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泉聽語
商品資訊
系列名:現代文學
ISBN13:9781625034168
出版社:漢世紀數位文化EHGBooks
作者:王永平
出版日:2017/12/01
裝訂/頁數:平裝/300頁
規格:22.9cm*15cm*1.6cm (高/寬/厚)
定價
:NT$ 600 元優惠價
:79 折 474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4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關於本書
自2003年開始,常常為「老年燈塔」週刊供稿。報導一些大華府地區的華人老年活動,養生保健,社會福利。還有一欄是「耆老園地」,寫旅遊記趣,人生感言等。之後,直接參與了週刊的編輯,每週要有四五千字的稿件,為配合版面要求,有時候就自己寫上八百,一千字湊數。
2008年年底,將過去發表的稿件濃縮成一小冊「不平隨筆」。寄送親戚好友作為年終賀禮,我覺得這份贈禮比寫一張聖誕賀卡有意義。每年一冊「不平隨筆」,居然連續了五年。老年燈塔停刊後,我發稿到「華盛頓新聞」。寫文章居然變成了我退休後的一項益智消遣產物。文章能上報更是一項精神鼓勵。「冷泉聽雨」把過去幾年我寫的, 自已認為尚可一讀的文章,裝訂成冊。
有感而發的文章可不是金科玉律,但可能有些參考價值。因為每一個題目都曾仔細考慮,旁證博引,對這題目的交待是我自己認為可接受的 一個方向,一個推論,閑雲野鶴可不是學者專家,僅供茶餘飯后,消遣而己。因此不時有人看到我的文章後,提出疑問:「你的那篇文章有無續集?」
我寫的遊記故意不注重當地景物、地理、文物的描寫,祗報導我的旅遊經過,觀感與發現。我儘量避免先入為主,讓讀者看過我的遊記後,覺得我曾去過的旅遊地點適合自己的興趣,可親自去觀賞。
既不是學文的,也不是弄墨的,沒有想到退休後還會寫出一本中文書。
感謝我的老伴,讓我有機會去做我喜歡做的事。
※作者序文
今夏得閒,重新檢視一字一句,自己於2013年出版的《冷泉聽雨》,居然偶有所得,是當時寫作時沒有察覺到。自退休後旅遊走過的地方,尤其是國外旅遊觀光勝地,事前對當地的地理環境都先作調查及歷史背景的考證,去了當地作實景的瞭解,事後再㝍遊記,探討究竟。對一些道聼塗説,荒誕無稽,撲朔迷離,人言言殊,在每個話題結尾,都經過抽𢇁剝繭,理出一個頭緒。因此對每一話題,都有些交待。諸如:比薩斜塔斜而不正,巴拿馬運河的開挖通航由於全盤更改原先法國包商設計,馬亞文明的衰落消失謎,秘魯納斯卡圖案的䛧,西漢匈奴西遷,打到匈牙利建王朝,文藝復興為什麼在托斯卡納萌芽,埃及金字塔七千年文明古跡,彌久不衰,土耳其四千年的文物,地貌及歷史古跡,旅遊勝地,挪威的日不落,麥哲倫發現麥哲倫海峽對世人的貢獻,哥倫布四次出航發現的新大陸在何處及鄭和七次下西洋的路線,沒過非州洲好望角等。話題的結論僅是我根據事實,我認為能接受的,我對話題的交待。並不取代,或冒犯學有專精,學者專家們的論點。
感謝臺灣學人出版網的協助,有再版的問世,能將我的旅遊觀感與有相同愛好的讀者分享。
※讀《冷泉聽雨》/劉大為
《冷泉聽雨》始創于《老年燈塔》,形成于《不平隨筆》。全集共收97篇短文佳作。是一部熔「人生感悟」、「旅遊見聞」、「走過的路」、「雜感隨想」于一爐的膾炙人口的優秀散文集。
