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一○一位作家,憑藉著他們的對文學的熱愛,用青春為台灣文學史
留下一○一道熠熠星軌。現在,讓我們逆轉星盤,一同回首見證,
當年星光乍然綻放的瞬間。
《文學起步101》收集了101位文學作家出版的第一本作品。這101本書橫跨了台灣最激盪的歲月。如今,這些珍貴難得的書冊,不僅銘記了作家初登文壇的姿態和寫作的初心,同時也印證了無論時代的風吹往哪個方向,文學始終充滿蓬勃旺盛的活力。
全書從戰後的跨語世代開始,記錄本土作家為發聲所作的掙扎;也捕捉了現代詩人翩然登上文學史的風采;五○年代搖旗吶喊的反共文學,以及男女作家面對時代各自不同的低迴與轉身。
本書同時也展示百種以上珍貴圖書的面貌身影,記錄了台灣當代文學家的起步的足跡,保留文學歷史的第一手資料。呈現台灣近六十年圖書裝幀、文學發展的流變,回首書籍版本流轉的軌跡,初始放光的原點在今時今日更顯得別具意義。
作者簡介
台北市人,童年住大稻埕進永樂國小。曾任職銀行十八年、報社兩年。無巧不巧,1989報社最後一年去了趟北京,撞上「六四天安門」事件,震撼不小,人生路自此有了轉折:辭職赴美念書。十年後回台轉入學術界,幸未離喜愛的文學領域。自高中起就愛逛舊書店,以後更變本加厲。好的一面看是悠遊書海;壞的一面是玩物喪志一事無成。2016年從教職退休,感嘆浪擲大半輩子當書奴。但不論入什麼行業,士農工商,哪一行最後不是「浪擲」──那麼,就浪費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吧。
序
序/導讀 作家的第一部,文學史的第一步
應鳳凰
喜歡收集書,鎮日到舊書店尋芳挖寶的壞毛病,已非一朝一夕。年紀老大想改邪歸正,既缺乏雄心毅力,乾脆玩物喪志,一路沉淪到底。而這樣的壞習性也正是此書得以成形最後完成的背景。2012年秋天,像是鬼使神差,印刻執行「台北文學季」有個展出「作家第一本書」的計畫。初聽此精彩點子立即拍案叫好。等到人家說:「還得請你多幫忙!」剎時間想把那「好」聲收回已經來不及。嘴巴上當然反射性地推辭:這事太辛苦啦。動手動腳找資料,還得上天下海把作家絕版老書一部部挖出來。不小心弄錯還會挨罵,絕對是吃力不討好的事。
推辭的理由還可以找出一百多個。作家那麼多,他們第一本書是啥書?就算查得到是哪一本,天涯海角怎知書在哪裡?憑一人之力,究竟捧得出幾本像樣的讓大家參觀呢?咱家書房很小,就算真有那麼幾部寶貝,但胡亂在家裡堆著,跟送出去「展覽」根本是兩回事──沒整理沒秩序當然不叫做「展」,更不能「覽」。
但一切都來不及了。
並不是口頭答應,想後悔已來不及。而是這類主意一旦出爐,堅定拒絕的動力「來不及」快速培養。誘惑力真的很大,天人交戰之際,感性戰勝理性,推辭的理由越來越薄弱,最後不堪一擊。好吧,這樣說容易理解:如果你能體會「錦衣夜行」的遺憾──三更半夜穿著漂亮衣服在街上行走,誰看見了?是的,好書怎能經年累月只關在屋子裡。有時也該端出去曬曬太陽,或讓千姿百態的書衣書影,列隊到伸展台上走秀一下;「美麗是永恆的愉悅」,不應在暗室裡深藏起來。基於相同心理,展覽過後,開始一本本寫成文章,文字搭書影一起發表,不僅副刊,也投給雜誌。2013年起「作家第一本書」更做為「封面故事」連續在《文訊》月刊發表,難以相信每月一篇竟一口氣寫了三年。
