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超In世界歷史II:從十三世紀末到二十世紀
滿額折

超In世界歷史II:從十三世紀末到二十世紀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20 元
優惠價
9028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得獎作品

商品簡介

宗教對阿茲提克人的影響深遠,但是他們舉行宗教儀式時會用活人來獻祭?
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藝術,在大城市裡,甚至有常設舞臺。
重視體面和風度的法國人,居然容許凡爾賽宮裡沒有洗手間?

異想天開的江江、聰明伶俐的真真,跟著歷史學家的姨媽一起跑到了世界歷史的隧道中,要來看看從古至今,到底發生了哪些有趣的歷史故事呢?

趣味的卡通人物,幽默的對話,一問一答,全是超級有用的新鮮知識。你不可不知的世界歷史知識盡在這條隧道當中,快來一起瞧瞧吧!

本書特色

適合國小高年級以上學生

學習目標
●拓展世界歷史相關知識
●培養世界觀
●了解各國歷史特色

本書內容幾乎是一頁圖一頁文的形式,全書設定幾位有趣的人物,透過彼此間的對話來增進閱讀上的樂趣;文字的部分則是以整篇通俗流暢的文字將知識的脈絡清晰地展現出來,非常適合國小高年級以上的學生自行閱讀。此外,每個單元後面更設計了「探訪文化遺產」和「知道更多」小單元,豐富內容且引人入勝。

作者簡介

作者:南東賢

畢業於韓國忠南大學歷史學系,後來又分別進入並畢業於韓國高麗大學教育學院歷史學系,以及韓國天安大學文藝創作教育學系。現為韓國光明市蘇河高級中學歷史教師。著有《有生命的世界史教科書》第一冊(合著)、第二冊(合著),以及《眼觀世界歷史》第九冊、第三十冊等。

繪者:徐龍男

畢業於韓國檀國大學西方畫專業。曾獲得東亞LG國際漫畫大獎賽設計獎、《朝鮮日報》光洙思想漫畫大獎賽鼓勵獎等多種獎項,他的漫畫、插畫常在各大報紙上連載。

目次

第一章 拉丁美洲和非洲
1.雕刻在石碑上的馬雅文明
2.阿茲提克人真的用活人來獻祭嗎?
3.安地斯山脈的印加文明
4.西非的諸王國
5.賣身為奴的人

第二章 亞洲的成長
1.聲名遠播非洲的大明帝國
2.少數民族統治中國時間最長的朝代——清朝
3.控制了印度和阿富汗的蒙兀兒帝國
4.豐臣秀吉統一日本
5.鄂圖曼帝國興起

第三章 近代西方社會的發展
1.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復活──文藝復興
2.神的恩寵源自信仰
3.開闢新航路
4.國王即天下
5.科學革命和理性時期

第四章 革命時代
1.王權和議會的對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2.從英國的殖民統治中掙脫出來——美國獨立戰爭
3.前往巴士底監獄——法國大革命
4.工業革命為什麼首先從英國開始?
5.為什麼自由主義和民族主義會發展起來?
6.19世紀的歐洲文化

第五章 亞洲經歷的考驗
1.中國被西方打開了大門
2.辛亥革命——中國嶄新的開端
3.明治維新——日本走上富強之路
4.英國東印度公司統治下的印度
5.印度國民大會與英國的對抗
6.東南亞淪為殖民地後的民族運動
7.震撼鄂圖曼帝國的阿拉伯民族運動

第六章 20世紀以後
1.第一次世界大戰——始於兩顆子彈
2.世界上最早的社會主義國家——蘇俄
3.世界經濟危機
4.第二次世界大戰——再次震撼世界
5.擺脫殖民統治的亞洲和非洲
6.尚未結束的戰爭——阿拉伯—以色列戰爭
7.越南戰爭
8.人類飛向宇宙的夢想和科學技術的發展

