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手·火·語言:元工具論》提出了元工具的概念,認為元工具是人類的基元本質工具,是人類所特有的*早的體現人類*根本特征和*基礎技術形態的制造工具的工具。元工具表現為手、火、語言三個具體形態,形成了器械、能量和信息三大類別的工具大統一,對應地帶來了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和信息文明。
《手·火·語言:元工具論》適合科技哲學及相關領域的研究者和學生參考,也可供對哲學感興趣者閱讀。
《手·火·語言:元工具論》適合科技哲學及相關領域的研究者和學生參考,也可供對哲學感興趣者閱讀。
作者簡介
高劍平(1963-),男,哲學博士,經濟學博士后,廣西民族大學教授,廣西民族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所所長,廣西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秘書長,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技術哲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科學方法論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普及與傳播專業委員會理事。1995年開始從事研究工作,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區域經濟及科學技術哲學方面的研究。曾獲得廣西壯族自治區及國家民委等省部級社會科學成果獎6項,其中國家民委三等獎2項,廣西壯族自治區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出版著作3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1項,主持完成教育部規劃基金課題1項,主持完成國家民委課題1項,主持完成廣西壯族自治區區級課題6項,參與完成國家、省部級重大課題2項。在《馬克思主義與現實》、《自然辯證法通訊》、《自然辯證法研究》、《科學學研究》、《科學技術與辯證法》等一級期刊和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多篇論文被人大復印資料中心、《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
張正華,廣西扶綏人,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領域為科學技術哲學、生態學哲學,并涉及科技戰略、三農政策等。在《自然辯證法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多篇,獲廣西壯族自治區社會科學(論文類)成果三等獎1項。
張正華,廣西扶綏人,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領域為科學技術哲學、生態學哲學,并涉及科技戰略、三農政策等。在《自然辯證法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多篇,獲廣西壯族自治區社會科學(論文類)成果三等獎1項。
目次
序
章 緒論
節 元工具對于人的起源與發展的意義
第二節 工具論的主要思想
第三節 元工具論的哲學框架
第四節 本書的結構
第二章 元工具概念的界定
節 工具的概念
第二節 動物工具
第三節 制造工具的工具
第四節 工具的疊加
第五節 元工具的定義
第六節 手、火、語言:元工具的三個形態
第七節 工具的起源、分類及其與元工具的關系
第三章 元工具手
節 造化恩賜的巧手
第二節 勞動對手的形成的作用
第三節 手的元工具特征
第四節 “工具手”“合成手”與“抽象手”
第五節 機械時代的輝煌
第四章 元工具火
節 化腐朽為神奇的自然力
第二節 從“火的利用”到“火的使用”
第三節 火的元工具特征
第四節 文明的源動力
第五節 能源時代的力量
第五章 元工具語言
節 社會模式造就的語言
第二節 語言的元工具特征
第三節 語言的四個階段
第四節 語言的兩種形態和語言的內在結構
第五節 信息時代的交流
第六章 元工具總論
節 天擇一人擇相互交織的工具之路
第二節 元工具的“三角”關系與縱橫關系
第三節 元工具演進之路
第四節 工具化、社會化與人性化
第五節 元工具大統一
第六節 工具世界統一論
第七節 元工具論之三極世界
第七章 結論與展望
節 元工具論的內容
第二節 元工具論的前景
第八章 余論
節 本著的創新
第二節 論述的問題
一、什么樣的工具是人類早的工具?
二、怎樣的工具形態能作為人類工具的基元?
三、為什么元工具是手、火和語言?
四、元工具是如何發展并走向工具的統一?
