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0-1/26最高享89折優惠別錯過!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滿額折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加附自然聲景原音CD)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20 元
優惠價
90378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台灣第一本 書+CD 探討聲音的自然書寫
透過聆聽,療癒人心、療癒大地,改變世界


「寂靜」,算不算一種聲音?如果有一天,「寂靜」像是瀕臨絕種的動物一樣,變成了珍稀的存在,你可以想像會如何嗎?

范欽慧,在自然中聆聽記錄了17年的野地錄音師,她的腦海中有一張屬於台灣的聲音地圖。她知道在什麼季節,或什麼樣的海拔高度會聆聽到哪些動物的聲音。在自然中,她感受到靜謐和諧的美好,但也意識到有多少聲音,在我們無感無知的狀況下已成絕響。
為搶救「寂靜」,多年來她走遍台灣,在各地錄下自然天籟,並一一造訪從各種領域探索自然聲景(natural soundscape)的科學家、藝術家、田野工作者,為聲景的變化與消失留下第一手見證。這趟尋聲之旅不只在台灣,還走向國際;不只在陸地上,甚至海平面下都有她的追尋。
這是一本具有國際視野,結合自然文學、科學報導,及充滿夢想的作品。不僅敘述了26個為「寂靜」努力的故事,為了讓讀者更能進入故事中的聲音風景,特別設計了27則線上聲音注釋,由作者親自錄音、旁白。此外,書末並附珍貴記錄的12段自然聲景原音CD,邀請讀者一起踏上這趟聆聽「寂靜」的旅程!


本書特色
★特殊議題!搶救寂靜背後消逝的自然
 以故事性手法呈現作者十七年來探索聲音的旅程。
★特殊形式!1本書、26個故事、27則聲音注釋+1片CD、12段珍貴台灣原音聲景
 除書中文本外,另收錄27則由作者錄音、旁白的聲音注釋,並附一張珍貴記錄的12段自然聲景原音CD,整體包裝由入圍葛萊美設計獎的鄭司維、黃慧甄操刀設計。

作者簡介

范欽慧

自然作家、廣播電視節目製作主持人、紀錄片編導、田野錄音師。因為喜歡傾聽鳥鳴而走進自然,長期用聲音記錄台灣、並致力發展土地的聽音美學。
政大新聞學系學士、美國雪城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系碩士。於1997年起在教育廣播電台製作主持「自然筆記」節目迄今,曾獲五座廣播金鐘獎及多次入圍。同時擔任大愛電視「愛悅讀」節目主持人,並於2015年創立「台灣聲景協會」。
著有《跟著節氣去旅行》《搶救寂靜》等七本創作。文字作品曾獲林榮三文學獎、陽明海運海洋文學獎、永續台灣報導獎、入圍金鼎獎、卓越新聞獎等。
目前跟先生與兩位女兒居住在台北。

名人/編輯推薦

李志銘(作家,《尋聲記》《單聲道》作者)
戈登.漢普頓 Gordon Hempton(聲音生態學家,《一平方英寸的寂靜》作者)
誠摯推薦


用聲音喚醒我們的靈魂/李志銘

從十多年前迄今為止,為了踏查她所熱愛的自然聲景,追尋理想中寤寐以求的「寂靜山徑」,欽慧不惜上山下海,走遍島內山川野地,如是邂逅了蘭嶼的角鴞、富里森林的朱鸝和獼猴、知本夜晚的山羌與飛鼠、太平山翠峰湖畔的蟲鳴鳥語,乃至東台灣海岸線黑潮洋流底下的鯨豚之聲,上窮碧落天涯海角,甚至不斷學習精進自己的田野錄音技術與器材,只祈盼能更準確細膩地捕捉牠們的聲音足跡。

欽慧始終相信,懂得聆聽這樣的聲音,自己靈魂的某個部分也會被喚醒。她認為聲音世界之所以迷人,並不止於聽得見,還要能聽得深。

對我而言,經常出入山林之間、總是帶著錄音機四處浪跡田野的欽慧,早已是不折不扣的「聲景人類學家」了!但她自身所展現的熱情與格局卻遠遠不止於此,除了盡情揮灑個人的志趣與專業之外,欽慧也開始思考另一種新的可能,讓她透過組織一群熱心關注聲音議題的同好,共同提出更多的倡議,引導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能從聲音的角度來關心環境、改變我們自己,並且構築一套新的思維與哲學。

於是乎,今年(2015)三月「台灣聲景協會」乃宣告正式成立。無獨有偶,撫讀這本幾乎同步問世的《搶救寂靜》,當可視為欽慧長年探尋、追索各地聲音秘境沿途走來的心路歷程,毋寧更為台灣未來跨領域的本土聲景研究敲開了一扇窗。(以上為部分摘文)


