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郝柏林:科學游擊戰士(簡體書)
滿額折

郝柏林:科學游擊戰士(簡體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90 元
優惠價
90351
庫存:9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在中國擺脫封建落後和列強欺辱,走向現代化的歷史過渡期,郝柏林屬於始終堅持在自己的勞動崗位上,盡最大努力奮鬥過的那一批人。一方面,他們已經接近在所處的歷史初始條件和社會邊界條件下的最好解;另一方面,個人的聰明才智也由於社會歷史原因而無法全部用到科學事業上。他們的經歷不應在年輕的一代人身上重複,但卻應當為年輕人所知曉。

 

作者簡介

郝柏林(1934-2018),20世紀中國最著名物理學家之一。1959年畢業於蘇聯哈爾科夫國立大學物理數學系;1959-1978年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1978年參加創建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委員(院士);1995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997年轉入生物學研究領域。2005年至2018年任復旦大學教授。

前言
 我們的科學與生活
郝柏林說,他在19歲時已經認識我。我記憶中的彼此相識要比他說的晚一年。他那時已經是一個共產黨員,後來始終堅持在理論自然科學研究的第一線。我曾經是申請加入共產黨的積極分子,後來成為九三學社的成員,但很少參加活動。中國共產黨的十六字統一戰線工作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可以說是我們半個多世紀共同生活和工作的寫照。2008年一個科學家傳記書系編委會邀請我執筆撰寫郝柏林傳記時,我欣然同意。
我們這一代中國科學工作者所歷所為、所見所聞,可歌可泣、可歎可恨之事,實在太多。與許多同齡人相比,郝柏林是一個倖存的成功者。以心直口快的個性而免於成為“右派”分子。十年“文化大革命”中,還在科學上做了些事情,在46歲時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學部委員之一。他深知自己並沒有做出足以在科學史上長久留存的成績。然而,這並非因為個人不努力或不聰明。在中國擺脫封建落後和列強欺辱,走向現代化的歷史過渡期,郝柏林屬於始終堅持在自己的勞動崗位上,盡最大努力奮鬥過的那一批人。一方面,他們已經接近在所處的歷史初始條件和社會邊界條件下的最好解;另一方面,個人的聰明才智也由於社會歷史原因而無法全部用到科學事業上。他們的經歷不應在年輕的一代人身上重複,但卻應當為年輕人所知曉。這是我同意撰寫這本書的另一個原因。
郝柏林常說,他是一個遊擊戰士。原來已經準備好從學生幹部轉成中等教育事業的普通一員,卻因為偶然機遇到蘇聯上了大學,又從“煤炭工業的經濟和組織”轉學理論物理。他做過基礎研究、國防任務和工業應用,在凝聚態理論和統計物理、計算物理和非線性科學,以及理論生命科學領域都有過一些學術貢獻。不是他喜歡跳來跳去,而是各個歷史時期的形勢使然。他的早期科學工作是“祖國需要什麼就幹什麼”,包括自己主動請纓。只有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他才在非線性科學和理論生命科學領域打了兩場陣地戰。
郝柏林對於繼承了千年封建影響的中國官場有自己的認識。他幾度避開了陷入學術官場的遭遇,始終堅持在科學研究的第一線。但是,他決不是一位沉默的旁觀者。對於青年人他一向積極地鼓勵和支持,對於科學技術政策和學術風氣方面的問題,“只要碰到槍口上”,他就會發言或撰文,直接說明觀點。有人說,郝柏林得罪過許多人。郝柏林卻始終以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演說中所說的“他可能有過很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來要求自己。
我和郝柏林雖然 60 年相濡以沫,但童年時代和青少年時期的經歷還得靠他自己的記憶和敘述。我有時直接引用他在不同時期發表過的文字材料,還使用了一些未曾發表的回憶片段。從郝柏林 1956 年“歸隊”學理論物理,直到 63 歲時轉入理論生命科學領域以至今日,我就一直在他身邊,而且是他一部分工作的具體助手。雖然如此,學術貢獻的表述,還要在相當程度上依靠他本人的幫助。
我在本書撰寫過程中努力擺脫一般傳記的固定格式。最初曾設想按照時間順序,分幾十個小節敘述。後來決定遵照一家出版社建議的體例,大致按內容分章,章內再分節。為便於閱讀,黑白照片和從彩圖變換出的灰度圖都直接排印在正文裡,彩色圖片還集中放在插頁裡。不過這樣一來,有些地方就不能照顧時間前後。無論如何,我力爭忠於歷史事實地描述一位科學研究前線的普通負戟戰士的工作和生活,同時希望為讀者留下一點知識和趣味。究竟做得如何,只有留待讀者評說。
這本書從2008年2月同一家出版社簽約開始撰寫,原計劃在郝柏林 80 歲前出版。不過付梓過程曲折多變,換過多家出版社,甚至幾度出書無望。因此,少量為此書準備的素材和圖片,曾被用在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同仁為慶祝郝柏林 80 歲誕辰編輯的文集 中。我要在此說明這一情況。
我和柏林的共同好友尤拉 (Yura V. Kornienko) 回答了我們多次電子信詢問,使沙俄、蘇聯和俄國的某些往事說得更確切。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程稀有老師和復旦大學左光宏博士在 LATEX 排版技術上給予指導。幾家出版社雖然未能印行此書,但是多位編輯曾經對書稿提出過改進建議。我們一併在此致謝。我們還要特別申明,書中的全部事實和觀點由作者和郝柏林負全部責任,與出版社沒有任何關係。