記得展前整個「預備階段」是何等興致高昂。為了找出「第一本書」,把好些擠在書架角落的、沉埋在箱底的寶貝,一一挖出來重見天日。這些書在我擦擦弄弄,為之沐浴更衣「洗心革面」之後,煥然一新。發現幾部珍本舊書時直如老友重逢,見面忍不住一番敘舊擁抱;有些書就像失散多年的女兒,一朝見面不免百感交集,互有一番辨認與驚喜。如此翻箱倒櫃攀高爬低,把各種文類,或同作品不同版本聚集一起的過程,時節正逢「舊曆年迎新春」,雖是汗流浹背累得直不起腰來,卻有一番難以言說,內外同樣除舊布新的欣喜。
欣喜裡包含著老書的新發現。噢,原來我有這本書。或者從舊目錄裡查到新訊息:什麼,竟是這一本,書名從沒聽過,茫茫書海何處尋芳蹤?這位作家大名鼎鼎著作等身,十本我倒有九本,偏偏第一本書彷彿私生子,連出版社名字都是陌生的。但這也不礙事,現在知道不算晚:人說活到老學到老,獲得「新知」便該欣喜,何況是本業的文學新知。若非這次費心用力整理「作家第一本書」,還不清楚這項文字工程原來具有文學史意義。
是的,不論從大處著眼或細節觀察:聚集的文學百書,既可認識作家「第一部」,也是串起文學史的「第一步」。「101位作家第一本書」整體展示的影像與訊息,不僅供一般社會大眾閒時瀏覽,讓大眾「好看」,也給學院內文學研究生奉上熱騰騰,眼見為憑的第一手文學史材料。從小處著眼:「第一本書」也是作家踏進文學生涯的第一哩路,如何開端,正是作家研究或傳記的重要項目。例如好些文藝青年資質天成,讀書時代便大量投稿;有些則是後天環境使然,例如當了編輯,稿子不夠只好自己跳下去補白,寫著寫著也能整理成書出版;還有一種是忽然發現「原來自己可以當個作家」!這是柏楊的例子:他窮愁潦倒時偶然撞見政府文學獎招貼,待意外獲得大筆獎金時,驚喜發現:原來自己是可以靠一枝筆活下去的。柏楊提供我們「第一本書對作家無比重要」的典型範例:不出現這一本書,不會一生走上寫作道路。諸如此類,許多作家有了第一本書才擁有信心,順利邁開寫作步伐。
別以為「第一本書」定然是青澀不成熟作品。好些作家靠第一本書「一炮而紅」不說,甚至持續紅一輩子的都有。尤其是長銷的文學經典,總能在時間長河裡浴火重生:五、六十年前出的書,現在各大書店仍可隨手買到。中間或許換過幾家出版社,只因不同年代都有新讀者,甚至出版人就是粉絲之一,於是舊書可以一再新印,隨著時代腳步還越印越漂亮。明顯例子像是瘂弦詩集,艾雯散文集《青春篇》,張曉風《地毯的那一端》等。友人曾問:你這一百本書是怎麼選出來的?呃,這問題不容易回答。仔細回顧這幾年成書過程,其實找到什麼寫什麼,手邊有的,或「長得帥的」先寫;偶而在文友作家聚會場合,聽來新鮮有趣的出書故事,回家便速速執筆,樂於賺到一篇寫作題材,以及稿費。可見並非我如何選擇這一百零一位作家,而是他們選了我。有書出版的台灣當代作家總在一千位以上,記得早在2012年台北中山堂展出「第一本書」的作家即有250位,總共陳列了372本書。
如何串起「各作家的第一部」成為「文學史的第一步」,最簡單的辦法是:按時間順序來安排這一百本書。排序之餘又發現應該分別「文類」──即分開「新詩、小說、散文」,如此一來,整本的架構眉目更加清楚。此書得以完成要感謝的人不少:作家朋友、家人學生、新舊書店,無法一一點名,只有感激在心。但有一位從年輕時便攜手走進文學採訪工作的好友:鐘麗慧卻不能不提。當年是形影不離的工作夥伴,二十年後,此書剛醞釀起步,又蒙她兩肋插刀捲起袖子幫忙撰稿。這本書今日得以「順產」面市,有她熱心協力「助產」的功勞。我把這部「文學起步」,集合「作家第一本書」的成果獻給她,也紀念我們「起步」迄今超過三十年的友誼。
