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星占學與傳統文化(簡體書)
滿額折

星占學與傳統文化(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0 元
定價
:NT$ 120 元
優惠價
87104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作者以科學的眼光,從文化的角度理性地分析和批判了中國古代的天人觀念,並巧妙地以古代星占學為突破口,向讀者闡釋了星占學與傳統文化的密切關係。

作者簡介

江曉原,1955年生,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前副理事長。曾任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首任院長。在科學史研究之外,頗致力於科學文化和科學傳播方面的研究。已在海內外出版專著、文集、譯著、主編叢書等70餘種,發表學術論文140餘篇。長期在京滬等地報刊雜誌上撰寫個人專欄,發表了大量書評、影評、隨筆、文化評論等作品。重要的著作有:《天學真原》《天學外史》《性張力下的中國人》等。

目次

一、古代中國人的宇宙:天人合一
1.天地相通
2.人格化的天
3.天人感應:非宿命論的
4.天人感應:陰陽和諧的

二、星象與神話及歷史
1.星官·星經·星圖·步天歌
2.人間在天上的投影
3.星官和星的神話
4.星象·天象與史學謎案
武王伐紂之年與哈雷彗星
釋迦牟尼生年與月食
《尚書·堯典》與“四仲中星”
“詩經日食”

三、星象與人世吉兇(上)
1.分野——天與地的對應
2.星占——天意與人事的對應
3.日月占
日1型
日2型
月1型
月2型
月3型
4.行星占
五星與五行
亮度·顏色·大小·形狀
經過或接近星宿星官
行星自身的運行狀況
諸行星的相互位置

四、星象與人世吉兇(下)
5.恒星占
恒星本身所呈現之象
設立占辭時的附會與聯想
神秘的北斗七星
6.彗星占
7.其他
流星占
客星占
瑞星·妖星
云占
氣占
風·風角
虹占
霧·霾·霜·雪·雹·露·霰·雷
星占釋夢
8.懷疑與迷信:古代的星占學觀

五、歷法:貫通天地陰陽的紐帶
1.歷法與星占學
歷法與歷書:古代歷法的內容
歷法主要為農業服務嗎?
作為星占學工具的歷法
2.歷書與占卜
3.歷與陰陽兩性及有關禁忌

六、政治天文學
1.天文學家與星占學家
2.天象與天意
3.神道設教與政治運作
4.獨占的通天手段——天人之際發微
巫成神話的意義:通天
靈臺和各種通天象征
獨占:官營傳統與禁書·禁學
後記

書摘/試閱

《星占學與傳統文化》:
“詩經日食”
“詩經日食”和“書經日食”都是中國古今學者、西方漢學家和日本學者熱衷於研討的歷史謎案。“書經日食”留待下一章討論,這裡先談“詩經日食”。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中有“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的話。由於中國古代用幹支紀日,六十幹支周而復始,歷數千年而不亂,所以上面這短短12個字,已經交代出頗多信息:在十月份發生一次日食,這天的日幹支是辛卯。於是就有學者發生尋幽探勝的興趣,試圖推算此次日食的確切年代,不料越探索“謎”卻越大。
和彗星回歸之類的問題不同,對於日食,中國古代很早就會推算,當然也可逆推。早在梁代(公元503—557年),天文學家虞刖就做了推算,他認為“詩經日食”發生於周幽王六年,換算到公歷,即公元前776年9月6日。近代學者朱文鑫根據《奧泊爾子食典》推算,也得到同樣結論。而近代日本學者平山清次、能田忠亮則論證“詩經日食”是發生於公元前735年(周平王三十六年)11月30日。於是形成“幽王說”與“平王說”兩派,長期論戰不已。近年國內學者大多傾向於“平王說”。
日食是一種很特殊的天象,每次日食,在地球上只有很小一部分地區可以看見;在可見區域內,不同地段中所見的食分等情況也不相同。“平王說”的主要理由正是基於這一點,這可以紫金山天文臺張培瑜教授的論述為例。他分析了周代厲、宣、幽、平、桓、莊六王在位期間共200年內的全部日食,其中發生於十月且發生之日的日幹支又是辛卯的共有4次,這4次中有兩次在中國全境都看不到,另兩次即前述爭議中的。其中幽王六年那次在今內蒙古西部、寧夏北部一帶才可看到小偏食,而在周朝首都看不見。只有平王三十六年的那次唯一可以當選。
但是,“平王說”存在著一個問題,即此說與《十月之交》的詩意不合。我們畢竟不能將一首詩與一項天象記錄等量齊觀。換句話說,我們不能將有關詩句抽出來,並將這些詩句視為一項天象實錄,據此大加考證,卻不考慮這些詩句在原詩中的地位與作用。《十月之交》原詩頭兩章如下: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兇,不用其行,四國無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則維其常,此日而食,於何不臧?
詩人把日食和月食都看成不祥的征兆,認為這是由於政治黑暗,所以上天示警。所謂“今此下民,亦孔之哀”,所謂“四國無政,不用其良”,皆為亂世光景,所以上天讓“日月告兇”。這與古人“天垂象,見吉兇”的傳統觀念是完全一致的。《詩小序》說“《十月之交》,大夫刺幽王也”,認為此詩是大臣為諷刺周幽王而作,應該是有些道理的。此詩第三章還有“百川沸騰,山冢奉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哀今之人,胡僭莫懲”等語,詩人所見的亂亡之兆,還不僅是日食月食,又旁及於山川,可嘆當政之人,何以還不警惕省悟。周幽王正是西周的亡國之君,他死後平王東遷,建立東周,方才稍有振作,有了一些新氣象。《十月之交》的詩意,與《詩小序》“大夫刺幽王”之說及幽王時的史實都很吻合,那麼詩人又怎麼可能在詩中詠嘆起幾十年後的未來天象?如果要確認詩人所詠為平王三十六年的日食,那就必定要將此詩的寫作年代後移40年,而這樣一來,整個詩篇的內容和情調就全與史實不合,變得難以索解了。
兩說各有其道理,也各有其困難,所以爭論也還會繼續下去。不過,筆者個人倒有點傾向於“幽王說”。公元前776年9月6日那次日食,雖然在周朝首都看不見,但在西北邊疆畢竟是看得到的,詩人所詠,會不會是得之傳聞呢?我們後面就要看到,日食是中國古代極其重視的天象,邊疆所見,也大有向中央報告的可能。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04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