書摘/試閱

CHAPTER 1 拉丁美洲和非洲

墨西哥以南的拉丁美洲由於和其他大陸接觸較少,因此很早就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在中美洲和墨西哥地區出現了馬雅文明和阿茲提克文明,在南美洲地區則出現了以印加帝國為代表的安地斯文明。
這一時期,隨著文化交流增加,非洲中西部的各王國日益發展起來。
但在歐洲人發現新航路之後,受到最大影響的地區就是拉丁美洲和非洲。
1.雕刻在石碑上的馬雅文明
與其他地區的文明不同,美洲文明裡並沒有發明使用鐵器,而且文字也不太發達。另外,美洲文明是以神殿為中心發展起來的。
從西元前3000年開始,中美洲和墨西哥以南的人們主要以種植玉米、紅薯和可可等農作物來維持生活。西元前1200年左右,在墨西哥灣沿岸出現了奧爾梅克文明。創造奧爾梅克文明的人們擅長在石頭上精雕細刻,並且留下大量優秀的雕刻作品。
奧爾梅克文明為中美洲後來出現的諸多文明奠定基礎。奧爾梅克文明之後,中美洲地區先後出現過馬雅文明、特奧蒂瓦坎文明、托爾特克文明和阿茲提克文明等。而馬雅文明又可以根據時間的不同,劃分為前古典期、古典期和後古典期。
大約在西元250年,古典期馬雅文明開始以神殿為中心,同時在幾十個城邦國家中興起。
這些城邦國家一方面為了擴展勢力範圍進行鬥爭,另一方面也展開活躍的貿易往來。
馬雅文明的全盛期為七至八世紀,影響範圍遠達今天的墨西哥南部、宏都拉斯,甚至瓜地馬拉的太平洋沿岸。但西元900年之後,馬雅人突然銷聲匿跡,城市衰落,市民放棄城市潛入熱帶雨林地區,之後的數百年,馬雅城市就這樣被湮沒在密林之中。
到了十世紀末期,托爾特克人征服了馬雅人,並以城市契琴伊薩為中心統治了猶加敦半島。之後,古典期馬雅文明由猶加敦半島所繼承,發展成為後古典期馬雅文明。然而,這一地區是沒有江河的石灰岩地帶,這一地理條件成為城邦國家發展的絆腳石。
十三世紀,伊察人入侵猶加敦半島並以城市馬雅為中心,建立了科科姆王朝。十五世紀,科科姆王朝因內亂而瓦解,統一的猶加敦半島分裂為多個城邦國家。十六世紀,這裡被西班牙占領,瓜地馬拉北部佩滕地區的幾個部落一直奮力抵抗到十七世紀。
馬雅人經常建造各種各樣的紀念物,每個地區都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文明。他們信奉玉米神、雨神、太陽神、月亮神等眾神。為獲得神祇的庇佑,他們向神供奉祭品,還建造金字塔。馬雅人建造的金字塔大部分都是平坦的階梯形狀,在頂端還有較小的神殿。
馬雅人根據事物的形狀創建了象形文字,並在石碑上雕刻,用來記錄統治者的業績和重要年代。同時,馬雅人還製作和使用了以260天為一年的卓爾金曆和以365天為一年的太陽曆。其中,太陽曆是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週期為基礎所建立的。
探訪文化遺址
帕倫克遺址
帕倫克是一座位於墨西哥恰帕斯州的古老城市。帕倫克曾是古典期馬雅文明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在七世紀末巴加爾大帝時達到了全盛,隨後突然銷聲匿跡。
在帕倫克殘留的馬雅遺址中,最有名的是銘文神殿。在神殿內部的巨型大理石上,刻有密密麻麻的馬雅文字。
