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獨特的城市,孕育獨特的作家和作品;金庸在香港寫小說,我們也就不能忽視這個城市的社會和歷史背景,對他有何影響。
金庸生於內地,移居香港,他在小說中展現了什麼樣的中國文化,並隱藏了對中國和港英殖民統治,以至香港人身分的複雜態度?
本書收錄的文章,跳出刀光劍影的緊湊情節,嘗試發掘小說中隱含的社會課題,包括身分認同、民族大義、兩性關係、父權主義崩潰等等。
現時,金庸小說已經有英、日等外語譯本,多次被搬上銀幕,甚至產生了動畫、漫畫、電腦及網上遊戲等次文化改編,名揚四海,從多角度走向世界。
作者簡介
目次
編者前言
綜論宏觀
羅孚:話說金庸
佟碩之(梁羽生):金庸梁羽生合論
劉紹銘:平心靜氣讀金庸
楊興安:論金著秉承傳統小說的香火
梁燕城:從哲學角度解析金庸作品的思想結構
陳岸峰:金庸武俠小說中的「魏晉風度」
名著分析
倪匡:逐部說
田曉菲:從民族主義到國家主義:《鹿鼎記》,香港文化,中國的(後)現代性
沈雙:評閔福德的《鹿鼎記》英譯本
柳存仁:金庸小說的視野:《天龍八部》
潘國森:釋「陳世驤先生書函」
溫瑞安:「笑傲」談――評析金庸小說《笑傲江湖》
危令敦:楊過和他的問題――論金庸的《神雕俠侶》
文化視野
韓倚松John Christopher Hamm(宋偉杰譯):金庸早期小說與五十年代的香港
馬國明:金庸與金融
林凌瀚:文化工業與文化認同:論金庸武俠小說呈視的殖民處境
史書美:性別與種族座標上的華俠省思:金庸、徐克、香港
蒲鋒:從林歡到金庸──查良鏞由電影劇本到小說的寫作軌跡
鄭政恆: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金庸小說與香港電影
吳偉明:金庸武俠小說與日本流行文化的互動書摘/試閱
編者前言
鄭政恆
這本金庸小說研究文集,將已故作家羅孚寫於1997年前後的文章〈話說金庸〉置於卷首,不單因為羅孚是當年的約稿人,而且他的一句話,恰恰點出了這本書的編輯方向──
如果沒有香港,沒有金庸。
金梁並稱,本書收錄了另一香港武俠小說名家梁羽生的長文〈金庸梁羽生合論〉,當年他化名佟碩之為1966年創刊的《海光文藝》打響招牌,這篇文章早已成為半個世紀以來新派武俠小說研究的重要文獻。
八、九十年代是金庸小說研究的興盛期,在遠景出版社負責人沈登恩的主催下,倪匡寫了他的首部金庸小說評介著作《我看金庸小說》,往後數年間接連推出《再看金庸小說》、《三看金庸小說》、《四看金庸小說》和跟陳沛然合著的《五看金庸小說》,其中《我看金庸小說》為十四部小說排位,逐一點評,提出不少可供發掘的話題與角度。
除了倪匡,溫瑞安是另一善寫而且善評的好手,他以個別著作為討論重心,貼近文本分析,在八十年代中先後推出了《談笑傲江湖》、《析雪山飛狐與鴛鴦刀》、《天龍八部欣賞擧隅》。本書收錄溫瑞安《談笑傲江湖》的緒論的第一部分,從中可見兩代武俠小說名家的視野。
同一時期,傳媒人薛興國出版《通宵達旦讀金庸》,香港作家楊興安寫了《漫談金庸筆下世界》,其後楊興安還出版了《金庸小說十談》和《金庸小說與文學》。楊興安的文章〈論金著秉承傳統小說的香火〉,原刊於《作家雙月刊》第二期,比較分析唐代豪俠小說與金庸小說,以見金庸小說如何展現中國傳統生活文化的氣息。
然而以出版數量而論,香港作家潘國森可謂名列前茅,自《話說金庸》開始,接連推出了《總論金庸》、《雜論金庸》、《武論金庸》、《解析金庸小說》、《解析笑傲江湖》、《解析射鵰英雄傳》等專著,本書收錄〈釋「陳世驤先生書函」〉為《總論金庸》第一章,潘國森透過闡發陳世驤致金庸的兩封信,全面疏解了內容博大精深的《天龍八部》。
八、九十年代,香港的明窗出版社推出多部金庸小說研究著作,例如有吳靄儀的《金庸小說的男子》、《金庸小說的女子》、《金庸小說看人生》、《金庸小說的情》和項莊(董千里)的《金庸小說評彈》等等。踏入二十一世紀,香港的匯智出版社推出了陳鎮輝的《武俠小說逍遙談》、《金庸小說版本追昔》和鄺健行的《金梁武俠小說長短談》,都值得注意。
九十年代的金庸小說評析,不少是從文化研究的角度切入,例如霍驚覺的《金學大沉澱》分析「金庸現象」,焦點已不在作品本身。香港資深文化人馬國明的〈金庸的武俠小說與香港〉,收錄於梁秉鈞編輯的《香港的流行文化》一書,徵引者不少。本書收錄的三萬字長文〈金庸與金融〉,原見於《路邊政治經濟學》,討論更為全面,也發掘金庸小說隱含的不少社會課題和政治信息,包括身份認同、民族大義、兩性關係、父權主義崩潰等等。
林凌瀚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東亞語言及文化系助理教授,他的〈文化工業與文化認同:論金庸武俠小說呈現的殖民處境〉,原刊陳清僑主編的《文化想像與意識形態:當代香港文化政治論評》,論文聚焦於《鹿鼎記》和同一時期(即1969至1972年之間)的香港殖民處境,分析出小說對中國和港英殖民統治的複雜態度,以至香港人身份的問題。
