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原來如此!從生前退位問題探秘萬世一系天皇文化的歷史與發展
商品資訊
系列名:啃知識
ISBN13:9789864083824
替代書名:日本一やさしい天皇の講座
出版社:麥浩斯出版
作者:倉山滿
譯者:陳心慧
出版日:2018/06/02
裝訂/頁數:平裝/200頁
規格:21cm*14.8cm*1.3cm (高/寬/厚)
版次:1
商品簡介
‧萬世一系的天皇體制為何能傳承125代而未發生易姓革命?
‧為什麼沒有政經實權的天皇能夠成為日本人心中最尊貴的存在,
連權傾一時的武家或戰後主掌日本命運的麥克阿瑟都不敢擅動皇室?
‧為何天皇想生前退位會引起如此軒然大波?
※日本研究專家蔡增家、蔡亦竹專文推薦
「無論是想要了解日本文化或需要研究參考資料的專業人士,本書都有絕對的閱讀價值!」
沒有天皇,日本將不再是日本!
台灣第一本徹底探討天皇歷史與制度的專書!
※收錄現任天皇明仁於2016年8月8日發表的講話內容
2016年8月8日,日本現任天皇明仁發表了「有關生前退位的電視講話」,由於明治時代起實施天皇終身在位制,前一次天皇讓位可追溯到江戶時代光格上皇讓位給仁孝天皇,因此以「睽違兩百年的大事件」引發了全日本的熱烈議論。
說起來,為什麼日本需要天皇?為什麼皇室能夠延續至今從未中斷?到底天皇、皇室是什麼?
這些問題恐怕連多數日本人都無法確切回答。藉由探討上述問題,作者回顧日本長達兩千六百多年的歷史,自《古事記》所載第一代神武天皇的事蹟開始到近現代共125代天皇,從各種先例中找出關於天皇制傳承及演變至今的關鍵,更探討現任天皇表達退位意願引發的各種爭論及見解,從中梳理天皇在日本史中的角色變化,是第一本全方位理解天皇的著作,凡是對日本史有興趣的讀者,都不容錯過。
作者簡介
倉山滿
1973年出生於香川縣。憲政史研究家。1996年,中央大學文學部史學科畢業後,同大學博士前期課程結業。在學期間便以國士館大學日本政教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的身分,在同大學教導日本國憲法,直到2015年為止。2012年,擔任希望日本研究所所長,同年於電子報「倉山塾」開講,翌年開創「Kurara頻道」,積極展開大日本帝國憲法、日本近現代史、政治外交的言論活動。主要著作包括暢銷書「謊言系列」六部曲的《充滿謊言的日美近代史》、《充滿謊言的日中近代史》、《充滿謊言的日韓近代史》、《充滿謊言的日俄近代史》、《充滿謊言的日英近代史》、《充滿謊言的日法近代史》,還有《保守的心得》、《帝國憲法的真相》(皆由扶桑社出版)等。
譯者:陳心慧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傳播學系碩士。現任專職中日筆譯、口譯人員。
譯有《餐桌上的日本史》、《切腹的日本史》、《日本古都圖解事典:影響日本歷史的城市53問》、《世界史的誕生》、《日本史的誕生》等。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 〈日本天皇,本是如此〉
蔡增家/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教授
