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史(第二卷):西元前3千紀至西元前7世紀(簡體書)
商品資訊
ISBN13:9787544750882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作者:(巴基)A‧H‧達尼
出版日:2015/03/01
裝訂/頁數:精裝/553頁
規格:23.5cm*16.8cm (高/寬)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人類文明史》介紹了整個人類文明發生和發展史上的物質和智力成就。第二卷主要講述自西元前3千紀至西元前7世紀的人類文明。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召集世界一流專家撰寫,作者權威,史料豐富,附有大量珍貴地圖、圖表和圖片。在內容結構上,全書按主題篇和地區篇先後敘述,主題篇涉及技術、科學、經濟、農業、貿易、文字、宗教、藝術等內容,地區篇分為有文字資料可考的地區和只有考古學和人類學資料可供利用的地區,涉及非洲、歐洲、亞洲、澳大利亞、美洲等。
作者簡介
A.H.達尼 研究領域:考古學。巴基斯坦伊斯蘭馬巴德大學教授;東亞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數家全國及國際學術機構會員。
J.-P.莫昂 研究領域:新石器時代和金屬時代。法國聖日爾曼昂萊國立文物博物館館長,法國國家科研中心主任;法國博物館研究實驗室主任。
J.-P.莫昂 研究領域:新石器時代和金屬時代。法國聖日爾曼昂萊國立文物博物館館長,法國國家科研中心主任;法國博物館研究實驗室主任。
名人/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人類文明史》共七卷,由全球400多位傑出學者合作撰寫而成,力求盡可能多地展現多樣性,尋求世界歷史的最小公倍數。第2卷講述西元前3千紀至西元前7世紀的人類歷史,分為主題篇和地區篇縱橫敘述,引人入勝。
媒體評論
這部全球史把人類的全部記憶作為一個連貫整體,呈現在人類面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幹事 勒內•馬厄
本書的優點之一在於,它成功地爭取到很多人的合作,他們代表了眾多地區和文化。——《人類文明史》國際委員會前主席 夏爾•莫拉澤
《人類文明史》共七卷,由全球400多位傑出學者合作撰寫而成,力求盡可能多地展現多樣性,尋求世界歷史的最小公倍數。第2卷講述西元前3千紀至西元前7世紀的人類歷史,分為主題篇和地區篇縱橫敘述,引人入勝。
媒體評論
這部全球史把人類的全部記憶作為一個連貫整體,呈現在人類面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幹事 勒內•馬厄
本書的優點之一在於,它成功地爭取到很多人的合作,他們代表了眾多地區和文化。——《人類文明史》國際委員會前主席 夏爾•莫拉澤
序
總序
費德里科•馬約爾(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總幹事)
“我們的文明是第一個以全世界的過去為自己的過去的文明,我們的歷史是第一部世界史。”這是荷蘭歷史學家揚•赫伊津哈在五十多年前的話。隨著西元2000 年的臨近,他描述的這種現象越來越變為可感知的現實。在當今這一界限分明、聯繫日益密切的世界,我們必然發現自身已成為新興全球文明的一部分,它構成了我們集體命運的母體。
赫伊津哈做出上述論斷之後的那些歲月,以最恐怖的方式證實了國際社會相互依存的現實。在地球上,數以百萬計的人們別無所求,只渴望和平與安康,然而地球上卻爆發了違背天理的世界大戰。大軍日夜不停地巡視海陸空路線,恣意毀壞對人類來說最寶貴和最關鍵的東西。人們在身體上和道義上受到的傷害,永久性地打碎了一些幻想,迫使人類面臨一個艱難的抉擇——用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話說,那就是“要麼團結一心,要麼同歸於盡”。
自那以後,有識之士清楚地認識到了,在跨種族、跨文化交流中,無知是多麼地危險。今日世界擁有潛力極其強大的知識,如果要在這樣的世界生存下去,就必須全面地理解人類的共同命運。顯然,唯一的出路是,在各民族之間搭建橋樑,説明人們深刻認識人類多樣性中固有的同一性。
在此背景之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47 年決定,以國際合作的方式編寫一部真正的全球通史。本書致力於推動“更廣泛地理解人類歷史的科學和文化方面,各民族、各文化的相互依存,以及它們對共同遺產的貢獻”。此計畫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早的專案之一,源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根本原則,受到廣泛好評。但有不少人認為,這是一項西緒弗斯般的永無盡頭而又徒勞無功的任務,此前的嘗試均以失敗告終。
