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大人最自然的野放教育,
小朋友最純真的自然觀察手札。
大手牽小手,走入自然,嬉遊野趣,
發現無所不在的自然生命。
大手牽小手,尋訪大自然。
大人的自然教學方案:提供家長與老師最豐富與完整的自然教學方法。
小孩的自然觀察手冊:帶領小朋友走入自然,以五感發覺無所不在的自然生態。
這是一本最好的「兒童自然教育」寶典,是為人師表,或為人父母者不可不讀的一本好書。
書中有許多作者帶領孩子親近體驗大自然的有趣故事,以及生動活潑的自然觀察體驗課程。不僅完整呈現作者人本教育的自然關懷,更能成為親子或親師走入大自然的最佳遊戲範本。
1.大人的自然教學教案:可提供家長與老師最豐富與完整的自然教學方法,也是小孩的自然觀察手冊。
2.圖文並茂:全書搭配七十張彩色自然觀察照片,以及屏東瑪家國小符寧馨老師所繪十八幅插圖。
作者簡介
現居台東。1996年開始投入兒童自然生態教育及自然寫作。現在是作家、紀錄片導演、兩個劇團的團長、博士還沒畢業,到處說故事、傳播創性教育理念的人。
著有《大自然嬉遊記》、《自然觀察入門》(晨星出版社)、《你也可以帶孩子和自然玩》、《樂遊自然天地》(張老師文化公司)、《深林閱讀--我在荒山小學的作文課》(耶魯國際文化公司)、《畫話童年——窺探幼兒塗鴉文學的奧秘》(秀威資訊科技公司)。
名人/編輯推薦
尊重生命 吳錦發
洪瓊君是我在國語日報高雄語文中心共事的老師,由於我們共同對大自然的愛好,自然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友。
有一段時間,她負責荒野協會高雄地區的事務,我則衷心於柴山自然公園的創建,我們經常就有關生態保護的問題互相交換意見。
洪老師是個心思細膩的人,我尤其欣賞她「即知即行」的行動能力,在台灣「關心生態」的人很多,但是真正有行動力量的人卻很少,洪老師是少數我所看過的既謙虛又肯腳踏實地工作的人。
在我和她經常交換看法的討論中,我們共同的結論是:台灣目前環境破壞之所以會如此嚴重,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我們的人民普遍對生命缺乏「痛感」,隨意踐踏生命、摧殘生命,而無法覺知「生命上所遭逢的痛」!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植物家貝林曾說過這麼一句話:「教育終極的目標就是對生命保持敏感。」「敏感」的意思就是對周遭「眾生」喜、怒、哀、樂,痛苦或幸福都能準確地「感同身受」。我和洪老師都共同感覺到,我們的教育,自小就缺乏「生命教學」,因之,我們的孩子成長之後,他們可能很有「知識」,也可能在事業上很有「成就」,但是沒有「慈悲」,這一切又有什麼意義?大約在五年前,我讀了自然教育家柯內爾的書深受感動,我介紹洪老師也唸一唸,她也受到了撞擊。柯內爾對「自然教育」非常重視,鼓勵孩童用身體去感知大自然,或者甚至就用身體行動去模仿大自然,以促進孩子們對自然事物的感情和認同。
後來,我和洪老師共同在國語日報語文中心開創了「自然寫作」的課,幾年下來,我們累積了很多珍貴的教學經驗。我一直鼓勵她將這些記錄下來,就如前述的,洪老師是一個﹁即知即行」的人,不久,她交給我這本書的稿子,我在鼓勵之餘,將之推薦給晨星出版社出版。
這是一本智慧之書、慈悲之書,更是教導兒童「自然教學」最好的參考書,是為人師表,或為人父母者不可不唸的一本好書,是為之序。
序
吾家有女初長成 洪瓊君