二○一六年八月八日父親節當天下午,生為日本人的大家長──明仁天皇罕見的對日本國民發表一場電視講話。在談話中,他表示自己已經高齡八十二歲,同時在過去三年當中,歷經兩次外科大手術,體力恐將無法履行做為國家象徵的職責。由於日本憲法規定,天皇不能發表任何具有政治意涵的言論,因此,明仁只能以這種極為委婉的方式來暗示,表達他想在「生前退位」。
天皇的言語雖然曖昧,但卻已引發日本政壇的一場大震撼,就如同二次大戰時的「玉音放送」,天皇雖然沒有說出「投降」兩字,但日本士兵早已放下武器乖乖投降,而對於天皇的暗示退位,自然成為安倍政府的燙手山芋,而天皇可不可以生前退位,也成為日本保守派與自由派爭論的焦點,最終日本政府做出妥協,在不修改皇室典範的大方向下,國會通過「天皇退位特別法」,並強調本法只適用明仁這一代,女性仍沒有繼承權的兩項原則。
日本皇室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皇室。根據日本《古事紀》記載,天皇並不是凡人,而是天照大神的後裔,而天皇身為神道教的最高主宰,在人神合一下,天皇被賦予神性。而日本皇室從神武天皇沿襲至今,已經一百二十五代了,都是由一個家族世襲一脈相傳,只是在二次大戰之後,盟軍統帥麥克阿瑟頒給日本一部和平憲法,確立君主立憲制度,才將天皇從神轉變為人。
過去我們對於日本天皇的刻板印象,大多認為他是虛位元首,只是在每年的元旦、春祭、秋祭及廣島原爆紀念日公開露臉之外,其他時間應該可以在皇宮含飴弄孫、安養天年。其實,天皇做為日本國家象徵的最高領導人,是每位拜訪日本的國賓,都急欲想要拜會的對象。
例如在二○○九年,當時習近平以中共接班人的身份訪問日本,提出想要拜會天皇的要求,遭到日本宮內廳的拒絕,因為天皇的拜會行程相當密集,需要前一個月提出申請,而最後在中國大陸的政治壓力下,天皇才排出時間接見習近平,當時還引發中日兩國的外交糾紛,由此可見,拜會天皇似乎是每位外國元首到日本的例行公事。
另外,攤開日本宮內廳所安排天皇的行事曆,我們也發現在二○一五年一年當中,明仁天皇總計出席二百五十場公開會議及官方拜會,進行七十五次的國內外國事訪問,而從二○一六年七月一日至八月初,天皇幾乎每天行滿檔,在一個月當中,總共才休息三天,這也難怪天皇的身體無法負擔如此繁重的工作,而從二○一六年開始,皇太子德仁已經代替天皇參加過一百多場公開會議,這似乎早是一種警訊了。
只是,早已從「神」成為「人」的天皇,為何他的一言一行,仍然被視為政治風向球?而只是虛位象徵的天皇,為何又成為國外政要爭相會面的對象?《日本天皇,原來如此》這本書給了我們最好的解答。
它從政治的先例、武家的互動及近代的轉變等三個面向,分析天皇退位的真實面貌,也說明天皇制度雖然綿延千年,但一元一世、皇室典範及攝政,是維持制度存在的三大儀法,並告訴我們天皇究竟不只是個會蓋章的「機器人」,而是天皇的存在,其實是以備非常時期的不及之需。
可以預知的是,二○一八年將會是平成時代的最後一年,只是,日本經濟是否就會因此擺脫長達二十餘年的「平成不況」?日本經濟會不會隨著天皇更替而復甦,尚不可知,但可以預見的是,天皇制度仍將在萬世一系下,繼續更迭。這也告訴我們,日本天皇,本是如此。
------
〈了解日本,必先認識天皇〉
蔡亦竹/實踐大學應用日文系助理教授