三年後的1950 年,《人類科學與文化發展史》第一屆國際委員會開始編纂這部全球史。用勒內•馬厄的話來說,這部全球史將把“人類的全部記憶作為一個連貫整體,呈現在人類面前”。隨著傑出的國際合作團隊成型,以及初步成果開始刊登在委員會的期刊《世界史雜誌》上,我們對這一雄心勃勃的目標的追求已明顯取得新的突破。約十五年後,當第一版以六種語言問世時,對這一著作的評價——除了那些必然存在的保留意見——證實它成功地“第一次從記憶與思想的紛繁立場(如此五花八門的立場,正是當今不同文化的特點)出發,創作了一部人類思想的通史”。
《人類文明史》第一版的編纂者非常清楚地認識到,歷史編纂是一項“永無止境的工作”,在不斷變遷的歷史潮流中,任何事物,無論是史實還是闡釋,都不是一成不變的。1969 年,保羅• 德•貝雷多•卡內羅宣稱:“總有一天,我們已經寫下的東西……也會被取代。我希望,我們的後來者也將致力於此,我們開始的這一著作的修訂版會在新千年來臨之際出版。”
卡內羅所希望的“一天”已經到了。197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決定修訂這部著作。兩年後,第二屆國際委員會制定了具體目標。
從初版問世至今,許多事情已經發生了變化。近些年來,其他許多學科豐富了史學研究,帶來了新的研究方法,也揭示了一些新的史實,特別是在“史前史”的領域。同時,我們的時代越來越強調文化認同,因此更加要求在史學觀點和闡釋上的多元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注意到這一趨勢,並通過組織編纂一系列地區史,來説明它的發展。其中《非洲通史》即將付梓,其他地區史的編寫工作也在積極籌備中。最後,歷史本身也在發展,不斷修正看待過去的視角。
基於以上原因,並考慮到初版受到的一些有益的批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終決定,《人類科學與文化發展史》新版(將簡稱為《人類文明史》)將不僅僅是簡單的修訂,而是對初版的徹底改造。其目標未變——依然是基於各種不同的文化和科學成就,對人類的歷史做整體的敘述——但其內容更詳細、更多樣,也更廣闊了。
這項工作已進行十年之久,我非常榮幸為讀者介紹這部全新的《人類文明史》。它建立在第一版富有奉獻精神的前輩學者開創性工作的基礎之上,並將之延伸和擴展。在此,我向為本書做出巨大貢獻的第二屆國際委員會所有成員,及450位來自不同地理文化背景的傑出專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激之情。我相信,在將來,讀者們將會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將本書交給讀者審閱之時,國際委員會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完成了成員國交給它們的任務的最後一步。我相信,本書見證了我們的共同過去,也代表了對我們共同未來的信心,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從中受益匪淺。
費德里科•馬約爾(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總幹事)
“我們的文明是第一個以全世界的過去為自己的過去的文明,我們的歷史是第一部世界史。”這是荷蘭歷史學家揚•赫伊津哈在五十多年前的話。隨著西元2000 年的臨近,他描述的這種現象越來越變為可感知的現實。在當今這一界限分明、聯繫日益密切的世界,我們必然發現自身已成為新興全球文明的一部分,它構成了我們集體命運的母體。
赫伊津哈做出上述論斷之後的那些歲月,以最恐怖的方式證實了國際社會相互依存的現實。在地球上,數以百萬計的人們別無所求,只渴望和平與安康,然而地球上卻爆發了違背天理的世界大戰。大軍日夜不停地巡視海陸空路線,恣意毀壞對人類來說最寶貴和最關鍵的東西。人們在身體上和道義上受到的傷害,永久性地打碎了一些幻想,迫使人類面臨一個艱難的抉擇——用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話說,那就是“要麼團結一心,要麼同歸於盡”。
自那以後,有識之士清楚地認識到了,在跨種族、跨文化交流中,無知是多麼地危險。今日世界擁有潛力極其強大的知識,如果要在這樣的世界生存下去,就必須全面地理解人類的共同命運。顯然,唯一的出路是,在各民族之間搭建橋樑,説明人們深刻認識人類多樣性中固有的同一性。
