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納博科夫短篇小說全集(全二冊)(簡體書)
滿額折

納博科夫短篇小說全集(全二冊)(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19 元
定價
:NT$ 714 元
優惠價
8762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納博科夫短篇小說全集》是文學大師納博科夫的短篇小說作品在國內首次完整結集。68則風格各異的短篇小說,由納博科夫之子德米特里按照年代順序編輯而成。夜晚書桌前的男人被一位不速之客驚擾,原來是來自故鄉的木精靈;失散已久的兒子與母親重逢,卻現身在無比尷尬的時刻;名為“剃刀”的流亡理發師給曾經迫害過他的男人刮臉;新郎在蜜月結束后不得不向岳父報告新娘的死訊;羞澀的夢想家與惡魔做了靈魂的交易……在這些幽暗而充滿魔力的故事中,納博科夫完美展現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小說技法,天馬行空的想象和智力游戲,以及對生命中無從躲避的曖昧和失落的迷人洞察,被稱為“英語文學的奇跡”。

作者簡介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1899-1977)Vladimir Nabokov,納博科夫是二十世紀公認的杰出小說家和文體家。

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納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爾什維克革命期間,納博科夫隨全家于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國。他在劍橋三一學院攻讀法國和俄羅斯文學后,開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學生涯。

一九四〇年,納博科夫移居美國,在韋爾斯利、斯坦福、康奈爾和哈佛大學執教,以小說家、詩人、批評家和翻譯家的身份享譽文壇,著有《庶出的標志》《洛麗塔》《普寧》和《微暗的火》等長篇小說。

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納博科夫甚為有名的作品《洛麗塔》由巴黎奧林匹亞出版社出版并引發爭議。

一九六一年,納博科夫遷居瑞士蒙特勒;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病逝。

名人/編輯推薦

“這些短篇小說是英語文學的奇蹟。”
★ 納博科夫短篇小說國內首次完整結集
★ 爐火純青的小說技法幽暗跌宕的現世寓言縈繞一生的記憶迴響
★ 輕鬆跨越巴別塔的文字魔法師
★ 他捕捉世界瞬息萬變的光影,在這個時代無人能及

納博科夫是二十世紀公認的傑出小說家和文體家。本書為其短篇小說作品在國內首次完整結集,被稱為“英語文學的奇蹟”。

68則幽暗而充滿魔力的故事中,納博科夫完美展現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小說技法,天馬行空的想像和智力遊戲,以及對生命中無從躲避的曖昧和失落的迷人洞察。夜晚書桌前的男人被一位不速之客驚擾,原來是來自故鄉的木精靈;失散已久的兒子與母親重逢,卻現身在無比尷尬的時刻;名為“剃刀”的流亡理髮師給曾經迫害過他的男人刮臉;新郎在蜜月結束後不得不向岳父報告新娘的死訊;羞澀的夢想家與惡魔做了靈魂的交易……納博科夫一生中所關注的命運主題:懷舊與諷刺、時間與死亡、流亡者的日常、對故國的紀念、隱晦的童年創傷、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係,在此一一呈現。

被稱為“少有的用天賦寫作的作家”,納博科夫獨有的風格令人過目難忘。他保持了俄語的母語特性,又全力融合英語的活力,開闢了新的書寫路線。他以令人炫目的雙關,隱喻,戲仿,反諷……搭建文字的自由國度,以此反抗人性中愈演愈烈的平庸與殘暴。“自莎士比亞之後,沒有第二個作家對語言的澆鑄與運用能夠如此靈動、慧黠和創造力十足。”《每日郵報》如是評論。

厄普代克盛讚:“想像的偉力再難找到如此活力充沛的代言人。”

爐火純青的小說技法,幽暗跌宕的現世寓言,縈繞一生的記憶迴響。歡迎來到納博科夫的小說世界。如果文字能喚起至純的感官享受,那麼捨此無它。

------------

書評
想像的偉力再難找到如此活力充沛的代言人。——約翰·厄普代克

貨真價實的魔術師。——保羅·貝利

多麼榮幸,他選擇使用我們的語言並使之煥然一新。——安東尼·伯吉斯

納博科夫的感受力之強大、豐盈和多姿多彩,在現代小說家中無可匹敵,鶴立雞群……
如果文字能喚起至純的感官愉悅,那麼捨此無它。
——馬丁·艾米斯

他對小說創作的各色招式駕輕就熟,還發明了屬於自己的新技法。——彼得·阿克羅伊德

自莎士比亞之後,沒有第二個作家對語言的澆鑄與運用能夠如此靈動、慧黠和創造力十足。——《每日郵報》

這部全集把讀者們帶向他的魔法……那些知道納博科夫的長篇小說而忘了他的短篇故事的人們,如今得到了一件珍貴的禮物。
——《洛杉磯時報書評》

我們時代*原創性和創造力的作家。——《金融時報》

納博科夫的天賦不僅在於他能將一切主題都轉化成清晰的視覺意象,還有近乎放肆的幽默感,任何悲劇在他筆下都能荒誕畢現。——《觀察者》

鮮活的記憶縈繞其中,面對命運的惡意嘲諷,或遊戲其間,或與之抗爭……納博科夫幽暗跌宕的故事之中閃爍著救贖的微光。——《新聞日報》


這些短篇小說是英語文學的奇蹟。——《舊金山紀事報》

他所使用的語言是一件神奇的工具,微妙至極,卻又充滿力量:我們時代沒有任何一個作者,包括喬伊斯,能像他這樣,捕捉世界瞬息萬變的光影。——《波士頓環球報》


天才之作……遣詞造句,精雕細琢,奔瀉無隘,直抵始終如一的獨造意象,於無形中將思維的邏輯演繹到了極致。——《沃斯堡星報》

任何一個認為人、人的思想及缺陷極為重要的個體,自能發現其中的意趣。——《里士滿時訊報》

納博科夫極致豐富的描寫,令人炫目,他親切地呼喚著過去,並著力刻畫意識的奇譎之處。——《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在塑造個人經歷並賦予其意義上,心靈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而納博科夫對其刻畫之生動、探索之靈活有力,無人能出其右,由此推及,對於理解和包容個人的經歷,亦無人能與他比肩。——《華盛頓時報》