展卷拜讀,頓感耳目一新,引人入勝。
這部散文集,別具一格,歸納起來,獨具以下特點:
(一)選文篇幅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洗練,生動活潑。全集97篇散文,均為袖珍精品。
短文三五百字,長文五六千字,字斟句酌,語言明快,或古或今,或雅或俗,皆通達順暢。句式短促,猶如進軍鼓點,令人振奮。無論敘事、抒情、議理、狀物,皆乾脆俐落,痛快淋漓,絕無贅詞冗句。
(二)文章內容廣博,豐富多彩,新穎深邃,充滿哲理。
作者視野廣闊,足跡遍及長城內外,大江南北;踏遍了世界名山大川,飽覽了天下古跡名勝。《冷泉聽雨》,內容涉獵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文史哲等各方面。把讀者帶進一個森羅萬象的大千世界。置身其中,彷彿走進萬紫千紅的百花園,令人賞心悅目,興致盎然。
(三)文章風格樸素明快,行文如行雲流水,舒卷自如,渾然天成。
文如其人。閱讀《冷泉聽雨》,仿佛在聆聽作者談話,娓娓道來,親切自然。全集多處援引古今中外名人名言,把旁徵博引與作者直抒胸臆融會貫通,渾然一體,不落俗套。
讀《冷泉聽雨》感慨良多,但筆者辭微筆拙,難盡其意。
開篇的《名利權色趣》,就,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作者援引林語堂的《論「名利權色趣」》一文後,說「我有心電感應」。「名利權色,對我們老年人來說,都是過去式」,「人生快事莫如趣」。「趣有益身心」,「人有人趣、物有物趣、天有天趣」。作者把親情友情歸為「人趣」;把「花草蟲鳥,動物、植物、建築物等都歸於「物趣」;把「山川湖海,沙漠沼澤等自然景物稱為「天趣」;把「打麻將、下象棋、玩電腦一類,稱之為「雅趣」;把信神拜佛稱之為「神趣」。在津津樂道,闡述各種「趣」之後,以六句順口溜作結:
樣樣事情都有趣,人趣物趣加天趣。
教堂佛堂多去去,知趣識趣有生趣。
千萬不要不知趣,儘量避免討沒趣。
在《廉恥不受年齡限制》一文中,援引;顧炎武的《日知錄》:「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該拿的也去拿。「不恥,則無所不為。」不該做的也去做。禮義廉恥,其中恥尤為要。中華五千年傳統道德文化就是禮義廉恥。
閱讀此文,竊以為不僅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而且更有律己律人的現實意義,發人深省。
在《立大志,做大事》一文中,作者援引蘇軾的《晁錯論》:「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又引證南宋范曄的《後漢書》「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
但作者不苟同于古人「只有立大志,才能做大事」的說法。指出「這會給年輕人很多不必要的心理壓力」。作者舉出反例證明「很多做過大事的人,當初並沒有立過大志。例如,發明電燈泡的愛迪生,年輕時窮困,唯讀過小學三個月的書,就因愚鈍糊塗被勒令退學,他怎可能立大志?! 但他發明了1099件專利,可做了大事」。再如「南開中學的張伯苓,他是立了大志,有自強之道,端在教育。他從南開中學做起,大部分人最後都是做了小事」。「真正立了大志做了大事的,如美國的華盛頓,中國的孫中山,那是只有很少的幾個代表人物」。
