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黑暗時刻:希特勒、大屠殺與納粹文化》上卷分析希特勒的個性、理念、行為與結局,通過希特勒與其身邊大小人物的關係,尤其是他與德國國防軍及一些知識人的扭曲關係,展現納粹運動的社會基礎與文化後果。
《黑暗時刻:希特勒、大屠殺與納粹文化》下卷以集中營為中心,探索大屠殺的起源、方式與程式,分析受害人、施暴者及相關人的心理模式與行為風格,重點討論“奧斯維辛之後”的精神狀況。全書綜合使用回憶、著述與創作等各類材料和方法,融歷史敘述、理性反思與情感體驗於一體,寓細節排比於宏大敘事,是中國讀者認識納粹文化的可靠指南。
《黑暗時刻:希特勒、大屠殺與納粹文化》下卷以集中營為中心,探索大屠殺的起源、方式與程式,分析受害人、施暴者及相關人的心理模式與行為風格,重點討論“奧斯維辛之後”的精神狀況。全書綜合使用回憶、著述與創作等各類材料和方法,融歷史敘述、理性反思與情感體驗於一體,寓細節排比於宏大敘事,是中國讀者認識納粹文化的可靠指南。
作者簡介
單世聯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博導,國家社會科學重大專案首席專家。長期從事文化理論、中國現代思想史與20世紀激進文化實驗研究,出版著、譯20餘種。主要著作有:
《中國現代性與德意志文化》(三卷)
《黑暗時刻:希特勒、大屠殺與納粹文化》(兩卷)
《文化大轉型:批判與解釋——西方文化產業理論發展研究》(兩卷)
《革命文化研究》(三卷)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博導,國家社會科學重大專案首席專家。長期從事文化理論、中國現代思想史與20世紀激進文化實驗研究,出版著、譯20餘種。主要著作有:
《中國現代性與德意志文化》(三卷)
《黑暗時刻:希特勒、大屠殺與納粹文化》(兩卷)
《文化大轉型:批判與解釋——西方文化產業理論發展研究》(兩卷)
《革命文化研究》(三卷)
名人/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寫作時間跨越二十年,市場上少有的來自中國學者解讀納粹文化的重磅力作。
罕有地全面、深入、立體研究納粹文化的方方面面,糅合文學、文化、哲學、政治、歷史、藝術、社會學等多種學科,從細節闡釋希特勒和大屠殺及納粹文化。
讀懂希特勒、大屠殺與納粹文化的可靠文化指南與導讀手冊,二戰研究者、愛好者必備。
朱學勤、劉擎、叢日雲、許章潤、童世駿、歐陽哲生等名家連袂力薦。
媒體評論
這是一面鏡子,雖經時間消磨與空間扭曲,但還是能照見我們自己。
——朱學勤(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
論及希特勒與大屠殺的作品浩如煙海,卻難得有這樣一本著作:它汲取了豐富的文獻與專業研究的成果,揭示出這個“黑暗時刻”的文化底色,它的敘事沉著而引人入勝,思考誠懇而發人深省。這是一部出自中國學人的力作,執意奉獻給普通讀者。
——劉擎(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納粹主義是一個民族在現代化進程中發生的惡性畸變,也是人類精神的極端病態現象。它雖已作古,但展讀本書讓人感覺到,它在某種程度上仍如夢魘般纏著我們。雖然納粹現象具有“不可解釋性”,希特勒一身兼具多面複合的人格,而奧斯維辛悲劇則是“巨大而兇險的人性之謎”,但本書作者通過充分展示納粹現象的全部複雜性,以流暢、生動而準確的描述,清晰而有深度的獨到分析,成功地迎接了這一挑戰,將漢語學界的納粹研究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叢日雲(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理述他人家國痛史,筆鋒所向,觸及的卻是二十世紀的人類神經。抉發鉤沉,復活的本為那一方水土芸芸眾生的彷徨魂靈,而展現的實為普遍的善惡交結。于斯黑暗時刻,古人觳觫立世,仁智熹微,一燈如豆,今人沿波討源,內視反聽,豈惟沉思過往,更在燭照當下。於是,燈燈輝映,相互啟明,一腔悲憫,忍將暴政的刺刀折彎。作者仰屋著書,心曲九回,想天下萬千讀者,撫卷捫心,亦必同悲共感、而心懷怵惕者也!
