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另一種鄉愁(增訂版)(簡體書)
滿額折

另一種鄉愁(增訂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2 元
定價
:NT$ 312 元
優惠價
87271
缺貨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1948年7月,一位學習中文的瑞典青年,懷著一顆熱愛*國文化的心,來到四川調查方言。半個世紀以后,他成了譽滿**的漢學家,用中文寫下一部隨筆集,訴說對第二故鄉的濃濃鄉愁。
馬悅然是一個可愛的老頭兒,他用輕松風趣的筆觸記述了他在*國的往事、他與*國妻子的浪漫愛情,以及他與*國文人的友誼和對*國文學的看法。在他的筆下,塵封于卷冊之中人和事驀然間鮮活起來,在我們眼前顰笑、流連,再漸行漸遠,留下滿卷幽思。

《俳句一百首》增訂版
漢學大師馬悅然筆下的俳句,巧思精構,又充滿了天真與童趣。他不拘格律,運用日常口語,寫燕子,寫瓢蟲,寫雪人,跟李白對話,向蒲松齡提問,同金圣嘆發感慨,活潑而風趣,以游戲式的幽默灑脫,引領讀者進入爾汝群物、物我互置的美妙詩境。
《俳句一百首》原是作者發表于《聯合報》副刊的百首俳句結集而成,本次增訂,加入了三十多首新作及評論文章,亦可隱隱見出作者的創作軌跡。
作者說,讀者閱讀以后,如能明白寫作俳句並不困難艱澀,進而也想寫作這十七個音調的小詩,則于愿足矣。

作者簡介

馬悅然,1924年出生于瑞典南方。師從瑞典漢學家高本漢學習古代漢語和*國音韻學。先后執教于倫敦大學中文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中文系、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中文系,1990年退休。1975年當選瑞典皇家人文科學院院士,1985年當選瑞典學院院士,1987年當選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1980年—1982年、1986年—1988年兩度當選歐洲漢學協會。
主要研究興趣著重于方言學、*國音韻學、古代和近代漢語語法及詩律學。1965年以來,共翻譯四十余部*國古代、中古、近代和當代文學著作,包括大量漢代詩歌、唐詩、宋詞、元曲、新文化運動以來的詩人作品。現為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

名人/編輯推薦

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的中國鄉愁

他的學問源于故紙,他的好友多是故人
莊子、李白、袁枚、金圣嘆、林語堂是他的精神摯友
老舍、沈從文、卞之琳、莫言、蘇童、王安憶、余華、北島是他的益友良朋

在一段斑駁的過往里貼地而行,與歷史轉捩點擦肩而過,結下六十年不解的中國緣
一切游子之思,都源于1948年夏天,一位瑞典青年的揚帆遠行

隨書附贈馬悅然少量多年性靈佳構《俳句一百首》*新增訂版

目次

增訂版序:懷有一顆謙謹的心 _陳文芬 / 1
初版序:心上的秋天 _李銳 / 7




第一輯 一九四九中國行




報國寺 / 13
小和尚們 / 16
我們上峨眉山去吧! / 20
能海法師 / 25
仁慈的獨裁者馬步芳 / 29
塔爾寺二三事 / 33
1949歲末日記 / 37
解放軍進城之后 / 42
旅途二三事 / 46




第二輯 動人的文字




為什麼要調查中國方言 / 59
勞動號子的節奏與詩歌的格律 / 62
漢語的生命力 / 66
從“他”字談起 / 70
《左傳》中有口語嗎 / 73
一個特殊的語法形式 / 76
漢語的被動式 / 79
金子般的先秦文學 / 83
為《切韻》1400周年干杯 / 86
《四庫全書》小史 / 90
《水滸傳》的瑞典文譯本 / 94
翻譯家的責任 / 97




第三輯 美的生活,生活的美




與中文結緣 / 105
我尊敬的老師高本漢 / 109
永恒的剎那 / 112
談丟東西 / 116
一個廚子的道德觀 / 119
四條腿的老朋友們 / 122
談記愧、懺悔與其他 / 125
談后悔 / 128
巨人都到哪里去了 / 133
林中空地的石頭 / 137
我的妻子陳寧祖 / 139
一個真奇妙的事 / 145
我的岳父岳母 / 150
悼念寧祖 / 158
我心中的公主 / 165




