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養育,看得見的成長(簡體書)
商品資訊
ISBN13:9787559605153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葉月幽
出版日:2017/08/25
裝訂/頁數:平裝/211頁
規格:20.8cm*14.6cm*1.2cm (高/寬/厚)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怎樣才是做媽媽的恰當姿勢?教育踐行者葉月幽說,你若能成為自己,必然將觸動孩子。
我們是母親,是妻子,是女兒,但首先——我們是我們自己。沒有自己,一切角色都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真正優質的親子關係,是兩個獨立而優秀的“人”之間的關係。
安定自己的內心,不用外在忙碌,掩飾內在的無序。留一片自由的空間給自己,也留一片獨立成長的空間給孩子。在孩子確認內心動力的時候不去干擾孩子,如果孩子聽見的總是你的聲音,他就無法聽到自己。養育貴在“看不見”,如同春雨講究“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任何時候,請幫助孩子,讓他自己來。
我們是母親,是妻子,是女兒,但首先——我們是我們自己。沒有自己,一切角色都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真正優質的親子關係,是兩個獨立而優秀的“人”之間的關係。
安定自己的內心,不用外在忙碌,掩飾內在的無序。留一片自由的空間給自己,也留一片獨立成長的空間給孩子。在孩子確認內心動力的時候不去干擾孩子,如果孩子聽見的總是你的聲音,他就無法聽到自己。養育貴在“看不見”,如同春雨講究“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任何時候,請幫助孩子,讓他自己來。
作者簡介
葉月幽,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美國GTI總部認證PET父母效能訓練講師,首屆小巫督導藝術養育課程講師,薩提亞模式認證治療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自2011年開始系統學習心理學及個人成長課程,並在生活中不斷實踐與分享。帶領講座及工作坊近百場,遍及上海、深圳、廣州、長沙、重慶、南京、西安等城市,深受全國各地父母的歡迎。通過自身不斷學習和養育兩個孩子的過程,在學習中成長,在生活中修行。
自2011年開始系統學習心理學及個人成長課程,並在生活中不斷實踐與分享。帶領講座及工作坊近百場,遍及上海、深圳、廣州、長沙、重慶、南京、西安等城市,深受全國各地父母的歡迎。通過自身不斷學習和養育兩個孩子的過程,在學習中成長,在生活中修行。
名人/編輯推薦
頭一回被葉月幽驚艷到(或者說驚嚇到),是五年前讀到她的文章《一個媽媽的自我剖析和成長》,無數人為之垂淚,我是其中之一,時隔多年,當年深夜痛哭的情景依舊清晰。
她從來都只是平靜地敘述,但風平浪靜之下潛藏著的驚濤駭浪,猛烈地拍打著每一位讀者的內心。《一個媽媽的自我剖析和成長》被數百萬次轉發閱讀,直接導致原生家庭問題在後來被廣泛關注。
作為教育專家,葉月幽不喜歡說空話,講道理,她只相信“真實”的力量,她說“教育”這件事在時時、在刻刻、在舉手投足之間,我們沒辦法假裝。
在期待孩子有任何能力之前,我們先得深刻體會或學習過那種生活;在培養出一個有趣的孩子之前,我們先得做一個有趣的母親。教育不是給孩子規條,而是我們自己樂意做個真實的“好大人”,給孩子一個好的身影來跟隨。