——許章潤(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討論人性之複雜和現代性之幽暗的論著很多,揭示文明之脆弱和進步之難得的書籍也不少,但像本書那樣融深邃思辨與生動敘事於一體、集善之關切與惡之剖析於一身的著作,並不多見。本書所用資料極多,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國人在研究西方時對一手資料的使用不足;作者冶他山之石顯然是為了攻自家之玉,書中的諸多觀察因此也更加發人深省。
——童世駿(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
一部深刻反思納粹德國大屠殺暴行的激情之作。書中對希特勒及其周圍形形色色大小人物、狂熱群眾形象的描繪和刻畫,構織了一幅“納粹文化”諷刺風情畫。
——歐陽哲生(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寫作時間跨越二十年,市場上少有的來自中國學者解讀納粹文化的重磅力作。
罕有地全面、深入、立體研究納粹文化的方方面面,糅合文學、文化、哲學、政治、歷史、藝術、社會學等多種學科,從細節闡釋希特勒和大屠殺及納粹文化。
讀懂希特勒、大屠殺與納粹文化的可靠文化指南與導讀手冊,二戰研究者、愛好者必備。
朱學勤、劉擎、叢日雲、許章潤、童世駿、歐陽哲生等名家連袂力薦。
媒體評論
這是一面鏡子,雖經時間消磨與空間扭曲,但還是能照見我們自己。
——朱學勤(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
論及希特勒與大屠殺的作品浩如煙海,卻難得有這樣一本著作:它汲取了豐富的文獻與專業研究的成果,揭示出這個“黑暗時刻”的文化底色,它的敘事沉著而引人入勝,思考誠懇而發人深省。這是一部出自中國學人的力作,執意奉獻給普通讀者。
——劉擎(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納粹主義是一個民族在現代化進程中發生的惡性畸變,也是人類精神的極端病態現象。它雖已作古,但展讀本書讓人感覺到,它在某種程度上仍如夢魘般纏著我們。雖然納粹現象具有“不可解釋性”,希特勒一身兼具多面複合的人格,而奧斯維辛悲劇則是“巨大而兇險的人性之謎”,但本書作者通過充分展示納粹現象的全部複雜性,以流暢、生動而準確的描述,清晰而有深度的獨到分析,成功地迎接了這一挑戰,將漢語學界的納粹研究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叢日雲(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理述他人家國痛史,筆鋒所向,觸及的卻是二十世紀的人類神經。抉發鉤沉,復活的本為那一方水土芸芸眾生的彷徨魂靈,而展現的實為普遍的善惡交結。于斯黑暗時刻,古人觳觫立世,仁智熹微,一燈如豆,今人沿波討源,內視反聽,豈惟沉思過往,更在燭照當下。於是,燈燈輝映,相互啟明,一腔悲憫,忍將暴政的刺刀折彎。作者仰屋著書,心曲九回,想天下萬千讀者,撫卷捫心,亦必同悲共感、而心懷怵惕者也!
——許章潤(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討論人性之複雜和現代性之幽暗的論著很多,揭示文明之脆弱和進步之難得的書籍也不少,但像本書那樣融深邃思辨與生動敘事於一體、集善之關切與惡之剖析於一身的著作,並不多見。本書所用資料極多,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國人在研究西方時對一手資料的使用不足;作者冶他山之石顯然是為了攻自家之玉,書中的諸多觀察因此也更加發人深省。
——童世駿(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
一部深刻反思納粹德國大屠殺暴行的激情之作。書中對希特勒及其周圍形形色色大小人物、狂熱群眾形象的描繪和刻畫,構織了一幅“納粹文化”諷刺風情畫。
——歐陽哲生(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目次
序: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第一篇 希特勒其人
一、希特勒五章
1 早年:權威人格與鬥爭哲學
2 崛起:魏瑪民主政制及其癱瘓
3 壯歲:軍事家?藝術家?
4 自殺:失敗抑或成功
5 遺產:理想主義還是虛無主義
二、希特勒的選擇
1 政治取向:左右之外
2 軍事戰略:從閃擊戰到總體戰
3 冷戰預言:西方對東方
三、希特勒身邊的大人物
1 沙赫特利用希特勒?
2 愛動物與反人類的戈林
3 希特勒後面的鮑曼
4 施佩爾的曖昧
5 把一切獻給希特勒的戈培爾
四、希特勒身邊的小人物
1 他們知道他
2 他們不知道他
3 他們被他催眠了
第二篇 希特勒在德國
五、希特勒的群眾
1 革命後的兩種人
2 有動機與無動機
3 鄉村員警的制服與靈魂
六、希特勒的新人
1 重新造人
2 成功的典型
3 不成功的原因
七、希特勒無所不在
1 在語言運用中
2 在新問候語中
3 在日常笑話中
4 在柏林生活中
八、希特勒與陸軍的鬥爭
1 合作與衝突的變奏
2 陸軍的失敗
3 上校登場
4 職責之上的良知
九、希特勒該不該殺?
