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Making Makers:讓孩子從小愛上動手做
滿額折

Making Makers:讓孩子從小愛上動手做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00 元
優惠價
9027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Making Makers
孩子、工具和創新的未來

要怎麼教出充滿創意、活到老學到老的孩子呢?本書作者安瑪莉˙湯瑪斯(AnnMarie Thomas)博士在指導工學院學生進行專題設計時,逐漸對這個問題產生興趣。她發現許多學生都善於讀書,考試也非常在行,但是他們從來不曾自己「動手」做出作品,這對學生的執行力造成很大的限制。

於是安瑪莉開始訪問了許多「自造者」,試圖找出讓他們變成「物件製造者」的童年經驗;她的訪談不僅挖掘出許多精彩絕倫的頑皮故事,更一再地印證她的主題──「從小動手做」的重要性。身為人母,安瑪莉也把訪談學到的事情應用在自己孩子的教養上 ,希望也可以培養出小小自造者!

你的孩子是自造者嗎?要怎麼樣才能讓孩子維持對世界的好奇呢?還有,怎麼樣才能培養出孩子「堅持不懈」的精神?本書集結許多案例、故事和資源,希望激發你和孩子的想像力,一起創造出前所未見的東西來改變這個世界吧!

本書是為了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所寫,裡面有許多著名「自造者」的童年故事,像是:

 克里斯˙安德森,航空機器人公司共同創辦人。
 米契˙瑞斯尼克,Scratch程式語言發明者。
 茉莉˙布萊克與莎拉˙古丹,賽希編織小舖共同創辦人。
 狄恩˙卡門,DEKA研發公司與科技創新與教育組織創辦人。
 蕾諾˙艾德曼,邪惡瘋狂科學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 亞門˙米爾納,富蘭克林歐林工程學院理工知能推廣研究室負責人。
 納森˙賽道,SparkFun電子公司創辦人。
 露絲˙李瓦斯,DIY Girls創辦人暨現任執行長。

「如果你手上有一本《Making Makers:讓孩子從小愛上動手做》,哪裡還需要其他『快樂』的書呢?湯瑪斯用絕妙且好玩的故事引領我們進入這個無所不能的世界;在這裡,人們盡情地玩耍和自己動手做、彼此分享成果,並在過程中發掘自己和夥伴最好的一面。」
──琳達˙史東/微軟前任副總裁。


本書特色
◎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必讀!捨棄傳統填鴨式教育,激發孩子的「自造力」!
◎本書集結許多案例、故事和資源,希望刺激你和孩子的想像力,一起創造出前所未見的東西來改變這個世界吧!

作者簡介

安瑪莉˙湯瑪斯(AnnMarie Thomas)

安瑪莉˙湯瑪斯是美國聖湯瑪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Thomas)工程學副教授,主要教學與研究領域為工程設計及大學前工程設計教育。她曾和學生一起開發出好玩又有趣的工程相關產品,像是「黏呼呼電路板」(Squishy Circuits)、「馬戲團工程學」(the Engineering of Circus)和其他玩具設計。

湯瑪斯曾在加州的藝術設計中心(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任教;並為「自造者教育啟發中心」(Maker Education Initiative)的創始董事之一。此外,她也是兩位「小小自造者」的母親。

湯瑪斯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海洋工程學系(副修音樂),並在加州理工學院取得機械工程的碩士與博士學位。她也擁有明尼亞波里藝術與設計學院的永續設計證照。

譯者

潘榮美
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畢業,曾任網路雜誌記者、展場口譯、演員等,並涉足劇場、音樂、廣播與文學界。現為英語教師及譯者,譯有《動手玩科學》。

