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粵劇史話(簡體書)
滿額折

粵劇史話(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5 元
定價
:NT$ 150 元
優惠價
87131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粵劇史話》簡明扼要地介紹了廣東粵劇發展源流、變革及至今天的風貌,也重點敘述了粵劇藝術的風格特點,比較全面地把具有代表性的表演藝術家和經典劇目描繪了出來,眉目清晰,線索分明。

作者簡介

王瀘生,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教授,教研方向為廣告學、公共關係學、寫作。主講課程有《基礎寫作》《公文寫作》《管理學原理》《行政管理學》《公共關係學》《廣告史》《廣告經營與管理》。


粵劇是中國*重要和*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是中國華南地區影響**、流行*廣的地方劇種。
何謂粵劇?至今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粵劇早期稱本地戲、廣東大戲、廣府戲,聲腔以梆子、二黃為主,兼有高昆牌子、民謠說唱、小曲雜調等,產生於廣州、佛山等廣府文化核心區域,主要流行於粵語(俗稱“白話”、廣東話)地區,包括珠江三角洲(以廣州、香港、澳門為中心)及粵北、粵西、廣西部分地區及上海、臺灣、美加等海外華人聚居區。粵劇漂洋過海後,被外國人稱為Cantonese Opera,即廣東歌劇(含廣東人的歌劇、廣州話的歌劇和粵語歌劇等意),現在也有人翻譯成Guangdong Opera,如“羊城國際粵劇節”就被官方翻譯成“Guangzhou International Guangdong Opera Festival”。但迄今為止,無論民間還是學術界,更多的還是使用Cantonese Opera。
有關粵劇的概念,包含了很多有趣的“誤會”。
其一,粵劇等同於“廣東大戲”。其實不然。“廣東大戲”除了粵劇,其實還應該有潮劇、漢劇,此三者並稱為廣東戲曲三大劇種。此外,還有雷劇、瓊劇、山歌劇、白字戲、正字戲、西秦戲、采茶戲、花鼓戲、花朝戲等諸多戲曲品種。因此,粵劇和“廣東大戲”不能完全等同,粵劇是“廣東大戲”或“廣東戲劇”,但“廣東大戲”或“廣東戲劇”不都是粵劇。
其二,粵劇是唱粵語的戲劇。現在沒錯,有趣的是,早期的粵劇唱的和說的都不是粵語,而是“戲棚官話”,又稱“桂林官話”,即“中州古韻”,也就是當時的“普通話”。粵劇用粵語說唱還是遲至20世紀初甚至40年代以後的事。直到現在,我們還能夠在經常上演的古老的粵劇排場戲《六國大封相》裡看到和聽到用“戲棚官話”(“中州古韻”)演唱的粵劇。有人因之而聲稱粵劇的歷史只有七八十年,在我看來,這和有人聲稱粵劇的歷史有七八百年一樣,未免過於偏執,鉆了死胡同。何況現在還有“壯語粵劇”“英語粵劇”等。
其三,粵劇很難懂。時至今日,由於粵語在發音和詞匯方面同普通話及北方方言差別較大,外地人初看粵劇,難以聽懂劇中人物唱念的內容,容易形成粵劇難懂的印象,經常被說成是“過不了長江黃河”。粵劇“難懂”的誤會,更多地產生於粵語同北方方言的差異上,如果懂得白話,或者借助字幕,粵劇的藝術魅力是完全能夠讓全國各地觀眾充分領略的。粵劇雖然常常“過不了長江黃河”,但在某種程度上,卻是中國**國際性的戲曲劇種,是在海外傳播時間*長、傳播範圍*廣的劇種。
*後,粵劇沒有明顯的自身特色。粵劇不像京劇、越劇等戲曲劇種那樣具有全國性的影響,也不像川劇等劇種那樣有“變臉”等中外皆知的“絕活”,但是粵劇也並不只是單講粵語的戲曲。粵劇在行當、表演程式、唱腔、編劇、舞美等各方面都有獨創性的發展,也產生過眾多在國內乃至海外都有廣泛影響的劇目和唱段,在全國各地方戲曲中,粵劇的唱腔及舞臺效果獨具特色。
總之,我們大致可以對粵劇做出如下的表述:“粵劇是以粵語為主要演唱語言,以唱、念、做、打為主要表演方式,以梆子、二黃為主要聲腔,兼以昆高牌子、民間小曲,扎根於珠江三角洲廣府地區(包括香港、澳門)和廣西粵語地區,廣泛流布於東南亞、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等粵籍華人聚居地的中國地方戲曲劇種。”
粵劇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演變,逐漸形成了獨具嶺南特色和審美觀的地方劇種,成為嶺南文化的生動代表,對香港、廣州地區電影、流行音樂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009年,粵劇繼昆曲之後,成功入選“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粵劇作為中國*古老的戲曲品種之一,作為嶺南文化和傳統藝術的杰出代表,至今受到海內外各界人士尤其是粵語族群的由衷喜愛和高度關注。
王瀘生
2015年8月

目次


一 粵劇的起源和發展
1.粵劇的起源
2.粵劇的發展歷程
3.有關粵劇的歷史掌故
二 粵劇的藝術特色
1.樂器音樂
2.六柱行當
3.程式、典故、絕活
4.唱腔流派
三 粵劇名家
1.“悲劇聖手”千裡駒
2.“小生王”白駒榮
3.“多才多藝”馬師曾
4.“千面笑匠”廖俠懷
5.“一代宗師”薛覺先
6.“小武泰斗”靚少佳
7.“全能丑生”梁醒波
8.“金牌小武”桂名揚
9.“梨園常青樹”羅品超
10.“戲迷情人”任劍輝
11.亦莊亦諧文覺非
12.編劇高手唐滌生
13.享譽中外紅線女
14.“花旦王”芳艷芬
15.三棲明星羅家英
16.“金嗓子”倪惠英
17.“師奶殺手”丁凡
18.英武俊朗歐凱明
四 粵劇名劇
1.傳統例戲
2.優秀劇目
五 粵劇的海外傳播
參考書目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3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