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大腦如何利用我們的過去創造未來?
我們總是毫不遲疑地認為,記憶或回憶能夠原封不動地記錄曾經發生的事情。然而,大腦是個器官,它並非像個檔案夾般收集著往事,因此我們的記憶與回憶不會一成不變,它們其實時常被改寫或更新。
不過,記憶或回憶被改寫的用處到底為何呢?若記憶只將過往的事情毫無變化地保存,便會失去演化生物學的意義;相反地,生物會因為未來的需要而調整記憶與回憶。換句話說,記憶與回憶不只是影響當下,它們甚至可以形塑自我的形象、控制夢境以及左右我們的未來,因此,失去記憶等於失去對自己的身分認同。
記憶與回憶除了影響個體之外,也與群體生活有著密切關係;所謂文化,是大家共同生活的累積與回憶的保存,藉著許多記憶或回憶在腦中不斷地改寫,而衍伸出大家認同的生活模式。
本書以神經學、生理學和哲學的角度,檢視記憶對人的影響,以及探討記憶在複雜的大腦中如何運作,先由記憶形成的機制談起,之後將主題帶至夢的領域,接著談論到人類對夢境的控制,以及記憶的真偽。例如,第一次的回憶總是鮮明的,而為何有關氣味的記憶特別容易被記住?作者同時舉出許多實例令讀者了解夢境,以及夢對於回憶與記憶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並特別解釋三者如何影響我們的未來。
作者簡介
漢娜‧蒙耶Hannah Monyer
腦神經學者,1957年出生於羅馬尼亞,並於德國海德堡攻讀醫學。此外她也曾在德國曼海姆、呂北克及美國史丹佛等地進行研究。自1994年起,蒙耶在海德堡大學醫學系擔任教授一職,2010年起亦在德意志癌症研究中心任職,並於2004年獲得萊布尼茲獎的殊榮。
馬丁‧蓋斯曼Martin Gessmann
哲學家,出生於1962年,主要研究現代文化。大學於德國杜賓根、法國南特及美國華盛頓就讀,之後便以人文線記者的身分活躍於新聞界。2010年他被聘為海德堡大學哲學教授,2011年起則任職於歐芬巴赫設計學院,教授文化及科技理論和美學。
譯者
薛宇桐
輔大德語系畢,倫敦亞非學院(SOAS)翻譯碩士課程修畢,曾執教於國立基隆高中。興趣:旅行、游泳、寵物(貓)。
謹將此書獻給基中的各位同仁及曾任教之學生。
目次
前言
導論
第一章 記憶革命──我們的記憶如何扮演未來規畫者
第二章 在睡覺時做夢及學習──我們如何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第三章 高效能做夢──如何不費吹灰之力進行訓練
第四章 想像及假記憶──記憶是否真能誠實地欺騙我們
第五章 感覺的記憶──為何我們總是興高采烈地回憶童年及初戀,卻又忘不掉咬過我們的那隻狗
第六章 記憶及老化──遺忘是人類天性,它會帶著我們向前行
第七章 集體記憶──不同大腦的連結,還有為什麼我們大家都知道小紅帽?
第八章 「人類大腦計畫」──記憶是否會上傳到未來?