第三節 未來的圖景
附錄:釋疑問答錄
參考文獻
后記
章 緒論
節 元工具對于人的起源與發展的意義
第二節 工具論的主要思想
第三節 元工具論的哲學框架
第四節 本書的結構
第二章 元工具概念的界定
節 工具的概念
第二節 動物工具
第三節 制造工具的工具
第四節 工具的疊加
第五節 元工具的定義
第六節 手、火、語言:元工具的三個形態
第七節 工具的起源、分類及其與元工具的關系
第三章 元工具手
節 造化恩賜的巧手
第二節 勞動對手的形成的作用
第三節 手的元工具特征
第四節 “工具手”“合成手”與“抽象手”
第五節 機械時代的輝煌
第四章 元工具火
節 化腐朽為神奇的自然力
第二節 從“火的利用”到“火的使用”
第三節 火的元工具特征
第四節 文明的源動力
第五節 能源時代的力量
第五章 元工具語言
節 社會模式造就的語言
第二節 語言的元工具特征
第三節 語言的四個階段
第四節 語言的兩種形態和語言的內在結構
第五節 信息時代的交流
第六章 元工具總論
節 天擇一人擇相互交織的工具之路
第二節 元工具的“三角”關系與縱橫關系
第三節 元工具演進之路
第四節 工具化、社會化與人性化
第五節 元工具大統一
第六節 工具世界統一論
第七節 元工具論之三極世界
第七章 結論與展望
節 元工具論的內容
第二節 元工具論的前景
第八章 余論
節 本著的創新
第二節 論述的問題
一、什么樣的工具是人類早的工具?
二、怎樣的工具形態能作為人類工具的基元?
三、為什么元工具是手、火和語言?
四、元工具是如何發展并走向工具的統一?
第三節 未來的圖景
附錄:釋疑問答錄
參考文獻
后記
書摘/試閱
《手·火·語言:元工具論》:
第二節勞動對手的形成的作用
人手的形成,有自然進化和勞動推進兩個層面,表現為人類的雙重來源:自然來源和社會來源。“自然來源即自然的演化、生命的進化;社會來源即勞動的創造。自然的演化與人的勞動創造是兩個不同的過程,但這兩個過程可以在從猿到人的過程中融為一體。”可見,人手的形成和勞動有著密切的關系。勞動始于工具的制造,當工具被制造出來后,又用工具來勞動,勞動的效率取決于工具的應用水平。
勞動具有兩個級別:制造動物工具是低級別的、“原生態”的勞動;使用工具制造工具是高級別的、“后天態”的勞動。恩格斯認為:“勞動是從工具的制造開始的。”從一開始,勞動就和工具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人類誕生之前,人類的祖先類人猿在覓食中使用工具甚至是制造工具的活動是不是勞動呢?既然是“勞動創造了人本身”,可以肯定的是,在人成為人之前的制造工具活動屬于“勞動”。準確地說:低級別的勞動是從制造動物工具開始的,但高級別的勞動是使用和制造人類工具的活動。勞動與人本身的形成是相伴相生的。勞動從制造工具開始,表明了勞動主體有適應自然的能動性;制造工具是勞動主體積極借助自然外部力量的活動。人是勞動的產物,但不表明所有能勞動的動物都能演化成為人。其根本原因是,從“原生態的勞動”到“后天態的勞動”的轉變中,只有人類的祖先做到了,而其他能“勞動”的動物仍然停留在“原生態的勞動”中,未能實現到“后天態”的轉變。“勞動創造了人本身”是指類人猿經過長期的“原生態的勞動”實踐終使得肢體使用和制造工具的性能完善化,從而實現了向“后天態的勞動”的飛躍,完成了從猿到人的轉變。“后天態的勞動”亦即成為人類所特有的勞動。我們不排除有個別動物會有“后天態的勞動”的可能,畢竟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中,沒有一條明晰的界線劃分動物與人的區別,所能做的謹慎論斷就是當“后天態的勞動”成為主要勞動形態時,人便終形成了。然而,巧妙的是,在當今存活的其他動物中,我們還未找到“后天態的勞動”存在的證據。可以設想,歷史中那些偶爾從事“后天態的勞動”的古猿,要么終轉變成為人,要么消亡或喪失了那種能夠“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能力。這再次表明了人類進化道路上“不進則退”的殘酷競爭法則,一旦進入了這條特殊的道路,即是走上一條“不歸之路”。