在《旅遊見聞》中,作者饒有興趣寫了 44 篇觀感。把讀者帶到了「神妙的世界」,令人歎為觀止。
其中《老年旅遊》一文中說:「旅遊是老年人最嚮往的活動之一,走出家門,看看這神妙世界。拋開塵世間的煩惱,遊覽各地名勝古跡,是人生快事也。」但作者又幽默地說道:老年旅遊可不是「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到了哪裡? 別人知道。」旅遊歸來,不知所以。
作者的旅遊是名副其實的「逍遙游」,不僅「身游」,重在「神游」。
如在《逍遙游》一文中,作者指出「老年旅遊倘佯于大自然,那可是天人合一,悠閒自得其樂。」作者身體力行,踏遍了世界各地名山大川,飽覽了各國名勝古跡,大開眼界,大飽眼福。
以《日不落,天不黑的挪威北角》一文為例,跟蹤作者的足跡,聆聽作者的解說,有如身臨其境,頓感耳目一新。――「太陽下山,明朝依舊爬上來......」這首歌詞,在夏天的挪威北部進入北極圈的北角地區,就不合實際了。那裡每年自5月15到7月30日,兩個半月是「永晝」,「太陽是不下山的」。相反在11月中到明年元月底,「太陽是不露面的」成為「永夜。」這一奇妙的自然景觀,如果沒有身臨其境是難以置信的。在此作者又援引(旅行家)大前研一寫的《旅行與人生奧義》中的描述:「太陽不西沉,景色是難以言喻的美,有如身處幻境,...... 在天地相接的水平線上,混合了金色與暗紅色的淺淡色彩,這是地球上最美的景色」。
見微知著,作者寫了 44 篇旅遊見聞,各有其妙,果然把讀者帶進了一個美輪美奐的「神妙世界」,令人流連忘返。
作者用10篇短文概括自己「走過的路」。其中《王懷德其人其事》一文,可看作是作者濃縮的「自傳」。只是筆法跳躍,如「蜻蜓點水」,點到「小學、中學、大學、工作、退休」各階段的「要事」。其中著墨較多的有以下幾筆:
作者說「王懷德是我的一個筆名」,「懷德」是老家的「祠堂名」,由祖父取名為「懷德堂」。「用筆名(寫作)的理由是不希望讀者對我的作品與我個人產生聯想」。「我喜歡舞文弄墨,在小學、中學出壁報,我都欣然參與」,「退休後有時寫寫人生感言小品,希望我寫的是別人沒有寫過的。」「我寫的大部分是我的觀感、雜記、遊記、讀後感等」,「讀後感是我的反芻」。「我寫作確是動了腦筋,字句斟酌,前後邏輯,言之有物,還希望文章通過編輯審查,登在報上,才可能到達讀者面前」。「我寫的不是古人所謂的文章是不朽的盛事......都是散文小品,都是真話,不參半句假話」。
談到交友,作者說「我擇友而交,對有惡跡的同學、朋友,敬而遠之。”
談到工作及對待上下級的關係,作者說「我做事負責,絕不馬虎」。「一輩子帶人無數,對下屬公平」,「對上級尊敬,指令照辦。上級都是我的朋友,退休多年,仍保持聯繫」。
談到工作「從大學畢業到退休,在工程界坐了整整 40 年。出國前,在臺灣參與麥克亞瑟快速道路設計」。「在美國就業,先後在芝加哥鋼鐵廠任設計工程師;參與核電廠結構設計兼施工,做了22年」。作者有一首古絕寫自己:「公路高鐵核發電,臺北捷運中和建;半生土木結構業,無悔求進度餘年」。
掩卷而思,竊以為一位曾經功成名就的工程專家,晚年竟然在文壇上舞文弄墨,著書立說,且成就斐然,實在令人敬佩不已!