第四輯 中國人與他們的詩意




康有為的《瑞典游記》 / 171
康有為的“大同”社會 / 175
學者的良知與名譽 / 178
中國建筑家梁思成 / 182
一位被遺忘的詩人 / 185
坐在同一塊云上的詩人 / 189
馮至發現的一位詩人 / 192
香港的一位老詩人 / 198
一個奇特而真實的故事 / 203
“我不是曹禺,我是老舍,且不一一。” / 207
沈從文·鄉巴佬·作家與學者 / 210
寄給艾青先生的一封信 / 214
一部最精彩的中國戲劇 / 218
詩歌建筑家聞一多 / 223
談北島的兩首詩 / 227
想念林語堂先生 / 231
真理是美麗的 / 247








附錄三則




漢學淵茂,悅然從之 / 265
中國人的美感消失了嗎 / 279
我的心在先秦 / 287

書摘/試閱

增訂版序:懷有一顆謙謹的心/陳文芬




2012年10月,瑞典學院宣布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我問悅然:“莫言得獎你高興嗎?”
悅然說:“高興。”
我又問:“為什麼高興?”
悅然向來只翻譯他自己欣賞的作家,如李銳、曹乃謙、高行健、北島、楊牧等。悅然不是莫言的譯者,他只是接受瑞典學院諾獎提名小組委員會的委托翻譯莫言的作品。悅然考察了各種語言的莫言譯本,發現其中很少有短篇作品。他明確指出,莫言的作品短篇勝過長篇,《小說九段》中的風景描寫有著沈從文一般簡潔風景畫的力道,作者描述的外在環境與內心樸質性情的互相交映,尤其使人感動。“他是雙腳站在土地上的農民的孩子。”他回答記者的話第二天刊載于《瑞典日報》頭條。
回答“為什麼高興莫言得獎”,悅然說:“我高興一個鄉巴佬得獎,尤其是一個中國的鄉巴佬得獎,沈從文、曹乃謙、莫言都是鄉巴佬作家。我終于等到了這一天。”
1948年,馬悅然到中國調查方言,在四川生活了兩年,結識了許多文人學者,並成為一生的好友。初到中國時他給自己取了中文名字“馬可漢”,那個“漢”字有追隨老師高本漢的意思,日后他說到這個名字笑著搖頭:“這名字簡直不行!”四川華西大學中文系主任,一位優雅的學者聞宥教授為他取名“馬悅然”,他的瑞典語名字就是“悅然”(G·ran),相當于英語的“喬治”。這美麗的中文名字伴隨了他的一生。
馬悅然1946年開始追隨瑞典漢學家高本漢學習漢語,一生致力于漢語的研究與翻譯,而他的中文寫作卻推遲到很晚,這是所有漢學家的處境。2000年,以中文寫作的法國籍作家高行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臺灣報刊邀請馬悅然撰寫散文專欄一年,后集結成書,即《另一種鄉愁》。我當時負責編輯聯合文學出版的繁體字版,李銳將書稿交給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簡體字版,還作了序。
我的朋友、研究中國左翼文學作品的臺灣學者施淑女,贊嘆馬悅然一出手寫散文就寫出了30年代的民國優雅白話文體。過了十幾年再讀《另一種鄉愁》,我更加喜愛。這本書尤為珍貴的意義是,悅然在寫作過程中沉浸于對寧祖的畢生愛戀與懷念之中。2005年,悅然帶著老二佩爾、兒媳卡琳與孫兒女一大家人回到成都祭拜寧祖的父母。兒媳與孫兒們都是老外,卻如中國人一般磕頭跪拜。一家人又陪悅然重登峨眉山,走進報國寺。2007年秋天,四川畫家老友吳一峰百年冥誕畫展,我隨悅然回成都,也去拜訪報國寺,寺廟大致維持了當年居住的模樣。峨眉山風景如畫,游人如織,鄉愁就像還愿一樣還完了。
馬悅然的中文寫作來得雖遲,他的創作力量卻在很短的時間內多方面地爆發出來,明亮而有節奏。首先寫作散文集《另一種鄉愁》,接著創作俳句集《俳句一百首》,后又寫了微型小說集《我的金魚會唱莫扎特》,一部接著一部,*后還翻譯了瑞典詩人特朗斯特羅姆的《巨大的謎語·記憶看見我》(詩作與散文的中文譯本)。瑞典學院前任常務秘書霍爾斯·恩達爾是個很好的散文作家,他也發現馬悅然有著運用漢語創作各種文類作品的才華。我認為,馬悅然游走于各種文類寫作都有著閃閃生輝的魅力,他是他自己的吹笛人,能召喚出往昔無限美好的記憶,傳達出他的語言學涵養與經年累月研究漢語文學的哲思。
