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國際書展現場活動搶先看
行走在非洲叢林(簡體書)
滿額折

行走在非洲叢林(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5 元
定價
:NT$ 210 元
優惠價
871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5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他是天才型學者,真正的博學家——25歲便獲得哲學博士和神學博士兩個博士頭銜,38歲時成為醫學博士,一生共獲得9個博士學位;

他是傑出的管風琴演奏家,多次在歐美做巡迴演出,對巴赫的獨到演繹和皇皇巨著使他成為巴赫研究領域的權威;

他30歲時毅然決定放棄已有一切,遠赴非洲從事人道救助,一去不悔,便是半個世紀;
他是哲學家薩特的表親,是文壇大師羅曼•羅蘭、茨威格和科學巨匠愛因斯坦的摯友,是聯邦德國第一任總統豪斯的證婚人;

他為世界和平奔相走告,與羅素、愛因斯坦聯名呼籲禁止核武器實驗,是諾貝爾和平獎歷史上最無爭議的得主;

他一生所獲榮譽無數,是20世紀思想界當之無愧的璀璨明星,但他堅稱世界不需要英雄,只需要善和美的踐行者,他將自己所有收入用於建設非洲的麻風病房和添置設備……

詳細記錄史懷哲早期非洲經歷的完整譯本,據1926年德文版譯出;

關於20世紀的非洲,你能想到的,意想不到的,都能從本書中看到,流暢的陳述,傳奇的故事,這些都是真實發生的……

這是一部出自偉大的人道主義者、蒼生大醫史懷哲之手的早期生活自傳,記敘的是一個世紀前(1913年-1917年)發生在非洲叢林裡的關於生命救助的故事。

書中對於非洲中部的自然景觀、社會風俗、人文面貌以及當地原住民的生活、病痛及醫治情況進行了生動的描述。

河馬是人們在非洲行船時最危險的敵人;非洲叢林樹木茂盛,但木材貿易卻因伐木和運輸的困難而受到阻礙;在“勤勞的”歐洲人眼中,非洲原住民是“懶惰的”,因為他們對勞動並不積極,而在作者看來,這只是由於非洲人有著獨特的價值觀…………

這本書既是史懷哲的生活記錄,也是非洲中部的民族志,它會帶領讀者探尋到非洲叢林中的奧秘。同時,它還是難得的醫學史料,在20世紀初,缺醫少藥的非洲地區都有哪些常見疾病?當地人忍受著怎樣的病痛?什麼是治療這些疾病最有效、最經濟的辦法?讀者會在書中找到答案…………

作者簡介

阿爾伯特·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20世紀重要思想家,1952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在神學、哲學、醫學、音樂等領域均有建樹,提出了“敬畏生命”的倫理學思想。1913年他來到非洲中部(今加蓬共和國),建立了叢林診所,從事醫療援助工作,直至去世。

譯本序

 

這是一本出自偉大的人道主義者、蒼生大醫史懷哲之手的早期生活自傳,記敘的是一個世紀前(1913~1917年)發生在非洲叢林裡的關於生命救助的故事。這段歷史只是人類文明史上的短短一頁,但是,史懷哲瑰麗的生命光輝、高於常人的精神海拔以及臻于純粹的高潔靈魂,使他的魅力穿透歷史,令人忍不住踮起腳尖,輕輕走進他的生命深處,與他做一次關於生命意義的對話。

由於作者的謙遜以及寫作與出版的“早產”,書前書後,作者不曾有過絲毫的自我標榜。其實,在近代歐洲文化史的星空裡,史懷哲是一顆不折不扣的璀璨明星,他的書(《敬畏生命》)與他的學說(敬畏生命的倫理學)早已成為學術經典,他位於非洲腹地的墓廬已成為全世界醫生與慈善家前往朝拜的精神聖地。