 

前 言

納博科夫的五十二篇短篇小說先是在報刊上發表,後來收入各種不同的選集,最終在作者生前納入四部英文定本選集中。這四部選集包括《納博科夫的“一打”》(注:原書書名為Nabokov’s Dozen,戲仿習語“a baker’s dozen”(麵包師的一打),指十三,而非常規的十二。因此《納博科夫的“一打”》收入了十三篇短篇小說。)和其他三部收有十三篇短篇小說的“一打”: 《俄羅斯美女及其他故事》、《被摧毀的暴君及其他故事》、《落日詳情及其他故事》。

納博科夫很早以前就說過想出版最後一批短篇小說,但不能確定有沒有足夠的故事能符合他的標準,好編出第五部納博科夫式的—或是數字上的—“一打”。他的創作生涯太豐富,終止得也太突然,無法讓他自己編出一部最後的選集。他曾經手擬了一份他認為值得出版的短篇小說的簡明清單,把這單子標註為“木桶的底”。他對我解釋,其含義並不是說這些短篇小說的質量是墊底的,而是說根據當時能夠收集到的材料來看,這些就是值得出版的最後一批短篇小說了。儘管如此,在我們將作品全部歸檔整理並徹底檢查過後,薇拉· 納博科夫和我又興致勃勃地提出整整十三篇來。這十三篇經過我們的謹慎評估,認為納博科夫可能會考慮收入。這麼一來,納博科夫的“木桶的底”篇目單(複印件附在《前言》之後),就該視為一個收集不全的初步單子了;其中只列了十三篇新收短篇中的八篇,還列了《魔法師》。實際上《魔法師》並沒有出現在目前這部新編全集裡,而是作為較短的長篇小說出了英文單行本(紐約普特南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紐約文塔基國際出版公司,一九九一年)。作者手擬的篇名和最終決定收入這部全集的篇名也不完全是一一對應的。

在題為“用英語寫的故事”的手擬單子中(同樣參見《前言》後面的複印件),納博科夫略去了《初戀》(最初以“科萊特”為篇名發表在《紐約客》雜誌上)。略去的原因要么是出於疏忽,要么是因為它變成了《說吧,記憶》(原書名《確證》)中的一章。單子左上方標有一些說明—雖然是用俄語標出的,表明這是為打字而謄寫的篇目單。兩份謄寫的清單有個別不准確之處,比如《瓦內姐妹》實際上是寫於一九五一年的。

前述四種“定本”選集由納博科夫本人煞費苦心地進行了分類整理,用了各種評判標準—主題方面的,時代方面的,氣氛方面的,一致性方面的,多樣化方面的。恰當的做法是使四部選集的每一部在重版時都保持原有的“書”的特徵。新編十三篇在法國和意大利出版的書名分別是La Venitienne和La Veneziana(《威尼斯女郎》),也許也有資格出一部英文單行本。這十三篇還在歐洲以其他語言獨立發表或是結集出版。先前的四種選集已經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了,有時候收入的篇目不太相同,如最近在以色列出版的Russkaya Dyuzhena(《俄文“一打”》)。我就不提在經濟重建後的俄羅斯出版的納博科夫短篇小說選集了,幾乎毫無例外都是上百萬冊的盜版。儘管改進的曙光已經露出地平線,但到如今從各方面講還是盜版橫行。

當前的這部全集,在不打算遮蔽以前各種選集特點的同時,特意按照創作的時間順序做了安排,也就是說以最有可能的大致創作時間為序。出於這樣的目的,以前各種選本里使用的篇目排序會有所變化,新收的篇目也插在合適的地方,以求與創作時間的順序相一致。按創作日期排序是基本標準,如果具體日期不詳,或不可靠,就以最初發表的日期或別處提到的日期為準。新收十三篇中有十一篇以前從來沒有翻譯成英文,有五篇從來沒有發表過,直到最近才出現在幾種歐洲文字的新編“十三篇”中。篇目題解和其他有關的信息放在了卷末。
新排序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方便地了解納博科夫小說創作的發展歷程。有趣的是,其創作並非總是呈線性發展,年輕時代寫的簡單一些的故事中會突然展現出短篇小說藝術的驚人成熟。在展示創作演變過程的同時,還可讓讀者饒有興味地深入體察作家後來所使用的,尤其是在長篇小說中使用的主題與技巧—從這個意義上講,弗拉基米爾· 納博科夫的短篇小說可以歸入最能直接體現這一切的作品之列。雖說有些短篇以某種方式和長篇小說相聯繫,但它們都可以單獨成篇。它們可以從不同的層次解讀,但讀它們不需要先讀文學入門書。讀者不論是否接觸過納博科夫比較複雜的大部頭作品,也不論是否研究過納博科夫的個人歷史,只要看了這些短篇,就會立刻心滿意足的。