聆聽寂靜之聲/戈登.漢普頓

靜是有聲音的。在美國西北部一個崎嶇多山角落、我家附近奧林匹克國家公園內的霍河雨林裡,寂靜迴響著。在這裡,世界上最高的生物──美國西川雲衫、花旗松、美西側柏──超過一百公尺,如拔地而起的高塔,提供羅斯福麋和北方斑點鴞遮蔽之處,是美國大陸最不受噪音汙染的地方。在這裡住得越久,我就越懂得靜默,越容易聽到寂靜的真實聲音。

在霍河雨林一天無語的徒步行山,我僅僅只是注視著,其實是「傾聽」著自然和鳴中各種最細微的聲音,總是能讓我充飽能量滿載而歸,更能應付現代生活的種種挑戰──嘈雜的交通、智慧型手機、忙碌的工作與家庭生活。寂靜,並非如某些人認為的是一種奢侈,而是一種基本需求,一如維持健康需要的營養食物與乾淨飲水。

有趟到霍河雨林的徒步之行,特別值得一書,當時我手裡有顆輕巧的石頭。有位自稱「從世界的另一端」來的女性,寫了一封電子郵件給我。她叫Laila Fan(即本書作者范欽慧),是一位電視主持人,跟我一樣喜歡錄製各種自然的聲音。我們先是針對傾聽交換了一些想法,接著我邀請她寄顆石頭讓我放在「一平方英寸的寂靜」之地上。我記得當我放下石頭時心想,「真的,沒有不可能的事。」隔年,當我帶回這顆石頭時,我寫信給Laila,「寂靜將會回家。」

然後,這顆許願石經歷了到義大利與日本的奇妙旅程,教導孩子們聆聽的重要性,並喚醒人們重視寂靜蘊含的訊息:萬事萬物皆有可能。從《搶救寂靜》一書中,我們也許第一次聽見了寂靜的迴響。

【自序】一場不可思議的旅程

十七年,代表了什麼意義?除了可以唸完四次大學之外,就我所知,還有一種蟬,牠會在地底下蟄伏十七年後才出土羽化,完成生命的使命。我的蛻變也在十七年之後,那是我走進大自然錄音的資歷。重點是,我從來沒想過,自己在野地聆聽了十七年的聲音後,會因為一顆石頭,走上一段不可思議的神祕旅程。

石頭,大自然中最具「寂靜」象徵的代表。石頭本無語,卻可以跟小溪、海浪,激盪出不同的旋律。我側耳傾聽,想了解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召喚?這是一顆來自台灣東部,發源於中央山脈的石頭,就這樣無聲無息地走入我的生命,卻帶著我去聆聽,不僅是外在環境,還有我自己內在的聲音。最初,它被我寄去美國,跟另一位自然野地錄音師見了面,展開它的神奇旅程,兩個月之後,這顆台灣的許願石又寄回到我的手上,並陪著我去了日本、去了義大利,最後我決定帶它去宜蘭的太平山上,並為「寂靜」而發聲。一路走來,我相遇無數,總覺得自己何德何能經歷這一切,彷彿過去生命所有階段的累積,都因為這趟旅程而有了全新的意義。

我從小喜歡音樂,喜歡聲音,後來成了廣播電台的主持人,並不是因為我喜歡說話,反而是喜歡聆聽。我熱愛去野外採集聲音,並且熱切地想把這些材料跟聽眾分享,於是開闢了一個台灣少數以田野錄音為特色的廣播節目。這些聲音的灌注與洗禮,給了我非常多的靈感與創意,似乎在心靈深處有種能量逐漸被啟動,我寫作、拍片,帶著孩子家人去實踐我的生活美學……,但是我知道骨子裡,我仍然是那個喜歡聆聽的錄音師,在歌韻繽紛的山徑上,隨著萬物聲息擺盪起舞。

記得大概十年前,我曾經做了一個關於人類學的夢,當時我以「自然聲音」與「情緒分析」,甚至「人觀」,作為我的研究主題。我想了解在野地聆聽這些聲響是否是一種「儀式行為」?人類會因此產生什麼樣的經驗與反應?什麼樣的人格特質與條件,會讓人願意向這樣的聲音靠近?……這些都寫在我的「研究計畫書」中,但是後來我並沒有走上學術研究之路,這些問題也被擱置在我心中,沉寂多年從未被解答。

這麼多年以聲音的角度來關心環境,關心土地,我聽到了太多讓人鼓舞的動人故事,但也聽到了太多的無奈與憤怒,似乎各種與環境相關的問題,不論是汙染、棲地破壞、生態浩劫、黑心食品……,一切亂源都脫離不了「人心」。「心」病了,大地終究要面臨一連串因為人心無法克制的貪婪、欲望、宰制……所帶來的惡果。除了在廣播中大聲疾呼之外,我也一直思考自己究竟能做些什麼。