為答謝王永平先生贈書,僅以拙詩一首「投桃報李」:
七律「答友人贈書」
緣何惺惺惜惺惺?興致相投靈犀通。
鐘靈毓秀君猶健,涉筆成趣文早成。
華美相聚恨時短,長樂惜別久未逢。
投桃報李千言少,莫笑拙詩鴻毛輕。
自2003年開始,常常為「老年燈塔」週刊供稿。報導一些大華府地區的華人老年活動,養生保健,社會福利。還有一欄是「耆老園地」,寫旅遊記趣,人生感言等。之後,直接參與了週刊的編輯,每週要有四五千字的稿件,為配合版面要求,有時候就自己寫上八百,一千字湊數。
2008年年底,將過去發表的稿件濃縮成一小冊「不平隨筆」。寄送親戚好友作為年終賀禮,我覺得這份贈禮比寫一張聖誕賀卡有意義。每年一冊「不平隨筆」,居然連續了五年。老年燈塔停刊後,我發稿到「華盛頓新聞」。寫文章居然變成了我退休後的一項益智消遣產物。文章能上報更是一項精神鼓勵。「冷泉聽雨」把過去幾年我寫的, 自已認為尚可一讀的文章,裝訂成冊。
有感而發的文章可不是金科玉律,但可能有些參考價值。因為每一個題目都曾仔細考慮,旁證博引,對這題目的交待是我自己認為可接受的 一個方向,一個推論,閑雲野鶴可不是學者專家,僅供茶餘飯后,消遣而己。因此不時有人看到我的文章後,提出疑問:「你的那篇文章有無續集?」
我寫的遊記故意不注重當地景物、地理、文物的描寫,祗報導我的旅遊經過,觀感與發現。我儘量避免先入為主,讓讀者看過我的遊記後,覺得我曾去過的旅遊地點適合自己的興趣,可親自去觀賞。
既不是學文的,也不是弄墨的,沒有想到退休後還會寫出一本中文書。
感謝我的老伴,讓我有機會去做我喜歡做的事。
※作者序文
今夏得閒,重新檢視一字一句,自己於2013年出版的《冷泉聽雨》,居然偶有所得,是當時寫作時沒有察覺到。自退休後旅遊走過的地方,尤其是國外旅遊觀光勝地,事前對當地的地理環境都先作調查及歷史背景的考證,去了當地作實景的瞭解,事後再㝍遊記,探討究竟。對一些道聼塗説,荒誕無稽,撲朔迷離,人言言殊,在每個話題結尾,都經過抽𢇁剝繭,理出一個頭緒。因此對每一話題,都有些交待。諸如:比薩斜塔斜而不正,巴拿馬運河的開挖通航由於全盤更改原先法國包商設計,馬亞文明的衰落消失謎,秘魯納斯卡圖案的䛧,西漢匈奴西遷,打到匈牙利建王朝,文藝復興為什麼在托斯卡納萌芽,埃及金字塔七千年文明古跡,彌久不衰,土耳其四千年的文物,地貌及歷史古跡,旅遊勝地,挪威的日不落,麥哲倫發現麥哲倫海峽對世人的貢獻,哥倫布四次出航發現的新大陸在何處及鄭和七次下西洋的路線,沒過非州洲好望角等。話題的結論僅是我根據事實,我認為能接受的,我對話題的交待。並不取代,或冒犯學有專精,學者專家們的論點。
感謝臺灣學人出版網的協助,有再版的問世,能將我的旅遊觀感與有相同愛好的讀者分享。
※讀《冷泉聽雨》/劉大為
《冷泉聽雨》始創于《老年燈塔》,形成于《不平隨筆》。全集共收97篇短文佳作。是一部熔「人生感悟」、「旅遊見聞」、「走過的路」、「雜感隨想」于一爐的膾炙人口的優秀散文集。
展卷拜讀,頓感耳目一新,引人入勝。
這部散文集,別具一格,歸納起來,獨具以下特點:
(一)選文篇幅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洗練,生動活潑。全集97篇散文,均為袖珍精品。
短文三五百字,長文五六千字,字斟句酌,語言明快,或古或今,或雅或俗,皆通達順暢。句式短促,猶如進軍鼓點,令人振奮。無論敘事、抒情、議理、狀物,皆乾脆俐落,痛快淋漓,絕無贅詞冗句。
(二)文章內容廣博,豐富多彩,新穎深邃,充滿哲理。
作者視野廣闊,足跡遍及長城內外,大江南北;踏遍了世界名山大川,飽覽了天下古跡名勝。《冷泉聽雨》,內容涉獵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文史哲等各方面。把讀者帶進一個森羅萬象的大千世界。置身其中,彷彿走進萬紫千紅的百花園,令人賞心悅目,興致盎然。
(三)文章風格樸素明快,行文如行雲流水,舒卷自如,渾然天成。
文如其人。閱讀《冷泉聽雨》,仿佛在聆聽作者談話,娓娓道來,親切自然。全集多處援引古今中外名人名言,把旁徵博引與作者直抒胸臆融會貫通,渾然一體,不落俗套。