二○一九年四月,日本的今上天皇、也就是平成天皇即將讓位。對日本人來說,這是件讓人興奮的大事。興奮倒不是因為什麼天皇萬歲之類的右派思考,而是在江戶時代以來的兩百年間,日本再也沒有出過正式稱號為「太上天皇」的上皇了。在明治維新之後,除了確立「一世一元」的制度之外,也規定新天皇的即位是在上一任天皇的崩御之後,而這也間接造成了明治之後天皇都必須「做到死」的狀況,而從明治到昭和為止的三代天皇也的確都是如此。但是在二○一六年現任天皇明仁明確表示自己的體力無法勝任之後,經過一陣審議討論之後才決定了重開兩百年來未見的上皇之路。對日本人來說,這是過去只在教科書上看過的名詞重新出現的新鮮時刻。
當然,體力無法勝任不是指那種四處巡視和外國訪問等外人看來是爽缺的任務。真正對已經是老人的天皇體力挑戰的,是天皇最大的任務「宮內祭祀」。天皇每年在皇居裏的「宮中三殿」所舉行的大小祭祀儀式超過三百次,其中重要的元旦四方拝和新嘗祭等重要儀式,天皇甚至得穿著平安時代的傳統服裝,正座(跪坐)二到四個小時。這才是現任天皇明仁希望讓位的真正原因。
在敗戰之後,昭和天皇的「人間宣言」自我否定了戰前大日本帝國裏天皇的神格化地位,所以今日的日本天皇只具有象徵地位是許多讀者都知道的事。但是天皇除了國政上的象徵元首功能之外,天皇對於日本的存在意義,其實大半構築在上述「宮中祭祀」所代表的精神和泛信仰層面上。也因此,不管是戰前或戰後的日本,光看到「天皇」兩字,就把天皇家類比成中國或是西方歷史上的皇帝,都是不正確的解讀。也因為這種獨特性,所以要了解日本,就不能不認識天皇家所代表的深層文化。
在天皇退位之前,過去日本另外一個關於皇室而引起大眾廣泛討論的話題,就是是否應該容許「女系天皇」的出現。因為在二○○六年之前,皇室已經有四十年以上沒有任何男丁出生。如果當時的情形繼續的話,勢必會遇上現在的皇太子繼位為天皇、然後再把皇位交給其女愛子內親王成為新天皇的狀況。雖然在日本的歷史上也出現過十次的女性天皇,但是過去這些天皇不是終身未婚不然就是寡婦,身後的繼承者也都交給具有天皇家血統的男性。但是如果愛子成為天皇後,其後代就會出現第一個天皇血統來自於母系的「女系天皇」。對於強調萬世一系的天皇家來講,只要皇家血統不是來自父系,就意味天皇家的血統斷絕。
當然,萬世一系是種接近信仰的說法,事實上二十六代繼體天皇、四十代天武天皇就有許多學者質疑並非原來的皇室成員,也就是萬世一系的天皇家其實早就斷絕過兩次。但是史實和國民感情永遠不會畫上等號,而史實也永遠只存在於文獻裏的論爭,天皇家的萬世一系仍然是大多數日本國民相信的事實。這個危機在二○○六年的悠仁親王誕生之後暫時解決,但是不管是上述的天皇讓位問題或是皇位繼承問題,都顯示出已經不具任何政治權力的天皇家,仍然對今日的日本有著不可撼動的象徵意義。這也是為什麼對日本文化有興趣的讀者,必須認識天皇家所代表的各種事象的理由。
從神權與君權合一的上古時代到大權旁落的中世,甚至到明治維新以至民主時代的今天,天皇家的演進其實牽動了整個日本的政治和社會走向。這本由日本右派活躍論客倉山滿所著的《日本天皇,原來如此!》內容深入淺出,可以讓讀者們用最簡潔的方式了解天皇家至今的歷史脈絡和天皇家對於日本的存在意義,以及天皇家在不同時代、不同領域所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在對現代關於天皇家的各種論爭整理,更是具有參考價值。
無論是想要了解日本文化的朋友,甚至是需要研究參考資料的專業人士,這本《日本天皇,原來如此!》都有絕對的閱讀價值。
序
前言
本書主要探討三個疑問。
為什麼需要天皇?
為什麼皇室能夠延續至今,從未中斷?
歸根究柢,到底什麼是天皇?什麼是皇室?
這些應該是每一個日本人都曾想過的疑問。然而,究竟有多少人可以確實回答這些問題呢?
