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中國戲曲文物通論》是我國第1部全面、系統研究戲曲文物的學術專著。它闡述了戲曲文物的定義、類型和研究意義,概括了戲曲文物研究的分期和各階段的成就、特點,詳述了戲曲孕育期演藝文物、形成期演劇文物、成熟期戲曲文物的性質、種類、數量、形態、價值,在此基礎上揭示戲曲發展不同時期演出場所、腳色行當、服飾、化裝、道具、樂器等表演形態的衍變,並放置於歷史發展和文化層面上來認識。全書資料豐富,圖文並茂,論從圖出,收入各時期珍貴戲曲文物圖片近400幀,並附有詳細說明;對不同時期戲曲的演出狀況論說周詳,見解多有卓異之處,如戲曲產生的多元性、戲曲形成時期的泛戲劇形態、戲曲表演的多樣性等,對我們重新認識中國戲曲發展頗有啟發。特別需要說明的是,有些戲曲文物是作者在田野考察中的首次發現,具有很高的資料價值。
《中國戲曲文物通論》為戲曲文物學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中國戲曲文物通論》為戲曲文物學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作者簡介
黃竹三,廣東省開平市人,1938年出生。1961年中山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考取中山大學中國文學史研究生,師從著名學者王季思先生攻讀中國古代戲曲,1965年畢業後長期在山西高等院校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1980年任山西師範大學講師,1986年破格晉升為教授。曾任山西師範大學戲曲文物研究所所長、中國戲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儺戲學研究會副會長、《中華戲曲》主編。1992年被評為有突出貢獻專家,獲國務院特殊政府津貼。1999年獲曾憲梓教育基金會普通高等師範學校教師獎。2013年獲第八屆全國戲劇文化獎“中國戲曲教學與研究終身成就獎”。曾應邀赴美國、日本等國和中國臺灣地區多所大學講學。著有《宋金元戲曲文物圖論》(主編)、《元雜劇故事新編》、《石君寶戲曲集校注》、《山西省曲沃縣任莊村<扇鼓神譜>調查報告》(合著)、《戲曲文物研究散論》、《六十種曲評注》(主編)、《牡丹亭評注》、《浮生詩草》、《黃竹三學術論文自選集》等。另在海內外刊物發表論文百余篇。
延保全,1964年生,山西省昔陽縣人。1985年山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留校戲曲文物研究所工作。1988-1991年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師從黃竹三教授專攻中國古代戲曲。2003年任戲曲文物研究所副所長,並晉升為教授。2006年任戲劇戲曲學博士點首批博士生導師,《中華戲曲》副主編。2010年任文學院院長。現任戲劇與影視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同時兼任中國儺戲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俗文學學會常務理事。承擔並完成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項目和國家社科基金重點研究項目各一項。出版《李行道孔文卿羅貫中集校注》、《六十種曲評注·鳴鳳記評注》、《戲曲文物通論》(中國臺北)、《中國戲曲文物通論》等專著,主編《平陽宋金元戲曲文物研究》,參編《山西戲曲碑刻輯考》、《洪洞介休水利碑刻輯錄》、《全元曲校注》等著作,並在《文藝研究》、《文物》、《文獻》、《民族文學研究》、《戲劇》、《戲劇藝術》、《民俗曲藝》(中國臺北)第刊物發表論文60余篇。