讀《冷泉聽雨》感慨良多,但筆者辭微筆拙,難盡其意。
開篇的《名利權色趣》,就,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作者援引林語堂的《論「名利權色趣」》一文後,說「我有心電感應」。「名利權色,對我們老年人來說,都是過去式」,「人生快事莫如趣」。「趣有益身心」,「人有人趣、物有物趣、天有天趣」。作者把親情友情歸為「人趣」;把「花草蟲鳥,動物、植物、建築物等都歸於「物趣」;把「山川湖海,沙漠沼澤等自然景物稱為「天趣」;把「打麻將、下象棋、玩電腦一類,稱之為「雅趣」;把信神拜佛稱之為「神趣」。在津津樂道,闡述各種「趣」之後,以六句順口溜作結:
樣樣事情都有趣,人趣物趣加天趣。
教堂佛堂多去去,知趣識趣有生趣。
千萬不要不知趣,儘量避免討沒趣。
在《廉恥不受年齡限制》一文中,援引;顧炎武的《日知錄》:「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該拿的也去拿。「不恥,則無所不為。」不該做的也去做。禮義廉恥,其中恥尤為要。中華五千年傳統道德文化就是禮義廉恥。
閱讀此文,竊以為不僅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而且更有律己律人的現實意義,發人深省。
在《立大志,做大事》一文中,作者援引蘇軾的《晁錯論》:「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又引證南宋范曄的《後漢書》「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
但作者不苟同于古人「只有立大志,才能做大事」的說法。指出「這會給年輕人很多不必要的心理壓力」。作者舉出反例證明「很多做過大事的人,當初並沒有立過大志。例如,發明電燈泡的愛迪生,年輕時窮困,唯讀過小學三個月的書,就因愚鈍糊塗被勒令退學,他怎可能立大志?! 但他發明了1099件專利,可做了大事」。再如「南開中學的張伯苓,他是立了大志,有自強之道,端在教育。他從南開中學做起,大部分人最後都是做了小事」。「真正立了大志做了大事的,如美國的華盛頓,中國的孫中山,那是只有很少的幾個代表人物」。
在《旅遊見聞》中,作者饒有興趣寫了 44 篇觀感。把讀者帶到了「神妙的世界」,令人歎為觀止。
其中《老年旅遊》一文中說:「旅遊是老年人最嚮往的活動之一,走出家門,看看這神妙世界。拋開塵世間的煩惱,遊覽各地名勝古跡,是人生快事也。」但作者又幽默地說道:老年旅遊可不是「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到了哪裡? 別人知道。」旅遊歸來,不知所以。
作者的旅遊是名副其實的「逍遙游」,不僅「身游」,重在「神游」。
如在《逍遙游》一文中,作者指出「老年旅遊倘佯于大自然,那可是天人合一,悠閒自得其樂。」作者身體力行,踏遍了世界各地名山大川,飽覽了各國名勝古跡,大開眼界,大飽眼福。
以《日不落,天不黑的挪威北角》一文為例,跟蹤作者的足跡,聆聽作者的解說,有如身臨其境,頓感耳目一新。――「太陽下山,明朝依舊爬上來......」這首歌詞,在夏天的挪威北部進入北極圈的北角地區,就不合實際了。那裡每年自5月15到7月30日,兩個半月是「永晝」,「太陽是不下山的」。相反在11月中到明年元月底,「太陽是不露面的」成為「永夜。」這一奇妙的自然景觀,如果沒有身臨其境是難以置信的。在此作者又援引(旅行家)大前研一寫的《旅行與人生奧義》中的描述:「太陽不西沉,景色是難以言喻的美,有如身處幻境,...... 在天地相接的水平線上,混合了金色與暗紅色的淺淡色彩,這是地球上最美的景色」。
見微知著,作者寫了 44 篇旅遊見聞,各有其妙,果然把讀者帶進了一個美輪美奐的「神妙世界」,令人流連忘返。