神殿的地底下還有一座國王的陵墓。在國王陵墓的房間內放有石棺,石棺的蓋子上刻有無與倫比的精美浮雕。此外,人們在石棺裡還發現了巴加爾大帝的翡翠面具,面具由兩百塊玉片鑲嵌而成。
2.阿茲提克人真的用活人來獻祭嗎?
在今墨西哥中央的高原地帶,在奧爾梅克文明的基礎上,於今天墨西哥中央的高原地帶出現了新的城邦國家。在這些城市中,以位於今天墨西哥城附近的特諾奇提特蘭尤為突出。特諾奇提特蘭的鼎盛期為五世紀到七世紀,當時它是一座擁有二十萬人口的大都市。特諾奇提特蘭到處都有泉水和河流,農業非常發達;同時還有連接高地和低地的道路。憑藉優越的條件,特諾奇提特蘭迅速發展成為宗教、政治和經濟的中心,同時也是中美洲貿易的樞紐。
從八世紀開始,特奧蒂瓦坎文明開始衰落。十世紀左右,托爾特克人在墨西哥北部建立了圖拉城。圖拉城對中美洲地區的影響深遠,圖拉城人民在天文學、宗教、金銀製品、建築等方面有顯著的成就。托爾特克人信奉名為「魁札爾科亞特爾」的神,魁札爾科亞特爾的意思就是「有羽的蛇」。
但後來圖拉城被北方入侵者洗劫一空,並於十二世紀中期滅亡。
傳說認為,圖拉城的滅亡是因為羽蛇神——魁札爾科亞特爾離開了圖拉城。圖拉城滅亡後,一部分圖拉人留在墨西哥建立起新城市,還有一部分圖拉人遷到馬雅的契琴伊薩。
圖拉城瓦解後,大約在十三世紀左右,阿茲提克人出現了,他們以特諾奇提特蘭為中心建立了多座城市。特諾奇提特蘭的意思就是「神停留的地方」,這座墨西哥古城在十四世紀中期建於特斯科科湖內的小島上。
阿茲提克人繼續擴大版圖。十五世紀,蒙特祖馬一世頻繁發動對外征戰,推翻了多個城邦國家,奪取了大量財物和勞動力。他還強化了王族和貴族的特權,規定人們應該根據自己的身分來穿著衣服和配戴飾品。蒙特祖馬一世死後,其繼承者也不斷對外發動征戰,使得阿茲提克王國的領土到達墨西哥中部、瓜地馬拉地區,首都特諾奇提特蘭也發展成為一座繁榮富饒的城市。十六世紀初,當蒙特祖馬二世當上皇帝時,阿茲提克王國已發展到了鼎盛時期。
1519年,西班牙人科爾特斯率領軍隊到達阿茲提克,阿茲提克王國主動迎接末日來臨。在阿茲提克人的傳說中,羽蛇神與白人的模樣類似。因此,當阿茲提克王國看見科爾特斯一行人後,蒙特祖馬二世深信原本已經離開的羽蛇神又重新回來了,於是他下令舉行慶祝活動歡迎科爾特斯。
但是科爾特斯一行人俘虜了阿茲提克的皇帝,還攻破了其首都特諾奇提特蘭。在持續不斷的戰爭、饑荒和傳染病的影響下,阿茲提克王國瓦解了。1521年,科爾特斯成為阿茲提克的新主人。
像馬雅人一樣,阿茲提克人也使用以兩百六十天為一年的卓爾金曆和以三百六十五天為一年的太陽曆,此外,他們每隔52年還會舉行一次名為「新火祭」的盛大慶典。
宗教對阿茲提克人的影響深遠。他們供奉多神,在舉行宗教儀式時甚至會用活人來獻祭,祭品主要是戰俘和奴隸。沒有祭品時,他們就發動戰爭。
探訪文化遺產
特奧蒂瓦坎
特奧蒂瓦坎城位於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東北部,從西元前二世紀末到西元七世紀之間曾高度繁榮。特奧蒂瓦坎的意思是「眾神之城」,城內建有金字塔等巨型建築,以及水路、運河、官府、劇場、競技場等設施,人們甚至還發現了定期趕集的痕跡。此外,在那裡還出土大量陶器、陶俑、裝飾品以及武器等。