後記 
憧憬鑽石婚
2004 年 6 月,朋友和學生們先後在北京理論物理研究所、上海復旦大學和廈門大學為郝柏林祝賀了 70 歲生日。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了《混沌與分形—郝柏林科普文集》一書。2009 年夏天,上海市江灣區居委會為包括我們在內的三對老人慶祝了金婚或鑽石婚,郝柏林在新加坡的八方文化創作室出版了《負戟吟嘯錄 — 一個前沿戰士對中國科學的感懷》。2014 年理論物理研究所的老同事劉寄星和鄭偉謀編了《挑燈看劍集 — 賀郝柏林院士八十華誕》,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再次出版《混沌與分形 — 郝柏林科普與博客文集》。80 歲之後,我們倆攜手到達西藏高原海拔5013 米的米拉山口,還登上了布達拉宮。2015年8月我們到了海拔 3192 米的青海湖邊。
人們常說,年紀越大就越覺得時間過得快。這衡量時間快慢的主觀尺度是什麼?看來它就是一個人自己的年齡。孩子們的未來是他們年齡的許多倍,因此他們有充分的時間去學習、創造和享受人生。到了我們的年紀,生命之路已經走過四分之三或五分之四,就必然產生一種緊迫感。郝柏林說他不會再改變研究方向,他要集中精力、抓緊時間去擴大這最後一場陣地戰的成果,把 CVTree 這套定義性的方法和工具送到全世界微生物學家們的手裡。
本著善始善終的精神,郝柏林在 2013 年完成了《從拋物線談起 — 混沌動力學引論》一書的修訂第 2 版,2014 年同鄭偉謀一起完成了英文專著《實用符號動力學與混沌》的修訂再版,2015 年從 2003 年的俄文第 3 版重新翻譯了阿布裡科索夫等人所著的《統計物理學中的量子場論方法》;此書第 1 版是郝柏林在做研究生時翻譯成中文的,1963 年由科學出版社印行。以上 3 本書都由北京大學出版社收入“物理學精品叢書”。2015 年底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推出《來自基因組的一些數學》,它要比書末“上架建議”所說的“科普讀物”更深一些。郝柏林還有一批打了多年腹稿的文章和書籍要繼續撰寫。
郝柏林和我的父母,四位老人都沒有活到我們現在這個年齡。他們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和中華民族為擺脫屈辱和欺淩而進行的艱苦戰鬥,他們在困苦中把我們撫養成人。相對於上輩人, 我們是幸福的。成長、進步,這是自然演化的體現。1960 年代初,郝柏林曾對著他們的相片奮鬥的那一對小兒女,早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還是那 9 個人,不過兒童都長成了大人。那個不久前還在和爺爺下跳棋的小孫子郝維,轉眼間已經大學畢業,正在普林斯頓大學做研究生。他 2015 年在《自然》雜誌系列的《遺傳學》上同合作者一起發表了研究人類基因組的論文。外孫女郝艾瑞也已大學畢業, 正在富布賴特基金支持下在四川從事專題研究。我們的孫女郝佳按自己選擇的方向進了大學。他們都必定比我們生活得更幸福。
為了不再忙於買菜做飯、打掃房間這些日常瑣事,我們在北京住進了老年公寓。郝柏林每天通過互聯網保持著自己的工作狀態,並且與合作者隨時討論。我們在平靜的科學研究和養老生活中迎接將要到來的鑽石婚紀念。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潘國駒教授和天津南開大學葛墨林教授這兩位老朋友為老郝 80 歲編了一本文集5。楊振寧先生撰寫的短文,也讚賞地提到“遊擊戰士”。我把楊先生的一句話抄錄在這裡,用以結束此書:
At this time of very rapi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Hao stands courageously as a pillar of personal integrity and rectitude.

目次

vii 前言 我們的科學與生活
1 第一章 少年時代
1 1.1 烽火童年
8 1.2 從抗戰勝利到北平解放
14 1.3 天安門 1949
22 1.4 偶然上了大學
27 第二章 從經濟到理論物理
27 2.1 留蘇預備部
30 2.2 錯中緣
38 2.3 在留蘇學生中挨整
51 2.4 金屬的紅外表面阻抗
55 第三章 從實習生到研究生
55 3.1 在魏公村等待分配
59 3.2 高分子半導體大會戰
67 3.3 朗道和阿布裡科索夫
77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前夕
77 4.1 氫化鋰能帶計算
79 4.2 都江堰灌區“四清”記
86 4.3 技術物理實驗中心
91 第五章 抓革命、促生產
91 5.1“6405”任務
93 5.2“1019 任務”
101 5.3 最後的陣地:電腦
112 5.4 五七幹校
114 5.5 東北電網計算
117 5.6 唐山大地震
121 5.7 生活最困難的時期
125 第六章 改革開放初期
125 6.1 天安門1976
128 6.2 鄧小平科教座談會
133 6.3 索爾威會議
142 6.4 理論物理研究所
157 第七章 統計物理學
157 7.1 三維伊辛模型
162 7.2 重正化群
167 7.3 閉路格林函數
171 7.4 國際統計物理大會
179 第八章 科學院與科技體制
179 8.1 中國科學院與院士
186 8.2 科技體制改革
197 8.3 中國博士後制度
204 8.4 第三世界科學院
209 8.5 出訪花絮
225 第九章 非線性科學
225 9.1 走進混沌
233 9.2 實用符號動力學
238 9.3 攀登計畫和 973
240 9.4 複雜性與聖菲研究所
244 9.5 科學普及和短論
249 第十章 理論生命科學
249 10.1 轉向理論生命科學
252 10.2 細菌基因組中的缺失短串
258 10.3 水稻基因組測序計畫
260 10.4 復旦緣
265 10.5 細菌親緣樹和分類學
271 10.6 來自基因組的數學
277 後記:憧憬鑽石婚
281 附錄1 郝柏林簡介
283 附錄2 郝柏林活動時間表
291 附錄3 郝柏林論著目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51
庫存:9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