結論 神乎其技的記憶如何帶領我們邁向未來
附註
書摘/試閱
導論
相信每個人都有這種經驗:在面臨複雜的抉擇或艱難處境時,會來來回回很多次地全面深思熟慮。究竟應該走這條路呢?還是另一條?該結婚?還是最好再等等?要不要去念那個系?還是別的系比較好?諸如此類的疑問太多了,更擴及到像是下次去哪度假這類日常問題。而我們也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就是前述的那些情形,很奇怪地,到最後都會以簡單的方式被解決。出於一個連自己都不是很清楚的原因,忽然間就充滿了確定感,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以及現在該做什麼。其中最棒的就是:晚上帶著問題上床就寢,明早醒來都還沒喝第一杯咖啡,解答就已浮現眼前。在沒有繼續絞盡腦汁的情形下,忽然間便知道事情該如何解決,輕輕鬆鬆就全面掌握先前仍千頭萬緒的事情。即使這聽起來如此神奇,也讓我們感到吃驚,但通常我們都會覺得接受這突然的靈感也不錯。直到事後某個時間點回頭看才發現,這很顯然完全是在先前狀況裡所能做出的最正確決定,而且可能帶來了更好的效應。而若萬一沒聽從這突然的靈感,日後便會在心中不斷質問自己,是否當初應該追隨內心的聲音才對。
但這靈感究竟來自何處?又是什麼獨特的力量,竟能這樣無聲無息,卻又有效地決定我們的人生?我們是從何獲得這有如仙女棒一揮的神奇建議,讓再怎樣糟糕的情形都能迎刃而解呢?
我們想在本書提供一個意料之外的候選答案:我們的記憶。我們常常都以為記憶負責的是其他事物,例如,當想不起某個東西、短暫的記憶喪失時;或者很討厭地,再次受邀卻想不起主人小孩的名字時。記憶的確對我們生命的成功做出許多非凡貢獻,只是一直未被注意到。直到像是阿茲海默症及其他老年失智症等疾病變得普遍之後,我們才發現:記憶不只是跟我們開個小玩笑,讓一切都無法進行而已,而是漸漸告別,並全面停止其助益良多的服務,之後我們被迫看清──基本上生命再也沒有任何的可能,最後回頭只剩一片巨大不帶人性的空無。
一直以來,都是由疾病或意外造成的結果在指引著研究的道路,而且讓我們了解記憶與人生的成功與否有著很高的關聯性,其中最為人所知的便是二○○八年逝世的亨利.莫萊森(Henry Molaison),他生前被稱為H.M.。五○年代初期,醫師決定對癲癇發作的莫萊森施行一場腦部手術,將大腦兩側部分的內側中央顳葉切除。手術另外還涉及到部分的海馬迴,這個部位後來竟在學術圈掀起波瀾,因為發現該名病患失去了產生新記憶的能力,也就是手術後的他再也無法記憶後來發生的事,他得花好幾次來「重新認識」同一個人,因為他無法記得自己早已認識對方。這期間還有以此為題的電影,主角必須重新愛上早已相愛很久的伴侶,其中《王牌冤家》(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就是代表作之一。
記憶研究在過去幾十年來有卓越的進步,這是因為高度發展的技術和科技,讓我們得以前進到腦中的個別神經細胞及其電流訊號;而現今散布全球各地的科學家網絡針對記憶功能進行系統性及全面性的研究,也是原因之一。這邊有個例子,可以證明其研究的進步規模:大約五十年前,科學家艾瑞克.坎德爾(Eric Kandel,爾後獲諾貝爾獎)開始研究擁有超過兩萬個神經細胞的「加州海兔」(Aplysia californica,海蝸牛的一種),這種生物有著最簡單的記憶形式,該研究亦只涉及簡單的反射反應。今日,光在歐洲就有超過十億歐元的研究費用,花在借助電腦創造出人腦的對照模型上,而目前功能還有待了解的神經細胞數量大約有一千億個神經元,這些神經細胞彼此串起的連結數量大約有一百兆個(一兆為一後面再加十二個零)。