新收入的十三篇中我翻譯的部分由我個人負責。以前出版過的俄文短篇的翻譯大多是父子之間通力合作的結果,但父親是原作者,有權改變他自己的行文。有時候只要他認為合適,譯好的行文也可以改變。由此可以想見,他那些新近翻譯過來的短篇小說也有可能在一些地方被他改動過。不用說,我作為獨立的譯者,能享有的自主權限僅僅是改正以往文本中明顯的排版錯漏和編輯失誤。其中最為嚴重的要數《助理製片人》的所有英譯本中都整整漏掉了精彩的最後一頁,好像是第一個譯本漏掉了,後面的也都跟著漏掉了。順便一提,在故事中兩次提到的那首歌裡,把新娘扔進伏爾加河的那位頓河哥薩克人是斯捷潘· 拉辛。

我承認,在這部全集長久的孕育過程中,我得益於目光銳利的譯者和編輯的質疑與評論,他們都在最近,或與我同時,把這些短篇翻譯成其他文字或是編輯這些譯文;也得益於一些出版商縝密的審稿意見,他們正在各自準備出版這些短篇中少量幾則的英文版本。校對工作不管做得多麼認真規範,總會有一條或幾條漏網之魚。不過,日後的編輯和譯者應該明白,目前這個選集,一旦出版問世,足以代表這些短篇英文版本的最精準水平,尤其是新編的十三篇,還有原文是俄語的幾篇。 (這幾篇俄文原作往往很難譯解,其中的疏漏之處,有可能是作者的,也有可能是抄稿人的,甄別起來相當困難。另外,這幾篇俄文原作偶爾還有一種或多種不同的版本。)

公平地說,我要感謝自發送上的兩則短篇的英文初譯。一篇來自查爾斯· 尼科爾,另一篇來自吉恩· 巴拉布塔洛。兩篇都得到了認可,兩人都不要報酬。不過,為求寫作風格大體一致,我基本上保持了我自己的英文行文習慣。我要感謝布萊恩· 博伊德、迪特爾· 齊默、米歇爾· 尤利亞,感謝他們做出寶貴的書目文獻研究。最為重要的是,要感謝薇拉· 納博科夫,感謝她無窮的智慧、高超的判斷力、堅韌的毅力。憑著這毅力,她在生命的最後幾天裡,靠著越來越弱的目力和虛軟的雙手,記下了好幾段《眾神》的最初譯文。

這些短篇中交織著納博科夫小說的主題、手法、形象及其發展,也反映著納博科夫在俄國的青年時代、在英國的大學歲月、在德國和法國的流亡時期,還反映著,按他的話說,在創作了歐洲之後又開始創作的美洲。要把這一切追根溯源,遠非一個簡短前言所能做到。從十三篇新收短篇中隨便挑幾篇看,《威尼斯女郎》離奇曲折,反映著納博科夫對繪畫的喜愛(小時候曾有志於終生畫畫),並且背景與網球有關,他本人就打網球,而且人們都說他是個網球奇才。另外十二篇也風格各異,有寓言(《龍》),有政治陰謀(《這裡說俄語》),還有富於詩意和個人風格的印象主義(《聲音》和《眾神》)。

納博科夫在他自己作的註釋(附在書後)中就原先收編的短篇講了一些情況。情況很多,另外還可以加上一條,那就是一些怪誕的時空重疊(在《未知的領域》和《博物館之行》中)。同樣的手法還出現在《愛達或愛欲》和《微暗的火》中,《透明》和《看,那些小丑! 》一定程度上也是如此。納博科夫對蝴蝶的偏愛是《昆蟲採集家》的中心主題,也閃現在很多其他短篇中。不過更為奇特的是,他對音樂從來沒有特殊愛好,可音樂經常突出地表現在他的作品中(《聲音》、《巴赫曼》、《音樂》、《助理製片人》)。

令我個人特別感動的是那種登臨極目的昇華感,在《蘭斯》中有所反映(如我父親所言),當年爬山時我的父母有此體會。不過最深刻、最重要的主題,不管是顯是隱,依然是納博科夫對殘暴的藐視—人間的殘暴,命運的殘暴—這方面的例子真是數不勝數了。

德米特里· 納博科夫

俄國聖彼得堡,瑞士蒙特勒

一九九五年六月

目次

前言
納博科夫手擬篇目單

木精靈
這里說俄語
聲音
振翅一擊
眾神
純屬偶然的事情
海港
報復
仁慈
落日詳情
雷雨
威尼斯女郎
巴赫曼

圣誕節
一封永遠沒有寄達俄國的信

喬爾布歸來
柏林向導
一則童話
恐懼
剃刀
旅客
門鈴聲
事關面子
圣誕故事
土豆小矮人
昆蟲采集家
風流成性
倒霉的一天
博物館之行
忙人
未知的領域
重逢
嘴對嘴
菠菜
音樂
完美
海軍部大廈塔尖
列奧納多
紀念希加耶夫
循環
俄羅斯美女
婉言相告
滯煙
新遇
一段生活
菲雅爾塔的春天
云·堡·湖
被摧毀的暴君
利克
O小姐
瓦西里·希什科夫
極北之國
單王
助理制片人
“那曾是在阿勒頗……”
被遺忘的詩人
似水流年
談話片段,一九四五年
符號與象征
初戀
連體怪物的生活情景
費恩姐妹
蘭斯
復活節之雨
詞語
娜塔莎