在此背景之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47 年決定,以國際合作的方式編寫一部真正的全球通史。本書致力於推動“更廣泛地理解人類歷史的科學和文化方面,各民族、各文化的相互依存,以及它們對共同遺產的貢獻”。此計畫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早的專案之一,源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根本原則,受到廣泛好評。但有不少人認為,這是一項西緒弗斯般的永無盡頭而又徒勞無功的任務,此前的嘗試均以失敗告終。
三年後的1950 年,《人類科學與文化發展史》第一屆國際委員會開始編纂這部全球史。用勒內•馬厄的話來說,這部全球史將把“人類的全部記憶作為一個連貫整體,呈現在人類面前”。隨著傑出的國際合作團隊成型,以及初步成果開始刊登在委員會的期刊《世界史雜誌》上,我們對這一雄心勃勃的目標的追求已明顯取得新的突破。約十五年後,當第一版以六種語言問世時,對這一著作的評價——除了那些必然存在的保留意見——證實它成功地“第一次從記憶與思想的紛繁立場(如此五花八門的立場,正是當今不同文化的特點)出發,創作了一部人類思想的通史”。
《人類文明史》第一版的編纂者非常清楚地認識到,歷史編纂是一項“永無止境的工作”,在不斷變遷的歷史潮流中,任何事物,無論是史實還是闡釋,都不是一成不變的。1969 年,保羅• 德•貝雷多•卡內羅宣稱:“總有一天,我們已經寫下的東西……也會被取代。我希望,我們的後來者也將致力於此,我們開始的這一著作的修訂版會在新千年來臨之際出版。”
卡內羅所希望的“一天”已經到了。197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決定修訂這部著作。兩年後,第二屆國際委員會制定了具體目標。
從初版問世至今,許多事情已經發生了變化。近些年來,其他許多學科豐富了史學研究,帶來了新的研究方法,也揭示了一些新的史實,特別是在“史前史”的領域。同時,我們的時代越來越強調文化認同,因此更加要求在史學觀點和闡釋上的多元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注意到這一趨勢,並通過組織編纂一系列地區史,來説明它的發展。其中《非洲通史》即將付梓,其他地區史的編寫工作也在積極籌備中。最後,歷史本身也在發展,不斷修正看待過去的視角。
基於以上原因,並考慮到初版受到的一些有益的批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終決定,《人類科學與文化發展史》新版(將簡稱為《人類文明史》)將不僅僅是簡單的修訂,而是對初版的徹底改造。其目標未變——依然是基於各種不同的文化和科學成就,對人類的歷史做整體的敘述——但其內容更詳細、更多樣,也更廣闊了。
這項工作已進行十年之久,我非常榮幸為讀者介紹這部全新的《人類文明史》。它建立在第一版富有奉獻精神的前輩學者開創性工作的基礎之上,並將之延伸和擴展。在此,我向為本書做出巨大貢獻的第二屆國際委員會所有成員,及450位來自不同地理文化背景的傑出專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激之情。我相信,在將來,讀者們將會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將本書交給讀者審閱之時,國際委員會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完成了成員國交給它們的任務的最後一步。我相信,本書見證了我們的共同過去,也代表了對我們共同未來的信心,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從中受益匪淺。
書摘/試閱
向新秩序的轉變
在一個既定社會裡,由個體組成的群體的共同利益將形成階層,但反之不成立。因此,社會分層是對不同群體利益表達的認可,它把人們集中為群體;這種群體生活又產生地位平等或不平等的社會階級;但所有的社會分層都源自不同群體的出現。社會分層是這一時期生活複雜化的自然結果。人們曾普遍認為該時期的社會分層乃神賜,社會差距由神廟管理者決定。儘管神廟的意蘊遠遠超出簡單的社會學層面,但無論在城市還是在農村,社會分層都遵循社會學的簡單法則。對巴比倫文獻的最新解讀表明,社會分層並不取決於神廟祭司,甚至連神職人員本身也是分層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該解釋明確地將城市中心的神廟與非城市社會的宗教中心相互聯繫起來。在這兩種情況下,管理者或祭司都扮演著重要角色。由於他們自身的利益建立在無法解釋的超自然願望和全體人們的需求之上,因此他們的地位更高,其工作場所即神廟也受到更多的重視,成為宏偉的建築。神廟中心對人們有一種神奇的吸引力,從而令他們花費鉅資來供養或為其服務。至於這些豪華禮物是否被管理者們自己挪用則是另一回事。無論如何,管理者不能獨斷群體內的生活狀況,因為他們本身就屬於同一群體結構的組成部分。
