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簡體書)
滿額折

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5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沒有哪個父母不為了孩子而竭盡全力,但最美好的願望卻不一定給孩子帶來最好的結果。
自1981年本書第一版初版以來,《正面管教》已經成為了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本書被翻譯成16中語言,在美國銷量超過400萬冊,在美國之外的國家銷量超過200萬冊。自1987年第一次修訂之後,每10年修訂一次,本書根據英文原版的第三次修訂版(2006年出版)翻譯,該版首印數為70多萬冊。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如何運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就是本書的主要內容。

作者簡介

(美)簡•尼爾森(Jane Nelsen )

教育學博士,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加利福尼亞婚姻和家庭執業心理治療師,美國“正面管教協會”創始人。她是7個孩子的母親,22個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還是2個孩子的曾祖母。曾經擔任過10年的有關兒童發展的小學、大學心理諮詢教師。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合著者,是眾多著名育兒及養育雜誌的顧問。她於2013年5月中旬至6月初展開“正面管教中國行”,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公開演講受到了中國父母的熱烈歡迎。

名人/編輯推薦

1、暢銷美國400多萬冊,被翻譯成16種語言暢銷全球;
2、讓數百萬孩子、父母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
3、自1981年本書第一版出版以來,《正面管教》已經成為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
4、簡•尼爾森——教育學博士、傑出的心理學家——在本書中告訴21世紀的父母和老師們:

懲罰和嬌縱為什麼對孩子都不好,並且不管用?
怎樣用既不懲罰又不嬌縱的正面管教方法培養孩子受益終生的良好品質?
如何用正面管教方法自動消除孩子的不良行為?
如何贏得孩子與父母和老師的合作?
如何消解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權力之爭?
“超級父母”對孩子會有什麼危害?
各種性格的父母對孩子會有什麼正反兩方面的影響?父母如何發揮自己性格中的優點,避免缺點給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
老師們如何避免對孩子造成管教問題?
從3歲到青春期的十幾歲的孩子以及孩子的父母和老師,都將因為本書而徹底改變家裡和學校的氣憤,改變自己的人生。

引言
(第三次修訂版)

讓我激動不已的是,《正面管教》已經出版發行了25年,並且現在已經被公認為是一部經典。更讓我激動的是,我從那麼多父母和老師那裡聽到《正面管教》怎樣讓他們的家庭和課堂發生了巨大的改善。下面這兩條評論是其中的代表:“執教25年之後的今天,我就要退休了。孩子們在這25年中的變化多大啊。然而,《正面管教》幫助我適應了這種變化,從而更好地與孩子們相處,我真想再當25年老師。”“我的孩子並不完美,我也不完美,但我現在真正能夠享受到為人父母的快樂了。”
所以,你可能會奇怪,既然這麼成功,為什麼還要對這本書進行修訂呢?原因很簡單,在過去的這25年中,我又學到了很多東西。25年來,我有幸在各種研討會和講座上和成千上萬的父母和老師一起探討,分享他們的成功,傾聽他們的苦惱。我因此知道了哪些方式很有效,哪些需要做些調整,哪些需要特別強調,而且有一些新的想法也需要包括進來。
在第1章,你會看到“有效管教的4個標準”。父母和老師們發現,這些標準有助於理解管教方式之間的區別,以及什麼能夠給孩子帶來長期的積極效果。這4個標準幫助他們消除了對孩子不尊重的、沒有長期效果的錯誤管教方法。
我有時會疑惑懲罰和嬌縱之間的較量是否永遠不會停止。似乎很多人都從這兩個極端考慮問題。那些認為懲罰有效的人,通常就會懲罰孩子,因為他們認為不懲罰就只能嬌縱。那些不相信懲罰的人,常常走向另一個極端,並對孩子過於嬌縱。正面管教能夠幫助大人們找到一條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中間路線。正面管教倡導的是和善而堅定,並且把有價值的社會技能和人生技能教給孩子。