前一段時間,中國大陸的讀者來信欲訂購一批《大自然嬉遊記》,出版社才發現已經沒有庫存了。於是,十八年後,我生命中的第一本書──《大自然嬉遊記》如吾家有女初長成般有了新面貌與世人見面。
《大自然嬉遊記》初版時,正好作為我大女兒采悠的週歲禮物,明年,她十八了,《大自然嬉遊記》也要再版,正好送給大女兒采悠作為成年禮,多美麗的巧合!十八年,台灣整體的自然的、環境的、教育的生態都有巨大的改變;而我個人的生命也在這十八年中發生巨大的震盪。驀然回首,總有人面桃花的錯愕與感傷。但,慶幸的是,文字書寫記錄下來那段已消逝的年代。
回頭重溫書寫生涯的第一本書,有多重的感動,感動那二十多歲的年輕生命的勇敢無畏,衝撞體制與惡質教育的自然的環境的生態,用相機用文字用行動,創造歷史;感動那二十多歲的年輕生命在大太陽底下,只戴頂圓帽,短袖短褲,什麼隔離霜、防曬油都沒擦,就一整個早上、一整個下午趴在人行道上的行道樹下、或安全島上的一小片綠地、或城市中一小畝野地上微觀草花和小蟲的那個痴;感動那二十多歲的年輕生命謙卑地跪地聞花香、伏身領受大自然奇蹟的那個細;更感動的是那二十多歲的年輕生命初生之犢不畏虎,憑著一股莽勇帶著城市小孩在城市野地水裡來山裡去到處闖,渴望與人分享渴望栽下改變的種籽渴望從心出發向大自然學習進而改變整個教育體制的那個熱。
慶幸的是,二十年回首望,那個痴、那個細、那個熱,都還在,還在這個未被軀殼未被現實磨蝕盡的靈魂底。
《大自然嬉遊記》,對我個人而言,是別具意義的,不只因為她是我筆下生出的第一本書,不只是她還是我寫的書裡銷售最好的,也因為她的青澀熱血與珍貴,在我書寫與教學生涯裡,有著無可取代的重要性。《大自然嬉遊記》,對台灣自然教育界而言,也是珍貴且重要的,對於台灣從體制外走進體制內的自然生態教學與書寫,《大自然嬉遊記》的經驗,仍是先驅與獨特的。這本書已有四篇文章收錄於國中小的教科書中。只是,要跟新舊讀者們說聲抱歉,這幾年幾度遷徙,些許照片、記憶, 或有遺失,包括這本書的所有插畫,所以,新版時,出版社只能以套色方式,將插畫改成淺金色的懷舊氛圍。幸好,攝影照片或尋獲,或找到其他照片取代,除少數散佚外,大多以全彩面貌出版。
最後,寫於新版前,感謝晨星出版社的用心;感謝吳錦發老師當年的催生,他現在在南方繼續擴大深耕他的文化使命;仍要感謝王家祥先生當年讓這些文章有機會見報,也給予我很多寫作的意見;還要感謝,在這些文字還是寫在稿紙上時,與我坐在一家速食店的徐仁修老師,埋首展讀我的這些文字,驀然抬頭對我說:「我要不是看準你未來會成為一棵大樹,我才不會浪費時間和你坐在這裡。」記得,南方大城的陽光直辣辣地穿透玻璃窗,那日光暖暖地一直存在生命底,給予能量生長,20年後,我是否已長成一棵大樹,在台灣這塊土地,老老實實奉獻我的歲月?
目次
[推薦序]尊重生命‧吳錦發/008
[新版序]吾家有女初長成‧洪瓊君/011
[初版序]生命中的綠色精靈‧洪瓊君/015
卷一 走入自然
到野外上課去/022
發現/028
安靜/032
謙遜之心/038
觀察之必要/043
隨自然而行/048
和大自然自由玩耍/054
種籽教育/063
樹上有隻奇怪的蟲/068
大自然的魔杖/071
楓香,對不起!/074
以自然為師/077
卷二 發現自然
跪下來,不然會錯過花香/084
原來生命無所不在/088
打開新視野/091
幫小花取個名字吧/095
種子的奇幻之旅/099
靜獵/103
金午時花上的蜘蛛/107
琉璃秋光/112
卷三 感官之旅
小偵探的自然遊戲/118
尋訪山中的聲音地圖/122
繪製一張聲音地圖/126
心的聲音地圖/129
氣味之旅/132
嚐野果/136
蛙鳴百轉/140
用身體與自然對話/143
把春天吃到嘴巴裡/147
