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李孝悌教授,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2001.12-2013.06)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2008.02 迄今)。主要學術著作:《昨日到城市:近世中國的逸樂與宗教》(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本書為《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欲望與生活》的繁體字版)、《中國的城市生活》(主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欲望與生活》(臺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2)、《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 1901-1911》(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初版,1998修訂再版;簡體中文版,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中國文化史》(第四篇)(杜正勝主編)(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3,修訂二版)
陳學然博士,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副系主任,香港研究資助局(The Research Grants Council)自資學位界別競逐研究資助計劃評審委員會委員。主要著作:《五四在香港:殖民情境、民族主義及本土意識》,香港:香港中華書局,2014年4月,共448頁 (榮獲2015年「第八屆香港書獎」,由香港電臺、香港出版總會及香港公共圖書館舉辦。)
目次
一. 社區組織與民俗風情
蔡志祥 從反迷信到萬緣會:廣州到東南亞的城市救贖儀式
王振忠 商幫、產業分布與城市空間——17世紀以來景德鎮徽州會館之管理與運作研究
羅桂林 中國近代城市轉型的“草根”之路——以福州境社傳統的演進為中心
二. 近代海貿與航海輿圖
焦鵬 清代中期洋銅商楊氏研究
廖大珂 清代海外貿易通事初探
松浦章 中國沿海港市與日本郵船會社的航路
馮錦榮 《東西洋航海圖》(又稱《雪爾登中國地圖》)參引史料蠡測
三. 海軍戰局與海盜管控
蕭國健 粵東名盜張保仔
盧正恒 經驗與傳承:明代三次海盜興盛期的原因、內容與影響
馬幼垣 清季唯一的國產裝甲蚊子船“金甌”號
楊培娜 瀕海利益之爭與明清鼎革中的粵東沿海戰局
李其霖 清代乾隆朝以前的水師用人策略:以福建水師提督為中心的觀察
四. 亞洲海貿與僑居生活
錢江 Chinese Merchants and Melaka: Maritime Trade, Migration and Sojourning Community
(馬六甲的中國商賈:航海貿易、移民與僑居社區)
廖肇亨 歸來壓扁翠云鬟:琉球竹枝詞中的女性角色與社會生活
黃海濤 菲律賓呂宋票與澳門土生葡人在東亞
陳博翼 “亞洲的地中海”:前近代華人東南亞貿易組織研究評述
高嘉謙 測量、博物與東亞海域──徐葆光與森槐南的琉球漢詩
中島樂章 16世紀中期的馬六甲與華人海商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