在這個修訂版裡,你會發現我們對和善而堅定有更多的強調。父母和老師們似乎對這一概念理解得仍然不到位。部分原因在於他們把和善與堅定看成了非此即彼的兩個詞。我發現用呼吸來做比喻也許能對大家有幫助:如果我們只吸氣而不吐氣——或者只呼出而不吸入,會怎樣?答案顯而易見。和善還是堅定,不是什麼性命攸關的事情;但和善而堅定卻能決定我們對孩子管教的成功與失敗。還要知道,當你既和善又堅定時,和善能抵消過於堅定所造成的所有問題(反叛、抗拒、對自尊的挫傷),而堅定則能抵消過於和善所造成的所有問題(嬌縱、操縱父母、被寵壞的小淘氣鬼、對自尊的挫傷)。
我還更多地介紹了將“積極的暫停”作為一個對大人和孩子都非常有效的生活技能來運用。父母和孩子們發現,用“爬行動物腦”的說法既容易記住,又生動有趣:在發生衝突時,我們會轉向受“爬行動物腦”的控制(爬行動物會吃掉自己的幼仔),此時僅有的選擇是“戰”(權力爭奪)或者是“逃”(放棄努力,無法溝通)。所以,我們需要用“積極的暫停”讓自己的感覺好起來,並且在親密和信任(而不是疏遠和敵意)的基礎上解決問題。
有時候,在我們冷靜下來、道歉之後,再運用一個正面管教工具,就更容易做到和善而堅定。因此,在這個修訂版中,我更加強調了能幫助孩子們和大人感覺好起來從而能做得更好的一些“積極的暫停”的重要性。
說到“積極的暫停”,很多大人都很難接受將“暫停”Timeout,原意為體育比賽中的暫停,或工作中的暫停,引申為管教孩子的一種方法。——譯者注作為一個積極體驗的想法。他們錯誤地認為這是對孩子不良行為的“獎賞”。然而,當他們真正理解懲罰和“爬行動物腦”所造成的長期效果時,他們就能看到“積極的暫停”的好處。
專注於解決問題是這個修訂版的一個主旨。多年來,我因為一直聽到人們關注邏輯後果而深感失望。父母和老師們似乎認為只有兩種管教方式可用:邏輯後果和“暫停”。他們的“暫停”是懲罰性的,而邏輯後果往往是經過拙劣偽裝的懲罰。大人們要改掉懲罰的積習真的頗費掙扎。

我很受歡迎的一句話是:“我們究竟從哪裡得到這麼一個荒誕的觀念,認定若想要讓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讓他感覺更糟?”在面對這個觀念時,父母和老師們能夠明白這的確很荒誕;然而,當他們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時,他們仍然會滑入懲罰的舊習。
關注于解決問題來自於我的一次靈感。我有一次旁聽一個班會,孩子們在會上對一個課間休息遲到了的學生提出了很多“後果”。我注意到,孩子們建議的“後果”都是懲罰性的。我叫了一個暫停,並且問道:“如果你們關注於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後果,你們認為會出現什麼情況?”孩子們立即就“明白”了。隨後,他們提出的所有建議都是有助於解決問題的。從此,我開始把“關注於解決問題”的想法推薦給父母和老師們,他們不久就紛紛驚喜地告訴我,家裡和班裡的權力之爭大大減少了。
你在這個修訂版中將會看到的另一個重要變化,是我對大人們在孩子的很多行為問題中應該承擔的責任的強調。在繼續說下去之前,我想告訴大家,在寫到這一點時,我的很大顧慮是,我不希望這聽上去像是指責——我只是希望大家意識到這一點,並承擔起責任。也就是說,我一直注意到,讓父母和老師們感到沮喪的很多行為難題,是能夠改變的,關鍵是大人要首先改變自己。坦率地說,我已經聽膩了大人對孩子們的行為喋喋不休的抱怨。
我開始盡可能溫和地問,大人做了什麼導致了孩子行為上的問題。在我看來,有些“不良行為”是大人“建立”起來的。例如,當父母和老師們發號施令時,有多少孩子“反叛”啊。同樣是這些孩子,如果大人換種做法,他們就會非常願意合作,比如讓孩子們在家庭會議或班會上參與解決問題;或者幫助這些孩子建立起自己的日常慣例,然後問他們:“咱們達成一致的是什麼?”或者“你現在該做什麼了?”當然,這不會對每一種情形都管用;這就是為什麼要有那麼多正面管教工具的原因。