近年,各種關於「療癒」的資訊紛紛出現,我察覺到,原來環境教育真正的精神,正是一套關於療癒的學問。投身環教工作多年,我深切體會到,那些大自然的聲音曾經「療癒」了我,讓我有更強烈的正向意念去改變,去行動。這趟旅程,正是一趟受到「療癒」所啟動的實踐,也是一種緣分俱足下的轉換,最初也許是因為噪音,也許是因為悅音,或是心中各種聲音激盪的迴響,總之,我可以靜下心去整理自己生命的各種軌跡,解讀其中的訊息。然後告訴自己,勇敢的去做夢吧,相信這些聲音,相信自己,努力用這些聲音去療癒人,療癒土地。

問題是,這些「療癒之聲」跟「寂靜」又有什麼關係?其實,我想要追求的「寂靜」,並非無聲,而是生命的本然,在美國錄音師戈登.漢普頓(Gordon Hempton)的定義中,「寂靜」就像是瀕臨絕種的動物一樣,需要更多的保護,這樣的「寂靜」跟環境變遷有關,特別針對自然中的荒野聲響。另一種「寂靜」的層次,與哲學有關。人要追求真正的「寂靜」,並非一定要到遙遠的森林深處才能獲得。我的尋聲行腳,正是被這種充滿禪意的境界所觸動,而開始去尋找各種不同聆聽的角度,同時也走向國際,去跟這個不再「寂靜」的世界對話,不論是陸地上,甚至海平面下,人類製造的聲響充斥了整個空間,每個人似乎都成為噪音的受害者。從一種長期被宰制的狀態中,許多聲音的先知者已經逐漸覺醒,他們開始為聲音尋找定位,包括如何促進更友善人類與生態的聲音環境,如何用聲音創造更多人文與藝術的觀點,如何透過聲音去參與改變世界,種種的論述,被放在一個稱為「聲景」(soundscape)的範疇中,在世界各地聲波傳揚。

身為聲音的記錄者,我也希望透過這些年的經歷與體會,建構出一套所謂的「觀音學」,也就是攸關如何去「觀察」聲音、「觀賞」聲音以及「關心」聲音的學問。當然,正如這名稱所具有的象徵意涵,它是帶著一種對生命的慈悲與宗教情懷的信念。

這本書只是一個起點,就像是許多電影所標示的「首部曲」。它交代了故事的緣起,以及最初的行動。這幾年台灣流行「地景」寫作,這種藉由移動到特定空間所展開的旅行文學,縱使可以穿越時空來抒發所思所聞,仍然以「看見」為目標。但是除了視覺之外,我也在嘗試一種關於「聲景」書寫的可能,邀請讀者更深度的聆聽,並發展自己的感官之旅以及聽音美學。

幾個月來,我持續在太平山上徘徊行走,經常思考的是:「山引我進來,而我又要為山帶來什麼呢?」正如有「美國生態保育之父」美譽的李奧波(Aldo Leopold)在《沙郡年記》中所說:「休閒娛樂的發展不是要建造通往美麗鄉野的道路,而是要為依然可厭的人類心智培養感受力。」或許,我真正的目的,是希望這些來自山林的歌聲,能打動那些泅泳在城市牢籠中的人們,有機會修復自己的感官,懂得藉由欣賞這樣的旋律,讓自己「心中一片靜好」,並願意支持保護自然聲景的相關政策,讓世世代代都能聆聽到那最初的美麗。

【後語】重回十八歲的湖畔

我看著照片中的自己,一頭有如野地荒原中的雜草。那是聯考剛完,要求媽媽帶我去美容院,把原本的學生頭燙捲了,還刻意剪了瀏海的模樣,這是我面對長期壓抑下的唯一反抗,但是那頭毛髮一向彆扭,更禁不起連日爬山的摧殘……,那一高一低捲起的褲管,正散著全身蒸騰的熱氣,配著橘色登山包、黃色尼龍帽子,我全身狼狽卻一臉傻笑地站在翠峰湖畔。那年,我十八歲。

我才剛走過一段青澀困頓的歲月,卻踏上了這趟高山縱走的旅程。一如早期探險家的行徑,翻山越嶺而來,就是為了這場相遇。那靈氣縹緲的湖水,完全潤澤了我枯涸的靈魂。當時的我,並不知道這裡檜木的精彩,也尚未領略寬尾鳳蝶的魅力,但是我清楚記得當時心中的虔誠與感動。

或許每位自然的修行者,都會遇到一個屬於自己的教堂,在那裡獲得啟發、感召、靈動、沉澱,進而被改變,一如梭羅的華爾騰湖。

幾年前,因為要執行林務局的專案,我來到翠峰湖畔錄音。後來又受到戈登.漢普頓的影響,重回這裡尋找寂靜。一切的機緣,一切的牽連,就這樣周而復始地來到湖畔……,在霧起霧散之間細細聆聽,那所有走過的歡愉與靜謐。

我希望有一天,翠峰湖的環湖步道能成為台灣第一個「寂靜山徑」,來到這裡的遊客都能盡量降低自己的音量,把「聆聽」當作走訪這條步道應該具備的修為。而附近所有人為的噪音都應該被監控與管理,管理單位可以採取柔性的方式,教育遊客尊重這裡的自然聲景,學習安安靜靜去欣賞這些自然音律,懂得安靜,才能感受更多的細緻,也才能更貼近自己。

