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從需求到供給側改革:帶你讀懂經濟新常態》是一本通過微觀經濟事件全面解析供給側改革的經濟管理類圖書。2016年“”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5次提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側”成為2016年“”上經濟領域高頻的詞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一段時間內我國經濟領域的新常態。
《從需求到供給側改革:帶你讀懂經濟新常態》從一個個具體的微觀經濟事件入手,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來闡釋這些具體的經濟事件,使得“供給側”更接近于平常老百姓的生活,也更容易理解“供給側”改革的實質。
《從需求到供給側改革:帶你讀懂經濟新常態》從一個個具體的微觀經濟事件入手,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來闡釋這些具體的經濟事件,使得“供給側”更接近于平常老百姓的生活,也更容易理解“供給側”改革的實質。
作者簡介
盤和林,國內知名青年經濟學者,財經評論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原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應用經濟學博士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管理學博士。著有《哈佛EMBA決策系列》《職商》等10余種圖書,其中《企業服務創新及其績效研究》《地方旅游產業發展研究——以廣西崇左市為例》學術專著2本。《誓言無聲——廣東省醫務人員抗擊非典實錄》一書獲得國家博物館收藏。在中央、省市級媒體發表各類評論文章數百篇,其中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法制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報刊發表學術論文、評論文章80余篇次。
目次
PART 1 激勵——稀缺性世界的權衡取舍
1.異地養老需遵循“特殊平均主義”
2.“感動世界的植樹老人”揭示產權之美
3.以懲罰性賠償突破知識產權保護瓶頸
4.保持“APEC藍”環保產業需給力
5.補貼農民進城購房需防“引誘移民”
6.讓“市場之手”保護野生動物
PART 2 供給與需求——《多收了三五斗》背后的“鬼魅身影”
1.破去產能怪圈需強化“市場出清”
2.政府擔保基金需市場激勵
3.用市場手段讓企業成為創新主體
4.產業轉移要堅持市場主導
5.環保既靠法治又靠市場
6.鼓勵社會資本激活文創產品開發利用
PART 3 價格——“看不見的手”中的指揮棒
1.優化價格的資源配置信號燈作用
2.炫耀性消費產品只能要高價
3.規范經濟秩序需遵循“價格”力量
4.明星“天價片酬”究竟該不該管?
5.以利潤率提升民間投資的“溫度”
6.蔬菜價格上漲慎用“價格管制”
PART 4 外部性問題——市場為何出現無效率
1.彌補文藝創作中的“市場失靈”
2.分級診療需防“價格失靈”
3.“高稅控煙”需防價格失靈
4.文藝片“市場失靈”別靠“跪求”來糾正
5.警惕產業轉型升級中的“地方政府失靈”
6.市場博弈如何走出“囚徒困境”?
PART 5 減稅、PPP模式——“供給側”經濟增長之源泉
1.警惕地稅清繳風暴“落井下石”
2.消費稅改革不只是“收錢”的事
3.品消費外流需減稅打假
4.減稅降費并不是一樁賠錢的買賣
5.美國“含稅油價”真的比中國高嗎?
6.社保費率應定向對實體經濟減負
7.PPP基金需強化效率效益原則
8.PPP產品定價須保護公共利益
9.PPP熱須防公共產品供給過度
10.發揮好財政政策穩增長的作用
11.“積極財政政策”該如何“積極”?
12.以“包容性稅收”拓展降稅空間
13.跨國企業“稅收遵從”需強化外部約束力
PART 6 公共政策的供給方式——“供給側改革”的實質
1.公共政策須防偏離公共利益
2.公共政策制定須有“預見性”
3.搜索公司整改還需法律治本
4.“天價罰款”違背“比例原則”
5.高鐵自主定價仍需“政府規制”
6.行政處罰不宜“附加執行”
7.獐子島自罰難以關閉“扇貝門”
8.遭公眾“吊打”,百度冤枉嗎?