最後要聲明的是,出書這年正好從教職退休。搜尋舊書、辨識版本原是多年來個人嗜好,總是樂此不疲。此事無關學術。書中好些名家早年出的書,上市已超過四、五十年,中間版本無數,以一人之力,難以百分之百收齊。因此掛一漏萬,在所難免。展示版本流變,固然有利於文學研究,若從個人角度,它就是一件好玩的事。是的,今後訪書、買書、集書、寫書,退休的日子正可以大玩而特玩。退休之前曾立志要當台灣文學志工,以推廣台灣文學為終身職志。那麼,此書就是離校後第一份成果:也是無業遊民「第一本書」,敬獻給所有喜愛台灣文學的讀者大眾。
目次
目次
壹│含淚的微笑──戒嚴下弱勢本土文學
1. 1947 楊 逵 《送報伕》
2. 1953 廖清秀 《冤獄》
3. 1954 葉 笛 《紫色的歌》
4. 1956 鍾肇政 《寫作與鑑賞》
5. 1956 錦 連 《鄉愁》
6. 1956 邵 僩 《鄉戀》
7. 1960 鍾理和 《雨》
8. 1961許達然 《含淚的微笑》
9. 1961 林佛兒 《芒果園》
10. 1965 林宗源 《力的建築》
11. 1965 李 喬 《飄然曠野》
12. 1968 葉石濤《葫蘆巷春夢》
貳│夢土上──現代詩人第一本詩集
13. 1951 鍾鼎文 《行吟者》
14. 1952 余光中 《舟子的悲歌》
15. 1953 覃子豪 《海洋詩抄》
16. 1953 蓉 子 《青鳥集》
17. 1954 夏 菁 《靜靜的林間》
18. 1954 楊 喚 《風景》
19. 1955 鄭愁予 《夢土上》
20. 1959 周夢蝶 《孤獨國》
21. 1959 瘂 弦 《瘂弦詩抄 》
22. 1959 碧 果 《秋,看這個人》
23. 1960 魯 蛟 《海外詩抄》
24. 1960 葉 珊《水之湄》
25. 1969 商 禽 《夢或者黎明》
26. 1971 鄭炯明 《歸途》
27. 1972 羅 青 《吃西瓜的方法》
28. 1975 陳 黎 《廟前》
29. 1975 羅智成 《畫冊》
30. 1976 吳 晟 《吾鄉印象》
31. 1977 向 陽 《銀杏的仰望》
32. 1978 蘇紹連《茫茫集》
33. 1978 劉克襄 《河下游》
參│大火炬的愛──回眸五○年代反共小說
34. 1951 陳紀瀅 《荻村傳》
35. 1952 朱西甯 《大火炬的愛 》
36. 1953 潘 壘 《紅河三部曲 》
37. 1953 穆 穆 《大動亂 》
38. 1953 彭 歌 《殘缺的愛 》
39. 1953 趙滋蕃《半下流社會》
40. 1953 公孫嬿 《海的十年祭》
41. 1954 郭衣洞 《蝗蟲東南飛》
42. 1954 楊念慈《殘荷》
43. 1958 張 放 《野火》
44. 1959 司馬桑敦 《野馬傳》
肆│我在台北──女作家第一本散文集
45. 1951 艾 雯 《青春篇》
46. 1951 徐鍾珮 《我在台北》
47. 1951 鍾梅音 《冷泉心影》
48. 1951 王文漪 《愛與船》
49. 1952 張秀亞 《三色堇》