注釋
附錄

書摘/試閱

云· 堡· 湖

我的一位代理人—— 一個謙遜溫和的單身漢,辦事很有效率——在一次俄國流亡人士舉辦的慈善舞會上中了一張旅游券。那是在一九三六年或一九三七年。柏林的夏季雨水太多(又濕又冷的天氣已經一個多星期了,眼看著四周枉自綠意盎然,甚為可惜,只有麻雀一直歡叫)。他實在無心出游,但他跑到旅游局的辦公處要退掉他的旅游券時,人家告訴他,要退券必須得到運輸部的特許才行。到了運輸部,又變了說法,說他先得到公證處領一頁蓋了章的文頭紙,在上面寫一個復雜的申請報告。另外,還得到警察局去領一個所謂“夏季未曾離城的證明”。

他頗為感慨,決定參加這次旅游。他從朋友那兒借來一個鋁質水瓶,修理好自己的鞋底,買了一根皮帶和一件式樣奇特的法蘭絨襯衫——是一種一洗就縮的蹩腳貨。再說他是個小巧玲瓏的男人,這樣的衣服他穿太大了。他的頭發總是修剪得整整齊齊,目光親切睿智。我一時記不準他的名字了。我想,大概叫瓦西里· 伊萬諾維奇吧。

出發前一夜,他睡得不好。為什么睡不好呢?因為他必須早起,非同尋常地早。于是床頭柜上嘀嗒作響的手表便進入他的睡夢,每個夢里都有那個精致的表盤。不過,主要原因還在于一睡下就無緣無故地開始想這趟旅行。這趟旅行是一位身穿低領禮服的命運女神強行塞給他的,他極不情愿地接受了,會不會帶來美妙刺激的快樂呢?這樣的快樂和他的童年頗有共同之處,也有點像俄國抒情詩在他心中激起的興奮,還有點像一次夢里見過的夜空美景,再就是像那位女士,別人的妻子,他已經無望地愛她七年了——不過話說回來,這次旅行說不定比這一切還要豐富,還要有意義。此外,他覺得人生真要有意義,就必須把某件事情或某個人作為奮斗的目標。

上午是陰天,但悶熱,太陽不見出來。旅游集合點在火車站,很遠,一路坐著電車晃蕩過去,也挺開心的。到了一看,一起要去的有好幾個人呢。他們都是誰,這些打瞌睡的人?仿佛蕓蕓眾生對于我們而言仍是未知的。旅游券上附有說明,讓上午七時到六號窗口。他按照說明過去,看見了這幾個人(他們已在那兒等候,他遲到了大約三分鐘)。

一個瘦長的金發年輕人,穿一身蒂羅爾服裝(注:奧地利蒂羅爾地區的服裝,一般為粗布上衣,皮短褲,旅行靴,綴羽毛的帽子),立刻站了出來。他皮膚曬成了雞冠花色,有一對磚紅色、長著金黃色毛發的大膝蓋,鼻子看上去像上過漆似的。他是旅游局派來的領隊。新來的人一加入我們的行列(我們一行有四個女人,四個男人),他就馬上帶我們朝一列藏在別的火車后面的列車走去。他背著一個巨大的背包,卻一點也不顯得吃力,腳下穿著平頭釘靴子,叮叮當當走得很穩。

在一節無疑是三等車廂的空車廂里,每個人都找到了座位。瓦西里· 伊萬諾維奇獨自坐下,往嘴里放了一粒口香糖,打開一本丘特切夫的詩集。這位詩人的詩他一直想再讀一遍,但現在大家要求他放下書,和大家一起說說話。一個戴眼鏡的郵局老職員,頭皮、臉頰、上唇都剛剛刮過,泛著青,好像是專為這次旅行把剛長出來的又密又硬的須發刮了一遍似的。他一見大家就馬上宣稱他去過俄國,還會點俄語——比如會說patzlui(注:拉丁文轉寫的俄語,吻。正確拼寫應為potzlui,此處諷刺其發音不準) ——他還回憶在察里津的一些艷遇,說時擠眉弄眼的,氣得他的胖太太在空中做了個反掌抽他的手勢。一伙人越說越吵鬧。同一個建筑公司的四名職工正在互開玩笑,鬧得不可開交。其中一個是中年男人舒爾茨,一個是年輕一點的,也叫舒爾茨,另外兩個是年輕女子,大嘴大屁股。紅頭發的那個是個風趣的寡婦,穿著一條運動裙,也知道些俄國的事情(如里加海濱)。還有一個叫施拉姆的小伙子,皮膚黑,兩眼無光,人和舉止都軟塌塌的,有點討人嫌。他常把話題扯開,引到此次要去的某個景點上去。他第一個發出信號,讓大家說些高興的事情。后來才知道,他是旅游局專做宣傳鼓動工作的人。

機車的彎管飛轉,列車疾駛入一片松林,然后舒緩地行駛在田野間。瓦西里· 伊萬諾維奇到現在只是隱隱意識到此行的荒唐和恐怖,也許還想說服自己一切還算不錯吧,所以他就盡可能地欣賞沿路飛過的景色。說來也是,窗外的風光實在迷人。大自然像旋轉木馬一般翻騰,多么美好啊!太陽悄悄地爬上車窗一角,突然間陽光灑滿了整張黃色長椅。列車的影子緊貼在長滿青草的斜坡上,瘋狂地奔馳,坡上盛開的鮮花融成了一條條彩帶。在一個岔道口,一個騎自行車的人在等候,一腳支在地上。樹木有成林的,也有獨秀的,平穩冷靜地閃過,展現著最新的風采。一道峽谷幽深潮濕。一段愛情的回憶,化成了一片綠茵。云朵舒卷——猶如跑在天上的灰狗。

