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厓文集(全六冊)(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西樵歷史文化文獻叢書
ISBN13:9787549563548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作者:(明)霍韜
出版日:2015/02/01
裝訂/頁數:平裝/2480頁
規格:20.8cm*14.6cm (高/寬)
本數:6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渭厓文集》為霍韜的文集,初由霍韜子霍與瑕、霍與琦刊刻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共十五卷附錄一卷。卷一至卷十為文集,卷十一至卷十五為別集。卷一至卷六為奏疏,卷六還有《大禮議》附霍韜與毛澄之往來書信;卷七收序六十八章;卷八收記三首、跋五首、說一首、傳四首、碑銘九章、狀四章、祭文二十六章;卷九收書八十一章;卷十為霍韜的詩作,其中四言古詩三十八題一百一十四首,五言古詩十一題四十首,七言絕句七題二十六首,七言律詩三十一題四十五首,水調歌頭詞二十二首;卷十一為吏部公題二十八道;卷十二收吏部奏行十一道、吏部公行十九件、公同集書信八道;卷十三為南京禮部公行九十四件;卷十四收南京禮部公行一件、途次公移四件、詹事府公行兩件、大公集書信六道、兩廣事宜六十條、圣功圖說十三篇及家訓前編;卷十五為家訓后編。附錄則為霍與琦等與冼桂奇之論辯語。
因大禮議而驟得顯貴,霍韜在朝中與鄉邦均有不少建樹。在鄉邦,則致力于霍氏宗族制度之建立,為后世嶺南地區各宗族之建立與發展所取法。可以說,霍韜是16世紀中國歷史進程與近世嶺南社會發展的關鍵人物,于后世影響至巨,其文集的出版價值自不待言。
因大禮議而驟得顯貴,霍韜在朝中與鄉邦均有不少建樹。在鄉邦,則致力于霍氏宗族制度之建立,為后世嶺南地區各宗族之建立與發展所取法。可以說,霍韜是16世紀中國歷史進程與近世嶺南社會發展的關鍵人物,于后世影響至巨,其文集的出版價值自不待言。
作者簡介
霍韜(1487—1540),字渭先,號兀崖,南海縣石頭鄉(現屬廣東省佛山市石灣區瀾石鎮)霍族人。
霍韜平生勤奮上進,廣博多學,文人學士多稱他為渭崖先生。“大禮朝議”斗爭之時,他援引古禮,揆之事體,主張嘉靖帝(明世宗)應尊生父“興獻王”為皇考,不同意群臣同議以興獻王為皇叔考之名稱,義正詞嚴,力排眾議,并使得嘉靖帝后采納他的主張。事后升官,他也因避嫌媚上取寵,三次堅辭不受。嘉靖十五年(1536年)才官至禮部尚書太子少保。嘉靖十九年(1540年),霍韜在京暴病逝世,享年54歲。明帝追封為太師太保。謚文敏,運葬于廣東省增城縣境風箱岡對面山上,并在鄉內建祠祀奉(祠現存),后人對他和石肯鄉梁儲、西樵大同鄉方獻夫同稱為明代南海縣的“三老閣”。
霍韜學博才高,著作甚多,有《詩經注解》、《象山學辨》、《程周訓釋》等。今有《霍文敏公全集》傳世。
霍韜平生勤奮上進,廣博多學,文人學士多稱他為渭崖先生。“大禮朝議”斗爭之時,他援引古禮,揆之事體,主張嘉靖帝(明世宗)應尊生父“興獻王”為皇考,不同意群臣同議以興獻王為皇叔考之名稱,義正詞嚴,力排眾議,并使得嘉靖帝后采納他的主張。事后升官,他也因避嫌媚上取寵,三次堅辭不受。嘉靖十五年(1536年)才官至禮部尚書太子少保。嘉靖十九年(1540年),霍韜在京暴病逝世,享年54歲。明帝追封為太師太保。謚文敏,運葬于廣東省增城縣境風箱岡對面山上,并在鄉內建祠祀奉(祠現存),后人對他和石肯鄉梁儲、西樵大同鄉方獻夫同稱為明代南海縣的“三老閣”。
霍韜學博才高,著作甚多,有《詩經注解》、《象山學辨》、《程周訓釋》等。今有《霍文敏公全集》傳世。
名人/編輯推薦
古籍影印,加評介,更利傳承,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