本書經過三年的反覆構思,我既無才又無德,但想到如果現在不提筆,那要等到什麼時候呢?因此竭盡全力完成此書。
事情的契機發生在平成二十八年(二○一六年)八月八日。這一天,天皇陛下發表講話,也就是所謂的「有關生前退位的電視講話」。不知道有多少日本國民真正了解這段講話的含意呢?究竟什麼是「電視講話」?「生前退位」又是大家不熟悉的詞彙,相信很多人都一知半解。
說不定有人會認為:「陛下真的是太累了。既然如此,那麼請陛下隱居也無妨。」但這是天大的誤解。這一天,陛下沒有說過一句:「我累了,想休息了」。但不知為何,壓倒性多數的國民支持陛下的講話。
既然陛下這麼說,想必是對的。
做個奇怪的比喻。假設有人想要消滅日本、想要讓皇室滅亡、想讓皇室和國民吵架。這些人要怎麼做才能達到目的呢?敗戰後經過七十年。與戰前相反,日本人戰後接受的一直都是苛刻的自虐式教育。
「說到底,日本不過是位於地球角落的一個小島國,日本民族在世界的歷史當中,對於人類的進步也沒有太大的貢獻。日本雖然在十九世紀末終於登上世界歷史的舞台,但因為得意忘形而不斷地侵略周邊亞洲國家,最後遭到以美國為首的白人諸國制裁。這全都是拜當時強制崇拜天皇的明治憲法所賜,既不承認國民的人權,也並非是民主主義。而軍部的惡人冒用天皇的名義,逼著國民上戰場。
因此,做為戰後反省,日本成為了重視『和平』、『人權』、『民主主義』的優秀國家」……」
戰後的教育就像這樣繼續下去。
直到最近,大家才慢慢發現這樣的說法非常令人質疑。然而,敗戰後七十年間,日本人接受的都是這樣的教育,已經歷經了三個世代。接受戰前教育的人看到現在的日本人,不知道會怎麼想?
看到以前的電視劇,會發現戰前的日本人只要有人說到「天皇陛下」,所有人瞬間立正不動。聽說戰後的一段時間,只要電影出現天皇,所有看電影的人還是會立正站好。
另一方面,現在在日常生活中存有天皇或皇室意識的人已經不多了。對於壓倒性多數的人而言,天皇和皇族不過是「偶爾會出現在新聞上的人」、「學校會學到的象徵性人物」、「出現在皇室相簿中的人」等等,雖然知道名字,但不知道他們的詳細事蹟。
看在接受戰前教育的人眼裡,應該會怒斥現在的我們:「竟然如此大不敬!」相
反地,對於接受現代教育的人們來說,也許會覺得戰前的日本人就好像是篤信「天皇教」的邪教徒。
就這一個角度來看,戰前和戰後的日本人好像是不同的民族一樣,對於天皇的看法也是完全相反。現在如果在人前揮舞國旗,大喊「天皇陛下萬歲」,搞不好還會被當成是危險份子。
然而,就算是這樣的現代日本人,在看到天皇陛下直接發表講話時,還是會認同:「既然陛下這麼說,想必是對的」。對於那些對皇室不懷好意的人來說,這是必須消除的威脅。如果我是站在他們立場的人,想必也會十分煩惱,思考到底如何才能切斷皇室和國民的羈絆。
站在不同的立場,看到的景象也全然不同。
雖然不中聽,但老實說,至今為止的天皇論非常貧乏。無論附加什麼理由進行說明,很快都會露出破綻。例如,最近在新聞上經常會聽到一些破綻百出的回答。這些回答一定會以「天皇存在的意義是祈福」為開頭。這一派的理論強調「由於天皇存在的意義是祈福,因此非常尊貴」、「天皇每天都在為國家國民的幸福祈禱,因此一直延續至今」等。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因為財政困難而無法舉行宮中祭祀等儀式的戰國時代天皇又如何呢?
或者「三神器」也是如此。三神器指的是繼承自神話時代的勾玉、鏡、劍。作家三島由紀夫曾說:「天皇的存在是為了繼承三神器,唯有繼承三神器才是皇室延續的象徵。因此,比起天皇個人的身體,三神器更加尊貴」。竟然如此大言不慚地說出對天皇陛下大不敬(失禮至極)的言論。
因此,我在這裡直言不諱。三島由紀夫是笨蛋。
無法否定三島由紀夫根據他的無知和認識的淺薄所提出的皇室論,如果說這不是言論的貧乏,什麼才是?
日本史的教科書當中,記述了皇室一分為二的南北朝時代。明治時代認定擁有三神器的南朝為正統。寫成「南北朝時代」,很容易給人一種南北勢均力敵的錯覺,但實際上,由足利幕府統治日本全國的北朝和逃竄於現在奈良縣與和歌山縣之間山區的南朝,兩者的勢力天差地遠。
然而,就算在明治時代也有像三島由紀夫這般的盲目崇拜者,堅持「擁有三神器的南朝才是正統!」直到現在也一樣。歷史課本教我們「一三九二年南北朝統一」,但對於這些盲目崇拜者而言,南朝將三神器交還給北朝,北朝這時才終於成為正統天皇。
那麼,這些人又是如何看待「禁闕之變」呢?
