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閱讀的力量(增訂版):改變生命的旅程
滿額折

閱讀的力量(增訂版):改變生命的旅程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034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十二種閱讀樣貌,淘選出上百本經典
匯聚成磅礡的智慧之泉

李家同(清華大學教授)
陶傳正(奇哥董事長)
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蘇國垚(高雄餐旅大學助理教授)
陳怡蓁(趨勢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林天來(天下文化總經理)
郭國榮(喬大地產董事長)
沈方正(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
劉軒(DJ及作家)
幸佳慧(兒童文學作家)
陳安儀(親子教養作家)
王政忠(翻轉教師)

十二位橫跨公益、教育、藝文、出版、服務各界的菁英,
透過閱讀,他們或突破艱困的環境,或創造出新的機會,
本書集結了他們的體會,和影響自己深遠的著作,
也許你會在其中發現閱讀的力量,開啟生命轉變的旅程。

作者簡介

吳錦勳/著
台大哲學碩士,現職為天下文化主筆。曾獲亞洲出版業協會(SOPA)「卓越專題特寫獎」、吳舜文新聞獎之「深度報導獎」、第三十七屆金鼎獎。對生命有無止境的追求欲念,相信人超越的可能。
李康莉/著
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英美文學所畢業、北卡羅萊納州州立大學企管所畢業。曾任《網路與書》編輯、《La Vie》主編、《30》主編。曾出版詩集《瑪格莉回憶錄》。目前從事採訪、翻譯、與寫作。作品持續累積中。
李桂芬/著
現任職於遠見天下文化。
李俊明/著
政大新聞系畢業,曾任《遠見》雜誌、《Career職場情報誌》雜誌資深記者以及《世界地理》、《雅砌》、《家的生活誌—CASA+》、《2535》、《好房》雜誌總編輯。2003年文建會「文化創意產業人才赴英國研習」計畫獲獎人,現為自由作家。著有《職人精神再發現》、《高雄學》、《我不在家,就在去博物館的路上》、《英倫創意動力——12位時尚大師崛起的故事》、《瑞士建築異境》、《愛的先行者:翻轉50萬個生命的家扶》等。
林宜諄/著
政大新聞系畢業,英國史特靈大學出版研究碩士。曾先後擔任多家財經媒體記者及出版社主編多年,現為專職文字工作者。著有《企業社會責任入門手冊》、《走進稻香的世界》、合著有《閱讀的力量》、《我們都是大同寶寶II》等。喜愛文字工作,學習友善農耕,期待進入「半農半X」的耕讀生活。
彭蕙仙/著
一個基督徒,一個母親,一個喜歡遊山玩水的人。
謝其濬/著
政大新聞系畢業,英國蘇格蘭史特靈大學出版碩士,曼徹斯特都會大學視覺傳播碩士,現從事文字相關工作。

目次

序 人生的旅程:從「愛書如命」到「終身學習」──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 創辦人)

 發現謙卑的力量 信仰者/李家同(國立清華大學孫運璿榮譽講座教授)
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務實者/陶傳正(奇哥董事長)
 向真實人生取經 薪傳者/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 贏得滿堂彩的知識庫 傳遞者/蘇國垚(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旅館管理系專任助理教授)
 悠遊理性與感性之間 連結者/陳怡蓁(趨勢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兼執行長)
 在閱讀的路上看見光 分享者/林天來(天下文化總經理)
 改變人生的閱讀 行動者/郭國榮(喬大地產董事長)
 尋找自己的人生解答 思索者/沈方正(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 )
 自我獨立的探索之旅 追尋者/劉軒(DJ、作家)
 為兒童閱讀四處「放火」 燎原者/幸佳慧(兒童文學作家)
 把喜歡的作者當老師 沉吟者/陳安儀(親子教養作家)
 衝破人生的逆流 翻轉者/王政忠(南投爽文國中教務主任)