50. 1953 琦 君 《琴心》
51. 1955 林海音 《冬青樹》
52. 1955 劉 枋 《千佛山之戀》
53. 1963 羅 蘭 《羅蘭小語》
54. 1964 胡品清 《現代文學散論》
55. 1965 劉靜娟 《追尋》
56. 1966 張曉風 《地毯的那一端》
57. 1966 丹 扉 《反舌集》
58. 1967 林文月 《澄輝集》
59. 1970 鍾 玲 《赤足在草地上》
60. 1971 簡 宛 《葉歸何處》
61. 1979 陳幸蕙 《群樹之歌》
伍│不按牌理出牌──男作家第一本雜/散文
62. 1953 吳魯芹《美國去來》
63. 1953 郭 楓 《早春花束》
64. 1955 應未遲 《匕首集》
65. 1955 魏子雲 《戲談》
66. 1956 思 果 《私念》
67. 1956 黃永武 《呢喃集》
68. 1957 陳之藩 《旅美小簡》
69. 1957 歸 人 《懷念集》
70. 1963 何 凡 《不按牌理出牌》
71. 1963 王鼎鈞 《文路》
72. 1969 管 管 《請坐月亮請坐》
73. 1969 顏元叔 《文學的玄思》
74. 1974 亮 軒 《一個讀書的故事》
75. 1974 林文義 《諦聽,那潮聲》
76. 1975 陳銘磻 《車過台北橋》
77. 1975 王 拓 《張愛玲與宋江》
陸│意難忘──女作家第一部小說
78. 1951 潘人木 《如夢記》
79. 1952 張漱菡 《意難忘》
80. 1953 孟 瑤 《美虹》
81. 1954 郭良蕙 《銀夢》
82. 1956 聶華苓 《葛藤》
83. 1961 華 嚴 《智慧的燈》
84. 1962 陳若曦 《奇妙的雲》
85. 1966 季 季《屬於十七歲的》
86. 1966 王令嫻 《好一個秋》
87. 1967 歐陽子 《那長頭髮的女孩》
88. 1968 朱秀娟 《橋下》
89. 1969 施叔青 《約伯的末裔》
90. 1979 袁瓊瓊 《春水船》
柒│在室男──六、 七○年代小說家
91. 1963 隱 地 《傘上傘下》
92. 1963 張系國 《皮牧師正傳》
93. 1965 王禎和 《嫁妝一牛車》
94. 1965 大 荒 《有影子的人》
95. 1967 白先勇 《謫仙記》
96. 1967 水 晶 《青色的蚱蜢》
97. 1967 舒 暢《櫥窗裡的畫眉》
98. 1969 七等生 《僵局》
99. 1969 東方白 《臨死的基督徒》
100.1976 宋澤萊 《廢園》
101.1978 楊青矗 《在室男》
後記──作家的第一部,文學史的第一步
書摘/試閱
壹│含淚的微笑──戒嚴下弱勢本土文學
【作家第一本書 1】
新聞配達夫 ──楊逵《送報伕》
東華書局(1947年)/ 胡風譯/ 中日文對照
楊逵(1905∼1985)的左翼色彩以及社會運動者形象都可從第一部小說的裡裡外外,包括出版流程顯現出來。日文原名:「新聞配達夫」,1932年由賴和經手在《台灣新民報》連載。無奈在台灣只刊登一半,後半部被認定有批判政府之嫌,遭殖民政府查禁。反而稿子寄到日本東京參加徵文,獲獎而在1934年10月號《文學評論》全文刊出。就算該雜誌不能在台灣流通,小說卻因得獎而成了殖民地作家成功進軍東京文壇的代表作。