作者用10篇短文概括自己「走過的路」。其中《王懷德其人其事》一文,可看作是作者濃縮的「自傳」。只是筆法跳躍,如「蜻蜓點水」,點到「小學、中學、大學、工作、退休」各階段的「要事」。其中著墨較多的有以下幾筆:
作者說「王懷德是我的一個筆名」,「懷德」是老家的「祠堂名」,由祖父取名為「懷德堂」。「用筆名(寫作)的理由是不希望讀者對我的作品與我個人產生聯想」。「我喜歡舞文弄墨,在小學、中學出壁報,我都欣然參與」,「退休後有時寫寫人生感言小品,希望我寫的是別人沒有寫過的。」「我寫的大部分是我的觀感、雜記、遊記、讀後感等」,「讀後感是我的反芻」。「我寫作確是動了腦筋,字句斟酌,前後邏輯,言之有物,還希望文章通過編輯審查,登在報上,才可能到達讀者面前」。「我寫的不是古人所謂的文章是不朽的盛事......都是散文小品,都是真話,不參半句假話」。
談到交友,作者說「我擇友而交,對有惡跡的同學、朋友,敬而遠之。”
談到工作及對待上下級的關係,作者說「我做事負責,絕不馬虎」。「一輩子帶人無數,對下屬公平」,「對上級尊敬,指令照辦。上級都是我的朋友,退休多年,仍保持聯繫」。
談到工作「從大學畢業到退休,在工程界坐了整整 40 年。出國前,在臺灣參與麥克亞瑟快速道路設計」。「在美國就業,先後在芝加哥鋼鐵廠任設計工程師;參與核電廠結構設計兼施工,做了22年」。作者有一首古絕寫自己:「公路高鐵核發電,臺北捷運中和建;半生土木結構業,無悔求進度餘年」。
掩卷而思,竊以為一位曾經功成名就的工程專家,晚年竟然在文壇上舞文弄墨,著書立說,且成就斐然,實在令人敬佩不已!
為答謝王永平先生贈書,僅以拙詩一首「投桃報李」:
七律「答友人贈書」
緣何惺惺惜惺惺?興致相投靈犀通。
鐘靈毓秀君猶健,涉筆成趣文早成。
華美相聚恨時短,長樂惜別久未逢。
投桃報李千言少,莫笑拙詩鴻毛輕。
作者簡介
王永平,1937年出生於上海,祖籍蘇州善人橋,筆名:王懷德,不平等,1951赴台灣,臺北建國高中,中原大學土木畢業,美密蘇里大學土木結構碩士。曾服務於Inland Ryerson, Sargent and Lundy, and Bechtel貝泰。參與多項核電廠規畫,設計,及施工管理,包括美國五核電廠,國內秦山,台灣國聖及核四。1989年派駐台北,負責北市捷運初期路網細部設計管理。主持捷運中和線工程施工。1997年派駐漢城,主持漢城-釜山高速鐵路設計管理。退休后,在華府華美老年協會當義工。
目次
目錄
再版序
自序
讀《冷泉聽雨》/劉大為
目錄
輯一/人生感悟
名利權色趣
溝通
親情與孝道
生活的目的/人生觀
退休
年老,教育了我什麼
人生兩階段-給與受
欺侮及欺負
好人
捨得
尊師重道
也談上一代,下一代
美
廉恥不受年齡限制
人間天堂
興趣致遠
立大志,做大事
據理力爭
何謂幸福
三樣本事
退休人生三階段
活的有意義
娛人與娛已
享受人生
輯二/旅遊見聞
老年旅遊
消遙遊
話說旅順
麥哲倫海峽與和恩角
遊巴拿馬運河
看到匈奴
波蘭見聞
春遊布拉格
埃及的羅塞達碑
登泰山
山西見聞
千里迢迢到洛陽
濟南的趵突泉/李清照紀念堂
奧斯陸的雕塑公園
斯德哥爾摩的瓦薩沉船
開羅民怨
約旦旅遊
渡假避寒-加勒比海
土耳其旅遊古跡多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瑪雅MAYA文明
秘魯的納斯卡線條
埃及的阿布辛貝爾ABU SIMBEL
春遊托斯卡納TUSCANY
文藝復興為什麼發生在義大利的 TUSCANY
義大利16天生活點滴
阿瑪爾菲海岸及卡碧島 ALMALFI COAST & CAPRI ISLAND
美南陽光/黃石公園九日游
挪威西岸城市觀光
日不落,天不黑的挪威北角
夕陽無限好的濱海公路US 101
紅木國家公園
奧林匹克國家公園
南美小城,窩蘇鴨
橫渡大西洋-吃喝玩樂十四天
高迪與聖家堂
比薩斜塔-斜不歸正
休假-勿開心
七彩雲南遊
茶之祖-普洱
坐高鐵-上海到北京
旅遊見人生
江南游不厭
新疆旅遊景點多
輯三/走過的路
母親的決定
留學前夕(1964年元月15日)
我的祖父
換髖骨關節
見證(12/5/2004)
中原60歲時成為什麼樣的大學?
