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人類簡史(百年經典紀念版)(簡體書)
滿額折

人類簡史(百年經典紀念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87355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作為通俗易懂的歷史啟蒙讀物,也是房龍的代表作之一,《人類簡史》深受世界各地的讀者喜歡。這本書幾乎覆蓋了從遠古到近現代,從西方到東方所有重要的歷史大事件。例如象形文字的發現、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源起、希臘與羅馬時代的輝煌、宗教改革之後中世紀社會的發展和演變,以及世界性的變革和各國的革命等。

除了提綱挈領地展現歷史大脈絡,房龍還將歷史與現代做對比,把那些偉大的時刻輕鬆幽默地呈現出來,處處閃現著智能的哲學思辨。在房龍筆下,那些歷史名人也不再像雕塑那樣冰冷、死板、高高在上,他們變得鮮活生動,充滿普通人的氣息,甚至讓人覺得他們就生活在我們身邊。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亨德裡克·威廉·房龍(Hendrik Willem van Loon, 1882—1944)20世紀美國歷史學家,影響數代人的人文啟蒙作家。他曾獲得慕尼黑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但與一般的歷史作家不同,他的歷史類著作大多幽默詼諧,輕鬆易懂,字裡行間充滿了強烈的人文情懷,因此受到世界各國讀者的喜愛。他一生著作頗豐,代表作有《人類簡史》《The story of the Bible》《寬容》《房龍地理》等。

譯者簡介:

沈性仁(1895—1943),浙江嘉興人,商務印書館編輯沈秉鈞之女,北大教授、著名社會學家陶孟和之妻。早年翻譯有王爾德的作品《遺扇記》,並在《新青年》發表,受到諸多讀者喜愛。後又與徐志摩一起翻譯《瑪麗瑪麗》,受到胡適、金岳霖、朱自清等人的賞識。1925年沈性仁用心翻譯房龍的《人類簡史》,此書一經出版,便在中國掀起了一股經久不衰的“房龍熱”。

名人/編輯推薦

傳承一個世紀,影響千萬讀者,這是人文主義大師——房龍,送給世界的禮物。

《人類簡史》是房龍的代表作,這本書流行了百年之久,曾一度成為美國中學的歷史教材,獲得兒童文學大獎“紐伯瑞獎”;

《人類簡史》講史深入淺出,是被諸多文人學者推薦的世界史入門讀物,它的視角廣闊,能讓讀者形成一個宏大的歷史觀;

與一板一眼的歷史專著不同,《人類簡史》的行文風趣幽默,文筆優美,能帶給讀者酣暢淋漓的閱讀體驗,令人感到輕鬆愉悅;

教育部推薦,新課標同步課外閱讀的書目,本版《人類簡史》採用的是沈性仁的譯作,作為老一輩的翻譯者,沈性仁的語言簡潔典雅,卻又通俗易懂,更符合孩子的語言學習要求。即使成人,在閱讀中也能感受到這本經典譯本的魅力。

致漢斯和威廉:

我在十二三歲時,那位使我對於書籍圖書發生興趣的叔父,允許帶我做一個值得紀念的探險。我需隨他上鹿特丹的老聖勞倫斯教堂的塔巔。

於是,在一個天氣明媚的日子,一個管理教堂的人拿著一把極大的鑰匙,開了一扇神秘的門。他對我們說:“你們回來時,想要出來,便按這個鈴。”一聲生了銹的鐵鈕響,他已將我們兩人隔絕在了鬧市的擾攘之外,將我們鎖進一個經驗新奇的世界裡了。

這是我生平第一次遇到的可以聽得見的寂靜。我們登上第一層樓梯時,在我的對於自然現象的有限知識上增加了一個新發現——就是可以摸得出的黑暗。一根火柴的光輝指示了我們向上的路徑。我們登上第二層,於是一層又一層地直至數不請的層數,後來又上一層,忽然我們面前大放了光明。這一層與教堂的屋頂一樣高,一向當作一間儲藏室。室內積起幾寸厚的灰塵,陳列著幾尊在許多年前被良善市民所遺棄的信仰的標志。從前我們的祖宗視為性命交關的東西,如今在