9.公共財政支出需遵循“公平原則”
10.萬科股權之爭,獨立董事“獨立性”是看點
11.以考核指標計分革除一票否決制弊病
PART 7 民生福利——經濟學的“濟民”使命
1.一流經濟學家須厚植“同情心”
2.食品攤販合法是亮麗民生風景
3.“旅游扶貧”需立足貧困人口受益
4.摸準“窮根”方能精準扶貧
5.“扶貧牛”“扶貧羊”該怎樣“養”?
6.公務員漲工資切莫“東向而望,不見西墻”
7.收入分配改革需遵循分配正義
8.學者言論應多些民生視角
9.社會平均工資統計亟須改革
10.沒必要為“富二代”操心
11.以市場手段提升養老服務社會供給
12.政府要履行社保“終付款人”責任
13.養老金管理須完善投資策略
14.保障房“低收入者”不能被“人才”替代
15.降低社保費率需精準實施
16.高招扶貧政策需防“鳩占鵲巢”
17.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更好環境
18.以“卡爾多改進”化解去產能失業
PART 8 宏觀大勢——經濟學的“經世”使命
1.協同發展應建利益協調機制
2.讓開發區成為轉型升級的“探路者”
3.產業轉移,關鍵在“升級”
4.擴容助推自貿區成“多功能區”
5.激活民間投資需重建市場秩序
6.國有資本經營應實現“社會分紅”
7.房貸“高燒”折射產業資本“離制造化”
8.旅游業既要有“大手筆”更要重“小細節”
PART 9 創新驅動——贏得持續競爭優勢
1.拿什么替“迷航”的華為們“導航”?
2.讓市場機制激發基礎研究原始創新
3.著力推進制造企業的服務創新
4.外貿新優勢需重視企業“異質性”
5.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需優化博弈關系
6.機器人服務員被“炒魷魚”是誰的錯?
7.鋼企扭虧要去產能更要技術創新
PART 10 企業——“國民經濟的細胞”
1.中國企業家如何“改”?
2.國企重組須防“兼”而不“并”
3.什么是企業家必須攀登的“珠峰”?
4.讓國企內部審計回歸管理本質
5.賦予完全競爭市場條件激發國企活力
6.央企改革需立足“增強企業活力”
7.中國制造企業向日本學習什么?
8.提升企業聚焦核心戰略的“專注力”
9.制造業競爭力如何“衛冕冠軍”?
10.國企改革亟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11.強大的企業文化是寬容
12.唐·舒爾茨:“中國制造必須插上品牌的翅膀”
13.做企業要避免梁山伯式悲劇
14.把企業做成低成本的“皮包公司”
15.企業重要的不是品牌,而是顧客資產
附錄:讀書與夢想
1.讀書生活引領人生航船
2.夢想永遠潛伏在心底
3.夢想安放的地方,就是故鄉
1.異地養老需遵循“特殊平均主義”
2.“感動世界的植樹老人”揭示產權之美
3.以懲罰性賠償突破知識產權保護瓶頸
4.保持“APEC藍”環保產業需給力
5.補貼農民進城購房需防“引誘移民”
6.讓“市場之手”保護野生動物
PART 2 供給與需求——《多收了三五斗》背后的“鬼魅身影”
1.破去產能怪圈需強化“市場出清”
2.政府擔保基金需市場激勵
3.用市場手段讓企業成為創新主體
4.產業轉移要堅持市場主導
5.環保既靠法治又靠市場
6.鼓勵社會資本激活文創產品開發利用
PART 3 價格——“看不見的手”中的指揮棒
1.優化價格的資源配置信號燈作用
2.炫耀性消費產品只能要高價
3.規范經濟秩序需遵循“價格”力量
4.明星“天價片酬”究竟該不該管?
5.以利潤率提升民間投資的“溫度”
6.蔬菜價格上漲慎用“價格管制”
PART 4 外部性問題——市場為何出現無效率
1.彌補文藝創作中的“市場失靈”
2.分級診療需防“價格失靈”
3.“高稅控煙”需防價格失靈
4.文藝片“市場失靈”別靠“跪求”來糾正
5.警惕產業轉型升級中的“地方政府失靈”
6.市場博弈如何走出“囚徒困境”?
