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為犯的現況與難題
商品資訊
系列名:學術論文集
ISBN13:9789862556771
出版社:元照
作者:公益信託東吳法學基金會 主編
出版日:2015/10/01
裝訂/頁數:平裝/504頁
規格:21cm*14.8cm*2.8cm (高/寬/厚)
版次:1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周漾沂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
梁根林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蔡聖偉
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黎 宏
北京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徐育安
國立臺北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謝煜偉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助理教授
車 浩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陳志輝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謝望原
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教授
古承宗
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歐陽本祺
東南大學法學院教授
許澤天
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王政勛
西北政法大學教授、刑事法學院院長
李聖傑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序
自從2010年4月在蘇州舉辦第一屆兩岸刑法論壇以來,歷屆論壇的主題報告人所撰寫而發表的報告論文,評論人對於報告論文所提出的評論意見,皆具備學術研討會應有的水平,而廣受兩岸刑法學界的肯定。2014年9月中旬,在臺南成功大學舉辦的第五屆兩岸刑法論壇更不例外,係以「不作為犯的現狀與難題」當作議題,再分為四大主題:「作為與不作為的區別」、「不作為的因果關係與客觀歸責」、「保證人地位的法源基礎(保證人義務的根據)」與「不作為的正犯與共犯」進行研討。來自中國大陸的學者有九位,包括北京清華大學張明楷教授(領隊)、黎宏教授,北京大學梁根林教授、車浩副教授,人民大學謝望原教授、李立眾副教授,中國政法大學曲新久教授,東南大學歐陽本祺教授、西北政法大學王政勛教授;臺灣參與的學者有成功大學陳運財教授、李佳玟教授、王效文副教授、許澤天副教授、古承宗副教授,臺灣大學林鈺雄教授、周漾沂副教授、薛智仁助理教授、謝煜偉助理教授,政治大學李聖傑副教授、陳志輝副教授,臺北大學蔡聖偉副教授、徐育安副教授,中正大學黃士軒助理教授,高雄大學謝開平副教授以及筆者本人。
兩岸刑法論壇的召開,根據原本的協議是,每年由兩岸輪流舉辦乙次。於是2010年4月第一屆論壇在蘇州(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學院),2011年3月第二屆論壇在臺北(政治大學法學院),2012年9月第三屆論壇在北京召開。在第三屆論壇圓滿結束的晚宴中,雙方顧及臺灣方面舉辦經費與人力上的負荷,經北京大學陳興良教授等人審慎商酌之後,當下確立新的模式,日後大陸方面連續舉辦兩次後,再由臺灣方面舉辦乙次,因而2013年9月第四屆論壇在山西太原召開。2014年9月第五屆兩岸刑法論壇,則經過臺灣方面的參與學者幾次協調後,由成功大學法律學系承接舉辦。由於成大法律系的活動經費相當有限,遂透過「公益信託東吳法學基金」諮詢會議討論補助第五屆論壇的可能性,經諮詢委員們研商之後,決定撥款三十萬元充作成大法律系舉辦經費之外,並負擔本書出版的費用。
