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綠色中國夢·尋找毛烏素:中國沙漠的綠色傳奇》時,毛烏素沙漠已經快消失不見,沙漠如何會消失不見?答案就在這本書中。《綠色中國夢·尋找毛烏素:中國沙漠的綠色傳奇》是“綠色中國夢”系列之一,作者以紀實文學的方式,運用講故事的的手法,記錄了自己在尋找毛烏素沙漠的大明沙過程中的所見所感。《綠色中國夢·尋找毛烏素:中國沙漠的綠色傳奇》共分為五章,其中,既有中國政府投資治理沙漠的故事,又有專家學者、民間組織和當地群眾努力治沙的感人故事,錢學森、寶日勒岱、殷玉珍等名字,與毛烏素沙漠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如今的毛烏素沙漠,已經從肆虐的沙魔,被人類馴服成乖巧的沙寶貝,當地群眾已經與沙漠和諧相處,從沙漠中刨出了金元寶。
序
深秋的毛烏素沙漠天高云淡,不由得讓人思緒幽遠。驅車行駛在黑油油的沙漠公路上,放眼望去,覆蓋沙丘的無邊草浪已經呈現了姜黃,草尖上沾著薄薄的白霜。大片大片的沙地柏,綠得發黑、油亮,就像是給沙漠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綠色絨氈。滿山遍野的樟子松、油松挺立在秋風之中;株株柳樹、白楊樹在高高的藍天下彰顯著難以言狀的華貴雍容。雲朵般的畜群自由出沒在茫茫草浪裡。秋意深深的毛烏素沙漠就像一幅幅絢麗多彩的俄羅斯油畫展現在我的眼前。
霜降一到,草木停止生長,在鄂爾多斯毛烏素沙漠上實施的嚴格的禁牧措施有了松動。牧人們打開了棚圈,將關了一個春夏的馬兒牛羊全部趕進了毛烏素沙漠和草原上。馬兒牛羊像被大赦的囚犯享受著自由帶來的狂歡。
在公元2011年的深秋,我終於見到了傳說中的“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我已經整整在鄂爾多斯高原生活了41年。現在,行進在草浪飄動的毛烏素沙漠上,我不時地問自己:你何時見過這般讓人心醉的草原?這還是你的第二故鄉嗎?曾經的毛烏素沙漠是個什麼樣子呀?也許人們已經記不起它的舊日容顏了。毛烏素沙漠又稱烏審沙漠,在鄂爾多斯高原就占據了三萬余平方公裡。它南臨明長城,囊括了鄂爾多斯的西部地區,並包括陜北榆林市的安邊、定邊、靖邊、神木等縣的部分地區,這些地區都曾是鄂爾多斯蒙古族烏審部落的遊牧地。烏審沙漠是中國沙塵暴的重要源頭。人們說它是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
我從踏上鄂爾多斯高原那天就知道,烏審沙漠是貧窮的代表。上個世紀80年代末,我曾陪《十月》副主編張守仁先生及夫人陳恪女士去烏審旗巴圖灣采風,天降大雨,被困在毛烏素沙漠裡。最後碰到一個熱心的騎摩托車的鄉郵員,才把我們帶到了圖克蘇木的一個牧戶家。那家不大的茅屋裡擠滿了被困在路上的人。我們想找口吃的,可那家糧食已經用光了,好客善良的蒙古大嬸只得一碗一碗地給我們上著紅磚茶。最後還是那位鄉郵員冒雨跑出去,不知從什麼地方弄回來了一些煮雞蛋。那天夜裡,牧人家那條大土炕上至少擠了男女老少十幾口。
現在談起鄂爾多斯和毛烏素沙漠的生態建設,許多專家、學者都愛引用這麼一段流傳在鄂爾多斯高原上的順口溜:“50年代風吹草低見牛羊,60年代濫墾亂牧鬧開荒,70年代沙逼人退無處藏,80年代人沙對峙互不讓,90年代人進沙退變模樣,新世紀產業鏈上做文章……”蒼黃的沙漠是鄂爾多斯的底色。人們開玩笑說:鄂爾多斯的雞蛋裡都帶著沙子。順口溜中講的50年代的風吹草低見牛羊,我是不大相信的。
