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危機中的中國知識份子:尋求秩序與意義(1890-1911)(簡體書)
滿額折

危機中的中國知識份子:尋求秩序與意義(1890-1911)(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2 元
定價
:NT$ 252 元
優惠價
87219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中國社會依然處於一種混亂而失序的局面。所謂“千年未有之變局”也提供了一種罕見的實驗環境,即所有的政治思想得以在此間交匯、碰撞。對當時許多中國知識份子來說,這段時期不僅意味著伴隨西方擴張而來的社會政治秩序的崩潰,更是傳統世界的瓦解。當危機加劇時,身處其中的知識份子自然會感到有必要設計新的世界觀,以恢復周圍世界的道德與社會秩序。
在本書中,張灝對康有為、譚嗣同、章炳麟、劉師培四位在中國歷史轉變時期(1890—1911)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進行獨闢蹊徑的研究。這些站在時代前列的思想家,並不止於重塑政治秩序,他們要做的是改造整個社會。在這一背景下,作者試圖理解這些知識份子身上共存的傳承性和斷裂性:他們既受傳統漢學影響,又受西方思想浸染;既有世界主義的傾向,也有民族主義的激進;既關注個人如何追求至善境界,也關注人和外部世界的關係。
我之所以選擇這四個人物,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他們都在此時期以不同方式扮演了思想界的主要角色。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的世界觀反映了以往缺乏研究的這一時期十分重要的思想風貌。我相信,一併分析他們四人的世界觀,可以使我們從一個新的視野來審視他們的思想和時代。 —— 張灝

作者簡介

張灝,1937年出生,原籍安徽省滁縣。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後留學美國,獲哈佛大學碩士、博士學位。現為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名譽教授,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名譽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思想史,特別是近代思想史。主要著述有《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 1907》《危機中的中國知識份子:尋求秩序與意義,1890— 1911》《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張灝自選集》《時代的探索》等,他也是《劍橋中國史》晚清部分的撰稿人之一。

名人/編輯推薦

1、張灝是享譽華人世界的學者、思想家,曾師從著名哲學家殷海光、著名漢學家本傑明•史華慈。他對中國思想史的研究已得到海內外學人的普遍認可和重視。本書是一部關於早期中國知識份子領袖人物的研究論著,但它不是一部關於他們的思想傳記集,而是一部探索他們在1890-1911年之間思想變遷的著作。
2、本書跳脫現有文獻中居主導地位的方法和思想。目前學界多注重以下研究範式:改良派與革命派的分歧、民族主義、現代化、傳承性與斷裂性等。這些既有范式無法充分解釋本書研究的四位人物的思想歷程與行為。作者認為,一方面,當時的傳統統治秩序開始動搖;另一方面,正在滲入的西方文化也影響了一批中國知識份子。因此本書獨闢蹊徑,將研究起點定位這四位人物成長的思想環境,以及他們的回應。
3、本書涉及的四位人物康有為、譚嗣同、章炳麟、劉師培是清末民初中國知識份子轉變一代中的代表人物。本書考察每一個人物時,都凸顯了他們不同的世界觀,進而從一個新的視野來審視他們的思想和時代,堪稱探討中國知識份子精神危機的佳作。張灝先生思想史的研究方法,細微而複雜,深刻繼承了史華慈先生的傳統……通過與張灝先生的接觸,我就不僅找到了家法,而且還從他那裡獲得了一種人格的品質,那就是中國傳統讀書人的儒雅。 ——許紀霖,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張灝是臺灣著名學者、思想家、中國現代自由主義思潮的代表人物殷海光的學生,殷海光先生自稱為“五四之子”,自覺地擔當五四之精神,而作為“殷門弟子”的張灝便從殷海光的“師範”中承接了五四精神的火種——以民族、國家之命運為終極關懷。
——蔣賢斌,江西師範大學政法學院教授過去的半個世紀裡,雖然張灝極少回大陸講學,但他的“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低調的民主觀與高調的民主觀” 等思想,近年卻成為大陸知識份子的“通識”——用一名西方學者的話來說,這種滲透式的影響使得張灝這個名字成為一個“傳奇”。
——《南風窗》面對“千年未有之變局”的中國知識份子 如何重塑秩序、改造社會?

目次

第一章 導言
第二章 康有為(1858—1927)
一 思想歷程的開端
二 探求思想融合
三 “仁”的道德玄學世界觀
1. 仁”的世界觀
2.“仁”的道德思想
3. 康氏的人性觀
4.“仁”的激進化
5. 仁”的歷史化
四 康有為的未來烏托邦思想

第三章 譚嗣同(1865—1898)
一 男子漢和殉道者
二 譚的思想探索
三 人性的研究:“仁學”
1.哲學源流
2.實在玄想
3.譚理念中的批判精神
4.譚的反傳統抗議

第四章 章炳麟(1869—1935)
一 兩條道路的選擇
二 章早期思想的形成
三 超越種族民族主義道德觀
四 超越種族民族主義:章氏走向唯識宗的道路
五 佛教世界觀
六 來自佛家觀點的文化批判
七 章氏佛教世界觀的兩面性

第五章 劉師培(1884—1919)
一 劉師培的思想淵源
二 尋求“至善之人”和“至善社會”
三 劉師培詩中的自我和世界觀念
四 無政府主義的理想

第六章 結語
附錄
譯後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19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