“你的性格對孩子性格的影響”是全新的一章,有助於大人們理解自己性格中的優點和缺點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許多人意識不到,以自己孩童時代所作出的決定為基礎形成的性格,此時正在影響著自己的孩子。這一章的內容能讓我們瞭解,在孩子形成其性格的過程中,如何克服那些使孩子做出錯誤決定的行為。我要再說一次,這不是用來給人貼標簽、作評價的,也不是用來責備人的。意識到問題所在,才能做出改變。
在過去的25年裡,孩子的養育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一個大變化就是越來越多的父親參加我的講座和學習班——並且更多地承擔養育孩子的責任。有些變化(比如物質至上以及“超級父母”)能夠得到糾正,如果父母們注意我們在《正面管教》中一貫提倡的一些建議的話,比如下面的做法會對孩子造成多麼大的傷害——替孩子做本該他們自己做的事、對孩子過度保護、給孩子買太多東西、包攬孩子遇到的困難、不花足夠的時間陪孩子、替孩子做作業、對孩子嘮叨、發號施令,以及對孩子高聲叫嚷,然後又趕快解救。
健康的自尊,是孩子培養出“我能行”的信念的基礎。當父母對孩子做出上述任何行為時,孩子就不會培養出這種信念。當孩子們總是由別人告訴他們去做什麼,而沒有自己受尊重地參與解決問題的體驗,從而練習父母希望他們擁有的技能時,他們就無法發展那些有助於感到自己能行的技能。
家庭會議和班會越來越普及了,但我們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正是在這些會議上,孩子們才有機會培養本書第1章提到的“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但仍然有太多的父母和老師好像以為孩子們不需要任何體驗或練習,就能擁有這些能力和技能。
最近,我接受了一家雜誌的採訪,採訪我的編輯認為現在大多數人已經知道了懲罰對孩子不管用。我真希望這是事實!在實現這一理想之前,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通過在家裡和教室裡實現和平來建立一個和平的世界,仍然是我的夢想。當我們能以尊重和尊嚴對待孩子,並教給孩子為了形成好品格而應該掌握的有價值的人生技能時,他們就會在世界上傳播和平。