因為在200多年前,清人無名氏就曾填過這樣一首詞,描述鄂爾多斯的自然風貌:“鄂爾多斯天盡頭,窮山禿而陡,四月柳條抽。
一陣黃風,不分昏與晝。
因此上,快把那‘萬紫千紅’一筆勾。”毛烏素和庫布其沙漠這兩條黃龍在鄂爾多斯攪動翻卷了上千年。揚起的沙塵甚至漂洋過海。本世紀初,我接待過一個日本的環保女作家,她告訴我,毛烏素沙漠的沙塵已經飄浮到了日本。她希望能給她安排一間帶獨立衛生間的房間,可找遍了烏審旗的招待所,竟然找不到。在伊克昭盟的首府東勝倒是有帶衛生問的標準間,可惜自來水管子裡沒有水,我只得讓服務員給她找了個大塑料桶裝水。
……那天,巴巴拉衝我們鞠了一躬。
如今,我沒有想到,在毛烏素沙漠一個無名的海子裡,竟然匯集著這麼多的鳥兒。不光是我,就連在烏審沙漠林業戰線工作了大半生的林業專家吳兆軍先生也同樣有許多想不到。吳兆軍先生上個世紀80年代到旗林業局工作,他清楚地記得當時的旗林業局就是被沙漠包圍著的兩排平房。
吳兆軍當時22歲,身材挺拔,長著一頭濃密烏黑的好頭髮,渾身洋溢著青春的朝氣和與沙漠搏一搏的雄心壯志。就是在這被沙漠重圍的房間裡,吳兆軍開始了自己的林業治沙生涯。他參加工作30余年來幾乎沒有離開過林業治沙工作。毛烏素沙漠綠化了,吳兆軍的頭髮卻沙化了。
今年深秋,我和吳兆軍交談了一個下午。30年來,他眼見著毛烏素沙漠從城市退出,從烏審草原退出,人們在幾十年驅趕沙漠的進程中發展著城市,綠化著鄉村牧場。他說起老一輩的治沙英雄谷起祥、寶日勒岱,到現在的殷玉珍、烏云斯慶。我說想聽聽他的事跡,他摸著稀疏的頭髮,說:我真沒有什麼好說的。
談起毛烏素沙漠的植被恢復,他感慨道:毛烏素沙漠幾乎全是人工綠化的,烏審人流了多少汗水啊。
這個秋天,萬紫千紅回到了毛烏素沙漠,回到了鄂爾多斯高原。現在,烏審旗這個坐落在毛烏素沙漠中的現代化城市,已經被國家有關部門認定為首家中國人居環境示範城鎮和“中國綠色名縣”。
而這一切,離那/卜日本女作家彎著腰嘔吐的時間,僅僅過去了八年。
短短八年,烏審沙漠為什麼發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帶著這些為什麼,走進了烏審大地和毛烏素沙漠。我想知道,烏審旗是如何走出“寂靜的春天”的?也許,你只有融入毛烏素沙漠之中,親耳聆聽了毛烏素沙漠從遠古走向現代的鏗鏘律動,親眼目睹了一座座沙漠悄然消失,你才會懂得什麼叫心靈的震撼。當你撲下身子追索感受毛烏素沙漠這份變化,你才會知道是十萬烏審兒女用生命、汗水、智能以及豐富的想象力、卓越的創造力還有渴求現代美好生活的激情,書寫了中國沙漠的綠色傳奇。
我要向廣大讀者解讀毛烏素沙漠的前世今生,告訴你一個陌生而又熟悉的毛烏素沙漠。
霜降一到,草木停止生長,在鄂爾多斯毛烏素沙漠上實施的嚴格的禁牧措施有了松動。牧人們打開了棚圈,將關了一個春夏的馬兒牛羊全部趕進了毛烏素沙漠和草原上。馬兒牛羊像被大赦的囚犯享受著自由帶來的狂歡。
在公元2011年的深秋,我終於見到了傳說中的“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我已經整整在鄂爾多斯高原生活了41年。現在,行進在草浪飄動的毛烏素沙漠上,我不時地問自己:你何時見過這般讓人心醉的草原?這還是你的第二故鄉嗎?曾經的毛烏素沙漠是個什麼樣子呀?也許人們已經記不起它的舊日容顏了。毛烏素沙漠又稱烏審沙漠,在鄂爾多斯高原就占據了三萬余平方公裡。它南臨明長城,囊括了鄂爾多斯的西部地區,並包括陜北榆林市的安邊、定邊、靖邊、神木等縣的部分地區,這些地區都曾是鄂爾多斯蒙古族烏審部落的遊牧地。烏審沙漠是中國沙塵暴的重要源頭。人們說它是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