在相當於西元一四四三年的嘉吉三年,被稱為後南朝的賊子闖入京都御所,奪走了三神器。後南朝指的是在南北朝統一後持續抵抗的人們。這時候的後南朝甚至沒有打游擊戰的能力,不過是一個單純的恐怖集團。他們奪走應該是皇室象徵的三神器,這個事件被稱為「禁闕之變」。
然而,室町幕府對此事置之不理,繼續推動政務,國家正常運作,而民眾也不認同奪取三神器的後南朝為真正的皇室。後南朝雖然躲在吉野的山裡,但沒有人把他們放在眼裡。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赤松氏一族開始接近後南朝。當時的赤松氏在嘉吉之亂中違逆幕府,家門被滅。對於後南朝而言,赤松氏同樣與擁有北朝的足利家為敵,可說是值得依賴的夥伴。然而,赤松氏在取得後南朝的信任之後,殺害二位皇子,奪回神器,拿著神器向幕府要求重建家門,最終得償所願。
順道一提,這成為了應仁之亂的遠因。在嘉吉之亂中消滅赤松家的是山名宗全,他接收了赤松家的領地,不願意歸還。這時,細川勝元提議劃分自己的部分領地,讓赤松家得以重建。細川勝元原本是山名宗全的女婿,關係良好,但因為這一件事(還有其他事),激化兩者的對立。
歷史的敘述稍微長了一點,回歸正題。那些對於三島由紀夫「三神器比玉體(天皇的身體)更尊貴」的言論囫圇吞棗的人,當問到他們如何看待禁闕之變時,沒有一個人能夠完整說明,甚至有人根本不知道「禁闕之變」。
我並非看輕三神器,但三神器也沒有那麼重要。反過來說,南朝除了三神器之外什麼也沒有。除了三神器之外什麼都具備的北朝與除了三神器之外什麼也沒有的南朝。我不禁想說,拘泥三神器的人不過是單純的盲目崇拜者。
再說,在南北朝動亂約一百五十年前的源平合戰當中,神器之一的草薙劍沉入壇浦。那麼難道之後的歷代天皇,權威只有過去天皇的三分之二嗎?這實在是很無聊的事。
上面以「存在的意義是祈福」和「三神器」為例,看到許多至今為止對於皇室的貧乏見解。在我看來,每一個說出的理由最後都以失敗告終。或者更應該說,正因為強行以理論說明,才會出現破綻。說遠一點,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宗教可以確實說明為什麼不可以殺人。「因為某某原因」等,就算冠上了許多道理,但只要追根究柢詢問「為什麼?」、「為什麼?」結果得到的答案都是「因為神如此決定」、「因為是某人的決定」等。那麼如果神或者某人決定「可以殺人」、「去殺人」,那麼不可以殺人的理由就會消失。
同樣的道理,若被問到「為何需要天皇?」除了回答「沒有理由」之外沒有其他解釋。
又或者,「天皇的存在本身就很尊貴」也許是正確答案。但有人會覺得這不能算是一個道理(實際上沒有道理),也有人完全不能理解。然而,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完美的道理。
因此,比起道理,本書更重視事實。事實只能從歷史當中找到。因此,本書的焦點會放在包含我們生存的現代在內的歷史。如此一來,也許可以隱約找到答案的輪廓。
------
第一章第八節「嵯峨天皇」──打造至今皇室形態的明君
說到平安時代具代表性的天皇,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會想到桓武天皇。他是派遣坂上田村麻呂平定東北地方,建造千年之都平安京的天皇。
桓武天皇當然是一大政治家,但我認為不提及嵯峨天皇也是不正確的。我的知識淺薄,據我所知,比起桓武天皇,給予嵯峨天皇更高評價的文獻應該只有北畠親房的《神皇正統記》。除了同時代的後醍醐天皇之外,北畠親房花最多篇幅記述的就是嵯峨天皇。