1 隆美爾:沒必要殺
2 古德里安:不應該殺
3 鄧尼茨:當殺而不該殺
十、反希特勒的三種間諜
1 左爾格的悲情:不合上意
2 克莉絲蒂娜的悲涼:不堪平庸
3 科爾貝的悲憤:不被理解
第三篇 希特勒與知識精英
十一、昨天與今天:施特勞斯的悲劇
1 投機、順從還是無奈
2 昨天、今天與自由的喪失
3 自覺逃避與不自覺的介入
十二、指揮貝多芬的權利:富特文格勒的分辨
1 “藝術只有好壞之分”
2 “我不後悔留下來”
3 “音樂屬於另外一個世界”
十三、裡芬施塔爾電影的“納粹性”
1 相互利用
2 並不客觀
3 美化權力
十四、1941年秋夜的海森伯
1 說不清的當年事
2 “測不准”的戲劇化
3 分不開的物理與政治
十五、海德格爾的錯誤與他的學生
1 老師抱負本無限
2 學生的為難
3 要不要“說清楚”?
十六、阿倫特的愛與思
1 不平等的愛
2 陰影中的愛
3 反政治的愛
第四篇 溯源大屠殺
十七、大屠殺是一種文化
1 反猶文化的後果
2 文化分析的不足
3 納粹反猶的新義
十八、大屠殺是現代事件
1 作為必要條件的現代性
2 技術/組織的理性化
3 行為的非人格化
4 理性之外的德國性
十九、大屠殺是原始行為
1 東部猶太人
2 一個村莊的嗜殺
3 党衛軍的文明?
第五篇 集中營世界
二十、為什麼是奧斯維辛
1 集中營、滅絕營與奧斯維辛
2 “死亡工廠”的關鍵字
3 “殺人機器”的結構與流程
二十一、罪犯的抱負:種族與烏托邦
1 希姆萊的迷狂
2 海德里希的工藝
3 門格爾的實驗
二十二、囚犯的信念:只要活下去
1 不信上帝
2 “我不絕望”
3 苟且偷生
4 因為愛情
5 全是偶然
二十三、囚犯經驗的多樣性
1 達豪之歌
2 華沙謊言
3 米斯堡的生活小品
4 地窖中的上帝之光
5 悲歌同性戀
二十四、囚犯文化的多歧性
1 涵養人性
2 記錄真相
3 粉飾暴行
4 配合恐怖
二十五、惡時代的善
1 辛德勒不止是善人
2 “施梅爾特組織”及猶太人領袖的雙重性
3 與兇手做交易?
第六篇 奧斯維辛之後
二十六、党衛軍本性難移
1 繼續隨大流
2 依然聽朗讀
3 由暴力而金錢
4 由納粹而後現代
二十七、倖存者依然不幸
1 集中營沒有過去
2 “我不要活下去”
3 “我不要孩子”
二十八、文學奧斯維辛
1 把人“集中營化”的奧斯維辛
2 把奧斯維辛“正常化”的小說
3 記憶如何可能
4 在孩子的眼中
二十九、政治化的代溝
1 女兒質疑:狼可以在一代
之間馴化為羊嗎?
2 母親無悔:我還是原來的我
3 父親理智:你應當走出去
三十、新生三部曲
1 40年代:孤獨的自我反省
2 50年代:同時代人的饋贈
3 60年代:告別納粹與後納粹文化
三十一、“奧斯維辛之後”的詩
1 阿多諾的判斷
2 策蘭的探索
3 策蘭、阿多諾與海德格爾的語言及政治
三十二、“奧斯維辛之後”的文化理論
1 啟蒙倒退為野蠻
2 文明與暴政共生
3 意義的文化建構
推薦書目
後記:從五十周年到七十周年
第一篇 希特勒其人
一、希特勒五章
1 早年:權威人格與鬥爭哲學
2 崛起:魏瑪民主政制及其癱瘓
3 壯歲:軍事家?藝術家?
4 自殺:失敗抑或成功
5 遺產:理想主義還是虛無主義
二、希特勒的選擇
1 政治取向:左右之外
2 軍事戰略:從閃擊戰到總體戰
3 冷戰預言:西方對東方
三、希特勒身邊的大人物
1 沙赫特利用希特勒?