她從來都只是平靜地敘述,但風平浪靜之下潛藏著的驚濤駭浪,猛烈地拍打著每一位讀者的內心。《一個媽媽的自我剖析和成長》被數百萬次轉發閱讀,直接導致原生家庭問題在後來被廣泛關注。
作為教育專家,葉月幽不喜歡說空話,講道理,她只相信“真實”的力量,她說“教育”這件事在時時、在刻刻、在舉手投足之間,我們沒辦法假裝。
在期待孩子有任何能力之前,我們先得深刻體會或學習過那種生活;在培養出一個有趣的孩子之前,我們先得做一個有趣的母親。教育不是給孩子規條,而是我們自己樂意做個真實的“好大人”,給孩子一個好的身影來跟隨。
目次
推薦序真正的智慧是讓對方覺得——我也行
自序願我成為一道門
01 傾聽,走進孩子的內心
如何疏導孩子的情緒
傾聽執拗期的孩子
關注人而不是事
“看見”的力量
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
傾聽,賦予孩子內心的力量
02 表達,創造有效的雙向溝通
究竟要不要給孩子立規則
消除影響,而不是禁止行為
每個人的需求都值得被尊重
孩子入園,你準備好了嗎
給不願等待的孩子的治愈系故事
03 家有倆寶,生活中的笑與淚
為兩個孩子許下愛的承諾
這一地雞毛的生活
你不是脾氣暴躁,你只是需要休息
雙寶之爭,不做法官
04 愛,就是心底的那一束光
由育兒引發的家庭大戰
當無條件養育撞上公立教育
所有的方法都是幫助我們找到愛
認出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愛
05 父母的自我成長
不做被育兒理論逼死的父母
你是世上最好的媽媽
由安慰引發的自我覺察
你對孩子的教育,是出於愛還是恐懼
警惕自己的育兒優越感
你是在接納,還是在忍受
後記我的選擇,無須孩子證明
自序願我成為一道門
01 傾聽,走進孩子的內心
如何疏導孩子的情緒
傾聽執拗期的孩子
關注人而不是事
“看見”的力量
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
傾聽,賦予孩子內心的力量
02 表達,創造有效的雙向溝通
究竟要不要給孩子立規則
消除影響,而不是禁止行為
每個人的需求都值得被尊重
孩子入園,你準備好了嗎
給不願等待的孩子的治愈系故事
03 家有倆寶,生活中的笑與淚
為兩個孩子許下愛的承諾
這一地雞毛的生活
你不是脾氣暴躁,你只是需要休息
雙寶之爭,不做法官
04 愛,就是心底的那一束光
由育兒引發的家庭大戰
當無條件養育撞上公立教育
所有的方法都是幫助我們找到愛
認出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愛
05 父母的自我成長
不做被育兒理論逼死的父母
你是世上最好的媽媽
由安慰引發的自我覺察
你對孩子的教育,是出於愛還是恐懼
警惕自己的育兒優越感
你是在接納,還是在忍受
後記我的選擇,無須孩子證明
書摘/試閱
關注人而不是事
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叫作“對事不對人”,就是說,我們不把對方的行為評判引申到人格、人性等層面。而當我們傾聽孩子的時候,另外一個視角也很重要,那就是“關注人而不是事”。
有位媽媽去幼兒園接女兒,老師告訴她孩子在幼兒園和其他小伙伴搶玩具,爭執中被咬了一口,手上留了個很深的牙印。媽媽看到後特別心疼,把孩子拉到一邊,仔細詢問:“玩具是誰的?是誰先動的手?為什麼不遵守誰先拿到誰先玩的規則?”回到家後,奶奶知道了,指責媽媽:“都是你教她什麼守規矩、懂禮貌,現在看看,被欺負了吧!你就應該教她誰打她就打回去!”媽媽聽了也開始自責,擔心自己是不是真的教錯了。
吃飯的時候,爸爸回來了,看到孩子手上的傷口,非常生氣,拉著孩子就要去找老師:“這是在幼兒園發生的事情,老師必須給個說法。讓幼兒園提供監控視頻,我倒要看看事情是怎麼發生的,老師又是怎麼處理的。必須讓對方給孩子道歉,不然就去教育局理論!”
聽到這裡,我不由地想問:“等一下,孩子在哪兒?”