我們兩個,瓦西里· 伊萬諾維奇和我,遇上一片風景,卻不知其的地點名稱,這讓我們頗為感慨。這是一種對心靈的莫大威脅。看見了一條路,卻沒有可能知道它通向何方——瞧啊,灌木叢多么誘人!遠處斜坡上,或林中空地上,偶爾出現一片迷人的景致—— 一片草坪,一塊梯田——停留了片刻,如同吸了一口新鮮空氣在肺中存留片刻一般。如此親切善良、盡善盡美,令人不禁想停住火車,走到那兒去,永遠陪伴你,我的最愛……然而上千棵山毛櫸樹早已瘋狂地閃過車窗,在一攤灼熱的陽光中旋轉,于是幸福的機會又一次消失了。

每到一個車站,瓦西里· 伊萬諾維奇總會看看一些毫無意義的小東西,觀察其外形特征。也許是月臺上的一攤污跡、一顆櫻桃核、一截煙蒂,然后會自言自語,說他永遠永遠都記不起這三樣小東西相互之間有什么特殊的關系,盡管此刻看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還有一次,他注意到等車的一群小孩子,他總會竭盡全力從中挑選出哪怕一處非同尋常的命運軌跡—— 一把小提琴,或是一頂花冠,或是一個螺旋槳,或是一把里拉琴。他會目不轉睛地盯著他們,直到這群鄉村小學的學生仿佛出現在一張舊照片上;照片上右排最后那個男孩的臉上現在打了個小白叉: 一個英雄的童年。

不過窗外的景致只能斷斷續續地看到。旅游局給大家發了帶有歌詞的音樂單,歌詞如下:

別擔心,別發愁,

拿起多節的手杖,站起身,

到戶外大步行走,

和健壯的好伙伴一起!

踩著鄉下的青草和殘茬,

與健壯的好伙伴一起。

消滅了隱士和他的憂患,

讓疑慮和嘆息見鬼去吧!

在石楠花的樂園里,

田鼠尖叫,死亡。

讓我們與結實堅韌的伙伴

一同前進,一同流汗!

這是一首大家合唱的歌。瓦西里· 伊萬諾維奇不但不會唱,甚至連德語的歌詞也念不清楚。他趁合唱聲蓋過一切之便,只是輕輕晃著身子,張張嘴巴,好像真的在唱一般。可是細心的施拉姆打了個手勢,領隊一見便突然讓大家都停下來,斜眼看看瓦西里· 伊萬諾維奇,要求他一個人獨唱。瓦西里· 伊萬諾維奇清清嗓子,怯生生地唱了起來。這樣獨自受了一分鐘罪后,大家又合唱起來。不過,他往后也就不敢不唱了。

他隨身帶著從俄羅斯商店里買來的自己愛吃的黃瓜,一大塊面包,三個雞蛋。傍晚時,紅日西沉,照遍整個車廂。車廂像船一樣顛簸,又臟又吵,每個人都被要求把自己的食物交出來,好讓大家分著吃。這很簡單,除了瓦西里· 伊萬諾維奇外,大家帶的東西都是一樣的。他們個個笑話黃瓜,說這東西吃不得,便扔出了窗外。這樣瓦西里· 伊萬諾維奇貢獻不多,他分到的香腸也就比大家的少一點。

有人叫他去打牌。有人拉他到一旁,問他問題,考查他能不能在地圖上指出這次旅行的路線——總而言之,所有的人都有事找他。起初還是出于好意,后來變得居心叵測,快到晚上時更加居心不良了。兩個姑娘都叫格蕾塔;紅頭發的寡婦不知怎么的活像一只公雞首領;施拉姆、舒爾茨,還有另一位舒爾茨,郵局職員和他的妻子,這些人漸漸湊到一起,組成了一個集體,人多手雜,想躲也躲不開。這個集體從四面八方壓向瓦西里· 伊萬諾維奇。不過在某個車站上,這幫人突然全部下車了。天色已暗,但西邊還掛著一縷粉紅色的長云;沿著鐵路的遠處,射來一道刺目的光,一盞燈星星一般抖動在機車緩緩噴出的煙霧中;蟋蟀在黑暗中鳴叫;不知什么地方傳來茉莉和干草的香味;我的愛。

他們在一個破敗的小旅館里過夜。一只成熟的臭蟲令人生畏,不過柔軟光滑的蠹蟲動起來倒有幾分優雅。郵局職員跟他妻子分開歇息,妻子被安排跟寡婦睡,他則跟瓦西里· 伊萬諾維奇睡。兩張床占據了整個房間。被子在床上,夜壺在床下。那職員說,不知怎么的他就是不困,于是講開了自己在俄國的冒險經歷,比火車上說的更詳盡。他是個強壯漢子干勁十足,性子倔強,穿著一條長長的棉布襯褲,骯臟的腳趾上長著珍珠母色的爪子,肥碩的胸膛中間覆著熊一樣的毛。天花板上一只飛蛾竄來竄去,和它自己的影子嬉戲。“在察里津,”郵局職員說道,“現在有三所學校。一所是德國人的,一所是捷克人的,一所是中國人的。話說回來,這都是我姐夫說的。他當時去那里造拖拉機。”

第二天,從一大早直到下午五點,他們都在一條公路上揚塵飛馳,起起伏伏過了一山又一山,然后上了一條綠色之路,兩邊是茂密的冷杉樹。瓦西里· 伊萬諾維奇負擔最輕,便分到一塊大大的圓面包,必須夾在臂下。真恨死人了,每天的口糧!不過,他見多識廣的眼睛依然沒放過應該注意的事物。襯著冷杉樹昏暗的背景,一片干枯的針狀葉懸垂在一根看不見的線上。