第五屆兩岸刑法論壇,從籌備、聯繫至論壇召開期間的接待等各項繁雜庶務,悉賴成大法律系的刑事法老師與學生們所付出的寶貴時間與精力,方得以圓滿成功,並且獲得豐碩的學術成果,擔當統籌主導工作的許澤天老師,自始至終的盡心費神,在此更要特別聊表謝忱與敬意。兩岸刑法論壇的舉辦,除了要摒棄國內普遍瀰漫著形式虛假的研討會,更要落實學術回歸學術、回歸真實,希望藉由此論壇的召開,讓國內中青代優秀學者能夠真正「以文會友」,在實質的研討會上,有更多發揮才華的空間與交流的場域。因此,也熱切盼望有更多的中青代學者一秉初衷,克盡學者本分,積極參與兩岸刑法論壇,共同追求真實的學術研究,以保有學者應有的風範。
本書的出版,有賴於辛勞撰寫報告論文的報告人與撰寫評論意見的評論人的努力,又承蒙舉辦本屆論壇的成大法律系刑事法老師與學生的鼎力相助,公益信託東吳法學基金全力補助本屆論壇的舉辦經費,同時又負擔本書的出版經費,元照出版公司提供本書出版的專業協助,又贊助本書封面的設計製作,使本書得以順利付梓,特此表達深摯的感謝。
公益信託東吳法學基金諮詢委員會代表
陳子平 謹識
2015年寒露前夕
目次
序 言/陳子平
公益信託東吳法學基金成立的初衷與轉型/陳子平
第一編 作為與不作為的區別
第一章 作為與不作為的區別/李立眾
一、區別作為與不作為的意義/3
二、作為與不作為的疑難案例/12
三、區別作為與不作為的學說/18
四、區別作為與不作為的陋見/32
五、本文對疑難案件的處理/41
第二章 刑法上作為與不作為之區分/周漾沂
一、問題提出/47
二、檢視既有學說/50
三、以人際風險關係為區分標準/61
四、疑難案例類型的檢驗/69
五、結 論/86
第三章 作為與不作為的區分——學說、標準與範式/梁根林
一、關於既有學說的檢視與評說/90
二、關於作者展開的區分作為與不作為的標準/94
三、關於作者對疑難行為類型的檢驗/97
四、本人對區分作為與不作為的初步看法/100
第四章 作為與不作為的區分(與談稿)/蔡聖偉
一、純正不作為犯的認定爭議/106
二、主戰場:不純正不作為犯/109
第二編 不作為的因果關係與客觀歸責
第一章 排他支配設定論——不真正不作為犯論的困境與出路/黎 宏
一、問題意識/121
二、不作為犯因果關係的見解及其缺陷/126
三、作為義務論的實體及其不足/133
四、本文的觀點——「排他支配設定說」及其展開/145
五、結 語/159
第二章 不作為犯之因果關係/徐育安
一、問題的提出/160
二、學說與實務現狀/161
三、條件(等價)說與不作為之因果關係/169
四、幾近確定公式及其批評/173
五、結 論/180
第三章 從因果論角度重新建構不作為犯論的可能性及其界限/謝煜偉
一、前 言/181
二、兩論文的論點與重要性/182
三、若干補充與私見/188
四、結 論/195
第三編 保證人地位的法源基礎
第一章 保證人地位的實質根據/車 浩
一、回到納格勒(Nagler):等價問題與根據問題的區分/201
二、因果論模式的疑問/206
三、支配論模式的疑問/214
四、道德主義的模式/240
五、本文觀點:一種以家庭功能為核心的新功能主義路徑/256
六、結 語/292
第二章 刑法保證人地位法理根據之分析/陳志輝
一、問題的提出/293
二、檢視有關保證人地位法理根據的學說/298
三、Schünemann的支配思想/319
四、結 論/350
第三章 關於陳教授、車教授主題發言之評論/謝望原
一、關於陳教授論文之評論/351
二、關於車教授論文之評論/354
三、筆者立場/355
第四章 保證人地位之實質準據(與談稿)/古承宗
一、問題提出/358
二、保證人地位之法理準據的光譜——以商品製造為例/360
三、保證人地位之法理建構的選擇/365
第四編 不作為的正犯與共犯
第一章 論不作為正犯與共犯的區分/歐陽本祺
一、多元正犯共犯區分標準/372
二、一元正犯共犯區分標準/378
三、不作為的單獨正犯與共犯的區別:以「自殺不救助」為例/391
四、不作為的共同正犯與共犯的區別:以「單純共謀」為例/400
第二章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正犯判斷標準/許澤天
一、問題的提出/411
二、構成要件視野下的正犯概念/413
三、援用作為犯中的正犯標準到不作為的可行性/422
四、保證人地位作為純粹的結果犯的正犯標準/443
五、義務犯觀點下的各種不作為正犯類型/462
六、結 論/470
第三章 不純正不作為犯的正犯認定之方法論思考/王政勛
一、形式與實質/474
二、原型範疇與特徵範疇/477
三、事實與價值/486
四、結 論/489
第四章/ 不作為犯之參與評價——與談歐陽本祺教授與許澤天教授會議論文/李聖傑
一、不同立場的鮮明呈現/492
二、外部視野的觀察/496
三、回歸不純正不作為犯的結構討論/500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