史懷哲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天才,真正博學家,25歲時獲得了哲學博士和神學博士兩個博士頭銜(他一生中共獲得了九個博士學位)。他還是一位傑出的管風琴演奏家,多次在歐美做巡迴演出;他關於巴赫的著作是巴赫研究領域的權威。論家世和身份,他是法國著名哲學家讓-保羅•薩特的表舅,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第一任總統特奧多爾•豪斯的證婚人,他與文壇大師羅曼•羅蘭、茨威格以及科學巨匠愛因斯坦因為早年的友誼成為終身的朋友。史懷哲於1952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除此之外,他還獲得過德國科學與藝術最高獎、巴黎市金質獎章、英國功績勳章和哥本哈根森寧獎,並把所有的獎金用於修建非洲叢林裡的麻風病房與添置醫療設備。

1905年,30歲的史懷哲決計放棄已有的一切去非洲行醫。經過八年的醫學訓練並獲得醫學博士後,1913年,他攜妻成行,去了今加蓬共和國的蘭巴雷內地區。他一去不悔,服務非洲人民近50年,最終以90歲的高齡長眠於當地的一片棕櫚樹林裡。他在非洲長夜的油燈下寫下兩部傳世之作——《敬畏生命》與《中國思想史》。

在史懷哲看來,在探索生命意義的過程中,僅憑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與實踐是無法進入“純粹”的疆域的,甚至不能給人類帶來有益的東西。醫學的真諦是對苦難生命的拯救與呵護,醫者一定要有人道情懷和道德魅力,不能只是技術高手;醫療一定要有慈善底盤,不可被技術與商業裹挾,一味去爭當技術中心與盈利中心。

1913年,史懷哲作別歐洲時,人們向他投來疑惑不解的目光,幾十年後,人們感喟他心智敏睿,成功地躲開了兩次世界大戰的中心地帶(他離開一年後的1914年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又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不過,二戰波及非洲,史懷哲也曾受到過監禁)。

1952年,在史懷哲榮獲諾貝爾和平獎時,他的朋友愛因斯坦曾發表了這樣的評論:“僅憑知識和技術並不能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幸福和尊嚴。人類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標準和價值觀的宣導者與踐行者置於客觀真理的發現者之上。”這是在變相質疑諾貝爾獎評委會為何不給史懷哲頒發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用簡單易行的辦法治癒了大量麻風病人並控制了麻風病的蔓延,他解讀了醫學倫理學的真諦:由敬畏導向悲憫與慈愛。愛因斯坦這樣解讀史懷哲的精神世界:“引導科學和藝術發展的最強大的動機是為了逃避世俗生活的可怕的粗俗與淒涼的乏味,是為了擺脫變化無常的欲望的鎖鏈。”

如何解讀史懷哲一生的“傻”(苦行)與“癡”(執著)?德國近代思想家馬克斯•舍勒的人生位序說為我們提供了破解謎團的視角。舍勒曾經將人的生命價值分為五個層級,他認為人生要邁上五個臺階:第一個臺階是感官,知曉溫暖、適意、愉悅(存在與感覺的初萌);第二個臺階是效用,明白得失、利害的商業算計(存在與物欲價值的啟蒙);第三個臺階是生命感悟,認知健康與病弱、死亡的幻滅(存在與生命意識的萌生);第四個臺階是精神發育,心靈感受中有了羞恥、惻隱等意識,體驗到敬畏、悲憫和崇高的召喚(存在與意義的誕生);第五個臺階是靈魂安頓,神聖居於精神海拔的巔峰,是人類生命所能企及的最高價值,在這裡,神聖性與非神聖性(世俗)之別是靈魂高下的鏡鑒,感悟神聖、安頓靈魂是生存價值的最高昇華與最終抵達。許多人終生奮鬥還只是在第一、第二、第三個臺階上盤桓,而史懷哲無疑是為數不多的邁上五個臺階、抵達生命彼岸的強者。

