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產業的政治經濟學:資源詛咒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印尼擁有大量天然資源,人口結構非常年輕,新生代教育水平逐漸提高,本應是東南亞國家協會(簡稱東協)地區主要的經濟發展重點。但在繁華背後,印尼的產業結構與實質經濟無法進步;印尼是產油國家,石油工業卻被政治因素把持,呈現資源的誤置與扭曲而無法使國家富強。印尼的經濟與產業究竟是受到何種特殊的政治經濟結構影響?
本書以政治經濟學為基礎,透過汽車工業與石油資源兩個個案說明印尼產業「無科技工業化」與「資源詛咒」的現象。本書認為,印尼的產業發展受到國家統合、爪哇文化、經濟民族主義、蘇哈托家族與政商關係的制約。即使有近年政經轉型的制度調整,兩個個案說明:「制度創造結構;制度易解、結構難移」。解決政經結構的問題,印尼才可以進一步發展。
本書以政治經濟學為基礎,透過汽車工業與石油資源兩個個案說明印尼產業「無科技工業化」與「資源詛咒」的現象。本書認為,印尼的產業發展受到國家統合、爪哇文化、經濟民族主義、蘇哈托家族與政商關係的制約。即使有近年政經轉型的制度調整,兩個個案說明:「制度創造結構;制度易解、結構難移」。解決政經結構的問題,印尼才可以進一步發展。
作者簡介
戴萬平
台灣正修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系副教授,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社會科學博士,國立成功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研究員、台灣東南亞學會秘書長。主要專長在亞太政治經濟,並主授亞太經貿市場等相關課程。曾就讀印尼大學社會文化學院,接受印尼語言文化訓練;曾於印尼、泰國、菲律賓與越南等地的大學和智庫擔任訪問學者;近五年擔任泰國正大集團企業訪問學者,具有理論與實務的協同經驗。
台灣正修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系副教授,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社會科學博士,國立成功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研究員、台灣東南亞學會秘書長。主要專長在亞太政治經濟,並主授亞太經貿市場等相關課程。曾就讀印尼大學社會文化學院,接受印尼語言文化訓練;曾於印尼、泰國、菲律賓與越南等地的大學和智庫擔任訪問學者;近五年擔任泰國正大集團企業訪問學者,具有理論與實務的協同經驗。
序
都說21世紀是「亞洲世紀」:300年前,亞洲佔全球本地生
產總值的比例接近60%,今天這比例是30%左右,但一些預測
相信到本世紀中,這比例會回復到50%。是的,亞洲很重要,
National Geographic 的調查卻透露美國大學生當中超過七成人
不知道全球最大的商品和服務出口國其實是美國而不是中國;
美國有國際條約責任,當日本受到襲擊時需予以保護,知道的
美國大學生不足三成。
不要誤會,這裏不是在玩國際冷知識大比拼,國際知識
和國際視野也不是同一回事,至少大家不會反對,藉着國際知
識冀在升學求職方面「提升競爭力」,總不能算是一種國際視
野。當亞洲重新為世界的發展發動重大力量的當下,挑戰和困
難隨之而來,我們有什麼選擇、限制、可能性和責任?有多少
可以參與、實踐、建構或改變的空間?邁前也好,躊躇也好,
甚至歸去也好,態度、觀念、生活方式、情感以何為據?深情
冷眼要洞見的視野,應該有歷史的維度、跨學科的視角、人文
的關懷、全球在地的胸襟。這一切,靠誰?
一個以亞太區戰略性國際精英為對象的意見調查透露,雖
然大部分受訪者都預期未來十年最重要的經濟伙伴是中國,但
東亞地區最大的和平和穩定力量依然是美國。然而,要建立一
個東亞社區,有什麼重大議程應該大力推動?地區內11個強國
和社會當中,美國幾乎是最不關心人權、自由和開放選舉的,
viii 印尼產業的政治經濟學:資源詛咒
而且這種疑惑似乎是年復一年地惡化;關於未來的挑戰,泰國
和新加坡最關心的地區金融危機,印尼最關心的人道需要(例
如食水、糧食、教育),台灣最關心的領土和歷史爭議,日本
最關心的自然災難,南韓最關心的核擴散危機⋯⋯等等,全部
都沒有被美國精英選入中度關注之列。
今天,大家都知道要警惕西方中心的不可靠。根本的問
題如「東亞」應該如何定義,誠如韓裔國際研究名家Samuel S.
