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本書匯集了作者新時期以來有關當代中國電影史研究、電影觀眾學研究、電影批評學研究等方面的論文,按內容分為三輯。在電影史研究的論文中,作者偏重于運用社會學、意識形態理論作為研究方法;在電影觀眾學研究的論文中,作者汲取了心理學、生理學、接受美學等諸多學科的研究成果;電影批評學研究方面的論文,主要是從宏觀層面對當代中國電影批評的歷史、現狀、走向作出分析與判斷。
本書力圖在觀點新穎、論述深入,并在學理性,尤其是方法論層面上做出努力,同時,力圖與中國電影創作的實際緊密結合,以使讀者通過本書對自己的影視理論與創作實踐有所啟發,有所裨益。
作者簡介
章柏青,1943年4月生,籍貫浙江蕭山。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廣電總局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CCTV電影頻道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北京電影學院觀眾研究所所長。為北京電影學院客座教授、復旦大學特約研究員;曾任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中國電影華表獎評委、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評委、中國電視金鷹獎評委;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研究方向為中國當代電影史、電影觀眾學與電影批評學。出版專著《電影觀眾學》、《電影與觀眾論稿》、《中國電影電視》等;擔任國家重大學術項目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影視學科主編及全國藝術科學“十五”規劃課題、普通高等教學“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中國當代電影發展史》主編。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略論中國時政電影發展軌跡
新中國“十七年”時政電影走向
“文革”時期時政電影概說
現實精神的回歸
——新時期電影主潮之一
歷史意識的覺醒
——新時期電影主潮之二
人的主題的開掘
——新時期電影主潮之三
藝術探索的多樣
——新時期電影主潮之四
90年代中國內地電影的多元化審美形態
聚焦當代中國電影發展史/中國電影史研究:傳承與創新
——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研究所的電影史學研究
第一輯 電影史論
略論中國時政電影發展軌跡
新中國“十七年”時政電影走向
“文革”時期時政電影概說
現實精神的回歸
——新時期電影主潮之一
歷史意識的覺醒
——新時期電影主潮之二
人的主題的開掘
——新時期電影主潮之三
藝術探索的多樣
——新時期電影主潮之四
90年代中國內地電影的多元化審美形態
聚焦當代中國電影發展史/中國電影史研究:傳承與創新
——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研究所的電影史學研究
第二輯 電影觀眾論
電影觀眾學:歷史、現狀、研究導向/論電影、觀眾、創作者三者的溝通
接受美學與電影觀眾學研究
華夏文化觀影心理描述
習慣與趨新
——電影觀眾欣賞心理之一
情感共鳴社會心理
——電影觀眾欣賞心理之二
求真、趨向、逆反及其他
——電影觀眾欣賞心理之三
電影樣式與電影觀眾
——電影觀眾欣賞心理之四
接受與流變
——當代中國電影受眾觀察
鐘惦棐與電影觀眾學研究
第三輯 電影批評論
電影批評:在反思中前行
——中國電影批評30年的演進與嬗變
群眾影評:新時期不可忽視的文化現象
建構電影觀眾學批評
中國電影批評的困境與突圍
后記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