PART 5 減稅、PPP模式——“供給側”經濟增長之源泉
1.警惕地稅清繳風暴“落井下石”
2.消費稅改革不只是“收錢”的事
3.品消費外流需減稅打假
4.減稅降費并不是一樁賠錢的買賣
5.美國“含稅油價”真的比中國高嗎?
6.社保費率應定向對實體經濟減負
7.PPP基金需強化效率效益原則
8.PPP產品定價須保護公共利益
9.PPP熱須防公共產品供給過度
10.發揮好財政政策穩增長的作用
11.“積極財政政策”該如何“積極”?
12.以“包容性稅收”拓展降稅空間
13.跨國企業“稅收遵從”需強化外部約束力
PART 6 公共政策的供給方式——“供給側改革”的實質
1.公共政策須防偏離公共利益
2.公共政策制定須有“預見性”
3.搜索公司整改還需法律治本
4.“天價罰款”違背“比例原則”
5.高鐵自主定價仍需“政府規制”
6.行政處罰不宜“附加執行”
7.獐子島自罰難以關閉“扇貝門”
8.遭公眾“吊打”,百度冤枉嗎?
9.公共財政支出需遵循“公平原則”
10.萬科股權之爭,獨立董事“獨立性”是看點
11.以考核指標計分革除一票否決制弊病
PART 7 民生福利——經濟學的“濟民”使命
1.一流經濟學家須厚植“同情心”
2.食品攤販合法是亮麗民生風景
3.“旅游扶貧”需立足貧困人口受益
4.摸準“窮根”方能精準扶貧
5.“扶貧牛”“扶貧羊”該怎樣“養”?
6.公務員漲工資切莫“東向而望,不見西墻”
7.收入分配改革需遵循分配正義
8.學者言論應多些民生視角
9.社會平均工資統計亟須改革
10.沒必要為“富二代”操心
11.以市場手段提升養老服務社會供給
12.政府要履行社保“終付款人”責任
13.養老金管理須完善投資策略
14.保障房“低收入者”不能被“人才”替代
15.降低社保費率需精準實施
16.高招扶貧政策需防“鳩占鵲巢”
17.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更好環境
18.以“卡爾多改進”化解去產能失業
PART 8 宏觀大勢——經濟學的“經世”使命
1.協同發展應建利益協調機制
2.讓開發區成為轉型升級的“探路者”
3.產業轉移,關鍵在“升級”
4.擴容助推自貿區成“多功能區”
5.激活民間投資需重建市場秩序
6.國有資本經營應實現“社會分紅”
7.房貸“高燒”折射產業資本“離制造化”
8.旅游業既要有“大手筆”更要重“小細節”
PART 9 創新驅動——贏得持續競爭優勢
1.拿什么替“迷航”的華為們“導航”?
2.讓市場機制激發基礎研究原始創新
3.著力推進制造企業的服務創新
4.外貿新優勢需重視企業“異質性”
5.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需優化博弈關系
6.機器人服務員被“炒魷魚”是誰的錯?
7.鋼企扭虧要去產能更要技術創新
PART 10 企業——“國民經濟的細胞”
1.中國企業家如何“改”?
2.國企重組須防“兼”而不“并”
3.什么是企業家必須攀登的“珠峰”?
4.讓國企內部審計回歸管理本質
5.賦予完全競爭市場條件激發國企活力
6.央企改革需立足“增強企業活力”
7.中國制造企業向日本學習什么?
8.提升企業聚焦核心戰略的“專注力”
9.制造業競爭力如何“衛冕冠軍”?
10.國企改革亟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11.強大的企業文化是寬容
12.唐·舒爾茨:“中國制造必須插上品牌的翅膀”
13.做企業要避免梁山伯式悲劇
14.把企業做成低成本的“皮包公司”
15.企業重要的不是品牌,而是顧客資產
附錄:讀書與夢想
1.讀書生活引領人生航船
2.夢想永遠潛伏在心底
3.夢想安放的地方,就是故鄉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