至於步道中的奧陶紀苔原,我希望能成為台灣版的「一平方英寸的寂靜」,跟美國霍河雨林的「一平方英寸的寂靜」結盟成姐妹地。來到這裡需要禁語,讓這裡成為聆聽的聖殿,讓遊客體驗什麼是「全台灣最安靜的地方」,並接受這份寂靜所帶來的療癒力量。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太過浪漫,但是我對這樣的願景,始終懷抱著信念,而且我感受到,有越來越多的力量匯集而來,正默默在背後成就一切。或許正如孟子所言:「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人生必須懂得明心見性,一切盡心,才能善盡天命。而我的傻氣天真,似乎是上天賜給我的禮物,由此心念闖蕩人生蹊徑,總有貴人扶持指點,回眸間,才懂得那曾經發生的一切,蘊藏著多少的祝福與美意,我深深感謝。

記得有一次,大概清晨五點多來到奧陶紀苔原錄音,整個森林似乎尚未甦醒,我坐在昏暗的林層底下,就在半睡半醒間,居然是被耳機傳來的鳥音喚醒……,當然,這不是一個無聲的世界,而是一種寂靜的狀態。或許錄音教會我如何等待,也形成某種端詳生命的態度。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道展人生,靜是智慧核心,從初始、演繹、成熟到育成,湖畔如我,也歷經寒暑。從有到無,從無到有,虛實中,有所承擔,有所領悟……,無論故事的腳本為何,我願意用素樸的心走此一回。

生命回歸,一切的答案,原來都在寂靜中。

目次

【自序】
一場不可思議的旅程

【推薦序】
聆聽寂靜之聲 戈登.漢普頓(Gordon Hempton)
用聲音喚醒我們的靈魂 李志銘

【線上聲音注釋】

壹〈傾聽之路〉
消失中的聲景
一平方英寸的旅程
砂石車聲中的天籟
守護那被遺忘的存在
變遷中的城市聲景
黑膠中的田野聲景

貳〈越境尋聲〉
月夜、古城、鐘聲
海島迷歌
南極物語
大和音之景
傾聽大地耳語
風中絮語

參〈動物之歌〉
追尋如歌的行板
聲色「蟲」生
解碼啁啾鳥語
深海探聲
鯨豚縱歌

肆〈繽紛耳界〉
傾聽的藝術力
聲音的裁縫師
音樂夢工廠
有歌自山來
冉起一朵清靜
自然聲景的療癒密碼

伍〈寂靜山徑〉
「蛻變」聲起
寂靜的共鳴
無量之網

【後語】
重回十八歲的湖畔


CD_聆聽寂靜目錄

1.城市聲景──台北市大安區聲景
2.田園印象──宜蘭三星鄉聲景
3.幽林獨白──宜蘭福山 大彎嘴畫眉
4.晨光對歌──屏東山區 小彎嘴畫眉
5.寂靜山徑──太平山山徑 棕面鶯、小翼鶇、藪鳥
6.水塘小調──太平山雨後聲景
7.聲動野地──台東山區暗夜 山羌
8.翠微森聲──東眼山 獼猴與繡眼畫眉
9.大地呢喃──墾丁秋日雨後森林 蟋蟀
10.月夜祕語──屏東山區靜夜 貓頭鷹
11.荒地琴韻──烏來山區 螽蟴與面天樹蛙
12.水畔合唱──貢寮水梯田春日夜晚 中國樹蟾、 白頜樹蛙、黃嘴角鴞

書摘/試閱

【傾聽之路】
消失中的聲景
我從來沒有想過,因為要收錄大自然的聲音,我得走遍台灣各地,透過聲音來訴說各種不同的生命故事……

從來沒有想過,透過「傾聽」,會帶我走上一條不一樣的路。然而,就是因為熱愛傾聽聲音,讓我成為一位自然野地的錄音師。

大約七歲時,我就學會錄音。剛開始我是看到媽媽用錄音機在學唱歌,當我觀察到怎麼操控時,這個玩意兒就成了我最鍾愛的玩具。我曾經偷偷錄過爸爸的打呼聲,也曾經偷偷錄過爸媽吵架的聲音,我甚至跑去後陽台錄鄰居說話的聲音。那時候,還沒有安親班,父母又都是上班族,有時放學後自己一個人待在家,也會偷偷錄自己唱歌、說故事,甚至學賣藥口條,自編自演一番。這些創作的雛形,原本只是個人收藏,有一次卻被爸媽發現,拿去跟朋友分享;我一氣之下,把好幾捲錄音帶給洗了,其中一捲帶子被媽媽搶救保存了下來,直到我三十歲之後,才物歸原主。