在這些共同利益之上,我們必須尋找一個總體機制。這一機制將所有利益彙集成一套秩序,沒有它就不可能有共同生活。然而,這種秩序並不一定遵循一個模式。需要一個代理機構,或者說權力的來源,根據所有群體的利益來實施共同接受的規則。然後,每個群體必須認識到與其他群體分享權力的必要性,以保持一種可以接受的和平生存狀態。這種對權力的分享可能源自史前時期,但正式的機構建置則產生於本時期國家的起源。
國家是一個組織。如同城市,國家是文明的一個特點,而並非文明本身。作為一個強制性的代理機構,國家不能創造文明,但文明作為人類更高級發展的一個過程,卻建立了滿足其成員利益的機構。國家不僅在邊界內在個體之間和群體之間建立政治和社會關係,而且在邊界外也與不同國家的成員建立關係。基於對美索不達米亞實例的研究,人們一度認為城邦權力至高無上,但這並不適用於每一個地方。在美索不達米亞的社會地理環境中,城邦很常見,而在其他區域卻沒有出現城市,儘管居民也創造了適合自己特殊需求的國家。
這些國家僅是調節不同群體利益的管理機構嗎?這可能只是一個不完整的定義。一些人認為這些國家僅處理政治關係,但另有一些人認為它們有更多的角色,覆蓋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論我們接受哪種解讀,在人類關係的發展進程中,國家都是讓共同利益發揮作用的進步機構。由於這些關係以某些被人們接受的法律為基礎,國家似乎就是法律的執行者。而事實上,它僅僅管理或控制那些人們為了生存早已接受的法律。這些法律涉及生活的所有領域,不論是神聖的還是世俗的。
國家由誰來控制?正如祭司可能會給自己分配屬於神廟的財產一樣,統治者也可能會篡奪國家的權力為己所用。在不同的社會和不同地區,國家的形式會各不相同。國家的當權者之間可能會有爭端,也可能會壓迫本國人民。無論他們的政府採取何種形式,他們都必須確立國內關係,不管是和平關係還是戰爭關係。當利益群體擴大的時候,國家的權力也在擴大,並可能會跨越邊界到達另一個國家。這一擴展過程也許是和平的,也許不是。然而不論國家在哪裡擴展,它們必須建立新的秩序來滿足新的結構要求。這一擴展過程最終會形成帝國。從國家到帝國的跨越,是將更多群體併入一個政治光譜。這種發展將在本時期的較晚階段發生。一個群體的擴張政策經常會擾亂另一群體溫和而和諧的發展。但另一方面,擴張並不一定意味著一個群體對另一群體的利益的踐踏;氣候條件可能會迫使一個民族去更好的環境中尋求更好的前景。為了去另一片更綠的陸地尋求更舒適的生活,遷移和流動是必要的選擇。這種自願或非自願的人口遷徙,在當今時代同樣可見。
定居在河谷兩岸的農業人群曾被認為是文明的主要締造者,因為我們發現那裡創造出了拼音文字、造形藝術和紀念建築,保存了文化傳統。那裡還有天文計算和陰陽曆計時法,尤其是基於親身經歷和民間記憶的神話與傳說。此外還有很多特色,都可以被歸屬於這些土地上的一種或另一種文明。與之相反,草原、沙漠地帶和世界偏冷地域則為定居生活提供了更少的條件設施。遊牧人群大多經常流動,而不固定在某一處,儘管遊牧者一般每年一次會回到一個特定的地方,因為那裡宜人的氣候吸引了他們。正是這個返回的過程讓悠久的傳統保留下來,融入新的神話和傳說之中,如我們在阿爾卑斯山部落和蒙古部落所見的情形。遊牧人群不僅構建他們彼此間的關係,同時也建立了人與動物的關係。在這種生物共生關係中,他們很舒適地讓自己適應特定的自然環境。馴養動物的技術即使不是起源於此,也至少在這裡有了進一步發展的良機。人和動物之間的特殊關係使得人們能夠更好地進行管理,也促使人們更好地瞭解動物的潛在力量。遊牧者控制這種力量為己所用,於是向高級文明又邁進了一步。牛或馬被拴到了犁上,馬或駱駝被用作穿越草原或沙漠的快騎工具。馬是這一時期後期階段的重要畜力,是印歐人的親密夥伴。為了建立一個新的世界秩序,印歐人通過歐亞大陸擴散開來。
儘管其他地區的人們依賴其他動物,但馬的價值一直保持到距今非常近的時代。在藝術、某些儀式和薩滿教的習俗和禮儀中,有關馬的馴養、訓練、適當使用以及與其主人的同伴關係都給人留下持久的記憶。如同糧食作物是農業文明的基礎,馬則是遊牧生活的主要支撐,這在遊牧文化成長為草原文明的過程中表現尤為明顯。馬是控制其他動物並讓它們同樣服務於人類的手段,就像人們種植糧食時會產出剩餘產品並邁向新的文明征程一樣。從這兩個過程的並進到本時期的結束階段,一種新的秩序漸露曙光——帝國開始興起,並因為馬的存在而大大加速,對此我們會在第三捲進行討論。
如今我們也可以根據從眾多考古遺址發現的文獻,得出對文明不同特徵的理解。儘管對它們的解讀未必能讓所有的學者接受,但這些文獻中所包含的資料描繪了人類歷史的不同序列,包括那時對宇宙的觀念、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類的命運。尤其重要的是,人類不僅利用了這個世界上的物質和力量,同時還形成了對超自然力量的觀念,認為它能賜予祈福者額外的好處以改善他們的前途。從書寫材料,我們可以知道存在這種對超自然力量的信仰,也由此瞭解它們在那些雕塑和繪畫作品中想像性的表現。人們給這些男女神祇取名字,並述說其故事。在書面文獻中這些故事通俗易懂;在遊牧民族及其他無文字群體的口頭文學傳統中,它們用過去的英雄傳說來激勵後代,其感染力如此強大,以至於對現代人仍有深遠影響。到青銅時代,人們開始有意識地區分迷信和信仰,前者相信巫術和法術,後者則信奉將人和宇宙聯繫起來的新的宗教形式。