王懷德其人其事
大肚有福
午夜驚夢
韓地生活點滴
輯四/雜感隨想
義工難為
成功防老
老化及長壽
智商與情緒智商
詩詞散文化
新詩
美國夢
節奏
我對曲的認識
宇稱守恆
智商的遺傳
人生苦短
華夏文化五千年
高速鐵路-坐火車像搭公交
寫作當消遣
幸福人生與幸福指數
稽康的做官九患
史地求證
揭開宇宙誕生之謎-發現玻色子的存在
美國的自由
再版序
自序
讀《冷泉聽雨》/劉大為
目錄
輯一/人生感悟
名利權色趣
溝通
親情與孝道
生活的目的/人生觀
退休
年老,教育了我什麼
人生兩階段-給與受
欺侮及欺負
好人
捨得
尊師重道
也談上一代,下一代
美
廉恥不受年齡限制
人間天堂
興趣致遠
立大志,做大事
據理力爭
何謂幸福
三樣本事
退休人生三階段
活的有意義
娛人與娛已
享受人生
輯二/旅遊見聞
老年旅遊
消遙遊
話說旅順
麥哲倫海峽與和恩角
遊巴拿馬運河
看到匈奴
波蘭見聞
春遊布拉格
埃及的羅塞達碑
登泰山
山西見聞
千里迢迢到洛陽
濟南的趵突泉/李清照紀念堂
奧斯陸的雕塑公園
斯德哥爾摩的瓦薩沉船
開羅民怨
約旦旅遊
渡假避寒-加勒比海
土耳其旅遊古跡多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瑪雅MAYA文明
秘魯的納斯卡線條
埃及的阿布辛貝爾ABU SIMBEL
春遊托斯卡納TUSCANY
文藝復興為什麼發生在義大利的 TUSCANY
義大利16天生活點滴
阿瑪爾菲海岸及卡碧島 ALMALFI COAST & CAPRI ISLAND
美南陽光/黃石公園九日游
挪威西岸城市觀光
日不落,天不黑的挪威北角
夕陽無限好的濱海公路US 101
紅木國家公園
奧林匹克國家公園
南美小城,窩蘇鴨
橫渡大西洋-吃喝玩樂十四天
高迪與聖家堂
比薩斜塔-斜不歸正
休假-勿開心
七彩雲南遊
茶之祖-普洱
坐高鐵-上海到北京
旅遊見人生
江南游不厭
新疆旅遊景點多
輯三/走過的路
母親的決定
留學前夕(1964年元月15日)
我的祖父
換髖骨關節
見證(12/5/2004)
中原60歲時成為什麼樣的大學?
王懷德其人其事
大肚有福
午夜驚夢
韓地生活點滴
輯四/雜感隨想
義工難為
成功防老
老化及長壽
智商與情緒智商
詩詞散文化
新詩
美國夢
節奏
我對曲的認識
宇稱守恆
智商的遺傳
人生苦短
華夏文化五千年
高速鐵路-坐火車像搭公交
寫作當消遣
幸福人生與幸福指數
稽康的做官九患
史地求證
揭開宇宙誕生之謎-發現玻色子的存在
美國的自由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