Kim所論,過去將之圈定為中國、日本和韓國,是美國人所謂
「儒家文化圈」的偏見使然,也因為他們不樂意看見一個協同
增效力量更大的「東亞」。然而,面對未來發展或者變化的難
題與機遇,將中、日、韓加上東南亞諸國去建構的東亞論述,
不是能夠更有效地看清楚如何防微杜漸,繼往開來嗎?籌備這
套叢書的過程之中,其實就是滿懷「逆思考」去捫心自省:西
方中心主義不可靠,那麼我們自己可靠嗎?我們的能力似乎愈
來愈大了,直到有一天,那些期許、挑戰和責任都來到面前,
到了要選擇、建構和體驗的時候,我們會立足在什麼視野的裏
裏外外?
因應獨特的歷史和地緣條件,「世界的香港」和「亞洲
的香港」在國際交流和東亞身份的營造過程當中所能夠發揮的
作用,過去是非同小可,未來也大有可為。年前有調查研究發
現,香港人對「亞洲人」這身份的認同感之高,甚至跟認同
「香港人」身份相若。另一個以教育工作者為訪談對象的比
較研究顯示,其他國際城市的老師認為要提升學生的國際知
識,因為相信這些知識有助年輕人在升學求職方面「提升競爭
力」,但香港老師的信念是,年輕人本來就應該對多元文化價
值的了解和欣賞,多作耕耘。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獨具慧眼和
胸襟,沒有錯過香港這份人文天賦,推動出版這套「東亞焦點
叢書」,以小型的裝幀和聚焦的主題去配合今天讀者的閱讀喜
總序ix
好,以國際化和跨學科的寫作團隊去建構開放和全球在地的東
亞論述,為培養香港以至華文世界讀者的東亞視野,以長流細
水灌之溉之。
產總值的比例接近60%,今天這比例是30%左右,但一些預測
相信到本世紀中,這比例會回復到50%。是的,亞洲很重要,
National Geographic 的調查卻透露美國大學生當中超過七成人
不知道全球最大的商品和服務出口國其實是美國而不是中國;
美國有國際條約責任,當日本受到襲擊時需予以保護,知道的
美國大學生不足三成。
不要誤會,這裏不是在玩國際冷知識大比拼,國際知識
和國際視野也不是同一回事,至少大家不會反對,藉着國際知
識冀在升學求職方面「提升競爭力」,總不能算是一種國際視
野。當亞洲重新為世界的發展發動重大力量的當下,挑戰和困
難隨之而來,我們有什麼選擇、限制、可能性和責任?有多少
可以參與、實踐、建構或改變的空間?邁前也好,躊躇也好,
甚至歸去也好,態度、觀念、生活方式、情感以何為據?深情
冷眼要洞見的視野,應該有歷史的維度、跨學科的視角、人文
的關懷、全球在地的胸襟。這一切,靠誰?
一個以亞太區戰略性國際精英為對象的意見調查透露,雖
然大部分受訪者都預期未來十年最重要的經濟伙伴是中國,但
東亞地區最大的和平和穩定力量依然是美國。然而,要建立一
個東亞社區,有什麼重大議程應該大力推動?地區內11個強國
和社會當中,美國幾乎是最不關心人權、自由和開放選舉的,
viii 印尼產業的政治經濟學:資源詛咒
而且這種疑惑似乎是年復一年地惡化;關於未來的挑戰,泰國
和新加坡最關心的地區金融危機,印尼最關心的人道需要(例
如食水、糧食、教育),台灣最關心的領土和歷史爭議,日本
最關心的自然災難,南韓最關心的核擴散危機⋯⋯等等,全部
都沒有被美國精英選入中度關注之列。
今天,大家都知道要警惕西方中心的不可靠。根本的問
題如「東亞」應該如何定義,誠如韓裔國際研究名家Samuel S.
Kim所論,過去將之圈定為中國、日本和韓國,是美國人所謂
「儒家文化圈」的偏見使然,也因為他們不樂意看見一個協同
增效力量更大的「東亞」。然而,面對未來發展或者變化的難
題與機遇,將中、日、韓加上東南亞諸國去建構的東亞論述,
不是能夠更有效地看清楚如何防微杜漸,繼往開來嗎?籌備這
套叢書的過程之中,其實就是滿懷「逆思考」去捫心自省:西
方中心主義不可靠,那麼我們自己可靠嗎?我們的能力似乎愈
來愈大了,直到有一天,那些期許、挑戰和責任都來到面前,
到了要選擇、建構和體驗的時候,我們會立足在什麼視野的裏
裏外外?