美索不達米亞的黏土碑文敘述了用泥土創造人類、人類從天堂墮落、過去的黃金時期以及各種洪水的傳說。它們列出了統治君王和朝代,並記錄他們的戰事。有關政治、經濟、法律以及其他方面的記錄顯示了這些活動的範圍和內容。儘管這些君王的統治時間長度通常虛構大於真實,但這些傳說卻不只是純粹的傳說。它們都有各自的歷史依據,人們對它們的理解也是建基於此。這可以與聖書中的預言歷史相比較。在這裡,預言是一種新概念,而歷史則是圍繞預言者編織而成;但即使是在這種敘事中,社會運動和文化變遷也仍然能夠被清晰感知。在印度,我們有古代的傳說(如《往世書》)。在此,由伽(時代)的觀念和國家的傳奇性歷史再次被妥當地細分到各個朝代。P.E.帕吉特指出,《往世書》中的歷史並非純粹虛構,而是對世俗事件的敘述。儘管記錄於事件發生很久之後,但卻是以將來時態敘述的,好像這些事件是因為神的意志而註定要發生。因此這些《往世書》均以神的名字命名。而另一方面,在中國的歷史記錄中,君主制是不言而喻的假定。正是在一位君主或一系列君主的有生之年,世俗事件被按年陳述,以強調該君主的權威及其統治下宏偉的文明。在美洲,神話觀念主宰著人類的思想,所有人都在這種觀念的符咒下扮演自己的角色。在我們所討論的這一時期,這些不同的歷史觀點第一次得到展現。
一些歷史學家,如阿諾德•湯因比爵士,曾試圖推導出每種文明在變化著的世界前景中所扮演的歷史角色。學者們也曾就文明的單個發祥地或多個發祥地進行討論,並試圖衡量它們的成就在高低範圍內的變化程度。地區差異通常可以用自然特徵的不同來解釋。文明是高是低、是主要的還是邊緣的、是發達的還是複雜的、是遊牧的還是野蠻的,這些只是相對的參考術語。幾乎無一例外,世上所有的人都參加了人類前進的長征;所有的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為文明的構建貢獻力量。儘管方式不同,但他們都付出了努力,也分享了成果。相互間的關聯得到維繫,因此,他們的“團結一致”成為進一步行動的主要催化劑。某種特定形式的文明興起與衰落並不會讓人類停下前進的腳步,而只是表明其他地區的文明形式由此取得了優勢地位。因此,以更長的歷史視野來看,文明是所有人類為越來越高級的生活方式永久奮鬥的總和。
假如歷史向前運動的觀念不容否定,那麼進步的含義——人類發展——就應當被理解為全體人類生存得到改善的連續統一體。在青銅時代得到良好記載的人類成就使人類向前大步跨越,而且它們的動力不但從來沒有停止過,還加速進入了我們自己的時代。這一文明的跳板正是青銅時代的持久遺產,它連接著史前祖先和後繼者的努力。
在人類社會不斷向前邁進這一總原則下,不同群體以不同的方式貢獻著力量。在此分析框架下,我們試著將各群體並列放在一起,考察他們在世界歷史的構建中所發揮的作用。
首先要考慮的是當時的地理世界,這個世界的物理特徵、生態環境,以及人類怎樣在技術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利用它們及其資源。我們通常將世界分為舊世界和新世界。關於兩者之間是否存在任何文化接觸,人們看法不一。但兩者文化特徵的相似之處卻得到了強調。在舊世界,即使在同一塊大陸上也會因自然障礙而產生巨大的文化差異,例如尼羅河流域和非洲的其他地方、希臘—羅馬世界和歐洲其他地方,或者甚至是中國、亞洲西部和南部地區與亞洲北部溫帶地區之間都是這樣。然而即便如此,彼此間發生接觸的機會仍然很多。
在我們研究的這一時期,一些專有名稱第一次出現在文獻之中。我們再無必要根據人們製造的工具或居住的地方來稱呼他們。現在我們可以討論蘇美爾人、巴比倫人、赫梯人、買盧漢人、彌諾斯人、加喜特人、美地亞人、埃及人或雅利安人。我們可以第一次統計出當時已知世界地區的人口總數量,並且能夠根據身體特徵對所有人群進行描述。他們或許可以被分為不同的族群,儘管隨著歷史上的部落在時間的進程中出現又逐漸消失、融入更大的群落中,他們可能會丟失自己的種族特徵。例如在雅利安人最早的書《梨俱吠陀》中列舉的部落,到印度史詩時期就已合併了。這種人類的變化模式乃是第一次出現在本時期。
本時期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時間概念,它將傳奇故事和歷史記錄區別開來。這種時間觀念不僅適用于白天黑夜的小時,也適用於年、月和周的時間段。更重要的是根據一個重複出現的事件而規定了一年的週期,例如在埃及,每年的洪水與某顆星宿的出現恰好吻合;以及在新世界發明了太陽曆法。這種時間測量的同步發現產生了年代觀念——這是解開行星系統諸多秘密的一系列最具革命性的進程之一。