看起來好像每個人都在關注這件事情,可是,誰在關心這個孩子?被咬的是誰啊?孩子被咬了會有怎樣的感受?表面上好像所有人都在關心孩子,實際上每個人都在自己的頭腦裡面。當你的孩子在外面發生打鬧受傷回到家時,無論你是義憤填膺地想要去評理,還是冷靜地和孩子分析誰對誰錯,都沒有看見眼前這個委屈、害怕、傷心、難過的孩子。
所有的分析和總結都應該在處理完情緒之後。當事情發生時,我們不去評論誰對誰錯,誰應該誰不應該。無論外面發生了什麼事情,都比不上眼前這個孩子和他此時的感受對我們來說更重要。
去年曾經看到過一篇新聞報導:一個十二歲的女孩,在超市拿了一些巧克力及生活用品,被店主發現後通知了家長。女孩的媽媽趕到後先是打了女孩一個耳光,隨後在和店主交涉的過程中也曾辱罵孩子。媽媽以為這下孩子應該知道錯了,可是女孩在離開超市一小時後跳樓身亡。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悲劇。媽媽知道孩子“偷”東西之後無比惱怒,一心想要教育孩子,否則長大以後還了得?可是媽媽恰恰忘了孩子那一刻驚慌失措、羞辱絕望的心情。我沒有指責這位媽媽的意思,因為她也是悲劇的受害者。然而如果媽媽可以不問對錯,先安撫孩子的心,哪怕只是簡單地說一句:“你還好嗎?有沒有被嚇到?”也許結局就會完全不同。
每當看到孩子自殺的報導,很多人都會說現在的小孩太嬌慣了,心理素質差,抗挫折能力低。其實不是因為挫折少了,恰恰是因為挫折太多了,孩子已經絕望了。這些挫折不一定是外界多大的打擊,可能只是內心一直被否定的感受。孩子感覺不到愛和接納,看不到任何美好,才會失去活下去的勇氣。
其實,孩子不是沒有勇氣面對挫折,而是沒有勇氣面對父母的態度和責罰。孩子在家裡感受不到價值和歸屬,就會封閉自己,不再信任父母。家,本應是無論你走多遠,都心心念念想要回去的地方;是無論你在外面遇到多少挫折,一想起來就覺得溫暖的地方。
父母能不能讓孩子相信,無論外面發生了什麼事情,在父母眼裡,孩子都是最重要的。如果父母可以讓孩子信任,孩子敢於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那麼無論在外面遇到什麼事情、什麼打擊、什麼挫折,他都知道還有父母會給他支持,還有家這個港灣可以給他停靠。就算走投無路,也有一條路可以走,就是回家之路。
那麼要如何才能讓孩子信任呢?就是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去傾聽孩子,去跟隨孩子的感受。事情永遠不如孩子更重要。即便孩子可能會犯錯,我們也可以帶著滿滿的愛,去看看他需要什麼幫助,而不是指責他、否定他、教訓他。
托馬斯.戈登博士說:“感受和需求是我們人際溝通的兩大基石。”我們成年人的溝通層次一般是:打招呼—談事件—說想法—談感受—說需求。比如我們平時見面首先會彼此問候,然後聊一聊最近發生的事情,對事件發表一些想法。在這個過程中,如果雙方都感到真誠、懇切,沒有被評判,我們就會覺得對方是安全的,這時候我們才敢於去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感受和需求。
而孩子的表達方式則恰恰相反,他們會直接談感受和需求。孩子會和我們說:“媽媽,我要你陪我。”“媽媽,我好害怕。”可是我們給孩子的回應往往是拒絕和評判:“這麼大了還要人陪?你又不是小孩子。”“這有什麼好怕的?太膽小了,男子漢要勇敢一點!”於是慢慢地孩子就不敢表達感受和需求了。
也許他還會談想法:“媽媽,週末我想去同學家玩。”但有時候我們連他的想法也要否定:“玩什麼玩,一天到晚就知道玩,作業寫完了嗎?下週就要考試了,複習了嗎?要玩也要和成績好的同學一起玩啊,別總是跟那些調皮搗蛋的混在一起。”如果孩子的想法經常被否定,慢慢地他就會知道,和父母談想法是不安全的,是會被批評的。於是他就學會了隱藏自己的想法,把父母關在了心門之外,父母便不再有機會走入孩子的內心世界。