《另一種鄉愁》呈現了一位漢學家研究中國音韻學、古文與現代中文作品的許多心得,馬悅然用簡樸的文字描述學術上深刻的道理,就像一幅一幅地拓印漢代畫像磚,當讀者看過之后,連綴起來,就能了解當時的文化生活,理解為什麼漢學家需要研究中國音韻學。在《勞動號子的節奏與詩歌的格律》一文中,馬悅然用詩人曹辛之的筆名“杭約赫”三個字來記錄他在四川聽到的拉板板車的人哼唱勞動號子的節奏;幾年之后,他發現兩千多年前荀子《成相篇》的節奏跟勞動號子的節奏完全相同;又過了一些年,他發現一個不識字但很有天賦的陜西詩人王老九寫的敘事長詩也有相同的節奏,甚至一些彈詞與數來寶也用這個節奏。馬悅然寫道:“世界上絕沒有一種語言的生命力能夠跟漢語相比。”
本書的一些文章將來會成為研究中文文學史未完的線索。研究中國現代文學史有著不同的方法,*常見的是以一個學者的力量寫一本當代中國文學史,這個方法比較容易,因為一個學者只有一個觀點。1980~1982年、1986~1988年,馬悅然兩度當選歐洲漢學協會。一次在德國召開的漢學會議上,大家認為1949年以前的中國處于動蕩不安的時代,西方的漢學家有責任記錄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文學史,其*大程度的意義是使許多被歷史遺忘的中國作家通過這部文學史的出版而“復活”。
漢學家們通過投票,推舉馬悅然擔任《中國文學指南1900~1949》(A Selective Guide to Chinese Literature 1900~1949)總編輯,這部書分為短篇小說、長篇小說、詩歌、戲劇四卷,邀集一百名漢學家撰寫導讀書評,為作者立傳,闡述作品精華。在這個過程中,總編輯必須跟撰寫書評及擔任各卷主編的漢學家們不斷通信、討論、辯論甚至爭執才能得出大家都能接受的文學史觀點。真不容易!
1958年到1979年,馬悅然沒有機會拜訪中國。1979年4月,中國發給悅然、寧祖入境證。往后兩三年,悅然回北京聯系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朋友,找到了他需要的中國現代作家著作的**版。記得悅然曾在七月的大熱天揮汗如雨,在瑞典大使館一頁一頁影印了所有的小說詩集讀本。后來,這批影印本送進了瑞典遠東圖書館,作為他自己研究之用,以后也成為編選文學指南的參考依據。
80年代初,悅然遍訪中國的學者作家,搜集研究文學史料的意見。悅然的好友馮至先生提到了一位被遺忘的詩人韋叢蕪所寫的長詩《君山》,共140頁的《君山》可能是中國現代文學里*長的情詩。韋叢蕪生于1905年,寫作《君山》時才19歲,一生只出版了兩本詩集。悅然欽佩馮至先生的文學觀點與研究態度,他不以功成名就的著名學者的姿態對被遺忘的詩人施以偏見,能夠秉持謙謹的公正之心看待不同作者的作品。1980年,馬悅然推薦馮至先生選進瑞典皇家人文歷史考古學院成為外國院士,而收入了《君山》一詩的《中國文學指南1900~1949》至今仍擺放在瑞典學院諾貝爾文學圖書館閱覽室的書架上。
馬悅然幾次提到“被遺忘的詩人”是研究文學史的**嚴肅的命題。讀者也許奇怪為什麼他常能發掘別人所不知道的詩人如楊吉甫、王老九,以及小說家如曹乃謙。悅然說:“那是我偶然發現的。”能使偶然變成必然,需要勤奮閱讀,需要手到腳到地做足功課,更需要一顆像馮至那樣的謙謹之心。
近年來學界興起一股風潮,引用薩依德的“東方主義”來作為否定漢學家研究的一種依據。我認為“東方主義”是好的學說,但利用此說法來否定漢學家的觀點,對真正很好的漢學家不會有什麼影響;反過來說,要是因此加深了對漢學研究的誤解,造成損失,那是西方文明走下坡路的一種象征。書中有一篇《巨人都到哪里去了》,悅然發現,在高本漢的時代,無論西方還是中國,到處都有學術巨人,現在卻沒有了。我們可以想想這是為什麼。
《另一種鄉愁》增訂版添加了馬悅然的三篇新作《林中空地的石頭》、《想念林語堂先生》、《真理是美麗的》,附錄三篇訪問文章為編輯所選。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71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