因應獨特的歷史和地緣條件,「世界的香港」和「亞洲
的香港」在國際交流和東亞身份的營造過程當中所能夠發揮的
作用,過去是非同小可,未來也大有可為。年前有調查研究發
現,香港人對「亞洲人」這身份的認同感之高,甚至跟認同
「香港人」身份相若。另一個以教育工作者為訪談對象的比
較研究顯示,其他國際城市的老師認為要提升學生的國際知
識,因為相信這些知識有助年輕人在升學求職方面「提升競爭
力」,但香港老師的信念是,年輕人本來就應該對多元文化價
值的了解和欣賞,多作耕耘。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獨具慧眼和
胸襟,沒有錯過香港這份人文天賦,推動出版這套「東亞焦點
叢書」,以小型的裝幀和聚焦的主題去配合今天讀者的閱讀喜
總序ix
好,以國際化和跨學科的寫作團隊去建構開放和全球在地的東
亞論述,為培養香港以至華文世界讀者的東亞視野,以長流細
水灌之溉之。
目次
第1章
印尼的政治發展
第2章
印尼產業的政治經濟特質
第3章
印尼汽車工業的「無科技工業化」
第4章
印尼石油資源的資源詛咒
第5章
印尼石油產業的發展背景
第6章
石油資源與政治經濟理論:
結構與制度
第7章
由「結構面」觀察印尼石油產業
第8章
由「制度面」觀察印尼石油產業
第9章
石油產業改革的「制度面向」
第10章
石油產業改革的「結構面向」
第11章
結論與反思
印尼的政治發展
第2章
印尼產業的政治經濟特質
第3章
印尼汽車工業的「無科技工業化」
第4章
印尼石油資源的資源詛咒
第5章
印尼石油產業的發展背景
第6章
石油資源與政治經濟理論:
結構與制度
第7章
由「結構面」觀察印尼石油產業
第8章
由「制度面」觀察印尼石油產業
第9章
石油產業改革的「制度面向」
第10章
石油產業改革的「結構面向」
第11章
結論與反思
書摘/試閱
緒論
印度尼西亞(Indonesia,以下簡稱印尼)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不論就人口數、土地面積及島嶼數目,印尼都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即便就亞太地區而言,印尼也是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國家。印尼也是全世界伊斯蘭教人口最多的國家,全國有 86.1% 的人口都是伊斯蘭教徒。中東地區雖然是伊斯蘭教世界,但是目前全世界最多穆斯林的國家,不是在中東地區,而是在東南亞的印尼。
根據印尼國家統計局(Badan Pusat Statistik. BPS)每十年人口普查公佈的資料,印尼的人口大約有 2.576 億人, 是東南亞地區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全世界人口第四多的國家,僅次於中國、印度、及美國。印尼的領土面積有 1,910,931 平方公裡,是全世界領土面積第 16 大國;不過印尼卻是全世界擁有島嶼最多的國家,共有 17,504 個島嶼,而被稱為「千島之國」。 其中,最大的五個島嶼分別是加裡曼丹(Kalimantan)、新幾內亞(New Guinea)、蘇門答臘(Sumatra)、蘇拉維西(Sulawesi),以及爪哇(Java)。其中,又以爪哇島又最具重要性,因為爪哇島的人口有 1.366 億, 佔全國四成以上,其經濟產值超過全國的六成,又是印尼的首都雅加達(Jakarta)的所在地,爪哇島(全國第五大島),是全國最重要的島嶼,爪哇文化也深深影響到印尼全社會。
近年印尼經濟受到重視,2009 年 6 月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印尼經濟總量到 2017 年將會增長 60%,進而達到 8,000 億美元,具有強大的經濟潛力(《國際商情週刊》,2009年10月22日)。國際經濟學者以「金磚第五國」形容廣大內需市場背後的經濟潛力;每年平均超過 6% 的印尼經濟,近 2.5 億人口,GDP 總額超過東協十國的一半,印尼是近年整個亞洲新興國家投資熱潮中,重要性最高,也最被看好的市場之一(張翔一、陳竫詒,2014)。台灣企業家也看好印尼的經濟,認為印尼有很多天然資源,人口結構非常年輕,新生代教育水平逐漸提高,會是東協地區主要的生產據點,開始與印尼業界進行不同的合作項目(吳琬瑜,2013)。例如台灣富士康科技集團的郭台銘先生就極力推動欲將印尼成為中國以外最大的生產與行銷基地。