有多少青春期的孩子,回家後只和父母打個招呼,就躲進自己房間裡?很多父母會問:“為什麼我的孩子不和我溝通呢?”那是因為在孩子小時候,在他們纏著我們嘰嘰喳喳的時候,被我們一點一點推開了。孩子的心是從內到外一步一步離家出走的。
當我們談需求和感受的時候,心和心的距離是很近的。只是我們成年人之間不再談論感受了,因為我們會覺得談論感受是不安全的。談論感受是在敞開內心,當我們袒露自己的脆弱時,需要確定外界是安全的。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夫妻之間、父母之間感受不到愛了,其實並不一定是真的沒有愛。愛還在,只是我們沒有辦法感覺親近了。因為如果我連感受都無法跟你表達,又拿什麼來說愛呢?回想一下,談戀愛的時候彼此都很關注對方的感受,那時的我們是如此親近。事實上當我們能談論感受時,不論對孩子還是大人,都是心與心的交流。
為什麼在人際溝通中感受如此重要?因為談需求和感受是在用心。很多時候我們說不知道對方心裡在想什麼,沒辦法走進他的心,其實就是因為雙方無法談需求和感受。這就是感受和需求在人際溝通中的重要性。
如果我們能夠暫時拋開事情的對錯,僅僅是專注地傾聽,傾聽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和感受,孩子會感覺到被尊重、被接納,覺得自己很重要、有價值。這種情況下,孩子是願意和我們溝通的。如果要問:“如何走入孩子的內心?”方法就是:給予孩子傾聽的品質。
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叫作“對事不對人”,就是說,我們不把對方的行為評判引申到人格、人性等層面。而當我們傾聽孩子的時候,另外一個視角也很重要,那就是“關注人而不是事”。
有位媽媽去幼兒園接女兒,老師告訴她孩子在幼兒園和其他小伙伴搶玩具,爭執中被咬了一口,手上留了個很深的牙印。媽媽看到後特別心疼,把孩子拉到一邊,仔細詢問:“玩具是誰的?是誰先動的手?為什麼不遵守誰先拿到誰先玩的規則?”回到家後,奶奶知道了,指責媽媽:“都是你教她什麼守規矩、懂禮貌,現在看看,被欺負了吧!你就應該教她誰打她就打回去!”媽媽聽了也開始自責,擔心自己是不是真的教錯了。
吃飯的時候,爸爸回來了,看到孩子手上的傷口,非常生氣,拉著孩子就要去找老師:“這是在幼兒園發生的事情,老師必須給個說法。讓幼兒園提供監控視頻,我倒要看看事情是怎麼發生的,老師又是怎麼處理的。必須讓對方給孩子道歉,不然就去教育局理論!”
聽到這裡,我不由地想問:“等一下,孩子在哪兒?”
看起來好像每個人都在關注這件事情,可是,誰在關心這個孩子?被咬的是誰啊?孩子被咬了會有怎樣的感受?表面上好像所有人都在關心孩子,實際上每個人都在自己的頭腦裡面。當你的孩子在外面發生打鬧受傷回到家時,無論你是義憤填膺地想要去評理,還是冷靜地和孩子分析誰對誰錯,都沒有看見眼前這個委屈、害怕、傷心、難過的孩子。
所有的分析和總結都應該在處理完情緒之後。當事情發生時,我們不去評論誰對誰錯,誰應該誰不應該。無論外面發生了什麼事情,都比不上眼前這個孩子和他此時的感受對我們來說更重要。
去年曾經看到過一篇新聞報導:一個十二歲的女孩,在超市拿了一些巧克力及生活用品,被店主發現後通知了家長。女孩的媽媽趕到後先是打了女孩一個耳光,隨後在和店主交涉的過程中也曾辱罵孩子。媽媽以為這下孩子應該知道錯了,可是女孩在離開超市一小時後跳樓身亡。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悲劇。媽媽知道孩子“偷”東西之後無比惱怒,一心想要教育孩子,否則長大以後還了得?可是媽媽恰恰忘了孩子那一刻驚慌失措、羞辱絕望的心情。我沒有指責這位媽媽的意思,因為她也是悲劇的受害者。然而如果媽媽可以不問對錯,先安撫孩子的心,哪怕只是簡單地說一句:“你還好嗎?有沒有被嚇到?”也許結局就會完全不同。
每當看到孩子自殺的報導,很多人都會說現在的小孩太嬌慣了,心理素質差,抗挫折能力低。其實不是因為挫折少了,恰恰是因為挫折太多了,孩子已經絕望了。這些挫折不一定是外界多大的打擊,可能只是內心一直被否定的感受。孩子感覺不到愛和接納,看不到任何美好,才會失去活下去的勇氣。