2 愛動物與反人類的戈林
3 希特勒後面的鮑曼
4 施佩爾的曖昧
5 把一切獻給希特勒的戈培爾
四、希特勒身邊的小人物
1 他們知道他
2 他們不知道他
3 他們被他催眠了
第二篇 希特勒在德國
五、希特勒的群眾
1 革命後的兩種人
2 有動機與無動機
3 鄉村員警的制服與靈魂
六、希特勒的新人
1 重新造人
2 成功的典型
3 不成功的原因
七、希特勒無所不在
1 在語言運用中
2 在新問候語中
3 在日常笑話中
4 在柏林生活中
八、希特勒與陸軍的鬥爭
1 合作與衝突的變奏
2 陸軍的失敗
3 上校登場
4 職責之上的良知
九、希特勒該不該殺?
1 隆美爾:沒必要殺
2 古德里安:不應該殺
3 鄧尼茨:當殺而不該殺
十、反希特勒的三種間諜
1 左爾格的悲情:不合上意
2 克莉絲蒂娜的悲涼:不堪平庸
3 科爾貝的悲憤:不被理解
第三篇 希特勒與知識精英
十一、昨天與今天:施特勞斯的悲劇
1 投機、順從還是無奈
2 昨天、今天與自由的喪失
3 自覺逃避與不自覺的介入
十二、指揮貝多芬的權利:富特文格勒的分辨
1 “藝術只有好壞之分”
2 “我不後悔留下來”
3 “音樂屬於另外一個世界”
十三、裡芬施塔爾電影的“納粹性”
1 相互利用
2 並不客觀
3 美化權力
十四、1941年秋夜的海森伯
1 說不清的當年事
2 “測不准”的戲劇化
3 分不開的物理與政治
十五、海德格爾的錯誤與他的學生
1 老師抱負本無限
2 學生的為難
3 要不要“說清楚”?
十六、阿倫特的愛與思
1 不平等的愛
2 陰影中的愛
3 反政治的愛
第四篇 溯源大屠殺
十七、大屠殺是一種文化
1 反猶文化的後果
2 文化分析的不足
3 納粹反猶的新義
十八、大屠殺是現代事件
1 作為必要條件的現代性
2 技術/組織的理性化
3 行為的非人格化
4 理性之外的德國性
十九、大屠殺是原始行為
1 東部猶太人
2 一個村莊的嗜殺
3 党衛軍的文明?
第五篇 集中營世界
二十、為什麼是奧斯維辛
1 集中營、滅絕營與奧斯維辛
2 “死亡工廠”的關鍵字
3 “殺人機器”的結構與流程
二十一、罪犯的抱負:種族與烏托邦
1 希姆萊的迷狂
2 海德里希的工藝
3 門格爾的實驗
二十二、囚犯的信念:只要活下去
1 不信上帝
2 “我不絕望”
3 苟且偷生
4 因為愛情
5 全是偶然
二十三、囚犯經驗的多樣性
1 達豪之歌
2 華沙謊言
3 米斯堡的生活小品
4 地窖中的上帝之光
5 悲歌同性戀
二十四、囚犯文化的多歧性
1 涵養人性
2 記錄真相
3 粉飾暴行
4 配合恐怖
二十五、惡時代的善
1 辛德勒不止是善人
2 “施梅爾特組織”及猶太人領袖的雙重性
3 與兇手做交易?
第六篇 奧斯維辛之後
二十六、党衛軍本性難移
1 繼續隨大流
2 依然聽朗讀
3 由暴力而金錢
4 由納粹而後現代
二十七、倖存者依然不幸
1 集中營沒有過去
2 “我不要活下去”
3 “我不要孩子”
二十八、文學奧斯維辛
1 把人“集中營化”的奧斯維辛
2 把奧斯維辛“正常化”的小說
3 記憶如何可能
4 在孩子的眼中
二十九、政治化的代溝
1 女兒質疑:狼可以在一代
之間馴化為羊嗎?