根據日本現在的歷史教科書,大家僅背誦「嵯峨天皇是被稱作三筆之一的書法大師,在藥子之變後,設置藏人所」。然而,嵯峨天皇實際的功業遠超過這些,是超越父親桓武天皇的大政治家。
歸根究柢,將平安京定為「千年之都」的其實是嵯峨天皇。大和朝廷多次遷都,聖武天皇在平城京周圍打轉。就如同古代日本人只要竹筷髒了就會丟棄一般,只要遭遇天災或戰亂等不祥之事就會遷都。桓武天皇也一樣。他正打算捨棄平城京遷都長岡京時,就發生了一連串不好的事,於是改為遷都平安京。由於遷都是一項非常浪費錢的公共事業,人民的繳稅負擔也因此越來越重。
結束遷都的人就是嵯峨天皇。
大同四年(八○九年),平城天皇讓位給弟弟嵯峨天皇,自己帶著部分群臣,移居奈良舊都平城京。平城上皇身邊的藤原藥子企圖擁戴平城上皇,奪取權力,結果形成了與平安京鼎立的「雙朝廷」局面。翌年,憂心局勢的嵯峨天皇立即派遣坂上田村麻呂,平定平安京。這就是所謂的「藥子之變」。
日本國天皇所在之地是京都。如果到處建都會造成政治上的混亂。在藥子之亂後便訂立出了「首都只有平安京一個」的原則,直到明治時代為止。
順道一提,主謀者藤原藥子自殺,但平城上皇僅被要求出家,嵯峨天皇對於敗者採取寬大的處置。之後,直到一一五六年保元之亂為止的約三百五十年間,除了戰時之外,廢止死刑。現在的歐盟自以為是的宣稱「沒有廢除死刑的國家稱不上是文明國」等,但如果讓我說,「這不是日本千年以前就講過的事嗎?」
嵯峨天皇接二連三地進行政治改革。當時國家統治的根本法(也可稱作憲法)是「律令」。自大寶元年(七○一年)制定大寶律令以來經過百年,已經完全鬆懈。因此,嵯峨天皇在京畿內實施可說是律令制基礎的「班田收受制度(譯註:土地制度,六歲以上男子授田十一公畝,女子是男子的三分之二。另外也根據官位、功績等授田)」,成功確保財源。另外,也將補充律令的法令「格式」法典化。嵯峨天皇的「弘仁格式」是三大格式的開端。為了讓天皇的威令能夠迅速傳達,於是設置了相當於現在內閣官房(譯註:內閣總理大臣的輔佐機構,類似秘書處)的藏人所。又為了維持治安,創設檢非違使,擔任類似現今警察的角色,負責「巡檢京城內外,追捕盜賊和違法者」。另外又陸續改制六衛府(譯註:負責保衛天皇、巡視京城的中央軍事組織),補充所需人力,確保常備兵力。
嵯峨天皇的強項是文化事業,記錄宮中慣例和臨時儀式細目的《內裏式》(三卷)也是奉嵯峨天皇之命編纂而成。繼《日本書紀》和《續日本紀》之後編纂而成的第三本日本正史就是《日本後紀》。另外還編纂了三本敕撰漢詩集。最先完成的《凌雲集》是日本第一本敕撰漢詩集。接下來又編纂了《文華秀麗集》和《經國集》。嵯峨天皇被評為是最後一位吸收唐風文化的天皇。同時也不可忘記他做為文化創業者的一面,影響力延續至今。
另外,傾力保護天台宗最澄法師和真言宗空海法師的也是嵯峨天皇。比叡山延曆寺和東寺是之後多次出現在日本史舞台上的知名寺院,也是因為嵯峨天皇的保護而興盛。嵯峨天皇是與空海法師和橘逸勢並列「三筆」的書法家,本身也是教養極高的文化人。
之所以在這裡統整嵯峨天皇的事蹟,那是因為當時的嵯峨天皇過於偉大,改變了之後皇室的歷史。尤其是嵯峨天皇的個人特質影響了皇室的形態,直到現在。當時對於嵯峨天皇的評價,都認為他是一個沉穩內斂又有威嚴的君主。
弘仁十四年(八二三年),嵯峨天皇將皇位讓給弟弟淳和天皇。這時,嵯峨天皇以「如果接受太上天皇之位,那麼權力就會回到自己身上,這樣非常困擾」為由,堅決拒絕當太上天皇。然而,淳和新帝又以「不這麼做的話反而讓我為難」為由,還是授予了上皇的尊號。從這個時候開始,便確立了上皇的尊號必須由新帝宣下的慣例。