延保全,1964年生,山西省昔陽縣人。1985年山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留校戲曲文物研究所工作。1988-1991年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師從黃竹三教授專攻中國古代戲曲。2003年任戲曲文物研究所副所長,並晉升為教授。2006年任戲劇戲曲學博士點首批博士生導師,《中華戲曲》副主編。2010年任文學院院長。現任戲劇與影視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同時兼任中國儺戲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俗文學學會常務理事。承擔並完成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項目和國家社科基金重點研究項目各一項。出版《李行道孔文卿羅貫中集校注》、《六十種曲評注·鳴鳳記評注》、《戲曲文物通論》(中國臺北)、《中國戲曲文物通論》等專著,主編《平陽宋金元戲曲文物研究》,參編《山西戲曲碑刻輯考》、《洪洞介休水利碑刻輯錄》、《全元曲校注》等著作,並在《文藝研究》、《文物》、《文獻》、《民族文學研究》、《戲劇》、《戲劇藝術》、《民俗曲藝》(中國臺北)第刊物發表論文60余篇。
序
一個學人,他的多年研究成果能夠面世,自然會心潮澎湃。同樣,我們在這本小書即將付梓的時候,也是思緒萬千。我們不禁回想起從事戲曲文物研究和寫作此書的緣起和經過。
那是在40多年前的20世紀60年代,當時竹三在中山大學師從王季思先生攻讀中國古代文學和古代戲曲,在研究生畢業、即將離開廣東北上山西工作的前夜,竹三向恩師辭行。季思先生諄諄教導說,近年來山西發現許多戲曲文物,到那裡是可以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工作的。竹三當然銘記在心,但到山西後,卻被安排到一所工科院校任教,給學生講授如何寫應用文和工廠使用的生產報告、總結,真是用非所學。隨後發生了“文化大革命”,接著他又被下放到山莊窩鋪勞動,自然難以實現恩師的囑咐。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竹三重新被安排到山西師範學院工作,這才回歸自己原來的專業。1981年,吳曉鈴先生到山西考察,竹三因在中大時曾聆聽過吳先生講學,便專程前往拜訪。曉鈴先生同樣囑咐竹三,既在山西扎根,不妨從事戲曲文物研究。兩位恩師的睿智點拔,指明了後學的研究方向,於是竹三便走上這條當時未被學術界重視的治學之路。
保全大學畢業後,來到竹三任所長的戲曲文物研究所工作,後來又跟隨竹三學習,攻讀戲劇戲曲學碩士學位,畢業後自然從事戲曲文物研究,這樣便成了同事。
早在20世紀90年代,我們就有撰寫《戲曲文物通論》的想法。當時考慮的是,經過20多年考古、文物、戲曲研究工作者的努力,已經發現眾多的戲曲文物,學術界也發表了為數不算太少的研究文章和專著,戲曲文物研究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似乎有必要對這些文物資料和研究成果做一階段性的整理和小結,並從歷史發展與理論角度予以概括和探索,以便為今後戲曲文物學的建立做一些基礎工作。但是,由於資料準備不夠充分,理論上還需提高,所以一直未敢動筆。
感謝王季思、吳曉鈴等先生給我們指出了戲曲文物研究的新路,還有眾多學術前賢給我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促使我們在戲曲文物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並在此基礎上,撰成這本《中國戲曲文物通論》。
當然,我們也知道,以我們目前的學識是難以圓滿完成這項任務的。但畢竟這篳路藍縷的工作,需要有人去做,我們不揣淺陋,甘願去做這學術大廈基座的石子。
這本小書雖然寫成,但我們深知,內中免不了有諸多缺點和錯誤,我們懇請方家學者予以指出,以便日後改正。
那是在40多年前的20世紀60年代,當時竹三在中山大學師從王季思先生攻讀中國古代文學和古代戲曲,在研究生畢業、即將離開廣東北上山西工作的前夜,竹三向恩師辭行。季思先生諄諄教導說,近年來山西發現許多戲曲文物,到那裡是可以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工作的。竹三當然銘記在心,但到山西後,卻被安排到一所工科院校任教,給學生講授如何寫應用文和工廠使用的生產報告、總結,真是用非所學。隨後發生了“文化大革命”,接著他又被下放到山莊窩鋪勞動,自然難以實現恩師的囑咐。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竹三重新被安排到山西師範學院工作,這才回歸自己原來的專業。1981年,吳曉鈴先生到山西考察,竹三因在中大時曾聆聽過吳先生講學,便專程前往拜訪。曉鈴先生同樣囑咐竹三,既在山西扎根,不妨從事戲曲文物研究。兩位恩師的睿智點拔,指明了後學的研究方向,於是竹三便走上這條當時未被學術界重視的治學之路。