2 母親無悔:我還是原來的我
3 父親理智:你應當走出去
三十、新生三部曲
1 40年代:孤獨的自我反省
2 50年代:同時代人的饋贈
3 60年代:告別納粹與後納粹文化
三十一、“奧斯維辛之後”的詩
1 阿多諾的判斷
2 策蘭的探索
3 策蘭、阿多諾與海德格爾的語言及政治
三十二、“奧斯維辛之後”的文化理論
1 啟蒙倒退為野蠻
2 文明與暴政共生
3 意義的文化建構
推薦書目
後記:從五十周年到七十周年
書摘/試閱
早年:權威人格與鬥爭哲學
早期經驗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人的一生,取決於個體的性格。絕大多數人都在社會環境與文化傳統的影響下與時俱進,與世沉浮,也有人能夠堅守自己的稟賦,特立獨行,較少妥協。對於像希特勒這樣的人間異數來說,瞭解其早期生活和性格當是走近他的第一步。以理想和主義為標榜,動員人民為集團利益和領袖私欲而奮鬥、犧牲,是20世紀政治文化的一大特色。希特勒之所以成為這種潮流的代表和推動者,在於他利用了、強化了、改造了當時德國的政治文化,給納粹德國賦予了鮮明的個人意志。
在《我的奮鬥》中,希特勒有一句坦白的交代:“我敬畏父親,但愛母親。”母親克拉拉死後,希特勒終生帶著她的照片。每年8月12日是他母親的生日,希特勒將之定為“德國母親榮譽日”,其理由是“她為德意志民族生了一個偉大的兒子”。
希特勒有理由不愛父親。阿羅伊斯•希特勒(Alois Schicklgruber)是一個私生子,性格生硬嚴酷,一生以服從為美德。在海關職員的崗位上幹了40多年,最後成為林茨的海關稅務員,躋身於中產階級行列。“發跡後的阿羅伊斯剪一個短短的士兵式板寸頭,眉毛濃密,還精心蓄起和奧地利皇帝一個式樣的鬍鬚。他身著筆挺的制服,顯得威風凜凜。”
嚴整其外,放蕩其內。阿羅伊斯婚前就有私生女,36歲時與一位上司50歲的女兒結婚。隨著妻子健康狀況的下降,他又與一個小他24歲的名叫法蘭西斯卡•馬策伯格(昵稱“芬妮”)的姑娘來往,並又生有一個私生子。1880年與妻子離婚,三年後與芬妮結婚。當芬妮次年因結核病去世時,小農之家出身的女傭克拉拉•波爾茲爾(Klara Poelzr)已經懷上阿羅伊斯的孩子,芬妮一死兩人就迫不及待地結婚。1889年出生的希特勒是阿羅伊斯與克拉拉的第四個孩子,此時父親51歲,母親28歲。
阿羅伊斯對上司絕對服從,他也要求全家對他絕對服從。克拉拉自幼就認識阿羅伊斯,對之抱有敬畏之情,因此逆來順受,安於自己的命運,具有超乎尋常的忍耐力。希特勒後來說:“假如父母之間幾乎每天都爆發戰爭,其形式除了野蠻粗暴,實在沒有別的可言,那麼孩子們耳濡目染父母的不合,天長日久,終會留下烙印。假如父母之間衝突的形式往往就是父親在醉酒之後對著母親大吼大叫,謾駡和虐待,那麼這樣的家庭還能對孩子們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那些不瞭解這種家庭關係的人是很難想像的。”“衝突以令人不快的方式結束。假如男人一開始就為所欲為,而女人由於深愛著她的孩子,終於勇敢地站出來反對她的男人,那麼接下來就將是無休無止的爭吵,女人眼中的男人會變得越來越陌生。而男人呢,就更變本加厲地酗酒。”希特勒十一二歲的時候,經常在深更半夜到煙霧繚繞的小酒館接他的父親:“通常我得花上一刻鐘或者半小時來求他、罵他,直到他終於肯跟我走了,然後我攙扶著他回家。當時我的心裡只感到無比的羞恥。”
希特勒終生滴酒不沾,顯然是鑒於父親的教訓。
在當地國民小學的幾年中,希特勒成績不錯,是班上的孩子王,他後來認為那是一段“快樂時光”。1900年,進入旨在培養技術或商業人才的林茨公立實科中學後,成績下降,父子之間的衝突就此開始。“我第一次感到被逼到了他的對立面。那時候我還不到11歲。一旦他腦子裡替兒子的前途作出安排,就顯得強硬而決斷。而我拒絕這個從未同意過或者只是勉強同意的想法時,也和父親顯得同樣的固執。”這個家庭經常出現的場景是:父親暴跳如雷,母親戰戰兢兢,兒子桀驁不馴。希特勒的妹妹後來回憶:“我的哥哥阿道夫總是觸怒父親,他幾乎每天都要挨一頓好打。而我的母親總是撫慰哥哥,試圖通過母愛來達到父親的嚴厲舉措所無法達到的效果。”