他們又擠進了火車,然后那節無隔間的小車廂又空了。另一個舒爾茨開始教瓦西里· 伊萬諾維奇彈曼陀林。到處一片笑聲。他們厭倦了這種玩法時,又想出了一種好玩的游戲,讓施拉姆擔任監督。游戲是這樣玩的: 女人們各選一張長凳,在長凳上躺下來,長凳下面則是事先藏在那里的男人。凳子下面時不時會探出一張紅臉和兩只耳朵,要么伸出一只攤開的大手掌,手指頭做出要撩女人裙裾的樣子(這時會嚇出一片尖叫聲),然后就知道凳子上下誰和誰配成了一對。瓦西里· 伊萬諾維奇三次躺在黑暗骯臟的凳子底下,每次爬出來時,都發現凳子上空無一人。大家公認他游戲玩輸了,逼他吃了一個煙蒂。

他們在一間谷倉的草墊上過夜,一大早又徒步出發了。一路上是冷杉、峽谷、激流飛濺的溪水。天氣熱,還要不停地高聲唱歌,瓦西里· 伊萬諾維奇累得筋疲力盡。中午小憩時,他倒頭就睡,直到他們開始拍打他身上其實并不存在的馬蠅時,他才醒了過來。又走了一個鐘頭后,他曾在夢中隱約見到的美景突然出現了。

這是一個純凈、碧藍的湖,湖水非同一般地清澈。湖中央真真切切地倒映著一大片云彩。湖對岸有一座小山,山上樹木茂密,郁郁蔥蔥(那種翠綠越是幽深,越是詩意盎然)。山頭上高聳起一座黑色的古堡,一層層參差地顯現出來。當然,在歐洲中部,這種景致是常見的了。但唯有這一處——云、堡、湖三個主要景致和諧相配,獨一無二,妙不可言。它的笑容,它神秘的純凈,啊,我的愛!我稱心如意的最愛!——如此獨特,如此熟悉,允諾已久,仿佛懂得觀賞者的心情。瓦西里· 伊萬諾維奇不禁伸手按胸,像是要看看心還在不在,好一把掏出來。

遠處,施拉姆正用領隊的登山杖往空中指來指去,提醒大家注意這個景致或那個景致。大家已經在草地上四散歇息,擺開業余快照的各種姿勢。隊長坐在一截樹樁上,背對著湖,正在吃零食。瓦西里· 伊萬諾維奇藏在自己的影子里,沿著湖岸靜悄悄地走,來到了一所小旅館模樣的房子前。一條相當年輕的狗迎接了他,肚子貼在地上,嘴巴大張著,尾巴熱情地拍打地面。瓦西里· 伊萬諾維奇跟著狗進了屋。這是一幢斑斑駁駁的兩層樓房,凸出的瓦檐猶如眼瞼,一扇窗戶在下面眨眼。他找到了店主,一個高個子老頭,隱約像是俄國退伍老兵。他德語說得很差,柔聲細語地拖著腔調,瓦西里· 伊萬諾維奇便改說自己本國話了。但那個人聽得恍惚如夢,還在說他自家的話。

樓上是一間供游客住的客房。“你知道吧,我后半輩子就要住這兒了。”據說瓦西里· 伊萬諾維奇一進房門就這樣脫口而出。房間本身并無特別的地方。相反,是再普通不過。紅地板,白墻壁,墻上畫著雛菊。一面小鏡子,一半映著花,黃黃的一片——但眺望窗外,能清晰地看見湖,那湖上的云,那湖邊的古堡,它們平靜,完美,與幸福關聯。如此引人入勝的美景,其真實就是它的力量。這力量瓦西里· 伊萬諾維奇以前從沒有領教過,現在一見,不用推理,不用考慮,完全被它折服,僅此而已。他靈光一閃之間,明白了就在這間小屋里,看著那片美得令他幾乎落淚的景色,在這里生活,才是最終隨了自己素來的心愿。真在這里生活,會是個什么樣子,會發生些什么,這他當然不知道,但他覺得住在這里有益,充滿希望,能那么毫無疑問他一定要住到這里來。他馬上盤算開了,如何安排才能不回柏林,如何取來他的一點點財物——也就是幾本書,一套藍西裝,她的照片。這樣一算,事情多么簡單啊!作為我的代理人,他掙了不少錢,夠他維持一個流亡俄國人的中等生活。

“朋友們,”他一邊叫,一邊跑回到湖邊的草地上,“朋友們,再見了。我要永遠住在那邊的那幢房子里了。我們不能一塊兒繼續旅行了。我不往前走了。我哪里都不去了。再見! ”

“這是怎么啦? ”領隊停了片刻,怪聲怪氣地問。就在領隊停頓的片刻間,瓦西里· 伊萬諾維奇唇上的笑意慢慢消失了。坐在草地上的人都直起了身子,目不轉睛地用冷峻的目光盯著他。

“可是為什么呀? ”他結結巴巴地說,“正是在這里……”

“住嘴! ”郵局職員突然發力,大吼道,“清醒過來吧,你這喝醉的豬! ”

“等一等,先生們。”領隊說,轉向瓦西里· 伊萬諾維奇,舌頭舔遍了上下嘴唇。

“你可能喝醉了吧? ”他平靜地說,“要不就是神志錯亂了。你正在和我們一道愉快旅游呀。明天,按照預定的行程——你看看旅游券——我們就要返回柏林了。任何人——也就是說你——不和大家一起走,那是想也不要想的。我們今天還一起唱了個歌呢——想想那歌詞是怎么唱的。不要再鬧了!好了,孩子們,咱們繼續前進。”