卷四 沙卡的故事
遇見沙卡/152
竹林中的對話/155
養蝶記/158
灰胸秧雞和翠鳥/162
六月,小鷿鷈/168
螳螂記/173
白頭翁/182
生命花園/189
那條溪像巧克力牛奶/196
八代灣尋龜記/201
他們喚我「泥泥」/210
卷五 觀察一座城市
都市自然觀察——從一棵樹出發/216
和樹交朋友/222
樹的語言/226
上山種樹/231
尋找城市中的一條河/236
陪孩子一起走入自然/242
樹的親密朋友/246
再見,城市野地/250
書摘/試閱
氣味之旅
初秋時分,我帶學生們來到愛河畔的草地上,颯爽微涼的風中飄送著各種花開果熟的氣味。我將事先準備好的長布取出,神祕地要學生們將眼睛蒙上,並且將手搭在另一個人的肩上,形成一個毛毛蟲隊伍,由我領著帶頭的學生,在草地上展開氣味之旅。
隊伍在怪叫驚喜中戰戰兢兢前進,我們來到繁星般的花叢間,雪花般的七里香傳來誘人的清香,學生們紛紛發表意見,像香水、像玉蘭花、比女人還香……。赭紅色花瓣風車形狀的大王仙丹,似乎沒什麼味道,用力聞便能嗅出淡淡的橡膠味。
在大王仙丹叢中,有一種攀藤類植物,長筒狀粉紫色花,細碎得像紙灰,一陣微風拂來正好充分將它特殊而濃重的氣味撲入鼻中,我不懷好意地要孩子們湊近花叢用力呼吸,孩子們紛紛蹙眉彆嘴,誇張地作出嘔吐狀,「好像大便喔!」有人抗議地說。沒錯,這可愛小巧的花有著名副其實的臭名:「雞屎藤」。
我在地上撿了幾個熟透幾乎呈芭樂黃的稜果榕果實,孩子們喜悅地大呼好香,像柳橙、像木瓜、像香蕉……說著口水都快流出來似的。
最後我將隊伍轉了個大彎,孩子們雖然知道已靠近河邊,卻意外發現愛河並沒有想像中的惡臭。
然後,我請孩子們卸下蒙眼布重見天日,並要求他們憑藉記憶找出剛才那些味道的源頭,當答案一一呈現眼前,真叫人驚訝。雞屎藤雖然惡臭如糞,花卻細緻美麗;稜果榕落地的熟果溢著水果香,
卻爛得千瘡百孔,一點也不可口的樣子。只有七里香幸運的花如其香,大王仙丹和她的味道一樣,平淡無奇。
其實我們周遭充滿各種氣味,只是我們總是過於依賴眼睛做第一觸覺,尤其是走入大自然中。偶爾拋棄一下視覺,讓嗅覺充分發揮,會發現自然中充滿令人驚奇的味道喔!
嚐野果
帶學生到野外上課時,除了讓孩子們打開耳朵諦聽自然的聲音,並充分運用嗅覺感受各種植物不同的氣味之外,我還喜歡和孩子們一同分享大自然的另一項恩賜―嚐野果。
有一種匍匐野地而生的植物―毛西番蓮,它很細緻地用綠色密毛包裹未成熟的果實,等到綠色的果實轉成橘黃色時,我們就剝開薄薄的外皮,將黑色的種子及甜甜的汁液吸吮入口,味道有點接近百香果。
還有一種冬天結果的野菜―黑甜仔菜,它的果實黑黑圓圓像一粒小鋼珠,嚐起來味道酸酸甜甜的。不過我總要特別叮嚀孩子們,黑甜仔菜的果實具有輕微毒性,只能淺嚐幾顆不能貪多。
在嚐試野果的過程中,大部分的孩子總是等我先吃了一口確定沒事之後才敢嚐試;甚至有的孩子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看到其他孩子臉上喜悅滿足的笑容之後,才拋棄成見和我們一起嚐野果。在一次又一次的嚐試中,孩子們也於無形中體驗到大自然的豐富與奧妙。
我們嚐試過的許多野果中,最受孩子們歡迎的要屬南美假櫻桃了,它是一種野生喬木,也有人把它栽植為公園路樹。南美假櫻桃十分大方,一年四季都在開花結果,尤其當它結實纍纍時,站在樹下都能感覺濃而甜膩的香味瀰漫在空氣中。
每次經過南美假櫻桃樹,我們總會忍不住停下腳步,仔細尋找掛在枝上一顆顆粉紅、桃紅的成熟果實,有的個子矮小的便踮起腳尖或跳躍起來,手伸得老長採擷野果。自己嚐了幾顆後,還頗細心地將其餘的裝在盒子裡,帶回家給媽媽吃。