往後的日子,大概都在混沌的升學主義中度過。大三那年,沒想到我重新接觸到「錄音」功課,當時政大還沒有廣電系,只有新聞系的廣電組,我記得大約是在民國七十五年,系上有一門沒有學分的實習課,學生得在午休時間製作一個小時的廣播節目,我突發奇想,決定製作一個關於原住民的節目,於是興致勃勃地跟哥哥借了小型的Sony walkman錄音機,加上媽媽唱卡拉OK的麥克風,利用一個學期的時間,進行田野的錄音採訪。還記得那時每個星期我都會搭著小巴士,從木柵到南港,去中研院民族所挖掘資料,政大的社資中心也是我常拜訪的基地。這個廣播節目作品,讓我得了當年大專院校廣電比賽的特優獎,還登上各報紙的影劇版。這些肯定來得意外,因為它原本是一項沒有學分的作業,而我一股傻勁所做的一切,只是因為「我喜歡」。

一如兒時的記憶,這些個人收藏,原本只是生命的片段,沒想到三十歲之後,林林總總的生命經歷,卻引領我向更深度的自我探索,並藉由傾聽進入自然的領域。

自然筆記,人生最美麗的禮物
結束在美國的留學返台後,我才開始真正賞鳥,也因為經常去野外欣賞這些動人的飛羽,讓我聽到了不一樣的旋律。當時的我,歷經了不同的媒體訓練,心中卻存在著一種聲音︰「我希望能成為走入森林,光是透過鳥叫聲,就能夠辨認出牠的名字的人。」不僅是聲音,我也期待能知道我生長的土地,究竟在什麼季節,會開什麼樣的花,會有什麼事情發生。這些念頭一直在我心中盤旋,於是,我決定成為獨立工作者,辭去上班族的穩定薪水,買了一台錄音機以及專業麥克風,準備一步步向我希望聆聽的聲音靠近。民國八十六年,我向教育廣播電台遞出「自然筆記」的節目企劃案,並獲得通過,這個節目迄今已持續製作了十七年,從沒中斷過。

製作「自然筆記」的過程,是我人生最美麗的禮物。我從來沒有想過,因為要收錄大自然的聲音,我得走遍台灣各地,透過聲音來訴說各種不同的生命故事。為了讓自己對自然生態有更深度的見識基礎,我去拜訪了當時林業試驗所的楊政川所長,希望能製作一個以森林教育為主的有聲書,這個案子讓我有機會去認識一群生態學家,除了增強自己的生態知識外,也有機會到豐富多樣的森林環境中錄音。往後幾年,我從森林擴展到海洋,走訪各種不一樣的生態區位,在廣播中分享我在野地收錄的各種天籟,並且為牠們撰文倡議環保的理念。

迅速變遷的聲音地圖
透過聆聽,我腦海中有一張屬於台灣的聲音地圖。我知道在什麼樣的季節,或在什麼樣的海拔高度會聆聽到哪些動物的聲音。但是近年來,我對聲音開始有不一樣的體會與感受。一方面,有些我原本熱愛錄音的地點不見了,隨著人為的開發與破壞,許多祕徑紛紛消失,還有些地方是聲景上的轉變,比如我經常工作的地點──植物園。對一個錄音師來說,除了一般人所能感受到的視覺變化外,聲音恐怕透露更多的「實情」,我知道有些事情持續改變著;原本在自然聲景中聆聽,我只是一個單純喜悅的發現者,但是當真正認識了牠們,便逐漸了解那些聲音背後的歌手,目前正遇到什麼樣的困境,我開始感到擔心、憤怒,甚至想為保護牠們做一些事。

這樣的思索,在民國一百年時有了更深刻的體會。當時我承接了林務局的委託案,要以一年的時間,按月份到台灣各國家森林遊樂區中錄音。於是,我一月在太平山,二月在東眼山,三月在阿里山、四月在觀霧……,整整一年時間,我進行了台灣山林聲景的記錄與調查,過程中錄到各種鳥類、蛙類、鳴蟲,還有山羌、飛鼠、松鼠等繽紛多元的聲音。為了讓聽眾能感受環境之美,我把那些最精彩的天籟剪接下來,甚至配上動人的音樂或旁白,來增添當中的夢幻氣息,但我心裡很清楚,在我的資料庫中,那些原本「被放棄」的檔案中,滿滿記載著令我困擾的噪音,包括了我在錄栗背林鴝、金翼白眉背後的戰鬥機的聲音,東眼山清晨頭烏線、繡眼畫眉背後的重型機車聲,還有知本森林大赤鼯鼠背後的卡拉OK聲,更別說那些人聲喧譁……,我把它們集結成一條曲目,放在我製作的CD最後一首,希望自然能有申訴的機會。

守護自然天籟,不成絕響
長久以來,我們都是透過走入自然,來讓自己的身心靈更平衡健康,甚至像我這樣的錄音師,過去也是希望能收錄美美的自然天籟,讓更多的人在聆聽中達到療癒的效果。但是有沒有可能我也透過錄音,來幫助自然重新修復,甚至讓它得以控訴呢?

