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俗吏?強人?
創建新軍、改革政制、拉攏列強、重立帝制。
賣國求利?民族罪人?
左右近代中國的亂世權臣,你應該知道的袁世凱!
「非世間評價之奸雄,僅是墮落的俗吏。」——近代日本思想家 | 北一輝
「袁世凱這號人物,似乎總是在歷史的轉換時期參與其中,不論是日清開戰時也好、戊戌政變時也罷。這一切都非他主導,但他卻總是站在關鍵的位置。」
——岡本隆司 | 本書作者
在近代中國政治人物中,袁世凱不僅被日本人形容為「梟雄」、「權謀者」,愛好權力、無節操,更被中國人將其與獨裁、賣國等污名畫上等號。然而,如果我們將其一生還原至當時的脈絡之中,就會發現袁世凱的每一個政治決定,不僅都有其身處的特殊立場與時代背景,也均左右了近代中國的未來。
在清末「督撫重權」的時代脈絡中,袁世凱是位務實的官僚。不論是處理「朝鮮問題」、「義和拳亂」,還是實施「北洋新政」,袁世凱都能興利除弊,抑或捍衛中國主權。他也是位積極的軍事改革者。自前往天津小站組建軍隊以來,袁世凱凡事效法西方,進而打造出近代中國最強大的「新軍」。
憑藉優秀的政治力和軍事力,袁世凱逐步成為第一強人,所以當日清戰爭、戊戌政變、民國建立等重大事件發生時,他總是握有最為關鍵的那一票,並做出左右結局的重大決斷。
然而,袁世凱的現實主義與官僚心態,也讓他在「朝鮮問題」上,高壓統治朝鮮,強硬對抗日本,引發甲午戰爭;密告慈禧,瓦解「維新」勢力,背負永世罵名;於辛亥革命後成為南北共主,但因拉攏列強、大借外債,甚至重立帝制,無視時代潮流的變動,最後黯然下台。
這就是袁世凱,務實、現實且事事算計,既非「民族罪人」,也非「賣國求利」,既是軍事強人,也是政治俗吏,心心念念都是中國的富強與統一。
於《袁世凱》一書中,學者岡本隆司不為傳統的史觀、評價所束縛,而以客觀角度,深刻解讀袁世凱的真實面貌及其時代意義,同時也將其一生作為一面鏡子,映照出直至今日的中國樣貌。
作者簡介
岡本隆司
日本京都府立大學文學部副教授。專研中國近代史、東亞國際關係史。著有《近代中國與海關》、《在屬國與自主之間——近代清韓關係與東亞之命運》、《馬建忠的中國近代》、《近代日清韓關係史——交鄰與屬國.自主與獨立》、《中國「反日」的源流》、《李鴻章——東亞的近代》、《近代中國史》等。
譯者
李雨青
臺灣大學學士、首都大學東京碩士,曾旅居日本八年,深刻瞭解日本及「東京」文化。目前從事出版、翻譯、內容力有限公司特約譯者等工作。
序
前言——袁世凱與日本人
《二十一條要求》
一九一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塞爾維亞的一位青年在塞拉耶佛射殺了奧匈帝國的王位繼承者夫婦。誰也沒有想到,此一事件將導致前所未有的悽慘戰爭。就這樣,第一次世界大戰以意想不到的形式點燃了戰火,又留下了出乎意料的後果。
雖已是百年之前,但當時的世界卻已進入全球化時代,大戰不再只是歐洲的問題。日本政府的元老將此一大戰稱為大正的「天佑」,大隈重信內閣也以此為契機,鞏固了日本的海外權益,開始走向擴張之路。首先,日本以英日同盟為藉口,出兵德國「租借」的青島、山東省膠州灣等地。此時正值八月二十三日,大戰顯然同時深刻地影響了東亞情勢。
當時,由袁世凱擔任大總統的中華民國之中國政府,擔憂將單方面承擔所有後果,於是立即宣布自己的中立立場,然而此一時期,列強們忙著在歐洲戰場上廝殺,並沒有多餘的時間顧及東亞,實際上在中國也並未有太多與大戰相關的醒目活動,唯一展開大舉行動的,主要還是日本。
從敵國德國手中將土地返還於中國,日本以此名目出兵山東、佔領青島,而袁世凱也順水推舟,於一九一四年年末,要求日本退兵並將佔領地歸還中國。當然,日本並不同意。不只不同意,日本更在隔年(一九一五年)一月十八日,提出了與中國權益相關的要求,也就是所謂的《二十一條要求》。
其中主要包括,第一,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省的權益;第二,擴大日本在東三省南部、內蒙東部的權益;第三,不租借、不割讓沿海地域予他國;第四,由日本人擔任北京政府的政治、財政、軍事顧問,警察的大半亦由日本人就任等。
每一條內容都各懷鬼胎。外相加藤高明最重視的是延長旅順、大連的租借,山東對他來說只是為達到目的之「交易工具」。至於第四項的顧問,加藤也承認要求的內容太過廣泛籠統,主要是考量到日本國內的狀況才提出的要求。其中,特別是與顧問相關的第五號項目,更是瞞著列強私下進行交涉。
日本針對《二十一條要求》做出的相關行動,都顯得相當拙劣,而與此對峙的袁世凱政權,則可說是相當巧妙高明。首先,他將日本提出的條件內容透露給各國媒體,引發國內外對日本的反感,最後形成了遠遠出乎加藤預想狀況之外的外交情勢。
日中關係