在對孩子進行管教的書中,有些是寫給父母的,有些是寫給老師的。這本書既是寫給父母的,也是寫給老師的,因為:
•不論對父母還是對老師,概念是一樣的。僅有的區別是應用的場合不同。而且,許多老師自己也同時是父母,他們願意在家裡和學校裡都運用這些概念。
•當父母和老師能用同樣的方法積極地攜手幫助孩子時,會大大增進家庭與學校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合作。
正面管教的原理可以比作一幅由很多概念(拼板)組成的拼圖。在你把這些拼板全部或大部分拼到一起之前,很難看到整個畫面。有時候,如果你沒有把一個概念和另一個概念或態度結合起來,這個概念對你來說就沒有意義。
拼圖中的幾塊拼板
•理解孩子的四種錯誤行為目的
•和善與堅定並行
•相互尊重
•錯誤是學習的好機會
•社會責任感
•家庭會議和班會
•讓孩子參與解決問題
•給予鼓勵
當有些事情不管用時,你應該檢查一下是否漏掉了上面哪塊“拼板”。例如,如果大人或孩子不理解錯誤是學習的好機會,解決問題可能就不會很有效。在學會相互尊重和社會責任感之前,家庭會議或班會也許會無效。過於和善而不堅定可能會變成嬌縱孩子,過於堅定而不和善則可能變成過度嚴厲。有時候,我們必須停止處理孩子的不良行為,而首先修復和孩子之間的關係。這種修復中包括的鼓勵往往能消除孩子不良行為的動機,而無需再直接處理孩子的不良行為。在大人能夠通過理解孩子的錯誤目的,從而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信念之前,鼓勵似乎也不會起作用。
這本書中有很多實例,說明如何在家裡和學校裡有效地運用正面管教的原理。一旦你理解了這些原理,你的常識和直覺就能夠讓你自然而然地把它們運用到你的生活中去。
成千上萬的父母和老師,通過學習小組在學習正面管教概念的過程中相互支持。在這些學習小組裡,沒有誰是專家,每個人都自由自在地談論自己犯過的錯誤,並且互幫互學。我們都知道,明白別人的問題的解決方法是多麼容易——然後,我們就有了洞察力、客觀性以及富有創意的想法。對於我們自己的問題,我們往往會因為糾纏於自己的情感,而喪失洞察力和常識。在學習小組裡,父母和老師們發現自己並不孤獨,沒有誰是完美的,大家都有類似的煩惱。參加過學習小組的父母和老師們無一例外的反應都是:“知道我不是僅有正在體驗那種沮喪感的人,真讓我如釋重負啊!”知道別人和自己面臨同樣的難題,會使我們舒服一點。
在學習小組裡,組織者明確地聲明自己不是專家。如果沒有人認為自己是專家,小組活動會更有效。小組長的職責是提出問題,並使小組活動不偏離初衷,而不是解答大家的問題。如果小組中沒有人知道某個問題的答案,那就花時間從這本《正面管教》中找到答案。
本書後面的附錄為成功地推動小組學習提供了一些指導原則。一個學習小組可以只有兩個人,也可以多到10個人。如果超過10個人,每個人的參與機會就少了。小組成員的責任是按要求閱讀指定章節,為小組討論做好準備,並且與組長合作完成小組任務。如果某個小組成員沒有時間讀完指定的章節,他就無法從聽大家的討論和參與實驗活動中得到收穫。
你不需要一下子就接受這本書中的所有原理,可以只使用那些當時對你有意義的方法。而且,如果你覺得有些事情聽起來不對,也不要把孩子連同洗澡水一起倒掉。此時你難以接受的一些概念,稍後可能會對你有更多的意義。一個小組成員說,她在自己的兒子身上嘗試了一些原則,只是想證明它們是錯的,結果,她驚訝地看到她和孩子的關係出現了積極的變化。後來,她成了一個家長學習小組的組長,因為她想把這些對她非常有幫助的概念推廣給更多的人。
在你努力改變舊的習慣時,對你自己和孩子要有耐心。隨著你對這些原理的理解的加深,在實際運用中就會越來越得心應手。耐心、樂觀、原諒自己會促進你的學習過程。
還有一點要注意:每次只嘗試一種新方法。你將要學習很多新概念和技巧,要成功地運用就需要練習。對自己期望太多,難免會令你困惑和沮喪。要每次用一種新方法,並且逐漸前進。還要記住,要把犯錯誤看成是學習的機會。
很多父母和老師們發現,在運用正面管教的概念和態度之後,儘管他們的孩子沒有成為完美的人,但他們和孩子在一起比以前快樂多了。
這也是我對你的祝福。

目次

譯者的話:我為什麼要翻譯這本書
序言及致謝
引言
第1章正面的方法
當心!是什麼在起作用!
如果既不嚴厲也不嬌縱,那該怎麼辦?
和善與堅定並行
相反相吸:當一個家長和善,而另一個堅定時
幫助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心靈紐帶)
是否長期有效?
教給孩子具備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價值的社會和生活技能
正面管教之旅
回顧
正面管教工具
問題
第2章幾個基本概念
自尊:一個容易造成錯覺的概念
“贏得”孩子
我們言行背後的感覺
阿德勒的基本概念
1.孩子是社會人
2.行為以目的為導向
3.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
4.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
5.社會責任感或集體感
6.平等
7.犯錯誤是學習的好時機
8.要確保把愛的訊息傳遞給孩子
回顧
正面管教工具
問題
第3章出生順序的重要性
排行最大的孩子
排行最小的孩子
排行中間的孩子
獨生子
一些例外
家庭氛圍
運用出生順序的知識來鼓勵孩子
出生順序和婚姻
出生順序和執教風格
小組練習
回顧
問題
第4章重新看待不良行為
責任感不等於責難或羞辱
什麼是不良行為?
幫助識別錯誤目的和觀念的線索
第一條線索
第二條線索
對每一種錯誤目的的有效鼓勵方式
尋求過度關注
尋求權力
報復
自暴自棄
目的揭示法
失望行為的不同表現
對待十幾歲的孩子
回顧
正面管教工具
問是
第5章當心邏輯後果
自然後果
決定你自己要做什麼
邏輯後果
轉移孩子的行為
邏輯後果與行為的錯誤目的
轉變態度的必要性
讓孩子們事先參與
回顧
正面管教工具
問題
……
第6章關注於解決問題
第7章有效地運用鼓勵
第8章班會
第9章家庭會議
第10章你的性格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第11章綜合應用
第12章家裡和教室裡的愛與歡樂
附錄1發起一個正面管教學習小組
附錄2通過“同伴輔導”培養社會責任感
附錄3給家長的信