“到埃瓦德有啤酒,”施拉姆用親切的聲音說道,“坐五個鐘頭的火車。再走一段,有一個狩獵木屋,還有煤礦。有趣的事兒多著呢。”

“我要抗議,”瓦西里· 伊萬諾維奇哀號著,“把我的包給我。我有權待在我想待的地方。可是這,這簡直就是個斬首之邀! ” (注: “斬首之邀”是納博科夫一九三八年出版的一部長篇小說的書名。書中主人公莫名其妙地入獄,等待著遙遙無期的死刑通知。)——他告訴我,他們抓住他的胳膊不放,他氣得直喊。

“必要的話,我們就拖你走! ”領隊厲聲說道,“可那樣一來就鬧得不愉快了。我對你們每一個人負責,不管你是死是活,都得帶回去。”

瓦西里· 伊萬諾維奇被連推帶搡地帶上了一條林中小路,像是一個可怕的童話故事一般。他連身子都轉不動,只覺得身后的湖光在漸漸遠去,被樹木遮擋,最后徹底消失了。四周昏暗的冷杉焦躁不安,卻也無可奈何。每個人都進了車廂,火車一開動,大家便動手打他——打了好久,還創造了好多打法。他們想到的花樣之一是用螺絲開瓶器鉆他的手掌,鉆完手掌再鉆腳掌。那個去過俄國的郵局職員找了一根棍子,纏上皮帶,做成一根俄式刑鞭,下手之狠,好不熟練。好家伙!別的男人更喜歡用他們釘了鐵片的鞋跟踩他,女人們則喜歡掐他,扇他耳光。人人打得好不過癮。

回到柏林后,他來見我,變化太大了。他平靜地坐下來,雙手按膝,講了他的故事。他口口聲聲說非辭職不可,求我放他走。他一口咬定干不下去了,他沒有力氣與人類為伍了。我當然讓他走了。

一封永遠沒有寄達俄國的信

我那遠方的美麗、親愛的人,我以為你我分離八年多來,昔日的一切你都無法忘記,只要你還能記起我們逃學到蘇沃洛夫博物館相會時那個一點也不管我們的滿頭灰發、身穿天藍色制服的門衛。那是彼得堡一個寒冷的早晨,我們去的那地方落滿灰塵,非常小,太像一個精致的鼻煙盒了。就在一座士兵蠟像的背后,我倆有過多么熱烈的擁吻啊!過后,我們從那古老的灰塵中出來,塔夫里切斯基公園里銀色的亮光照得我們多么暈啊!彼得堡一條大街的中央立著一個稻草扎制的德國士兵模型,士兵們搖搖擺擺走在結冰的地面上,一聲號令,便撲向前去,舉起刺刀插入那個模型的小腹,同時發出熱烈歡快的低吼聲,聽起來多么奇怪啊!

是的,我知道自己在以前的信里發誓不再提起過去,尤其是不提我倆共同經歷過的瑣事。我們這些流亡在外的作家按說應高度重視筆下話語的純正性,然而,我在這里起筆幾行,就違背了這一點,致使話語純正性蕩然無存,也讓那些沉重話語影響了你輕松懷舊的雅興。親愛的,我真的不愿對你說起過去。

現在是夜晚。每到夜晚,人才會特別專注地觀察物體的靜默狀態—油燈、家具、裝在相框里擺在書桌上的照片。看不見的水管里時不時傳來流動不暢的汩汩水聲,就好像房子的嗓門上涌來嗚咽聲。晚上我常出去散步。街燈映在柏林潮濕的瀝青馬路上,光影緩緩流動,路面就像是涂了一層薄薄的黑色油脂,起皺的地方存下了小小水坑。零零星星的火警報警器上閃著暗紅色的光。電車車站旁立著一個裝滿液體的玻璃柱,閃著黃光。不知為何,每當深夜空蕩蕩的電車從街角拐彎駛來、呼嘯而過時,我心中總會涌起一種既幸福又憂傷的感覺。從車窗望進去,一排排棕色的電車座位在明亮的燈光下清晰可見,車上只有一個售票員,斜挎著一個小黑包,在座位間獨自來來去去。每當向電車行駛相反方向走動時,他就會搖搖搖擺擺,看上去有點緊張。

我在這幽靜、漆黑的街道上漫步時,喜歡聽到有人回家的聲音。盡管夜色中看不見那人,也事先不知道哪一家的大門會有了動靜,迎接開門的鑰匙。可我聽得見鑰匙轉動的聲音,門旋即開了,推住稍停片刻后,砰的一聲關上了。門里面又傳來鑰匙轉動的聲音,離開房門玻璃窗很遠的門廳深處閃起柔和的燈光,持續了不同尋常的一分鐘。

一輛小轎車駛過,打出兩道濕漉漉的光柱。是一輛黑色轎車,車窗下有一道黃色條紋。粗啞的喇叭聲灌入黑夜耳里,車影從我的腳下掠過。直到現在,街上都是空無一人—只有一只老狗,爪子輕輕敲打在人行道上,好像極不情愿地陪著一位沒戴帽子、打著傘、無精打采的漂亮姑娘出來散步。姑娘從一個暗紅色燈泡底下走過去(燈泡在她左側,就在火警報警器的上方),傘面上唯一一塊繃緊的黑幔變成了潮濕的紅色。

