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這是一本描述一條位於中、永和,名叫瓦磘溝的小溪流,它與社區的故事。
這條溪流在中、永和扮演了重要的自然生態與在地文化的角色,它是瓦磘溝。
我們從瓦窯溝的前世到今生,探討了它和在地社區的發展、改變與互動。
在經過一連串的討論與瓦磘溝畔的整治後,它肩負了綠帶和生態教學教室的功能,也帶動起當地人對地方的認同感。
多久,沒好好享受在河畔散步的時光了?從什麼時候起,不再親近溪岸?瓦磘溝雖然仍在人們生活週遭,但她的名字,已漸漸不再有人提起。她的故事,不僅紀錄了雙和的發展歷史,更是全台灣都市河川的縮影。
她原是涓涓清流,曾有扁舟迎往送來。卻因人口驟增而盈滿生活廢水,嗅者掩鼻,乃至於為增加幾分空間而被加蓋,蟄伏地底。鷺鷥輕舞的身影飛離,溝底魚群絕跡。
作者群以史料為經、耆老的生活樣貌為緯,說出瓦磘溝畔的故事,也重新勾勒雙和水系與居民的關係。
目次
推薦序
林寬裕/新北市文化局局長
張長義/永和社區大學主任
黃政瑞/中和庄文史研究協會
廖新ㄧ/秀朗社文史生態聯盟
第一章 瓦磘溝的前世
第一節 瓦磘溝的名稱由來與地理形成
第二節 雙和的誕生
第三節 人文發展:族群、聚落、信仰、產業
第二章 瓦磘溝的今生
第一節 發現瓦磘溝
第二節 瓦磘溝的水患抗爭與整治
第三節 瓦磘溝整治面面觀
第三章 永和社大與走讀瓦磘溝-在地守護行動
第四章 瓦磘溝的未來
第一節 國外案例
日本靜岡縣-源兵衛川
日本岐阜縣的古川町
韓國-清溪川
第二節 國內案例
桃園-老街溪
台北-瑠公圳
台南-台江山海圳綠道
第三節 瓦磘溝的生態願景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