在繁華背後,印尼的產業發展卻受到不同政治經濟因素的影響。舉例而言:經濟政策缺乏一致性(Tempo, 2016: 17);印尼是產油國家,石油工業卻被國營石油公司(Pertamina)把持而無法使國家富強;有廣大的內需需求,卻無法建立完整的汽車工業供應鏈;燃油補貼政策拖跨國家財政。產業結構與實質經濟無法進步,讓印尼被認為是短期高風險的新興國家(陳一姍,2014)。 許多實際經營的台商也表示:印尼許多行業被「華人商霸」壟斷,這些「商霸」憑著良好的「政經關係」主導印尼經濟,外界無法打入內需的通路。
這樣的觀點顯示:印尼的經濟與產業呈現資源的誤置與扭曲,創造巨大的利益結構集團;當這種扭曲深植於社會,就非常難移除。對於印尼經濟與產業的前景,媒體分析充滿著兩極的對比:極富與極貧;近乎無限的天然資源與長期停滯的產業升級;蜂擁而至的外人投資與不斷外流的本地資金;充滿願景的內閣與積弊難清的地方分贓;是第五塊金磚,也是脆弱五國。究竟是何種特殊的「政治經濟結構影響到印尼產業,乃至於經濟發展?」成為作者感興趣的研究課題。
本書為行政院科技部「東南亞國家汽車產業:政治經濟的跨國比較」(102 年度專題研究計劃,NSC 102-2410-H-230-003-MY2)[2013.08–2015.07]及「恩賜還是詛咒?印尼石油資源的政治經濟」(104 年度專題研究計劃,104-2410-H-230-002-)兩個研究計劃的延伸。作者長期關注東南的政經發展,曾就讀於印尼大學文化學院、略懂基礎印尼文,並在2003年與2005年兩次擔任印尼重要智庫「戰略與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的訪問學者,開始系列性的印尼政治經濟研究;近年則是在2013年前往日惹大學亞太研究中心( University of Gajah Mada , Center for Asia and Pacific Studies)與 2014、2016 年擔任建國大學(BINUS University)大學國際關係學系訪問學者,數度執行田野訪談,訪問「國營石油公司」(Pertamina)高層與所屬智庫 「印尼國家石油大學」 (Universitas Pertamina),獲得資料成為本書的分析重要來源。
在撰寫的架構上,本書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共十一章。第一部分,為背景與理論的探討,分別是第一章:印尼政治發展;第二章:印尼產業的政治經濟特質,以及第三章以汽車工業為個案,說明印尼產業如何受到政治經濟因素影響。
第二部分,第四章至第七章,主要聚焦討論印尼石油資源的議題。透過石油資源運用的政治經濟理論分析,也就是「結構面向」與「制度面向」觀察印尼石油資源的政治經濟特性。
第三部分,書中第八章至第十一章,討論印尼石油資源產業改革的分析,也以制度與結構兩面向進行探討,並做出結論與反省。
印度尼西亞(Indonesia,以下簡稱印尼)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不論就人口數、土地面積及島嶼數目,印尼都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即便就亞太地區而言,印尼也是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國家。印尼也是全世界伊斯蘭教人口最多的國家,全國有 86.1% 的人口都是伊斯蘭教徒。中東地區雖然是伊斯蘭教世界,但是目前全世界最多穆斯林的國家,不是在中東地區,而是在東南亞的印尼。
根據印尼國家統計局(Badan Pusat Statistik. BPS)每十年人口普查公佈的資料,印尼的人口大約有 2.576 億人, 是東南亞地區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全世界人口第四多的國家,僅次於中國、印度、及美國。印尼的領土面積有 1,910,931 平方公裡,是全世界領土面積第 16 大國;不過印尼卻是全世界擁有島嶼最多的國家,共有 17,504 個島嶼,而被稱為「千島之國」。 其中,最大的五個島嶼分別是加裡曼丹(Kalimantan)、新幾內亞(New Guinea)、蘇門答臘(Sumatra)、蘇拉維西(Sulawesi),以及爪哇(Java)。其中,又以爪哇島又最具重要性,因為爪哇島的人口有 1.366 億, 佔全國四成以上,其經濟產值超過全國的六成,又是印尼的首都雅加達(Jakarta)的所在地,爪哇島(全國第五大島),是全國最重要的島嶼,爪哇文化也深深影響到印尼全社會。