有很長一段時間研究重點都放在基礎工作上,了解記憶最小的組成成分如何在細胞層產生。到這二十年來,研究重點才逐漸轉移至複雜關聯性的觀察,測試特定功能和網絡間的交互作用。因此我們記憶的功能,也不再像過去大家所認為的,僅是個放置回憶的儲存場所而已。研究內容更加著重於記憶如何貢獻一己之力,讓我們往後的人生能走得更好。
鑒於這樣的研究發現,我們希望在書中傳達這訊息:該是重新評價我們記憶的時候了。我們想清楚地解釋,記憶至今仍總被低估,以及用全新觀點來接觸記憶是件好事。記憶不只與過去有所關聯,更與未來息息相關。記憶存在的目的,不是把經歷過的事放進抽屜保存而已,而是不斷地重新整理,並改造為未來可利用的形式。其所依循的,基本上為向前瞻望的邏輯,特別是在處理我們早已經歷過和做過的事情時,更是如此。我們必須顛覆對記憶最基礎的認識,同時做出改革。要了解到,記憶的首要任務在於生命的規畫,而人類也沒有第二個像這樣的能力,能負責如此複雜且不斷變換的任務。最後,則是如何從形形色色的過往經歷,來展望其所形成的值得追求的未來。
因此,在第一章首先提出最基本的問題:這樣的觀念轉變,會對記憶研究帶來哪些新觀點。本書將從最簡單的學習過程出發,進而追蹤如此儲存下來的記憶軌跡之後的變化。過去及當下的經歷是否都會被保留?我們能否確定腦海中重新搜索到的,就是我們之前為了以後所用而儲存下來的事物?本書也將會看到,光是記憶處理的前幾個步驟,就已與我們想像的不同,這可跟我們平常與電腦的互動模式有差別。差別在於電腦只要簡單按個鍵,不用幾秒就能下載整本電子書檔案,但是我們的學習過程受到明確的時間管理限制,無法瞬間將大量的內容記錄在腦中。而我們又可以同時在大腦中保存多少的資訊位元呢?什麼時候會開始過度負載?書中不但有答案,更會解釋這現象為何有其必要。第一章最後,我們更大膽提出了一個初步的前瞻性問題:若我們已經徹底地廣泛瀏覽過,而且了解我們記憶整體的儲存及整理模式,那麼新知意味著什麼?這些現今研究的架構,要如何幫助我們的人生更有進展?特別是用這種方式來對待過去,對人類而言有何獨特性?
第二章,則將焦點從白天的學習及行為,轉換到夜晚,聚焦在各種不同的夢境上。若記憶總是顯得內斂並藉由隱身幕後來發揮效用,那麼可以看一下記憶的幕後,並觀察當它幾乎不受干擾地運作時,會有什麼事發生,如此應該會大有收穫。而這正是我們試著運用在腦部相關區域的新方法,之後就可以藉此悄悄地獲得夢境直播。一開始我們就可以預告,人們所做的夢遠比從自身經驗推測的還多,尤其是在深眠期。而我們也可以先跟大家說:所討論的這些歷程,與記憶過程息息相關,至少在持續學習這部分是如此。
在這些研究之後所討論的,仍與我們清醒後還常常清楚記得的夢境相關。從古時候起,它們就有著特別的夢境解讀意義。我們會看到,新近的研究又再次引發大眾重新思考。我們有沒有可能必須以夢境的原意去檢視它們,即使它們有時看似怪異?對此,我們會至少試著提出幾個好理由。
我們對夢境的討論,並沒有到此告一段落。腦部研究還找到未來可能改變夜間夢境的辦法,透過這種方式,或許能讓我們成為夢境的共同導演。有些非常有天分的人甚至不需要科技協助就能做到,但我們這些普通人則是就此有了新的可能。我們將能夠探究過去在夢境當中,只能被動受其情節影響的部分。到了第三章,我們就會看到有哪些前瞻性的發展。在這邊只能先稍稍提示:每個運動員都有一個夢想,希望能不花一絲力氣、不動一隻手指就能訓練技能。
在夢境中,能夠想像一些不會在現實發生的事。但這在白天,或者在意識清楚下,是否也有可能?第四章,探討的就是假記憶的現象。假記憶指的並非偶爾不小心搞錯,或者在不利的情況下自然出現的誤解。真正的問題其實是:人是否有可能刻意偽造記憶?我們能否極力地說服自己,最後甚至相信自己的謊言?