有一回我們停在幾棵欖仁樹下,我向孩子們介紹欖仁樹的葉子到了冬天會變紅,而且會一片片掉落,禿著枝椏等待春天來臨。有人揀拾它的落葉燒水喝,聽說可治肝病。而它的果實由綠變成黃色時有芭樂的香味,可以直接咬著吃。更有趣的是在它硬實的果殼裡面有一粒扁而細長的果仁,吃起來像杏仁果一樣可口……。話還沒說完,幾個好奇心重的孩子已彎下身揀了幾顆褐色的果實問我能不能吃,我說要找爛一點的,把果殼敲碎才能吃到果仁。
於是我們一群人又蹲、又跪、又趴的,拿著石頭或磚塊對著一顆棗子大小的欖仁果敲敲輾輾,費了好大勁兒,終於吃到了花生米一般小的果仁。其中一個孩子笑著說:「我們好像原始人。」
我想,就是這種接近土地的姿勢,孩子們一步步蛻去文明的束縛,享受自然的野宴。
觀察之必要
得過諾貝爾物理獎的費曼博士,在他小時候發生一段觀察鳥類的故事:
費曼小的時候,紐約人很喜歡到凱茲奇山區(Catskill Mountains)去度假,他們全家人也常去,他的父親只有週末在那兒,週一到週五要回紐約市工作。在週末的時候,費曼的父親會帶他到樹林裡散步,講解樹林裡的生態妙趣給他聽。有些小孩的母親看到了,認為值得仿效,就鼓勵自己的丈夫帶孩子去散步,可是他們不大樂意,轉而央求費曼的父親帶他們的孩子同行。費曼的父親不答應,理由是他只跟費曼有特殊關係。結果其他孩子的父親只好在週末帶著自己的孩子去散步了。
到了星期一,那些父親回到城市上班,小孩聚在一塊玩耍,其中有一個小孩子問費曼:「看到那隻鳥沒有?那是什麼鳥?」費曼答:「我不知道那是什麼鳥。」
那個孩子說:「那是棕頸畫眉。看來你爸爸什麼也沒教你!」
事實正相反。費曼的父親教過他:「看到那隻鳥沒有?那是一隻會唱歌的鳥。在義大利文、葡萄牙文、中文、日文裡,牠各有不同的名字,就算你弄清楚牠在全世界的稱呼,你對牠仍然一無所知。我們不如來看這隻鳥在做什麼,這比較重要。」所以費曼很小就知道,記誦事物的名稱並不是真正的知識。
然而,在我們求知的過程中,卻很少有主動觀察的習慣。
我帶學生去撿化石,孩子顯得興致高昂,每撿一塊石頭就迫不及待跑來問我:「它是石頭還是化石?」起初幾次,我會和孩子一起觀察分析,從石頭上的孔洞、紋路、色澤,甚至一些特殊形狀的痕跡來判斷,它是哪種珊瑚化石、生痕化石(生物走過或居住過留下的痕跡)或是螺、貝類的化石……。但是說明幾次以後,我就要求孩子先自己判斷,不要急著從我身上問出答案。他們當然很不習慣,因為平日沒有這種訓練方式。
回教室以後,我要他們為自己撿來的化石取名,於是「無尾魚」、「無底洞」、「長槍」、「海浪」、「金色神龍」、「山豬頭」……有趣而耐人尋味的名字紛紛出籠。因為是自己用心觀察苦思出來的名字,他和化石之間就有了另一層親近的關係。
冬季,我時常帶學生到西部沿海,去尋找冬候鳥的蹤跡,當我架起高倍望遠鏡,瞄準水鳥以後,就讓孩子排隊,透過望遠鏡觀察水鳥。由於不熟悉望遠鏡的操作,孩子總要花很長的時間讓眼睛對準焦距,然後用不到三秒鐘的時間看一隻鳥。
「我看到環頸鴴了。」孩子斬釘截鐵的說。
「牠是什麼顏色的呢?」我問。
「灰灰的。」孩子顯得有些印象模糊。
「牠的腳是什麼顏色?頸子上有何特徵?看得到嘴巴嗎?牠在做什麼?」面對我一連串的問題,孩子大都無言以答。
於是我請他回到望遠鏡前面,再仔細的去觀察。
大多數的父母和教育者,往往只是要孩子記住許多名詞,卻忽略了觀察和理解的重要。如果只是記住事物名稱,這樣的認知實在是毫無意義的——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我經常這樣提醒自己。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