拐過彎,遠處人行道上—太出人意料了!— 一家電影院的大門如鑲了寶石一般流光溢彩。進門一看,長方形的月白銀幕上能看到或多或少接受過專業訓練的啞劇演員。這時銀幕上出現了一個女孩的特大臉盤,一雙亮閃閃的灰色眼睛,黑色的嘴唇上幾道裂縫閃閃劃過。畫面漸次放大,女孩凝望著昏暗的放映大廳,一行長長的晶瑩淚水奇妙地從腮邊滾滾而下。有時候(真是神奇一刻! )銀幕上會出現真實的生活場面: 突然聚起的人群,波光粼粼的水面,一棵無聲無息卻看上去沙沙作響的樹,讓人覺察不出那是在拍電影。

再往前走,來到廣場一角,一個身穿黑皮衣的矮胖妓女緩緩地走來走去。她偶爾會在一個光線刺眼的商店櫥窗前駐足觀望,櫥窗里有一個蠟制的紅唇模特,向夜色里的過客們炫耀著身上如水般濕潤流淌的翠綠長裙和桃紅色的鮮亮絲襪。我喜歡觀察這位文靜的中年妓女,只見一個留著八字胡須的老男人朝她走去,先從她身旁走了過去,然后回頭望了兩眼。他是這天上午從帕彭堡來此辦事的。她會不慌不忙地帶他去附近的一棟樓房。那棟樓在白天和周圍的樓房沒什么兩樣,都是普普通通的建筑。樓房沒有亮燈的前廳里有個老門衛,彬彬有禮,但面無表情,徹夜守候在那里。一截陡峭的樓梯頂端站著一位同樣面無表情的老太太,她會裝出漫不經心的樣子打開一間空房并收取入住費。

對了,你知道嗎,當火車從街道上方的橋上急馳而過時,所有的車窗燈火通明,傳出歡聲笑語,那是多么熱鬧的景象啊!那火車也許只駛往郊區,可就在那一瞬間,漆黑一片的橋下原本黑暗的世界充滿了強有力的金屬樂,令我不禁浮想聯翩: 我在平靜地、輕松愉快地等著辦理簽證手續,一旦蓋好額外的幾百個印章后,我就可以踏上奔往陽光大地的旅途。

我心情實在輕松,有時候甚至喜歡看人們在當地的咖啡館里跳舞。我的許多流亡同伴義正詞嚴地(憤慨之余也有一絲快樂)指責這些時下流行的丑惡現象,包括流行舞。不過流行時尚是人類平庸能力的創造物,也算生活的一個層面,平等的庸俗化身,那么,譴責它也正意味著平庸也能創造出值得關注的東西,不論那是一種政府形式還是一款新發型。當然了,我們這些所謂的現代舞其實壓根就不現代: 它們可以追溯到法國大革命的督政府時期,那時的婦女和現在的一樣,衣服就是緊貼皮膚而穿,樂手也是黑人。流行時尚每個世紀都有: 十九世紀中葉幾乎清一色地流行拱形裙,后來煙消云散,代之以緊身裙和貼面舞。我們跳的那舞,畢竟是極其自然、極其純真的。有時候—在倫敦的舞廳—單調中體現著完美的優雅境界。我們都記得普希金這樣描述過華爾茲:“單調而又瘋狂”。萬事莫不如此,道德墮落也不例外……這里有我在達格利寇侯爵的回憶錄中讀到的話:“我不知道還有什么比小步舞更頹廢的了,可在我們的城市里,大家都認為跳這種舞是無傷大雅的。”

所以說,我喜歡看在咖啡廳里跳舞的人,再次借用普希金的一句話:“他們一對一對地婆娑而過。”眼妝畫得很有趣,閃爍著最簡單的人間快樂。穿著黑色褲子和淺色長筒襪的腿相互碰撞。腳步來回轉動。與此同時,門外等候著我忠實的、孤獨的黑夜和它潮濕的影子,還有喇叭鳴響的汽車,滾滾的寒風。

也就是在這樣一個夜晚,遠在城外的俄羅斯東正教墓地上,一位七十歲的老太太自殺于最近去世的丈夫墳前。第二天上午我恰巧路過,守墓人— 一位嚴重殘疾的老兵,參加過鄧尼金戰役—架著一副他身子每動一下就嘎吱作響的拐杖,走過來指給我看老太太上吊的白色十字架,還讓我看依然粘在上吊繩著力之處的幾縷線絲。他輕輕說:“是一根嶄新的繩子。”不過,最神秘、最迷人的還是老太太留在墓基旁濕地上的月牙形腳印,小得就像小孩子的腳印一般。“她踏踩了一點點墓園,可憐的人,不過除此之外,園中沒有任何弄臟弄亂的地方。”守墓人平靜地說道,瞥了一眼那些殘留的黃線絲和陷下去的小小腳印。我突然間意識到,哪怕是死亡,從中也能看到天真的微笑。也許,親愛的,我寫這封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告訴你人生也有如此簡單、如此溫柔的歸宿。柏林的夜色也這般簡單溫柔地消融了。

聽著,我現在感到如愿以償般的快樂。我的這種快樂是一種挑戰。每當我漫步在街頭、廣場和運河旁的大道上,恍惚感到潮氣從疲憊的雙腳直舔上來,我驕傲地帶著我那不可言說的快樂。幾百年將會匆匆而過,那時的學童會對著我們所經歷的滄桑巨變直打哈欠。一切都會過去,可是我的快樂,親愛的,我的快樂將會永存: 在街燈潮濕的倒影里,在小心地拐了個彎下到運河幽幽水中的石頭臺階上,在一對對舞伴的微笑里,在上帝慷慨安排在人類孤寂周圍的萬物中。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62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