保全大學畢業後,來到竹三任所長的戲曲文物研究所工作,後來又跟隨竹三學習,攻讀戲劇戲曲學碩士學位,畢業後自然從事戲曲文物研究,這樣便成了同事。
早在20世紀90年代,我們就有撰寫《戲曲文物通論》的想法。當時考慮的是,經過20多年考古、文物、戲曲研究工作者的努力,已經發現眾多的戲曲文物,學術界也發表了為數不算太少的研究文章和專著,戲曲文物研究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似乎有必要對這些文物資料和研究成果做一階段性的整理和小結,並從歷史發展與理論角度予以概括和探索,以便為今後戲曲文物學的建立做一些基礎工作。但是,由於資料準備不夠充分,理論上還需提高,所以一直未敢動筆。
感謝王季思、吳曉鈴等先生給我們指出了戲曲文物研究的新路,還有眾多學術前賢給我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促使我們在戲曲文物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並在此基礎上,撰成這本《中國戲曲文物通論》。
當然,我們也知道,以我們目前的學識是難以圓滿完成這項任務的。但畢竟這篳路藍縷的工作,需要有人去做,我們不揣淺陋,甘願去做這學術大廈基座的石子。
這本小書雖然寫成,但我們深知,內中免不了有諸多缺點和錯誤,我們懇請方家學者予以指出,以便日後改正。
目次
緒言
章 戲曲文物的發現與研究分期
第二章 戲曲孕育期的演藝文物
節 樂舞百戲類
第二節 假面裝扮類
第三節 說唱類
第三章 戲曲形成期的演劇文物
節 偏重於歌舞類
第二節 偏重於假面裝扮類
第三節 偏重於說白類
第四節 偏重於故事表演類
第四章 戲曲繁盛期的戲曲文物
節 演出場所
第二節 戲曲雕塑
第三節 戲曲碑刻
第四節 戲曲繪畫
第五節 戲曲題記
第六節 戲曲抄本與刻本
第五章 戲曲文物中展現的演出場所
節 戲曲孕育時期的演出場所
第二節 戲曲形成時期的演出場所
第三節 戲曲成熟時期的演出場所
第六章 戲曲文物中展現的腳色行當
節 宋代雜劇的腳色行當
第二節 金代院本的腳色行當
第三節 元代雜劇的腳色行當
第七章 宋金雜劇腳色形象圖考
節 末泥
第二節 引戲
第三節 副末
第四節 副凈
第五節 裝孤
第六節 參軍色(附)
第八章 戲曲文物中展現的服飾
節 戲曲服飾的產生
第二節 文獻關於宋金雜劇服飾的記錄
第三節 文物圖像中的宋金雜劇服飾
第九章 戲曲文物中展現的化裝
第十章 戲曲文物中展示的道具
第十一章 戲曲文物中展示的樂器
參考文獻
後記
章 戲曲文物的發現與研究分期
第二章 戲曲孕育期的演藝文物
節 樂舞百戲類
第二節 假面裝扮類
第三節 說唱類
第三章 戲曲形成期的演劇文物
節 偏重於歌舞類
第二節 偏重於假面裝扮類
第三節 偏重於說白類
第四節 偏重於故事表演類
第四章 戲曲繁盛期的戲曲文物
節 演出場所
第二節 戲曲雕塑
第三節 戲曲碑刻
第四節 戲曲繪畫
第五節 戲曲題記
第六節 戲曲抄本與刻本
第五章 戲曲文物中展現的演出場所
節 戲曲孕育時期的演出場所
第二節 戲曲形成時期的演出場所
第三節 戲曲成熟時期的演出場所
第六章 戲曲文物中展現的腳色行當
節 宋代雜劇的腳色行當
第二節 金代院本的腳色行當
第三節 元代雜劇的腳色行當
第七章 宋金雜劇腳色形象圖考
節 末泥
第二節 引戲
第三節 副末
第四節 副凈
第五節 裝孤
第六節 參軍色(附)
第八章 戲曲文物中展現的服飾
節 戲曲服飾的產生
第二節 文獻關於宋金雜劇服飾的記錄
第三節 文物圖像中的宋金雜劇服飾
第九章 戲曲文物中展現的化裝
第十章 戲曲文物中展示的道具
第十一章 戲曲文物中展示的樂器
參考文獻
後記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