愈多關於記憶的大腦研究,對記憶的了解也愈是明朗:記憶是利用極多且不同的神經網絡系統所組織而成的,也因此非單一特性。所以第五章所討論的,是一種必須以過往遺跡出現的記憶形式,是關於感覺及其保留在記憶中的特殊方式。為什麼我們很難從負面的經歷中解脫?我們只想一了百了就此告別的記憶,為什麼仍不時襲上心頭?為何心痛的感覺一定會變得如此強烈?為什麼傷痛的經歷無法就此放過我們?當然,同時間極正面的經歷回憶也存在著,例如,孩提時的記憶。回憶究竟對我們做了什麼?又是如何成功地將我們帶回久遠的過往情緒中?我們將跟隨著作家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的足跡,踏上一段時空旅程。我們有可能聞到過去的氣味嗎?
在睡眠中學習,及前往孩提國度的時空旅行,充其量也不過是記憶研究的副產品,該研究要面對的是更大的挑戰,那就是:記憶如何在人生中形成,並伴隨我們到老。此外,最顯而易見的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多麼依循陳腔濫調,完全低估了記憶的能力。然而我們也得明白,不久,到了需要老花眼鏡的晚年時,記憶力也會跟著減弱。例如,忘記鑰匙在哪,在找了十五分鐘後,便立刻有了警覺,上網搜尋可信的記憶測試;在把一個約會忘得一乾二淨時,問自己還有多久才退休?跟同事聊到員工餐廳的午餐如何,卻只能給出模稜兩可的答案時,內心會感到很難為情,因為我們早想不起來有什麼吃的。現在我們試著要證明,這些假設的疏忽及記憶缺失,其實只是最好根本不用認真的小事。或者最好將其視為信號:記憶正忙著更重要的東西,而不是放鑰匙的正確地方、無數約會的其中之一,或者午餐品質等平凡到根本就不值得特別去記憶的事物。
這帶出了一個論點:記憶會非常有效率地配合我們的實際需求做調整。隨著年紀漸長,我們的任務可能變得更有挑戰性,記憶便會將焦點放在當下重要的事,這和當時需要思考及記憶的事很有關聯。
第六章,我們要來關心「老化」,也會給大家一些信心。如同今日腦部研究所呈現的,必要的資源已經有了,需要的只是從中加以利用。我們想要指出為此所需要的一切,以及在記憶訓練上,指導者普遍都會忽略的一個重要元素:在生命中,人們必須要有所企圖,並且真心有所期盼。若沒有真正的動機,就難以再次擁有實際的創造性並有所發展。
第七章將會踏上全新的領域,因為神經生物學的腦部研究才正啟程,朝記憶研究的新領域發展。這章的主題是「集體記憶」。我們試著釐清,個體記憶跟另一個體記憶之間的關係,以及是否不能讓許多個體在一起,或者這樣也會造成短路。如果願意的話,我們的個人記憶之後能再次成為超級記憶的全面性網絡的一部分。這概念神奇之處,在於我們有可能會知道某件不確定的事是在哪裡看到的,且並非從自我主動學習的情境得來。任誰都說得出誰是小紅帽,就算自己從沒讀過這童話也可以。我們試著要理解這是如何產生的。
而本書最末章討論的,是目前的研究有何不可思議的未來潛能,以及能如何充分善加利用。期待在技術面改善我們的記憶,而且最後能整個轉移至機器上。在這方面,最大膽的期望,出自美國軟體開發商和作家的筆下。他們已經能預見人類心智以機器人的形式在宇宙蜂湧出現,並藉由我們的知識及文化來造福整個世界。我們對此更是謹慎,特別是更加懷疑──人類害怕不久後,記憶機器人恐怕就可以開始獨立生活,而且可能未必對我們有利。此書依循著這個想法前進,並做個別的思考。
