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費希特著作選集》包括費希特在其哲學體系形成、建立和演變時期公開發表過的重要著作。選集分為五卷,第1卷是1792-1794年的著作,第二卷是1794-1798年的著作,第三卷是1798-1800年的著作,第四卷是1800-1806年的著作,第五卷是1806-1813年的著作。編入選集的著作是費希特在世時發表的第1版。它們是根據《費希特全集》巴伐利亞科學院版譯出,按照問世的時間順序編排的,各卷正文之後均附有譯者註釋。
《費希特著作選集》的編譯工作是由商務印書館倡議,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的一個科研項目進行的。這項工作得到了巴伐利亞科學院《費希特全集》主編賴因哈德·勞特教授的熱情支持,同時也得到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王玖興教授與薛華教授的有力協助,編者謹向他們致以衷心的謝意。
作者簡介
費希特(1762年-1814年),德國古典哲學家,是自康德的著作發展開來的德國唯心主義哲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譯者簡介:梁志學,別名梁存秀,男,1931年6月生,山西省定襄縣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教授,主要從事德國古典哲學的翻譯與研究。
名人/編輯推薦
偉大的德國古典哲學家費希特的體係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思想來源之一。本文集包括費希特在其哲學體系形成、建立和演變時期公開發表過的重要著作。文集共分為五卷:一卷是1792-1794年的著作,二卷是1794-1798年的著作,三卷是1798-1800年的著作,四卷是1800-1806年的著作,五卷是1806-1813年的著作。
本文集是根據《費希特全集》巴伐利亞科學院版譯出,按照問世的時間順序編排的,各卷正文之後均附有譯者註釋。
序
這部文集是過去出版的《費希特著作選集》的增訂版。我們在此所做的工作是:從選題角度講,增加了《論人的尊嚴》;從翻譯角度講,課題組成員分工複查譯文,改正了發現的紕漏;從編輯角度講,修改了譯者註釋,補充了年表內容。
這部文集和之前的選集始終是在巴伐利亞科學院費希特委員會的協助下編譯的。在編譯那部選集時,已故的賴因哈德·勞特教授曾經給予我們真誠的和長期的援助,我們將永誌不忘;在完成這部文集時,艾里希·伏克斯博士又給予我們同樣真誠的幫助,我們謹向他們致以真摯的謝意。
目次
關於學者使命的若干演講
前言
第一講論自在的人的使命
第二講論社會的人的使命
第三講論社會各階層的差別
第四講論學者的使命
第五講試論盧梭關於藝術與科學影響人類幸福的主張
論激勵和提高對於真理的純粹興趣
論語言能力和語言起源
略論知識學的特徵
1.關於特殊理論知識學的概念
2.第一定理:上述事實是由感覺設定的;或感覺的演繹
……
評《論永久和平》
施米特體系的說明
以知識學為原則的自然法權基礎
第一編法權概念的演繹
第二編法權概念適用性的演繹
第三編法權概念的系統運用;或法權學說
知識學新說
哲學論調紀事
譯者註釋
本卷後記
書摘/試閱
在盧梭的自然狀態中,人的特殊天資還不可能得到發展,還不可能一下預示出來。人除了自己的動物性需求,不可能有任何別的需求;他應當像動物那樣,同動物一起生活在草地上。毋庸置疑,在這種狀態下不會發生任何引起盧梭那樣憤懣的罪惡;人餓的時候就要吃,渴的時候就要喝,這就是擺在他眼前的首要事情;當他吃飽的時候,他就沒有興趣從別人手裡掠取他自己不能再吃下去的食物。當他吃飽的時候,每個人都可以在他面前安靜地吃喝東西,想吃想喝什麼就吃喝什麼,想吃想喝多少就吃喝多少,因為他現在恰恰需要安靜,沒有時間去打擾別人。人類的真正特點在於對未來的希望;這種對未來的希望同時也是一切人類罪惡的根源。排除這個根源,就不再會有罪惡;盧梭確實是藉助自己的自然狀態來排除這類罪惡的。
但人確實是人,而不是動物,他一定不會停留於這個狀態中,這也同樣是毫無疑問的。自然狀態誠然會消除罪惡,但同時也會消除德行和整個理性。這樣,人就會變成沒有理性的動物,就會出現一個新的動物物種;於是,人就根本不再存在了。
毫無疑問,盧梭待人是誠實的,他自己也渴望生活於他以巨大熱忱向別人讚頌的這種自然狀態,當然,這種渴望是通過他的一切言論表露出來的。我們可以向他提出一個問題:盧梭在這個自然狀態中尋求的東西,真正說來究竟是什麼呢?他覺得自己由於有各種各樣的需求而受到限制和壓抑——這對於通常人當然是不足掛齒的壞事,但對他這樣的人就覺得比什麼都難受——這種種需求就是這樣常常使他自己離開誠實和道德的正路。他想,假如他生活在自然狀態中,他就不會有這種種需求,也不會由於這些需求得不到滿足而遭受這麼多的痛苦,也不會由於用不光彩的手段來滿足這些需求而經受這麼多更為深重的痛苦。這樣,他在自己面前就可以安然自若。他處處感到別人在壓迫他,因為他阻礙了滿足別人的需求。人類為惡,並非徒勞——盧梭是這樣想的,我們也同意:假如他不感覺到那種需求,一切傷害過他的人就沒有一個會侮辱他。假如他周圍的一切人都生活在自然狀態中,他在別人面前就會安然無恙。因此,盧梭希望有不受干擾的內在寧靜和外在寧靜。好吧!那我們要進一步問他:他要這種不受干擾的寧靜是為了什麼呢?毫無疑問,為了考慮自己的使命和自己的職責,從而使自己和自己的同胞高尚起來,為了這個目的,他確實利用了他終究享有的那種寧靜。但他在他假定的那種動物性狀態中怎麼會有這類考慮呢?要是不具備他只有在文明狀態中才能獲得的傳統教養,他怎麼會有這類考慮呢?因此,他不知不覺地把他自己、把整個社會連同整個文化發展——只有擺脫自然狀態,社會才能得到這種發展——都搬到自然狀態裡去了;他不知不覺地假定,社會早已擺脫這種自然狀態,走上整個文化發展的道路;但社會又不應當擺脫這種狀態,不應當獲得發展;這樣,我們就不知不覺地接觸到了盧梭的錯誤推論,而現在我們則可以毫不費力地完全解決他的悖論。
……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