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記憶的紋理:媒介、創傷與南京大屠殺(簡體書)
滿額折

記憶的紋理:媒介、創傷與南京大屠殺(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0 元
定價
:NT$ 300 元
優惠價
8726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為國內**本研究南京大屠殺集體記憶的著作,本書以歷史為經,以不同的媒介場景為緯,深入探究南京大屠殺創傷建構與記憶形塑的過程,揭示國家權力、地方記憶社群、大眾傳媒如何合力塑造出南京大屠殺在當代中國的記憶政治與記憶文化。本書以文化創傷理論為核心的分析框架,追溯南京大屠殺創傷敘事在主流媒體上的建構過程,在紀念館和線上公祭活動中的擴散與再生產,以及在賽博空間中所面臨的敘事挑戰。本書雖以“媒介”為核心,但并不流于對靜態“文本”和“符號”的考察,而是力圖揭示創傷敘事的生產和再生產,媒介紀念空間的生成,以及媒介舞臺上和記憶地方里的記憶實踐。

作者簡介

李紅濤(1980- ),黑龍江牡丹江人。香港城市大學傳播學博士(2010),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國際文化和社會思想研究所副教授,南京大屠殺史與國際和平研究院研究員。出版譯著兩部,在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 Media, Culture & Socie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新聞與傳播研究》等期刊發表20余篇論文。研究領域與研究興趣包括媒體與集體記憶、媒介社會學、國際傳播等。
黃順銘(1973- ),重慶人。香港城市大學傳播學博士(2011),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副研究員 ,南京大屠殺史與國際和平研究院研究員。主要研究興趣包括媒體與集體記憶、榮譽社會學、新聞社會學等。

目次

第一章 緒論:為了永不忘卻的紀念
一、記憶的重量/3
二、從“歷史事件”到“感情記憶”/7
三、相互纏繞的記憶場/12
四、南京大屠殺的集體記憶/18
五、文化創傷與集體認同/24
六、媒介創傷:問題意識與方法論/30
七、本書結構/35
第二章 從暴行到大屠殺1937—1948
一、1937 年的兩個片段/41
二、海外媒體:“地獄般的四天”/45
三、中國報章:“為匹夫匹婦復仇”/53
四、戰后審判:“最恐怖的暴行”/65
五、審判報道:“歷史上最黑暗之一頁”/74
六、南京大屠殺紀念:“永不宜忘的一日”/84
第三章 恥化敘事與創傷建構1949—2012
一、引言/97
二、研究方法/99
三、“重新發現”南京大屠殺/101
四、恥化敘事與雙重創傷/107
五、誰在說話? /117
六、結語/126
第四章 以數字標識“記憶之所”
一、引言/131
二、集群及其鑲嵌與“場所作為集群”/134
三、研究方法/136
四、數字標識的空間化與意義生成/138
五、記憶實踐及其腳本化/156
六、結語/169
第五章 線上公祭空間的生成
一、引言/177
二、數字記憶的“鑲嵌性”/180
三、案例背景與研究方法/184
四、構筑公祭空間/188
五、“生產”紀念公眾/199
六、結語/212
第六章 賽博記憶的協作與爭奪
一、引言/219
二、維基百科作為全球記憶空間/223
三、條目歷史與記憶協作/226
四、記憶爭奪:規則支配下的沖突與妥協/237
五、結語/251
第七章 結論:中介化與創傷過程
一、中介化與創傷敘事/257
二、文化創傷的中介化/263
三、進一步的研究/267
四、全球記憶與東亞和解/276
注 釋/282
參考文獻/302
后 記/319

書摘/試閱

2016 年12 月13 日,南京大屠殺慘案七十九周年紀念日,也是第三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即“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也稱“江東門紀念館”)在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舉行了“死難者遺屬家庭祭告活動”。國家公祭日當天,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舉辦莊重的公祭儀式,鳴響防空警報,放飛和平鴿,舉行世界和平法會以及燭光祭。新聞媒體對于國家公祭予以顯著的報道:《人民日報》當天刊登評論《銘記南京大屠殺是道義必須》和《走進每一位受難者的世界》;《新華日報》采用黑白報頭;《揚子晚報》全報采用黑白版面,刊登了三個版的紀念報道;南京廣電集團第三次推出“紫金草行動”,號召人們通過線上祭奠來表達哀思。
然而,這種莊重的紀念氛圍中也出現一些刺耳的“不和諧音”。譬如,12 月17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欄目播出的《一座慰安所的去與留》報道了上海“海乃家”慰安所舊址的拆遷爭議。面對鏡頭,包括當地文物遺址史料館館長、社區居民和高中生在內的一些受訪者將“慰安所”等同于“妓院”,將“慰安婦”等同于“妓女”,認為她們是“國家的恥辱”,而“慰安所”放在學校里無法產生積極的教育作用。此番言論在社交媒體上備受批評。不少網友認為,這些人對二戰性奴役和性暴力的無知與曲解顯示出歷史教育的失敗。實際上,這不僅是“歷史”或“教育”的問題,也是一個“記憶”的問題。這個例子表明:集體記憶不僅有延續,也有斷裂;不僅有傳承,也有扭曲。
無論是制度化和常規性的紀念活動,還是這些扭曲歷史的言論,都在某種程度上折射出南京大屠殺這一創傷事件在當代的記憶景象,也映照出這一起八十年前的歷史事件進入當代公共生活的可能方式。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南京大屠殺是受害者壓抑的個體記憶,是地方記憶;而如今,它已上升為國家記憶,乃至世界記憶。這種變化不僅意味著記憶社群(mnemonic community)的擴大,紀念空間的擴展,而且也意味著代際的更替,以及時間的流轉。
關于南京大屠殺的集體記憶,可以列出一個長長的問題單,譬如,一個復雜而多面的記憶景象如何生成?作為歷史事件的南京大屠殺如何轉變為文化創傷?在歷史和當下之間,在過去和現在之間,存在著幾多延續,幾多斷裂?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作為怎樣的記憶之所而存在?媒體機構如何構筑國家公祭的線上公祭空間?
本書以歷史為經,以不同的媒介場景為緯,深入探究南京大屠殺創傷建構與記憶形塑的過程,揭示國家權力、地方記憶社群、大眾傳媒如何合力塑造出南京大屠殺在當代中國的記憶政治與記憶文化。本書把南京大屠殺的集體記憶放在一個寬闊的時空坐標里來審視:時間上,試圖追本溯源,經驗材料的收集和分析往上回溯至1937 年末、1938 年初慘案發生之際,向下則延伸到二十一世紀以來的十余年;空間上,同時涵蓋傳統報業、新媒體,以及紀念館等多種媒介場景。
本書的分析框架以文化創傷理論為核心。我們試圖追溯南京大屠殺創傷敘事在主流媒體上的建構過程,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和線上紀念活動中的擴散與再生產,以及在賽博空間中所面臨的敘事挑戰。本書雖以“媒介”為核心,但我們并不流于對靜態“文本”和“符號”的考察,而是要努力揭示創傷敘事的生產和再生產,媒介紀念空間的生成,以及媒介舞臺上和記憶之所里的記憶實踐(mnemonic practices)。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6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