記得兩年多前,有一天我在野地錄音時,哥哥打電話問我正在做什麼。他當時已經走入肺腺癌的末期,我跟他說我現在身邊有大彎嘴,前一晚則錄到台北樹蛙的聲音,回家放給他聽。哥哥跟我說,他感覺到內心的恐懼,我要他不要害怕,我把手機朝向眼前的聲景,告訴他:「你聽見了嗎?有一天,我們都會繼續聆聽這些聲音,牠們在這裡已經很久了,我們以前就曾經聽過,未來也會繼續聽見。」

後來,每次到森林錄音,我都想像著哥哥也坐在其中,聆聽這樣的天籟。我也期待自己是一個見證者,讓自然有發言的權利,同時希望能為保護這樣寂靜美好的聲景而努力,不讓這樣的聲音成了絕響。

這一次,我不僅以熱情為起點,更帶著一份使命出發,我知道,當我懷著這份信念時,生命會把我帶向那些我將遇見的人物與風景。

 

【動物之歌】
解碼啁啾鳥語
我真的認為,如果這城市有音樂,都得感謝那群從不計較酬勞的歌手。我們必須為牠們保留一個可以發聲的舞台,學習欣賞牠們豐富多變的曲目。

我躺在床上許久,沒有夢境,只是專注地聽著。紗窗外開始透露白光,耳朵突然竄進一段非常婉轉好聽的歌聲,有如鈴串激越的音符,在微曦的風中先聲奪人。其實我注意這段旋律已經很久了,但是牠算是這條小巷子的新住民,是個天賦異稟的歌手,我對欣賞這樣的音樂有所保留,倒是對牠擴散的路徑與範圍開始好奇。之前牠曾在植物園中現身,有一年春天,同事突然跑來問我,有一隻黑白交色,一直在窗外唱歌的鳥是誰啊?「鵲鴝。」我很快就回答,光聽說很會唱歌,我就不會說是喜鵲,那種鴉科的鳥類,註定有著粗嗓門的血統。

「妳怎麼知道?」同事有點納悶我為何如此肯定。「這種鳥我以前在金門就看過,最近在台灣也可以看到,算是外來入侵種。」我的回答有些煞風景,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會唱歌的鳥都是受歡迎的,誰在乎牠是本土或是外來的?

第一位野地錄音師難忘的嗓音
其實鵲鴝的家族成員都很會唱歌,牠的親戚白腰鵲鴝(Copsychus malabaricus)更是箇中翹楚。雖命名「白腰」,但是跟鵲鴝最明顯的差異,反而是牠橙黃色的腹部。我開始注意到牠,是發現特有生物研究中心對這種生物下達了格殺令,卻仍無法阻止牠在此落地生根的決心。而讓這種鳥兒陷入悲情的命運,正是因為牠們有著動人的歌聲。

擁有這等歌藝,自然成了遛鳥者寵愛的熱門貨色。原生於東南亞與中國的白腰鵲鴝,又有「長尾四喜」的稱號,雖為善鳴之禽,原本並非強勢物種,反倒來了台灣,由籠中之鳥而逸於野外,不但大鳴大放,還善於模仿各種鳥鳴歌聲,入境隨俗的功力,讓人嘆為觀止,並與諸多本土鳥種在棲地與食物選擇上產生競爭,因此引起動物學家的高度關注。

然而,白腰鵲鴝迷人的嗓音,古往今來早就擄獲人心,甚至成為人類第一個錄音收藏的目標。我在大衛.羅森堡(David Rotherberg)所寫的書中,注意到全世界第一位收錄野鳥的錄音師──柯霍(Ludwig Koch),一個出生在法蘭克福的德國猶太人,一八八九年他才八歲,爸爸給了他一個愛迪生發明的蠟筒,他就用這個新玩意兒錄下一隻白腰鵲鴝的聲音,這是人類最早使用錄音技術的開端,我從英國廣播公司(BBC)的歷史檔案中,聆聽了這段錄音,非常粗略,雜訊很多,卻仍可以清楚辨識原唱者的優美唱腔。真搞不懂這隻鳥怎麼飛去德國的,或許也是一隻籠中鳥。不過牠顯然打動了柯霍的心,柯霍從小就會拉小提琴,也曾經短暫成為聲樂家,這些音樂薰陶,讓他對自然音律有獨特的鑑賞力,因而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野地錄音師。一九二○年他在德國的EMI工作,出版了第一本有聲書,並附上他所收錄的鳥叫聲,堪稱田野錄音的祖師爺。柯霍一輩子出版了很多野鳥錄音記錄,一九三六年他來到瑞士躲避了納粹的迫害,又因緣際會到英國廣播公司,開始製作各種關於野鳥的節目,受到非常大的歡迎。