這裡已然被貶為垃圾廢物了。而這些偶像堆裡甚至於筑滿著老鼠窠與蜘蛛網。

再上一層,指示我們眼前的光明的來處。幾扇有鐵欄的敞開的大窗,使這間高而且空的屋子變成數百鴿子棲宿的地方。風從鐵欄縫中吹過,空氣裡充滿怪異的愉悅的音樂。這是我們腳下的都市裡的聲音,不過已被距離濾清,滌凈了的。載重的大車的轔轔,馬蹄的得得,起重機與滑車的轆轆,以及使人們演出千百樣工作的蒸汽的咝咝——這些嘈雜的聲音融成一片輕柔的沙沙聲,給了鴿子的戰栗的咕咕聲一個美麗的背景。

樓梯到此地為止,梯子從這裡起首。登上了第一梯(這是一件光滑的老古董,你得小心用腳去探索你的路),又有一個新的更大的怪物,就是那只大市鐘。我看見了時間的核心。我可以聽到急速的秒針的沉重的跳動——一——二——三——一直到六十。於是來了一個突然的震動,那時仿佛一切的齒輪戛然停止,這是又一分鐘從無窮上被切下了。並不間斷地重新開始它的——一——二——三——直到最後,在一個警告的轟聲與許多齒輪的磨擦之後,高高在我們頭頂之上,報告世上的人們此時已是正午了。

再上一層是幾只吊鐘。正中間是一只大吊鐘,它在半夜裡報告火警或水警時,可以把我嚇呆的。這鐘的孤高,仿佛反映過去的六百年間它與鹿特丹人民共受甘苦的情景。大鐘的周圍,掛著一些像是舊式藥鋪裡排列齊整的藍色罐子似的小把戲,它們每星期奏兩次悅耳的曲子,給進城來做買賣的,或來聽新聞的鄉下人一點消遣。但在一個犄角上——獨自一個,為別的吊鐘所遠避的——有一只寂靜而且嚴肅的大黑鐘,那是報喪鐘。

於是又經過黑暗,又登上幾條梯子,這些比我們先前登過的更陡更危險,忽然吸著了無邊天空中的新鮮空氣。我們已然達到最高一層的行廊了。這時在我們的頭頂是天空。我們的腳下是都市——一個玩具式的小都市,一些螞蟻在那裡匆忙地爬來爬去,每個都在注意他的或她的各自的職業。在一堆亂石的那邊,乃是城外的一大片綠野。

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對於這大千世界的一瞥。

從這日起,我每遇機會,就到塔頂去消遣。雖說這是件艱難的工作,但只需費登幾級樓梯的力,就可以得到心滿意足的報酬。

何況我又知道我的報酬是什麼。我會看見天空與陸地,我會聽到我的慈祥的朋友講的故事。他是塔的看守人,住在走廊一角的一間小茅棚裡。他的職務是照管市鐘與吊鐘,並負報告火警的責任,但他也享受不少閑暇的時間,有時抽一筒煙,想想他個人的寧靜的思想。差不多在五十年之前,他也進過學校,他很少讀書,但在這塔頂上住過這許多年,也就吸收了他周圍大世界裡的不少知識。

他對於歷史知道得很清楚,因為歷史對於他是一件活東西。“那裡,”他指著河的曲折處說,“那裡,我的孩子,你不看見那些樹嗎!那就是奧倫治公爵掘堤灌水以救萊頓的所在。”或者他告訴我老默茲河的故事。他說,在這條寬廣的河不再做便利的港口,而變成很好的交通要道之先,德·魯依特與特倫普的著名的末一次航行是從這裡經過的,那一次他們兩人為爭海洋的自由,而犧牲了性命。

還有許多小的村子,叢集在那座保衛教堂——就是在許多年前那些保佑聖徒住的地方——的周圍。在遠遠的地方,我們可以望見代爾夫特的斜塔。在它的高穹的視線之內,就是那位沉默的威廉被刺的地方,也就是格勞秀斯初學拉丁文的地方。再遠一點,是高達教堂的一長條矮的建築,就是那個幼年受人撫養的伊拉斯謨的家鄉,這人的智能大家認為比多少皇帝的軍隊的勢力還大。

最後是那無邊的大海的銀色線,與它對照的,正在我們腳下的,是一大片充滿了屋頂、煙囪、房屋、花園、病院、學校以及鐵路等的補綴物,我們稱之為我們的家鄉。這塔使我們對這老家有一個新的看法:那些街道、市場、工廠的擾攘變為人類的精力與目的的有秩序的表現了。最好之點,是在看過這周圍的光榮的過去之後,回到我們每日的工作時,我們可以得到新的勇氣,以應付將來的問題。

