 中國的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初傳中國/伊斯蘭教在中國的流傳/伊斯蘭教的宗派/中國伊斯蘭教的流派

第十章、佛 教
第一節 佛陀的時代背景
佛陀以前的印度/六派哲學與六師外道/恆河流域的文明/佛陀的出現
第二節 佛陀及其教團
出家以前的菩薩/由苦行至成道/佛陀的一生/佛陀的教團
第三節 佛陀的教義
原始佛教/四聖諦/十二因緣/三法印/八正道
第四節 從小乘到大乘的印度佛教
佛教的分裂/小乘佛教/由小乘到大乘/思想的演進/大乘佛教的主流/佛教在印度的滅亡/菩薩及其他/佛教的文獻
第五節 隋唐以前的中國佛教
佛教的傳入/三國時代的佛教/道安與慧遠/法顯與鳩摩羅什/南北朝時代/宗派的興起
第六節 隋唐八大宗
天台與三論/華嚴宗/唯識宗/律與淨土/禪宗與密宗
第七節 發展的趨勢
各宗的盛衰/佛教與儒道的交涉/佛教國際大勢
■ 主要名詞索引

書摘/試閱

內容試閱

第一章 原始宗教

第一節 緒言

何謂比較宗教學
比較宗教學的內容,便是將各宗教的教主、教理、教儀、教史,做比較的研究和客觀的介紹。它可有兩種方式:一是舉出各個不同的專題做綜合性的研討;二是將各宗教單獨地分章介紹。不過,由古到今的各類宗教之間,性質頗有不同,採用第一方式寫來吃力,但又未必討好,所以本書是用的第二方式。

宗教學(Science of Religion),在我們中國來說,算是一門新知識,雖在傳統的文獻中保有很多關於這方面的資料,至於用科學方法及歷史角度來做專門論列的工作,到了近世才有少數人的著作出現,主要這還是受了西方學者的影響。在西方,過去所論的宗教,僅僅局限於基督教的範圍。近世以來始利用東方人的文獻,做廣泛的研究和比較,他們以考古學及語言學,對各民族比較宗教學 的各宗教努力研究的成果,便是比較宗教學的誕生。

因此,宗教可能有迷信色彩,比較宗教學卻是一門人文科學及社會科學,它是從歷史的事實中求真理,又從彼此的同異中找問題,再以心理的分析來解答問題。所以,這門學問,能夠幫助我們回憶人類的過去,又能指導我們來做正確的信仰選擇。

現代人中的知識分子,當然不乏宗教信徒,但也確有很多人並不喜歡宗教。實際上,人類的文化,無一不是從宗教中來;今人的日常生活,縱然沒有宗教心理的感受,卻又很難脫下宗教現象的遺形。

因為,世界上最古、最偉大的文學作品,例如希臘的︽荷馬史詩︾、印度的《吠陀》文學、中國的《易經》、希伯來的《舊約》,無一不是宗教的產物;古代偉大的建築藝術,那便是各宗教的神殿;最早、最偉大的雕刻及壁畫,沒有不是宗教的遺產;近代的化學,淵源於古宗教的煉金術,中國稱為丹鼎;近代的天文學,則是脫胎於宗教信仰的星象崇拜。

再說,現代人的各種典禮儀式,從總統就職宣誓到個人的結婚宣誓,從對國旗致敬到人與人間的鞠躬握手,由軍中的禮炮到舉手敬禮,由運動會場的聖火到新娘出閣的禮服,及社交場中的威儀禮節,凡此種種,無一不是古代宗教的恩賜。雖然多數已經過簡化及改良,但其並未與我們的祖先脫離關係,例如鞠躬與跪拜之間,僅是五十步與百步之差而已。

宗教學的範圍
宗教一詞,未見於中國的古典,它是日本學者對於英文「利雷敬」(Religion)一字的意譯;我國接受西洋文化的輸入,初期藉助於日本為橋梁的很多,故對宗教一詞,也就接受下來。宗教的定義很難確定,中國《易經》的〈繫辭〉所說「神道設教」之意,或近似之。

因此,宗教兩字用於佛教,殊不恰當,因為,佛教從來未將宗教兩字連起來用過。若以禪宗的立場,無言之教謂之宗,假言明宗謂之教,這與﹁利雷敬﹂的涵義,完全不同。

其實,西洋的基督教,也不以利雷敬自居,因為根據宗教一詞的原義,乃是指原始人類的多神崇拜或自然崇拜,基督教卻是進化以後的人類信仰。

但是,人類的信仰,均有一個共同的原則,也就是說,不論是原始宗教或進化的信仰,求取安慰乃是彼此一樣的。所以,從高級宗教的立場而言,雖皆不欲自命為宗教,從宗教學家的研究態度而言,仍將一切安慰的信仰,統入於宗教的範圍之內。

可見,宗教學的範圍,是有廣狹的,各宗教學家的看法,也不能一致。單就對於各高級宗教的研究而言,它便成了比較宗教學;其實比較宗教學即是宗教學的同一個主題。我們看,馬克斯.彌勒認為,宗教學的內容,有比較神學(Comparative Theology)及理論神學(Theoretical Theology)的兩類;喬爾丹(Jordan)則以為,宗教學應包括各宗教的教史、各宗教的比較論、各宗教的哲學等三項。

因此,本書稱為比較宗教學,實則就是宗教學。所不同的,我們將從最原始的人類信仰介紹起。

宗教的分類法
宗教既有原始的和進化的不同,近世即有很多學者,基於歷史進化論的觀點,說出各各不同的分類方法。現據日人比屋根安定的《世界宗教史》所載的資料,迻譯並條列如下:
(一)泰婁氏(E. B. Tylor)分為五類:原始的自然崇拜、生氣說(Animism)、國民的多神教、儀式的宗教、普遍的宗教。
(二)李憂氏也分為五類:自然的宗教、生氣說及庶物崇拜、國家的神話、律法的宗教、最高的宗教。
(三)赫格爾氏分為三類:自然的宗教、靈的個性之宗教、絕對的宗教。
(四)哈爾脫門氏分為二大類:自然教、超自然教。
(五)比屋根安定氏分為三大類:自然的宗教、倫理的宗教、普遍的宗教。
又將「自然的宗教」分為原始的自然教及多神教。所謂原始的自然教,又可分為物心未分期及物心二元期。物心未分期,即是指的生氣說;物心二元期又可分為自然崇拜、庶物崇拜、精靈崇拜、圖騰(Totem)崇拜。

又將「倫理的宗教」分為律法教及倫理教。印度的婆羅門教及初期的猶太教,屬於律法教;阿拉伯的伊斯蘭教、波斯的祆教以及先知時代的猶太教,則屬於倫理教。至於「普遍的宗教」即是沒有種族界限的世界化的全民宗教,迄今僅能舉出佛教及基督教屬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14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