然而,周圍的人也沒讓嵯峨天皇閒著,之後還是一有什麼事,就會請仍是皇室長老的嵯峨上皇介入,許多事也因此圓滿收場。尤其是在淳和帝讓位仁明帝的時候,沒有引發任何政變。
嵯峨上皇本人是希望將政治交給天皇和朝廷的貴族處理,自己則專心在文化事業上。但諷刺的是,這種態度反而讓他更有人望,某種程度上這種政治形態成為了之後院政(譯註:天皇退位成為上皇,在居住的「院」內執政)的原型。
嚴格來說,嵯峨之前稱作「太上天皇」,嵯峨天皇之後才稱「上皇」。就嵯峨上皇來說,由於形式上「最偉大的是天皇陛下」,所以他才妥協。就算如此,無論形式上如何,人望(也就是政治實力)並非形式所能壓制的。
從中可以得到的教訓是,無論採取哪一種制度,根據運用的方式不同,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天皇與先例
第一節「皇室」──世界最屹立不搖的國家是尊崇先例的
第二節《古事記》──記錄神話、傳說、歷史
第三節「推古天皇」──遵循神功皇后先例的女帝
第四節「皇極上皇」──史上第一位上皇
第五節「天智天皇與天武天皇」──母系與女帝的區別
第六節「稱德天皇」──道鏡事件開啟「母系不可繼承」的先例
第七節「高野新笠妃」──百濟歸化者的子孫
第八節「嵯峨天皇」──打造至今皇室形態的明君
第九節「嵯峨天皇」──放手政治,「象徵天皇制」的源流
第十節「宇多天皇」──前皇族和舊皇族可以成為天皇
第十一節「後一條天皇」──有可能「死後退位」
第十二節「白河上皇」──上皇成為治天之君的弊害
第二章 天皇與武家
第一節 「源賴朝」──武家未篡奪皇室的理由
第二節「後鳥羽上皇」──「主上御謀叛」的原理
第三節「北條義時」──將三上皇流放外島的「逆賊」
第四節「後高倉上皇」──不登極帝的開始
第五節「後深草天皇和龜山天皇」──兩統迭立的悲劇
第六節「後醍醐天皇」──南北朝的動亂
第七節「西園寺寧子」──成為治天之君的平民女性
第八節「足利義滿」──企圖篡奪皇位的平民
第九節「後花園天皇」──恢復皇室權威的治罰綸旨
第十節「後土御門天皇」──因為財政困難而五度讓位失敗
第十一節「織田信長」──將朝廷的權威利用到極限的戰國大名
第十二節「豐臣秀吉」──極度失禮的朝鮮出兵計畫
第十三節「後水尾天皇」──與德川幕府對決的天皇
第十四節「伏見宮貞致親王」──關於舊皇族恢復皇籍
第十五節「後櫻町天皇」──最後的女帝與創設宮家
第十六節「光格天皇」──英明的最後一任上皇
第十七節「孝明天皇」──幕末政治的主角
第三章 天皇與近現代史
第一節「一世一元的制度」──根據神武創業的精神實施「新儀法」
第二節「皇室典範」──否定讓位的伊藤博文和他的考量
第三節「攝政」──具有缺陷的攝政制度
第四節「帝國憲法」──天皇的存在是「以備不時之需」
第五節「日本國憲法」──把天皇當成「機器人」的宮澤俊義
第六節「皇統」──如何跨越斷絕的危機
第四章 論讓位
第一節 保守派言論的現狀
第二節 「讓位」和「退位」有何不同?
第三節 解讀「天皇陛下的講話」
第四節 什麼是立憲君主?
第五節 並非是攝政或讓位的二擇一問題,選項共有四個
第六節 改正典範制定特別措施法
第七節 前法制局長官阪田雅裕的見解
第八節 憲法之前先有天皇
結語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