兩年後的1936年,中國作家胡風將日文〈新聞配達夫〉翻成「送報伕」,中文版先刊上海《世界知識》雜誌,後收入《山靈──朝鮮台灣小說集》一書,魯迅主編《世界弱小民族小說集》再次收入,殖民地小說遂有機會流傳於抗戰期間中國大陸及南洋一帶。國民黨1949年來台,五○年代白色恐怖歲月,左翼書刊自然全盤查禁,台灣讀眾在日本時代讀不到的〈新聞配達夫〉,戰後很長時期同樣緣鏗一面。
作為一個替弱勢發聲的社會運動者,作家楊逵不但坐日本人的牢,也坐了國民黨的牢,後者時間更長。其第一本書《送報伕》同樣見證兩個殖民政府對待作家以蠻橫的查禁手法。這本稀有的,胡風譯中日文對照版《送報伕》,經楊逵本人勞心勞力,總算在兩個殖民政府交接的夾縫中,如「壓不扁玫瑰」般悄悄綻放。日本人剛離台,國民黨蔣政府還在南京忙著內戰,
處於三不管地帶的台灣,此書遂有了1946年「台灣評論社」的初版,以及1947年東華書局版。果然一本書的命運,常與作者的命運相同。《送報伕》於七○年代再版復出後,出現幾種不同譯本,這裡抄胡譯初版一小段結尾,多少領略這篇名作的精神與文字風格:
我滿懷著確信,從巨船蓬萊丸底甲板上凝視著台灣底春天,那兒表面上雖然美麗肥滿,但只要插進一針,就會看到惡臭逼人的血膿底迸出。
【作家第一本書2】
恩仇血淚──廖清秀 《冤獄》
中興文學出版社(1953年初版)/短篇小說集
前衛出版社出的大套「台灣作家全集」裡有一冊《廖清秀集》,主編彭瑞金序言的題目是:「文學公務員四十年」,想是評家總結其作之後的春秋之筆。於文學場域裡扮演「公務員」角色,對廖清秀而言,究竟是褒還是貶?如果你對「公務員」的印象是「尸位素餐」那就不妙;但此處應是對他「長期埋頭寫作」形象的肯定。實際生活裡,廖清秀本就是公務員。翻開《文訊》所編的官方資料:他「日據時期小學畢業,教員檢定及高考及格。曾任小學教員、交通處科員、台灣省氣象所科長、中央氣象局專門委員……」。
可見他一輩子捧公家飯碗,不論政府怎麼換:是日本來的還是中國來的國民黨政府都不要緊;他只管埋頭寫小說,也不管文字怎麼變──他是台籍「跨語言作家」,日治時期發表日文,戰後則認真學中文。1951年參加國民黨「中國文藝協會」創辦的小說研究班,1952年以《恩仇血淚記》獲得官方「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長篇小說第三獎,「開啟戰後第一代作家突破語文障礙而晉身文壇的先聲」。1957年加入鍾肇政發起之省籍作家《文友通訊》,邁向中文創作之路。以上都是各種台灣文學史書或網路上容易得到的資料。
奇怪的是很少人注意,或提起他的第一本書──短篇小說集《冤獄》。此書由葛賢寧主持之「中興文學出版社」印行,編為「中興小說叢書」第三集。該社這一年裡出版的書還有:蓉子新詩《青鳥集》、吳魯芹散文《美國去來》、彭邦楨詩集《載著歌的船》、郭衣洞(柏楊)小說集《辨證的天花》、方思詩集《時間》。請注意,這是1953年,與這些名字排在一起的廖清秀,還只是剛起步的「中文初學者」,不知《冤獄》會不會是戰後第一本「省籍作家」小說出版品。都說1950年代台灣文壇是「來台大陸文人」的天下,恐怕幾本文學史書都低估了省籍作家的文學成就罷。
【作家第一本書 3】
海是心情──葉笛《紫色的歌》
(嘉義)青年圖書公司(1954年)