我從踏上鄂爾多斯高原那天就知道,烏審沙漠是貧窮的代表。上個世紀80年代末,我曾陪《十月》副主編張守仁先生及夫人陳恪女士去烏審旗巴圖灣采風,天降大雨,被困在毛烏素沙漠裡。最後碰到一個熱心的騎摩托車的鄉郵員,才把我們帶到了圖克蘇木的一個牧戶家。那家不大的茅屋裡擠滿了被困在路上的人。我們想找口吃的,可那家糧食已經用光了,好客善良的蒙古大嬸只得一碗一碗地給我們上著紅磚茶。最後還是那位鄉郵員冒雨跑出去,不知從什麼地方弄回來了一些煮雞蛋。那天夜裡,牧人家那條大土炕上至少擠了男女老少十幾口。
現在談起鄂爾多斯和毛烏素沙漠的生態建設,許多專家、學者都愛引用這麼一段流傳在鄂爾多斯高原上的順口溜:“50年代風吹草低見牛羊,60年代濫墾亂牧鬧開荒,70年代沙逼人退無處藏,80年代人沙對峙互不讓,90年代人進沙退變模樣,新世紀產業鏈上做文章……”蒼黃的沙漠是鄂爾多斯的底色。人們開玩笑說:鄂爾多斯的雞蛋裡都帶著沙子。順口溜中講的50年代的風吹草低見牛羊,我是不大相信的。
因為在200多年前,清人無名氏就曾填過這樣一首詞,描述鄂爾多斯的自然風貌:“鄂爾多斯天盡頭,窮山禿而陡,四月柳條抽。
一陣黃風,不分昏與晝。
因此上,快把那‘萬紫千紅’一筆勾。”毛烏素和庫布其沙漠這兩條黃龍在鄂爾多斯攪動翻卷了上千年。揚起的沙塵甚至漂洋過海。本世紀初,我接待過一個日本的環保女作家,她告訴我,毛烏素沙漠的沙塵已經飄浮到了日本。她希望能給她安排一間帶獨立衛生間的房間,可找遍了烏審旗的招待所,竟然找不到。在伊克昭盟的首府東勝倒是有帶衛生問的標準間,可惜自來水管子裡沒有水,我只得讓服務員給她找了個大塑料桶裝水。
……那天,巴巴拉衝我們鞠了一躬。
如今,我沒有想到,在毛烏素沙漠一個無名的海子裡,竟然匯集著這麼多的鳥兒。不光是我,就連在烏審沙漠林業戰線工作了大半生的林業專家吳兆軍先生也同樣有許多想不到。吳兆軍先生上個世紀80年代到旗林業局工作,他清楚地記得當時的旗林業局就是被沙漠包圍著的兩排平房。
吳兆軍當時22歲,身材挺拔,長著一頭濃密烏黑的好頭髮,渾身洋溢著青春的朝氣和與沙漠搏一搏的雄心壯志。就是在這被沙漠重圍的房間裡,吳兆軍開始了自己的林業治沙生涯。他參加工作30余年來幾乎沒有離開過林業治沙工作。毛烏素沙漠綠化了,吳兆軍的頭髮卻沙化了。
今年深秋,我和吳兆軍交談了一個下午。30年來,他眼見著毛烏素沙漠從城市退出,從烏審草原退出,人們在幾十年驅趕沙漠的進程中發展著城市,綠化著鄉村牧場。他說起老一輩的治沙英雄谷起祥、寶日勒岱,到現在的殷玉珍、烏云斯慶。我說想聽聽他的事跡,他摸著稀疏的頭髮,說:我真沒有什麼好說的。
談起毛烏素沙漠的植被恢復,他感慨道:毛烏素沙漠幾乎全是人工綠化的,烏審人流了多少汗水啊。
這個秋天,萬紫千紅回到了毛烏素沙漠,回到了鄂爾多斯高原。現在,烏審旗這個坐落在毛烏素沙漠中的現代化城市,已經被國家有關部門認定為首家中國人居環境示範城鎮和“中國綠色名縣”。
而這一切,離那/卜日本女作家彎著腰嘔吐的時間,僅僅過去了八年。
短短八年,烏審沙漠為什麼發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帶著這些為什麼,走進了烏審大地和毛烏素沙漠。我想知道,烏審旗是如何走出“寂靜的春天”的?也許,你只有融入毛烏素沙漠之中,親耳聆聽了毛烏素沙漠從遠古走向現代的鏗鏘律動,親眼目睹了一座座沙漠悄然消失,你才會懂得什麼叫心靈的震撼。當你撲下身子追索感受毛烏素沙漠這份變化,你才會知道是十萬烏審兒女用生命、汗水、智能以及豐富的想象力、卓越的創造力還有渴求現代美好生活的激情,書寫了中國沙漠的綠色傳奇。