歷史是一個經驗的巨塔,由時間在已往的無限的方面造成的。要達到這座古代建築的頂尖縱覽全景,不是件容易的工作。因為此地沒有升降機可乘,但是幼年人的腳勁是強的,是可以做到的。

現在我把那個開門的鑰匙給你。等你回來的時候,你也就會明白我所以如此熱心的緣故了。

亨德裡克·威廉·房龍

目次

1? 人類舞臺的起始?

2? 我們最早的祖宗

3? 歷史以前的人

4? 象形字

5? 尼羅河流域

6? 埃及的歷史

7? 美索不達米亞

8? 蘇美爾人

9? 摩西

10? 腓尼基人

11? 印歐人

12? 愛琴海

13? 希臘人

14? 希臘都市

15? 希臘的自治政府

16? 希臘人的生活

17? 希臘的戲劇

18? 波斯戰爭

19? 雅典與斯巴達之拮抗

20? 亞歷山大大帝

21? 一個撮要

22? 羅馬與迦太基

23? 羅馬之興

24? 羅馬帝國

25? 拿撒勒的約書亞

26? 羅馬之亡

27? 教會之興

28? 穆罕默德

29?查理大帝

30? 北歐人

31? 封建制度

32? 騎士制度

33? 教皇與皇帝之對立

34? 十字軍

35? 中世紀的城市

36? 中世紀的自治制度

37? 中世紀的世界

38? 中世紀的商業

39? 文藝復興

40? 表現時期

41? 大發現

42? 佛陀與孔子

43?宗教改革

44? 宗教戰爭

45? 英國革命

46? 勢力均衡

47? 俄羅斯之興

48? 俄羅斯與瑞典之抗衡

49? 普魯士之興

50? 重商制度

51? 美國革命

52? 法國革命

53? 拿破侖

54? 神聖同盟

55? 大反動

56? 民族獨立

57? 機械時代

58? 社會革命

59? 大解放

60? 科學時代

61? 藝術

62? 殖民地的擴張與戰爭

63? 一個新的世界

64? 永遠是這樣的


書摘/試閱

?人類舞臺的起始? ?1

我們活著有一個極大的疑問。我們是誰?我們是從哪裡來的?我們是往哪裡去?

我們已把這疑問慢慢地但是鼓著堅執的勇氣推到不能再推的地方,希望在那裡可以得到我們的答案。

我們所推的不遠,所以知道的事情不多;但我們已經達到一個由此可以猜想出許多事情的地方了。

在這一章內,我要告訴讀者人類的舞臺最初是怎樣(按我們十分的相信)成立的。

我們所以要研究人的歷史,是因為他在地球上雖然最後出現,但是最早能運用他的腦力去支配自然的勢力。貓、狗、馬以及其他動物,雖然也有它們有趣的歷史,但沒有人類所有的這種特色。

我們現在所居的星球,最初原是(按我們現在所能知道的)一個大火球,在那漫無邊際的太空中,僅僅是一點小小的煙霧。在無數年代的過程中,星球的表面漸漸燒盡後,結起一層稀薄的石皮。無休無盡的雨水,不斷地衝擊這些沒有生命的石塊,把它們擊成細沙塵埃,帶入熱汽騰騰的地球上的高峰之間的山谷裡。

到後來,太陽從云端裡探首出來,望見這小小的星球上現出幾個小水潭。這些小水潭以後逐漸變成東西兩半球的大洋。於是有一天一個大奇跡發生了。那沒有生命的得到了生命。最初的有生命的小細胞在海面上漂浮,沒有目的地隨波逐浪了無數年。但在這些年代內,它卻形成了一種習慣:就是容易生存在這凄涼的地球上的習慣,其中有的小細胞非常歡喜住在小河與池塘的昏暗的深底裡。它們就在從山頂衝下來的黏土中生根,長成了植物。有的寧願到處移動,就生出奇怪的有關節的腿,像蝎子似的開始在海底的植物與像水母似的淡綠東西之間爬行。此外又有些遍體有鱗的東西,靠著一種遊泳的動作,到處來往尋食物;它們逐漸在海洋內繁殖了無數的魚類。