現在我們可以分析人們在一個既定社會一切制度領域或個人領域中所進行的活動——包括物質的、精神的、哲學的、社會學的、經濟的和政治的方面。儘管埃及、蘇美爾和印度河流域都屬於河谷文明,但它們卻有本質上的不同。把它們的文化與鄰近地區人群的文化相比較,便會發現彼此之間存在很大差異。然而根據我們在此所採用的定義,它們都屬於同一個人類關係的世界。正如我們在遊牧民族後來同農耕平原上的定居民族相碰撞時所發現的那樣,是他們彼此的願望改變了歷史在未來的發展。這是人類群體的過往關係產生的自然結果。迄今為止,人們只是片面地強調了一個方面,卻忽視了邊緣人群的貢獻。從現有證據來看,我們可以對整個進步過程做深入瞭解,而且可以估量其影響不同人群的方式。在對過去群體的研究中,重要的不僅是物質物件,還包含生產中用到的、影響整個群體生活的技術。這一技術因素使社會上所有不同的階層得以形成,這也是第一次出現在有史記載之中。
人類行為的另外兩個重要方面也可以得到表述。一方面涉及推動人類進步的靈感,這種靈感是想像的,但也具有推動力。正是在這種想像中,人們發現了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並試圖將自己與整個宇宙創造相聯繫。想像和靈感引導人們提出了各種我們今天稱之為宗教的概念;人們創造了儀式,並施行著將他們與他們構想的神話世界聯繫起來的儀式。這些宗教體制的古老形式可能來自舊石器時代晚期,它們無疑是邁向文明的有意識進步的重要特徵。
另一方面涉及政治世界。在這裡,社會中的人試著在權利和責任的框架中調整自己。這種政治意識導向國家的建立,一磚一石地累積成文明大廈。政治框架會有不同,框架下的個體或群體的角色也會因地方的不同或時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然而,這種政治關係如同巨大的校平儀,將這些社會群體融入一個整體系統裡。
人類在青銅時代取得了非凡成就,與史前時代已有巨大的質的差異。正是由於他們留下的遺產所發揮的根本性作用,我們才能走上科學和文化進步的道路。在青銅時代播下的種子所結出的成熟果實,一直延續至今。
在一個既定社會裡,由個體組成的群體的共同利益將形成階層,但反之不成立。因此,社會分層是對不同群體利益表達的認可,它把人們集中為群體;這種群體生活又產生地位平等或不平等的社會階級;但所有的社會分層都源自不同群體的出現。社會分層是這一時期生活複雜化的自然結果。人們曾普遍認為該時期的社會分層乃神賜,社會差距由神廟管理者決定。儘管神廟的意蘊遠遠超出簡單的社會學層面,但無論在城市還是在農村,社會分層都遵循社會學的簡單法則。對巴比倫文獻的最新解讀表明,社會分層並不取決於神廟祭司,甚至連神職人員本身也是分層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該解釋明確地將城市中心的神廟與非城市社會的宗教中心相互聯繫起來。在這兩種情況下,管理者或祭司都扮演著重要角色。由於他們自身的利益建立在無法解釋的超自然願望和全體人們的需求之上,因此他們的地位更高,其工作場所即神廟也受到更多的重視,成為宏偉的建築。神廟中心對人們有一種神奇的吸引力,從而令他們花費鉅資來供養或為其服務。至於這些豪華禮物是否被管理者們自己挪用則是另一回事。無論如何,管理者不能獨斷群體內的生活狀況,因為他們本身就屬於同一群體結構的組成部分。
在這些共同利益之上,我們必須尋找一個總體機制。這一機制將所有利益彙集成一套秩序,沒有它就不可能有共同生活。然而,這種秩序並不一定遵循一個模式。需要一個代理機構,或者說權力的來源,根據所有群體的利益來實施共同接受的規則。然後,每個群體必須認識到與其他群體分享權力的必要性,以保持一種可以接受的和平生存狀態。這種對權力的分享可能源自史前時期,但正式的機構建置則產生於本時期國家的起源。
國家是一個組織。如同城市,國家是文明的一個特點,而並非文明本身。作為一個強制性的代理機構,國家不能創造文明,但文明作為人類更高級發展的一個過程,卻建立了滿足其成員利益的機構。國家不僅在邊界內在個體之間和群體之間建立政治和社會關係,而且在邊界外也與不同國家的成員建立關係。基於對美索不達米亞實例的研究,人們一度認為城邦權力至高無上,但這並不適用於每一個地方。在美索不達米亞的社會地理環境中,城邦很常見,而在其他區域卻沒有出現城市,儘管居民也創造了適合自己特殊需求的國家。
這些國家僅是調節不同群體利益的管理機構嗎?這可能只是一個不完整的定義。一些人認為這些國家僅處理政治關係,但另有一些人認為它們有更多的角色,覆蓋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論我們接受哪種解讀,在人類關係的發展進程中,國家都是讓共同利益發揮作用的進步機構。由於這些關係以某些被人們接受的法律為基礎,國家似乎就是法律的執行者。而事實上,它僅僅管理或控制那些人們為了生存早已接受的法律。這些法律涉及生活的所有領域,不論是神聖的還是世俗的。