如今,史懷哲的時代已經漸行漸遠,科技昌明,財富充盈,網路發達,把人生的第一、第二個臺階大大地拓展開來,然而,向更高的人生位序進發仍然是每個現代人應當努力的方向,在這個意義上,瞭解史懷哲,閱讀史懷哲,將對我們的精神生活大有裨益。

 

王一方(北京大學 教授)

目次

1 我決定到遙遠的原始森林裡做一名醫生的緣由

以及奧果韋河流域的土地和人們..................................... 1

1.1 故事的開端.................................................................... 2

1.2 醫院的建立及奧果韋河流域的情況.............................. 6

1.3 歐洲人在奧果韋地區的生活史..................................... 9

2 旅程................................................................................. 13

2.1 從孚日山脈到洛佩斯角灣............................................14

2.2 航行在奧果韋河上........................................................27

3 最初的印象與經歷..........................................................35

3.1 準備工作.......................................................................36

3.2 在雞舍行醫...................................................................39

4 19137月至19141.......................................................47

4.1 蘭巴雷內傳教站............................................................48

4.2 獨木舟之旅...................................................................50

4.3 為修建醫院平整土地....................................................54

4.4 心臟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和中毒者.............................56

4.5 捕魚節...........................................................................61

4.6 拜物教...........................................................................63

4.7 感冒和尼古丁中毒;煙................................................66

4.8 牙科疾病和第一次手術................................................69

4.9 河馬...............................................................................71

4.10 日曬病 ........................................................................73

4.11 建立診所及我妻子的工作..........................................75

4.12 傭人的緊缺與普遍的偷竊..........................................78

4.13 手術與接受手術的患者..............................................81

5 19141月至6.................................................................85

5.1 塔拉谷哥之旅、奴隸制與狩獵....................................86

5.2 黑人的法律觀念............................................................91

5.3 我的醫療助理約瑟夫....................................................95

5.4 昏睡病...........................................................................98

5.5 皮膚疥瘡.....................................................................108

5.6 麻風病、熱帶瘧疾和痢疾..........................................112

5.7 手術.............................................................................116

6 叢林裡的伐木者和撐筏者..............................................119

6.1 尋找合適的林場..........................................................120

6.2 林場的工作與生活......................................................124

6.3 沿著奧果韋河順流而下的木筏..................................130

6.4 木材裝載和木材種類..................................................135

7 非洲叢林的社會問題......................................................139

7.1 勞動問題.....................................................................140

7.2 強制勞動和官方許可..................................................148

7.3 文化教育和酗酒問題..................................................154

7.4 一夫多妻制與買妻......................................................158

7.5 白人與黑人的關係......................................................164

8 1914年耶誕節...................................................................171

8.1 黑人對一戰的印象......................................................172

8.2 大象與食物供應短缺..................................................176

9 1915年耶誕節...................................................................179

9.1 白蟻和遷徙蟻..............................................................180

9.2 醫院變故.....................................................................185

9.3 原始森林、牙痛與精神活動......................................188

9.4 對戰爭的理解和感受..................................................192

10 傳教...............................................................................195

10.1 原住民與基督教........................................................196

10.2 原住民的開化............................................................200

10.3 傳教站的生活............................................................204

10.4 傳教站的學校............................................................209

10.5 洗禮、天主教與新教................................................211

11 尾聲...............................................................................215