薄薄《紫色的歌》1954年秋天印行,不僅是葉笛生平第一本書,也是戰後第一部本土詩人出版的現代詩集。按許達然說法,此書更是:「台灣1950年代初期出版的詩集中,詩質較好的一本」。剛滿二十三歲,職業是小學老師的葉笛,可見其「踏入詩壇」時間非常早,此時「創世紀詩社」、紀弦的「現代派」尚未正式成立,更別說本土「笠詩社」要等十年後的1964年才出現。
葉笛成長於台南,詩集「產地」和詩人「位置」都處在文壇邊緣。經文友郭良蕙介紹,交嘉義「青年圖書公司」出版,得以和郭良蕙第一本書《銀夢》在同家推出。作為典型文藝青年,從「台南一中」到「台南師範學校」,功課只消極應付,大多時間沉浸在文學閱讀。何以書名「紫色的歌」?他曾解釋:「紫色有一種夢幻的感覺,我們遠遠地看霧,有一種淡淡的紫色,裡面好像有一種不可知的世界,很夢幻」。全書四十二首詩,寫滿青春期少年對戀愛的憧憬與追求。扉頁印著大字:「把這本書贈/純潔的莉莉」。正像過去許多詩人,心深處藏著難以忘懷也難以廝守的初戀情人。
儘管以質樸文筆,抒發少男的深情與戀慕,詩集裡常出現的「大自然意象」則是「陽光和海」。海是心情,也是寂寞的由來,如這句:「你底明眸是神祕而紫綠色的海」。除了主題,詩人更致力於「形式」的推陳出新。《紫色的歌》裡有兩首一百五十行長詩,其中〈詩人之戀〉以「詩人」同「詩之神」的對話形式,仿希臘史詩呈現詩人對愛情的一連串質疑與探問。1931年出生的葉笛,中學以前受日文教育。婚後旅日二十五載,回到台灣的後半生生涯,除了創作,更費心費力於台灣日治文學的翻譯,多年來一直是位耐煩耐操的台灣文學譯(義)工。葉笛2006年去世,享年七十六歲。凡與他交往過的朋友,無不感知感動於他的浪漫與純粹。他的率直、誠懇,酒後吉他彈唱的忘我身影,曾迷倒多少文友師生。不談作品,單說葉笛那豪邁與真性情,渾然天成一位可敬可親浪漫詩人。
【作家第一本書 4】
以翻譯練中文──路加(鍾肇政)《寫作與鑑賞》
木村毅等原著,路加譯/(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56年)
出版這本書的時候,長篇小說「魯冰花」還沒發表,可能連構想都還沒開始。
也可以說,這時候的台灣文壇,也還沒有「小說家鍾肇政」存在。國民黨文藝大管家陳紀瀅自己辦有一家「重光文藝出版社」,1956年前後因常在報章上讀到「路加」翻譯的,日本名家談創作經驗的文章,有意集印成書出版,卻不知「路加」是何許人。等到書要排版校對,透過副刊主編聯絡介紹,才知此人住桃園縣龍潭鄉,本名鍾肇政(1925∼),現年三十一歲,「光復前畢業於青年師範學校,現任職國民學校。我們從他的志趣與國文造詣,欽佩之餘,對他更寄予很大希望」。(陳序)
這是鍾肇政「第一本書」的出版因緣,連鍾老師本身也非常意外,因為他覺得自己尚處於「練習中文寫作」的階段。開始翻譯投稿的「年資」不過一年多,而選擇這些內容翻譯的動機,一來是練習中文,二來,從日本名家「寫作經驗談」裡,不但自己從中獲得養料,還可翻譯出來與人分享。在譯者序裡,他自稱正學習寫作,是「荊棘長途上的一個摸索者」,一棵「先天不足的羸弱幼苗」。為了鍛鍊文筆,他利用零碎公餘之暇,更為「加深從原作所得的印象」,所以選擇翻譯一途。以此書為例,我們看到「跨越語言一代」的本省籍作家,如何於國民黨掌政初期,依靠日文翻譯(不可能是創作)崛起於戰後文壇。它呈現另一個面向的「時代印記」──台灣本土作家若有志於創作,學習總是沒有止境,從一種語言到另一種語言,不論努力學日文還是中文,因為都不是母語,要鍛鍊到創作的程度並不容易。誰說長久以來台灣不是被「多次殖民」的海島?台灣文人不是「殖民地作家」?鍾肇政生平經歷是最好的見證。