國家由誰來控制?正如祭司可能會給自己分配屬於神廟的財產一樣,統治者也可能會篡奪國家的權力為己所用。在不同的社會和不同地區,國家的形式會各不相同。國家的當權者之間可能會有爭端,也可能會壓迫本國人民。無論他們的政府採取何種形式,他們都必須確立國內關係,不管是和平關係還是戰爭關係。當利益群體擴大的時候,國家的權力也在擴大,並可能會跨越邊界到達另一個國家。這一擴展過程也許是和平的,也許不是。然而不論國家在哪裡擴展,它們必須建立新的秩序來滿足新的結構要求。這一擴展過程最終會形成帝國。從國家到帝國的跨越,是將更多群體併入一個政治光譜。這種發展將在本時期的較晚階段發生。一個群體的擴張政策經常會擾亂另一群體溫和而和諧的發展。但另一方面,擴張並不一定意味著一個群體對另一群體的利益的踐踏;氣候條件可能會迫使一個民族去更好的環境中尋求更好的前景。為了去另一片更綠的陸地尋求更舒適的生活,遷移和流動是必要的選擇。這種自願或非自願的人口遷徙,在當今時代同樣可見。
定居在河谷兩岸的農業人群曾被認為是文明的主要締造者,因為我們發現那裡創造出了拼音文字、造形藝術和紀念建築,保存了文化傳統。那裡還有天文計算和陰陽曆計時法,尤其是基於親身經歷和民間記憶的神話與傳說。此外還有很多特色,都可以被歸屬於這些土地上的一種或另一種文明。與之相反,草原、沙漠地帶和世界偏冷地域則為定居生活提供了更少的條件設施。遊牧人群大多經常流動,而不固定在某一處,儘管遊牧者一般每年一次會回到一個特定的地方,因為那裡宜人的氣候吸引了他們。正是這個返回的過程讓悠久的傳統保留下來,融入新的神話和傳說之中,如我們在阿爾卑斯山部落和蒙古部落所見的情形。遊牧人群不僅構建他們彼此間的關係,同時也建立了人與動物的關係。在這種生物共生關係中,他們很舒適地讓自己適應特定的自然環境。馴養動物的技術即使不是起源於此,也至少在這裡有了進一步發展的良機。人和動物之間的特殊關係使得人們能夠更好地進行管理,也促使人們更好地瞭解動物的潛在力量。遊牧者控制這種力量為己所用,於是向高級文明又邁進了一步。牛或馬被拴到了犁上,馬或駱駝被用作穿越草原或沙漠的快騎工具。馬是這一時期後期階段的重要畜力,是印歐人的親密夥伴。為了建立一個新的世界秩序,印歐人通過歐亞大陸擴散開來。
儘管其他地區的人們依賴其他動物,但馬的價值一直保持到距今非常近的時代。在藝術、某些儀式和薩滿教的習俗和禮儀中,有關馬的馴養、訓練、適當使用以及與其主人的同伴關係都給人留下持久的記憶。如同糧食作物是農業文明的基礎,馬則是遊牧生活的主要支撐,這在遊牧文化成長為草原文明的過程中表現尤為明顯。馬是控制其他動物並讓它們同樣服務於人類的手段,就像人們種植糧食時會產出剩餘產品並邁向新的文明征程一樣。從這兩個過程的並進到本時期的結束階段,一種新的秩序漸露曙光——帝國開始興起,並因為馬的存在而大大加速,對此我們會在第三捲進行討論。
如今我們也可以根據從眾多考古遺址發現的文獻,得出對文明不同特徵的理解。儘管對它們的解讀未必能讓所有的學者接受,但這些文獻中所包含的資料描繪了人類歷史的不同序列,包括那時對宇宙的觀念、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類的命運。尤其重要的是,人類不僅利用了這個世界上的物質和力量,同時還形成了對超自然力量的觀念,認為它能賜予祈福者額外的好處以改善他們的前途。從書寫材料,我們可以知道存在這種對超自然力量的信仰,也由此瞭解它們在那些雕塑和繪畫作品中想像性的表現。人們給這些男女神祇取名字,並述說其故事。在書面文獻中這些故事通俗易懂;在遊牧民族及其他無文字群體的口頭文學傳統中,它們用過去的英雄傳說來激勵後代,其感染力如此強大,以至於對現代人仍有深遠影響。到青銅時代,人們開始有意識地區分迷信和信仰,前者相信巫術和法術,後者則信奉將人和宇宙聯繫起來的新的宗教形式。
美索不達米亞的黏土碑文敘述了用泥土創造人類、人類從天堂墮落、過去的黃金時期以及各種洪水的傳說。它們列出了統治君王和朝代,並記錄他們的戰事。有關政治、經濟、法律以及其他方面的記錄顯示了這些活動的範圍和內容。儘管這些君王的統治時間長度通常虛構大於真實,但這些傳說卻不只是純粹的傳說。它們都有各自的歷史依據,人們對它們的理解也是建基於此。這可以與聖書中的預言歷史相比較。在這裡,預言是一種新概念,而歷史則是圍繞預言者編織而成;但即使是在這種敘事中,社會運動和文化變遷也仍然能夠被清晰感知。在印度,我們有古代的傳說(如《往世書》)。在此,由伽(時代)的觀念和國家的傳奇性歷史再次被妥當地細分到各個朝代。P.E.帕吉特指出,《往世書》中的歷史並非純粹虛構,而是對世俗事件的敘述。儘管記錄於事件發生很久之後,但卻是以將來時態敘述的,好像這些事件是因為神的意志而註定要發生。因此這些《往世書》均以神的名字命名。而另一方面,在中國的歷史記錄中,君主制是不言而喻的假定。正是在一位君主或一系列君主的有生之年,世俗事件被按年陳述,以強調該君主的權威及其統治下宏偉的文明。在美洲,神話觀念主宰著人類的思想,所有人都在這種觀念的符咒下扮演自己的角色。在我們所討論的這一時期,這些不同的歷史觀點第一次得到展現。
一些歷史學家,如阿諾德•湯因比爵士,曾試圖推導出每種文明在變化著的世界前景中所扮演的歷史角色。學者們也曾就文明的單個發祥地或多個發祥地進行討論,並試圖衡量它們的成就在高低範圍內的變化程度。地區差異通常可以用自然特徵的不同來解釋。文明是高是低、是主要的還是邊緣的、是發達的還是複雜的、是遊牧的還是野蠻的,這些只是相對的參考術語。幾乎無一例外,世上所有的人都參加了人類前進的長征;所有的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為文明的構建貢獻力量。儘管方式不同,但他們都付出了努力,也分享了成果。相互間的關聯得到維繫,因此,他們的“團結一致”成為進一步行動的主要催化劑。某種特定形式的文明興起與衰落並不會讓人類停下前進的腳步,而只是表明其他地區的文明形式由此取得了優勢地位。因此,以更長的歷史視野來看,文明是所有人類為越來越高級的生活方式永久奮鬥的總和。