春日的青笛仔演唱會
正因為錄音技術的發展,讓人更加專注聆聽野鳥的歌聲,而另一種精進人類對鳥類聲音理解的推手,則是聲圖儀(sonograph)的發明,這是一九四○年代美國貝爾電話實驗室所發展的高科技產品,透過頻率與時間來呈現聲音訊號的儀器,藉由聲圖的視覺輔助,人類對鳥類聲音的結構,掌握到更多可供分析的依據,同時也開啟了生物聲學的研究。

我雖然沒有成為動物學者,終究還是這些野鳥歌手的追尋者。對我來說,喜歡傾聽鳥語,似乎是走進自然的一種誘因,我深深被那一段段獨特的曲律所吸引,並渴望去記錄牠們。記得小時候院子種了兩棵珊瑚莿桐,每年春天,綠樹紅花中穿梭來去的都是綠繡眼,當時我不知道牠們的名字,只覺得唱歌比麻雀悅耳,後來才知道牠們被喚做「青笛仔」。多麼美妙的布局,當春日來臨,在我家露台前的大樹上,就可以欣賞到一場青笛仔演唱會,而且完全不需盛裝赴宴。

我始終相信,懂得聆聽這樣的聲音,自己靈魂的某個部分也會被喚醒。然而,聲音世界之所以迷人,並不止於聽得見,還要能聽得深。不同的旋律會在不同的人身上產生激盪,比如音樂家聽鳥音,甚至會把這些旋律寫成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法國作曲家梅湘(Olivier Messiaen),梅湘不僅著重旋律,還關心鳥鳴的音色。據說他在野外記錄鳥聲,僅靠自己的耳朵,並不借重錄音器材,在《鳥誌》(Catalogue d’Oiseaux)作品中,梅湘只用鋼琴這項樂器展現鳥的聲音,還有牠身處的聲景,包括水聲、蛙鳴、風聲、日昇日落……全都收錄在曲式中,基本上是非常抽象的表現,老實說,剛開始我很難進入狀況,必須花更多時間去解讀這些內涵。大自然的鳥鳴給了音樂家創作的靈感,而梅湘則用了他的音符,來顛覆人類習以為常的節奏與規範,或是回歸音樂應有的本質──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問題是,鳥的鳴叫真的是如此自由隨興?我們知道那是唱歌?還是說話嗎?

猜猜歌手有幾位?獨唱重奏分不清
那天在花園中,仔細觀察了一段白頭翁在我家竹柏上鳴唱的片段。我看著牠一面隨意理毛,一面回應著附近一隻白頭翁的叫聲。有的時候牠回應的旋律跟對方一模一樣,有的時候只是這段旋律的前面三個音符,或是前面第一個音符。我相信這樣的組成一定有其意義,問題是如何解碼?在生物聲學家的界定中,鳥類的叫聲分成所謂的歌曲(song)以及召喚(call),一般有特定旋律的稱為歌曲,通常在繁殖期特別容易聽到,而其他一些嘰嘰喳喳的聲音,則比較像是一種功能性的對話,比如宣示領域、警戒,或是索食……,而在繁殖期間,有時在森林裡聽見公母鳥彼此之間的對應,被稱作二重奏(duet),生物學家認為,這是一種鞏固交配權的宣示。

關於這一點,台大森林系袁孝維教授做了很多年的研究。我曾經播放一些我在野外錄到的藪鳥叫聲給她聽,原本以為是一段獨唱的旋律,在她的指點中,卻發現是兩隻鳥的合唱。「我們研究發現,前面的那段──嘰~啾兒,其實是公鳥的叫聲,而緊接的那段──唧唧唧的聲音則是母鳥的叫聲。有點像是公的在問:妳在哪裡?然後母的會回答:我在這裡。」袁老師非常認真地跟我解釋著。聆聽人類討論鳥鳴的過程是很有趣的,因為在我們的對話中,得很努力透過口技的方式,來模擬另一個物種的語言。還好,因為我對這樣的音律還算熟悉,可以跟著動物學家一搭一唱。

但是也有相反的狀況,有些我以為是「對唱」的狀態,其實只是公鳥的獨吟,其中一個例子就是繡眼畫眉。

失落的人鳥關係
繡眼畫眉是台灣中低海拔闊葉林中極易見到的畫眉科鳥類,叫聲非常多樣豐富,被原住民視為靈鳥,為任何打獵與日常活動占卜吉凶。過去我曾在烏來地區訪問當地的泰雅族長者,他們稱繡眼畫眉為「Silig」;不過同樣被視為占卜的鳥,鄒族、排灣族的稱謂又各有不同。有一陣子我甚至想以繡眼畫眉作為人類學研究的題目,來看看自然中的音律如何被人類解讀。在非洲肯亞,也有原住民靠著鳥類獨特的歌聲以及領頭的指引,找到蜂蜜;接受照顧的人類還會留下一些蜂蜜,回報給這些鳥朋友。我相信那是一種經驗法則,在古老的歲月中,傳承著某種神祕的力量。可惜今天我們跟繡眼畫眉之間已經缺乏這樣的互信與互助,關於牠的語言,我們得從科學的角度重新去發現。