書摘/試閱

第1章 正面的方法


如果你是一位老師,已經教了很多年的書,你是否還記得孩子們會整整齊齊地坐好,規規矩矩地聽老師的話?如果你是一位家長,你是否還記得孩子不敢和父母頂嘴?也許你不記得有這樣的事,但你的爺爺奶奶卻可能會記得。

現在的許多父母和老師倍感沮喪,因為孩子們的行為已不再像他們自已在當年“過去的好時光”中那樣了。這到底是為什麼?為什麼現在的孩子沒有在以前的孩子們中普遍存在的那種責任感和上進心呢?

可能的解釋有很多,比如家庭破裂、電視氾濫、電子遊戲、媽媽全職工作等等。可這些因素在當今社會中是如此普遍,假如它們真的能夠解釋孩子給我們造成的挑戰的話,那我們簡直就該絕望了。(事實上,我們都知道,許多單親家庭和雙職工家庭,因為採用了有效的養育技巧,他們在孩子的管教方面做得相當出色。)對此,魯道夫•德雷克斯有不同的見解。

他認為,二十世紀中期以來發生的一系列重大的社會變化是造成孩子們的變化的直接原因。這給了我們解決問題的希望。因為一旦我們能夠意識到這些社會變化以及所造成的影響,我們就能夠積極地採取一些措施加以彌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同時還可以消除很多人認為的因為家庭破裂、電視氾濫、電子遊戲以及媽媽全職工作等原因所造成的一些問題。

第一個重大社會變化是,今天的成年人已經不再給孩子樹立服從和順從的榜樣了。成年人忘記了自己的所作所為已經不再像“過去的好時光”那樣了。還記得以前不論爸爸說什麼媽媽都很順從,或者至少表面上順從嗎?因為那是當時的文化所要求的。在那“過去的好時光”,很少有人會質疑“爸爸說了算”的觀念。

但是,由於人權運動的發展,這一傳統成為了歷史。德雷克斯指出:“當父親失去了對母親的控制權時,父母雙方也就失去了對孩子的控制權。”這就意味著媽媽不再給孩子樹立順從的榜樣。這是社會的進步。“過去的好時光”中有很多事情其實並不真就那麼好。

那時,順從的樣板隨處可見。爸爸順從不認同自己觀點的上司,以免丟掉飯碗。少數族群以犧牲人格尊嚴為代價,屈居於順從的角色。而今天,所有的少數族群都在積極地爭取自己的權利,謀求完全的平等和尊嚴。我們很難再看到有誰願意繼續扮演卑下和順從的角色。孩子們只是在追隨他們周圍的榜樣。他們也希望得到平等和尊重。

重要的是要注意到,平等並不意味著完全相同。四個25分硬幣和一張一元紙幣完全不一樣,但卻等值。孩子顯然不能擁有那些基於更豐富的經驗、更熟練的技能和更充分的成熟之上的全部權利。成年人對孩子的引領和指導是很重要的。但是,孩子應該得到同等的尊嚴和尊重;他們也應該有機會在和善而堅定——而不是責難、羞辱和痛苦——的氛圍中發展自己所需要的人生技能。

另一個很重要的變化是,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機會培養責任感和上進心。我們不再需要孩子像過去那樣為家庭生計付出努力。相反,孩子們被以愛的名義給予的太多,而無需自己付出任何努力和投入,甚至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太多的母親和父親相信,好爸爸好媽媽就應該保護孩子免遭任何挫折和失望,因此,他們會包攬孩子遇到的一切困難或對孩子過度保護,因而剝奪了孩子發展出對自己的信念——自己有能力把握生活中的起伏——的機會。因為忙於生計,或者不懂得讓孩子對家庭有所貢獻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父母們常常忽視培養孩子自己動手的能力。我們常常剝奪孩子以負責任的方式作出貢獻來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的機會,然後卻反過來埋怨孩子,嫌他們沒有責任感。