其實,孩子不是沒有勇氣面對挫折,而是沒有勇氣面對父母的態度和責罰。孩子在家裡感受不到價值和歸屬,就會封閉自己,不再信任父母。家,本應是無論你走多遠,都心心念念想要回去的地方;是無論你在外面遇到多少挫折,一想起來就覺得溫暖的地方。
父母能不能讓孩子相信,無論外面發生了什麼事情,在父母眼裡,孩子都是最重要的。如果父母可以讓孩子信任,孩子敢於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那麼無論在外面遇到什麼事情、什麼打擊、什麼挫折,他都知道還有父母會給他支持,還有家這個港灣可以給他停靠。就算走投無路,也有一條路可以走,就是回家之路。
那麼要如何才能讓孩子信任呢?就是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去傾聽孩子,去跟隨孩子的感受。事情永遠不如孩子更重要。即便孩子可能會犯錯,我們也可以帶著滿滿的愛,去看看他需要什麼幫助,而不是指責他、否定他、教訓他。
托馬斯.戈登博士說:“感受和需求是我們人際溝通的兩大基石。”我們成年人的溝通層次一般是:打招呼—談事件—說想法—談感受—說需求。比如我們平時見面首先會彼此問候,然後聊一聊最近發生的事情,對事件發表一些想法。在這個過程中,如果雙方都感到真誠、懇切,沒有被評判,我們就會覺得對方是安全的,這時候我們才敢於去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感受和需求。
而孩子的表達方式則恰恰相反,他們會直接談感受和需求。孩子會和我們說:“媽媽,我要你陪我。”“媽媽,我好害怕。”可是我們給孩子的回應往往是拒絕和評判:“這麼大了還要人陪?你又不是小孩子。”“這有什麼好怕的?太膽小了,男子漢要勇敢一點!”於是慢慢地孩子就不敢表達感受和需求了。
也許他還會談想法:“媽媽,週末我想去同學家玩。”但有時候我們連他的想法也要否定:“玩什麼玩,一天到晚就知道玩,作業寫完了嗎?下週就要考試了,複習了嗎?要玩也要和成績好的同學一起玩啊,別總是跟那些調皮搗蛋的混在一起。”如果孩子的想法經常被否定,慢慢地他就會知道,和父母談想法是不安全的,是會被批評的。於是他就學會了隱藏自己的想法,把父母關在了心門之外,父母便不再有機會走入孩子的內心世界。
有多少青春期的孩子,回家後只和父母打個招呼,就躲進自己房間裡?很多父母會問:“為什麼我的孩子不和我溝通呢?”那是因為在孩子小時候,在他們纏著我們嘰嘰喳喳的時候,被我們一點一點推開了。孩子的心是從內到外一步一步離家出走的。
當我們談需求和感受的時候,心和心的距離是很近的。只是我們成年人之間不再談論感受了,因為我們會覺得談論感受是不安全的。談論感受是在敞開內心,當我們袒露自己的脆弱時,需要確定外界是安全的。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夫妻之間、父母之間感受不到愛了,其實並不一定是真的沒有愛。愛還在,只是我們沒有辦法感覺親近了。因為如果我連感受都無法跟你表達,又拿什麼來說愛呢?回想一下,談戀愛的時候彼此都很關注對方的感受,那時的我們是如此親近。事實上當我們能談論感受時,不論對孩子還是大人,都是心與心的交流。
為什麼在人際溝通中感受如此重要?因為談需求和感受是在用心。很多時候我們說不知道對方心裡在想什麼,沒辦法走進他的心,其實就是因為雙方無法談需求和感受。這就是感受和需求在人際溝通中的重要性。
如果我們能夠暫時拋開事情的對錯,僅僅是專注地傾聽,傾聽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和感受,孩子會感覺到被尊重、被接納,覺得自己很重要、有價值。這種情況下,孩子是願意和我們溝通的。如果要問:“如何走入孩子的內心?”方法就是:給予孩子傾聽的品質。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