假如歷史向前運動的觀念不容否定,那麼進步的含義——人類發展——就應當被理解為全體人類生存得到改善的連續統一體。在青銅時代得到良好記載的人類成就使人類向前大步跨越,而且它們的動力不但從來沒有停止過,還加速進入了我們自己的時代。這一文明的跳板正是青銅時代的持久遺產,它連接著史前祖先和後繼者的努力。
在人類社會不斷向前邁進這一總原則下,不同群體以不同的方式貢獻著力量。在此分析框架下,我們試著將各群體並列放在一起,考察他們在世界歷史的構建中所發揮的作用。
首先要考慮的是當時的地理世界,這個世界的物理特徵、生態環境,以及人類怎樣在技術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利用它們及其資源。我們通常將世界分為舊世界和新世界。關於兩者之間是否存在任何文化接觸,人們看法不一。但兩者文化特徵的相似之處卻得到了強調。在舊世界,即使在同一塊大陸上也會因自然障礙而產生巨大的文化差異,例如尼羅河流域和非洲的其他地方、希臘—羅馬世界和歐洲其他地方,或者甚至是中國、亞洲西部和南部地區與亞洲北部溫帶地區之間都是這樣。然而即便如此,彼此間發生接觸的機會仍然很多。
在我們研究的這一時期,一些專有名稱第一次出現在文獻之中。我們再無必要根據人們製造的工具或居住的地方來稱呼他們。現在我們可以討論蘇美爾人、巴比倫人、赫梯人、買盧漢人、彌諾斯人、加喜特人、美地亞人、埃及人或雅利安人。我們可以第一次統計出當時已知世界地區的人口總數量,並且能夠根據身體特徵對所有人群進行描述。他們或許可以被分為不同的族群,儘管隨著歷史上的部落在時間的進程中出現又逐漸消失、融入更大的群落中,他們可能會丟失自己的種族特徵。例如在雅利安人最早的書《梨俱吠陀》中列舉的部落,到印度史詩時期就已合併了。這種人類的變化模式乃是第一次出現在本時期。
本時期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時間概念,它將傳奇故事和歷史記錄區別開來。這種時間觀念不僅適用于白天黑夜的小時,也適用於年、月和周的時間段。更重要的是根據一個重複出現的事件而規定了一年的週期,例如在埃及,每年的洪水與某顆星宿的出現恰好吻合;以及在新世界發明了太陽曆法。這種時間測量的同步發現產生了年代觀念——這是解開行星系統諸多秘密的一系列最具革命性的進程之一。
現在我們可以分析人們在一個既定社會一切制度領域或個人領域中所進行的活動——包括物質的、精神的、哲學的、社會學的、經濟的和政治的方面。儘管埃及、蘇美爾和印度河流域都屬於河谷文明,但它們卻有本質上的不同。把它們的文化與鄰近地區人群的文化相比較,便會發現彼此之間存在很大差異。然而根據我們在此所採用的定義,它們都屬於同一個人類關係的世界。正如我們在遊牧民族後來同農耕平原上的定居民族相碰撞時所發現的那樣,是他們彼此的願望改變了歷史在未來的發展。這是人類群體的過往關係產生的自然結果。迄今為止,人們只是片面地強調了一個方面,卻忽視了邊緣人群的貢獻。從現有證據來看,我們可以對整個進步過程做深入瞭解,而且可以估量其影響不同人群的方式。在對過去群體的研究中,重要的不僅是物質物件,還包含生產中用到的、影響整個群體生活的技術。這一技術因素使社會上所有不同的階層得以形成,這也是第一次出現在有史記載之中。
人類行為的另外兩個重要方面也可以得到表述。一方面涉及推動人類進步的靈感,這種靈感是想像的,但也具有推動力。正是在這種想像中,人們發現了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並試圖將自己與整個宇宙創造相聯繫。想像和靈感引導人們提出了各種我們今天稱之為宗教的概念;人們創造了儀式,並施行著將他們與他們構想的神話世界聯繫起來的儀式。這些宗教體制的古老形式可能來自舊石器時代晚期,它們無疑是邁向文明的有意識進步的重要特徵。
另一方面涉及政治世界。在這裡,社會中的人試著在權利和責任的框架中調整自己。這種政治意識導向國家的建立,一磚一石地累積成文明大廈。政治框架會有不同,框架下的個體或群體的角色也會因地方的不同或時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然而,這種政治關係如同巨大的校平儀,將這些社會群體融入一個整體系統裡。
人類在青銅時代取得了非凡成就,與史前時代已有巨大的質的差異。正是由於他們留下的遺產所發揮的根本性作用,我們才能走上科學和文化進步的道路。在青銅時代播下的種子所結出的成熟果實,一直延續至今。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