當父母和老師太嚴格和控制過多時,孩子們培養不出責任感;當父母和老師對孩子太嬌縱時,孩子也培養不出責任感。孩子的責任感只有在和善而堅定、有尊嚴、受尊重的氛圍中,有機會去學習具備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價值的社會和人生技能時,才能培養出來。

必須要強調的是,停止懲罰並不意味著允許孩子為所欲為。我們需要給孩子機會,讓他們去體驗與其享受到的特權直接相關的責任。否則,孩子就會成為只會依賴和接受的人,認為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的僅有方法就是操縱別人為自己服務。有些孩子會認為“他們不照顧我就是不愛我”。還有些孩子則因為做任何事都會招來羞辱和痛苦,而認定自己不該再努力。最悲哀的是,孩子們因為從來沒有得到過能感到自己很能幹的鍛煉機會,而產生了“我不夠好”的信念。這些孩子會將大量的精力用在反叛或逃避行為上。

當孩子們的聰明才智和精力全用在了操縱別人、反叛和逃避上時,他們怎麼可能培養出成為有能力的人所必需具備的洞察力和技能來呢?在我和史蒂芬•格倫博士合著的一本書中,我們明確提出了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所必需的“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1.對個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2.對自己在重要關係中的價值的感知力——“我的貢獻有價值,大家確實需要我。”

3.對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響的感知力——“我能夠影響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內省能力強:有能力理解個人的情緒,並能利用這種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人際溝通能力強:善於與他人合作,並在溝通、協作、協商、分享、共情和傾聽的基礎上建立友誼。

6.整體把握能力強:以有責任感、適應力、靈活性和正直的態度來對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限制以及行為後果。

7.判斷能力強:運用智慧,根據適宜的價值觀來評估局面。


如果允許孩子在為家庭生活做有意義的事情時與父母並肩做事、邊幹邊學,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培養出這些感知力和技能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過去的好時光”的孩子們有機會培養人生技能,卻沒有多少機會去運用。現在這個世界到處是機會,孩子們卻往往還沒有準備好。今天的孩子很少能有自然的機會感受到自己被需要以及自己的重要性,但父母和老師可以精心為孩子提供這種機會。這樣做還會帶來一個附帶好處,那就是當父母和老師以更有效的方法來幫助孩子培養健康的感知力和技能時,孩子們的大多數行為問題也被消除了。因為,孩子的大多數不良行為正是源於上述“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缺乏。

表1.1大人與孩子之間三種主要互動方式

嚴厲

(過度控制)•有規矩但沒有自由
•沒有選擇
•“我要你怎麼做,你就得怎麼做。”

嬌縱

(沒有限制)•有自由但沒有規矩
•無限制的選擇
•“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正面管教

(有權威的;和善與堅定並行)
•有規矩也有自由
•有限制的選擇
•“在尊重別人的前提下,你可以選擇。”


對那些為管教孩子而煩惱的父母和老師們來說,首先應該理解孩子為什麼不再像我們以前那樣聽話了。我們必須明白,為什麼以前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對今天的孩子卻不再起作用。我們必須明白,給孩子們提供機會——以前這是由環境提供的——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上進心,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明白,在相互尊重和共同承擔責任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合作,遠比專橫的控制更為有效(見表1.1)。

選擇不同方法的父母或老師的態度是完全不同的:

嚴厲型——“這些是你必須遵守的規則;這是你違反規則會得到的懲罰。”孩子不參與決策過程。

嬌縱型——“我們沒有規則。我相信我們會愛對方,並且會幸福,我相信你以後會選擇自己的規則。”

正面管教型——“我們一起來制訂對雙方有利的規則。我們還要共同決定在遇到問題時對大家都有益的解決方案。當我必需獨自作出決斷時,我會堅定而和善,維護你的尊嚴,給予你尊重。”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