我經常錄到繡眼畫眉跟綠畫眉、山紅頭在一起七嘴八舌的聲音,其中除了山紅頭典型的五連發口哨聲外,綠畫眉的金屬唱腔也非常容易辨識。偶爾,我也會錄到一段繡眼畫眉的獨唱,牠們會群聚在森林底層穿梭,其中一隻唱了一段主旋律(也稱作哨音),後面緊接著ni ni ni的聲音,而且是有幾隻跟著合誦。剛開始我以為跟藪鳥一樣,是母的回應。後來向謝寶森老師請教,才知道前面一段主唱是隻公鳥,但在旁邊應著ni ni ni的也是公鳥。

這又是什麼情況?謝老師笑著說:「那應該是一種領域的確定,或是作為同一群體的辨識。」原來這是強調「我們是同一國」的聲音,顯然每種鳥類的鳴唱功能,跟牠所處的環境及生態習性不同有關。

流行唱腔與「模王」高手
謝寶森老師是高雄醫學大學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的副教授,她研究柴山與扇平地區的繡眼畫眉,就注意到兩個地區的鳴唱聲有所不同,尤其是前段的哨音更有明顯的區隔。她發現甚至在柴山地區,領域相隔一百公尺以外的繡眼畫眉,牠們的前段哨音就已有所變化,而且每年不同。比如說,在柴山地區的繡眼畫眉如果分成A團跟B團,彼此的哨音就會不大一樣,而且每年自己所屬團體的唱腔也會有更動。「就像流行歌曲一樣,牠們也有當年流行的曲目。」謝老師的回答,讓我想起了大翅鯨,儘管在大洋中巡航漫遊,隨著海底聲波遠送,也會有所謂的年度主題曲,動物學家認為這與文化傳播有關,也就是說牠們會相互學習彼此的歌聲。

為了確認地盤,同一掛的繡眼畫眉會傳誦同一條曲目,藉以跟其他團的繡眼家族作區隔,於是就會慢慢發展出所謂的「方言」。這樣的現象在野鳥世界中非常普遍,比如你仔細聆聽在太平山跟溪頭的藪鳥,就會發現牠們的唱腔有些小變化。明白這樣的變異後,我在進行錄音採集時,就會比較小心地記錄這段聲音錄製的地點與時間,因為誰知道過了幾年,牠們又流行唱什麼歌兒來著?

更妙的是,野鳥除了同類之間會相互模仿外,有些語言高手更擅長模仿其他鳥兒的聲音,中海拔山區的橿鳥(又稱作松鴉)就是,我曾看牠學過台灣藍鵲、小彎嘴的聲音,當場就已經佩服得五體投地。據說牠也會學熊鷹與大冠鷲的叫聲。我問袁孝維老師,鳥類鳴唱應該很耗能量,為什麼橿鳥這麼喜歡學別人唱歌,是因為天性好玩嗎?還是背後有什麼目的?

袁老師對我拋出的各種問題,似乎全能接招。「野鳥之所以會模仿其他動物的聲音,可能跟競爭有關。牠們會藉由這些聲音來傳播一些錯誤的訊息,讓其他野鳥以為這裡已經住了很多的鳥,甚至有天敵存在,於是就可能不會選擇侵入你的地盤。」

別讓噪音勝鳥音
真是太有心機了,沒想到這樣的欺敵策略居然也應用在野鳥世界中。但是如果身懷這種本領的是外來種,那就不大好玩了。白腰鵲鴝天資聰穎,連小彎嘴的聲音也模仿得入木三分,學習能力很強,終身都處在語言敏感期,擁有這樣的絕活,對本土鳥類的生存勢將造成一定的衝擊。

但是無論如何強勢的鳥類,都比不上人類無所不在的噪音。

近年來的科學調查顯示,在馬路邊生活的白頭翁,因受到噪音的影響,必須加強自己的音量。甚至有些蟬為了要讓自己的聲音能被同類聽見,只好把音調調高,但是卻影響了生殖交配中所要傳達的訊息。生物學家發現,城市中生物多樣性會降低,很明顯跟噪音有關。許多必須仰賴聲音傳播溝通的物種,註定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於是越來越多生物聲學的研究,應用在未來環境監測與管理的指標上,特別是城市綠地的設計,更需要考慮保護綠色聲景的重要性。

我真的認為,如果這城市有音樂,都得感謝那些從不計較酬勞的歌手,儘管牠們的初衷不是為我們人類獻唱。但是我們必須為牠們保留一個可以發聲的舞台,並且學習欣賞那些豐富多變的曲目。

為什麼我們要繼續去聆聽鳥語,理解這樣的音律?就讓我以那位愛用薩克斯風與鳥兒一同演奏的作家大衛.羅森堡所寫的一段文字來下一個註腳:「我們行走在美之中,我們在美之中聆聽。鳥也偕美而飛,並將美保存在聲音中。」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78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