以上零零總總,即為讀者們所能期待書中將呈現的內容。即使個別實驗本身呈現出的已如此壯觀,展現研究成果仍不是我們的唯一目標。我們尤其想要針對記憶的特性和功能,開啟一個全新觀點。若認為記憶最重要的任務,只是負責處理過去,也就是資料及內容的存放,那也就表示記憶至今仍未得到正確理解──這也正是此書所要提出的論點。相反地,我們推測記憶最重要的任務是規畫未來,並帶領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前進。因此,其主要任務並不只有儲存以備日後調出,而是同時不斷地編輯、整理新事物。在這裡所指的,就是不斷重整記憶內容,針對現在正等待進行以及對生命的進一步規畫有其重要性的任務,來進行調整。
談論到目前為止還算簡單,但現在要再往前一步。我們認為,記憶並不只是服務提供者,貢獻合適的記憶讓我們想出計畫;相反地,更應該思考:透過記憶內容的整理,我們才會產生欲望去做之後所投身的事物,這完全是個自發的過程,我們自然而然就如此行動。記憶藉由其準備行動,為我們的決策奠定基礎,並以特定的形式將個別要點先整理好。記憶先行實驗哪些途徑可行,並根據我們自身經歷,判斷在怎樣的情況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可能會遇到困難或挫折。也可以說,記憶寫的是i,然後我們現在必須加上那畫龍點睛的一點。這樣的思考途徑最後也能倒過來走。若我們生命的展望,因為高齡或疾病而受到限制,記憶的處理模式也會隨之改變。這種時候,比起為不久的未來做出安排並向前看,記憶則較常讓我們回顧過往,回想曾展望過的未來可能。講得再具體一點,就是孩提時候的記憶變得重要,而這人生初始的記憶,也應該是我們人生所有一切發展的開端。記憶將我們帶回過去時光,那時世界還對我們敞開。
這樣一個記憶的新觀點,與我們基本上將其視為有前瞻性及創造力有關,相對地,我們也必須重新定義記憶的特質。在這部分,格外值得思考的是:我們多半注意不到記憶的創意表現,只有面對其潛在運作而得的成果時,才感到驚奇。至於有關我們的記憶能要求什麼頭銜的問題,哲學可以幫忙回答。
在兩百多年前,出身德國克尼斯堡的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曾經問過一個問題:「究竟是什麼將藝術家造就為藝術家呢?」他所想到的答案是,一定有種相當特別的靈魂,讓藝術家擁有能力。這種靈魂從幕後發揮著影響力。一個人再怎麼努力想要成為藝術家,創造出美麗的事物,光靠費盡心力思考「那樣美麗的事物應該看起來如何、適合依循哪些規則?」是無法成功的。他若要更具備成功的希望,內在就必須有某種巧妙隱藏的力量或才能去承擔安排工作,並在幸運時刻來臨時,直接表現出最終的樣子。這樣的靈魂就是以「保護性」和「領導性」的樣子現身。
這也可以說是一種正面的靈魂。對康德而言,這種靈魂將人類帶回真實的本性,使其恢復原先天資聰穎的一面。同時我們也還要了解到,記憶會像自然的才能般,在不曾真正察覺或知情的情況下,於我們身上產生啟發性的作用。唯一的差別,就是與這有關的不是藝術品,而是我們的生命本身。記憶之所以顯現如此具獨創性的能力,是因為它提供我們解決方法,解決那些就算仔細思索,都還不一定可以解決的問題──而且記憶這時多半也是為了幫助,才提供解決方案。若我們遭到記憶遺棄,就會覺得彷彿也遭到所有善靈遺棄一般。當記憶在像阿茲海默症或失智症等疾病發生時一樣衰退,生命盡頭很容易就會分崩離析。這就是優異能力所具有的兩面:失去功能時使我們墜入深淵,然而只要運作正常,便帶有具備高度原創性,並讓我們超越自我成長的能力。