我要向廣大讀者解讀毛烏素沙漠的前世今生,告訴你一個陌生而又熟悉的毛烏素沙漠。
目次
引言 毛烏素沙漠的秋天好喧囂
第一章 蒼鷹盤繞的灰沙梁呀,那是我的家鄉
第二章 毛烏素沙漠,一片遠去的云
第三章 泛著青色霧靄的遠方啊,那是牧人的夢想
第四章 草原上最誘人的花香,是那五月開放的玫瑰
第五章 駿馬似箭掠過草浪,高亢的嘶鳴留在路上
尾篇 想起了郭小川
第一章 蒼鷹盤繞的灰沙梁呀,那是我的家鄉
第二章 毛烏素沙漠,一片遠去的云
第三章 泛著青色霧靄的遠方啊,那是牧人的夢想
第四章 草原上最誘人的花香,是那五月開放的玫瑰
第五章 駿馬似箭掠過草浪,高亢的嘶鳴留在路上
尾篇 想起了郭小川
書摘/試閱
於是,這群遊牧人在這裡駐扎了下來。
綠色的草灘上落滿了雲朵般的氈包,就像一朵朵盛開的白蓮花。從此,這片含水沙漠有了自己的名字:毛烏素。
這是我所知道的關於毛烏素沙漠名稱的來源。
毛烏素沙漠究竟有多大呢?我只知道它是中國的四大沙地之一,面積有4.2萬平方公裡。我從青年時期就生活在毛烏素大沙漠裡,感到毛烏素沙漠就像一頭頭巨獸組成的偌大迷宮,不管你走出多遠,只要抬頭毛烏素沙漠就赫然屹立在你的眼前。
毛烏素沙漠中湖淖星羅棋布,大小河流有數十條。其中有條名河,叫無定河,顧名思義,即河流無固定的河道。無定河身處農耕文化和遊牧文化的碰撞前沿,自古以來,無定河邊就是刀光劍影的古戰場。晚唐詩人陳陶曾在無定河邊徜徉,看著戰死士兵的累累白骨,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這是代代傳誦的千古名句。蒙古語稱無定河為薩拉烏蘇,意即黃水。其實無定河就是黃河的一條支流,流域面積3000多平方公裡,大多是被毛烏素沙漠覆蓋的黃沙地,蒙古人也稱其為小黃河。
黃河被蒙古人稱為哈屯高勒,即夫人河。據說這是因為成吉思汗病逝西征路上,其一名愛妃悲傷至極,投身黃河殉情。蒙古人為紀念這位夫人,將黃河稱為夫人河。
數萬年來,黃河親吻著鄂爾多斯高原、黃土高原,無定河拍擊著毛烏素沙漠,帶走了鄂爾多斯和黃土高原豐腴的泥土,在黃河中、下遊形成了衝積平原。而黃河環抱的鄂爾多斯高原卻是千瘡百孔、支離破碎。生活在毛烏素沙漠中的鄂爾多斯人世代被沙所累,代代貧窮。
在鄂爾多斯烏審旗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出門一片黃沙梁,一家幾只黑山羊,穿的爛皮襖,住的柳笆房。
這是上個世紀70年代毛烏素沙區百姓生活的真實寫照。
我正是70年代末期走進毛烏素沙漠的。
二、我的毛烏素沙漠往事一1977年底,我所在的一支囤墾在黃河南岸庫布其沙漠的軍墾部隊,終於落下了人沙大戰的帷幕。幾百人的連隊眨眼就剩下三二十人。盟裡要把我們這些兵團戰士在全盟範圍裡就地安置,征求我們的意見,我們幾乎是異口同聲地道:“隨便,只要離開這鬼地方就好。
”剛來沙漠時,我們擺出與沙漠決一死戰的態勢,我所在的北京軍區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沿著黃河兩岸一下子囤了整整四個師,足足有十萬人。
我們舉著紅旗,高唱戰歌向庫布其沙漠、烏蘭布和沙漠開戰。幾年下來,我們的確在沙漠裡開辟出了綠洲,種上了莊稼,而且收獲了莊稼。據說我們生產小麥每斤成本當時已經達到5元錢,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昂貴的糧食生產成本。但我們不算經濟帳,只算政治帳。