近年印尼經濟受到重視,2009 年 6 月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印尼經濟總量到 2017 年將會增長 60%,進而達到 8,000 億美元,具有強大的經濟潛力(《國際商情週刊》,2009年10月22日)。國際經濟學者以「金磚第五國」形容廣大內需市場背後的經濟潛力;每年平均超過 6% 的印尼經濟,近 2.5 億人口,GDP 總額超過東協十國的一半,印尼是近年整個亞洲新興國家投資熱潮中,重要性最高,也最被看好的市場之一(張翔一、陳竫詒,2014)。台灣企業家也看好印尼的經濟,認為印尼有很多天然資源,人口結構非常年輕,新生代教育水平逐漸提高,會是東協地區主要的生產據點,開始與印尼業界進行不同的合作項目(吳琬瑜,2013)。例如台灣富士康科技集團的郭台銘先生就極力推動欲將印尼成為中國以外最大的生產與行銷基地。
在繁華背後,印尼的產業發展卻受到不同政治經濟因素的影響。舉例而言:經濟政策缺乏一致性(Tempo, 2016: 17);印尼是產油國家,石油工業卻被國營石油公司(Pertamina)把持而無法使國家富強;有廣大的內需需求,卻無法建立完整的汽車工業供應鏈;燃油補貼政策拖跨國家財政。產業結構與實質經濟無法進步,讓印尼被認為是短期高風險的新興國家(陳一姍,2014)。 許多實際經營的台商也表示:印尼許多行業被「華人商霸」壟斷,這些「商霸」憑著良好的「政經關係」主導印尼經濟,外界無法打入內需的通路。
這樣的觀點顯示:印尼的經濟與產業呈現資源的誤置與扭曲,創造巨大的利益結構集團;當這種扭曲深植於社會,就非常難移除。對於印尼經濟與產業的前景,媒體分析充滿著兩極的對比:極富與極貧;近乎無限的天然資源與長期停滯的產業升級;蜂擁而至的外人投資與不斷外流的本地資金;充滿願景的內閣與積弊難清的地方分贓;是第五塊金磚,也是脆弱五國。究竟是何種特殊的「政治經濟結構影響到印尼產業,乃至於經濟發展?」成為作者感興趣的研究課題。
本書為行政院科技部「東南亞國家汽車產業:政治經濟的跨國比較」(102 年度專題研究計劃,NSC 102-2410-H-230-003-MY2)[2013.08–2015.07]及「恩賜還是詛咒?印尼石油資源的政治經濟」(104 年度專題研究計劃,104-2410-H-230-002-)兩個研究計劃的延伸。作者長期關注東南的政經發展,曾就讀於印尼大學文化學院、略懂基礎印尼文,並在2003年與2005年兩次擔任印尼重要智庫「戰略與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的訪問學者,開始系列性的印尼政治經濟研究;近年則是在2013年前往日惹大學亞太研究中心( University of Gajah Mada , Center for Asia and Pacific Studies)與 2014、2016 年擔任建國大學(BINUS University)大學國際關係學系訪問學者,數度執行田野訪談,訪問「國營石油公司」(Pertamina)高層與所屬智庫 「印尼國家石油大學」 (Universitas Pertamina),獲得資料成為本書的分析重要來源。
在撰寫的架構上,本書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共十一章。第一部分,為背景與理論的探討,分別是第一章:印尼政治發展;第二章:印尼產業的政治經濟特質,以及第三章以汽車工業為個案,說明印尼產業如何受到政治經濟因素影響。
第二部分,第四章至第七章,主要聚焦討論印尼石油資源的議題。透過石油資源運用的政治經濟理論分析,也就是「結構面向」與「制度面向」觀察印尼石油資源的政治經濟特性。
第三部分,書中第八章至第十一章,討論印尼石油資源產業改革的分析,也以制度與結構兩面向進行探討,並做出結論與反省。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