後記:感受閱讀的幸福/廖惟亭 財團法人喬大文化基金會執行長
附錄:種下閱讀的幸福種子—— 喬大文化基金會十年深耕之路

書摘/試閱

【序】人生的旅程:從「愛書如命」到「終身學習」 / 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多年前,當一週上班時間減成五天時,大家關心的似乎都集中在如何「休閒」。令人驚訝的是,討論中的「休閒」,幾乎都指自己或與家人一起外出:爬山、釣魚、駕車、去餐廳、看電影、逛百貨公司……。這種情形,到了現在更是普遍。
這些當然是小康社會中的一些休閒方式,我很高興看到。但是,我要提醒年輕人,尤其正在開創事業的朋友:如果能把學習也看成一種休閒,或者寓休閒於學習之中,自己會一生受用不盡。
我生長在抗日戰亂中的大陸、十三歲來到仍然貧窮落後的台灣,二十三歲踏上富裕開放的美國。即使在戰亂中,雙親使子女們的讀書從未中斷;其後我自己更是一生投身於教育。
我清晰記得高中在台北商職讀書,學校圖書館是我最常去的地方。也常去衡陽路的書店,分幾天站著看完一本好書,這是我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三年。一九五九年,獲得助教獎學金前往美國,成為一生學習的轉捩點。
在美國,當我看見西方社會是如何整體的重視終身閱讀,自己閱讀、家庭閱讀、社區閱讀,國會議員也閱讀,媒體人也閱讀,有錢人也閱讀,當二個孩子高中畢業時,美國友人送的禮物不是字典,就是書。
美國社會的普遍讀書,立刻加深了自覺:只有認真讀書,也要大量閱讀非專業的書,才能把自己提升為具有競爭力,增加自己的公民素養;也唯有這樣,才會不落伍,也才能貢獻社會。
後來投入文化出版,提倡書香社會,從讀書人、教書人、選書人,到出版人。閱讀與學習,變成了我終身推動的志業。
面對當今滑手機時代,出現了資訊超載帶來的雜亂,許多人失去了注意力的焦距,把有限的時間誤用。當我們不可能讀遍一個領域相關的書,就只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一流的書上。
什麼是一流書?一流書應該有下面的特色:
1. 傳播現代知識
2. 具有創意並激發創意
3. 故事感人且具啟發性
4. 有實用價值
5. 提倡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6. 記錄人類的傑出成就
7. 探索人類的心靈世界
8. 提倡人間的長情與大愛
在這不確定的年代中,只有一項是確定的:那就是從學習中增進知識的重要。誰擁有最新的知識,誰就能擁有未來。
要不斷吸收新知,就必須做一個終身學習者。因此,我要提醒所有讀者:人生的終點不是死亡,而是終身學習的中斷;人生的起點,不是誕生,而是要從「愛書如命」的那一刻算起。
這樣的人生旅程一定充滿希望。