因為此前的三個孩子都夭折了,阿道夫就成了克拉拉親生孩子中的長子,她小心翼翼地看護著他,對他百依百順,唯恐病魔再次奪走他。父親除了工作就是喝酒,幾乎從不關心他。如果說父親在希特勒面前顯示了倔強的性情和可怕的脾氣,那麼母親則培養了他自我欣賞、對非同尋常之事的需求。
阿羅伊斯於1903年去世。希特勒因無人管教而日益自由散漫,學業基本荒蕪。1905年秋,16歲的希特勒因成績太差而離校,但他拒絕安下心來謀生糊口,而是陶醉在藝術家的夢想之中,頭腦中充滿瓦格納式的浪漫主義,過著一種寄生的懶散生活。1907年9月,克拉拉病情嚴重,希特勒異常難過,卻並未使他偏離對成為藝術家的全力追求,到維也納報考藝術學院。10月底,克拉拉病情惡化,希特勒趕回家中盡了一個兒子的孝道。12月21日,克拉拉去世,希特勒買了最貴的棺材埋葬了母親。他後來說:“從我站在母親墓地前的那天起,我就再也沒有哭過。”12月24日,希特勒向醫生付清了醫療費。醫生記得:“我在近40年的行醫生涯中從未見過像阿道夫•希特勒那樣痛苦和悲傷的年輕人。他來到我面前,感謝我為他母親治病,他的聲音一直哽咽著。”
18歲的孤兒希特勒此後回到維也納,後來又到慕尼克,在大都市中過了五年落魄的流浪生活。1938年,希特勒統率大軍進駐奧地利後,曾到父母墓前拜謁。
希特勒的早期生活環境,對其性格和思想有極強的塑造作用,但這又是他基於自己的經驗與個性所做的選擇和調整的結果。權威人格、鬥爭哲學是希特勒一生的兩大特點。
希特勒中學時即已表現出對繪畫的興趣和天分,但他父親對此卻十分輕蔑。阿羅伊斯一生的經驗表明,服從與負責,而不是藝術和趣味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門,他想把兒子培養成像自己一樣的國家公務員,有時還強迫他到林茨海關局玩耍,以使他對公務員工作產生興趣。但希特勒志不在此:一想到坐在辦公室,被剝奪了自由,我就心痛欲裂、心中作嘔。“我不想當公務員,不,決不。我父親為了激勵我熱愛這個職業,對我講了些他自己一生經歷的故事,但是這一切努力的結果適得其反……有一天,我終於決定要做個畫家,做個藝術家……我的父親聽了吃了一驚,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藝術家!不行!只要我還活著,我決不答應!……’我的父親決不改變他的‘決不’!而我卻加強了我的‘決心!’”
家庭的邏輯通常是,父親越是堅持,兒子就越是拒絕;兒子越是反感,父親就越固執。因此爭吵和毆打就時有發生。若干年後,希特勒對秘書施羅德(Christa Schroeder)說:
我從沒有愛過我的父親,我更怕他。他脾氣暴躁,動不動就打我。每當他懲罰我的時候,我母親就為我擔心。有一天,我在一本冒險小說裡讀到:想隱藏痛苦就得拿出勇氣。因此我決定,我父親再打我的時候不再哭喊。幾天以後,我有了一個考驗我意志的機會。我母親受到驚嚇,從門口離開了。而我呢,我靜靜地數著一下一下打在我屁股上的棍子。當我勝利地告訴母親我挨了32下時,她以為我瘋了。奇怪的是,從那天開始,我沒再重複過我的試驗,我父親不再打我了。
童年的快樂逐漸轉變為懶散、易怒、好頂撞、陰沉、倔強而漫無目的的少年生活。1905—1907年間,希特勒不但厭惡系統化的工作和規範性的生活,也在與父親、學校和社會的對抗中形成了斬釘截鐵、一分為二的思維方式,也在艱難的生活中鍛煉出一種權威人格。他從豐富的生活世界和人類感情中退卻出來,進入抽象的、觀念的世界,意志堅定,任性好鬥,絕不服輸,固執己見,唯我獨尊,等等。希特勒語言的特點是他喜歡用“不是……就是……”的句式,在他的眼中,任何事情、任何行為都只有兩種選擇——正確或錯誤、成功或失敗、有力或軟弱。希特勒有大量這樣非此即彼的論斷:
1923年11月8日:我可以這樣對你們說:要麼德國革命於今晚爆發,要麼我們到清晨都將死去!
