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這是一本研究世界紡織品藝術的經典著作。全書既有微觀層面的分析,如對紡織品結構、種類、技術和組織方式等的呈現,又有宏觀層面的論述,如對紡織品與人類語言模式、思維方式、文化習俗等關系的剖析。作者將世界范圍內的歷史織物和當代紡織品放在一起,論述范圍涵蓋了從古埃及刺繡布片到前沿的織物及數碼印花織物。全書包含1000多張細節豐富的彩色插圖,數量多、內容廣、范圍大、質量優、選擇精,充分展現出紡織品的獨特魅力,對專業讀者而言極具參考、研究價值,對一般讀者來說亦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
作者簡介
瑪麗?6?1斯科斯(Mary Schoeser)是紡織品領域的有分量的作品,也是英國紡織協會名譽會長。作為歷史紡織品及墻紙顧問,她與英格蘭遺產保護協會、英國國家信托組織、倫敦利伯蒂百貨以及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組織都有合作。
目次
導論 11
I. 影響 15
語境
語言、遺產和學習
色彩和全球視野
II. 材料 93
發明
意圖
點金術
III. 結構 159
無張力技術
套口、打結、編絲和捻線
織機編織
IV. 表面 257
紗線
針縫
手繪與印花
V. 多維 363
讓布料說話
拼布與絎縫
紡織品跑酷
VI. 意象 461
身份
敘述
時間和地點
注釋 556 補充書目 557 資源 560
致謝 562 圖片出處說明 562 索引 564
書摘/試閱
在過去的50 年中,關于紡織品是否具有藝術影響力的討論愈加激烈,而現在也仍然存在。有的人仍然認為紡織品藝術、設計和工藝是有區別的,認為它們分別是概念性的、大批量生產的和手工制作的。但是,紡織品的本質超越了這種界限劃分。它們的表現范圍囊括了從抽象到具象的各種手法,并且不論是用何種方式制造,紡織品所傳達出的藝術信息都不受限于其最終用途,而是因紡織品所扮演的角色而被強化。這一度很好理解,在17 世紀,擁有一件精美的絲綢服裝或織錦比擁有一幅彼得?6?1萊利的畫作更能獲得名望,并且花費更多。工業化同其帶來的迅速崛起的中產階級,以及20 世紀的現代藝術運動,給裝飾藝術貼上了“輕浮”的亞分類標簽,讓人們更加相信紡織品藝術是女性化的,因此不是那么重要。隨之而來的對繪畫和雕塑的重點經濟投資更令紡織品的地位飽受質疑。直到20 世紀60 年代發生了兩次事件之后,紡織品才開始緩慢恢復升值的狀態。這兩次事件,一件是1962 年在瑞士洛桑舉辦的國際織錦雙年展,它在1995 年之前展出的織錦和三維立體纖維作品都是真跡,而非復制品。另一件就是,由于現代裝置藝術的盛行和非永久材料的大規模使用,人們才逐漸認識到不同藝術形式之間的傳統差異日漸衰弱的趨勢。
1972 年,評論家休?6?1肯納察覺到了這一時期的重要特性,寫道:“策略突然改變了。藝術品不再只能留存于博物館,而是開始轉到博物館無法到達之處。例如,大地藝術,(以及)染料滴入溪流的動態雕塑……藝術家在刺激博物館瘋狂占有藝術品之后,又采用新策略戲耍博物館,制造不可收藏的藝術品。”最有名的一件“無法占有”的藝術紡織品是被克里斯托和珍妮?6?1克勞德“包裹”起來的風景和建筑:第一件作品出現于1961 年;而最大的那一件《奔跑的欄柵》于1976 年展出,歷時14 天(圖3)。在這個時期,女權主義藝術家經常有意識地將紡織技術體現在她們的藝術作品中,以對抗婦女被壓迫的地位,尤其是朱迪?6?1芝加哥和她的著名作品《晚宴》(1974—1979 年)。 紡織品仍然是女權主義觀念的一種重要的反映方式,盡管現在對紡織品的應用更偏向于諷刺,例如薩斯?6?1特茲拉夫在20 世紀50 年代的廣告中針對女性物化所進行的視覺攻擊。受到對藝術品的質疑的沖擊,以及對“女性”家務瑣事無價值這種觀念的重新審視,“高級”和“低級”藝術的不同逐漸瓦解。紡織品藝術是交流的有力工具,它們有助于藝術的民主化。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