兩年下來,我們發現沙漠並沒有退縮一步,我們開辟出來的綠洲就像沙海中落了幾片樹葉,沙漠這個怪物只要喘口氣,就能把它吹跑。
在那人沙大戰的歲月裡,為了冬季取暖和平時生火做飯,我們掏沙蒿,砍沙柳,活剝沙漠好不容易長出的星點綠色皮毛。那時我們不知道沙漠也會疼的,也是有感覺的。
……
綠色的草灘上落滿了雲朵般的氈包,就像一朵朵盛開的白蓮花。從此,這片含水沙漠有了自己的名字:毛烏素。
這是我所知道的關於毛烏素沙漠名稱的來源。
毛烏素沙漠究竟有多大呢?我只知道它是中國的四大沙地之一,面積有4.2萬平方公裡。我從青年時期就生活在毛烏素大沙漠裡,感到毛烏素沙漠就像一頭頭巨獸組成的偌大迷宮,不管你走出多遠,只要抬頭毛烏素沙漠就赫然屹立在你的眼前。
毛烏素沙漠中湖淖星羅棋布,大小河流有數十條。其中有條名河,叫無定河,顧名思義,即河流無固定的河道。無定河身處農耕文化和遊牧文化的碰撞前沿,自古以來,無定河邊就是刀光劍影的古戰場。晚唐詩人陳陶曾在無定河邊徜徉,看著戰死士兵的累累白骨,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這是代代傳誦的千古名句。蒙古語稱無定河為薩拉烏蘇,意即黃水。其實無定河就是黃河的一條支流,流域面積3000多平方公裡,大多是被毛烏素沙漠覆蓋的黃沙地,蒙古人也稱其為小黃河。
黃河被蒙古人稱為哈屯高勒,即夫人河。據說這是因為成吉思汗病逝西征路上,其一名愛妃悲傷至極,投身黃河殉情。蒙古人為紀念這位夫人,將黃河稱為夫人河。
數萬年來,黃河親吻著鄂爾多斯高原、黃土高原,無定河拍擊著毛烏素沙漠,帶走了鄂爾多斯和黃土高原豐腴的泥土,在黃河中、下遊形成了衝積平原。而黃河環抱的鄂爾多斯高原卻是千瘡百孔、支離破碎。生活在毛烏素沙漠中的鄂爾多斯人世代被沙所累,代代貧窮。
在鄂爾多斯烏審旗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出門一片黃沙梁,一家幾只黑山羊,穿的爛皮襖,住的柳笆房。
這是上個世紀70年代毛烏素沙區百姓生活的真實寫照。
我正是70年代末期走進毛烏素沙漠的。
二、我的毛烏素沙漠往事一1977年底,我所在的一支囤墾在黃河南岸庫布其沙漠的軍墾部隊,終於落下了人沙大戰的帷幕。幾百人的連隊眨眼就剩下三二十人。盟裡要把我們這些兵團戰士在全盟範圍裡就地安置,征求我們的意見,我們幾乎是異口同聲地道:“隨便,只要離開這鬼地方就好。
”剛來沙漠時,我們擺出與沙漠決一死戰的態勢,我所在的北京軍區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沿著黃河兩岸一下子囤了整整四個師,足足有十萬人。
我們舉著紅旗,高唱戰歌向庫布其沙漠、烏蘭布和沙漠開戰。幾年下來,我們的確在沙漠裡開辟出了綠洲,種上了莊稼,而且收獲了莊稼。據說我們生產小麥每斤成本當時已經達到5元錢,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昂貴的糧食生產成本。但我們不算經濟帳,只算政治帳。
兩年下來,我們發現沙漠並沒有退縮一步,我們開辟出來的綠洲就像沙海中落了幾片樹葉,沙漠這個怪物只要喘口氣,就能把它吹跑。
在那人沙大戰的歲月裡,為了冬季取暖和平時生火做飯,我們掏沙蒿,砍沙柳,活剝沙漠好不容易長出的星點綠色皮毛。那時我們不知道沙漠也會疼的,也是有感覺的。
……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