1939年11月23日:我將聳立於這場奮鬥之中,或者為它倒下。如果我的人民遭受失敗,我也不願獨活。
1942年1月30日:這場戰爭可以以兩種方式結束,要麼滅絕雅利安人民,要麼讓猶太人從歐洲消失。
1942年11月3日:你只能領導你的部隊取得勝利或走向死亡,別無它路。
1943年7月:假使普魯士民族打不贏這場戰爭,那就讓他們腐爛好了。
1944年12月28日:問題在於……德國是否有意志繼續生存下去和是否遭到摧毀……這場戰爭失敗,德國人民就毀滅了。
早期經驗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人的一生,取決於個體的性格。絕大多數人都在社會環境與文化傳統的影響下與時俱進,與世沉浮,也有人能夠堅守自己的稟賦,特立獨行,較少妥協。對於像希特勒這樣的人間異數來說,瞭解其早期生活和性格當是走近他的第一步。以理想和主義為標榜,動員人民為集團利益和領袖私欲而奮鬥、犧牲,是20世紀政治文化的一大特色。希特勒之所以成為這種潮流的代表和推動者,在於他利用了、強化了、改造了當時德國的政治文化,給納粹德國賦予了鮮明的個人意志。
在《我的奮鬥》中,希特勒有一句坦白的交代:“我敬畏父親,但愛母親。”母親克拉拉死後,希特勒終生帶著她的照片。每年8月12日是他母親的生日,希特勒將之定為“德國母親榮譽日”,其理由是“她為德意志民族生了一個偉大的兒子”。
希特勒有理由不愛父親。阿羅伊斯•希特勒(Alois Schicklgruber)是一個私生子,性格生硬嚴酷,一生以服從為美德。在海關職員的崗位上幹了40多年,最後成為林茨的海關稅務員,躋身於中產階級行列。“發跡後的阿羅伊斯剪一個短短的士兵式板寸頭,眉毛濃密,還精心蓄起和奧地利皇帝一個式樣的鬍鬚。他身著筆挺的制服,顯得威風凜凜。”
嚴整其外,放蕩其內。阿羅伊斯婚前就有私生女,36歲時與一位上司50歲的女兒結婚。隨著妻子健康狀況的下降,他又與一個小他24歲的名叫法蘭西斯卡•馬策伯格(昵稱“芬妮”)的姑娘來往,並又生有一個私生子。1880年與妻子離婚,三年後與芬妮結婚。當芬妮次年因結核病去世時,小農之家出身的女傭克拉拉•波爾茲爾(Klara Poelzr)已經懷上阿羅伊斯的孩子,芬妮一死兩人就迫不及待地結婚。1889年出生的希特勒是阿羅伊斯與克拉拉的第四個孩子,此時父親51歲,母親28歲。
阿羅伊斯對上司絕對服從,他也要求全家對他絕對服從。克拉拉自幼就認識阿羅伊斯,對之抱有敬畏之情,因此逆來順受,安於自己的命運,具有超乎尋常的忍耐力。希特勒後來說:“假如父母之間幾乎每天都爆發戰爭,其形式除了野蠻粗暴,實在沒有別的可言,那麼孩子們耳濡目染父母的不合,天長日久,終會留下烙印。假如父母之間衝突的形式往往就是父親在醉酒之後對著母親大吼大叫,謾駡和虐待,那麼這樣的家庭還能對孩子們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那些不瞭解這種家庭關係的人是很難想像的。”“衝突以令人不快的方式結束。假如男人一開始就為所欲為,而女人由於深愛著她的孩子,終於勇敢地站出來反對她的男人,那麼接下來就將是無休無止的爭吵,女人眼中的男人會變得越來越陌生。而男人呢,就更變本加厲地酗酒。”希特勒十一二歲的時候,經常在深更半夜到煙霧繚繞的小酒館接他的父親:“通常我得花上一刻鐘或者半小時來求他、罵他,直到他終於肯跟我走了,然後我攙扶著他回家。當時我的心裡只感到無比的羞恥。”
希特勒終生滴酒不沾,顯然是鑒於父親的教訓。
在當地國民小學的幾年中,希特勒成績不錯,是班上的孩子王,他後來認為那是一段“快樂時光”。1900年,進入旨在培養技術或商業人才的林茨公立實科中學後,成績下降,父子之間的衝突就此開始。“我第一次感到被逼到了他的對立面。那時候我還不到11歲。一旦他腦子裡替兒子的前途作出安排,就顯得強硬而決斷。而我拒絕這個從未同意過或者只是勉強同意的想法時,也和父親顯得同樣的固執。”這個家庭經常出現的場景是:父親暴跳如雷,母親戰戰兢兢,兒子桀驁不馴。希特勒的妹妹後來回憶:“我的哥哥阿道夫總是觸怒父親,他幾乎每天都要挨一頓好打。而我的母親總是撫慰哥哥,試圖通過母愛來達到父親的嚴厲舉措所無法達到的效果。”
因為此前的三個孩子都夭折了,阿道夫就成了克拉拉親生孩子中的長子,她小心翼翼地看護著他,對他百依百順,唯恐病魔再次奪走他。父親除了工作就是喝酒,幾乎從不關心他。如果說父親在希特勒面前顯示了倔強的性情和可怕的脾氣,那麼母親則培養了他自我欣賞、對非同尋常之事的需求。