【內文試閱】衝破人生的逆流 / 翻轉者 王政忠(南投爽文國中教務主任)
家庭的變動不安,加上大量的閱讀,造就王政忠早熟的個性。
考上台南一中後,父親為了躲債,全家人「跑路」到南投棲身,只有他待在台南念書。每逢假日,大部分住校的同學都回家了,王政忠為了節省車錢,選擇留下來。不過,獨處在空蕩蕩的宿舍中,他卻依然氣定神閒。
「一個十五、 六歲的孩子,隻身離開家人求學,既不感到孤獨,對人生也沒有太多怨懟,那是因為,透過閱讀,我獲得一種厚實的平靜,」王政忠娓娓描述。
因為在學校的圖書館打工,負責新書上架,王政忠有更多時間和機會親近書本,過去習於閱讀大量文字的他,此時卻開始熱中於讀現代詩,從余光中、洛夫、羅青、羅門,到瘂弦、紀弦等人的作品,他都有涉獵。
「詩,是文字的精練,」王政忠指出,詩看似短短幾句,其實經過詩人解構大量累積的素材,再進行重組,才能成就其雋永,這種將厚實化為精巧的文字技藝,讓王政忠深感共鳴,因此讀詩之外,他也寫詩。
王政忠坦言,寫詩時,他可以把很多私密的情緒,藏進字裡行間,外人不易察覺,對他來說,是一種十分「安全」的創作。
苦讀卻落榜
高中時期,他也因為文筆好,獲得國文老師的喜愛。最後一次模擬考時,王政忠甚至自行將原有的題目,改為向老師致意,照樣拿到最高分。
因為家裡的經濟狀況,準備大學聯考時,王政忠以師範大學的公費生為目標,考前三個月,他和好友約定進行魔鬼訓練營式的苦讀,不碰床與枕頭,累了就合併椅子睡兩小時。
本以為可以順利考取,然而命運之神卻跟他開了個殘酷的玩笑:他因為畫錯答案卡而落榜。
準備重考的前半年,為了籌補習費,他到手工皮包廠上班。回憶那段日子,王政忠總是會聯想到蘇東坡遭貶謫到黃州的際遇,每天過得渾渾噩噩,跟書本完全遠離,讓他覺得內心快要乾涸。雪上加霜的是,父親竟拿走、花光了他的工作所得。
忍無可忍之下,王政忠和父親發生嚴重衝突,他決心離家出走。
慶幸的是,高中地理老師挺身而出,資助他在高雄準備重考。當時他棲身之處,是一、二樓之間的夾層,空間又窄又小,但是因為身邊堆滿了書,王政忠再度覺得內心變得充實,而他也如願考上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
向蘇東坡學習超越逆境
進入大學,是王政忠人生中一個新的開始。
為了幫家裡還債,他拚命當家教賺錢,然而大學生活並沒有因此虛度,課業之外,他既寫詩,也打球,日子可以說是多采多姿。
大學之前,他雖愛讀書,倒沒有特別喜歡的作家,大學時期開始,則比較明顯偏好蘇東坡,以及余秋雨、龍應台。
王政忠對蘇東坡情有獨鍾,不只是他的作品,也包括他的生命史。「我最欣賞蘇東坡的是,即使他一生波折不斷,卻能夠從這些波折超脫出來,找到自己看待人生的角度,」他透露:「我覺得蘇東坡很酷,也期許自己能像他一樣超脫。」
至於余秋雨、龍應台,王政忠則是單純喜愛他們那種厚實的、帶有歷史感的文體,像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龍應台的《野火集》、《目送》、《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他讀了一遍又一遍。
有著書生氣質的他,原本對未來的想像,是在大學裡任教,跟學生們聊文學、聊閱讀,卻沒想到自己後來會走上一條截然不同的教學之路。
從高師大畢業後,王政忠分發到爽文國中實習一年,報到首日就受到「震撼教育」,上課時間到了,學生不進教室,而是三五成群,在牆角、門邊、樹下聊天,他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這哪是學校,根本就是動物園!」
爽文國中所在的中寮鄉,是台灣最貧窮的平地鄉之一,王政忠從前在報章雜誌上才看得到的「偏鄉」兩字,此刻變得無比真實。除了缺乏硬體之外,更令人擔憂的是,這裡的師生對未來完全沒有憧憬。實習結束後,王政忠便前往金門服役,離開前夕,他告訴自己:「我再也不要回到這天殺的鳥地方、鳥學校了。」
九二一震災改寫人生
一九九九年,就在他退伍前夕,九二一地震撼動全台,中寮鄉近乎全毀,王政忠返回學校探視,眼見滿目瘡痍的景象,心情十分沉痛。此時,兩位學生跑出來,抱著他痛哭,無助地問他:「老師,你會不會回來?」
因為這句話,王政忠選擇留下來,再也沒有離開過。只是,從決定留下那一刻,漫長的抗戰才要開始。
王政忠坦言,一開始,他只想到做多少算多少,至於可以做到哪個地步,根本沒把握,「外面的世界發生什麼事,我也不知道,就是埋頭一直做。」
當時爽文國中全校只剩下八十三位學生,半數學生基測成績在PR值二十五以下,缺乏學習動機是主要原因。於是他建立「學習護照」制,學生可以透過語文抽背、上課表現、測驗結果,蒐集點數加分,兌換獎品,「這種條件交換的方式聽起來或許有點行為主義,卻是改變學生的起點。」
為了讓孩子喜歡上學、願意留在學校,他陸續開辦美術、陶藝、國樂等藝文課程。偏鄉教育資源奇缺,分不到任何術科老師,於是王政忠自掏腰包先去學習,再回來教學生,如果實在力有未逮,就想辦法委請地方藝文社團的老師來學校授課。
當能影響學生的老師
過往爽文國中的畢業生,如果要繼續升學,十之八九都是進私立高中、高職,然而在王政忠的一手推動下,第一批完整經歷所有學習策略的學生(包括語文抽背、英文檢定、學習護照、藝文教學),在畢業那年,有六成考取公立高中、職。
大約二○○八年之後,爽文國中已從當年的震災中順利站起來,王政忠卻發現學生的閱讀理解力逐漸下滑,他認為,這跟他們缺乏閱讀習慣有關。
「問學生有沒有看過《三國演義》、《水滸傳》,舉手的人愈來愈少,看過電視偶像劇《終極三國》的人,倒是不少,」王政忠苦笑道,雖然學生很努力,但是閱讀理解能力不佳,使得他上國文課時,只能逐字逐句解說課文,連自己都感到教得很痛苦,不能再繼續這樣下去。
也在那個時間點,王政忠重新省思「當老師」這件事。「為人師表,有不同的境界,」他指出,有人單純將教書視為一份工作,也有人覺得把書教好就夠了,但是他對自己的期待,並不僅止於當教書的人,還要當一個能影響學生的人。
摘自《閱讀的力量(增訂版):改變生命的旅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