鍾肇政1925年出生於日治「台灣新竹州大溪郡龍潭庄字九座寮」(今桃園龍潭)。早年曾入淡江中學,彰化青年師範學校畢業,台灣大學中文系肄業。擔任小學教師多年。大半生從事小說創作及翻譯,出版長短篇小說及翻譯超過八十部。曾任高雄《民眾日報》副刊主編、台灣文藝雜誌社社長、台灣筆會會長、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熱心栽培提拔文壇後進。
【作家第一本書5】
鐵路詩人起步──陳金連(錦連)《鄉愁》
新生出版社(1956年初版)/詩集
錦連第一本詩集,出版時間是那麼早:在1956年。外觀又是那麼單薄、儉樸、不起眼。年輕詩人剛嘗試中文書寫,用的還是本名「陳金連」,不是後來大家熟知的「錦連」。但這部薄薄三十頁《鄉愁》,封面沒有圖樣,不著色彩,卻從內裡散發豐厚生命力,投射著殖民地詩人異於同代的特殊風貌。整體而言,這是一本安靜、不占面積,謙虛的存在;就像陽光下山野間一株不知名小草,那麼清新自在,翠綠透亮,朝向美好未來。
戰後1950年代,本島詩人沒有選擇餘地處於條件極差的時空環境。從小慣用日文的他,這時被迫轉換語言改用中文。喜歡讀詩寫詩,澎湃而年輕的胸膛裡,早已積蓄並創作日文詩數百首。戰後費力跨越語言障礙,薄薄中文詩集泛著掩蓋不住的才情;書裡書外,印著詩人剛起步時,與眾不同的瀟灑風貌。
這本看起來單薄的詩集創下的出版紀錄,至今可不容易打破。首先,全是短詩:收入二十九首,而一頁一首詩,全書共二十九頁,戰後書市恐怕很難找到更單薄消瘦的詩集了。其次,它還擁有詩集史上最短一篇「序言」,連標點只有五十七個字,全文抄錄如下:
經過了一段日文的試作時期,你一直沒有了發表的機會。如今有了這部詩集的誕生,由一個詩人的一生來說,該不會是太早的吧。/李子惠/一九五六年初秋 於彰化。
別看只有五十多字,「第二人稱」簡單直白,卻委婉傳達一位省籍詩人心境與困境。更重要當然是書裡的詩。不用費心挑選,直接抄第一首與第二首吧。前者短短四行,題目「蚊子淚」,後者算七行(一字也算一行),題目「檬果」。任誰讀了都會讚嘆:詩人竟用最少的文字,傳達最複雜細緻的感情──想想看,中文不過初學而已,詩味卻無比濃厚:
〈蚊子淚〉
蚊子也會流淚吧……// 因為是靠人血而活著的。// 而,人的血液裡,/有流著「悲哀」的呢。
〈檬果〉
有,/保持色彩的固執性。/有,/民謠般的土著氣味。//黃的,/鮮黃的,/隨著汗而滲出的有色人種的鄉愁與夢。
這麼精彩,每首只短短幾行的詩篇,真可以一首接一首慢慢抄下去……二十餘首並不多,卻是詩讀者生活裡一大享受。
錦連本名陳金連,1928年在彰化出生。台灣鐵道講習所中等科及電信科畢業。日治時期擔任台灣鐵道部彰化驛電報管理員,戰後持續在台鐵彰化站工作,當到電報主任退休。錦連是戰後《笠》詩社發起人之一;由於他一生在鐵路局服務,鐵路一直是錦連「思考與詩的生命場景」,有詩壇「鐵路詩人」之稱。退休後專事寫作及翻譯,2013年初辭世,享年八十五歲。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