阿羅伊斯於1903年去世。希特勒因無人管教而日益自由散漫,學業基本荒蕪。1905年秋,16歲的希特勒因成績太差而離校,但他拒絕安下心來謀生糊口,而是陶醉在藝術家的夢想之中,頭腦中充滿瓦格納式的浪漫主義,過著一種寄生的懶散生活。1907年9月,克拉拉病情嚴重,希特勒異常難過,卻並未使他偏離對成為藝術家的全力追求,到維也納報考藝術學院。10月底,克拉拉病情惡化,希特勒趕回家中盡了一個兒子的孝道。12月21日,克拉拉去世,希特勒買了最貴的棺材埋葬了母親。他後來說:“從我站在母親墓地前的那天起,我就再也沒有哭過。”12月24日,希特勒向醫生付清了醫療費。醫生記得:“我在近40年的行醫生涯中從未見過像阿道夫•希特勒那樣痛苦和悲傷的年輕人。他來到我面前,感謝我為他母親治病,他的聲音一直哽咽著。”
18歲的孤兒希特勒此後回到維也納,後來又到慕尼克,在大都市中過了五年落魄的流浪生活。1938年,希特勒統率大軍進駐奧地利後,曾到父母墓前拜謁。
希特勒的早期生活環境,對其性格和思想有極強的塑造作用,但這又是他基於自己的經驗與個性所做的選擇和調整的結果。權威人格、鬥爭哲學是希特勒一生的兩大特點。
希特勒中學時即已表現出對繪畫的興趣和天分,但他父親對此卻十分輕蔑。阿羅伊斯一生的經驗表明,服從與負責,而不是藝術和趣味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門,他想把兒子培養成像自己一樣的國家公務員,有時還強迫他到林茨海關局玩耍,以使他對公務員工作產生興趣。但希特勒志不在此:一想到坐在辦公室,被剝奪了自由,我就心痛欲裂、心中作嘔。“我不想當公務員,不,決不。我父親為了激勵我熱愛這個職業,對我講了些他自己一生經歷的故事,但是這一切努力的結果適得其反……有一天,我終於決定要做個畫家,做個藝術家……我的父親聽了吃了一驚,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藝術家!不行!只要我還活著,我決不答應!……’我的父親決不改變他的‘決不’!而我卻加強了我的‘決心!’”
家庭的邏輯通常是,父親越是堅持,兒子就越是拒絕;兒子越是反感,父親就越固執。因此爭吵和毆打就時有發生。若干年後,希特勒對秘書施羅德(Christa Schroeder)說:
我從沒有愛過我的父親,我更怕他。他脾氣暴躁,動不動就打我。每當他懲罰我的時候,我母親就為我擔心。有一天,我在一本冒險小說裡讀到:想隱藏痛苦就得拿出勇氣。因此我決定,我父親再打我的時候不再哭喊。幾天以後,我有了一個考驗我意志的機會。我母親受到驚嚇,從門口離開了。而我呢,我靜靜地數著一下一下打在我屁股上的棍子。當我勝利地告訴母親我挨了32下時,她以為我瘋了。奇怪的是,從那天開始,我沒再重複過我的試驗,我父親不再打我了。
童年的快樂逐漸轉變為懶散、易怒、好頂撞、陰沉、倔強而漫無目的的少年生活。1905—1907年間,希特勒不但厭惡系統化的工作和規範性的生活,也在與父親、學校和社會的對抗中形成了斬釘截鐵、一分為二的思維方式,也在艱難的生活中鍛煉出一種權威人格。他從豐富的生活世界和人類感情中退卻出來,進入抽象的、觀念的世界,意志堅定,任性好鬥,絕不服輸,固執己見,唯我獨尊,等等。希特勒語言的特點是他喜歡用“不是……就是……”的句式,在他的眼中,任何事情、任何行為都只有兩種選擇——正確或錯誤、成功或失敗、有力或軟弱。希特勒有大量這樣非此即彼的論斷:
1923年11月8日:我可以這樣對你們說:要麼德國革命於今晚爆發,要麼我們到清晨都將死去!
1939年11月23日:我將聳立於這場奮鬥之中,或者為它倒下。如果我的人民遭受失敗,我也不願獨活。
1942年1月30日:這場戰爭可以以兩種方式結束,要麼滅絕雅利安人民,要麼讓猶太人從歐洲消失。
1942年11月3日:你只能領導你的部隊取得勝利或走向死亡,別無它路。
1943年7月:假使普魯士民族打不贏這場戰爭,那就讓他們腐爛好了。
1944年12月28日:問題在於……德國是否有意志繼續生存下去和是否遭到摧毀……這場戰爭失敗,德國人民就毀滅了。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