最後將提供一個思考面向為本書做結。如同剛才所說明的,我們的記憶表現得像是個難以置信,卻又祕密的人生夥伴,然而這種能力喜歡隱藏在白天瑣事的布幕後,只有在我們執行例行功能卻表現失常時,才會被注意到。由於時間的本質與我們記憶的作用息息相關,早在古代,聖奧古斯丁就曾表明:「只要沒有人問起,我就知道這東西。但要是有人問起,真要解釋的話,我反而不懂了。」也因為記憶如此不顯眼又難以解釋,因此一直以來,我們都試圖藉由模型來釐清其作用。甚至早在古代,人們就已利用科技儀器及設備來做比較。兩千多年前,亞里斯多德便率先以戒指圖章壓印在蠟板上的模樣來說明記憶──很年輕的人和老年人的蠟板是如水一般的液態,因此不會留下壓痕;而懶散的人也不會留下任何痕跡,因為他們的蠟板太乾了。
後來,人們則把宮殿或圖書館當成範例,將記憶想像為存放在裡面特定地點的知識,因此可以再被找到或管理。到了近代,發明了攝影技術,自此我們開始以圖像記憶思考,並依此模式去想像記憶。六○年代的義大利式西部片就承襲了這想法,一個持槍之徒在臨死前,他的一生就會以走馬燈的方式從腦海中掠過。直到現在,人們還是會以電影分鏡的格式來想像記憶。電影院也同樣提供了二十世紀最後的機會,藉著解釋隱藏的蒙太奇過程協助我們組裝人生記憶。
不過跟網際網路相較,電影院顯得像是明日黃花,畢竟這個時代,網路最終比任何其他的科技裝置還要主宰我們的生活。這對我們要說明的目的有好處。不同於之前,借助當代科技,我們現在距離事情的核心更近了。人的頭裡找不到蠟板、戒指圖章、套房和圖書館書架,也沒有鏡子及其反射,一九六○年代心理學理論模型仍依據這些比喻運作。然而腦部研究在分析大腦功能時,卻發現了完整的網絡。無論如何,舊思維已經不管用了,比如十九世紀初期起就存在的,猜測腦中特定位址占據著像是個性、情緒或智能等固定特質的想像。如今我們知道,每個費力而複雜的功能,都得透過不同大腦區域的廣泛合作才能達成。就拿全新的網絡文化做為範例,我們已經不再需要就單純圖片的意義去努力類推,以解釋腦部所進行的事物。現今腦部研究所揭露的網狀結構,與跨越全球進行的聯絡網路,想像起來並無差異。藉由新媒體,我們面前也至少有個真實的比較模型來幫助我們理解,而且不必再將就著隱喻。
網際網路的類似比喻,也將我們進一步帶到了全新的觀點。只要體驗一下,網路如何在我們眼前不斷地發展,並隨著時間獲得全新的特質便可知──最初,網路只被做為單純的通訊媒體使用,大家交換資料,連接上網就能將資料存在各自的電腦,之後又增加了實用的功能。與此相關的關鍵字就是Web2.0,此後網路上的活動也以帶有情感的方式持續進行,我們可以給予評鑑、評論,並在網路上獲得刺激或平靜,以及將反對的意見化為文字。另外我們也能試著參與思考議題,並且共同參與諮詢。而現在也該是時候來迎接完全不同的展望了。一旦網路文化4.0(或是工業4.0)能夠實現,很多事情就算沒有我們集中注意力來思考或給建議,也能夠完成,從網絡到機器,都能自行思考出許多事物並加以協調。
對這些發展及未來展望,我們可以抱持著批判的角度審視,也可以把它們當成遙不可及的烏托邦夢想。無論如何,前述的發展與展望能協助本書要解說的目的,讓人更容易想像大腦中的網絡包含了重要的訓練輔助系統等所有能力,這些都能在人生中提供我們進一步的實質協助。
我們希望的也就是能提出許多好的論點,來說明我們的主要論點:我們若仍然只將記憶看作存放資料的地方,那就完全低估了記憶及其可能性。最好是在我們的記憶中,有個萬能又聰慧的助理,幫我們規畫所有接下來的安排。這一切要等我們完全改變自己的思維、認同這想法,才會了解記憶如何從我們的過去創造出未來。而在那之後,我們便能說記憶是一種優良且具獨創性的能力,而這也正是我們因為記憶的內斂特性,而不曾相信過的事。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