在特奧蒂瓦坎的金字塔中,最有名的是高達六十五公尺的太陽金字塔和規模略小的月亮金字塔。
3.安地斯山脈的印加文明
與中美洲文明不同,處於南部的安地斯山脈相繼出現過查文文明、納斯卡文明、蒂亞瓦納科文明以及印加文明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印加文明。印加文明是在融合了祕魯地區的納斯卡文明、奧爾梅克文明等多種文明的基礎上形成的。
查文文明起源自祕魯的中部地區,人們在當地發掘出大量陶器,還有用石頭建造的神殿和刻有獅子、斑馬、蛇首的精緻雕刻品。這些文物告訴我們,與印加文明一樣,查文文明也是一種建立在長期技術積累之上、發展程度極高的文化。製作陶器時,他們使用鋒利的工具在陶器表面雕刻花紋。
納斯卡文明是以祕魯南部沿海地區為中心所發展起來的文化,當地一年四季幾乎都不下雨。在納斯卡文明的遺址中,最有名的就是「地畫」。地畫是繪製在地上的大型三角形、梯形等幾何圖形以及蜘蛛、猴子等動物圖形,其大小從數十公尺到數百公尺不等。據說,乘坐飛機從空中往下俯視時,可以看見地畫的全貌。但這些地畫到底是什麼時候畫的?又是誰畫的呢?至今仍是未解之謎。蒂亞瓦納科文明是在玻利維亞西部、祕魯南部、智利東部和阿根廷東北部一帶的人類古文明,它對周邊國家產生了諸多影響。
印加文明出現在十二世紀左右,起源自今天的祕魯和玻利維亞之間的的的喀喀湖一帶。在印加帝國的鼎盛時期,印加皇帝控制著從安地斯山脈到西太平洋沿岸的南美洲大部分地區。西班牙的皮薩羅入侵印加帝國時,印加帝國的人口多達兩千萬,而有「安地斯山的肚臍」之稱的首都庫斯科則有二十萬人左右。
一五三二年,西班牙人皮薩羅率兵來到了印加帝國。他俘獲了印加皇帝,並企圖放火將其燒死。印加人認為,人一旦遭受火刑,靈魂就會消失。於是,印加皇帝皈依了基督教,最後被處以絞刑。印加帝國於一五三二年滅亡。
儘管安地斯山脈的山勢險峻,印加人還是修建了促進地區之間聯繫與交流的道路網。在這些道路網中,每隔一段距離就設有名為「查斯基」的信差,他們彼此透過步行進行聯絡。據說,剛從海邊捕撈上來的海鮮,經過查斯基之手很快就能到達位於庫斯科皇帝的早餐桌上。由此可以想像,當時的交通網絡有多麼發達。
印加人在建築和手工藝方面的技術也非常高超。他們在海邊用土壤建造建築物,在山嶽地帶用石頭建造建築物。他們還順應險峻的安地斯山脈將農耕地開墾成梯田形狀,並開鑿水路來發展農業。
印加人使用結繩文字進行記錄,藉由繩結的樣子、顏色和位置等表示不同的意思。據說,只有貴族的兒子才能學習結繩文字。
宗教在印加人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印加人經常舉行宗教儀式,特殊情況下還使用活人來獻祭。
探訪文化遺產
失落之城
馬丘比丘是位於安地斯山脈上印加帝國的要塞城市,是印加文明遺跡保存得最完好的世界名勝古跡之一。馬丘比丘距離庫斯科西北部八十公里左右,位於兩座尖細山峰之間的馬鞍形地區,因此連西班牙侵略者也沒有發現它。馬丘比丘城內建有宮殿以及由三千多階樓梯連接起來的陽臺式庭院。
長期以來,馬丘比丘一直隱藏在熱帶雨林之中,直到1911年才被美國探險家賓厄姆發現。

得獎作品

榮獲韓國最佳少兒圖書獎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