11.1 作為醫生的最後見聞................................................216

11.2 在非洲執醫四年半後的思考....................................219

11.3 叢林醫生的呼籲........................................................221

11.4 擁有同樣痛苦記憶的人............................................224

書摘/試閱

9.1 白蟻和遷徙蟻

1915年的耶誕節又是在原始森林中度過的,而且仍然是戰時耶誕節!去年保存下來的、沒有用完的小蠟燭,終於在今年的棕櫚聖誕樹上燃燒殆盡。
這是艱難的一年。在年初的幾個月裡,增加了很多額外的工作。這裡總是有強雷雨,那個收留病人的最大的屋棚在暴雨中搖搖欲墜。
我不得不決定在整個醫院周圍修建溝渠,把周圍小山上沖下來的雨水引走。這項工程需要很多石頭,其中有一些是大石頭。
一部分石頭是用船運過來的,另一部分則是從小山上滾下來的。在傳教站,我幸運地發現了一些快不能用的水泥。
在工人工作時,我必須要在現場監工,有時還要搭把手。我還請懂行的當地人幫忙在病房周圍修築圍牆。四個月後,終於完工了。
我原本以為我可以休息一下了,但是隨即又發現有白蟻侵入到藥品和敷料儲備箱中,雖然此前我已經採取了所有的預防措施。
我不得不打開所有的箱子,將物品取出,再重新裝箱。這花了我幾個星期內的所有休息時間。幸虧我發現得及時,否則損失會更重。白蟻散發出的特殊的細微焦臭味引起了我的注意。
僅從箱子的外部來看,沒有任何異常。白蟻從木箱底部的一個小洞開始入侵,入侵木箱後,白蟻就會啃食木箱上面以及旁邊的木箱。這些白蟻可能是被一瓶醫用糖漿吸引過來的,應該是我們某天不小心,沒有塞緊那瓶醫用糖漿的木塞導致的。這是一場與非洲爬行類昆蟲的艱苦戰鬥!人們花了多少時間採取預防措施!當人們一次次發現自己被算計了,該是多麼窩火!
我妻子已經學會把麵粉和玉米裝在罐頭盒裡,並把罐頭盒密封好。但是密封的罐子裡面仍然會擠著數以千計的穀蟲。在很短的時間內,喂雞吃的玉米飼料就被它們蛀成粉末。這裡的小蠍子和其他有毒的昆蟲非常可怕。在這裡,人們可不能像在歐洲那樣把手隨意地伸進抽屜或者箱子裡。
人們必須萬分小心,手只能伸進視力可及的範圍。真正可怕的敵人是“大名鼎鼎”的遷徙蟻。遷徙蟻屬於行軍蟻類,它們使我們飽受折磨。在大遷徙中,它們排成五六列縱隊,井井有條地前進。我曾經在家附近見到一次遷徙蟻連續行軍36個小時,好像一場盛大的閱兵式。
蟻群穿過空地或者道路時,體形較大的遷徙蟻會站在蟻群兩側形成保護牆,守護背著幼蟻的普通遷徙蟻。守護的遷徙蟻把背部朝向佇列,頭朝向外,就好像保護沙皇的哥薩克士兵;它們可以保持這個姿勢數小時。
行進時,它們通常分三四個縱隊,相隔5到50米並排前進。在某一時刻,它們一下子散開。我們並不知道,它們是如何傳達指令的。但是瞬間,一大片區域就被黑色覆蓋。
黑色所覆蓋的區域裡,其他生物蕩然無存,即使是樹上的大蜘蛛也無法倖存。因為這些可怕的強盜會成群結隊地爬到最高的樹杈,絕望的蜘蛛只能跳下來,成為守在地面上的遷徙蟻的祭品。
這種戲劇性的場面很殘忍。這種原始森林中的“軍國主義”堪比歐洲正在進行的戰爭。我們的房子位於遷徙蟻行軍大道的旁邊。夜裡,雞爪刨地的聲音和雞群奇怪的咯咯聲讓我們警覺起來,因為遷徙蟻通常在夜裡蜂擁而出。
時間迫在眉睫,我急忙跳下床,跑向雞舍,打開雞舍。幾乎是打開雞舍門的那一瞬間,雞就飛出來了。再被關在裡面,它們就會成為遷徙蟻的獵物。遷徙蟻會鑽進動物的口鼻,令它們窒息,然後瞬間將它們吞噬得只剩一堆白骨。通常情況下,母雞就做了這群強盜的獵物,公雞會一直反抗,直到救援人員到達。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