勞動對于古猿直接的影響是促進手的形成。在生存環境的壓力下,類人猿使用工具來應對危險的次數增多,逐漸習得操縱木棒的技巧,而這一技巧進一步在采食上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對生存方式產生更深的意義。例如,使用木棒擊打或壓低樹上用手夠不著的果實,這可能在很多時候涉及群體的合作。當猿A使用木棒擊打樹的果實時,它要直立并且集中注意力在樹上,而果實被擊落時,樹下的猿B因為注意力在地面上所以能以更快速度搶奪果實。如果猿A不是群體中的首領,被搶食的可能性很大。這樣就要群體合作以滿足利益的均化:擊打果實的猿A和撿拾果實的猿B進行分工合作,猿B撿拾果實的同時也做防范危險的偵察,所拾得的果實終交出一部分給猿A。當然,在更高級形式中則是尋求群體的合作,由此形成的初步的分工合作模式,提高了群體成員特別是老幼的存活率,為“社會”的低級形態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
第二節勞動對手的形成的作用
人手的形成,有自然進化和勞動推進兩個層面,表現為人類的雙重來源:自然來源和社會來源。“自然來源即自然的演化、生命的進化;社會來源即勞動的創造。自然的演化與人的勞動創造是兩個不同的過程,但這兩個過程可以在從猿到人的過程中融為一體。”可見,人手的形成和勞動有著密切的關系。勞動始于工具的制造,當工具被制造出來后,又用工具來勞動,勞動的效率取決于工具的應用水平。
勞動具有兩個級別:制造動物工具是低級別的、“原生態”的勞動;使用工具制造工具是高級別的、“后天態”的勞動。恩格斯認為:“勞動是從工具的制造開始的。”從一開始,勞動就和工具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人類誕生之前,人類的祖先類人猿在覓食中使用工具甚至是制造工具的活動是不是勞動呢?既然是“勞動創造了人本身”,可以肯定的是,在人成為人之前的制造工具活動屬于“勞動”。準確地說:低級別的勞動是從制造動物工具開始的,但高級別的勞動是使用和制造人類工具的活動。勞動與人本身的形成是相伴相生的。勞動從制造工具開始,表明了勞動主體有適應自然的能動性;制造工具是勞動主體積極借助自然外部力量的活動。人是勞動的產物,但不表明所有能勞動的動物都能演化成為人。其根本原因是,從“原生態的勞動”到“后天態的勞動”的轉變中,只有人類的祖先做到了,而其他能“勞動”的動物仍然停留在“原生態的勞動”中,未能實現到“后天態”的轉變。“勞動創造了人本身”是指類人猿經過長期的“原生態的勞動”實踐終使得肢體使用和制造工具的性能完善化,從而實現了向“后天態的勞動”的飛躍,完成了從猿到人的轉變。“后天態的勞動”亦即成為人類所特有的勞動。我們不排除有個別動物會有“后天態的勞動”的可能,畢竟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中,沒有一條明晰的界線劃分動物與人的區別,所能做的謹慎論斷就是當“后天態的勞動”成為主要勞動形態時,人便終形成了。然而,巧妙的是,在當今存活的其他動物中,我們還未找到“后天態的勞動”存在的證據。可以設想,歷史中那些偶爾從事“后天態的勞動”的古猿,要么終轉變成為人,要么消亡或喪失了那種能夠“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能力。這再次表明了人類進化道路上“不進則退”的殘酷競爭法則,一旦進入了這條特殊的道路,即是走上一條“不歸之路”。
勞動對于古猿直接的影響是促進手的形成。在生存環境的壓力下,類人猿使用工具來應對危險的次數增多,逐漸習得操縱木棒的技巧,而這一技巧進一步在采食上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對生存方式產生更深的意義。例如,使用木棒擊打或壓低樹上用手夠不著的果實,這可能在很多時候涉及群體的合作。當猿A使用木棒擊打樹的果實時,它要直立并且集中注意力在樹上,而果實被擊落時,樹下的猿B因為注意力在地面上所以能以更快速度搶奪果實。如果猿A不是群體中的首領,被搶食的可能性很大。這樣就要群體合作以滿足利益的均化:擊打果實的猿A和撿拾果實的猿B進行分工合作,猿B撿拾果實的同時也做防范危險的偵察,所拾得的果實終交出一部分給猿A。當然,在更高級形式中則是尋求群體的合作,由此形成的初步的分工合作模式,提高了群體成員特別是老幼的存活率,為“社會”的低級形態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