大總統袁世凱更是率先親自指揮了交涉過程。當時的中國可說是內憂外患不斷,西藏、蒙古在英俄的支援下開始積極走向獨立,國會、各省對政府也是諸多反彈,在治安惡化、財政困乏,極其艱困的政治情勢中,大敵們又不斷逼近。《二十一條要求》的內容,每一項都與中國的利益相違,袁世凱對於日本的恐懼與憎惡不斷加深,也是不難想像。
武力佔上風的日本施加的各種壓力,他都奮力抵抗到最後一刻,其間英美的反彈也逐漸增強,中國國內也出現拒買日貨的現象,反日浪潮一口氣飆升。在此紛擾之中,雙方的交涉一直持續到五月,就在即將看到和解的曙光時,日本再度失策。五月七日,日本對中國政府提出了最後通諜,要求中國在五月九日前接受要求。
這樣的強硬做法,在過往的對中外交上,一半可說已是慣例,不只日本,其他列強也多採取這樣的做法,而中國政府為了迴避責任,最後總是不得已地答應要求,因此也總能獲得一定成果,這也是列強始終採取此做法的原因之一。
至於要求內容,到此階段已經刪去了成為懸案的第五號項目等,對中國做出了讓步,然而兩國政府卻依舊按照往例的做法進行交涉,不知是不是該說過於墨守成規了。無論如何,最後付出的代價著實不小。
以武力高壓脅迫的日本,以及不得已只能屈服的軟弱袁世凱政權,這樣的構圖引發了中國民間的反感,各地展開了猛烈的排日運動。袁世凱為了不讓自己成為攻擊的目標,聲稱是為了避免與日本開戰,才不得已接受這些要求,將五月七日、九日定為「國恥日」,同時為了雪「恥」,呼籲各方「臥薪嘗膽」,開始積極治理,實行強力統治,企圖讓國內走向安定。計劃登基為皇帝,應該也是為達成此目的之一環。
袁世凱的這些舉動,看在日本人的眼裡只能說是懷恨在心。當時的日本人在看盡了歐洲列強的種種作為後,對於國際的常識已經扭曲,與之相比,他們並不認為《二十一條要求》是過分的要求。然而中國卻已經處於與前代不同的風潮之中。日本官民卻依然對於中國政府執著抵抗感到相當不耐,並認為各地不斷展開的排日運動,都是受到了袁世凱政權的指使。自此,日中關係逐漸走向僵局。
本書之目的
當年五十七歲的袁世凱,並非第一次與日本進行交涉。反而該說,只要遇到重要的局面,總是由他站在最前線面對日本。一八八四年的甲申政變、一八九四年的甲午戰爭、一九〇四年的日俄戰爭,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這三十年來,盡是讓中國陷入困境的事件,對袁世凱來說,也絕非樂事。
然而,當事人之一的日本人,對中國心境的轉折倒是相當遲鈍,甚至不知道袁世凱這號人物。一般日本人一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袁世凱就任民國的大總統時,才終於認識了袁世凱。袁世凱背叛君主、無節操的權謀術數等形象也絕非日本人所喜好,再經過這次交涉,更是成為日本人心中無信無義的俗氣政客了。
其實中日雙方,應該是半斤八兩。但不只在當時,即便到了現在,日本人所描繪的袁世凱人物像,也依然走不出此一框架。被形容為「梟雄」、「權謀者」,愛好權力、無節操,與清代的政治家相比則顯得不學無術、反日,也成為批判舊中國的最好案例。
此外,對於袁世凱的惡評,不僅在日本人之間,在中國也是一樣,總是劃一地將他描繪成代表舊有體制的政治家,同時也與反革命、媚外劃上等號,也恰恰符合了「愛國主義」、「反帝國主義」或是「半殖民半封建」等意識型態者的期待。贊同此歷史觀的日本人著作,也不在少數。
去除掉這些清一色的惡評,袁世凱幾乎沒有留下其他痕跡。為什麼這樣的人物可以拓展勢力、成為最高權力者,甚至成為皇帝?世間的評價全指向其個人特性,結果沒有人能回答這麼一個單純的問題,沒有人想要正面去瞭解那一個時代。
近年,藉由專門的研究精細地闡明了當時的各種史實,對於袁世凱的重新評價也有所進展。那些清一色惡評的人物描寫,已經是過去式了。那麼,袁世凱嶄新的肖像又是何種模樣?卻又叫人難以回答。
他所身處的時代,如今已撥雲見日,然而袁世凱本身,卻沒有因此跟著清楚浮現。對於他的描述,依然是以過往的惡評為基準,只是將「陰險的權力者」換成「心思細密的政治家」,其實沒有太大的意義。
好不容易當時的時代樣貌已逐漸明朗,我們應當立足於此一基準上,不為既有的褒貶、評價束縛,去解讀袁世凱的生涯及其意義,這也正是本書之目的。同時,依循當時的事蹟,描繪出直至今日的中國樣貌,也是本書的目標。
具體而言,本書的重點並非放在既往多偏重的辛亥革命及其後的種種,而是放在鮮少受到矚目的辛亥革命之前的時期。也正是這樣的做法,才能讓辛亥之後所代表的意義,更加鮮明地浮現。
目次
目次
前言_袁世凱與日本人
第一章_朝鮮
一 啟程
二 波瀾
三 首爾
四 挫折
第二章_崛起
一 新軍
二 變法
三 政變
第三章_北洋
一 義和團事變
二 總督
三 「新政」
第四章_革命
一 新時代
二 失勢
三 混亂
四 辛亥
第五章_皇帝
一「Strong Man」
二 相剋
三 洪憲
結語_袁世凱及其身處的時代
後記
參考文獻
袁世凱年表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