同時那些植物也增加了數目。海底已無它們容身之地,於是不得不離開海水,去到山腳的泥灘或濕地上另筑新家。海潮每天上來兩次,將它們全身泡在咸水內。其余時,它們就在不舒服的情況中將就對付,並且設法在包圍星球表面的稀薄空氣裡生活著。

經過許多年代的訓練,它們學會了如何在空氣內生活與當年在水裡生活同樣地舒服。它們的骨幹長大了,長成了大小的樹木,到最後,學會了如何開美麗的鮮花,引動大野蜂與飛鳥的注意,這些蜂與鳥替它們到處去傳播種子,使全世界都鋪滿了綠沈沈的草地和陰森森的樹林。

有的魚類也漸漸離開海水,學會了如何用肺呼吸與用鰓呼吸一樣方便。我們稱這類動物為兩棲類,意思就是它們既可以陸居,又可以水居。你在半路遇到的小青蛙就可以告訴你兩棲類的二重生活的快樂。

這些動物,一旦離開水,漸漸能適應於陸居的生活。有的變成爬蟲類(像壁虎之類會爬的)。它們與昆蟲同享樹林裡的安靜。它們為要在松土上來去得快些,便把它們的腿改良了,體格增長了,直到這世上充滿無數龐大的動物(生物學教科書上將它們分為魚龍、斑龍和雷龍三種)。這種動物長大到三四丈之長。

有的爬蟲類起始遷居到樹頂,那時的樹往往高至十余丈。它們不用腿走,所以必須另有方法迅速地往來於樹林間。於是它們把身體上一部分的皮肉變成一對翅膀與足指間的掌皮,翅膀漸漸長滿了羽毛,又把尾巴當作舵,如此便可以自由飛翔,最後就發展成真正的飛鳥。

這時又發生一件奇怪的事情。所有的龐大爬蟲類統在一個短時期內死絕了。我們不知為什麼。也許是為驟然改變氣候的緣故。也許是為它們長得太大,以至不能遊泳,不能走,也不能爬,即在它們近旁的羊齒與樹,只是可望而不可及,因此而餓死的。不管是什麼原因吧,總之,百萬年的龐大爬蟲類的世界是完了。

現在的世界漸被許多不同樣的生物所占據。這些生物都是爬蟲類的後裔,但與它們絕對不同,因為它們撫養孩子是用母親的乳哺的。這種動物現在稱為“哺乳動物”。它們身上脫落了魚鱗,不採用羽毛,而披滿了毛發。這些哺乳動物後來發展許多別的習慣,使它們的種族得到一個比任何動物都占便宜的極大利益。母的哺乳動物懷卵在腹內,直到孵生之日。別的動物一向都把它們的孩子丟在一旁,任憑它們受凍受熱,或被野獸吞食,獨有哺乳動物與它們的孩子相處很久,在孩子們尚無能力抵抗仇敵之前,永遠庇護它們。這樣,使小的哺乳動物有極好的生存機會,因為它們從它們的母親們身上學到許多本領。你只要看一只老貓教導它的小貓如何保護身子,如何洗臉,如何捉老鼠,你就可以明白了。

關於這些哺乳動物用不著我多說,因為你知道得很清楚了。你的周圍都有它們,不論你出門或在家,它們無時無地不是你的同伴;在動物園的木柵裡,還有你遠房的從兄弟呢。

現在我們走到歧路口了,那時人類忽然脫離過啞巴生活的動物所走的無窮盡的行程,開始運用他們的理性來定他們種族的運命。

有一種哺乳動物的尋食與找居處的能力仿佛比一切的動物特別強。它們學會用前足拿食物,靠著天天練習的功效,前足就變成手樣的爪子。又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它們學會如何使全身支撐在兩條後腿上(這是一件艱難的工作,人類雖已有過一百萬年以上的經驗,然而每個小孩尚需重新學過)。

這種半猿、半猴式的,但優勝於此二者的動物,後來成為最成功的獵戶,且在任何氣候下都可以生活。它們為求安全起見,出遊時都結隊而行。它們學會做一種怪聲去警告將要遇險的孩子。如此又經過幾千百年之後,他們漸漸用喉音說話了。

這種動物,雖然很難相信,確是你的“像人”的祖先。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