書摘/試閱

第二章 好奇寶寶
自造者是好奇寶寶,
他們勇於探索,並願意動手打造自己喜歡的專題。
從小,我就很喜歡一直問「為什麼」。有一次,我參加了一週的營隊活動,結束之前,其他小朋友就得到「最佳運動選手」、「游泳冠軍」之類的稱號,而我則得到了「為什麼小姐」的頭銜。事後回想起來,我覺得這好像不是讚美。現在我已經晉級人母,我承認如果女兒一直拿同一個問題來轟炸我,我也還是會不耐煩,有時候甚至會直接說「反正就是這樣!」來搪塞。
我和許多自造者聊過天,發現許多人小時候也喜歡問「為什麼」。在和本書出現的自造者聊天時,找到他們許多共通的特質,其中,我發現他們小時候幾乎都是「好奇寶寶」!自造者總是對世界充滿好奇,這份好奇心能表現在不同的地方,無論如何,他們總是有興趣吸取新知、學習新技術,或者聆聽新的故事。他們從小就想要知道「為什麼」、「怎麼做」、「什麼時候可以」、還有「如果……的話呢」。
大人對於「好奇寶寶」的反應很複雜,我們說「好奇心殺死一隻貓」,所以,好奇心不是什麼好東西囉?在我看來這真是胡說八道。所謂的「好奇心」,也就是自發地追求某項事物,我認為這是創新的原動力。最近我帶著一個朋友去參觀自造者嘉年華,這是她第一次參加,我們就四處欣賞專題和展演活動,她對自造者嘉年華印象非常深刻,不過卻不知道這些專題的製作動機是什麼?為什麼自造者要「動手做專題」呢?為什麼會有人花上好幾年用牙籤蓋出一個城市?在Instructables網站或《Make:》雜誌登出來的專題,未必是某人的工作或回家功課,這些活動他們發自內心想做,沒有人強迫他們。那麼,到底這股驅力從何而來呢?我很許多自造者聊過,他們的共同答案都是:「因為好玩啊」或者「我只是覺得很好奇」。因此,我轉而想知道:「我們要怎麼培養孩子的自發性」。
內在動機
本書介紹的自造者雖然現在都是大人了,但我們還是可以看到他們對學習的熱誠跟小時候並無不一樣。他們覺得做新的東西很有趣,還有探索新的主題、學習新的技術和地方都讓人熱血沸騰。即使現在已經長大成人,這些自造者還是覺得世界充滿驚奇和可能性。事情其實很單純,他們就是「想要知道」、「想要做」而已,即使沒有什麼外在誘因,他們也會可以發揮創意來製作專題。 他們就只是單純地被這樣東西吸引,旁人在做什麼別的事情都不打緊。問題是,我們的社會總是在幫孩子尋找外在動機,而沒有試圖讓他們自發地「想要知道」、「想要做」。
大人總是有各種方法驅使孩子努力,看看孩子周圍的世界吧,各種各樣的分數、徽章和獎座,尤其在教授「自造者世界」中的技術時,這類的「獎賞」更是琳瑯滿目,不管是賽車比賽,還是對你做的機器人、風車、電路做評分,我認為這些東西固然重要,這可以驅使孩子們實際去設計並「動手做專題」,但是,我也非常想知道為什麼有些人可以在圖書館、實驗室、地下室或電腦前廢寢忘食,做著沒有人叫他們做的專題呢?而且老實說,這些點子有可能根本行不通。這些專題沒有截稿日、沒有規則、沒有完整的教戰守則,這股熱情到底是怎麼來的?我們要怎麼鼓勵孩子們產生這樣自發的熱情?
我們總是要孩子發揮想像力,但是,父母或老師要有足夠的勇氣才能真正讓孩子去嘗試他們感到好奇的東西,即使是天馬行空的構想也沒有關係。如果完全讓小朋友發揮創意,可能會無法準時交出作業或者得到比較差的成績。通常老師出的作業都可以在一定的時間之內完成,只要使用某一套既定的技術就行了。如果我們將這些既定的限制拿開,那就很難提供完整個專題步驟說明了,截止日期也很難訂定,在這個世界裡未知的因素太多了。
要培養孩子的內在動機,首先我們必須要展現我們發自內心的熱誠。身為一個孩子,他們多久才會看到一次充滿熱誠的大人埋首於自己喜歡的專題呢?他們是否有機會碰到「自造者」路上的人生導師,帶著他們為著純然的興趣摸索?而且,是為了過程本身的樂趣而進行,而不必然是為了最終成果而努力?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擁有發自內心的興趣與熱誠,不假思索就投入他們自己喜歡的計畫當中。但是,這些熱情就像是一閃而過的火花,好奇心也是如此,一開始很脆弱,需要保護、協助才能夠燃出燎原之火。
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美國著名動畫創作者、配音員與企業家)曾經說過:「在迪士尼公司,我們不會回首欣賞自己的成果太久,而是持續不斷地向前邁進,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充滿好奇』,這一股好奇心總是引領我們發現嶄新的途徑。」好奇心是驅使自造者前行的最大動力。身為家長和老師,我認為現今孩童最大的威脅,就是失去在滿足自己好奇心的旅途中流連的機會。
好奇寶寶
什麼叫做「好奇寶寶」呢?在執行這次《Making Makers:讓孩子從小愛上動手做》書籍訪談時,大家的做法好像就是鼓勵孩子們把東西拆開!我非常贊同這個做法,如果孩子們有興趣,把東西拆開瞧瞧裡頭長什麼樣子是很重要。但是,「好奇寶寶」不只會拿螺絲起子把媽媽的手機拆開而已啊!我在訪談多產的發明家狄恩‧卡門(Dean Kamen)時,他一開始就談到:「我很想跟你說一些精彩絕倫的故事,像是三歲的時候我就曾經把引擎、機器、電視拆解開來之類的,可惜的是,那些事情在我身上都不曾發生。此外,我也不認為艾莉森‧雷諾德(Allison Leonard)小時候有一直拆東西,她是一位工程師,也是「機械計畫」(Machines Project)的發起人,在這個計畫當中,他們將超八攝影機(Super 8 video camera)、Xbox搖桿等各種各樣的東西一步步拆解開來,附上照片、公布在網路上。她說,之所以會發起「機械計畫」計畫,正是因為她小時候不喜歡把東西拆解開來,「老實說,之所以會發起這個專題,正是因為我小時候不喜歡這麼做。我總是覺得我很晚才踏入理工的大門,大概二十幾歲之後才真的入行。」那麼,她小時候都在做什麼呢?就在她們家的三畝地上跑來跑去,她童年的好奇心都在原野上滿足了,那塊土地上充滿回憶。
我曾經問過琳賽‧戴蒙德(Lindsay Diamond,SparkFun Electronics公司教育部門負責人)博士(見圖2-1)關於好奇心的問題,她不假思索地就同意,認為好奇心是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驅力。 說到這裡,我的腦海中浮現的是烤麵包機、錄影機之類的機器被拆解開來的樣子。不過,她跟我說,她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長大,那裡「蜥蜴的數量多到無法想像,小時候,我甚至會把蜥蜴的屍體撿起來,看看屍體裡頭長什麼樣子」。對琳賽來說,把「生物」拆解開似乎非常有趣,她喜歡探索各類植物和動物的構造。如今,琳賽已經成為開源教育(open source education)界執牛耳的人物,在電子零件的相關領域幾乎無人能出其右。其實拆解蜥蜴或手電筒沒什麼不同,重點是,琳賽和他的同事們都希望能讓孩子們跟著自己的好奇心來探索這個世界。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