哈佛大學東亞系教授田曉菲的〈從民族主義到國家主義:《鹿鼎記》,香港文化,中國的(後)現代性〉,也是從文化社會角度研探《鹿鼎記》,這篇論文與〈「瓶中之舟」︰金庸筆下的想像中國〉俱見於田曉菲的《留白:寫在《秋水堂論金瓶梅》之後》一書,這裡只能選錄〈從民族主義到國家主義〉,因文章與全書主調恰恰匹配。作者從《鹿鼎記》的後設書寫出發,進入小說中反對民族主義,到支持國家主義的意識形態轉移,以至最後分析九十年代改編金庸小說的香港電影,探索香港電影人如何抱著後現代態度,在幽默中顛覆和嘲諷,超越意識形態的限制。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教授史書美的〈性別與種族座標上的華俠省思:金庸、徐克、香港〉,從金庸的《笑傲江湖》和徐克的三部相關電影,發掘移民者、流放者及海外華人的角度視點,考察邊緣的華俠文化想像。
華盛頓大學亞洲語言文學系副教授韓倚松(John Christopher Hamm)著有專著Paper swordsmen : Jin Yong and the modern Chinese martial arts novel,他的論文〈金庸早期小說與五十年代的香港〉主要探討《碧血劍》,韓倚松不單看到這部較受忽略的金庸作品的政治意味,而且了解1949年之後香港通俗文學的面貌,對武俠小說和借殼小說加以並觀比較。
除了社會文化角度,文學角度當然不可缺少,嶺南大學榮休講座教授劉紹銘的〈平心靜氣讀金庸〉討論金庸小說的故事情節、人物發展和意念世界,十分全面。
中文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危令敦的〈楊過和他的問題──論金庸的《神雕俠侶》〉從道德(德)與武功(體)兩方面看是楊過的改變和成長,細緻分析楊過如何與父權文化周旋。
著作不少的香港學者陳岸峰,不單出版了《醍醐灌頂: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思想世界》一書,對魏晉文學和《世說新語》也有深入研究,本書收錄的〈金庸武俠小說中的「魏晉風度」〉,可見作者如何將古典世界和金庸武俠小說的思想世界,進行視野的融合。
已故的澳洲華裔學者柳存仁教授,發表過數篇研探金庸小說的出色論文,包括〈《脫卜赤顏》、全真教和《射鵰英雄傳》〉、〈金庸小說的視野:《天龍八部》〉、〈金庸小說裡的摩尼教〉,都十分精彩,令人眼界大開,本書轉載《2000北京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中論《天龍八部》一文,可見作者豐富的學養。
除了文學和社會文化角度,哲學角度也屬必要,文化更新研究中心院長梁燕城的〈從哲學角度解析金庸作品的思想結構〉,就深入剖析金庸小說中的佛道哲理內涵、歷史悲情與英雄典型結構。
金庸除了是作家和報人,也是編劇,影評人蒲鋒在〈從林歡到金庸──查良鏞由電影劇本到小說的寫作軌跡〉一文,發掘金庸在五十年代的編劇作品《絕代佳人》、《蘭花花》和《三戀》,找尋編劇林歡與作家金庸一以貫之的作者命題,而另一位影評人鄭政恆就在〈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金庸小說與香港電影〉中回顧金庸小說改編電影,以許鞍華的電影《書劍恩仇錄》和《香香公主》為重心。
金庸的武俠小說家名聲,不單局限於華人社區,而且名揚四海。至目前為止,《書劍恩仇錄》、《雪山飛狐》和《鹿鼎記》都有英譯本,其中閔福德(John Minford)翻譯的《鹿鼎記》(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最受人重視,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比較文學系副教授沈雙的〈評閔福德的《鹿鼎記》英譯本〉,對翻譯的策略和限制,以至反諷、通俗和寓言的關注,有獨到見解。
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系主任吳偉明的〈金庸武俠小說與日本流行文化的互動〉,顧名思義,焦點除了是金庸小說的日文譯本和學界研討之外,也討論與小說相關的動畫、漫畫、電腦及網上遊戲。
本書的編輯過程中,參考了《武俠小說論卷》、《金庸小說國際學術硏討會論文集》、《金庸小說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國際學術硏討會論文集》、《2000北京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金庸與漢語新文學》等多部論文集和金庸小說研究專書,當然也搜羅了不少單篇論文、文集、雜誌及網絡文章,但願這本書能夠為金庸小說研究,寫下重要一章,這當然是書中作者的集體功勞。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